人机交互技术的哲学讨论硕士学位论文.docx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08754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70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机交互技术的哲学讨论硕士学位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人机交互技术的哲学讨论硕士学位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人机交互技术的哲学讨论硕士学位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人机交互技术的哲学讨论硕士学位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人机交互技术的哲学讨论硕士学位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机交互技术的哲学讨论硕士学位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机交互技术的哲学讨论硕士学位论文.docx(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校代码:10255 学 号:2101386 硕 士 学 位 论 文DONGHUA UNIVERSITY MASTER DISSERTATION论文题目:人机交互技术的哲学讨论A PHILOSOPHY DISCUSSION OF THE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东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附件一:东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我恪守学术道德,崇尚严谨学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明确注明和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及成果的内容。论文为本人亲自撰写,我对所写的内容负责,并完

2、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附件二:东华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东华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版权书。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II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

3、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4、日人机交互技术的哲学讨论摘 要计算机技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其在计算能力、软硬件设计方面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制造成本也大幅下降。如何让高性能的计算机更好的为人服务将是未来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人机交互技术直接关注计算机的使用者,是计算机的终端技术,其理论及理念的发展最终将计算机技术未来的走向。近几年普适计算、虚拟现实、智慧城市等技术潮流中,传统的人机交互理论在很多方面出现危机。本文认为,传统人机交互理论危机的根源在于,旧的理论范式与新的人机交互的设计理念存在根本的冲突。因而,解决这一危机的首要步骤就是抽取出旧范式和新理论背后最核心的理论预设。本文梳理了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路径以及作为其理

5、论基础的认知科学的基本假设理论,挖掘研究了经典人机交互理论背后的理论假设。通过借鉴塞尔行动哲学的理论,探讨了传统交互理论所遇到的困难与困难背后的本质。通过借鉴胡塞尔和伊德的现象学理论,本文力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定义人与智能设备在互动时的关系,以期为新的人机交互设计理念建立适合的理论基础。第一部分,主要从人交互的技术发展史角度切入,梳理了从人们用穿孔纸带与计算机交流到今天虚拟现实和普适计算技术下的可穿戴交互设备与基于手势的人机交互方式。本文提出,未来一段时间,人机交互技术将主要沿着虚拟现实和普适计算两大技术理念的轨迹发展。这两种技术理念对人机交互技术提出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使人们更自然的与计算机互

6、动,使界面消隐在我们的行动中。第二部分,主要从认知科学和行动哲学的角度分析了传统人机交互理论的理论预设。并且提出传统人机交互理论之所以不适应新的设计理念,其根源在于其背后隐藏的笛卡尔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模式。在这一认识论背景下,我们与智能设备互为主客,我们都是彼此的认识对象。第三部分以胡塞尔和伊德的现象学为依托,重新审视了交互理论背后的行动理论,并且提出从人、计算机、行动对像三者的关系角度理解人机交互的本质。文章末尾提出,在未来普适计算的技术背景下,智能技术将不再是我们的行动对象,而是或者成为我们认识的延伸,或者成为我们认识对象的延伸关键词:人机交互技术 行动哲学 现象学 A PHILOSOPHY

7、 DISCUSSION OF THE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AbstractAfter a half century development, both software and hardware of computer has been made amazing achievements.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st has been declined substantially. Now, the main direction of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is to make the computer se

8、rve the user well.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echnique is a terminal technology, which is interested in the users of the computer. For this reason, the direction of the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echnology will influence the futur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both in theory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Bu

9、t in recent years,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faced a lot of challenges, such as, Ubiquitous Computing, Virtual Reality, Smart City Technology etc.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root of the crisis of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is that, there is a fund

10、amental conflict between the old theoretical paradigm and the new design philosophy. Thus, the first step to solve this crisis is to explore the hypothesis behind the old paradigm and the new philosophy.In this paper, we reviewed the history of the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echnology as well as th

11、e basic theory of cognitive science, which is the basis of the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heory. We taked the J. R. Sales philosophical of action as instrument and explored the crisis and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by traditional interactive theory. Learn from the phenomenology theory of Husserl and

12、Idhe, we tried to establish a new viewpoint for the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design philosophy, what is more, we tried to establish a new basis for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design interactions from a whole new perspective on the definition of people with smart device.In the first part, mainly fr

13、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history of the interaction ways form which is from punched tape to virtual reality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 technology. We argued that, nowadays, the direction of the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echnology will be closely connection with the virtual reality and ubiquitous

14、computing technology. And the main problem is how to make the interaction more human nature and how to hide the interface. In the second part, we discussed the hypothesis of the human-computer interection theory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science and the philosophy of the action. We argued th

15、at, the reason of the crisis is that, Cartesian subject-object dichotomy epistemological mode is behind the traditional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heory. With this mode, what we interact with is the computer but not the task.In the third part, we rely on the phenomenology of Husserl and Idhe, and r

16、e-examine the interaction theory behind the action theory. We argue that, we should examine the nature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with the respect of the relationship of human, computer and the object of the action. We believe that, in the future, the intelligent computer will be an extension of

17、our cognitive system or an extension of the object of our cognition, but not the object itself.Xiaowen Wang (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ervised by ZhangyiKEYWORDS: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he philosophy of action phenomenology 目录1 人机交互技术的历史和现状71.1从图灵机到图形用户界面71.2交互技术发展方向81.21 虚拟现实技术

18、81.22 普适计算91.23 新技术背景下的人机交互102认知范式下的人机交互理论112.1 心智的计算理论122.2 关于行动的哲学讨论122.3 行动的意向性视角142.31 行为与行动142.32 行动与意向152.4 认知范式下的人机交互理论162.5 Plan Modal182.51 认知范式下的行动观和plan 模型182.52 从计划模型到互动模型192.6 传统交互模型的困难202.61 Situated Action 问题202.62 语境困难202.63 非任务导向的交互212.64 积极外在主义212.65 心理内容232.66 积极外在主义引起的问题233现象学视角下

19、人交互理论的再审视243.1 人与计算机的关系253.2 再论行动与意向性253.21 行动与行动的对象263.22 内时间意识与计划的意识273.23 行动与动感293.3 伊德的技术哲学293.4 人与智能设备的关系313.41 认识功能(Epistemic Functions)323.42 本体(Ontic)功能333.5 从现象学视角看人机关系333.51 强的替代关系343.52 加强关系、弱的替代关系、补充关系343.52 人的延伸的技术363.54 本体功能与物的延伸37参考文献381 人机交互技术的历史和现状1.1 从图灵机到图形用户界面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20、Interavtion),顾名思义,指的是人与计算机的互动关系。因此,无论人机交互技术,还是人机交互理论,都是与基于通用图灵机模型的通用计算机技术同时产生的。通用图灵机的有三个核心部分:一条带子,一个读写头,一个控制装置。带子分成许多小格,每小格存一位数,读写头受制于控制装置,以一小格为移动量相对于带子左右移动或读小格内的数,或写符号于其上,可以把程序和数据都以数码的形式存贮在带子上。与之前为解决特定问题而设计的专用计算机不同,通用计算机是建立在通用图灵机的数学模型上的。在图灵机模型上的通用计算机包含了硬件设备和软件程序两部分,一台硬件设备就可以对意义世界进行普适化的计算。50年代,世界相继制

21、造出了多台真实的通用计算机,比如位于费城的“EDVAC”(Ecker and Mauchley)、位于曼彻斯特外号“Baby”的“SmallScale Experimental Machine”等。通用计算机的出现直接带来了人与计算机的交流问题:如果一台通用计算机能够完成多种不同的任务,那么如何让它知道此刻该做什么呢?在当时,这个问题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在理论上没有困难。按照图灵机的设想,我们只需将用二进制数字表示的计算程序打印在纸带上,通过更换不同的程序纸带就可以命令计算机完成特定的任务。第一代交互技术就是建立在计算机语言之上的手工作业输入,人机交互主要通过穿孔纸带进行。虽然在理论上,我们可

22、以通过程序纸带完全地控制计算机,但这种方式的交互效率和直观性都非常低,并且基本上是以用户的输入为主,并非是人机间真正的互动。复杂的机器语言大大降低了人们使用计算机的效率,为了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人们改用“符号”(symbol)这一更易于人类理解的方式与计算机交流,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汇编语言。在汇编语言中,每一个特定符号都代表计算机一组特定动作,编程人员用符号代替了二进制代码进行编程。人机交互下一次重大变革是文本(textual)交互方式的出现,以及键盘和CRT显示器广泛应用。由之,带来了两方面的变革:首先,在交互语言上,朝着人类日常的语言方式更进一步;更重要的,它们的出现实现了人与计算机间真正

23、意义上的互动。在文本交互方式下,我们不仅仅向计算机输入信息,并且能够即时得到计算机的反馈细腻。美国人机交互技术专家保罗多罗希(Paul. Dourish)认为,文本方式是交互技术的真正开端,因为在这一模式下,人与计算机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信息环,这样一个信息环使得人机间的命令与反馈可以持续的进行下去。随后,由于图形用户界面(GUI)和鼠标的出现,使得人机交互变得更加的直观,交互效率进一步提高。用户图形界面以其所见即所得的特性大大减少了用户记忆信息和输入信息的负担。另外,视窗式的交互界面不仅将人与计算机交互的区域从一维提高到二维,大幅增加了界面的信息容量,而且使得计算机的信息输出方式由串行改为并行

24、,更加贴近了人类自然的信息处理方式。1.2 交互技术发展方向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往往是由新的计算机设计理念驱动的。例如,一般认为,“文本交互界面和图形化用户界面的出现,其技术动机是为了适应多通道批处理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的要求” 计算机的心智操作系统之哲学原理p21。因此,我们展望未来的人机交互技术,也必须从新的计算机设计理念处着手。1.21 虚拟现实技术1965年,麻省理工大学(MIT)的伊万萨瑟兰(I. Sutherland)在其研究生了论文中提出了虚拟现实的技术思想。他指出:“可以把电脑现实屏作为通往虚拟世界的一个窗口,通过窗口,人们可以看到一个虚拟世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是让那个虚拟世界看

25、起来真实,在其行动中真实,感觉的向真实一样。” 陈敬全:虚拟现实技术与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科学2003年第一期,第XX页。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三维显像技术的提高和一系列感官输出技术的出现,虚拟现实的思想在技术领域展开了大量的实践研究。与虚拟实在相联系的另一个概念是“赛博空间”。首先提出这一概念的学者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认为,赛博空间是一个人和设备可以在其中交互的虚拟空间。所谓赛博空间,张怡教授认为“远程显现虽然实现了虚拟实在的虚拟出场,它能够让主体执行远程操作。但是虚拟出场要能够实现,还需要特定的空间。在虚拟技术中,人们通常把虚拟实在出现的空间成为赛博空间。” 张怡:虚

26、拟实在论,现代科技与哲学思考第14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 。虚拟现实技术也称为虚拟环境(Virtual Enviroment)、合成环境(Synthetic Enviroment)或远程显现(Tele-presence),它在技术上基于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功能,配合数字头盔、数据手套等三维跟踪装置。一方面,人的行动以数据的形式输入计算机;另一方面,计算机则输出视觉、触觉等感觉信号,为人模拟出一个具有感官真实性的虚拟世界。美国学者迈克尔海姆(Michael Heim) 认为,虚拟现实技术具有三个重要特征:第一,沉浸感(Immersive),它必须使人真正感觉到身临其境;第二,互动性(

27、Activity),计算机必须及时的处理人通过行为、情感等方式输入的信息,并及时输出反馈,人机界面之间需要有强烈的互动关系;第三,实现远程显现的信息强度(Information intensity)。 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79页。虚拟现实是一种认识主体在感觉意义上的现实世界,它的实现依赖于人在其中能否有真实的感觉,进行真实的操作。交互界面在虚拟现实中扮演了一个关键性的角色。虚拟哲学家迈克尔海姆指出:“界面指的是一个接触点,软件在此把人这个使用者和信息处理器连起来。这可是个神秘的、非物质的点,电子信号在此成了信息。正是我们与软件的交互作用,才创造出

28、界面。” 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79页。1.22 普适计算如果说虚拟现实技术力图将人带入一个虚拟的计算世界,那么普适计算技术则力图将计算广泛的嵌入(Embed)我们的现实世界。1988年施乐(Xeroc)公司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PARC)首先开始进行普适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的研究。PARC的领导者马克威瑟(Mark Weiser)认为,普适计算最核心的特征是深度的嵌入式计算。未来,智能设备将广泛嵌入我们的生活,并成为我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所谓深度的嵌入,包括两层涵义

29、:其一,是智能设备的广泛性。威瑟认为,随着计算机硬件成本的降低和计算性能的提高,未来的计算机将可能与我们生活所及的一起事物相结合,并且通过网络彼此相连;其二,是不可见性。真正好的工具是那种处在我们意识之外的工具,当我们使用这种工具时,我们的注意力将集中在任务而非工具上。在威瑟眼里,文字技术和电技术就完美的结合了“广泛性”和“不可见性”这两个特点。今天,从书刊、报纸到广告路牌再到互联网,文字已经无处不在,但这些文字却并不会强求我们的注意,而是在我们的一瞥之间传递信息。电也是一样,我们生活中几乎所有设备都是需要点,我们的房间里、汽车里、电脑里布满了电线,但电只是默默的驱动着这些设备而很少引起我们的

30、注意。威瑟认为,未来的智能设备将像电和文字一样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安静技术(Calm Technology)。近几年,计算机技术沿着普适计算的方向出现了一大批新技术和新概念,例如蓝牙、无线网络、移动数字终端、云计算、数字城市等等。特别是,近两年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和苹果公司的成功,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九十年代威瑟的工作。甚至有人指出,乔布斯对苹果公司的发展规划就是照搬了威瑟对普适计算技术的预言。 关于乔布斯思想渊源与威瑟普适计算概念的关系,请参见博文乔布斯与普适计算,http:/ 新技术背景下的人机交互界面不是任务,它本身并不是我们行动的对象,而是隔在我们和任务间的一道墙。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

31、种不幸。在我们行动的现实情境中,迫于某种压力或约束,我们必须要把自己的一部分心智和精力,放到各种复杂的界面与操作过程之中,因而占用了人们许多的注意力,偏离了人的本位需求,降低了互动效率。虚拟现实和普适计算虽然看似两种完全相反的设计理念,但对未来人机交互的要求却是相同的。他们都力求使交互界面消隐在我们的行动中。在消隐界面的要求下,大量新的交互理念被提出来,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兴的或正在处于试验阶段的新技术。可穿戴的交互技术和基于手势识别技术是这些新技术中较为典型的代表。可穿戴交互方式通过将输入输出设备与人日常穿戴的服装、饰品相结合,使用户在日常行动中随时随地与智能设备互动。与今天常见的基于视窗的交

32、互系统不同,可穿戴计算式一种自适应的人机交互方式,它通过一定的算法自动获取用户行动模型,主动与用户行为相适应。它能够动态适应当前用户和当前任务,为用户提供与手边任务和用户背景知识相关的信息,减少信息过载,辅助用户快速达到目标。谷歌公司于2012年4月发布的一款“拓展现实”眼镜Google Project Glass(如图1)是这一技术的典型代表。图1: Google Project Glass谷歌眼镜包括了一条可横置于鼻梁上方的平行框架、一个位于镜框右侧的宽条状电脑,以及一个透明显示屏。这款高科技眼镜拥有智能手机的所有功能,镜片上装有一个微型显示屏,用户无需动手便可上网冲浪或者处理文字信息和电

33、子邮件,同时,戴上这款“拓展现实”眼镜,用户可以用自己的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基于手势识别的人机交互是一种符合人类行为习惯的交互技术。计算机通过传感器识别人的手势,实现人机互动。近年来,这一方式在技术和理论两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今天已经成型的手势识别技术大体有三种方式:1. 基于手套的识别 :这种技术奖传感器置于数据手套内部,通过其扫描分析用户的手势动作。用户通过挥动手指,就可以选择屏幕上的物体。G-Speak技术是基于手套的识别典型代表。2. 基于表面的识别 : 这种技术的传感器位于智能设备的屏幕下端,用户通过触摸屏幕输入信息。今天的智能手机触摸屏就是这种方式的典型代表。3.

34、 基于摄像头的识别: 基于摄像头的识别,智能设备通过摄像头扫面用户手势动作,经过一定的算法分析,将用户的手势图像转化成特定的输入信息。这一技术今天在游戏机领域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发展。除此以外,还有很多新的交互理念,如Tangible User Interface,The Workaday World,Attentive environments 在维基百科收录了许多最新的交互理念,请参见维基百科“交互范式”词条,http:/zh.wikipedia.org/wiki/交互范式。等等,这些理念的核心价值都与在于走向自然化的互动。在新的理念指导下,计算机越来越走出用户的视野,界面将消失在我们的行动中

35、。新的理念需要新的理论指导,本文的动机正是要讨论传统人机交互理论是否适应新的交互理念。 2 认知范式下的人机交互理论在商业计算机的早期阶段,硬件设备价格昂贵且速度很慢,计算机时间(Computer Time)相比于用户时间要宝贵得多。因此传统的人机交互手段,机器始终是人机交互的中心,目的是更有效率的利用计算机。用户不得不迁就和适应机器的输入、输出方式。这样,用户就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如何操作机器。但在计算机高度普及,硬件设备性价比快速提升的今天,这种方式显然已不再经济。在新的条件下,迫切需要机器回归工具的客体地位,而让人占据人机关系的中心点。关于人机间交互关系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就是在这个大背景

36、下发展起来的。人机交互的研究范式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专门从事人机交互技术和理论研究的美国学者保罗多罗希(Paul Dourish)认为,传统人机交互理论有两条理论线索:其一,是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背后的心智计算理论(Computational Theory of Mind);其二,是社会学、人类学及哲学领域关于人的行动的理论。 Paul Dourish(2004). Where the Action is The Foundations of Embodied Interaction . The MIT Press: 59. 在本章中,我们首先简要介绍下认知科学背后的心智计算理论和西方心灵哲

37、学关于行动的讨论,并据此带出基于人的行动的计划模型(Plan Modal)的传统人机交互理论。2.1 心智的计算理论心智的计算理论(Computational Theory of Mind)是认知科学、人工智能、认知心理学(包括认知主义和联结主义)背后的共同假设。这一理论框架的成型与发展与许多科学和哲学理论有关,比如图灵测试、功能主义、物理符号系统思想。1950年图灵发表的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中,给出了的关于如何判定计算机是否有智能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在与被试一问一答的互动中,如果计算机能够表现得像真人一样,成功欺骗被试者,那么就可以判定该计算机具有了人类的智能。尽管很多科学家和哲学家并不认为

38、人的思维等价于计算,甚至图灵本人也从未表达过这一观点,但图灵测试的设想却已经它打破了智能与人类大脑的稳固联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希拉里普特南 (Hilary Putnam) 率先提出了心灵的计算理论。在1960年出版的心灵与机器一书中,普特南探讨了心灵与图灵机类比的问题。在文中普特南指出,普适图灵机是一种抽象机器,他在物理上几乎有无数种可实现方式。在1967年的论文心理状态的本质中,普特南认为,人的心理状态并不等同于大脑的物理化学状态,而是一种功能状态,这种状态可以在多种物理装置上实现。我们看到,既然通用图灵机和心理状态都是多重可实现的,并且心理状态只是大脑实现的一种功能,那么我们就有理由假设通

39、用图灵机能够实现人的心理状态。认知科学家哈尼什在心智、大脑与计算机一书中将心智的计算理论归纳为两个论题 R.M.哈尼什:心智、大脑与计算机,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第8页。:1. 认知状态是具有内容的计算心理表征的计算关系。2. 认知过程(认知状态的改变)是具有内容的计算心理表征的计算操作。这一论题的核心假设是,将思维理解为心智中的表征结构以及在这些结构上的计算操作,而这种表征既可以是一定的数据结构(心智的数字计算理论),也可以是神经元特定结构(心智的联结计算理论)。2.2 关于行动的哲学讨论关于行动的研究,在西方心灵哲学领域内已经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分支,即行动哲学。这一领域关心的问题之一

40、就是究竟什么是行动?我们虽然可以将行动简单理解为一个人有目的的行为,但这样的回答显然太过粗略。这一领域哲学的研究者们按照一个行为中行为主体所投入的意识、目的、计划的程度,将广义的行动分为四个层次:1. 无意识行为(involuntary Behavior)2. 有一定目的导向的活动(Goal Directed Activity)3. 意向行为 (Intentional Action)4. 自主的行动(Autonomous Acts)他们认为,一个有目的的行动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行为主体对他的行为必须有直接的控制(Direct Control of Behavior)。所谓直接的控制行为,斯坦福哲学

41、百科给出了一个较为简单的理解,稍作整理可以表述为:“如果某个行为A,组成了一个行动Fing,并且A由一个目的to be Fing引起,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且时时都由这个意向引导,那么我们说行为A是一个被直接控制的行为。”本段文字翻译自斯坦福哲学百科词条“Action”. 原文请参见网址: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action/例如,我抬起手去拿杯子,那么“我抬起手”的动作就是由“拿(to be catching)杯子”引起,并且在整个活动中都有这个目的所引导。那么“我抬起手”这个动作就是一个被直接控制的行为。很多哲学家认为,这样的理解虽然符合直觉,但却

42、太弱了。考虑如下一个情况:如果一个人用他活动的左手引导着他麻木的右手移动,那么我们一般说是左手的动作真正的行动,而右手不是。右手的运动只是左手引导的结果,这好比一个人开灯的行动导致灯光亮起来是一样的。行动主体直接控制的是左手的运动而不是右手的运动。但是在这一情况中,右手的运动也是满足上述关于行动的条件的。阿尔弗雷德梅里(Alfred Mele,1992)在文章The Springs of Action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修正了这一定义。他认为,我们可以规定引导行动的意向必须近距离的(Proximally)引起和维持行为A。也就是说,它规定了引导行为A的意向to be Fing,不能通过另

43、一个同时的行为A*间接地作用于A。这种限制虽然可以成功的排除掉许多反例,但似乎又太强了,比如我们四肢的运动都是间接通过肌肉的伸缩导致的,而肌肉的伸缩又是神经系统作用的结果。根据这样一个定义,我们的大多数身体行为都很难认为是我们意向的直接结果。霍恩斯比(Hornsby)认为,真正的行动不是行动主体身体的移动(Movements of an Agents Body),而是行动主体移动了他的身体(Moving of His Body)。身体的移动只是主体移动他的身体的结果。这样,对于我们的身体行为,可以认为我的意向导致了我移动我的身体(Moving of My Body),而不是导致了我身体的移动(

44、Movement of My Body)。也就是说,我外在表现出来的身体的移动对应alfred定义中的行为A虽然并不是我意向的直接结果,但我可以说这个意向产生了某种内在的效果行为A*正是这个内在的行为A*,而不是A才是我的行动。除此之外,“直接的”这一要求还会引起另外一个问题,如果某一个行为A是由A*因果引起的,那么它们就不可能同时都是我的行动。有些哲学家(例如塞尔)认为,意向具有因果传递性,他说“根据意向因果性的传递性,我们可以说,在先意向既因为了行动中的意向,又引起了这项行动。“ 塞尔,意向性-论心灵哲学,p96另外一些哲学家(例如霍恩斯比)则认为,我们移动腿的行动是由我们试图去移动腿这个

45、意向引起和维持的,并且,这种“试图”本身也是一个行动。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戴维森提出:“If a person Fs by Ging, then her act of Fing = her act of Ging.”本段文字节选自斯坦福哲学百科词条“Action”. 原文请参见网址: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action/这一命题不太好翻译,在这里只能稍作解释,根据戴维森的解释,F和G都是动词,表示主体的某个行为,如果一个人通过某个行动G(Ging)来达到某个目的F (Fs) ,并且这个目的不是某种状态而是我的某种行动,那么我的这个行动F (Fing)

46、就等价G (Ging) 这个行动。我们可以引用戴维森本人给出的例子加以说明。戴维森让我们设想如下情景:假设有一个人通过照亮屋子来恐吓一个窃贼(alerts a burglar by illuminating a room),为了照亮屋子他打开灯(turning on a light),为了他开灯他按动了开关(flipping the switch)。在整个的情境中,他的恐吓窃贼的行动,等于他打开灯的行动,等于他按动开关的行动。2.3 行动的意向性视角2.31 行为与行动关于行动的哲学讨论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区分行为(behavior)和行动(action)。对于二者的差别。对于什么是行为,虽然从生物学到心理学再到社会学不同学科因为关注的重点不同,所以对行为的定义略有差别,但并不存在太大的争论。根据行为主义的定义,行为是可以被描述和解释而不涉及任何心理事件或任何内部的心理学过程。 本段文字翻译自斯坦福哲学百科词条“Behaviorism”. 原文请参见网址: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behaviorism/虽然当代心理学表明主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