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论文白族民间文学与中华文化凝聚力的边地民间表达研究.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09211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论文白族民间文学与中华文化凝聚力的边地民间表达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传统文化论文白族民间文学与中华文化凝聚力的边地民间表达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传统文化论文白族民间文学与中华文化凝聚力的边地民间表达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传统文化论文白族民间文学与中华文化凝聚力的边地民间表达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传统文化论文白族民间文学与中华文化凝聚力的边地民间表达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论文白族民间文学与中华文化凝聚力的边地民间表达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论文白族民间文学与中华文化凝聚力的边地民间表达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白族民间文学与中华文化凝聚力的边地民间表达研究 白族民间文学与中华文化凝聚力的边地民间表达研究白族 赵怀仁内容提要:中华文化形成和存在的前提,就是其内部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认同,而汉族主流文化是其主要的向心力所在。在中华民族的悠远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而这种文化格局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白族民间文学是白族族群成员精神世界的生动表达,其中承载着丰富的信息,蕴涵着破解白族民族精神世界的密码。毕业论文论文关键词:中华文化凝聚力白族民间表达中华文化的凝聚力指中华各民族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相互激荡、融合和升华。从民间文学的角度研究中华文化的凝聚,既要研究汉族民间文学中的文化传播和凝聚

2、,更要研究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与汉族民间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凝聚。白族聚居地远离中华文化中心;白族是一个在历史上曾经建立过地方政权的民族。但在白族历史进程中,一方面它有着自己特有的文化发展态势,另一方面则始终保持着与汉文化互融脉络和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在白族的创世神话、古歌、戏剧,甚至正史引用的白族传说故事中都不难找到汉文化的母题元素。因此,通过对白族民间文学及其与中华通过这样的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的指向和规律。一、中华民族早期的神话传说、诗歌乐舞等文化艺术形式中,就记载了早期先民对生存环境和自身力量的认知和阐释,留下了能反映一定的文明程度和生产力水平的文化印记。盘古开天辟

3、地,为人类将一片浑沌的宇宙开辟成清朗高爽的天,坚实厚重的地;为,给人们光明,他把自己的眼睛变成了日月,肌肉化为土壤,骨骼化为山石,毛发化为草木。盘古开辟了天地,牺牲了自己,却又在供给人类以生存环境,与人类朝夕相处中得到了永生。而这一神话故事,体现的是人们对自己生存环境的人性化解释,体现出我们的祖先在童年时期的宇宙观。这一宇宙观的核心是中华先民对生存环境的依恋和感恩之情,在民族的集体潜意识中植入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层基因。白族很多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同样耐人寻味。传说古时候大理地区被罗刹占据,他食人肉,剜人眼,人民苦不堪言。观音化作一位僧人向罗刹借一席之地,罗刹问观音要多少地,观音说只要“袈裟一

4、铺,白犬四跳”就够了。罗刹听观音所要不多就答应了,还立下字据。殊不知观音施展法力,将袈裟一铺覆满苍洱全境;白犬四跳,占尽两关之地,罗刹后悔不迭。观音又将罗刹锁在一个石洞内,用铁汁浇灌洞口,使其不能复出。从此,白族人民就在这块土地上定居下来。至今,大理湾桥上阳溪的山坳里还留下一个“罗刹洞”。虽然这种传说的出现要晚得多,至少是佛教开始传入大理地区以后才可能产生,而且涉及面也没有盘古开天辟地那样广大,只涉及一个局部地方,但值得探究的是:人们为什么要把世代繁衍生息的地方与一个神奇的故事联系在一起,附会为某一位神灵的恩赐,是他(或她)与某种邪恶势力斗法取得胜利的结果?其中虽然不乏佛教徒们为宣传教义,弘扬

5、佛法所采取的一种宣传策略,但是人们乐于信奉,千百年来代代相传,这就不能不让我们深思:原来人们也希望自己祖祖辈辈世代居住的地方被神圣化,找到能庇佑自己的仁慈的神灵,在崇拜和感恩的过程中得到某种心灵的安慰。有时开辟某个地方的是曾经实际存在的历史人物,人们也总要附会以种种神奇的传说,最典型的要数“祖师开辟鹤庆”的故事。古印度摩伽陀国僧人赞陀崛多,于南诏劝丰佑保和年问到大理传授密教,被尊为国师。传说他曾在现鹤庆县东山之巅结茅居住,在山下湖泊中有蝌蚪龙作怪,为害人民,便想降伏妖龙,泄水开疆,救济百姓。因法力不够,观音菩萨化作一位老妇在湖边洗衣服,指点他在山顶面壁十年,终于修成正果,以锡杖打通坝子南边的象

6、鼻山出水口,用念珠打通108个落水洞疏导洪水。又得大力神、二力神帮助制伏了蝌蚪龙,终于排干了积水,现出了坝子,成为适合人民居住的米粮川。今天鹤庆坝子中央呈“S”形弯曲的漾弓江,就是当年祖师命大力神、二力神。直到今天,鹤庆县南象鼻山下还有纪念祖师(即赞陀崛多)的“水洞寺”,坝子东边龙华山顶的石瑶山上建有“祖师庙”,庙内有一副对联记载了传说的部分内容:“薄浣我衣,费尽婆心一片;欲辟此地,需他面壁十年”。鹤庆坝子西边有个迎邑村,传说当年是该村村民首先迎接祖师下山而得此村名。村中有一座菩提寺,寺内塑有祖师赞陀崛多塑像,院中有一棵枝繁叶茂的菩提树相传为祖师所植。菩提寺至今香火不断。“锡杖开疆,沧海变桑田

7、,十载神功垂鹤拓;金身永铸,香烟绕古寺,八方黎庶颂龙登。”寺门两旁的这副对联道出了四乡八寨的各族村民对拓土开疆,保境安民的祖师的感念之情。古老的中华文明衍生出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念,最早以神话传说的形式表现出来。“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黄帝擒蚩尤”,故事虽然简短,内涵却很丰富。“后羿射日”与“女娲补天”,前者可能是人类发明弓箭这种生产力水平的反映。后者可能是人类开始用火烧制陶器这种生产力水平的反映。但它们共同的意蕴,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酷和天地万物的不完善,充满着很多矛盾和不平,需要我们认真去面对。“神农尝百草”则体现了人类寻找食物和医药过程的艰辛,洋溢出可贵的甘愿冒险和自

8、我牺牲精神。而“黄帝擒蚩尤”的故事则昭示着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永恒真理。这些精神内核和价值观念,成为后世文学艺术所不断表现的一种永恒主题,穿越数千年时空,成为中原和边疆,内地汉族和边地各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的“母题”。白族也有丰富悠久的民间传说。“观音伏罗刹”,表现正义战胜邪恶的理念,已如前所述。观音负石阻兵”的故事则完全打上了白族的印记,观音菩萨幻化而成老奶奶负石吓退敌兵,保住了一境的安宁。大理人在城南建有“观音塘”纪念她。观音塘又名“大石庵”,庵内有一块大石,相传即为观音所负之石,名为“妇负石”。用和平的方式化解武力,不战而屈人之兵,显示了孕育出这一传说的白族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宽广的胸怀

9、。还有“段赤诚斩蟒”的传说。据明代学者李元阳纂的大理府志载:“古南诏时苍洱有巨蟒,吞咽人畜,为害四方。龙尾关白族壮士段赤诚愿捐躯除害,遂身束利刃人海斗蟒,蟒吞之,剑破蟒腹,人蟒同尽。乡人取赤诚骨葬于马耳峰下,并锻蟒塔悼之,即今尤矗立于下关北郊之蛇骨塔也。”这座“蛇骨塔”现在还矗立在大理市下关北郊阳平村外,这位舍身为民的白族壮士段赤诚也被奉为阳平村本主。本主崇拜,是白族民间独有的一种宗教信仰。“本主”意为“本境之主”,即某个地区的保护神。白族人称本主神为“武僧”或“朵波”,有主人和祖先的含义。本主神有的是曾有功于民的历史人物,有的是佛教、道教中的神灵,有的是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和神祗。有的一个村

10、寨供奉一位本主,有的几个村寨共同供奉一位本主。每到逢年过节,村民都要到本主庙朝拜献祭。逢到本主的生日,各村还要举行盛大的仪式迎送本主神位。平时村民遇有生儿育女,红白喜事,或修造房屋、离家旅行等事情,都要到本主庙烧香礼拜,祈求平安。没有本主的村寨,村民被蔑称为“没主”,意思就是没有主人,无依无靠。本主崇拜在白族人的精神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大黑天神”是白族本主之一。大黑天神原是印度佛教中的一位护法神。在白族的本主传说中,大黑天神是玉皇大帝身边的侍者,他不仅面貌俊秀,而且心地十分善良。有一年三月初,玉帝发现有好几位大仙不来上朝,经查问,缺席的神仙都私自下凡了,都说人间比天宫好。玉帝拨开云头,

11、看到的正是能赛过天宫的大理坝子,苍山如屏,洱海如画,处处男耕女织,一派淳朴祥和。玉帝不禁大怒,发誓要毁灭大理坝子的所有生灵,于是派身边的侍者大黑天神到大理散布瘟丹,让大理人民遭受瘟疫而灭绝。大黑天神接受了这残酷、毒辣的圣旨来到人间,却怎么也狠不下心来灭绝这样美丽的地方,灭绝这么善良的百姓,可是回天宫又无法复命,善良的大黑天神决定舍己救人,吞下了所有的瘟丹。瘟疫的毒性发作,烧得他全身上下青黑。玉帝得知大黑天神中毒后,立刻派天蛇前去搭救。由于中毒太深,大黑天神死了,大理坝子得到了保全。于是大理地区的大理、剑川、鹤庆、巍山、云龙等县的很多白族都把他奉为自己的本主,甚至四百公里外的滇池地区,只要有白族

12、的地方,到处都崇拜大黑天神。仅滇池周围的132座本主庙中,供奉大黑天神的竟达130座之多。白族的神话传说中蕴涵着合乎人性的精神内核,折射出的是这个民族宽广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美丽的心灵,是他们的精神形象的一种投影,并以思想信仰、崇拜仪式和雕塑、建筑等宗教载体的形式固化下来,在世代传承的过程中,对民族的思想教化、性格塑造与社会和谐发挥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中华民族优秀思想传统中的精神内核和价值观念,包括古老神话传说中的故事“母题”,在白族民间文学中几乎都能找到回应和衍化,并以白族特有的方式展现出来,印证着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丰富性和百川汇海的向心力。二、白族民间文学中的一些作品,以其独特的内容和形式

13、呈现出来,并与山川风物、自然现象联系在一起而千古流传。望夫云的传说:相传一千多年前,苍山有一猎人与南诏公主相爱,欲结为夫妇,遭到南诏王的反对,两人便逃到苍山玉局峰共同生活,但公主忍受不了玉局峰的严寒。猎人得到苍山神传授的法术,生了一双肉翅,飞到洱海之东的罗荃寺,想盗取罗荃法师的七宝袈裟回玉局峰给公主御寒,不料被罗荃法师发觉。罗荃法师施展法术,将猎人打落在洱海中,并把他化成一匹石骡子,使他永远不能复出。公主盼夫,久未能归,忧伤而死,其精气化为一朵云彩,从苍山玉局峰升起至洱海上空,同时狂风大作,直到吹开洱海水,现出石骡子才罢休。这朵云便叫“望夫云”,每年的七八月间出现于玉局峰顶。每当望夫云出,洱海

14、必狂风大作,甚至会颠覆渔船。渔民知道这一现象,在望夫云出现前便急忙将船只靠岸回避。关于这一传说,明代李元阳纂的大理府志有“精气化云”一则:“俗传昔有贫僧者,遇苍山神授以异术,忽生肉翅能飞。一日至南诏宫,摄其女,入玉局峰为夫妇,凡饮食器用,皆能致,后问女安否,女云:太寒耳。其人闻河东高僧有七宝袈裟,飞取之,僧觉,以法力致之,遂溺死水中。女望夫不至,忧郁而死,精气化为云,倏起倏落,若探望之状,此云起,洱海即有应之,飓风大作,舟不敢行,人皆呼之为望夫云,又呼之为无渡云。”每年的八九月间,苍山顶上有白云浮出,洱海之中即有狂风大作,巨浪滔天,大小船只都争相靠岸,不敢开行,这本是一种自然现象。在白族民间传

15、说中,人们把这种自然现象与南诏公主与苍山猎人的爱情悲剧联系在一起,这段爱情悲剧便与一种会常年发生的自然现象相伴随,一对恋人也在这千古流传的故事中得到永生。 在反映男女爱情悲剧的民间文学作品中,悲剧的结局像白族的望夫云者的确比较少见。汉族的“望夫石”传说,望夫不归的妻子化成默默无言的石人;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男女主人公化为彩蝶;撒尼族的阿诗玛化为回声;傣族的娥并与桑洛则化成连理树,这些事物都不会给人们造成什么危害。望夫云的化云、化风则不同,当这种风吹起来的时候,规避元代著名的悲剧窦娥冤,窦娥含冤负屈,在临刑前她发出了三桩誓愿以证明其冤情:血飞自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虽然这是戏剧文学中一种浪漫主义

16、手法,但细原其情,六月飞雪,三年大旱,岂不会给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造成灾难?但人们都认可了,并把这视为同情窦娥含冤而死的一种感情宣泄。事实上,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天人感应”的观念,人间有人作孽,上天必降灾异。自有窦娥冤,天下每有大旱,人们会怀疑哪里又有冤情了,这对为官者不失为一种警示。“望夫云”引起的恶风巨浪,使人们联想起这段悲剧的同时,也会使人们思考应该怎样正确对待青年男女忠贞不渝的爱情。毕业论文论文总的说来,“望夫云”所昭示的“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悲情和怒恨,更多地引发的是人们的深切同情和共鸣。与汉族神话传说中的“精卫填海”、“张羽煮海”一样,望夫云吹海,也是人们始终不渝、百折不挠追求自由幸福的精

17、神力量的一种寄托。只是白族民间文学中所创造的独特表现方式,是对中华文化无穷创造力的一种丰富和补充。“柏洁夫人”的传说讲的是蒙舍诏王皮逻阁在唐政府支持下强行统一六诏的过程。南诏野史对此作了这样的记载:“逻阁乃豫建松明楼祀祖于上,使人谕五诏日:六月二十四El乃星回节,当祭祖,不赴者罪。四诏听命,惟越析诏波冲之子于赠,远不赴会。而邓赕诏芋丰孙皮逻邓之妻慈善者,止逻邓勿赴,邓不听。慈善不得已以铁钏穿邓臂而行⋯⋯”后来逻阁在松明楼宴请四诏,趁其酒醉,发兵纵火烧死了四诏。噩耗传开,四诏之妻赶来收殓遗骨,皆被烧得面目全无法辨认,只有慈善夫人因臂上的铁钏认出夫尸。皮逻阁看到慈善夫人聪慧

18、美丽,便发兵围攻邓赕诏,欲强娶她做夫人。慈善夫人率兵坚守危城,力战到最后,她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在民间传说中,还有慈善夫人(又称“柏洁夫人”)在城破后假意允婚,迫使皮逻阁祭奠丈夫,然后投洱海而死事,时为八月八日,所以每年的八月八日,白族民间还有“耍海会”,赛龙船,象征打捞柏沽人的尸体。发生“火烧松明楼”的六月二十四日,便相沿为白族传统的火把节。火把节是西南边疆彝族、傈僳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的共同节El,关于它,这些民族还有其他的传说,但是白族把火把节附会于“火烧松明楼”的故事,把柏洁夫人奉为今邓川德源城本主加以祀奉,庙里悬挂着“铁钏千秋”的匾额,可见人们对柏沽夫人精神的景仰。在火把节前后,白

19、族妇女还有用凤仙花籽染红指甲的习俗。传说柏洁夫人在瓦砾堆中刨认夫尸时,十个指甲都划破了,被鲜血染红,白族妇女在火把节染指甲的习俗就是为了纪念这件事情。对一位受难者最深切的同情,无过于对其受难过程的形象模仿;对本民族英烈人物的最高纪念,无过于形成相应的节日和习俗。白族对柏洁夫人的纪念,形成了一个民族的节日火把节,形成了一种妇女的习俗染红指甲,这样,柏洁夫人高洁的情操和坚贞不屈的精神,就能与大理的山河同在,与民心永存了。统一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但有时要残酷的非和平的方式来达到。在这历史矛盾的交汇点,总会出现一些忠勇刚毅的志士仁人,在矛盾中淬闪出伟大心灵的火花,放射出崇高人格的光芒。秦灭楚后,屈原

20、成了被人民所同情和纪念的对象。人们把屈原投泪罗江而死的日子定为端午节,在这一天要包粽子,划龙船,象征打捞屈原;丢粽子人江中希望鱼鳖不要吃屈原的尸体。屈原那坚贞高洁的情操和忧国忧的爱国主义精神,就这样通过民俗节日世代相传,哺育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在白族民间文学中,与自然山水风光、民族民俗节日相结合的传说故事不可胜数,几乎每一座山峰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条溪流都有自己的传说。每一则传说故事蕴涵的是非观、善恶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像一册册有生命的立体教科书,熏陶、教化着大理地区以白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不断补充、丰富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精神家园。三、白族以开放的心态,包容的胸怀,向以汉文化为代表的先进文化学习

21、。据李元阳嘉靖大理府志记载,早在西汉元狩年间,著名赋家司马相如到了若水后,就有名叫张叔、盛览的两个大理人去向他学习诗赋和经学。回到大理后,张叔把所学知识教授给乡人;盛览则写了文学理论著作赋心四卷传世。隋唐和两宋时期,大理地区先后建立了南诏、大理国两个地方民族政权,延续了五百多年。南诏政权始终维持与唐王朝的亲密友好关系,南诏王多次受到唐,同时也派遣使臣到唐王朝朝贡。宋代大理国时期,大理国地方政权与宋王朝和内地的文化交流更为频繁。宋人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曾记载大理人李观音得、董六斤黑、张般若师等人到横山寨进行贸易的情形。他们卖出大理马,买进文选五臣注、五经广注、春秋后语、三史加注、都大本草广注、

22、五藏论、集圣历等诸子百家之书。正是由于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广泛交流,大理地区的白族先民大量学习吸收了先进的汉唐文化,才创造了云南历史上继滇文化、爨文化之后的第三个文化高峰南诏大理文化,并使大理一度成为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元明清之后,以白族为主体的大理民族文化,在经过阵痛和选择后,在继承和保持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量吸收汉文化,进而将汉文化与本土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将二者融合为新的大理文化。大理文化在此后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到现在,都在不断吸收汉文化的同时保持了鲜明的民族性,这与大理文化中一直保持的既有借鉴、吸收,又有判断、取舍的文化核心精神有关。大理地区在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民族的

23、交流与融合,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世界性宗教在白族地区都有流传,但这些宗教进入白族地区以后,大理仍保持着本土的本主崇拜。大理文化在与外来文化接触、交流的过程中,并没有在异文化的强势冲击下丧失自我特色,这与白族文化具有能将异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和成为新的大理民族文化之机理分不开。这一机理,在白族民间文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也是一个以歌为史的民族,其最古老的歌舞形式“打歌”,即围着火塘边唱边踏跳的一种乐舞,如洱源县西山白族的创世纪:问谁能变天和地?盘古、盘生变天地。鼠年变成天,牛年变成地。天不满用云补,地不满用水添。地变窄小了,窄小就不平坦了。高的地方长出山,天地变成了

24、⋯⋯歌中明显有汉族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和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天不满西北,地不满东南,女娲遂炼五色石以补天的影响,但这在其中只是一种影子,整支歌是白族先民对天地万物形成的一种解释。白族民歌具有明显的忧伤色彩,哀而不怨。白族先民经历过数不清的悲苦与艰辛,但他们祖祖辈辈从来都不曾失去过对真、善、美的信念和追求。他们信奉天地良心,相信冥冥之中有神灵主持着人间的公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闪烁着理性之光的永恒的母题,诸如正义战胜邪恶,善恶终将有报以及博爱施仁、舍己为人等人性主题,除了本文第一、二部分述及的神话传说、本主信仰等形式外,在白族的民歌、乐舞、民间祭祀和民间戏剧中大量得到表现。随

25、着历史的演进,白族民间音乐逐渐形成了包括九板三腔十八调的“大本曲”声腔体式。大本曲中的小调就有放羊调、上坟调、逼情调、祭奠调、问魂调、思乡调。民间舞蹈中有采茶舞、醉酒舞、酒礼舞、端盘敬酒舞、献水舞等。表现了白族人的忠义观、交友观、家庭观、财富观、是非观、善恶观、幸福观、生死观、婚姻恋爱观等。即便其中有很多儒家传统文化的观念,白族人也是转化成自己能够理解的方式,用本民族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出来,而变成了白族自己的文化。白族民间有很多自发的群众性宗教组织,如“莲池会”,多由白族老年妇女组成,在劳动之余从事颂经念佛等民间宗教活动,延续数千年,在传承白族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的学 “莲池会”念诵的数

26、百篇经文进行了搜集整理,以本主崇拜为核心兼容佛道儒的白族多元文化,在经文中得到了具体体现。如无上虚空地母养生保命真经,从盘古开辟、二气初分,三皇五帝到天下万物,都离不开地母(也泛指万物之母)的生殖养育之恩。三世因果经,讲因果报应道理,教人多行善事,勿生恶念。罗刹经,用经文演示“观音伏罗刹”的故事。十报经,讲父母养育儿女之难,教儿女如何孝顺报答之理。白族民间戏曲,是传承白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如鹤庆、云龙等地的吹吹腔,内容十分丰富。既有搬演古人古事的古装戏,如孔明戏、关公戏、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也有搬演宗教故事的神仙道化剧,如吕洞宾、韩湘子等,还有搬演现实人物故事的新编剧,但演出时完全用白族人的观点进

27、行演绎,在形式上也全是白腔白调,用白族的乐器(三弦、唢呐、二胡等)伴奏。有的地方,如云龙民间还有自己创造的一整套脸谱。即使是古装戏,让观众看起来像是在白族地区所发生的,拉近了剧中人物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更加喜闻乐见。更重要的,是在戏剧观念和思想主题中融人了白族民间的很多鲜活思想和创造精神,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白族民间文学的以上特质生动地表明:白族以自己的土著文化为媒介,把内地汉民族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精神文化传播给云南境内的其他民族,乃至周边国家人民,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的发展和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对祖国统一和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大理地区,以白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孕育、衍生、发展出了极具特色的灿烂文化。这些文化既有整体上的共性,又有地理区域上的个性;既包容了中华文化的一般,更蕴藏、呈现了大理、地域和人文环境的鲜明个性,为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特质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世界多样性文化大花园里的奇葩。它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本身的强大凝聚力,和在这种凝聚力的感召、引领下,各民族民间文学个性生成的某些特点和规律。(大理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课题组成员赵敏、寸云激、王伟、赵婉平也参与了本文的写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