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毕业论文-试论会计造假及防范措施30865.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09783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毕业论文-试论会计造假及防范措施3086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会计毕业论文-试论会计造假及防范措施3086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会计毕业论文-试论会计造假及防范措施3086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会计毕业论文-试论会计造假及防范措施3086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会计毕业论文-试论会计造假及防范措施3086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毕业论文-试论会计造假及防范措施3086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毕业论文-试论会计造假及防范措施30865.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成绩 题目: 试论会计造假及防范措施 主修学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专业年级 哲学0701 辅修学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辅修专业、班级 会计0701 学生姓名 孙子建 学 号 0701010107 指导教师 张慧德 副教授 2011 年 4 月 14 日试论会计造假及防范措施摘要:近年来,不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会计造假案件不断出现,成为危害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顽症,会计造假已成为一种世界现象。会计造假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既扰乱了经济秩序,滋长腐败,又打击了投资者信心,损害了会计人员形象。企业会计造假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它危及到国家、企业和社会个人的利益,可能成为

2、制约中国改革政策选择、改革中的资源配置和改革后的绩效评估的瓶颈。因而,有效解决会计造假问题,已成为中国政府和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作为证券市场实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重要保障,随着会计规则体系的不断完善、证券监管的力度不断加强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逐步建立、发展和完善起来。但是,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不容盲目乐观,证券市场中尚有一些公司利用各种舞弊手段人为降低会计信息质量,使其缺乏客观性和相关性,从而影响会计信息对投资者决策的可信度。会计造假严重地扰乱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秩序。因此,对会计诚信的呼吁越来越强烈,朱镕基总理更是亲自作出了不做假账的批示。只有建立起更完善的会

3、计制度、监督制度,并且当会计诚信成为全社会共识的时候,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才能越来越好,我国的经济才能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其主要原因有:法律监督不力;行政监督管理体制不合理、监督不到位;社会监督缺乏有效性;会计政策前瞻性不够;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等。会计人员往往通过虚构业务内容、虚列凭证,制造虚假余额;巧用往来账户,偷逃税款;隐瞒收入,虚报损失;调节费用和利润,以达到不同的目的;巧调帐外物资私设小金库;注册资本名不符实等手段来操纵财务报表。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遏制会计造假:完善财务报告法律体系,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行为

4、;国家应该建立合理的行政监督管理体制;强化社会审计监督,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制订较完善的会计准则;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从源头上杜绝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生;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关键词:会计造假;会计信息;会计诚信ABSTRACTIn recent years, both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accounting fraud cases appear ceaselessly, become a danger for keeping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der accounting fraud has bec

5、ome a world phenomenon. The dangers of accounting fraud is various, already disturbing the economic order and develops corruption, and hit the investor confidence and harm the accounting personnel image. Enterprise accounting fraud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the society, which endanger the

6、 state, enterprises and social personal interests, may become restricts the reform policy choice, in the reform of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reform of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bottleneck. Therefore, how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accounting fraud problem, has become Chinas government and academia

7、faces major issue.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and as securities market realization of openness, fairness, impartiality principle of important protection, along with accounting rule system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securities regulatory increasingly strengthen and certified public ac

8、countants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gradually establish and develop and perfect rise. However, Chinas present situa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not optimistic blindly, the stock market has some companies use all sorts of fraud means human reduc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ma

9、ke its lack of objectivity and correlation, thus affecting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o investors the credibility of decision-making. Accounting fraud irritant the whole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rder. Therefore, the accountants sincere calls for more and more intense, premier zhu rongji is made

10、 not personally fake accounts instructions. Only by establishing the perfection of accounting system, more supervisory system of accounting sincerity, and when the becomes the entire social consensus, Chinas market economic order to better and better, our economy can continue to a healthy and stable

11、 development.Judging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main reasons are: poor legal supervision;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reasonable, supervision and not in place; Social supervision and lack of validity. Accounting policy forward-looking enough; Corporate

12、governance structure is perfect;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s not perfect; Accounting personnel quality is not higher. The accounting personnel have often through the fictional business content, virtual column vouchers, manufacturing false balance; Use opportunely come-and-go account, evade taxes;

13、 False concealing revenue losses; and Adjustment costs and profits, to achieve different purpose; Qiao adjustable non-ledger supplies kangaroo small Treasury; Registered capital means rooting to manipulate financial statements. Connecting with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China, I think can take the f

14、ollowing measures to curb accounting fraud: perfect legal system, standardize the financial repor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behavior; Countries should establish the reasonable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Strengthening social audit supervision, improving quality for cer

15、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Formulate the perfect accounting standards; Perfecting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from the source of accounting frauds happen eradicate; To strengthen internal control construction; Improving accounting personnel quality.Keywords: accounting fraud; Accounting infor

16、mation; Accounting credit目 录中文摘要2英文摘要3一、会计造假的方法 6(一)虚构业务内容、虚列凭证,制造虚假余额6(二)商业企业巧用往来账户,偷逃税款6(三)隐瞒收入,虚报损失7(四)调节费用和利润,以达到不同的目的7(五)巧调帐外物资私设小金库7(六)注册资本名不符实8二、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8(一)法律监督不力8(二)会计政策前瞻性不够9(三)社会监督缺乏有效性9(四)行政监督管理体制不合理、监督不到位10(五)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10(六)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11(七)会计人员素质不高11三、会计造假的防范措施12(一)完善财务报告法律体系,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行为1

17、2(二) 制订较完善的会计准则12(三)强化社会审计监督,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12(四) 国家应该建立合理的行政监督管理体制13(五)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从源头上杜绝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生13(六)加强内部控制建设13(七)提高会计人员素质14参考文献14会计信息在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已日益成为企业管理者,政府管理部门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同时会计造假现象也越来越严重,造成了严重的会计诚信危机。会计造假不仅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经营业绩虚假,财务状况不实,而且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削弱了国家经济法规的权威,严重破坏了国家的宏观管理,干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为

18、行贿受贿,权钱交易,挪用贪污打开了方便之门,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危及会计工作的生命。自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舞弊方面的丑闻不断。从最早的“原野”、“琼民源”、“红光”、“郑百文”等,到2001年的银广夏事件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会计造假行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大公害。因此,探讨分析会计造假现象、成因,寻求审计对策,对遏制此起彼伏的会计造假案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一、会计造假的方法 (一)虚构业务内容、虚列凭证,制造虚假余额这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舞弊方式, 通过改动凭证或直接虚列支出,如财务人员利用企业偷逃个人所得税的做法,将工资虚拟名单中多加了名字和金额,以达

19、到贪污的目的。有时财务人员将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故意算错,用转账支票套购商品或擅自提现等。也有的在银行存款月末试算时乘机制造余额差额,这种方法一般的人非常难以察觉,除非在作假当年核查,否则很难发现。(二)商业企业巧用往来账户,偷逃税款按税法规定一般纳税人的进项税额须在款项付讫后才可抵扣,为了逃避税款,在款项不足付款或不愿付款的情况下,企业领导授意财务人员,用以前年度或以前已下账的付款存根或未用支票存根对日期进行改动,作为抵扣付款凭证,这是企业为了套取税款的一种非法的舞弊行为。企业赊销商品而产生的应收账款,本应及时收回,但购货单位为了长期占用应付货款,销售企业经销人员和财务人员为了从购货单位谋取私

20、利,而合谋长期拖欠货款,造成企业应收销货款长期挂账。有些企业将外单位还款不冲销往来账,而是截留并转移他处,再通过坏账损失挤列管理费用。如企业收到外单位归还的欠款后,直接从银行提出现金转入企业小金库,日后再将应收账款作为坏账处理,通过坏账损失列入管理费用。按规定,企业的预付款业务必须以有效合法的供应合同为依据,而实际工作中有的企业的预付款业务根本无对应的合同,而是利用预付款为他人进行非法结算,将所得回扣或佣金据为己有;有的企业将实现的收入暂时存放在预付账款账户中,作为预付款,日后再作相反会计分录,视同退款。这样的后果是可以偷逃收入、偷逃税款。(三)隐瞒收入,虚报损失企业向供货单位购买货物后,取得

21、了蓝字发票,但又因故将货物退回,取得了红字发票,而财务人员用蓝字发票计入应付账款,将红字发票隐瞒,然后寻机转出,贪污此笔款项。有的保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或勾结车间人员涂改账目、盗窃财物,或者虚报和夸大损失,将报损材料转移或贪污私分;冒领或用假领料单和发料单盗窃物资,转移出售;或将所窃物资成本通过打折等方法打入正常领料、发料业务之中。企业利用预收账款将尚未实现的销售收入提前作收入处理,虚增商品销售收入,调节利润;或将预收账款长期挂账,不作销售处理,以达到偷逃税金的目的。(四)调节费用和利润,以达到不同的目的企业在建工程在试运转过程中所取得的收入扣除税金后应冲减在建工程成本,但企业为了调整利润,便

22、转移收入,在其他应付款中挂账。或者企业为了控制当年利润实现数额,采用在建工程提前报决算,提前转固定资产,提前计提折旧的方式以虚增费用或减少利润。利用预提费用科目达到企业所要的目的,也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手段。如:有些企业为了达到继续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目的,采用虚列预提费用的方式来人为地调节利润,对早已提足的大修理费用支出一直在预提费用中列支,做成真盈假亏的假象;有些企业对已预提完毕的预提费用支付时不转销,支付时又重新计入成本费用账户,以达到增加当期费用的目的;还有些企业因本期的费用支出较大,为了不影响期末预计利润,则采用压缩费用的方法,对应预提的费用不预提,以降低过高的成本费用,虚增或虚保当期

23、利润。有的公司为了粉饰业绩,人为虚拟销售对象及交易,对并不存在的销售业务,按正常销售程序进行模拟运转,而不惜多缴纳一些税金;或对有一定销售业绩的客户,在原销售业务的基础上虚构销售业务,人为扩大销售数量,使得公司在该客户名下确认的收入远远超过实际销售收入。( 五) 巧调帐外物资私设小金库企业进行对外投资,分得的收益应作为投资收益入账。但企业为了职工福利,与联营单位协商后,将从联营单位应分得的利润隐匿在联营单位。同时授意联营单位将联营利润由应付利润直接转入其他应付款账户。以后,该投资单位根据需要将应分得的联营利润直接从联营单位提现,放入小金库,以备用于职工福利或超税定额的工资及奖金。企业为了给职工

24、额外收入,或进行一些非法支出,还利用各种手段巧设账外物资,如:购进存货时即作生产费用或待摊费用,未使用便计入成本费用;领用的材料不用或少用,而是计入成本费用,采用不作退料或假退料,退库不记账等方式,积少成多,形成大量账外物资;回收的边、角、废料不入账;盘盈、自制材料不入账;委托加工的余料不入账等。( 六) 注册资本名不符实这类舞弊行为主要是在一些新成立的公司中存在较多。惯用的舞弊手段是:企业往往在注册会计师验资时将资金打入银行账号,有的可能是通过短期拆借的资金,有的则利用关联企业循环打入验资所需资金,等到注册会计师签署验资报告后就有可能抽逃资金。像这类问题一旦被工商部门查实,注册会计师则可能掉

25、入被审单位注册资本不实的舞弊陷阱。二、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一)法律监督不力会计法是会计管理的法定基础,对规范会计核算加强会计监督起到了保障的作用。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一系列法律法规,要加强我国法律体系的建设,建立和完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实施清晰明了的监督职能。并应当进一步做好会计法规的宣传工作,要在全社会普及会计法规知识,尤其要加强对会计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使他们了解会计信息形成的来龙去脉,深刻认识虚假会计信息给企业和社会带来的危害和影响以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于违反会计法规的行为, 要加大处罚力度。近年来,我国在规范上市公司经营行为、健全会计核

26、算、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企业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刚刚起步,资本市场的发展还极不完善,因此,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的经济事项,法制建设明显滞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迄今为止,我国有关主管部门主要不是依靠法律手段而是依靠行政手段来处理会计造假行为,对违法的处罚力度明显不够。造假即使被查出来了,对造假者的处罚也可以说是不痛不痒,而未被查出则可以获得相当可观的收益,于是违法的巨大利益诱惑与低廉机会成本的反差,使得很多上市公司的管理者甘愿铤而走险,会计舞弊现象屡禁不止。(二)会计政策前瞻性不够任何一套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涵

27、盖会计实践中的一切业务,它们只能对会计工作提出基本的规范和原则,而且大多数只是对以往会计实践的总结,每当许多新情况、新领域、新行业出现的时候,总是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会计准则或制度作为会计操作的依据。也就是说,法定会计政策往往滞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这就使得公司在处理新业务时按照自己的想法,以自己的目标为标准随意地进行会计处理,为滋生会计舞弊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由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一般都是原则性的规定,在指导实际工作时,需要会计人员的专业理解和职业判断。当会计人员存在舞弊的冲动时,就会利用对会计政策的不同理解,做出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会计处理,这样的会计舞弊行为往往具有极大的欺骗性。 (

28、三)社会监督缺乏有效性从社会监督来看,由于会计师事务所专业技术水平与职业道德等方面不足,使独立审计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一是审计的独立性不足。独立性是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审计结果得到社会公众信任的基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实际由内部人决定,股东大会的批准只是一种形式,由内部人委托事务所审查自身,这无疑易使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受到削弱。二是收费制度不科学。在审计工作中,一般而言,所费时间与执业质量呈正相关性。因此,为保证执业质量,国际通行的做法是按审计时间收取审计费用,但我国目前盛行的收费制度是与公司资产或净资产总额相联系的,而与审计时间脱钩。在此情况下,注册会计

29、师为了平衡自身的成本效益,往往有不合理缩短审计时间的倾向,有时还会减少必要的审计程序,以牺牲执业质量为代价换取自身经济利益的增加。三是审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欠佳。目前国内确实有一些业务素质过硬的注册会计师,构成了审计职业界的中坚力量,但从审计执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来看,则不容乐观。另外,各会计师事务所对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重视不够,从而使得不少审计执业人员理论基础不扎实,知识结构单一,职业胜任能力不足。 (四)行政监督管理体制不合理、监督不到位我国目前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进行监督的部门主要有财政、审计、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而这些监督部门又按一定的权限分别划定监管范围。财政部门按会计法的规定对所有

30、企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进行监督。审计部门按有关法规规定也只是对涉及国有资产的单位进行审计监督,同时又按国有资产和资金的隶属关系划分了管辖范围,国家审计署对于中央级企业所属的二、三级企业和中央垂直单位在财务会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监督不到位、纠正不及时,许多违法违纪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证监会在负责股票上市过程中,承担了一个全能的角色,既负责新上市公司的资格审查,也负责日常上市管理,包括对上市公司各种违规行为的查处,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监护人”,也不希望上市公司的虚假财务会计信息引发资本市场危机。银监会、保监会对其监管对象也受制于成本效益原则,不可能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去实现事事调查,也不应该细管到不会有

31、任何违规发生的程度。 (五)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条件下,所有者、董事会和高层管理者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责权关系而构成的组织结构,是处理公司中各种合约,协调和规范公司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是由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由于改制上市的时问比较短,公司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依然比较严重,故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完善,具体表现如下:1股权结构不合理源于公司形成的历史,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国有股占统治地位,“一股独大的现象”非常严重。“一股独大”的后果是控股股东完全操纵了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因为很多公司的总经理本身就是董事长或董事会

32、的重要成员,使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失去对以总经理为代表的公司经营管理层应有的控制作用。经理人员常常集控制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身,拥有很大的经营自主权,完全控制了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2国有股所有者缺位在单一公有制下,国有企业的产权主体是国家,亦即全体人民。但是,具体到每一个企业,产权主体却很不明确,说是人人所有,也可以说是人人都没有,产权主体形成了事实上的缺位,导致了所有者角色的虚置,因而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大都是由政府直接委派,但政府委派的只是“代理人”而非真正的“所有者”,董事会对公司管理层的制衡力度较小,导致了中国特色的“

33、内部人控制”问题,也使得股东大会徒有虚名。3董事会结构不合理由于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所有者缺位,使许多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被国有大股东操纵或控制,董事会与经理层高度重合,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成为董事会重要成员,为管理人员操纵企业提供了便利。“独立董事制度”本应可以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但是这些独立董事大多来自于一些高等学府,与企业没有什么经济联系,在具体运作过程中,他们并不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所掌握的信息,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明显逊色于公司高管人员,充其量只能是“名誉董事”。(六)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有相当一部分单位的内部控制基础十分薄弱,有的甚至并未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有的单位虽有内部控制制度

34、,但脱离本单位实际,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偏重于以补救为主的事后控制,导致内控成本升高,使内部控制失去效力;有的虽有较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没有一个强有力的运作机制,因而也不能发挥其作用。(七)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会计造假,既是企业领导者和会计人员职业技能不高,又是这些人法制观薄弱造成的。会计人员除按法律、制度办事外,就是听从领导的旨意,在单位会计人员从属于单位负责人的直接领导,其经济利益直接由单位负责人所掌握和决定,从而使单位负责人违法干预会计人员工作,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篡改会计数据,假造会计资料的现象时有发生。一般而言,会计人员是虚假会计信息的直接制造者,如果会计人员具备了较高的业务素质和道

35、德水平,就能够自觉抵制来自于各方面的诱惑和压力,拒绝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但是目前我国会计人员中业务素质普遍较低、法制观念较弱,缺少作为职业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和独立能力。三、会计造假的防范措施(一)完善财务报告法律体系,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行为判断一份财务报告是否虚假的主要标准就是看其信息的披露是否与有关法律、法规和准则的要求相符,是否真实、完整。我国的会计法、公司法,各种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证券监管办法等法律和规范性条例,基本形成了财务报告规范体系。新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依法办理会计事务,加大了对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的惩治力度。较旧法有重大突破的是,新法中对法律责任规定得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加大了治理力度

36、,显示了国家对“制止会计造假,提高会计质量”下了大决心。这样做有利于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要进一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财务报告规范体系,才不会给造假者以可乘之机。(二) 制订较完善的会计准则财政部新制订或修订了38个会计准则,新准则从以下几方面使企业进行利润调节受到限制:第一,存货管理办法变革。新存货准则下,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一律使用“先进先出”法记账,这对生产周期较长的公司将产生一定影响。第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变革。针对借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操纵利润的问题,新资产减值准备准则明确,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第三,债务重组方法变革。新债务重组

37、准则改变了“一刀切”的规定,将原先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改为将债务重组收益计人营业外收入,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按照规定,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获得债务全部或部分豁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可能极大地提升每股收益水平。(三)强化社会审计监督,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由于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审核验证,以确保所披露的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为此,应增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遵守技术规范,优化执业环境,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更换机制,使注册会计师能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

38、报表提供鉴证服务,从而提高公开市场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灵魂与生命,是其能否发挥防范财务报告粉饰作用的关键所在。尽管我国具有证券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已完成脱钩改制工作,为保证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时保持独立性创造了条件,但我们仍需采取一定措施来强化这种独立性。从根本上说,有效的财务信息需求市场是最为有力的保证,有研究表明,对高质量的财务信息需求的缺乏是导致当前我国审计质量不高的最重要原因。(四) 国家应该建立合理的行政监督管理体制我国目前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进行监督的部门主要有财政、审计、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而这些监督部门又按一定的权限分

39、别划定监管范围。各个监督部门所遵循的法律法规的不同,造成了监督不合理不到位。国家从成本效益原则考虑,应该单独设立或者指定其中一个部门监督企业会计舞弊问题,这样可以避免企业多头监管,多个上级。只由一个部门监管,可以增强其专业性,使得监管更加有力。(五)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从源头上杜绝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生为此,可采取以下三种措施:(1)要加速建立和完善专业经理人才市场,将竞争机制引入上市公司经营者的使命,真正实现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2)要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职责,并互相有效制衡。(3)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上市公司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

40、合理性及其实施的有效性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同时要通过外部审计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公司的自我评估报告进行核实评价,并披露相关信息。通过自查和外部审计,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环节,认真整改,堵塞漏洞,有效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六)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从源头杜绝造假的保证。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它主要体现在:参与经济业务事项所有过程的工作人员要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明确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明确财产清查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

41、内部审计。这些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的关键就是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做好内部控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好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我们在强调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同时,有必要强化内部审计机构建设,赋予它一定的地位,树立其足够的权威,保证它的独方性,并尽一切可能提高内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准和适应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能力,使内部控制真正的落实到位。(七)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素质,加快会计诚信体系建设。会计人员是处理加工会计信息的操作员,应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遵守职业道德的优秀人员担任会计工作;加强会计人员培训,准确掌握新会计准则,按要求进行会计核算;

42、还要经常对财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明确职业道德标准;同时,对会计人员采取激励措施,不断吸取优秀的人才加入会计队伍,进一步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水平。从专业角度观察,企业会计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与企业改制相辅相成,涉面广泛,内容丰富,新旧转换和会计改革中,广大财会人员的专业理论和实务能力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面对新的形势,广大财会人员要加强知识更新,紧跟时代步伐,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和会计理论水平,以确保在从事会计实务操作时能准确应用规则,使会计报告披露的信息科学、可比、客观和真实。参考文献:1罗精晖、苏立群.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手法及甄别方法. 大众科技,2010.(5)2唐国平. 会计学原理. 中国财政经

43、济出版社. 2006. (1)3朱德胜、邢本峰. 会计造假的社会根源与经济学解释. 齐鲁珠坛. 2002.(2)4篡好东会计舞弊的经济解释J会计研究. 2002.(8)5谢朝斌股份公司会计舞弊及其制度防范1会计研究. 2000.(5)6叶雪芳基于财务报表审计的会计舞弊揭示机制研究J会计研究. 2006.(2)7郑朝晖上市公司十大管理舞弊案分析及侦查研究1审计研究. 2001.(6)8曹立论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及识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6.(2)评语: 评阅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答辩评定意见: 答辩(小组)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Visa-free policy brings Chengdu

44、 biz, tourism boost. Making national headlines several times, Chengdus 72-hour visa-free policy 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from both Chinese and foreign experts and businessmen since it took effect on Sept 1 last year. The program permits citizens from 51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cluding the United

45、 States, Australia, Canada and Japan who have valid visas and flight tickets to a third country to spend three days in the city. The capital of Sichuan province is the first city in the western region of China to offer foreign tourists a three-day visa and the fourth nationwide to adopt the policy f

46、ollowing Shanghai, Beijing and Guangzhou. Li Zhiyong, deputy dean of the tourism institute at Sichuan University, said the move contributes to a larg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overseas tourists and raises the citys level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policy will also bring direct economic revenue, Li said. Chengdu has many cultural legacies and is also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