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论文母亲河溯源——黄河总体情况探析.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09923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论文母亲河溯源——黄河总体情况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传统文化论文母亲河溯源——黄河总体情况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传统文化论文母亲河溯源——黄河总体情况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传统文化论文母亲河溯源——黄河总体情况探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传统文化论文母亲河溯源——黄河总体情况探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论文母亲河溯源——黄河总体情况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论文母亲河溯源——黄河总体情况探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母亲河溯源黄河总体情况探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黄河起源、历次改道、水患灾害、综合治理以及应用措施等方面的简要论述,从宏观角度上分析黄河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具体演变,以达到现代人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关注黄河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关键字】黄河;探源;变迁;治理应用一、黄河概况(一)自然情况黄河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多沙河流。流域位于北纬32至42,396至119之间,黄河西起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东临渤海,南至秦岭,北抵阴山,流域面积175.24万千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 9省、自治区,在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全长约5452千米。黄河河

2、流上、中、下游的划分区域大致如下:从河源到内蒙古托克托为上游,其中兰州以上大部分地区植物被覆较好;玛多至青铜峡的干流多峡谷,水能资源丰富;青铜峡以下为河套平原,灌溉发达,可通航运。托克托至河南桃花峪为中游,也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两岸为黄土高原,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洪水泥沙的主要来源。桃花峪到河口为下游,两岸绝大部分修建了大堤,泥沙淤积使河床一般高出两岸地面3至5米,多的达10米,故称悬河;沿岸多灌区,干流也可通航。(二)人文情况黄河是一条伟大的河流,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古老文明的象征。几千年来它哺育了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孕育了灿烂的文化。黄河流域不仅一直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还蕴

3、含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开发基地。二、黄河源流(一)古代探源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说:“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不过是诗人的艺术语言罢了,但在一定程度上确有其道理。“河出昆仑”3说是指黄河发源于昆仑山脉,“导河于积石”4说则认为黄河的源头是积石山。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在呈汉武帝的奏折中写道:“阗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塔里木河)东流,注盐泽(罗布泊)。盐泽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云”。因为那时候青海西部尚未开发,对积石(今青海省循化县)以上的黄河不了解,汉时通西域的人较多,他们看到塔里木河在沙漠中消失,就误认为潜入地下几千里,再从积石冒出来,成为黄河之源。由此可见

4、,秦汉时期,对黄河源头并没有进行专门实地考察,只是一些使节沿途所见所闻得出的结论。唐朝时期对黄河源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由于军事的需要,唐朝将领率兵深入到黄河上游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地区,从而纠正了“河出昆仑”的错误说法。旧唐书记载了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派大理卿刘元鼎为吐蕃盟使时所见的黄河源头情况:“其水极为浅狭,春可足涉,秋夏则以船渡。其南三百余里有三山,山形如鏊,河源在其间”这段记载,已对黄河源头作了具体描述,并确认黄河发源于三山(今巴颜喀拉山)。元朝忽必烈统一全国后,专门派特使都实对河源进行了考察。元史地理志记载道:“四悦月,始抵河源。是冬还报,并图其位置以闻”。其考察到达了河

5、源地区的星宿海,并画了图,生动地描述了星宿海地区的地形地貌和水文情况。清代,朝廷多次派专使去河源进行考察和测量,逐渐深入并已接近现在探测的河源地区。在清代康熙、乾隆年间,河源考察已经上溯星宿海,到达了卡日曲,并认定其为黄河源头。晚清,一些外国探险者先后到黄河源头地区探险,如俄国人、美国人、法国人和德国人等。(二)近现代探源民国时期,我国有一些学者专家赴黄河源地区考察,但均未达到黄河源头,只是在鄂陵湖、扎陵湖一带止步。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了黄河河源勘察队,赴黄河源地区进行勘查。这次考察得出的结论是:从长度、流量、流域面积看,卡日曲在源区各水中均居首位。因此,黄河的发源地是巴颜

6、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正源是卡日曲。1978年,使黄河之水哪里来有了一个明确的结论:那就是来自巴颜喀拉山的支脉各姿各雅山麓的泉流。三、历史变迁历史上黄河大的改道有“六徙”之说,第一次改道以前的河道,过去称为禹河,即大禹疏导成的河道。春秋战国时记载的古河道,也是记载的最古的河道,在天津东南入海。5(一)六次改道自有文献记载以来,黄河决口泛滥和改道相当频繁。据1959年黄河水利委员会的统计,历史时期见于记载的黄河决口泛滥总计有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在这26次较大的改道中,又有6次影响巨大的改道, 6所涉及的地区有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五省。第一次大改道,发生在春秋周定王五年,即

7、公元前602年,由浚县决口,由向北改为向东,在河北黄花市入河。这条河稳定了470多年,到汉武帝以后,又多次泛滥。第二次大改道,王莽始建国3年(公元11年),从现在的山东入海。到汉平帝永平13年(公元70年),疏导成了固定河道,由濮阳向东,在山东高清入海,稳定了700多年。第三次,北宋仁宗庆历8年(公元1048年),在濮阳决口,向西北经内黄、大明沿海河由天津入海。第四次,金章宗明昌5年(公元1194年),由原阳决口,分两派:北派占总水量的十分之二三,由北清河(现在的黄河)入海;南派水量占十分之七八,走南清河(泗水)入淮。此次改道的特征是主流南移。第五次,明洪治7年(公元1494年),为保证京杭大

8、运河畅通,使北派断流,经淮河入海。第六次,咸丰5年(公元1855年),兰考决口,汇入大清河入海,从此结束了经淮河入海的历史,又开始走渤海湾入海,形成了今天的河道,到现在已有140多年了。所排放的泥沙形成了5000多平方公里的黄河三角洲平原,每年增加38平方公里,照此推理,140年以后,莱州湾将被填平,内海渤海将不复存在。(二)趋势与影响黄河改道的总趋势是: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向南移。决堤频率和破坏程度日益严重,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河变成了一条弊多利少的河流,而洪水和泥沙是黄河频繁改道的根本原因。7黄河改道的影响有以下几点:第一,给下游人民带来沉重灾难。每一次决口,广大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都受到毁灭性

9、的摧残。汉成帝时,一次黄河决口淹没了32个县,平地水深3尺,毁房30余座。北宋巨鹿县在1108年的黄河决口时被全部埋在泥沙下,直到1919年挖井时才在地下6米处重新发现这座古城。明代以前的开封城已全被埋入地下,据近年考古资料证明,宋代以来开封城地面大约被淤高10米左右,从元朝至今,开封被淹了7次,宋代城在地面8米以下,十几米以下是大梁城。第二,造成严重的沙灾。每次水灾后,大量泥沙留下,在长期风力作用下,形成了许多断续的沙丘和沙垅,吞噬了农田、房屋以至城市,阻塞了道路交通。现在河南省东北部和东部,大致以今郑州、兰考间黄河河床为脊轴,向东北、东南方向辐射分布的许多沙丘、沙垅和大片盐碱地,就是历史上

10、黄河泛滥的结果。第三,黄淮海平原的水系面貌被破坏。古代黄河下游平原上河网交错、湖泊密布,但经黄河一次又一次的泛滥、袭夺和灌淤,河流多渐淤积,甚至完全断流。例如战国秦汉时代的鸿沟、隋唐的通济渠、宋代的漕运四渠(通济渠、五丈河、惠民河、金水河)等,当时都是中原地区的主要航道,金元以后由于黄河多次南泛,均告淤废。其它天然河流如颍、涡、濉、浍等河因长期受黄河的夺流、淤灌,大多无航运之利,而在宋以前都是沟通南北的水运航路。黄河流沙不但破坏了自身水系,而且也给淮河、海河带来了破坏。(三)改道原因总观历史上黄河的改道,除了极少数时候是由于人为原因直接造成的以外,基本上是黄河自行溃决而成的。从改道发生的时段来

11、看,绝大多数是发生在唐代以后。如上面所述的六次大改道中就有五次是发生在宋元明清时期。唐以后黄河的频繁改道并非偶然。黄土高原在其形成之初,本来草木茂盛,植被丰富。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就在这里生活,开垦土地。土地的开垦也就意味着天然植被的破坏,而植被的破坏3 又会带来水土流失。所以,早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就有黄河中含有泥沙的记载。唐代以后,随着人口不断增多,黄土高原的天然植被差不多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河流含沙量急剧增长下游河道中堆积的泥沙越来越多,终于导致下游河患越来越频繁。另外,唐代以后,统治阶级对河患向来都不能做到有效而及时的治理,这也是黄河下游频繁改道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说,黄河改道是为了更

12、好地处理黄河下游地区的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8所以,综上所述,黄河的频繁改道是天灾和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四、洪水与水患我国古籍中关于黄河的水灾屡书不绝,如 “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9商汤时代,由于避黄河洪水泛滥,曾于公元前1783年、1525年、1517年和1388年四次迁都。据史书记载,从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的2540年当中,黄河决溢次数多达1590余次,史称“黄河三年两决口”,10重要改道26次,大型迁徙改道7次(分别是公元前602年、公元11年、公元1048年、公元1194年、公元1494年、公元1855年和公元1938年),每次决口和改道都造成很大损

13、失。造成黄河水患的主要原因是由暴雨和冰凌导致的河水泛滥。(一)暴雨洪水黄河暴雨形成的洪水,全流域都可以出现,只是一般发生在每年7月到9月。上游洪水来自兰州以上,受夏季降雨影响,洪水过程较长,洪峰平稳,洪量不大。中游洪水来源于河口镇到龙门区间,龙门到三门峡区间和三门峡到花园口区间。以上三个地区洪水的不同组合,对下游洪水大小及危害也不一样。中游洪水有三种组合类型。11第一种,以河口镇至龙门区间和龙门至三门峡区间来水为主,往往形成大洪水,洪水峰高、量大,含沙量大,对黄河下游防洪威胁最大。如1843年8月和1938年8月,在花园口曾发生33000立方米/秒和20400立方米/秒的特大洪水。第二种,以三

14、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来水为主,洪水涨势凶猛,洪峰较高,对下游防洪威胁很严重。如1956年、1958年和1982年大洪水,其中1958年7月17日花园口出现22300立方米/秒,为建国以来最大洪峰量。第三种,龙门至三门峡区间和三门峡至花园口同时形成大洪水。洪水特点具有洪峰历时较长、峰低,对下游防洪有一定威胁。如1957年7月19日在花园口发生13000立方米/秒洪峰,12日洪量达66.3亿立方米。1964年的洪水也属此类。12干流上游兰州大于5000立方米/秒较大洪水,多发生在7到9月,实测最大洪峰流量5900立方米/秒(1946年9月13日);中游洪水由黄河主要支流的洪水叠加在上游来水上,再加峡谷

15、地形,常形成全河最大洪水。三门峡站大于15000立方米/秒洪峰多出现在8月,如1933年8月10日实测到历年最大洪峰22000立方米/秒,下游大于10000立方米/秒洪峰多出现在7、8月。中游洪水是造成下游洪水灾害的主要因素。(二)冰凌洪水由河道内冰凌消融时冰凌堵塞而壅冰引起的洪水,只发生在冬末春出的局部河段上。冰凌洪水在2月左右发生在花园口至河口段时,称为“凌汛”;而3月发生在黄河上游兰州至河口镇段,冰凌洪水流至黄河下游,称“桃汛”,因这一时期正是黄河下游两岸桃花盛开的季节。凌风传播时间一般6到9天,在下游最早出现在3月下旬,最晚4月中旬。凌汛(桃汛)洪水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峰值小,水位高

16、。如1951年利津站凌汛最高水位与1958年夏季暴雨洪水水位一样,都是13.76米,而凌汛洪峰流量只有夏汛洪峰流量的1/11。二是凌汛洪水在上中游传播沿程增大,下游花园口以下受宽浅河道调蓄影响,洪峰沿程减小。但是有的年份冬季河槽蓄水较多,开河时水量不断增加,抬高水位形成冰害。如1957年,高林凌峰920立方米/秒,利津站为3430立方米/秒。三是在弯道、狭窄河段卡冰频繁。解放后出现七次较大冰塞冰坝,造成严重凌汛灾害,有1951年、1969年和1970年等。五、治理与应用(一)黄河的治理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黄河的治理,提出“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的总方针。到上世纪末,全流域共兴建大、

17、中、小型水库3480座,总库容量近300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20座,总库容210亿立方米,引水工程15432处,提水工程36241处。下游堤防工程先后三次大修,兴建了滞洪区。建国后下游没有发生决堤,扭转了黄河历史上三年两决口的局面,保障了黄淮海平原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生产建设,使黄河流域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了由害河变利河的历史性转变。(二)黄河的开发应用13首先,引黄河水发展农田灌溉,灌溉面积由建国初的80万公顷发展到490多万公顷,占总耕地33.7%。若包括下游流域以外的引黄灌溉区,则灌溉面积达550多万公顷。2万公顷以上的灌溉区37处,那种“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已经成为历史。其次

18、,大型水库在发电、防洪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1957年黄河干流动工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标志着我国人民决心根治黄河水害的开始。以后又建成了刘家峡、八盘峡、青铜峡、三门峡等大型水利枢纽和水电枢纽。装机容量254万千瓦,一年发电量120亿千瓦时,为当地工业、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而且还可以大量向外地输送。第三,黄河除发电外,不仅调蓄水量、削减洪峰,而且对增大下游枯期径流,防止冰害等都起到很大作用。水库的兴建,改变了黄河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的状况,提高了灌溉渠保证率。最后,水土保持取得一定成效。主要措施有:改坡耕地为保土、保水、保肥的水平梯田;在沟壑打坝淤地;发展小片水渍地和洪泛

19、地;营造水土保持林和种草;兴建引洪淤地小型水利工程等。14这些措施不仅拦截了泥沙,也扩大了耕地。 主要参考文献:(一)主要著作:(1)熊怡等:中国的河流,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版。(2)(清)胡渭:禹贡锥指,邹逸麟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版。(3)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版。(4)钱穆:古史地理论丛,三联书店,2004年8月版。(5)陈上奎,李志华:名川集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版。(6)中国地理概览编写组:中国地理概览,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二)期刊杂志:(1)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2)中学历史教学,200

20、2年第10期。(3)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3年第1期。(4)地学前缘,2007年第6期。 王旭文:黄河下游改道浅析,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3年第1期,P26。 熊怡等:中国的河流,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版,P256。3 以我国较早成书的山海经、尔雅等古籍为代表。4 (清)胡渭:禹贡锥指,邹逸麟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版,P39。5 李爱琴:黄河的改道及其影响,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P17。6 陶卫宁:历史上的黄河下游改道,中学历史教学,2002年第10期,P17。7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20。8 王旭文:黄河下游改道浅析,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3年第1期,P27。9 分出尚书尧典和孟子滕文公。10 钱穆:古史地理论丛,三联书店,2004年8月版,P240。11 陈上奎,李志华:名川集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版,P1520。12 熊怡等:中国的河流,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版,P49。13 中国地理概览编写组:中国地理概览,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P6771。14 王勇泉:1855年黄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