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论文: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10100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教学论文: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体育教学论文: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体育教学论文: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体育教学论文: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体育教学论文: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教学论文: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学论文: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摘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能充分认识课外体育活动对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主要场所在住家附近的空地上和公园里;学生周末在家大多做作业或复习功课,比较欠缺身体的锻炼,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主要受学习负担重没时间、缺少玩伴、体育场地、器材的不足以及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人文、环境因素的影响。为此,转变家长观念,发挥学校优势,开展学校、家庭、社区共建等建议。关键词:课外体育活动;学生;影响因素;观念1研究目的课外体育活动是小学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指

2、在课余时间里学生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和方法,以锻炼身体、愉悦身心为目的的身体活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终于共同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前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本文旨在通过对我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措施,为今后搞好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体育工作者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研究对象和方法2.1研究对象本文对东莞市企石镇中心小学二至六年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为研究对象。2.2研究方法采

3、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2.2.1问卷调查法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调查表,对每班抽取的学生发放问卷表,发放问卷400份,回收4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388份(男200份,女188份)有效回收率97%。 2.2.2文献资料法查阅体育理论、有关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论文及相关资料,制定出调查问卷。2.2.3数理统计法3研究结果与分析3.1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情况3.1.1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动机表1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动机的调查统计听从父母安排高兴、心情舒畅减压与缓解疲劳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友谊提高运动能力完成体育课外作业体育取得好成绩其他第一重要男185839633162

4、10女13436644113170合计31101105107429380%8.026.027.127.51.07.50.82.10排序四三二一五第二重要男92049521248460女423457110241100合计13439412322725160%3.411.124.231.75.618.61.34.10排序四二一五三第三重要男329322831466223女626272918637111合计95559574910913334%2.314.215.214.712.628.13.48.51.0排序四二三五一调查显示,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是比较集中的。被抽查学生按重要程度选择三项,

5、选择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比例是最高的,减压与缓解疲劳位于第二,分别达到了31.7%和27.1%,提高运动能力和高兴、心情舒畅随后,达到了28.1%和26.0%,另有8.0%的学生是听从父母的安排和8.5%的学生想体育取得好成绩去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由此说明,我校学生能意识到课外体育活动的重大意义,能充分认识到课外体育活动对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一小部分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意义的不明确。3.1.2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表2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调查统计表(多选)前八位跳绳羽毛球跑步篮球、足球滑轮、滑板踢毽子游泳乒乓球男628578804692241女117818735473141

6、19合计17916616511593406460%46.142.842.529.62421.316.515.5排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表2显示,我校学生对课外活动项目选择是呈多元化倾向,他们选择的排序为跳绳、羽毛球、跑步篮球等。其中,男生选择的项目排序为:羽毛球、篮球、跑步、跳绳等,女生选择的项目排序为跳绳、跑步、羽毛球、滑轮(滑板)等,他们的项目选择都带有明显的性别特征,男生喜欢运动量大,对抗性强,身体接触多的运动项目,女生相反,较喜欢对抗性弱,身体接触少的运动项目。同时,这与我校开展的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有密切关系,跳绳、跑步是我校大课间的主要内容。3.1.3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场所的选择。表

7、3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地点的调查统计表(多选)本校体育场地街道上公园里住家附近的空地上其他学校体育场地其他男%15.5553435.50女%15.42.144.155.35.31.6合计15.53.648.7495.40.8排序352146表3显示,住家附近的空地上及公园里是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男生倾向于公园,女上倾向于住家附近的空地上。学校场地的运用比例只占20.9%,这说明学生住的范围较广泛,离学校较远,这与我校是大校,有三条村的学生需要校车接送等情况有很大关系。3.1.4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每次活动时间、活动强度。表4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次数、每次时间、运动强度每周

8、活动频率(次)每次活动时间(分)出汗或呼吸困难(次)012346001234男%35.517.024.58.015.046.517.01.030.016.512.04.02.0女%28.722.927.911.7955.79.6034.617.612.83.72.7合计32.219.826.09.912.153.913.40.532.217.012.43.92.3表4调查显示,周末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次数一次以下的为52.0%,参加两次的为26.0%,参加三次以上的有22%,由此可见,超过一半的学生没有做到每周不得少于两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要求;在抽查学生中,53.9%的学生每次活动时间大多在30

9、分钟,其中女生多于男生,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严重不足,锻炼时间短,锻炼质量有限,故运动的强度很低,有出汗或呼吸困难的学生仅占35.6%。3.2影响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3.2.1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表5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的调查统计很感兴趣比较感兴趣兴趣一般 不太感兴趣根本没兴趣男%45.52123.56.53.5女%37.818.63382.7%41.719.828.17.23.1排序13245表5显示,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很感兴趣或比较感兴趣占61.5%,其中男生多于女生。由此可见,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乐于参加体育运动。选择兴趣一般的学生为28.2%,不太感兴趣或根本

10、没兴趣占到了10.3%。从侧面反射出学生运动的氛兴趣受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在行动和意识上直接或间接影响。3.2.2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对文化课的影响表6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对文化课的影响的调查统计影响程度不会影响影响很小影响较大不好说男%48.530.52.518.5女%55.229.31.513合计51.829.92.116.2排序1243表6显示,被抽查的学生中,51.8%的学生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不会影响文化课的学习,29.9%的学生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对文化课的影响很小,也还有16.2%的学生认为不好说,仅2.1%的学生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对文化课影响较大。3.2.3学生周末在家大多做作

11、业或复习功课,缺乏身体的运动据本次调查显示,学生在按重要程度选择三项,第一重要中选择在家做作业或复习功课的学生占43.5%,第二重要中,仍有17.5%的学生选择此项。另外选择看电视、看课外读物、与朋友聊天的占37.3%,选择郊游、体育活动、做家务的仅占16.0%,说明学生周末的身体运动时间严重不足。表7 影响课外体育活动因素的调查统计(前五位)家务劳动多家长不支持缺少玩伴体育器材不足体育场地不足学习负担重没时间无人指导怕锻炼受伤活动场所距离较远第一重要男1923412313491064女172144141049756合计364485372398171110%9.311.321.99.55.92

12、5.34.42.82.6排序四三二五一第二重要男71535162438131315女81018201947181511合计152553364385312816%3.96.413.79.211.121.987.26.7排序二四三一五第三重要男1492491326272114女1141971324162215合计251343162650434329%6.43.411.14.16.712.911.111.17.5排序二一二二五表7是学生按重要程度选择三项影响课外体育活动因素的调查结果,很明显,学习负担重没时间名列三种重要程度中第一位,分别达到25.3%、21.9%、12.9%,此外,缺少玩伴也是影响

13、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选择家长不支持的学生为11.3%,有20.9%的学生认为运动场地与器材的不足也是影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之一。4.结论与建议4.1结论4.1.1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符合小学阶段学生以校园课间生活为主、家庭附近独自或结伴玩耍、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特点。由此可见学生能充分认识到课外体育活动对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但是对体育锻炼的习惯及终身体育的意识还未有深刻的认识,觉得课外体育活动好玩、开心的还占一小部分,年级越低,特点越明显。4.1.2男生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都较低,有33.5%的男生对课外体育活动兴趣一般或不太感兴趣甚至根本就没兴趣,因此有35.5%的男

14、生一周内没有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另外,男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受考试分数的约束,成绩越差的学生,受到家长及任课教师限制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会越多。4.1.3学生在选择体育活动项目上,男生以对抗性较强为主,如羽毛球、篮球等,女生则选择跳绳、羽毛球等对抗性较弱的项目为主。值得一提的是,男女生都首选了羽毛球为喜爱项目,羽毛球运动深受学生的欢迎。4.1.4学习负担重、作业繁多没时间,体育场地、器材缺乏,运动氛围等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极大。4.2建议4.2.1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体育活动,而家长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对学生有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要把学生的体育摆在与德育、智育同等重要的位置;

15、要树立长远发展的观念,要充分认识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成长中的奠基作用。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与父母的习惯、父母对体育活动的态度有关。另外,政府部门及教育主管部门也要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力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力求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4.2.2学校是教育学生学习成长的前沿阵地,应该重视和宣传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做到以身作则,带领全校师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比如师生互动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师生参与的校运动会、以学校特色项目为主的运动项目锦标赛等等。4.2.3发挥学校优势,组织好体育兴趣小组,培养学生体育骨干,培养学生自己管理课外体育活动的能力,大力开展快乐体育、成功体育,以增强学生的体育

16、意识,为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体育工作者是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最直接的运动技能的指导者、传播者,力求提高课堂指导效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4.2.4通过学校、家庭、社区共建等方式,形成一个以学校课外自我锻炼,家庭体育锻炼,社区体育(夏令营)作为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延伸和补充。此外,增加社区和学校活动场所及体育器材设施,可以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参考文献:【1】 关颖.我国大城市少年儿童体育活动状况及影响因素探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3):28-31【2】 柳斌.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积极推进素质教育J.中国学校体育,1998,(2):10-12【3】 裴娣娜.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 安微教育出版社,19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