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盈余管理的探讨和分析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11440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企业盈余管理的探讨和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关于企业盈余管理的探讨和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关于企业盈余管理的探讨和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关于企业盈余管理的探讨和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关于企业盈余管理的探讨和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企业盈余管理的探讨和分析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企业盈余管理的探讨和分析毕业论文.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关于盈余管理的探讨与分析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 关于盈余管理的探讨与分析 43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本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西南财经大学所有。特此声明。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作者专业: 作者学号:_年_月_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论文(设计)名称关于盈余管理的探讨与分析论文(设计)来源自选论文(设

2、计)类型B应用研究导 师学生姓名学 号专 业财务管理一、选题背景 盈余管理是企业的管理者为实现自身利益或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目标,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主要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来调节企业盈余的行为。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盈余管理,是实施企业既定的经营战略和管理策略的需要,也是一个企业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得当的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管理水平的体现。但是,总有一些企业任意改变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恶意设置秘密准备,人为地进行利润操纵。二、选题目的 通过对施乐公司财务实例分析,达到不断完善信息披露的机制,尽可能避免操纵会计数字的行为,更好的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的目的。三、论文重点1、盈余管理的重要

3、性及意义2、盈余管理的分析方法3、施乐公司的各项指标的实例分析四、论文提纲1、利润操纵的含义2、利润操纵的原因:1)企业领导为追求政绩2)维护上市资格和发行新股3)为规避所得税进行隐藏利润4)上市公司为了股东利益而进行操作(扭亏为盈,达到分配股利的目的)3、结论五、进度计划安排2011年11月6日前:完成论文开题报告2011年11月30日前:完成文献综述2011年12月15日前:完成论文初纲2012年3月20日前:完成论文终稿六、参考文献1Scott W R. 财务会计理论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魏明海 . 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述评 J. 北京:会计研究,2009(9)3

4、. 陆建桥 . 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J. 北京:会计研究,1999(9).4. 王建刚,周兵 .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与手段研究述评 J.山东:鲁东大学学报,2008.5. 张祥建,徐晋,郭岚 . 企业盈余管理存在原因的理论分析 J.成都:软科学 ,2004(10).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论文(设计)类型:A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软件设计等;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

5、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

6、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7、日期: 年 月 日摘要真实性是财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近年来,不论是我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十分严重,已引起各方关注。在这些失真的会计信息中,一部分纯属违背会计法规、会计准则的会计造假;而另一部分则是盈余管理所致。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中,利用会计政策留有的空间进行盈余管理,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盈余信息的可靠性,使其无法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通过调节收入来操纵利润, 虚构收入, 提前计算收入, 递延确认收入, 关联交易等是当前许多亏损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关键词:盈余管理 操纵利润 可靠性AbstractAuthenticity is the P

8、rimary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nancial information. In recent years, seriou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in the listed company has been attracted attention by public, no matter in china or other countries. Among these information, part of which has just merely against the accounting r

9、egulations, accounting fraud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however another part is caused by earnings management.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earning management, using the remaining room of accounting policy to run the company, which will largely decrease the reliability of profit information, so that it f

10、ails to reflect the enterprises financial condition and profit fairly and objectively. Based on mentioned above, we will introduce several methods which result in listed companys loss, such as manipulate profit via adjust income, Income accounting fiction, calculate income in advance, delay recogniz

11、e income, connected transaction, etc.Key words: earning management manipulate profit reliability目 录一、 盈余管理概述(一)盈余管理概念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表现。,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也可以理解成为了获得某种私人利益,对外部财务报告进行有目的的干预,这就是所谓的盈余管理。(二)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1、 权责发生制的固有缺陷是形成盈余管理的主要因素。应计制会计或权责发生制试图将经济实体发生

12、的交易与其他事项和情况,按照其产生的财务结果在不同期间加以记录,而不是在经济实体实际收人或付出现金时予以确认。因此,为了反映经济实体在某一期间的业绩,而不是仅仅记录现金的收人和支出,应计制会计采用了预提、待摊、递延以及分配等方法程序,将各期间收人与费用、收益与损失配比。在当今和未来较长时间中,权责发生制原则在会计中的地位仍是不可动摇的,再加上要分辨何种判断为盈余管理,何种判断不是盈余管理并非一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要彻底消除盈余管理是不可能的。 2、 会计准则的灵活性和滞后性是形成盈余管理的另一因素。基于“会计是一项主观见于客观的活动”的认识,无论国际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还是我国的企业会计

13、准则和会计制度,都给予了会计人员较多的选择空间。再加上新经济业务的不断涌现,使得其中部分交易和经济事项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并未在相关准则中作出相应的规定。因此,企业管理当局可以利用会计准则制订的滞后性对会计事项作出对自身有利的估计或判断。 (三)、减少企业盈余管理的对策盈余管理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它的存在与市场效率、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准则制度设置以及企业的外部监督密切相关。要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就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提高资金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上个世纪60年代学者法玛(Fama)提出有效市场理论,并将有效市场划分为弱式、半强式和强式市场,该理论不仅是我们进行相关研究的

14、前提或假设,还为我们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减少盈余管理提供了思路。企业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的最大受害者是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如果所有的外部利益相关者都是理性的,并且具备了辨析财务报告及其附注的能力和知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取信于外部相关利益者,企业管理当局就会减少盈余管理。 2、 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公司的治理结构的实质是对相关权利、责任和收益的安排。国外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管理当局之所以能够进行盈余管理,这与公司治理结构有关,而董事长与总经理分离以及设立外部董事的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要比其他公司轻得多。另外,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管理当局报酬的安排对盈余管理会产生较大影响。管理当局进行的盈余管

15、理其实是短期行为的一种表现,因此,企业在进行报酬安排时可以运用一些长期酬劳计划。 3、 完善会计准则与方法。目前大多数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给管理当局提供了太多的判断空间,对此准则和制度的制订者可以通过更清楚地设定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估计方法的运用条件加以修缮。同时,在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之上,增加会计信息披露的数量,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也会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 4、 加强外部监督,主要是证券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和外部审计监督。一方面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应从企业信息披露的相关性、可靠性以及披露的信息含量上加强管理与监督,并对违规的公司进行严惩。另一方面要在加强对外部审计机构审计责任的管理和监督

16、的基础上,通过审计准则的安排,由外部审计机构提供被审计企业盈余管理的评价报告,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二、 利润操纵的手段(一)、 通过调节收入来操纵利润正确确认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的收入是正确核算企业利润的基本条件。对于收入的确认,关键在于确认相应的手续是否完备以及入账时间是否合理。然而,有些企业却利用收入企鹅人进行利润操纵,常见的手段有一下几种。1、 虚构收入。低级水平的虚构收入的方式,包括白条出库。作销售入账、对开发票、阴阳合同徐凯发票等等。这些明显的违法之举在日益发张的资本市场化境下已经逐渐消失了,而更高级、更隐蔽的虚增方式正在为一些公司所采用。如企业自己或利用控股公司

17、按市场销售价格销售给第三方,确认了销售收入,再由集团或另一关联公司从第三方手中购回,避免了在合并报表中确认收入和利润,达到了操纵收入的目的。另外一种多计收入的手段就是,一些公司把自己的产品用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卖给关联方,来达到多确认收入的目的。2、提前计算收入。按照会计的惯例,收入应该在赚取过程已经完成和交易已经发生以后才可以企鹅人和记录,但企业惯例当局在年度结束时能给利益关系人一份满意的答卷,往往提前开具销售发票,在未来存在巨大不确定性是仍确认为收入等。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由于销售交易形式的多样性,企业在进行销售收入确认是拥有较大的空间。在房地产和高新技术行业,提前确认收入的现象非常普遍。主要

18、的提前确认收入的集中情况包括:(1)、在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时确认收入,(2)、完工百分比法的不适当运用(3)、在仍需提供未来服务是确认收入(4)、在销售交易未完成的情况下提前开具销售发票。(5)、把没有销售出去的产品也计算到当期的收入。比如,有些企业在收到款项时就马上确认为收入,而不管未来是否仍需要提供服务。再比如,有些企业在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都没有转移,客户有可能退货或者是买房有可能拒绝支付货款的情况下就确认收入。3、 递延确认收入。相对于提前确认收入来说,推迟确认收入正好相反。他是将本期确认的收入推迟到未来期间确认,企业一般会在当前收益较为充裕而未来收益预计可能下降时才会使用这种利润操纵手

19、段,递延收入可以平滑企业的收益,是企业收益呈现一种稳定上升的趋势,但这会误导投资者高估本期收益。具体的操作手段与提前确认收入的手段正好相反。4、关联交易。关联方是指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火堆另一方施加重大应先,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而关联方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则为关联交易。(1)用关联方经营性交易来操纵利润。现在一些企业利用关联方买卖,使用高买低卖或者是低买高卖的手段进行交易,从而操纵利润,也就是说企业原材料或者成品都来自于或流向控股股东。(2)用托管经营、承包经营、租赁方式端起杯从关联方取得未定收益。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委托给母公司经营,定期收取回报,

20、这样既可以回避不良资产的损失,又可以获得利润;或者是母公司将稳定高获利能力的资产以低收益形式由上市公司托管直接计入上市公司利润(3)上市公司同构出售资产给关联方的方式进行利润操纵。上市公司以取得高出市场价格的收益,并且将该收益以其他业务利润的形式家兔财务报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中。比如著名的安然公司的例子:2001年的第二季度安然公司以高出市价3-5医院的价格将其北美公司的三个发电厂卖给关联公司Allegheny 能源公司,此项利润加入能源交易业务利润中。这些关联交易在华尔街和投资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市场对其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二)、 通过调节费用来进行利润操纵-通过挂账处理操纵利润按照

21、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发生的该确认的费用,应在当期计入损益。有些企业为了提高利润,通过挂账等方式来降低当期的费用。1、 应收账款挂账。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产品、提供劳务及其他原因,应向购货方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它是企业的销售业务也是企业的主营业务,因此,一般而言,应收账款能够收回,对去也业绩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收回的可能性极小,按照规定应该计提坏账准备计入当期的损益,而企业有意不计提坏账,从而减少了费用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2、 待处理财产损益长期挂账。待处理财产损失是由当期原因造成的,应在当期处理。但是在会计实务当中,企业为了当期能有客观的利润,故意对待处理财产损失不

22、做账务处理,是当期的费用减少,从而达到虚增利润的效果。3、 在建工程长期挂账。企业在自行建造固定资产时,常常运用外部借款进行融资。借款利息在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应予以资本化,之后的利息予以费用化。企业将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在建工程不结转固定资产,利息计入在建工程成本,是当期财务费用减少;同时固定资产不增加,有可以少计提折旧减少折旧费用,这样就从两个方面虚增了利润。4、 预收账款挂账。预售账款作为一项负债,应当以产品或者是劳务予以偿还,在提供产品或劳务是,企鹅人收入实现的同时,预售账款应当减少。企业为了延迟上缴增值税和所得税而将预收账款挂账,使利润减少。5、 预付账款挂账。6、 该摊费

23、用不摊。对于企业来说,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实质上是已经发生的一项费用,应在规定期限内摊入有关科目,计入当期损益,但是有些企业为了某种目的少摊费用,甚至不摊。7、 利用存货计价方法。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某一期间的存货成本在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之间的分配。目前,在确定发出存货成本时,可以采用先进先出发、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三种方法。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对企业财务状况、盈亏情况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期末资产计价及损益确认的合理性,进而影响到期间税收负担及相关财务比率。企业对存货成本的计算若采用不适当的方法或者任意分摊存货成本,就可能降低销售成本,增加营业利润。如有些企业任意改变存货发出核

24、算方法,以期达到高估本期利润的效果,更有甚者,故意虚列存货,或故意隐瞒存货的短缺或毁损。8、 利用应收账款比例变更调节利润。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账款进行检查,预计各项应收账款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款项,计提有关坏账准备,坏账准备金的提取方法;、提取比例等由公司自行确定。而在我国,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都采用应收账款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金,故改变应收账款比例就成为调节利润的“法宝”,在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重较大的情况下,不仅虚增了当期利润,也夸大了应收账款的可实现价值。9、 利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调节利润。按照我国财务制度规定,企业可使用的

25、折旧方法一般为直线折旧法和加速折旧法。固定资产折旧包括物质性耗损和无形耗损,行业不同,磨损情况也不一样,企业有较多的理由改变固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式,如加速折旧烦在前期计提折旧较多,减少前期企业利润,在后期则会使利润大量增加,在影响计提折旧的因素中,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数、净残值两项指标比较容易确定,但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确定上却较难把握,企业可以通过折旧年限来调节利润。10、 利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变更调节利润。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一般由行业标准或税法以上上下线的方式框定一个党性区间,如我国财务制度规定通讯机械设备的折旧年限为1114年,通用动力设备1118年,生产用房屋3040年。在固定资产净值及折旧

26、方法一定的前提下,由于影响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因素很多,是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很难准确估计,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数、净残值两项指标比较容易确定,但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确定上却较难把握,企业可以通过折旧年限来调节利润。三、 施乐公司介绍(一)、 施乐公司简介 施乐公司创建于1961年,总部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市,是一家历史悠久的以经营办公设备为主的跨国企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现代化办公设备制造商及复印机的发明者。该公司的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和芝加哥股票交易所挂牌交易。2000年,施乐共实现收入187亿美元,其1997年至1999年各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99,2.33,1.95美元。与世通或安然的快速成

27、长不同,施乐一直以稳健增长的蓝筹股形象示人。作为著名跨国公司,施乐是美国技术创新的代表性公司。施乐公司于2000年和2002年两次重新编报以前年度的财务报告,大幅下调收入和利润。 1、第一次财务报告重述:2000年6月16日,施乐公司墨西哥地区分部设立的异常准备金(unexpected provisions)被公开披露。由此,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开始对施乐公司墨西哥地区业务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调查。2001年4月3日,施乐公司向公众透露将延迟向SEC提交2000年度财务报告(10K表)。原因是施乐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和其外部独立审计师毕马威会计事务所将分别对财务报告进行复核。2001年5月3

28、1日,施乐向SEC提交了复核后的2000年度财务报告,其中1998和1999年的比较合并财务报表被调整。1998年度净利润下调12200万美元,比原来减少30.9(17656美元);1999年度净利润下调8500万美元,比原来减少6(9043万美元),见表一。在两年的时间内,施乐公司累计虚增利润达20700万美元。显然,利润的下调和会计处理的更正是公司审计委员会和毕马威会计事务所分别进行的两项调查所导致的。表一:对施乐公司的调查,主要集中于墨西哥地区的业务及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调查结果表明,在某些业务的会计处理方面,施乐公司有违背美国公认会计准则(GAAP)的违规行为。调查结果还揭露了在

29、此之前的几年时间里,墨西哥地区的某些高级经理合谋违反公司的会计政策和管理程序。会计处理方面的违规主要有: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低估租用特许权的负债、设立非法准备金等。2、 第二次财务报告重述:2002年4月1日,施乐公司再一次提出重新编报1997年至2000年的财务报告,并将对刚刚公布的2002年财务报告做相应调整。这次更正使得公司调低1997年至2000年的净利润,四年累计14.2亿美元,是其在经过第一次调整后的四年净利润总和的52.3。相关图表见表一,表二:表二:表三:这次财务报告重新编报的主要原因是施乐公司在费用和收入确认方面违反了GAAP的会计处理规定。(二)、 施乐公司的主要

30、产品施乐公司以及其业务伙伴日本的富士施乐株式会社,提供了全行业最齐全的文件处理产品和服务: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桌面软件、数码打印和出版系统、消耗材料、以及从现场文件生产到系统集成的一系列文件管理服务。 该公司是600多技术专利的拥有者,人们今天熟知的激光打印机,鼠标,个人电脑的图形的操作界面等技术都是在施乐的帕洛阿尔托研究所诞生的(三)、 施乐公司盈余操纵的方法根据SEC的调查结果,1997年至2000年间,施乐公司利用违规会计处理隐瞒和歪曲了真实的经营状况,使其会计利润达到并超过华尔街的盈利预测。这一系列的会计操纵是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一手导演的。调查结果表明:施乐公司的主要会计违规

31、方式有:1、提前确认租赁收入施乐公司不断改变其租赁收入的会计处理方法,却不披露相关会计收益的增加仅仅是来自会计处理的变更。除了不进行相关披露外,施乐公司多数会计处理是明显违反GAAP的。例如,在提高收取出租设备的租赁费时,施乐公司在当期确认了由于提高收费带来的收入的增加。而根据GAAP的规定,这些收入在提高收费当期是没有实现的,要递延到剩余出租期才能进行确认。2、任意提高出租设备余值施乐公司在租赁期开始后,任意调整出租设备的余值(即在出租期结束后的设备价值八公司通过调高设备余值来减少相应的成本项目,从而使季度报告的盈利水平达到公司内部和资本市场的盈利预期。3、提前确认出租资产组合收益合约的收入

32、施乐公司将各项出租资产进行组合,将来自于这些资产组合的未来租赁收入卖给投资者,这在实质上是一种远期合约。GAAP规定,这类收入必须在租赁收入真正取得时才能确认相应的合约收入,而施乐公司在签定合约的当期就确认了所有收入并且没有披露相关内容。4、操纵各项准备金施乐公司通过减少原先为了其他目的设立的准备金余额来增加当期利润,这明显违反了GAAP的规定。另外,在1995和1996两年内,施乐公司由于在与美国国税局(InternalRevenue Service,IRS)的法律纠纷中胜诉而获得一笔利得。根据GAAP的规定,公司应该在1995年和1996年确认相关法律费用时就全部确认这笔利得。而施乐公司将

33、这项利得递延到1997年至2000年之间进行确认,这种违背GAAP规定会计处理的目的是为了随意操纵各年利润,以达到盈利预测。5、未披露应收账款贴现业务证券分析师预测施乐公司1999年的流动性会提高,并且年末现金账户有大量余额。为了达到这一预测,公司管理层让其最大的业务部门与当地银行进行了大量的应收账款贴现。这些交易对施乐公司1999年的经营现金流有重大影响,但公司却没有在财务报告中做出相关披露。有些贴现业务是有回购协议的,即施乐公司要在1999年末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再买回该应收账款。公司不仅将其作为应收账款出售进行会计处理,而且第二年也不做应收账款回购时的会计处理。(四)、 施乐公司盈余操纵的动

34、机1、市场预期从上述施乐公司会计操纵手段来看,有通过改变会计处理方法来调节账面利润的,有违规提前或延后确认利润的,有为了提高流动性而进行交易安排的。这些手段的一个直接目的就是要达到或超过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以及公司内部制定的盈利目标。这些会计操纵手段虚增和平滑了公司的盈余数字,达到并超过了市场的预期,使得公司股价一直保持较好走势。表四:表五:2、经理人报酬美国众多上市公司,包括施乐公司在内,为何要利用会计操纵手段来使公司业绩达到公司内部和市场的预期呢?因为这关系到公司管理层的切身利益,包括报酬和职位。SEC指称,1997年至2000年间,施乐高级管理人士领取了500多万美元的业绩补贴,并通过出

35、售所持股票获取了3000多万美元的利润。可见,正是依赖于公司经营业绩的酬金以及与股价直接相关的股票收入,促使公司管理层不惜使用违法的会计处理来谋取高额的回报。除了报酬之外,职位的保全也是动机之一。因为市场竞争使得没有创造出色业绩的管理层面临被辞退的风险,而会计利润又是评价管理层业绩的重要指标,管理层有动机为了保全职位去操纵会计利润(五)、 施乐公司盈余操纵的启示1、 市场经济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美国这样一个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尚且在短期内集中出现了大量商业丑闻。从中不难看出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的艰巨性。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也存在会计数字虚假的状况,证监会已对部分公司作出相应处罚并

36、要求公司重新编制财务报告。这类公司利用多种手段制造虚假失实的会计报表,以达到其上市、配股和避免成为ST公司或退市等目的。但分析任何问题都要坚持两点论,这些舞弊事件一方面对市场信息形成巨大冲击和破坏,但另一方面也掀起了市场的规范风暴。以历史的眼光看,这些时间本身也属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的一部分。对于美国出现这些问题,我们不仅不能隔岸观火,反而应当积极反思,未雨绸缪。在深入研究有关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美国的经验教训,早打基础,少犯错误。2、 监管的理念施乐公司的案例表明,会计操纵的重要项目还是在于收入和费用的会计处理上。相对而言,常规业务的收入和费用的会计准则是比较完善和成熟的。上市公司中,明显违反公

37、认会计准则的收入和费用的会计处理仍然是其虚构会计利润的主要手段。所以,有效减少虚假会计信息主要不是会计制度制定的问题,而是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问题。提高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一方面涉及到公司内部治理问题,另一方面涉及外部多方的监督和管理。在美国,这些外部力量包括独立审计师、证券分析人员、信用评级机构、各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建立时间较短,公司内部治理法规和外部监督力量都比较薄弱。所以,在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道路上,新会计制度的制定是一方面,同时还要加强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力量的监督和管理。附录盈余管理文献综述【摘要】盈余管理作为经济学界和会计学界的重要话题,一

38、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对于盈余管理的定义、动机和研究方法的描述也是多种多样的。现阶段,盈余管理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总结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对盈余管理有更深的理解,为从事盈余管理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学者提供一点有价值的参考。【关键词】盈余管理 动机 研究方法 研究前景盈余管理之所以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因为在盈余管理的定义、动机和方法本身就有很多种解释,清晰地去搭配一种动机和为达到这种目的而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困难的。因此,本文回顾现阶段已经存在的盈余管理的定义、动机和研究方法。一、盈余管理的定义在西方学术界,可以从“信息观”和“经济收益观”两个角度来解释盈余管理。在信息观下,Sch

39、ipper(1989)认为,盈余管理是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以获取某些私有利益的披露管理。H e a l y a n d W a h l e n(1999)则认为,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在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业绩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结果。在经济收益观下,L e v i t t(1998)指出,管理当局用巨额冲销的方式来调整费用、提前确认收入、不切实际地计提准备、冲 销 购 买 中 已 发 生 的 研 发 费 用, 这 些 方 法 正 在 威 胁 着财 务 报 告 的 可 靠 性。T e o

40、h(1998) 认 为, 盈 余 管 理 是用会计选择的方法的选择运用来提前确认收益和推迟确认支出可以调整报告盈余和增加报告盈余。Scott(2005)认 为, 如 果管理当局在一系列的会计政策中自行选择,他们一定会选择那些对自身效用或是公司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在国内学术界,盈余管理也受到广泛关注。魏明海(2000)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误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或影响那些基于会计数据的契约的结果,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项以改变财务报告时作出判断和会计选择的过程。陆建桥(2002)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为了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

41、化作出的会计选择。章永奎、刘峰(2002)则认为,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为特定目的对盈余进行操纵的行为。宁亚平(2004)从企业价值角度出发,认为盈余管理是准则允许情形下通过重组经营活动或交易达到盈余操纵的目的,但是这些活动或交易的增加或是减少不影响公司价值。张祥建和徐晋(2006)认为,盈余管理是在不违反政策法规及会计原则的情况下,企业管理当局利用会计或是非会计手段,凭借一定的职业判断,对财务报告中有关盈余信息披露或是与其相关的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其目的在于误导其他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或影响那些基于会计数据的契约,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或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我认为,盈余管理是一种中

42、性的行为,这些活动都是在法律和准则允许的条件下进行利润的提前确认或是平滑,企业更多选择的是利润的提前确认,盈余管理应该与利润操纵区别开来。经济收益观下,出现了报告收益与真实收益有偏离则称之存在盈余管理。确实,有些数据被歪曲表达了,但是这些被装饰过的收益最后还是通过财务报告的形式转化为信息传递给投资者。所以,我们更应该从信息观的角度去理解盈余管理。根据 Basu(1997)提出的盈余的不对称及时性理论,企业报告小额亏损和小额收益是存在不对等效应,而且两者之间存在很大差别,企业为了把小额亏损转化为小额盈余,就必须做盈余管理。二、盈余管理的动机尽管我们知道很多公司都存在盈余管理的行为,但是很难找到显

43、著的证据去证明我们的推测。一方面是因为很难从报告的会计数据中直接得到哪些数据被装饰过;另一方面则是盈余管理动机的复杂性,这又增加了我们面对不同公司时正确识别被操纵过项目的难度。在研究盈余管理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确定管理当局是出于何种缘由而进行盈余管理。因此,分析和总结盈余管理的动机是必要的。西方学术界已对盈余管理进行了 20 多年的研究,大致 的 动 机 可 以 归 为 以 下 三 类:(1) 资 本 市 场 动 机;(2)契约动机;(3)监管动机。资本市场动机表现在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来影响公司的股价、迎合分析师或管理者自己的盈余预测。契约动机则主要集中在债务契约和管理者的报酬契约两方面。

44、监管动机包含了行业监管、反托拉斯监管和其他监管。因为国内的制度环境和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和国外都有着明显的差异,那么国内的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也会有着不同的地方。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会计盈余数据一直作为判断公司股票的发行与上市、配股、ST 及终止上市的处理规定的硬性指标。因此,国内盈余管理的动机可以归为以下三类:(1)IPO 动机;(2)配股动机;(3)避免被 ST 及终止上市动机。不管是哪一类动机,公司的一些指标必须符合监管部门的要求,在不达标的情况下必须要进行盈余管理。很多文献已经证明了公司在IPO 后续年份的业绩会显著下降,这足以证明公司为了能 IPO 进行了盈余管理。上市公司在配股时公司

45、进行再融资的主要方法,公司为达到配股的标准不得不进行盈余管理。我国证监会关于公司配股标准的几经变革可以从侧面说明上市公司为获得配股资格进行了盈余管理。蒋 义 宏、 魏 刚(1998) 的 研 究 表 明,ROE 在 10% 左 右的公司操纵 ROE 使其高于 10% 来达到配股标准。陈小悦、肖星、过晓艳等(2000)发现,拥有配股权的临界公司的应计利润总额显著高于非临界公司。这些可以说明公司为得到配股资格进行了盈余管理。当公司的业绩连续亏损会导致被 ST,甚至被终止上市。因此,业绩不好的公司必须进行盈余管理来保持自己的正常上市资格。陆建桥(1999)的研究表明,亏损公司首次出现亏损的前一年有明

46、显调增收益行为,在亏损的第一个年度调减收益,在扭亏为盈的年度又调增收益。吴联生等(2007)的研究表明,19982004 年度我国的上市公司于非上市公司每年都有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行为,而且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频率和幅度都高于非上市公司。这些都说明了上市公司为了避免连续亏损被 ST 或终止上市进行了盈余管理。三、盈余管理的研究方法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难点就在于如何把经管理过的项目分离出来,并进行准确计量。纵观国内外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种研究方法:(1)总应计利润模型;2)具体应计利润模型;(3)盈余分布方法。1. 总应计利润模型。一般而言,报告盈余可以分为现金流量和对现金流量会计调整的两部分,对现金流量调整部分成为总应计利润(TACC),总应计利润为净利润(NI)减经营现金流量净额(CFO),即 TACC=NI-CFO;总应计利润还可以分为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和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NDA)。因此,可操控性应计利润 DA=TACC-NDA;DA就是我们用来观测盈余管理的指标。常见的模型有以下六种:随即游走模型、均值回归模型、成分模型、Jones模型、修正 Jones 模型和行业模型。采用这些模型检验盈余管理现象的有效性取决于模型能否有效从总应计利润中分离出可操控性应计利润部分。2. 具体应计利润模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