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城市空间结构论文.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12092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7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安市城市空间结构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六安市城市空间结构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六安市城市空间结构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六安市城市空间结构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六安市城市空间结构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安市城市空间结构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安市城市空间结构论文.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皖西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六安市城区空间结构优化布局探讨作 者齐保飞指导教师黄 润摘要: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组合状态,是城市经济结、社会结构的空间投影,是城市社会经济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城市空间结构是外部条件下城市内部经济与社会活动的产物。本文以国内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现状为主要理论基础,对六安城市六安市城区空间结构现状的调研,提出六安市域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的总体思路是实施融“合”战略,加强极化作用,采取“一轴突破,多轴并进”的发展模式,积极融入东部经济圈并加强自身首位度及一体化建设。关键词:六安市中心城区;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密度; 区位条件A discussion

2、 on optimizing the layout of the urban areas spatial structure of Luan CityAuthor :Qi BaofeiSupervisor: Huang RunAbstract:Urban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elements in the space within the distribution and combination of state space projection of the urban economic structure, social structure, the ex

3、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urban social and economic space form. The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is the product of the external conditions of inner city economic and social activities. Domestic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status quo as the main theoretical basis, Luan City, Luan city spatial structur

4、e of the status of research, Luan City field spatial structure and its optimization of the general idea is to implement a financial joint strategy to strengthen polarization, to take an axis of a breakthrough, multi-axis hand model of development,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eastern economic Cir

5、cle, and to strengthen their first degree and integration.Key words:the center urban area of Luan City;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Urban density; Geographic conditions 1 引言城市本身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结构,经济结构、人口结构、地域结构等。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结构的基础结构,是政治、经济、文化、自然条件和各种工程技术以及建筑空间组合的复杂系统的综合反映,是人类诸多行为因素影响的结果。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及对其演化的研究自城市形成以来就没有停

6、止过。城市空间的扩大是城市生长的需求和体现,对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诸多因素的探讨及研究可以正确的把握其再城市化过程中所处的阶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其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以及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西方国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及理论体系已经很成熟。我国对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多年的努力,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间的差距已大大缩短,逐渐探索出适合我国城市特点的理论与实践。本文通过对六安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初步了解六安市发展及其发展趋势。尝试结合国内研究成果,运用部分方法,对六安市城区空间结构现状特征、内部结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概括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

7、法。2 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的现状 在我国具有庞大的城镇体系中,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城市空间结构因区位条件、经济、社会和文化呈现出不同的模式和发展阶段,原有的城市空间结构有的仍能发挥作用,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发展进步,有的却不能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背景下,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布局和调整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在我国大、中、小各级各类城市中,一种以同心圆式的环形道路与放射形道路作为基本骨架的“单中心”、“圈层式”结构模式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固有的聚集效应使这种“摊大饼式”的结构模式逐渐暴露出自身的缺陷和弱点,以及随着这种外在结构形态带来的一系列

8、内在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的问题层出不穷,其主要表现在:第一,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率低。沿着城市圈建立的各新区具有同等的竞争力,不利于人居和经济的聚集,分散了投资机会,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不能发挥新增土地的效用。第二,城市中心区压力大。对我国城市而言,一般城市中心都在旧城,而城市化又加快社会活动向城市中心聚集,又因为旧城的各项设施比较落后,导致各种矛盾尖锐。第三,盲目扩大城市空间,圈地现象严重。这种在形式主义下的扩展城市空间,没有经过合理的规划的调整,出现了到处“铺摊子”的局面,而这种“圈地运动”使农民丧失土地,造成大量失地农民涌入城市,对城市的安全、就业、交通及环境造成极大影响。第四,旧城更新和新城

9、建设缺乏文化特色。在旧城改造中大拆大建,使一些具有历史文化氛围的街区及历史文物古迹被破坏,在新城建设中,误以为高楼大厦就是现代化,使一些颇具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建筑被破坏,使城市缺乏文化积累和底蕴,文化特色魅力不能凸显。第五,城市产业结构极不合理,原创、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不强,绝大多数城市的经济增长仍过度依赖于劳动密集型的第二产业,即使城市产业转型比较好的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第三产业的比重也多在50%左右,且波动较大。第六,人口盲目流动,导致的社会问题严重。目前中国现阶段主要流动人口为“非正规就业人口”,他们不能享受当地的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生活质量低劣,又因为其劳动力水

10、平整体不高,文化素质偏低,这与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劳动力形成突出,直接影响城市的产业升级、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城市空间结构在面对这样种种“城市病”现象,其表现出来的问题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也是不相符合的,在知识经济发展条件下,要求城市空间结构“以知识为基础”作出调整,而知识经济下诞生的知识城市新理念为解决城市空间结构上的诸多问题又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法。3 我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我国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城市空间结构相应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转型时期空间结构的变化引起了诸多学者浓厚的研究兴趣。从80年

11、代开始,国内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80年代初期至末期,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中国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历程、模式和特征等方面的归纳和总结上。研究成果有:中国城市建设史(董鉴泓, 1982) ,试论我国古城形制的基本模式(马世之, 1984) ,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阶段性(俞伟超, 1985) ,中国都城发展史(叶骁军, 1987 )等。都从中国古代城市的发育机制、空间形态以及与政治、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此外,规划界对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如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结构(吴良镛, 1983) ,汽车时代的空间结构(邹德慈

12、, 1987) ,城市结构的活性(朱锡金, 1987) ,城市问题与城市结构(陶松龄, 1990)等等,都从指导实践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现代城市各个层次上的空间形态特征。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地理学者在不同空间尺度的城市结构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以武进的中国城市形态: 结构、特征及其演变( 1990 ) 和胡俊的中国城市: 模式与演进(1994)这两部著作最具代表性,分别从纵横两个角度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城市空间结构从形态、特征到演化机制的问题。此外,胡华颖的城市、空间、发展广州市城市内部空间分析一书,堪称国内第一本以单个城市为对象进行的内部结构实证研究成果,作者一方面通过对城市用地

13、的功能组合结构、用地强度层次结构和三维形态因子分析,刻划出广州城市内部的物质空间组合特征;另外,利用更多篇幅从工业空间、交通空间、社会空间以及感应空间等多角度入手,对广州城市内部经济空间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研究,旨在寻求城市空间演变规律。姚士谋的中国大都市的空间扩展则从区域角度对城市空间发展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内容几乎涵盖了国内所有的大城市。以上研究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城市空间研究的勃勃生机。1994年以来,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热点不断出现,研究数量不断增多。作者通过中国期刊网检索了19942005年地理学报、地理科学、地理研究、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地理科学进展、

14、热带地理、城市规划汇刊、地域研究与开发等主要地理及相关期刊,翻阅了近年来出版的相关著作,认为现阶段国内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1)城市空间动力机制的研究。杨荣南等从经济发展、交通建设、政策与规划控制、自然地理环境、居民生活需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进行深刻分析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并根据各因素之间的不同组合总结出城市空间扩展的4种模式。张庭伟利用经济学、社会学、文化政治学、政治经济学等理论解释了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变化动力,认为存在着3种力量驱使城市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即政府力、市场力和社区力;石菘则从行为主体、组织过程、作用力、约束条件等多层次逐步深入探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动力机制,并通过

15、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5种作用力强度的变化来展示其动态变迁的过程,勾勒出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轨迹。另外,还有从微观层面对城市空间结构扩展动力机制的探讨。(2)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研究。赵荣从城市规模、行政职能区、城市经济职能、居住区等4个方面总结出唐代以来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主要特点;吴启焰等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域结构空间重组的基本特征,指出除少数高科技产业健康发展的内陆城市外,我国城市原有格局将长期存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南京都市区内部地域结构的演化特征、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途径;黎夏利用CA模型成功地模拟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空间发展布局,为现代城市规划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赵燕菁回顾和总结了过去20

16、年来深圳城市规划及其指导下的空间结构演化的成败得失,为探索高速发展条件下的城市规划技术和理论提供了实证基础。(3)国内外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成果的总结。欧阳南江以城市内部结构研究的3 大学派为主要线索,论述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城市内部结构研究的理论、方法和研究进展;唐子来在系统回顾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实证研究框架,并以西方大城市的空间结构演化作为示例;吴启焰梳理了国内外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脉络,总结出各阶段的研究重点和特征,并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提出今后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甄峰以信息技术为主线,从新的研究课题、研究范式的转变和研

17、究重点3个方面介绍了西方学术界对信息时代区域与城市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冯健在介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概念和研究过程的基础上,从人口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内部的经济空间结构、城市内部的社会空间结构以及郊区化等4个方面,回顾了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的最新进展。(4)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进入21 世纪以来,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成为地理学的热点研究区域。以王兴中的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 2000)一书最具代表性,作者以西安市为例,运用国外比较成熟的人文主义、结构主义和实证主义等方法,研究了城市社会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形态、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的微观形态与结构以及城市形态空间与社会空间的相互作用等;吴传钧院

18、士评价其“填补了中国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的空白区域,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5)城市边缘区研究。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到乡村的过渡地带,也是城市化最敏感、最直接的地区,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一特殊空间形态日益受到关注。如对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演化特征及形成机制的研究(崔功豪、武进; 马清亮,1990) ;对边缘区概念及特征的研究(王永洁、朱秀丽, 1996) ;在城镇发展空间组合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边缘效应的研究(郭荣朝, 2003) 。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方兴未艾的郊区化研究。1994年胡兆量等利用三普和四普的人口统计资料,对北京市的人口迁移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北京人口迁移存在明显的圈层结构,内圈

19、层人口存在净迁出现象, 城市中心区居住人口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同年,周春山对广州人口分布和迁居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广州也存在着与北京类似的现象。两位学者的研究拉开了国内郊区化研究的序幕,1996年周一星利用二、三、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对北京市人口变动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市中心区人口呈现绝对量减少的发展趋势。这一研究第一次将人口分布、变化与郊区化联系起来,开创了中国城市郊区化理论。其后,国内学者相继对上海(宁越敏、邓永成, 1996) 、天津(马玫, 1997) 、沈阳(周一星,孟延春, 1997 ) 、广州(蔡文娟,许学强, 1997) 、杭州(周敏, 1997)等城市的

20、郊区化展开研究,上述城市也都是从80年代以后相继进入郊区化发展进程的。尽管对中国目前是否存在郊区化还有异议,但郊区化的研究无疑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4 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4.1 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组合状态,是城市经济结、社会结构的空间投影,是城市社会经济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城市空间结构一般表现在城市密度、城市布局和城市形态三种形式,因此,城市空间结构就有内部空间结构与外部空间结构之分。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市政区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浏览区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影响城市功能

21、分区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4.1.1 城市密度 城市是由分属于经济、社会、生态等系统的诸要素构成的社会经济综合体,城市各类要素在城市空间范围内表现为一定数量,形成各自的密度。城市密度是城市各构成要素密度的一种综合。合理的城市密度,有利于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节约使用土地和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刺激竞争,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文化和技能;有利于缩短流通时间,降低流通费用,加速资本周转;有利于城市政府进行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能。4.1.2 城市布局合理的城市布局,

22、能缩短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空间和时间,方便他们的流动,提高城市效益;能合理地利用城市的土地和自然条件,建立合理、便捷的交通联系;能避免城市各物质实体或要素相互干扰。4.1.3 城市形态城市形态是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形式,是城市内部密度和空间布局的综合反映,是城市三维形状和外瞻的表现。4.2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意义 通过国内外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体系的逐步成熟,也为了解我国城市发展做出细致的理论支持,为城市的空间结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再对六安市城区空间结构现状调研并行分析,提出六安市城区空间结构优化的探讨,对实现六安城区空间结构的合理化、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出

23、建议。5 六安市概要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六安依山襟淮,承东接西,区位优越。东与省会合肥市相连,南与安庆市接壤,西与河南省信阳市毗邻,北接淮南市、阜阳市。贯淮淠而望江海,连鄂豫而衔中原,是大别山沿淮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地处中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长三角”腹地,是安徽省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5-1 六安市地理位置六安区位优越,距省会合肥仅70公里。境内有312、206、105国道和合(肥)九(江)、宁(南京)西(安)铁路。建设中的沪陕(上海西安)、济广(济南广州)、六武(六安武汉)、合阜(合肥阜阳)高速公路和沪(上海)汉(

24、武汉)蓉(成都)高速铁路、六阜铁路在境内交汇。六安被国家交通部确定为陆路交通枢纽城市。随着合肥机场西迁,六安的交通将更为便捷,为我市加强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中西部大城市的联系,加快融入省会合肥经济圈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全市现有公路16557公里(国道314公里,省道743公里,县道3493公里,乡道5207公里,村道6800公里),公路密度为92.1公里/百平方公里。市区距合肥骆岗机场70余公里,空运较为便捷。境内有7条较大河流,水运通航里程1029公里,常年可通航50100吨级轮驳船。公路客运开通跨省班线149条,跨市班线504条,跨县班线316条。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18580万吨,增长

25、1.06%,货运周转量734.8亿吨公里,增长1.06%;客运周转量113.2亿人公里,增长1.1%;水运客运量3万人次,水上客运周转量40万人公里。六安产业基础坚实。近年来,坚持工业立市,不断加快工业化进程,重点推进钢铁、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电力、医药化工、农副产品原加工等产业发展。8个省级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成面积不断扩大,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已经形成。2007年,安徽省政府正式提出“规划建设以合肥为中心,以六安、巢湖为两翼的省会经济圈”,标志着六安正式成为安徽省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5.1 六安市中心城区六安市中心城区范围:北至合武高速,南至宁西铁路

26、,东到三元河,西到商景高速。包括现状城区10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乡范围、以及与之相接的三十铺镇、新安镇、城南镇的部分用地,总面积约120km2。.1-1六安市主城区图6 六安市发展的区位条件分析6.1 区位的不利条件6.1.1 空间地理位置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六安依山襟淮,承东接西,区位优越。东与省会合肥市相连,南与安庆市接壤,西与河南省信阳市毗邻,北接淮南市、阜阳市。贯淮淠而望江海,连鄂豫而衔中原,是大别山沿淮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地处中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长三角”腹地,是安徽省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全市辖5县2区,共

27、110个镇、78个乡,总面积为17976平方千米。空间位置上六安属于华东地区的西部,既远离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又与西部地区(即西部大开发地区)相差千里,客观上处于东西之间。6.1.2 交通条件不佳“十一五”期间,六安高速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形成了东连西接、南北贯通的大交通格局。先后完成了合武高速、沪陕高速、六潜高速、六潜高速六安段建设,全面复工建设周六高速公路。以此同时,济祁高速公路六安段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正全力推进。高速公路快速发展,提升了六安中心城市形象,加速了六安又好又快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形成了以国道312、105、206线为骨架,以102、103、209、210等9条省道为支撑,以

28、密集的农村公路为网络得公路交通大格局。虽然六安市近几年交通建设发展较快,但目前区内交通及对外往来的主要还是公路,除312、105、206等主要公路干线外,其余大多为县、乡二、三级公路,且公路网密度较为稀疏;区内目前有唯一的宁西铁路通过,也使六安市连接到全国的铁路网路之中。但总体看六安市铁路系统的发展正还处在落后阶段。六安市境内水运虽有淠史杭灌区及几条河流,运输价值不大,并且其主要作用是用于灌溉、发电等;北面淮河和南面长江的干流河道均与本区擦肩而过。交通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六安市与区外的物质和信息的交流,客观上增加了生产成本,严重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使六安处于一个开发成本相对比较高的地理区域之一

29、。6.1.3 城市化水平较低从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看,六安城镇人口比重相对较低(见表2)。虽然近几年六安城镇发展速度快,但终因经济实力不强,建设投入很有限,使六安城镇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城镇职能分工和城市内部的职能分区还不明显,城镇经济实力的薄弱,决定城市化水平较低,使得城镇不能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中心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表2:城镇人口比例表比较区域全国安徽六安城镇人口比重49.6843.0137.4资料来源:第六次人口普查数字6.1.4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表3:2011年六安市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全年全市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亿元821.0182.1372.1266.8比例10022.18

30、45.3232.50资料来源:2011年六安市统计局表3是六安市2011年产业结构,从表中不难看出,六安市产业结构相对较合理,第一产业所占比例最小,第二产业比重最大,第三产业比例相对较小,反映六安市经济结构以工业为主,农业生产为辅,但第三产业比重相对较小。6.1.5 经济区位不佳从全国、全省经济格局看,六安还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六安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有了大幅度提升,但与全国、全省相比差距是还是很明显的。从表4中可以看出,2011年主要几项经济指标六安都低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可以说明六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若考虑六安辖区几个县目前仍都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那么就可以

31、说明六安属于经济落后地区。六安远离经济密集区,并且周边又无大城市带动,区域内目前还缺乏经济中心地带和具有较强辐射和较强积聚功能的中心城市。因此,六安市的经济区位条件明显不佳。随处于“长三角”腹地,但发展受“长三角”区域经济辐射较小。表4:2011年六安市与全国、全省经济对比(元)比较区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全国350007741.8218106977安徽253953885.6186066300六安7254.11667.9170955643.4资料来源:据2011年全国、安徽、六安国民经济发展统计6.2 区位优势分析六安的区位条件除了一些不利因素外,也

32、存在着区位优势,包含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6.2.1 农业基础较好六安市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已经过去,但其发展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为六安的发展做出了绰约的贡献。六安市农业发展历史早,土地精耕细作,农田水利设施也比较完善,六安市区域内有全国最著名的三大灌区之一且是世界七大灌区之一的淠史杭水利工程,有效灌溉面积达1000多万亩。自然条件多样,利于开展多种经营,农业生态环境较好,农业资源比较丰富,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优势突出,潜力较大。2011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53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31.6万亩;棉花种植面积18.4万亩;蔬菜种植面积94.5万亩;全年粮食产量475.1万吨;油料产量15

33、.6万吨;棉花产量16380吨;蔬菜、水果在品种优化的基础上平稳发展。 表5:201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产品名称粮食油料棉花蚕茧茶叶蔬菜水果单位万吨万吨吨吨吨万吨万吨绝对数475.115.616380561916444130.2475146.2.2 自然资源多种多样六安市水能资源丰富且易于开发,境内水能总蕴藏量为53.4万千瓦,占全省的12.5,可开发利用量为36.7万千瓦,已开发利用19.4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52.86,丰富的水能可以为工业、农业、居民生活等提供充足的能源。六安山地丘陵面积广,森林资源覆盖率高达36.32,区内有许多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林木,还有华东地区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区天堂寨

34、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因此在开发和保护并重的策略下,可以因地制宜,发展六安市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和木材加工业等。六安市西南地处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的大别山腹地,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盛产多种珍稀名贵和大宗地道药材,并且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功能和经济价值。因此,可以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如杜仲、茶叶、茯苓、石斛、断血流、天麻等。目前全区共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一处天堂寨,还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一座寿县,省级森林公园3处八公山、小南岳、万佛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六处佛子岭、皖西大裂谷、白马尖、大华山、红石谷,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因此,六安旅游资源富饶,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截止2011年末全

35、市共有A级旅游景点(区)48处,4A旅游景点17家。6.2.3 劳动力资源丰富六安市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2.6%。随着农业和城市工业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已从农田中解放出来,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农村居民中也有大量人口从事非农生产劳动或外出务工。近年来农村劳动力流动日趋活跃,非农就业转移总量持续增长,从业状况和转移结构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市统计局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全市农村居民非农从业和劳动力转移规模保持稳定增长,转移结构出现积极变化。六安市农村居民从业基本状况及结构特点六安市乡村常住人口中,户均从业人员2.61人,占户均劳动力资源的91%,其中户均非农从业1.24人,

36、户均从事农业生产1.37人。另外加之本区劳动力工资水平较低,有利于当地市场型与农副产品加工型和第三产业的发展。6.2.4 腹地广阔,潜在市场大六安城镇面积少,农村面积广阔、人口多,现辖五县四区,即寿县、霍邱、金寨、霍山、舒城五县和金安区、裕安两区,以及省级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全市159个乡镇、8个建制街道、2960个村、90个居委会;总面积17976平方公里;总人口688万;有29个民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占0.7%。农民人均纯收入5643.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10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208.1亿元。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将来农村消费需求必将增大,

37、市场空间随之扩大。需求决定市场,市场决定生产,市场空间大,使未来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大。6.2.5 环境问题相对较轻六安市工业企业的小规模和数目少对环境的污染轻。高森林覆盖率和良好的环境,营造出良好的六安整体环境。7 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7.1 六安市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六安市整体结构为“一环两心、三轴四区” (1)一环:西环路长安北路佛子岭路 这样城中区外围道路,联系城市各区,作为展开城市空间发展构架的基础。 (2)两心:城市中心、城市副中心 城市中心:以球拍广场为核心,依托老城现状基础,围绕其形成的商贸、文化娱乐、金融综合服务中心,也是城市的中心。 城市副中心:以新城大道为基

38、础和南部古城遗址,在淠河和淠东干渠之间的商贸、文化娱乐、 金融办公作为城市副中心。 (3)三轴:大别山路皖西路老城东西向轴:312国道连接老城区和六安经济开发区,从而形成老城东西向发展轴。 梅山南路梅山北路南北向轴:以梅山路为轴线,串联了城市老城和新城 。新城大道东西向轴:以新城大道为轴线和轴线东西向绿化分隔带,形成重要的新城景观大道,形成城市组团构架,并有城市重要公共活动功能,形成城市副中心。 (2)四区:城中区、城东区、淠河西区、城北区 城中区:城市中心作为基础形成商业中心、教育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并与城市南端的行政中心、火车站场附近的交通集散中心及商贸区,加上城市河中岛月亮岛等,组成城市

39、中心区。 城东区:以六安经济开发区为主体,包含金安区经济开发区,形成的以工业为主要发展目标,同时配套商业、居住功能的城市综合片区。 淠河西区:位于城市老淠河以西,以居住为主,依托优良的滨水环境,形成了宜人的城市居住片区。 城北区:北部跨越淠河总干渠以技术建设工业组团,依靠城北高速公路的交通优势,工业主要以层次相对较高二类的产业为主发展综合产业区,还有沿河商业、居住用地,形成城市北部新区。 7.2 六安市空间结构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7.2.1 点轴式系统已经初步形成六安市域在经济空间结构中已发展为以六安市为一级中心,五县位二级中心,重点乡镇,三个中心,重点乡镇为三级中心的模式,以宁西铁路和312国

40、道发展轴的点轴的结构体系。六安市市域内主要由宁西铁路和312国道六安断、六安中心城市,五县以及叶集,姚李,苏埠,南溪,杭埠等重要乡镇组成了区域内的重点发展区域;以105国道和203省道构成二级发展轴,并通过环形联络线加强外围聚集区和主要城镇联系。六安市空间结构正朝着非平衡倾斜差异的网络化模式发展。7.2.2 城镇空间结构基本形成,但不够合理六安市城市化水平和经济水平,基本协调,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的双重落后的格局。低矮的“金字塔”型特征恰能反映出总体不够合理。六安市中心是唯一的中等城市,是六安市的经济、政治中心,但城市首位度数值为仅为2,它的体积规模更小,辐射不强。五个县中只有三个是

41、刚刚超过10万人口以上的;从中心城市的功能结构和五个县综合城市功能看,它们同样是服务型行业较多, 产业型较少,空间分布上也出现非均衡的势头。8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对策8.1 六安市空间结构优化的动力分析8.1.1 丰富的区域资源禀赋六安市以山襟淮,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东部和北部沿淮平原是生产粮、油、棉的主要区域;西南山区,不仅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而且还拥有经济作物茶叶、丝绸、木材而享誉全国各地;矿产资源总量大,品种多,水资源丰富;文化方面,有皋陶、楚文化,以及红军文化构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开发和发展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动力,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8.1.2 产业基础齐全和生

42、产的多样性六六安初步培育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立起了一个区域的国民经济体系。农业中,优质粮油、板栗、桑、茶、中草药已成为更有竞争力的农业特色产业;工业中,涉及冶金、机电、纺织、食品、制药、化工、电力等行业。食品,燃料加工能力多年都居全省同行业首位。同时服务、旅游等产业通过学习引进国内外相关产业经验,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发展空间。8.1.3 有利的宏观环境和科学的制度中国中部崛起和建设和谐社会六安提供一个更有利的宏观环境。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革命老区的六安,将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六安市的“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坚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更新观念

43、、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经济体制转换、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实施“接轨长三角、衔接中西部”。8.2 六安市域空间结构优化对策六安市总体规划指出“向东主动推进,向北积极延伸,向西跨河拓展,向南逐步完善”,构建未来六安中心城区的整体空间结构,将城市的发展重心向东、向北转移,适当向西发展,从空间结构上保障城市布局的合理性,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但是六安市域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的总体思路是实施融“合”战略,加强极化作用,采取“一轴突破,多轴并进”的发展模式,积极融入东部经济圈。8.2.1 融“合”战略 就六安市各方面的经济指标来看,还不足以达到一个完善的经济区,只有融入到一个更大的经济区才能从

44、六安中心城市的辐射力不强的弱势中摆脱出来。从大的经济区来俯视六安的区位、产业结构和文化的同源性,要发展就应该融入合肥的发展之中去,并接受合肥经济开发区的辐射,使之成为合肥城市圈的副中心城市,舒城、霍山也应该成为合肥的卫星城市。融“合”战略的关键思想,保持六安自身的系统跟上东部的发展步伐,东部工业和东部地区相关产业相衔接,体制相关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扩大东部地区的销售和劳动力市场,使之成为“长三角”地区农产品供应基地,能源输出基地,人力资源输出基地,冶金工业转移基地,加工制造生产配套基地,原生态旅游休闲基地。8.2.2 “一轴突破,多轴并进”的发展模式六安市经济空间结构应积极向网络化模式发展。

45、首先,一轴突破。即巩固和发展南京西安铁路、312国道的一级发展轴,重点建设和发展六安市中心城区,加之姚李镇、叶集镇和西的卅十铺镇,这样增长点连成片,使轴增宽扩广,和二级发展轴六阜铁路、105国道连接,并进一步延伸扩大到全市。第二,多轴并进。即充分合理的利用周围城市的辐射力,使六安城区、霍山、舒城集成到合肥城市圈的辐射之中;使寿县接受淮南、蚌埠的辐射;霍邱更加密切地与阜阳的发展相连接。8.2.3 强化城市的首位度和一体化建设 首先,加强六安中心城区极化建设,着力改善提高城市的首位度。着眼于培育汽车零部件、食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积极开发发展农副产品专业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等第三产

46、业;其次加强交通优化,积极维护宁西铁和312国道通道,沿淮联系通道,六阜铁路走廊和在大别山通道;再次,加强六安地区的贸易,金融,人力资源,旅游和其他系统的一体化建设。9 结语 通过对我国现状空间结构研究现状的综述,了解了我国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发展情况,得出了城市空间结构是外部条件下城市内部经济与社会活动的产物。然后六安城市六安市城区空间结构现状的调研,提出六安市域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的总体思路是实施融“合”战略,加强极化作用,采取“一轴突破,多轴并进”的发展模式,积极融入东部经济圈并加强自身首位度及一体化建设。加快城市建设现代化进程;普遍提高人民居住水平,创造高质量的居住生活环境;合理布局各类功

47、能用地,保障城市协调发展;建设层次多样、网点均衡的现代化商业、文化、游憩设施体系;建成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增强城市交通辐射能力,逐步把六安建设成为富有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城市。参考文献:1 顾朝林等,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2 张庭伟 1900年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动力机制 城市规划2001年07期3 张永清,杜德斌 上海中心城区职能转移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06期4 王新涛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动力系统分析 北方经济2009年第6期5 刘敏 近年来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述评 城市问题2008年第11期 6 叶强,鲍家声 论城市空间结构及形态的发展模式优化_长沙城市空间演变剖析 经济地理2004年7月第24卷第4期7 蒋涛,沈正平 聚集经济与最优城市规模探讨J 人文地理,2007,22(6):68-718 李小建等 区域空间结构 经济地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183-1909 陆大道. 区域发展及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0 陆玉麒. 区域发展中的空间结构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