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论文初中学生厌学的成因论文.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13562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学生论文初中学生厌学的成因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学生论文初中学生厌学的成因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学生论文初中学生厌学的成因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学生论文初中学生厌学的成因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学生论文初中学生厌学的成因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学生论文初中学生厌学的成因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学生论文初中学生厌学的成因论文.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中学生论文初中学生厌学的成因论文:农村初中学生厌学的成因及对策【摘要】本文讲述了贵州农村初中学生厌学的主要表现,厌学的原因及如何转化学生的厌学思想,变厌学为乐学。【关键词】初中学生;厌学;原因;对策village beginning the high school can pall to learn of become because of and counterplanhuang wan-fu【abstract】this text related an expensive state village beginning high school to can pall to learn of

2、 main performance, be disgusted with the reason for learn and how conversion the be disgusted with of student learn thought and be disgusted with change to learn for joy learn.【key words】the high school student of the beginning;be disgusted with to learn;reason;counterplan学习是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是每个人所必须的,能够获

3、得无穷乐趣的一件事。就初中学生来说,更应如此,他们处于成长阶段,可以发展自己的智力,培养自己的能力,磨炼自己的意志。但就目前农村初中学生来看,却有不少学生厌学,而且有越演越烈之趋势。学生家长担忧,教师茫然。对此本人作如下分析:1.我校学生厌学的主要表现1.1进学校只是应付长辈。这些学生大多数学习成绩不佳,对学习感到压力大,学习被动,只是穷于应付,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苦差事,简直是一种活受罪,但是迫于老师、家长的压力,或者是学校人多好玩,不得不每天背着书包到学校混日子,只求初中能毕业,在他们看来爸妈文化低,在家务农,在厂里打工照样挣钱,还可以。缺乏刻苦学习的长远动机。1.2学习无兴趣,一进教室就情

4、绪低落,教师上课他们一句也听不进去,只是讲小话、做小动作、打瞌睡。不按时完成作业,更谈不上自主学习、探究问题。1.3下课精神大振,东跑西逛,墙上都是脚印,教师都进了教室,他们还在后面恋恋不舍,拖拖拉拉。1.4受家庭的负面影响,他们贪图眼前实惠,需要层次低,他们错误地认为只要有钱就有一切,能捞钱就是有能耐,有了钱可以吃得好,穿得好,因此自小就一心想捞大钱。不考虑如何发展自己,完善自己。1.5独立生活、生存能力差,依赖心理强,抗挫折能力、抗外界压力能力、克服困难能力弱,易自暴自弃,意志消沉,悲观失望,对自己缺乏自信心。1.6多数学生道德意识薄弱,缺乏忠、爱、奉献精神,社会公德意识差,文明习惯未养成

5、,尊爱生命意识差。2.我校学生厌学原因分析学生厌学情绪的形成有诸多方面,主要有自身原因,学校原因、家庭原因和社会原因四方面,学校教育因素和家庭教育因素起着更直接、重要的作用,社会影响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2.1启蒙教育缺少方式方法,未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现在,很多学生没有上过幼儿圆,就是上了幼儿园的,却因为农村不少幼儿园教师是请的社会上的一些待业青年,有的初中毕业,而有的连初中都未能毕业,当然没有学过教育学、心理学,更谈不上钻研幼儿心理学,他们教学是学拼音、数字、汉字,读、写、背,扼杀了儿童的天性,致使部分学生从小就对学习缺乏信心,在路上逗留,甚至逃学,讨厌学习。2.

6、2学校受应试教育惯性大,办学思想未能体现素质教育。长期以来,学校教学活动主要围绕着升学的指挥棒运转,极少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对学生、教师、学校的评价,按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标准,从而促使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愈演愈烈。这样,中小学教育很难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应试教育”模式和“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想的支配下,在教学方法上,必然是面向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特别是忽视后进生,必然会加剧学生学习成绩上两极分化,使一部分学生不断产生学习困难,导致更加厌学。2.3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水平不高。教师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压力下,也忽视了教育应为提高

7、民族素质服务这个根本宗旨,在教学中主要重视学习优、中等生,而忽视了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厌学的学生。对成绩好的学生抱着很高的期望,重点保护,甚至还有些偏袒,而对学习困难、厌学的学生不闻不问。教师的教育态度上的差异,客观上造成了学生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总希望成绩好的学生能优上加优,而对厌学学生只要求他们不破坏纪律,不影响别人就行。教师对厌学学生的消极期望更加使他们进一步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信心和动力。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质量的优劣。有些教师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不顾学生是否弄懂,只顾自己教,盲目地、大量地布置作业,题海战术,熟能生巧;这样,大量挤占了学生的休息、娱乐时间。这种重负担

8、、低效率的教学方法,不但使厌学学生学习毫无长进,而且更增加了厌学情绪。2.4从学生自身来看,这些人抗挫折能力、抗外界压力能力、克服困难能力弱,巨大的思想压力和精神负担使他们难以承受,产生自暴自弃,意志消沉,对自己缺乏自信心,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2.5家庭教育欠方法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有的家长不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没有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糊涂认识多,偏颇看法多,简单粗暴多,放任自流多不良的家庭文化环境往往使可塑性很强的初中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到侵蚀。有的家长在教育子女上,他们认为,送孩子上学是义务教育的规定,孩子学差学好全靠学校;有的家长不但不重视子女的学习,反而经常在孩子面前做经商致富

9、的宣传, 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扭曲他们的价值观;有的学生父母,常常打架吵嘴,甚至草率离异,在孩子的心灵上投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使他们无心学习。留守儿童厌学突出。父母外出务工,将子女留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边,上一辈人过分溺爱,缺乏监管力度,教育无济于事,造成学生我行我素,这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厌学的一个重要因素。2.6社会风气对学生影响不良。社会上的读书无用思想,会使学生无心学习,尤其是学生看到很多家长既无知识又无特长,外出务工照样找大钱,所以,学生一心想弃学赚钱。又近年来一些内容不健康的电影、电视、录像、网吧等在社会上的传播,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使一些学生染上不良习气,

10、进而厌学。从以上分析看出,学生厌学原因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良好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可以使一些厌学学生走出困境。因此,我们要从学生本身入手,抓好学校这个教育主阵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多鼓励、多支持、多帮助,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优化外部环境,争取家庭配合,使厌学的学生在平等、民主、关爱、和睦的环境中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3.根治厌学病因,确保控辍保学3.1我校对因厌学辍学的学生,分析造成厌学的原因,积极采取帮扶转化措施,采用教师和学优生对学困生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帮弱促强,帮助学困生重树立学习信心。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

11、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习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较好的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 从根本上消除辍学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3.2完善评价制度,评价制度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

12、影响力。对学生的评价采取考试与考查相结合、学习成绩与平时表现相结合、学科成绩与个性专长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以及学生个人成长档案等方法。淡化成绩,不排名次,注重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过程性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科任教师和班主任共同评价每一个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通过星级学生评选、下发喜报等方式,使每一个学困生都能在评价中找回自信,看到自己的进步,肯定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扬起前进的风帆。3.3控辍保学强化疏导,让每一个学生树立成材的信心。在工作中,对初一初二学生,我们平时厚爱一层,有思想问题时,注重引导,通过座谈会、个别谈话、组织教育活动等形式,鼓起他们学习的斗志,树起他们学习的信心。

13、我们还注意到初三学生比初一初二学生更易流失,为避免初三学困生辍学,我们提前做好分流工作。一是鼓励学生考取县高中,继续深造,完成学业。二是动员升学无望的学生根据意向分流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学一技之长,做有用的人才。针对寒假前后辍学高发期,我们进村入户,明确重点跟踪对象,及时发现苗头,及时动员教育。3.4优化育人环境,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充分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手抄报等宣传橱窗,着力营建 “文化熏陶”的环境氛围,写有激励学生读书、做人、成才的名言警句,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情”的升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3.5加强沟通,营造控辍保

14、学的大环境。坚持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通过召开家长会,举办“社会开放日”等活动,请学生家长进课堂听课、学生家长可以到学校各科室考察,参观学校集体活动,还可以与校长、教师探讨学生的教育问题。让学生家长了解新课改,支持新课改,使广大家长了解并认同新的人才观和教育价值观,支持学校的工作,配合学校做好控辍保学。班主任、任课教师经常开展家访活动,特别注重对学困生和贫困生的谈心和家访活动,及时掌握学生家庭和学生在校、在家的情况,实现教师、家长、学生的三沟通,有效地避免了误解和矛盾,加强沟通和交流,帮助学困生和贫困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开设了学生教育心理咨询室,组织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构建起了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的教育保障网络,在全镇形成良好的控辍保学大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