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学论文:中学生物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13642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教学论文:中学生物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教学论文:中学生物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教学论文:中学生物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教学论文:中学生物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教学论文:中学生物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教学论文:中学生物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物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摘要:本文针对如何进行提问才能更加有效地启动学生的思维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策略。关键词:核心问题 有效提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的中心应由“教”转移到“学”与“协同发展”。为了让学生开动脑筋,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注意力从学生必须学什么转移到学生怎样学、怎样思考的问题上,而提问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美国的一些教育学家认为“提问得好即教得好”,实在是有很深的 含义的。因此,可以说教师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问的效果。如何进行提问才能更加有效地启

2、动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是上好一节课的一个重要方面。1 在课堂教学上有意地设计有效提问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认同课堂教学中必须提问,但并不是“问”了,就是有效提问。一般地说,不能引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以及不能体现学生的思维过程的提问是低效提问或无效提问。而有效提问可以尽可能地让学生开动脑筋。只有积极有效地思考,才能准确迅速地把握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联系,教师可通过提问观察学生反应的状况,及时发现和灵活应对学生的需要和兴趣。部分美国教育学者通过较大规模的调查表明,在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有60%为低水平简单记忆性问题,20%为方法问题,只有20%的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比较多的思考,才能得出结论的

3、,即有效提问在教师设问中所占的比例较小。这种情况在我国中学生物教学中有过之而无不及。例如在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节的教学中,教师提问“全球性生态问题主要包括什么?”学生就很容易地从阅读教材相关的内容而得到正确的答案,而且教师也无法从学生的答案中了解他对这个问题的了解程度或深度,以及他是怎样针对这个问题展开思考的。如果教师换一种问法:“我们现在的生态环境存在哪些问题?”那么学生就会应用现有的知识储备,通过分析、综合来回答问题,而教师也能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学生从哪些角度来分析问题,他们会用怎样的方法来看问题。虽然这两种提问的方法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指向是相同的,但前者是对知识的简单重复与再现,而

4、后者是能激发学生思考,开拓学生思维。有效提问可激励学生思考问题,同时教师也可利用有效提问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2 有效提问的一般性策略21 核心问题必须紧紧围绕着教学重点提出在备课时,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是什么,理解教学目标间的联系,教学重点是什么,从而精心设计相应的核心问题。教师在提出核心问题时,不仅仅要从理解知识记牢知识,还要同时引导学生去关注教学目标实现过程中所体现的方法与能力。22 提问的语言表达要突出问题的中心教师在提出核心问题时,应该用学生能理解的词汇清楚地陈述,避免用词晦涩或毫无针对性。例如某教师在讲授“DNA分子的结构”一节时,指着DNA分子结构模型问学生:“请认真观察一下

5、DNA分子结构模型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颜色非常鲜艳”“结构非常复杂”“它有两条链”“它像螺旋楼梯”等等,而教师的本意是想通过教具引出DNA分子空间结构的特点双螺旋结构,但由于提问设计得含糊不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之间的认知一致性的研究显示,教师提问的推理水平并不能使学生在回答中能仿效相关的推理方式,学生能否得出相应问题的答案,完全依赖于他本人掌握的背景知识和回答问题所需的信息。因此,教师在提出核心问题时,提问的语言表达要突出问题的中心。在设计核心问题时,名词一般以所学内容为中心,谓语或动词则用来简述或暗示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需要执行的思维方式。例如

6、:“细胞膜中的磷脂和蛋白质是如何排布的?”提示学生观察;“叶绿体有哪些结构适合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示学生回忆;“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有什么区别?”提示学生进行对比;“为什么人群中男性色盲患者远远多于女性色盲患者?”提示学生进行综合分析等等。23 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核心问题可根据教学内容有层次地展开。一个核心问题究竟需要分几个层次来提问,每人具体层次间的跨度控制为多大,必须体现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具体情况。这个跨度的大小设定还必须认真考查这一问题的难度,以及具体课型。在讲授“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节时有关溶酶体的知识是“由生物膜构成的细胞器,其中含有许多能分解表示损伤的细胞器和各

7、种病原体的水解酶”,如果提问“为什么它自己的膜结构却没有被分解呢?”这个问题显然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不能达到本节的教学目标。24 每次只提一个问题有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开口,试图将问题重新解释一遍。但是,重新解释的结果却常常是出现了新的问题。核心问题应简洁明了,冗长而复杂的问题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或使学生原有的思路中断。例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如何相互协调的?”而不要问“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如何相互协调的?神经调节如何影响体液调节?它们是独立进行的吗?”25 提开放性问题教师提问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因此在提问时应尽量避免只提判断性问题或是非问题。如果只提这些问题会使学生失去探究问题的机

8、会,而教师也无法从回答中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不要问“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而应该问“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什么?”。当我们在教学中问是非问题时应该立即追加“为什么” “怎么样”“什么是”等开放性问题,这样会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促进师生双边交流。例如不要只问“病毒是不是生物呢?”而应该加问“为什么病毒被认为是生物?” 教师在提这些开放性问题时,态度应该是诚恳的,语气应该是温和的 ,表情应该是期待的,要让学生感到提出这种问题并不是为了胁迫他们,而是让他们有机会分享各自的知识、观点及增进对彼此的了解,这样的开放性问题只要学生能够回答其中的一部分,或

9、者能够正确地回答其中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存在着一些错误,我们首先应该对他们回答正确的部分给予充分肯定的前提下再指出不足与错误的部分,充分保护学生的学习与思考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成就感。26 回答问题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不要害怕沉默,耐心等待。等待表示你希望学生经过深思熟虑以后再发言。用期待的目光扫视学生,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当然,对于那些缺乏耐心的学生较多的班级,思考的时间不能过长,应该增加新的启发点,降低问题间的跨度,控制一下一个问题思考的时间,对于程度相差较大的班级,已经有一部分人得出了正确结果,另一部分还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出相关结果,对这一部分同学可以给一些提示性的启发。教材、教纲和考纲

10、解决了学生必须学什么和重点学什么的问题,这些方面是我们进行教学时相对稳定的方面。随着中学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接受高中教育的学生越来越多,从一个教学班来看教学的难度明显增大,尤其是广东省高考的3+X改革,学生物的人数较之以往有更加快速的增加,中学生物的教学一方面变得更加重要的同时,学习生物的学生的结构也变得复杂化,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进行高中生物教学相对变化的方面。以上仅仅是我针对如何进行有效提问的一些探讨和实践。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才能让学生学好,还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研究,以找到更加适合学生学情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1 宋玲 译 课堂提问的艺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2 严慧仙 译 教学方法手册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3 汪忠 主编 新编生物教学论 华东师范出版社 200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