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论文(精简版) .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15525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伦理学论文(精简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医学伦理学论文(精简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医学伦理学论文(精简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医学伦理学论文(精简版)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学伦理学论文(精简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伦理学论文(精简版) .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详细定稿版)医学伦理学论文医学伦理学论文 作为一名医学生,现代医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更何况是普通没有医学知识的大众,一些医学专业人士挺身而出进行申辩,梅藤更是一位苏格兰医学宣教士,美国医生特鲁多博士的墓志铭想必身为医学生的我们都耳熟能详,据中华医学管理学会统计,现今即将成为医生的医学生和已然是医生的医院工作人员应从所能做出的转变开始改善医患,有的医务人员将医患沟通不到位的原因归咎为工作忙碌、工作压力大、医学局限性等似是而,浅谈言与行在浅谈言与行在医患关系中的重要性子曰: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言语谨慎,动作敏捷,这两点对所有行业都适用, 尤其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言与行对现今医患关系的重要性。 当今

2、医患关系话题一直被挂在舆论高峰,作为一名医学生,一个即将成为医生的我来说,每一次医闹新闻无不心惊胆颤。对于现今的医患关系,用“紧张”一词可能还不能完全表述,但是,却足以看出医患相处之间的问题所在。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正在发生剧烈变化,医疗纠纷不断增加,医患冲突愈演愈烈。医患关系出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20052016年,十年间医疗纠纷案增加近十倍,多数纠纷表现在病历的书写和医患的沟通上。一、媒体之言行“自媒体时代”是一个众声喧哗,众说纷纭的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舆论场,每个公民都可以通过微博、微信、论坛发出声音,占据舆论制高点,以求在利益博弈中赢得主动。“八毛门事件”“产妇肛门被缝事件”

3、无不是媒体肆意炒作,断章取义,夸大其辞以博取大众眼球为目的。结果是增加了新闻点击量,是满足了媒体的需求,可是,在大众眼中这就不仅仅是点开新闻看看就完事了。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生病,当他们看到这些被媒体渲染过的假新闻他们第一反应不是去核实真假,而是站出来指责医院,指责医生,内心也印下了对医生的不信任感。现代医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对于医生开说诊断一种疾病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是普通没有医学知识的大众,他们关注得不是疾病的发展起源和潜在的危险,他们眼里能辨别的病情只有两个字“好”与“不好”。近年来,每当发生医患纠纷,公众总是倾向于同情弱者,站在患者一方指责医方,这是人之常情,一定程度可以理解。但

4、个别媒体仅凭一面之辞就举起舆论大棒,抨击“医者无德”实在让人愤慨。“强势”和“弱势”只是一个相对存在,在舆论的介入下,双方甚至可以颠倒。“温箱烤死婴儿事件”中,患方认为医生玩忽职守,导致婴儿在保温箱中被烤死,仅仅凭证是婴儿表面皮肤上类似于烫伤样痕迹,患方既不同意做尸检,也不做医疗事故鉴定,而是利用媒体施压将医生推向舆论的“审判台”,迫使医院给予高额赔偿。但事实是婴儿皮肤烫伤样痕迹是一种皮肤感染性疾病,一般人很难鉴别。在舆论“一边倒”的情况下,医方显然成了“弱势”。幸运的事,一些医学专业人士挺身而出进行申辩,政府部门组织专家调查澄清,使得医生免受了不白之冤。但是,媒体就这样利用了信息的不对称助长

5、了社会“仇医”的情绪,这对医生、对患者、对大众都是不公平甚至是恶劣的。媒体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对自己的言语要负责任,民众需要的事实,是真相,而不是哗众取宠、随意编制的假新闻。倘若媒体在医患关系报道中能更多的站在事实角度,那医患关系或许会明朗许多。二、医生之言行1“好的医生应该具有3个H:Head是知识,Hand是技能,Heart是良心。”梅藤更梅藤更是一位苏格兰医学宣教士,1881年来到中国浙江杭州,在45年期间,梅先生创办了广济医院,开设了麻风病病院,妇女疗养院等。在他1 柴静.一百年前的医患关系的一生中,他把和病人相处看作是最美好时光,他会尽其所能在病人住院期间带给他们欢乐。梅藤更说,“生活里

6、的乐趣和欢笑,比药更能让生病的人觉得活着之振奋。”美国医生特鲁多博士的墓志铭想必身为医学生的我们都耳熟能详,“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fort alays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有时,常常,总是,像三个阶梯,一步步升华出三种为医的境界。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和梅藤更医生的话不谋而合都在向后世的医生阐明做医生的最高境界。很多时候人们在生病后就会处于一种“弱势”状态,来医院看病更是怀揣着各种不安和担心,医生此时是他们的希望也是他们的依赖。更多时候医生的态度决定着双方在后续的诊疗经过中的关系。治愈疾病是医生的职责,无可厚非,任

7、何一个医生在病人到来之时都应该竭尽全力诊治病人。但是,也正因为很多医生过度关注于疾病本身而忽视了病人,导致在与患者沟通交流中出现很大问题,常常是一句话足以击溃患者心里最后的防线。所以会安慰病人的医生常常是受欢迎的医生,毕竟,心理上的欣悦常常可以克服身体上的病痛。其次,由于一些医院现行的体制,一些医生不仅仅是救死扶伤的仁医,而且还是积极完成盈利指标的“商人”,这样的双重身份,双重任务不仅使医生越来越感到身心疲惫,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更使得患者对医生逐渐失去了信赖。据中华医学管理学会统计,自2002年9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中国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平均每年上升了22.9%。一些受访人士坦承,医患

8、关系恶化和频发的暴力事件让医生心理负担很大,变得更加小心谨慎。而中国年轻一代已经开始重新审视医生这一职业,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中国已经出现“医不过二代”现象,据媒体公布的最新医师执业状况调查,中国78%的医生不希望子女从医。要改变这种医患关系,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加快法律法规建设、增强舆论的正确引导、提高患者的整体素质、改变社会大环境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举措,但都并非一朝一夕之举。因此,现今即将成为医生的医学生和已然是医生的医院工作人员应从所能做出的转变开始改善医患关系,阻止医患关系再度恶化。有的医务人员将医患沟通不到位的原因归咎为工作忙碌、工作压力大、医学局限性等似是而非的客观原因,这仅仅是一种托辞

9、而已。真正有效的沟通并不需要长篇大论,也不会花费太多的精力,而仅仅需要付出足够的爱心、责任心和同情心,广大患者会用心去体会。医患之间的情感交流是一种修复不和谐医患关系的良好的黏合剂。医务人员要从自身做起,培养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医患沟通不应止于言行,而是要让患者切身感受到了医患沟通的效果。现今各种检查仪器设备先进便捷虽然降低了医生的劳动强度,但也减少了患者真正与医生交流的时间,大多医生都是只看客观的检验数据和影像学检查报告,少了与患者直接的语言交流、倾听以及心灵的沟通,淡化了医者从职业角度给患者的心理治疗,不重视心理关怀过程往往会出现一些患者被疾病吓倒的情况;而拥有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对于疾病的治疗更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医生应该接受专业的心理培训,掌握洞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