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中“气”的含义变化 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16843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论中“气”的含义变化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古代文论中“气”的含义变化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古代文论中“气”的含义变化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古代文论中“气”的含义变化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古代文论中“气”的含义变化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文论中“气”的含义变化 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论中“气”的含义变化 毕业论文.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目 录1. 引言42. 古代气学的有关理论43. 曹丕的“文气说”63.1 曹丕的“文气说”概述63.2 曹丕的“文气说”与孟子的“养气说”74. 刘勰的“养气说”74.1 刘勰“养气说”概述74.2 刘勰“养气说”与曹丕“养气说”的关系85. 韩愈的“气盛言宜说”95.1 韩愈的“气盛言宜说”概述95.2 韩愈的“气盛言宜说”与孟子的“养气说”、曹丕的“文气说”的关系96. 苏辙论文气107. 刘大魁的“神气说”10结论11古代文论中“气”的含义的变化摘要:“气”源于自然,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到汉魏时期出现了以“气”论人的社会风气,后来“气”被引入文学评论中。“文气”说在漫长

2、的发展过程中,经曹丕、刘勰、韩愈、苏辙、刘大魁等古代文论家的一系列论述,逐渐完善为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从而形成中国古代文学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声明意识。关键词:气;文气;哲学Abstract:Key words:1. 引言 “气”作为一个美学和文学批评范畴的提出,突出的是中国古代文学那种人化的和生命化的创作特色,这实际上涉及中国古代艺术创造的一个根本,那就是有生气,有生命力的东西,总是最好的东西。以“气”论文,还突出表现了中国古人对文体风格、语言文字声律美的重视,体现出中国古人整体和谐、辩证流转的思维特征。从这些方面,亦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现代文论在价值观念上的重要差异。 “文气”是我国

3、古代散文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但由于“气”的含义难以捉摸,因而古代文论家对于“文气”的论述也颇为纷纭,比较模糊,难以理解。“文气”说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本文试图通过对与“文气”有关的哲学理论的追溯,梳理这一概念的发生、发展和完善的历程及其意义的变化。2.古代气学的有关理论2.1古代典籍中有关“气”的论述“气”字的记载最早发现于殷周甲骨、金文,气为象形字,笔画层叠弯曲,模拟天空中云气变幻流动,因此,其原始意义为云气。许慎说文解字“ 气,云气也,象形”。在古代典籍中首先论气的是国语和左传。国语周语记载周太史伯阳父的言论云: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之乱也。阳伏而不

4、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左传又有“六气”之说.其云: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文五色,徵为五声,淫为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位五节,过则为灾。国语认为气是天地阴阳之气,阴阳之气包含在天地山川万物中,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并有一定的方位和秩序,运动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左传的“六气”之说,已经试图从自然之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自然、社会和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对气的认识比较深入。在国语和左传中的“气”已经由一个自然概念开始向哲学概念发展。2.2古代哲学中的“气”“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占据主导地位的基本范畴。中国古代哲学把自然作为生命不息的运行和表现来加以观察,而生命的存在、发

5、展、运动的根基就是“气”。在我国古代哲学家眼中,“气”是一切物体的生命基础,是世界的本原,他们用“气”来说明万物的产生和发展变化。在先秦,管子枢言中说:“有气则声,无气则死。生者以气。”庄子知北游又推而广之,声称“通天下者一气耳”。到了汉代,元气说大为流行,万物都认为是元气所生。王充说:“万物之生,皆禀元气”(论衡言毒)。宋代,用“气”来解释万物的生成又在张载等人的思想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张载说:“凡可状者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正蒙乾称)。朱熹虽然认为“理”比“气”更为根本,但他也认为事物的生成不能没有“气”。他说:“气也者,形而下之器,生物之具也”(答黄道夫)。到了明清,王夫之

6、、黄宗羲等人也都用“气”来说明万物的生成。如黄宗羲说:“天地间只有一气充周,生人生物”(孟子师说)。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很多学派都论述过的含义,其中与“文气”说的产生有关的主要是道家学派和儒家学派。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都在追溯万物起源的问题中论述过“气”。老子四十二章中提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家学派认为“道”是万事万物的起源,道生万物,万物都是由阴阳共同构成的,是“气”的运动变化调和了阴阳。庄子知北游中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通天下一气耳。故圣人故贵一”。庄子则认为“气”是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的公共的本始物质。庄子还将“气”

7、提高到了精神自由的高度。儒家则着重从心性论“气”,把“气”包容在心性之内,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孟子的“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子有这样的文字记载:(公孙丑)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而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远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何谓知言?”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在这里孟子所谓的“养气”是指人的一种道德修养功夫,所谓的“浩然之气”,不是自然界的天地之气,也不是人体内部的阴阳二气,而是指一种昂扬的精神状

8、态,一种因相信自己的言行合乎正义而产生的坚强的自信。它为“义”“道”相配,集“义”而成,是内在于人心的凛然正气。或者说,它是一种人格精神,这种人格精神,可通过“善养”而充实、扩大,使之“至大而刚”、“充塞天地之间”。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表明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可以通过培养获得的这句话同时也表明了。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一种崇高的精神品格,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也就是说,作家要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然后才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孟子中还说“穷则独善其身,大则兼善天下”,是对孟子修身处事哲学思想的阐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与这一思想在内涵上是吻合的。孟子的“知言养气”说,并不是谈论文学作

9、品的,更不是以“气”论文了,但因为被后人在文论中被广泛借鉴,而得到后世文论家的重视。孟子说“我知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由此可以看出“知言”的能力是植根于“养气”的。人们只有提到道德修养和思想认识,才能加强辨别言辞实质的能力。后世的文学批评正是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气与言、身心修养和文学的关系的。他们又把孟子的知言联系到立言,这样就讨论“为人与作文”的关系问题,找到了理论根据。从后来韩愈的答李翊书、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都可以看到孟子这一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化一直处于文史哲不分家的状态中,文学、史学与哲学联系密切。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许多概念都是由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概念引申发展而来的。以“气”来解释天

10、地万物的生成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先哲直观想象思维方式和古典哲学“天人合一”观念的体现。到孟子提出“浩然之气”,“养气”成为评价言辞好坏的基础。 这就为后世以“气”论文提供了一定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来源。3.曹丕的“文气说”曹丕在典论论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文以气为主。”这种以“气”论文的思想,对我国古代的文学创作及理论发生过深刻的影响。因此,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有着重要的地方。后人把这种以“气”论文的文学理论统称“文气论”。3.1曹丕的“文气说”概述 东汉王充是“元气”说的集大成者。王充在论衡言毒中提到:“万物之生,皆禀元气。” 由此可以看出他认为“元气”是世界的本质,万物都是由“元气”构成的。王充还

11、在论衡无形中提到:“人禀元气于天”。由此可以看出他甚至把人和“元气”联系起来,认为“元气”是人天生的禀赋。这种用“气”来解释人的先天性的差异的思想,对后来魏晋时期人物评论的影响是巨大的。魏刘劭作人物志,并在其中指出“人禀气生,性分各殊”,把有才之人分为偏才、兼才和兼得三类。刘劭作人物志从侧面反映出到了魏晋时期人物评论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并出现了开始把“气”当做人物评论的标准。曹丕的“文气说”首创以“气”论文,把以“气”论人发展到了以“气”论文,正是把“气”这一重要概念引入到文学评论中,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到:王粲长于辞赋,徐幹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

12、征、登楼、槐赋、征思,幹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问,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玚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以至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另外,曹丕在与吴质书也评论了这几位作者: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著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后人,此子为不朽矣。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足,良可痛惜。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公幹有逸气,但未遒耳;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仲宣续自善于辞赋,惜

13、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一远过。这些评论中都提到了以“气”作为评论作家作品的标准。这里所谓的“气”,指作家、作品给人的一种总体印象感受,指作品的风貌,兼指作家的气质,也就是指作家作品的总体风貌,类似于今天所说的风格。在曹丕看来,作品之气与作者之气是一致的,而各位作者各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典论论文又总论文与气的关系: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文章是由作家的气质决定的,作家气质的阳刚、阴柔是由本人的天赋决定的,不是能用力勉强形成的。比如音乐,曲调即使一样,节奏也有同样的规定。道路具体的场合,由于

14、吹奏的人的运用气的不同,好坏就分出来了。虽在父,不能移其子;虽在兄,不能移其弟。这里的“气”一指作家的才情气质,二指与作家气质相通的作品的艺术风格,强调的是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个性,而这种个性只能为作家个人所独有,“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这就说明了文章风格的多样性的原因。3.2曹丕的“文气说”与孟子的“养气说” 曹丕的“文气说”与孟子的“养气说”有很明显的不同。首先,孟子的“养气”主要指的是精神状态,道德层面上的意义;而曹丕的“文气”是以气论文,是指作家、作品的总体风格。其次,孟子的“养气说”中“气”是可以由养而致的,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而充实、扩大的;曹丕的“文

15、气说”中的“气”则是指先天性的,说人生来所禀受的“气”是分清浊的,即使是父子、兄弟也是不能相互转移的。4.刘勰的“养气说”4.1刘勰“养气说”概述文心雕龙养气中提到:至如仲任置砚以综述,叔通怀笔以专业,既暄之以岁序,又煎之以日时,是以曹公惧为文之伤命,陆云叹用思之困神,非虚谈也且夫思有利钝,时有通塞,沐泽心覆,且或反常,神之方昏,再三愈黩。是以吐纳文艺,务在节宣,清和其心,调畅其气,烦则即舍,勿使壅滞,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逍遥以针劳,谈笑以药倦,常弄闲于才锋,贾馀于文勇,使刃发如新,凑里无滞,虽非胎息之万术,斯亦卫气之一方也。至于像王充在屋内到处安放笔砚用来写作,曹褒怀抱着纸笔

16、专研礼仪,即按时按日来自己逼迫自己,因此曹操怕作文会缩短生命,陆云感叹运用思维会损坏精神,并非空话况且文思有快有慢,时机有通有塞,洗头时弯着身子,心的位置翻覆,甚至会违反常情去考虑问题,精神正在迷糊时,再三用它就会越加昏乱。因此抒写文辞,专在调节疏导,使内心清明和顺,体气调和舒畅,心烦乱就放开,不让思路阻塞,文意成熟便用笔抒怀,文思潜伏便放下笔不在思索,逍遥自得来苏息疲劳,谈笑风生来赶走疲倦,常常有空暇来培养才华的锋芒,在写作上保持多余的精力,使得刀口像新磨过的,宰牛时解开肌肉的纹理没有一点儿迟钝,这虽然不是气功的技术,也是养气的一个方法。在这里刘勰阐述了“养气”的原因是写作会耗费精神,从而使

17、身体疲惫,精神昏乱。而改善这种情况的方法就是调节疏导,使体气舒畅,这也是“养气”的方法。刘勰的文心雕龙体性中还提到: 若夫八体屡迁,功以学成,才力居中,肇自血气;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性情。这段话的意思是:至于八种风格的屡次变化,它的功效要靠学习的能力,说到个人内蕴的才能,最初由于气质所造成;气质用来充实情志,情志确定语言文辞,发言精彩,都是同人的性情有关。刘勰还强调“气”在文学创造中的作用,如檄移:“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风骨:“气盛而辞断。”这些都表现了刘勰认为“气”对文章的语言形式有决定作用。刘勰在章句一章中还具体从行文的音节、字数、声调的变化讲到语气表达的形式技巧问题。

18、他还指出作家之气对其创作风格的影响,“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4.2刘勰“养气说”与曹丕“文气说”的关系 刘勰的“养气”说是对曹丕的“文气”说的继承和发展,但二者又有所不同。一方面,刘勰的观点进一步发展了曹丕的“文气说”,从“气”在文学创造中的作用、“气”与语言形式的关系、语气对“气”的影响等多方面的论述过程中,初步形成了一套关于“文气”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传统文论中关于“文气”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文气”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有着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刘勰认为运用神思写作会劳神伤身,与生理体质有关,因此需要合理利用,经营培养;而曹丕认为“气”是先天性的,精神方面的,与生俱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刘勰是借

19、鉴了孟子的“养气”的方法并加以改造的结果,把其培养精神气质改造成修养身体,加强体质。5.韩愈的“气盛言宜说”5.1韩愈的“气盛言宜说”概述韩愈从来都是以孔孟传自居,他的文学主张植根于儒家的道德观念。韩愈是倡导的“古文运动”,实际上还是更加重视道德韩愈的答李翊书中提到:虽然,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大小毕浮,气之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长短于声之高下者皆宜。虽然文章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仍不可以不加强道德修养。通过行使仁义的途径,探究儒家经典的起源,不要迷失方向,不能割断它的源头,穷尽我的一生。文气如同水势一样,文辞如同水势一样,文辞如同水上的浮物一样。水势浩大,那么物体无论大小都会浮起来

20、,气势宏盛,那么些文章词句的短长与声调的一样全都适宜,运用自如。这里的“气”,指的是人的道德修养。这里的“气”,指作者的精神状态,但它不是纯物质的东西,而是像孟子所说的“配义与道”的“气”,即“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的“气”。“气盛”指的是对于所要说明的道理充满自信,感情强烈,又经过了深思熟虑,情思酣畅。具有了这种精神状态,那么遣词造句的时候声调之抑扬、句式之长短,便能自然适宜。怎么才能气盛呢?韩愈强调的是道德学识的修养。5.2韩愈的“气盛言宜说”与孟子的“养气说”、曹丕的“文气说”的关系韩愈的“气盛言宜说”是将孟子的“养气说”和曹丕的“文气说”合二为一的产物,在接受曹

21、丕以气论文的同时,孟子“养气说”的道德化内容也顺理成章地被韩愈引入到他的文气说中来。6.苏辙论文气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说:“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形也,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问疏荡,颇有齐气。词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他认为文是“气之所形”,“气充乎其中”,文便见乎其外。故作家重在养气。养气一为内心修养,一为接触外物。孟子属内修,司马迁属于外修。苏辙所论,则侧重于后者。他

22、所谓孟子之文宽厚宏博,司马迁之文疏荡奇肆,主要都是指文章的风格气势,并特别强调 广阔的生活阅历对于激发志气与文气的作用。在历来论“气”中是有其独特识见的。这里的“气”指的是人的气质、修养、精神力量。结语文学发展的长河中,古代文论中“气”的含义的变化纷繁而又流淌汩汩,为中国辉煌的古代文学增光添彩。 7.刘大魁的“神气说” 清代的桐城派,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集大成者。桐城派文人坚持“文以载道”的封建主义文学观,在思想上是保守、落后的。但是,他们在散文理论上还是有所贡献的。“桐城三祖”之一的刘大魁对“神气”的论述,则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他在论文偶记一书中说: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曹子桓、苏子由论文,

23、以气为主,是矣。然气随神转,神浑则气灝,神远则气逸,神伟则气高,神变则气齐,神深则气静,故神为气之主。至专以理为主,则未尽其妙也。刘大魁认为文章的决定因素是“神气”。他之所谓“神气”,主要指作家的个性气质、胸襟情怀、思想意识之类的精神内容及其在文章中的表达。刘大魁将“神气”视为文章最内在、最本质的因素。在这一点上,刘大魁抓住了文学自身的独立性,更符合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和本质。刘大魁还在论文偶记中论述了“神”与“气”的关系:“神者,气之主。气者,神之用。”也就是说,“神”是“气”的本体,“气”是“神”的表现,“神”“气”相依,共同构成文章的灵魂。结论二稿结论。 以“气”论文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和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气”在发展过程中含义逐渐丰富起来,只有清楚它的不同含义才能更好的阅读、学习古代的文章,准确的理解前人的思想精华。参考文献: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