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论文《盐铁论》中的廉政思想.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17867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论文《盐铁论》中的廉政思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国学论文《盐铁论》中的廉政思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国学论文《盐铁论》中的廉政思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国学论文《盐铁论》中的廉政思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学论文《盐铁论》中的廉政思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论文《盐铁论》中的廉政思想.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盐铁论中的廉政思想 盐铁论中的廉政思想杨勇(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北京100872)摘要:盐铁论包含有大夫与贤良文学关于为官哲学的辩论,反映了西汉中期政治中兴利活动导致的官本位哲学,以及西汉士人以儒学为基础的廉政思想。关键词:盐铁论;为官哲学;廉政思想中图分类号:K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972(2011)02-0047-04 西汉中期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二月,召开了一次被后世称为“盐铁会议”或“盐铁议”的著名对策。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为主的“后武帝”托孤辅政旧臣集团秉承武帝去世前两年(前89年)颁布的轮台诏“止擅赋,力本农”卷88的精神,“修孝文明政,示以俭约宽和,顺天

2、心,说民意”卷60,召集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及其下属丞相史和御史丞,向来自下层的知识分子贤良文学“问以治乱”卷66,“问民间所疾苦”卷一。双方展开辩论,议题广泛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历史、哲学等相关领域,由此形成了既具时政性,又不乏思想、哲学价值的完整辩论过程。到宣帝时,汝南桓宽“博通善属文,推衍盐铁之议,增广条目,极其论难,著数万言”卷66,详细、完整地记录了盐铁议的辩论,即为流传至今的六十篇盐铁论。 盐铁论一书内容宏富,包罗甚多。就政治史来看,它是研究西汉中期政治的重要材料。其中尤可注意者,为其中所包含的关于为官哲学的辩论,及贤良文学关于廉政方面的思想。大夫提出了包括为官权利、

3、官位与爵禄关系等为主的一整套为官哲学,贤良文学则从政府批判者的角度出发,对大夫为首的公卿集团的腐败、奢侈、以权谋私、居官自傲等行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揭露。 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了解盐铁论中的廉政思想。 一、盐铁专营与以权谋私的辩论 贤良文学在对策开始即鲜明提出“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卷一,由此把话题引向了武帝中后期以来的盐、铁、酒专卖,平准、均输、算缗告缗、入粟拜爵、入物补官等“兴利之臣”3卷30的国家财富聚敛活动的存废辩论上。公卿一方坚决维护盐铁、均输等兴利事业,“以为此乃所以安边境,制四夷,国家大业,不可废也”卷一。双方对此反复辩论,各自均有相当充分的理由。可以说

4、盐铁专营的存废,是盐铁会议上双方第一部分辩论的主线。大夫反复强调盐铁专营不可废,认为盐铁专营有效地防止了豪民“擅山海之利,以致富业”,防止众邪“私门成党”,而且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不仅用于讨伐匈奴,而且还能“赈困乏而备水旱之灾”卷一,以救助灾民;进而指出盐铁专营是“令意所禁微,有司之虑远”卷二,是公卿长远考虑的政策。 针对大夫对盐铁专营的这些支持理由,在刺权篇中文学指出:有司之虑远,而权家之利近;令意所禁微,而僣奢之道著。自利害之设,三业之起,贵人之家,云行于途,毂击于道,攘公法,申私利,跨山泽,擅官市,非特巨海鱼盐也;执国家之柄,以行海内,非特田常之势、陪臣之权也;威重于六卿,富累于陶、卫

5、,舆服僣于王公,宫室溢于制度,并兼列宅,隔绝闾巷,阁道错连,足以游观,凿池曲道,足以骋骛,临渊钓鱼,放犬走兔,隆豺鼎力,蹋鞠斗鸡,中山素女抚流征于堂上,鸣鼓巴俞作于堂下,妇女被罗纨,婢妾曳絺纻,子孙连车列骑,田猎出入,毕弋捷健。卷二文学在关于盐铁专营存废的一般性辩论中,将话题引到官吏腐败上,指出盐铁专营等兴利事业给公卿集团为代表的“贵人之家”带来大量的经济利益,使得这一集团在政治上“攘公法,申私利”,从而造成了巨大的奢侈浪费,进而影响经济正常运行以及政治稳定,即所谓“因权势以求利”卷四。文学尖锐地指出了盐铁专营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严重以权谋私现象,有力地揭露了大夫极力维护盐铁专营政策的真实意图

6、,在于确保和维持其经济、政治利益。 对于文学的上述批判,大夫在贫富篇中辩解道:余结发束修年十三,幸得宿卫,给事辇毂之下,以至卿大夫之位,获禄受赐,六十有馀年矣。 车马衣服之用,妻子仆养之费,量入为出,俭节以居之,奉禄赏赐,一二筹策之,积浸以致富成业。故分土若一,贤者能守之;分财若一,智者能筹之。夫白圭之废著,子贡之三至千金,岂必赖之民哉?运之六寸,转之息耗,取之贵贱之间耳!”卷四桑弘羊否认文学前面所讲的公卿以权谋私的现象,以其个人经历为例,认为其致富乃是六十余年官员生涯中不断获得爵禄和赏赐以后,运用商业手段以及节俭而逐渐积累的结果。那么桑弘羊的这种辩解,真实性如何呢?据相关史料记载,桑弘羊“雒

7、阳贾人子,以心计,年十三侍中。言利事析秋毫”3卷30。桑弘羊在此力图以商人的家庭背景来为致富开脱,似乎和其商人的出身相符。但实际上查阅相关史料,桑弘羊虽然是商人家庭出身,但其“言利事”主要是为国家财政收入奔忙,即“为国兴大利”卷24,并无自己专门从事商业活动的记载。尽管他是个“言利事析秋毫”3卷30的人,早先可能有过从商经历,但我们认为至少他在主持兴利活动后,无条件允许,亦无闲暇让他从事商业活动以获利。卜式抨击桑弘羊搞平准、均输“令吏坐市列肆,贩物求利”3卷30,一个“令”字明显可见桑弘羊并非自己亲自从事商业活动,而是组织官员进行平准、均输的国营商业活动。且盐铁专营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击富商大贾

8、,即“笼天下盐铁,排富商大贾”3卷122。桑弘羊既然是盐铁专营的倡导者和组织领导者,他又如何能自己靠商业运作成为富商大贾呢?如此一来他自己岂不成了亲手制定政策的违反者?至于其“俭节以居之”3 的说法,更是一派托词。 在通有篇中,他说“君子节奢刺俭,俭则固”,并借孔子之言高呼“大俭极下”卷一,提倡的是一种奢靡消费观,甚至认为消费对生产具有刺激作用。这更证明了文学上述言大夫生活奢靡的真实性。因此桑弘羊的开脱,其真实性是很成问题的。 那么盐铁专营是否确实导致了官员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呢?我们认为答案是肯定的。武帝中后期,吏治已渐入混乱,正如司马迁指出,“吏道杂而多端,则官职秏废”3卷30。在这种大环境

9、下,各级官员利用兴利活动谋取私利,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司马迁继而指出,“县官所兴,未获其利,奸吏并侵渔”3卷122,此即为兴利活动中普遍存在官吏腐败现象的明证。田仁在天汉年间言“天下郡太守多为奸利,三河(河南、河东、河内)尤甚”3卷104。所谓“奸利”,即为兴利活动引起的官员腐败。这种现象其实从大夫的发言中也有据可寻,在复古篇中,大夫引扇水都尉彭祖回乡所见“盐、铁令品,令品甚明”卷一,说明盐铁专营的必要性。在此处大夫亦承认盐铁专营造成了“民烦苦之”的问题,且认为此问题由“吏或不良,禁令不行”卷一引起。而且提出为了“不待去盐、铁而安民”的解决办法是“广进贤之途,练择守尉”卷一。 桑弘羊实际上在此

10、处也指出了盐铁专营过程中的官吏腐败问题。可见吏治腐败、以权谋私在盐铁专营中的普遍性和真实性,是大夫一方不能否认的。 但大夫把腐败问题推卸在下层官吏身上,就欲盖弥彰了。 针对大夫的推卸,贤良在疾贪中指出:夫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故贪鄙在率不在下,教训在政不在民也。卷六“贪鄙在率不在下”,一针见血地点破了大夫遮掩的上层腐败事实。这个腐败问题的总根源,就在于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主的一批“兴利之臣”。正如徐复观指出,以桑弘羊为代表的“兴利之臣”在兴利活动中的腐败、奢侈现象,“是在当时政治结构下所必然发生的”4。对这种必然性的把握,将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各项兴利活动。 二、官位与爵禄关系的辩论

11、 盐铁论论辩双方一方是来自政府高层的“三公”及其属员丞相史和御史丞,一方是经过郡国荐举,来自民间的知识分子贤良文学。双方社会地位差别较大。于是在辩论中大夫一方常利用权势打压贤良文学,以此获得主动。对此,贤良文学也展开针锋相对的回击。 此种辩论最显著者是刺权篇中关于官位与爵禄的辩论。大夫言曰:官尊者禄厚,本美者枝茂。故文王德而子孙封,周公相而伯禽富。水广者鱼大,父尊者子贵。 传曰:“河、海润千里。”盛德及四海,况之妻子乎?故夫贵于朝,妻贵于室,富曰苟美,古之道也。孟子曰:“王者与人同,而如彼者,居使然也。”居编户之列,而望卿相之子孙,是以跛夫之欲及楼季也,无钱而欲千金之宝,不亦虚望哉?卷二此处大

12、夫持一种明显的官本位论。提出著名的“官尊者禄厚,本美者枝茂”的论点,认为官位和权势、爵禄、富贵联系在一起,必定带来丰厚的爵禄、亲属的富贵。并且曲解性地引用包括孟子在内的儒家典籍进行论证。进而讥讽来自下层的贤良文学,想要得到卿相的权势以及千金的财富,是“虚望”。类似观点在整场辩论中出现多次,如贫富篇攻击文学“儒皆贫羸,衣冠不完,安知国家之政,县官之事乎?”毁学篇又言文学“内无以养,外无以称,贫贱而好义,虽言仁义,亦不足贵者也!”卷四观整个辩论,但凡大夫限于被动时,无论所辩为何事,马上就会用地位和权势对文学进行攻击打压。这是一种露骨的人身和地位攻击。大夫在这些发言中表现了对于官位、权位的迷信,以及

13、完全立足于统治阶级地位为官僚利益辩护的观点。 文学则对此展开回击,比较典型的观点如刺权篇:禹、稷自布衣,思天下有不得其所者,若己推而纳之沟中,故起而佐尧,平治水土,教民稼穑。其自任天下如此其重也,岂云食禄以养妻子而已乎?夫食万人之力者,蒙其忧,任其劳。 一人失职,一官不治,皆公卿之累也。故君子之仕,行其义,非乐其势也。受禄以润贤,非私其利。见贤不隐,食禄不专,此公叔之所以为文,魏成子所以为贤也。故文王德成而后封子孙孙,天下不以为党,周公功成而后受封,天下不以为贪。今则不然。亲戚相推,朋党相举,父尊于位,子溢于内,夫贵于朝,妻谒行于外。无周公之德而有其富,无管仲之功而有其侈。卷二此处文学针对大夫

14、官本位论指出,为官不应首先为爵禄、权势和富贵,而首先应如禹、稷、公叔文、魏成子一样先尽其职责,行其义,做出政绩后再谈爵禄之事。并进一步指责当时的公卿为官只是为了权势和俸禄,没有周公的德行而占有其富裕,没有管仲的功劳而占有其奢侈。文学站在下层知识分子的角度,侃侃直言,不卑不亢地对大夫的官本位论进行了回击,基本上使得大夫一方在此话题的辩论上并未如预期取得多少优势,反而陷入了被动。 这种辩论反映了当时上层在位者与下层知识分子在官员权力与义务上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大夫不加修饰地宣扬官本位论,大谈官位与权势、爵禄的统一,正表现了处于武帝经济政治活动中心的兴利之臣的一种自负、狂妄的心态。武帝一朝,兴利活动是政治的一个重要主题,这些兴利之臣自然是政治经济活动中心炙手可热的人物。这种心态又因武帝去世后桑弘羊等成为托孤之臣而更加获得了一种保证。桑弘羊的上述言论是符合其个人特点的,可以说完全是其内心的真实想法,也表现了当时大多数官员的为官心态。据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记载,在盐铁会议召开前,作为托孤大臣之一的左将军上官桀及其子上官安,为报答盖长公主所幸丁外人拥立上官桀孙女为皇后之功,“桀、安数为外人求官爵”; 而桑弘羊也“建造酒榷、盐铁,为国兴利,伐其功,欲为子弟得官”;甚至桑弘羊的政敌霍光也不例外,在盐铁会议十四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