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贸易 论文1.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18005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贸易 论文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国际经济贸易 论文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国际经济贸易 论文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国际经济贸易 论文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国际经济贸易 论文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贸易 论文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贸易 论文1.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技术壁垒对中国农产品的影响及应对之策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对外开放日趋成熟,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也日益壮大。我国农产品种类繁多,价格成本低廉,生产量大。与此同时,也存在着更多问题。例如,出口种类单一、出口市场集中、低价竞争等诸多问题。通过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其比较优势与劣势的分析,引出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农产品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越来越小,逆差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国人民对农产品需求在一直增长,但也存在着贸易逆差。关键词:农产品卫生质量;技术标准;贸易逆差;正文:中国的农产品贸易政策日益公开化和制度化,中国农业越来越融入世界农产品贸易体系是大势所

2、趋。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产品贸易经历了持续增长、波动徘徊和全面发展三个阶段。各阶段变化与农业发展和改革开放进程紧密相关,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一、什么是技术壁垒技术壁垒是非关税壁垒的一类,它以技术为支撑条件,即商品进口国在实施贸易进口管制时,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卫生检验检疫制度、检验程序以及包装、规格和标签标准等,提高对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保障国家安全、保护消费者利益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 技术壁垒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合理性设立技术法规、标准及检验程序,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及消费者利益,因而有其合理的一面。的有关技术壁垒协议并不

3、否认各国技术壁垒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只是要求技术壁垒不应妨碍正常的国际贸易,不得具有歧视性。 复杂性技术壁垒因其涉及的技术和适用范围的广泛性,使其比配额、许可证等其他非关税壁垒形式更为复杂,而允许各国根据自身特点如地理及消费习惯等制定与别国不同的技术标准。因此,要证明技术标准是否妨碍正常的国际贸易并不容易。隐蔽性技术标准过高,检验程序过严,都可以影响国际贸易。要区别一项技术标准或检验程序是否合理往往比较困难。技术壁垒因其合理性和复杂性而具有隐蔽性,不容易遭到其他国家的报复。这是各国愿意利用技术壁垒的主要原因。 灵活性不断发展的技术和技术壁垒多样化的形式为灵活运用技术壁垒提供了条件,技术壁垒也

4、较其他关税壁垒更容易实施。二、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从贸易规模看,总额增长快速。2002-2007年农产品贸易额由306亿美元增加到781亿美元,年均增加95亿美元,年均递增达20.6%。进口增速大于出口增速,从2004年起出现逆差后,逆差成为常态并呈逐步扩大趋势。从产品结构看,产品特征鲜明。大豆、食用油、棉花等加工原料型农产品进口量激增,水海产品、园艺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稳步增长;粮食贸易波动大,贸易逆差和顺差交替出现。从区域分布看,梯度格局形成。东部沿海地区成为贸易主阵地,进口额和出口额分别占全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94%和四分之三,沿边地区和中西部贸易额增长较快。从贸易主体看,多元化

5、趋势增强。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逐步成为外贸主力军,其中民营企业取代国有企业成为新兴农产品出口主体,国有企业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市场结构看,区域集中明显。出口方面,亚洲是最大市场,比重保持在60%;欧洲居次,近20%。进口方面,美洲是最大来源地,进口超过半数;亚洲占四分之一。从国别看,日本、美国、韩国是前三大出口市场;美国、阿根廷和澳大利亚是前三大进口来源地。三、我国农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我国农产品贸易存在着很多问题。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总额在不断增长,而农产品出口贸易在整个出口贸易的比重却不断下降。在众多影响农产品出口的因素中,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个主要因素。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实行农

6、业保护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据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07),2006年我国有31.4%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不同程度的影响,技术性贸易措施导致我国全年出口贸易直接损失359.20亿美元及企业新增成本191.55亿美元。从农产品出口的情况来看,由于农产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隐蔽性,出口农产品受到较为严重的限制和约束,损失巨大,其扩散效应造成的间接损失更是难以估计 ,其领域主要集中于加工食品和饮料、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传统农产品领域。近两年来,日欧美纷纷加快食品安全立法,抬高进口门槛,技术壁垒有从微观、技术层面向宏观、法律层面发展的趋势,我国90%的农业及食品出口企业受国

7、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每年损失约90亿美元。国外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农产品贸易争端的主要特点 :(一)我国受国外贸易壁垒影响的农产品范围越来越大,持续时间越来越长。从水产品、畜产品、禽肉等动物源性产品,到茶叶、花生、蔬菜、水果、干果等植物产品、加工产品,均面临贸易壁垒的限制,如欧盟限制进口我动物源性产品就长达三年之久。 (二)从对我国设置贸易壁垒的国别来看,由原来的发达国家扩展到中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而且一旦某个发达国家对中国设置贸易壁垒,还引起其他一些国家的连锁反应。2002年欧盟限制进口我动物源性产品后,还在东欧、中东和北美等地区引起连锁反应。 (三

8、)贸易壁垒形式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仍是发达国家常用的贸易保护手段,我国入世后国外针对我国实施过保障措施调查、反补贴调查以及技术壁垒、知识产权保护等多种贸易壁垒。SPS等技术壁垒对我农产品贸易杀伤性最大,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且花样不断变换。 (四)贸易壁垒造成的损害涉及面越来越广,不仅损害生产、出口企业,还损害了成千上万农民的利益。2002年我国蜂蜜出口欧盟受阻,国内企业因此停止收购,造成国内蜂蜜收购价低于白糖价格,许多蜂农由此破产。 (五)贸易救济措施调查从个案调查向对中国经济体制调查转变。例如,2004年加拿大对中国出口的木地板同时发起了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反补贴调查在相当大

9、程度上涉及到了中国经济体制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六)从一种贸易救济手段向多种贸易救济手段并用转变。如欧委会于2005年7月6日对冷冻草莓进行全球保障措施调查,中国和摩洛哥同为被调查国。2006年2月17日欧委会称由于起诉方波兰冷冻协会已经撤诉,欧方认为没有必要再继续进行保障措施调查,因此终止对中国冷冻草莓的保障措施调查。实际上,在此之前,欧委会已于2006年1月19日根据波兰冷冻协会的申请对中国的冷冻草莓进行反倾销调查。 (七)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通过滥用其自由裁量权,针对中国企业采取许多非常规做法,大大增加中国企业应诉难度和应诉成本。例如在美国对中国暖水虾反倾销一案中,美国商务部通过不断发放

10、补充问卷刁难中国的A卷应诉企业;要求应诉企业提供交易双方价格谈判过程的记录;首次针对中国A卷应诉企业进行实地核查。在同一案件中,美国商务部使用替代国价格也有明显错误:(1)该价格在调查期以外;(2)该价格不分虾的大小规格;(3)该价格是一个海产品平均采购价,其中包含了加工过的无头虾和其他海产品(如龙虾);(4)该价格仅仅来源于一家公司。 (八)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逐步从单一法规升级到对系统性法规,对农产品出口的质量标准提出了整体性的要求。其中,原产地标签、质量可追溯体系、食品安全全程控制正在成为发达国家进口市场准入的新标准,大大提高了市场准入的门槛。 四、规避贸易壁垒的应对策略(一)、宏观层面的

11、对策(1)实施农产品标准战略。由于我国人多地少,长期以来,我国十分重视农产品的数量,而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很不完善,直到2001年9月18日农业部才出台了无公害农产品的行业标准,而且这些标准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对于有毒有机物指标和标准则根本没有考虑。当前,一方面全面、深入研究国际上各项农业标准,特别是日本和欧盟的高标准。另一方面加快中国农业标准的研究、制定和修订。尽快采用国际标准并开展产品认证和生产体系认证。同时,政府应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订,不断提高谈判的能力和水平,为我国农产品争取更大的国际市场空间。对欧盟、日本制定的一些远高于国际标准的不合理的标准要按照WTO的有关规则积极应对。如日本“肯定

12、列表制度”中对我们出口紫菜中扑草净残留最高限量,就显违背了WTO公平竞争和无歧视原则。我国积极应对,有了良好的结果。(2)认真贯彻落实商务部的(农产品出口“十一五”发展规划)。商务部在2006年8月发布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这个规划针对我国农业农产品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政策措施。比如要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出口政策支持体系如加大对农产品出口的财税支持;积极为农产品出口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扩大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范围,完善政策性信保制度;减免出口农产品的检验检疫费用,加快通关速度等。在完善贸易促进机制方面,则计划建立权威的农产品贸易信息发布系统和敏感商品出口预警体系,提高农产品出口信息服务的

13、水平。同时,还鼓励企业发展自有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形成品牌声誉和固定的消费群体。若能将这些政策落实,面对日益制度化的技术贸易壁垒我们也必然台纵容应对。比如各地可以通过扶持农产品龙头企业,整合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力量,从而克服企业规模小、分散的局限性,便于做到“统一计划、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施用肥药、统一采收”,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产品出口能力。培育农业龙头,也有利于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二)、微观层面的对策(1)企业应完善经营管理,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在生产管理中,要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积极推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绿色通行证”-ISO1403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认证。除

14、此之外,目标市场的有关农产品认证也应积极去获得。在营销管理中,研究国外市场的消费倾向,积极实施绿色营销策略。学习国外成功企业的营销经验,做到生产和营销两大环节同国际市场接轨,有的放矢提供符合进口国技术、环境标准的农产品,就会减少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的可能性。可以继续推广“公司+基地”的出口经营模式。另外。企业可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开拓其他市场,分散经营风险。(2)加快农产品技术改造和创新。目前,要使我国农产品在欧盟市场、日本市场获取高的利润,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面对日趋制度化的技术壁垒。技术创新显得至关重要。首先,我国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贮存技术还不过关,严重影响了农产品出口,每年都造成大量损失。因此,要加快绿色农产品贮藏加工、运输和包装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其次尽快改变农产品技术落后和科技含量低的现状,不断提升中国农产品的档次。因此,应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技术储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注重有关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基础、应用和开发研究,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引进国外最新的环保技术及绿色食品加工技术,积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重点加强现代生物技术、生态技术、作物栽培技术、育种技术、病虫害监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技术在绿色农产品生产应用方面的技术创新。参考文献裴道国.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2007年26期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