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毕业论文-我国造纸业国际竞争力分析.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18027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9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毕业论文-我国造纸业国际竞争力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毕业论文-我国造纸业国际竞争力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毕业论文-我国造纸业国际竞争力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毕业论文-我国造纸业国际竞争力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毕业论文-我国造纸业国际竞争力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毕业论文-我国造纸业国际竞争力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毕业论文-我国造纸业国际竞争力分析.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学校代码: 10128学 号: 200710706060 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我国造纸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学生姓名: 学 院:管理学院系 别:经济系专 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 级:07-1班指导教师: 副教授二 一 一 年 六 月目 录引言1第一章 造纸业的基本情况31.1纸产品的定义和分类31.1.1印刷书写纸31.1.2生活用纸41.1.3包装纸及纸板41.2世界及我国纸业的发展概述41.2.1 世界造纸业发展状况51.2.2我国造纸业的发展概况7第二章 造纸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理论基础及方法选择92.1 国际竞争力的定义92.2 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102.2.1比较优势

2、理论102.2.2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102.3 对造纸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所选择的方法102.3.1主要分析指标112.3.2 钻石模型的确定11第三章 我国造纸业竞争力分析123.1造纸业国际竞争力定量分析123.1.1市场占有率123.1.2出口质量指数153.1.3市场集中度173.2 定性分析183.2.1生产要素183.2.2需求条件193.2.3相关与支持性产业203.2.4企业战略结构与企业同类竞争213.2.5机会213.2.6政府223.3影响我国造纸业竞争力的主要原因223.3.1 造纸原料的原因223.3.2 企业方面原因233.3.3 产品结构方面原因23第四章 提高我国造

3、纸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244.1造纸原料的解决建议244.1.1 加强林纸一体化的政策落实244.1.2 加大废纸回收利用244.1.3适时引入金融资本254.2 针对企业层次问题解决建议254.3 产品结构问题的解决建议26结论28参考文献29谢辞30摘要我国造纸业是工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民经济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本文通过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来研究我国造纸业国际竞争力,定量上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对外贸易质量指数及产业集中度来分析,在定性研究方面主要运用了波特的钻石模型来研究。最终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在国际竞争力方面低于世界一般水平,而近几年出口的数量增长并非由产业竞争力提高引发,而是市场

4、容量的扩大的结果。影响我国造纸业竞争力提高的因素主要是高昂的原料成本、产品结构的落后、及产业集中程度低。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的政策建议是,加大造纸业原料供应的稳定性,加强林纸一体化政策的贯彻,维护产业安全。根据国际的产品需求的变化,优化产品结构。对于中小企业过多且污染严重的问题,应加大企业整合力度,淘汰落后企业以减小产能过剩的风险。关键字:造纸业;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AbstractPaper industry, which i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national econom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5、our whole industry system. In this paper, I use two basic methods to study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paper industry: qualitative method and quantitative method. For qualitative method, I use 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 quality offoreigntrade and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and for qualitativ

6、e research, I use the PDM (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 to analyze the conditions. In conclusi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our paper industry is still below the average global level. The rise of the export quantity is caused by the enlarged market, not by the enhancement of the competitiveness. Highl

7、y raw materials cost, backwardness of product structure and low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 we should do from the follow three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e steps. Firstly, the stability of the raw material supply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and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practi

8、ce the forestry-paper integration policy to safeguard the industrial safety. Secondly, the product structure should be optimiz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demand. In the end, some medium-sized and small enterprises pollute the atmosphere heavily. In order to reduce the risk of

9、excess production capacity,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of enterprises, eliminate backward production capacity.Keywords: paper industry;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Diamond Model引言造纸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造纸业关系着国家的经济、文化、生活、国防等各个方面,是工业和生活的基本原材料,渗透到了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在国际上,纸张的消费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或

10、地区的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水平。中国造纸工业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2006年我国造纸工业总产值在全国39个工业行业中位列第17位,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 据中国造纸协会2009年的调查资料,生产企业约有3700家,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8640万吨,较上年7980万吨增长8. 27%。消费量8569万吨,较上年7980万吨增长7. 99%,人均年消费量为64千克(13. 35亿人),比上年增长4千克。2009年比2000年生产量增长183. 28 %,消费量增长139. 69 %。 2000- 2009年,纸及纸板生产量年均增长12. 27%,消费量年均增长10. 20%。鉴于我国造纸业对我国经济和

11、环境的影响,及造纸业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本文主要探讨我国造纸业国际竞争力的状况、这种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及改善这种竞争力所需要的改革方向。 国家计委课题组(2001)经过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总结出产业国际竞争力主要包括竞争压力、竞争动力、竞争活力、竞争实力、竞争能力、竞争潜力等六个方面,他们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对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全面的评价,并设计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张吉国、胡继连(2004)在中国林纸产品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中以木浆、纸浆和纸张为研究对象,以世界林纸产业先进国家为参照,使用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贸易竞争指数两个指标实证分析了我国林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研究表明我国的林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与世界林

12、业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1仅对于造纸方面而言,孙春雷、张智光(2003)在造纸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中,通过一定的指标体系取值及核心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价,对3家不同类型造纸企业(甲、乙为外资,丙为国企)进行了竞争力分析。2对于通常的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在数量上主要是通过恒定市场分析模型CMS(Constant Market Share),市场占有率及贸易专业化指数,在定性的分析中,通常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和韩国赵成东的“九要素模型”。本文在研究中所用的数据有四个来源:国家统计年鉴、中国造纸协会年度报告、联合国数据库(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

13、FAOSTAT),研究的范围主要集中在2000-2009这十年的情况。本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次,对造纸行业总体进行分析,得出的数据是对总体的一般性描述。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是没有对出口产品进行细分,没有研究具体的某种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显然行业的竞争力是由产品的竞争力所体现的,因而对产品种类的研究还是十分必要的,这也对优化产品结构具有指导作用。研究的创新之处是提出了用金融工具进行适当干预,维护造纸产业安全。本文的政策建议也是集中于原料成本问题的解决,其次是关于企业和产品结构问题的解决。第一章 造纸业的基本情况1.1纸产品的定义和分类研究造纸业外贸竞争力,首先要对纸制品的分类有清晰的划分。由于在

14、出口统计中不同类别的纸制品,其出口的数量及金额都有显著的不同。因此,在研究外贸竞争力中,需分类别探讨其竞争力,最后根据各组的情况再予以综合分析。下面介绍一下纸产品的基本情况。纸产品分为两大类:机制纸和纸板,即通常所说的纸和纸板。依照中国的统计标准的规定,机制纸根据用途可分为印刷用纸和纸板、书写绘图复印用纸及纸板、包装用纸及纸板、生活及装饰用纸及纸板等。根据本论文的研究需要,以及出口中所占的比例,重点介绍书写印刷纸和其中的新闻纸和铜版纸、生活用纸以及包装纸和纸板等。1.1.1印刷书写纸新闻纸俗称白报纸,是未涂布印刷纸类中的重要纸种。它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在性能上,新闻纸的首要要求是纸面平滑、对

15、油墨的吸收力强,以保证好的印制效果;其次要求纸的拉伸强度高,以使印制过程中不致出现断纸现象;再次要求新闻纸的不透明度高,以适应报纸双面印刷的特点3。我国一般选用木浆制成磨木浆或化学磨木浆,再掺用一定比例的漂白化学浆来抄做新闻纸。尽管工艺简单,但在生产加工上所需的磨木机和抄纸机都是大型设备,固定资产投资大,能耗高,一般的中小型企业难以承担。从新闻纸的发展趋势上来看,其质量不断提高。这一方面节约了原料成本,而另一方面也对纸的抄做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新闻纸外,印刷书写纸还包括书刊印刷纸、凸版纸、书写纸和涂布纸等。铜版纸涂布印刷纸类又包含铜版纸、轻量涂布纸(简称轻涂纸)等。其中铜版纸主要用于印刷各

16、种彩色画报、书刊封面、插图、商品广告、宣传画等,用途广泛,印刷效果逼真,代表了国际市场的需求导向,国内消费量也逐年增加,成为我国发展较快的纸种之一。1.1.2生活用纸生活用纸的范围很广,它包括皱纹卫生纸、纸巾纸以及他们的深加工产品小卷卫生纸、餐巾纸、面巾纸、美容纸、湿纸巾、纸枕巾、台布纸、小孩尿布纸等。对于生活用纸的最基本要求是不能掉毛、掉粉、掉色,不得采用垃圾纸等含有病源微生物及有害化学物质的原料。对于普遍使用的卫生纸来说,其所用原料十分广泛,可以是昂贵的棉浆板或木浆板,也可以是廉价的废纸浆、麦草浆等,但浆料的种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卫生纸的档次的高低4。对于一些特殊的生活用纸,如湿纸巾等,对

17、原料的要求也较高,必须选用漂白针叶木浆或漂白棉浆,以确保其质量。1.1.3包装纸及纸板包装用纸中的主要产品是牛皮纸和纸袋纸,两者对于质量的要求都很高,以确保被包装物的安全。纸袋纸主要用于盛装重量大的水泥、化肥、农药等,不仅强度高还要有一定的韧性。包装纸板又可分为白纸板、箱纸板、瓦楞纸板。其中,白纸板有未涂布与涂布其中,白纸板有未涂布与涂布之分,前者主要用于普通香烟、药品、食品、文具等商品的外包装盒之用,后者档次较高,是对前者进一步加工的高级品,主要用于食品、化妆品、洗涤用品(牙膏、肥皂)等的外包装及其他小型礼品的包装盒,比未涂布白纸板更漂亮、更高级。5箱纸板和瓦楞原纸是加工瓦楞纸板的原料。箱纸

18、板用来制作瓦楞纸板的面层,对于强度及韧性的要求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纤维原料的选择。强度高、平均长度长,且均一性好的纤维(针叶木浆)为最佳。对于瓦楞原纸而言,最基本的要求是环压强度高、挺力好,以保证被包装物品不受挤压。欧美等国大多采用阔叶木浆来制作瓦楞原纸,用它抄造的纸挺度、环压强度、耐破度、耐折度、松厚度等指标都比较高,故成品质量好,而我国大多采用麦草、蔗渣,质量显著低于进口产品。1.2世界及我国纸业的发展概述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增强,世界纸品贸易正在经历着快速发展。纸品国际贸易使世界各地相关的自然资源优势及社会经济优势得到了充分利用,也促进了各个国家以及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对世

19、界纸品贸易格局及中国纸品对外贸易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是进行中国纸品国际竞争力分析的重要依据。本节共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全面系统的分析了近年来世界纸品贸易总量、地区及国家分布、市场及产品结构;第二部分主要对中国纸品的对外贸易额、产品及进出口市场结构进行了分析。1.2.1 世界造纸业发展状况从全球来看,纸和纸板产量逐年增长。1991年世界纸和纸板产量为243429829吨,到2000年产量达到了324047800吨,而2007年世界之和纸板产量为383603402吨。相比1991年,2000年纸和纸板的增长达33%,其中2007年相比2000年增长18.4%.世界纸品除2001年(该年相比前一

20、年负增长1.2%)之外,均稳步增长。1993年突破2.5亿吨,1998年突破3亿吨,2004年突破3.5亿吨。从总体来看世界纸和纸板几乎成线性增长,但增长势头有放缓趋势。从年起,亚洲的造纸增长率为各大洲之首。年末,亚洲造纸产量超过欧洲和美洲,位居世界第一位。图世界各地区纸和纸板产量数据来源:数据库由于亚洲纸与纸板增产速度高于世界平均值,所以亚洲纸与纸板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例明显提升。由1995年的27.5%提高到2000年的28.9%和2005年的36.9%。亚洲2005年纸与纸板产量比上年净增加了808万吨超过了全球的净增加量(744万吨)足见世界纸与纸板生产持续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来自亚洲。 欧

21、洲的造纸产量在2001年增长率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之后其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要高于美洲。其世界产量占世界的百分比几乎没有变化。表-1 世界各地区之和纸板产量增长率 数据来源:数据库年份世界增长率亚洲增长率美洲增长率欧洲增长率1991243429829 60346300 100397308 62683000 1992246340756 0.01263167900 0.047102805516 0.02464529100 0.0291993252453533 0.02565822000 0.042105607308 0.02767101000 0.041994268666495 0.0647

22、1791000 0.091110780500 0.04972751100 0.0841995282041926 0.0577457000 0.079116740100 0.05473378100 0.0091996284032975 0.00781635500 0.054115219800 -0.0173499800 0.0021997300818380 0.05985107500 0.043121392400 0.05480074000 0.0891998301670731 0.00385483527 0.004118950221 -0.0282102729 0.02519993158483

23、08 0.04791223603 0.067122787399 0.03284970300 0.0352000324047800 0.02694516315 0.036121709230 -0.0189693547 0.0562001320424805 -0.0196592590 0.022116590128 -0.0488257547 -0.022002331360820 0.034103425523 0.071117723972 0.0190779009 0.0292003340744538 0.028110035900 0.064117277366 -0.00492886763 0.02

24、32004355446558 0.043116222100 0.056120495568 0.02797220633 0.0472005364380919 0.025122317418 0.052122007135 0.01397786073 0.0062006376036666 0.032134307199 0.098119019637 -0.02101286478 0.0362007383603402 0.02141701546 0.055118575554 -0.004101715886 0.004 按分类来看,1991年世界书写印刷纸产量为70472300 吨,1999年为941933

25、23 吨,到了2002年突破一亿吨。1991年世界书写印刷纸总产量中,亚洲占26%,欧洲占32%,美洲占37%,其余占5%。2003年亚洲占32%,欧洲占33%,美洲占32%,其他占4%。2007年所占比例和2003年大致相等,美洲的比例降低到了29%,而亚洲增加到了34%。包装用纸的产量和其它纸种的增长有着显著不同。1998年世界包装纸产量为28783162吨,到了2002年降到15609715吨,2007年产量为16167634吨。图-3 世界各地区包装纸产量数据来源:UN 数据库 由上图可知从2000年到2001年,世界包装纸产量急剧下滑,下降幅度达46%。在之后的几年中,包装纸产量持续

26、低迷,这与纸和纸板的稳定增长形成强烈的反差。另一方面包装纸占世界纸和纸板产量的比例较小,仅仅在1998年中所占比例接近10%,在2002年之后,所占比重又下降到5%以下,显然这一较小的比重对世界纸和纸板的增长影响较小。世界卫生用纸产量2005年为2527万吨比上年的2393万吨增加134万吨。亚洲为799万吨、北美为744万吨、欧洲为673万吨,均有所增长。6世界主要品种纸品的产能.,未来几年将平缓增长。生活用纸的增长幅度将有显著增长,但美国和加拿大造纸业产能将会有所减缓。1.2.2我国造纸业的发展概况造纸业是我国工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起基础性作用。造纸业发展程度不仅关乎到经

27、济、文化的各个方面,还是衡量一国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纸制品是工业和生活的基本原料,广泛涉及到产品包装和生活使用。该行业具有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特点,有显著的的规模收益。它关联到林业、农业、机械制造、化工、热电、交通运行、环保等产业。由于其较高的行业关联度,以及巨大的市场容量,造纸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日益显著。在国际上,对纸张的消费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与经济水平。1995年我国纸制品产量为2812.30万吨,2001年达到3777.07万吨,同1995年相比增长34%。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从2002年起纸制品产量又迈上新台阶,2004年超过5400万吨,2006年达到6800万

28、吨,2009年接近9000万吨。图-4 我国1991-2009年纸制品产量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年鉴根据中国造纸协会公布的报告显示,2010年19月份的规模以上造纸企业生产快报情况统计, 19月纸浆生产量完成1667.07万吨,比去年同期1410.06万吨增加257.01万吨,同比增长18.23;纸及纸板生产量共完成7338.93万吨,比去年同期6738.42万吨增加600.51万吨,同比增长8.91,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1.51个百分点;纸及纸板产品的产销率为98.1,比去年同期下降0.20个百分点。2009年未涂布书写印刷纸生产量1510万吨,比上年增长7.86;进口未涂布书写印刷纸38万吨,与

29、上年相比下降2.56,出口51万吨,同比下降5.56.7然而,从2007年开始我国造纸行业面临产业过剩的严峻局面。我国纸及纸板的生产基本是以满足内需为主,但由于生产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平衡问题,再加上各国纸张生产品种差异,通过进出口来调节纸及纸板消费量或消费种类是必然的方式。近几年随着我国造纸工业产量的提高,纸及纸板出口量逐年提高,但出口量增加的主要是涂布纸和纸板以及未涂布书写印刷纸和生活用纸等品种,而这几个品种也恰恰是这几年国内生产增量和集中度最大的。并且在上述产品的生产中,外资企业较多。一方面他们改善了国内供给,另一方面也促进和提高了国内纸及纸板的出口量。第二章 造纸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理论基础

30、及方法选择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处于提升对本国国际竞争力的考虑,纷纷开展产业竞争力研究。最早从事产业竞争力研究的是美国。20世纪70-80年代,美国在产业发展中的霸主地位遭到来自日本、西欧等国家和地区的严峻挑战。汽车方面,1980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年产1000万辆,而美国仅产800万辆。8钢铁业的状况也不乐观。1979年,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关闭了16个钢铁工厂。从1978年起,美国劳动生产率连年下降,1979年下降1.2%,到1980年又下降0.3%。而从1981年起外贸逆差逐年增大,1987年竟高达1405亿美元。1987年初,第100届美国国会又成立了由国

31、会两党150名议员组成的“竞争能力委员会”,试图通过立法增强美国的国际竞争力9。在政府的推动下,科研机构和学者也相继举办研讨会,发表大量文章。 欧洲为应对日本和美国的等公司竞争,在80年代也开始研究产业竞争力。应欧洲议会的要求,欧盟于1994年定期向欧洲议会提交欧洲产业竞争力报告。日本为同欧美在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对产业政策也进行了大量研究。日本通产省设立了一个“产业技术审议会”的咨询机构,并提出了”产业技术策略的报告”。该报告涉及重点发展的13个领域,对41个个别策略方案做了详细的规划,力求全面提高日本的产业竞争力。2.1 国际竞争力的定义按照波特的思想,他把产业竞争力定义为:“一国在某一产

32、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一个国家能否创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使该国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 产业竞争力是介于宏观国家与微观企业之间的中观竞争力研究。其内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产业竞争力是一个涉及区域或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国际经济学概念,并包含着“比较优势”的概念。(2)产业竞争力不是指单个企业的竞争力。产业内部企业的相互关系,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的状况,以及国内相应经济形势和背景等,都将对产业竞争力产生影响和作用。(3)从最终角度而言,产业竞争力体现在它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份额。2.2 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2.2.1比较优势理论虽然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并没有直接阐述一国产业竞争力,

33、但其观点是研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绝对优势是国际贸易的基础,贸易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存在生产成本上的绝对差异。李嘉图在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指出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两个国家商品的相对劳动成本,而不是生产这些商品所需的绝对劳动成本。他指出了一国国际竞争力的原因,但其理论仍集中在成本分析方面,忽略了需求方面的影响。之后赫克歇尔和俄林从要素禀赋差异的角度来解释贸易,即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10。许多学者认为,比较优势原理仍是研究国家间产业竞争力应当遵循的理论之一。2.2.2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1990年,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

34、克尔波特发表巨著国家竞争优势。他通过对十几个国家100多个产业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钻石理论”。该理论认为,产业竞争力由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政府六个要素共同决定。“一国在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一个国家能否创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使该国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因此国与国之间某一产业的竞争,应是国与国之间在商业环境方面的竞争。”11其过分强调国家“商业环境”,没有把产业内部因素作为主导,淡化了“技术创新”对产业竞争力的决定性作用。122.3 对造纸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所选择的方法 根据国内外研究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可以看出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很多,其中既有包含统计数据的

35、“硬性”指标,而有些是没有数据的软性指标,这些软性指标的缺点是不容易具体确定。像这种主观性比较强的因素,如果单纯通过研究者的认识情况来进行确定的话,势必会因对产业的认识状况或是因资料收集方面的不足,而产生较大的偏差。尽管大多数分析采用定性分析为主,但笔者认为,为了减少主观因素的误差,本文坚持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的原则。此外,由于国际竞争力总体来说是一个相对概念,竞争力的强弱也会受到其他国家该种产业的发展情况而变化,因而进行产业竞争力的国内外对比也尤为重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会因地域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所以对竞争力先由国家之间,再到区域之间,再进行综合分析就比较客观。2.3.1主要分析指标

36、本文主要用三种指标作为分析依据:市场占有率、出口市场质量指数、产业集中度。市场占有率,为一国某种产品销售额占世界该类产品总销售额的比重或一国某种产品出口额占世界该类产品总出额的比重。一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小,最终将表现在该产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上。出口质量指数为一国某类产品的出口量与该类产品出口额的比值,并和基期相比时的数值。它主要反映某类产品整体出口质量的变化,体现在国际商场上产品竞争力的情况。市场集中度,是衡量某一行业内厂商之间市场份额的一个指标(产量或销售量),通常是指行业中前四位或者前五位的厂商在该行业中所占有的市场份额。由于造纸业显著规模的规模收益因而对市场集中度的分析尤为重

37、要。2.3.2 钻石模型的确定虽然通过对统计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能够得出具体的数值,并且能够精确定位。但不可否认其中的有些因素是无法通过数据进行衡量,如品牌影响力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等。因而对国际竞争力分析也离不开定性分析。本文将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作为对定量分析的补充。决定产业发展竟争优势的因素主要有六个: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策略、结构与经争对手、政府和机遇。这六个因素互相关联、相互联系。它所指的生产要索人人突破了传统范式的要索局限比其不再仅仅包括自然资源,还包括人力资源、资本资源以及制度资源等,而且他还特别强调要索创造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在下文中将详细论述各个因

38、素。第三章 我国造纸业竞争力分析3.1造纸业国际竞争力定量分析3.1.1 市场占有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能够的简单、直接的反映产品国际竞争力大小。就一国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而言,通常可以分析该国产业产品销售额占该类产品在该国总销售额的比重,以及该国该产品出口额占全世界该类产品出口额的比重。国际市场占有率可表示为: (3-1)表3-1 世界和我国纸和纸板出口额世界纸和纸板出口额我国纸和纸板出口额年份吨数金额(千美元)吨数金额(千美元) 国际市场占有 率2000年9705564268794642357985023715500.03452001年93795360653732943539250235548

39、00.0362002年9518685263892701395045025312500.03962003年10250313874101407432805027821800.03752004年11167169485649873417594027111400.03172005年11147613386260371417594027111400.03142006年11395232193695970436727429259650.03122007年118552649103890760665297744493400.04282008年113873325109589421448598835760860.032

40、6数据来源:根据FAOSTAT(世界粮农组织数据) 整理虽然我国出口量和出口金额都有所增长,但占世界纸和纸板出口额的比例并没有太大变化。国际产品市场占有率在2000年约为3.4%,2005年达到了近4%。之后除2007年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4449340吨,市场占有率也达到4.28%外,2008年则降低到了3.26%,比我国加入WTO之前的2000年的市场占有率还要低。图3-1 我国纸和纸板出口额及占世界的比率数据来源:根据FAOSTAT 整理相比之下我们可以看看其他发达国家的市场占有情况:表3-2 2001-2008年 世界主要造纸国家纸和纸板出口额年份国别200120022003200420

41、05200620072008美国57747005614220576846063232906723520741638184777809233107加拿大49662704157170475816056513106166060582378856755734793447芬兰6882720726772081746809350980823621096082451046346610562940德国686670069316708434190983422010503400114593511168677713688907日本132556056633657517718913001891300172932219898

42、921947670瑞典46804604992460568047068594707229940769451784405579171473印尼11149001136970110579015225601522560195844428160303105666中国23554802531250278218027111402711140292596544493403576086世界5609393555441241653785797614373576386458833558179372994798399608数据来源: 根据FAOSTAT 整理在发达国家中,出口量规模最大的是德国。德国纸和纸板占世界的比率从2

43、001年的12.2%,上升到2008年的13.9%。其出口金额占世界的比率超过美国和加拿大。 表3-3 世界主要造纸国家纸和纸板市场占有率年份国别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美国0.10 0.10 0.09 0.08 0.09 0.09 0.09 0.09 加拿大0.09 0.07 0.07 0.07 0.08 0.07 0.06 0.05 芬兰0.12 0.13 0.13 0.12 0.11 0.12 0.11 0.11 德国0.12 0.13 0.13 0.13 0.14 0.14 0.12 0.14 日本0.02 0.01 0.01 0.02 0.02

44、 0.02 0.02 0.02 瑞典0.08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印尼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3 0.03 中国0.04 0.05 0.04 0.04 0.04 0.04 0.05 0.04 总计0.61 0.60 0.57 0.58 0.59 0.58 0.58 0.57 数据来源:根据FAOSTAT 整理上述八个国家的出口金额占世界纸品出口的近60%,因而这几个国家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图3-2 主要造纸国家纸和纸板市场占有率数据来源:根据FAOSTAT 整理在所选的八个国家中,出口比例占世界纸和纸板出

45、口总额比重的前五位的分别是德国、芬兰、美国、瑞典、和加拿大。其次是,中国、印尼和日本。中国纸和纸板占德国的比例由2001年的34.3%,下降到2008年的26%。由2001占美国的40.7%,下降到38.7%。整体来看,中国纸和纸板出口额在2001-2008这八年之中,除了2007年略微有所升高外,占世界纸和纸板总出口的比重大致维持在4%左右,与美国的9%,德国的13%,相差很远。数量上增长较为显著,而国际市场占有率却提高不大。这说明了我国造纸业销售额的增长是由于世界市场容量的扩展而增加,而并非是因为竞争力的提高而变化。3.1.2出口质量指数出口质量指数,也称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指数,是从出口产品的质量与附加值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