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育专业毕业论文18516.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19102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教育专业毕业论文1851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理教育专业毕业论文1851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理教育专业毕业论文1851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理教育专业毕业论文1851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理教育专业毕业论文1851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教育专业毕业论文1851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教育专业毕业论文18516.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论文甘南州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Gannan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status and the sustainabledevelopment6甘南州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摘要:通过对甘南水资源利用现状的分析,指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甘南现阶段发展水平,探讨了该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本对策,以期为扩大城市水资源环境容量 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 :甘南藏区 水资源现状 开发利用 基本对策 可持续发展Gannan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status and the sustai

2、nable development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present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situation of water resource of Southern Gansu Tibetan Area,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water resourc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in this distinct are pointed out. With the present stage development level, in order to enl

3、arge the water resource environment of capacity of the city, improve the water resource bearing capacity and to promote the 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basic countermeasures of water resource sustainabl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in this distinct are discueesd.Key words :Southern Gansu Tibe

4、tan Area present situation of water resourc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basic countermeas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引言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和岷迭山地的过渡地带,是黄河、长江流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其东西长约360.7 km,南北宽约270.9 km, 土地总面积约4.5万km2。甘南高原属于大陆季风气候, 垂直差异较大,无霜期30-200d,降水量较多。由于当地经济落后,在快速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但是相应的保护力度不够。甘南生态环境的恶化,又进

5、一步加剧了当地的经济贫困。因此,合理的发展思路和政策是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的根本之所在1。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以及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问题已引起科学家和国家政府的高度关注2-4。因此, 研究甘南藏区水资源对维护草原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保护黄河源头水资源具有重要科学价值。1.甘南州水资源概况甘南高原境内河流众多,大小河流120多条。以草地、森林、湿地生态系统为支撑的水源补给区面积大约44000km2, 构成黄河及其主要支流洮河、大夏河的水源涵养区。洮河在甘南境内年径流量为45亿m3,大夏河为10亿m3,分别占黄河源区年径流量140亿m3

6、的32.1%和7.1%。相关专家指出:黄河发源于青海,但黄河成河于甘南高原5-7。区域内阿尼玛卿山脉下的玛曲县是天下黄河第一曲,境内黄河长约 433km,是青藏高原中华水塔的重要涵养地, 是黄河流域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洮河、大夏河是甘肃两条最大的黄河支流。洮河在甘南境内年径流量3610亿m3,大夏河年径流量为415亿m3。同时,洮河、大夏河120多条支流纵横全区,流域面积达3117 万hm2。2.甘南州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甘南州位于甘肃南部,甘、青、川三省交界,土地面积达4.5万km2,地域辽阔,地貌特征复多样,气候严寒,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变化大,降水分布不均匀。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气候

7、恶劣,该地生态环境很脆弱。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因全球气温升高、降雨量减少等自然因人口持续增加、草原过牧、森林多年过度采伐等人为原因,使这里的环境、水资源问题十分突出。2.1.湿地锐减据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遥感动态监测研究表明,在全球持续变暖情况下,甘南湿地整体上呈明显萎缩之势。数据显示,甘南湿地由20世纪80年代的42.7万平方千米萎到2007年的17.5万平方千米。其中,玛曲湿地干涸面积已达10.2万平方千米,原有6.6万平方千米沼泽湿地已缩小到不足2万平方千米;与其相连的四川若尔盖湿地,构成黄河上游水源最主要的补充地,但面积也在不断缩小。2.2 涵养水源能力普遍降低,重要河流水量急剧

8、减少由于天然草地的退化和林地面积的缩减,地下水位下降,不少江河支流断流、小溪和泉水干涸,据有关水文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以前,黄河干流在玛曲入境时水量达到147108m3,径流量增加108.2108m3,占黄河源区总径流量的32.1%。洮河在甘南境内的年径流量为45108m3,大夏河的径流量为10108m3,分别占黄河年均径流量140108m3的32.1%和7.1%但由于生态环境恶化,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玛曲段补给黄河的水量减少了15%左右,洮河径流量减少14.7%,大夏河径流量减少了31.6%。白龙江径流量也减少了20.6%8。2.3水资源污染严重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甘南水资源

9、目前污染严重。例如:大夏河进入临夏州后,在耕地多,村庄密集、机关单位、工业企业、城镇居民聚集区的临夏市遭受严重污染。大夏河在临夏境内流程90公里,是临夏境内流程仅次于黄河的河流,是当地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仅临夏市用于灌溉的农田就达4.6万亩。大夏河水质恶化,使得本来水资源紧缺的临夏地,又面临着水质型缺水。这样的流域污染值得我们关注。据临夏州环保局马局长介绍说:“主要污染是城市生活污染。大夏河从甘南流入临夏州属于三类水质,而出境水质为六类。”据当地政府负责人讲,临夏市工业基础薄弱,沿岸工业企业大多是科技含量低、规模比较小的民营企业,由于企业环境治理投资较大,个别企业法人代表的环保意识薄弱,因此

10、向河道中偷排和违排污水现象时有发生。而地方环保部门由于种种原因,对企业排污缺乏相应的监控措施。如此为取得一时之利而牺牲环境,势必会付出更多的代价。甘南水资源的日益恶化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如不及时对其加大保护和治理,不仅会影响和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会影响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2.4人为破坏水资源的不断恶化除了历史和自然因素之外,还有着重要的人为破坏因素。在甘南当地群众对生态资源的公众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具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当地群众生活贫困,很多农民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为了生计他们每年都在草原上乱采滥挖沙金、虫草等资源,有的过度放牧。由于人为采挖活动过度,目前草原生态恶化,雨季无法

11、保持水分,一下大雨就暴发山洪和泥石流,从而殃及黄河的水源之脉。高原的生态很脆弱,地表植被间才能恢复。此外,人为的污染及人们对生态的负面影响也导致了水资源的日益恶化。2.5浪费严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多数地方用水都交水费,人们也就没有节水意识了,认为交了水费就可以肆意的用水了,所以对水的浪费也就越来越严重了。3.甘南州水资源保护对策3.1水资源保护从观念、政策思路上的重视补给区的生态问题引起了国家有关部委、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去年,温家宝总理、曾培副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分别就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进行批示,全国大、全国政协也从不同角度给予密切关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已将甘南黄河

12、重要水源补给区纳入限制开发类主体功能区,并明确了区域功能定位及发展。2007年年底,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这项估算总投资44.51亿元的工程实施后,将极大改善甘南州生态环境,提高黄河水源涵养能力,促进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2制度上的完善3.2.1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要实现西北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迫切需要协调流域水资源管理和行政区水资源管理的关系,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进行水资源总量控制。目前,在甘南州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中还处在多部门分散管理中,存在相互分割,各自为政,管理混乱,管理滞后的现象。从流域全局、长

13、远利益和持续发展要求出发,应该在部门管理的基础上组建一个有权威的统一水资源管理机构,打破各自为政的分散化的水利管理旧体制,协调流域资源管理和行政区水资源管理的关系,统筹规划,制定和实施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利用和保护方案,统一管好地表水、地下水资源和污水。3.2.2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和牧民定居工程甘南自从国家实行“天保工程”、退耕还林(草)以来,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应该明白,有些制度措施实施的效果并非立竿见影,成效凸显,需要一个过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进一步扩大森林生态效益费的范围,增加补助金额,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重点支持黄河水源补给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建立流域生

14、态效益补偿机制。在生态补偿制度的具体实施中建立监督机制,确保资金到位,及时反映群众的意愿。此外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使群众充分认识到,遏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不再仅是当地政府和国家的事情,而是与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适当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实行牧民定居工程对于保护草场从而保护水资源有着重要作用。3.3法律上的完善3.3.1引进利用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科技法,推进生态产业的发展在地广人稀的甘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4503m3,为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2倍,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6倍。人均和面积平均水资源占有量均为全省之最,属于甘肃省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然而甘南州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在生产和生活

15、领域存在严重的消费浪费问题,用水效率不高,节水潜力很大。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 ,不论在工业节水、农业节水,还是在生活等领域里的节水,都重视开发节水新工艺、新技术和设备、依靠科技进步节约水资源。在水资源保护过程中引进利用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科技法对于甘南水资源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将甘南州划为限制开发区域,其中明确规定限制开发区的发展方向是坚持环境保护优先。那么对于经济落后的甘南州来说,如何在保护环境的提下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问题。3.3.2 经济激励政策的确立甘南州内有很多山泉河水,当地群众在取水用水过程中并没有形成节水意识和保护意识,因此在

16、经济落后的甘南地区确立相应的经济激励政策,不仅能激发当地群众的积极性,充分保护水资源,更有助于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3.4 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当地环境伦理的结合水资源的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公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对水资源保护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地政府除了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使社会公众知法、懂法、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外,还可以将公民的环保意识与当地环境伦理相结合,为水资源保护打下良好的基础。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中国甘肃省南部,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全州人口68.01万,有其中藏族36.7万,占总人口的54.0%,多信仰黄教(喇嘛教格鲁派)。藏族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发展史的民族,独有的自然条件

17、成就了他们特有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在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固定的行为逐渐成为习惯并进一步上升为一个区域内认可的强制性规则,这些规则就构成了藏区习惯法。藏区习惯法对环境和资源包括山林、湖泊、土地、草场、水源和河流以及野生动植物等,尤其重视保护。在藏传佛教的引导下,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对于大自然充满了崇拜和敬畏;藏区的人民始终拥有一种原始的天人合一观念和一些朴素的自然宗教思想,蕴涵着丰富而有益的生态伦理观念,这些生态伦理观念主要体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中。在笔者家乡,泉水圣湖是我们顶礼膜拜的地方不允许任何人向里面扔脏物,而且每年都会有人专门去朝拜等等。美国著名法学家哈罗德.伯尔曼在法律与宗教中

18、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因此本人认为在民族地区立法的过程中,将民众深信的环境习惯法合理地纳入国家法中,将国家的环保法制建设与当地人民的传统环保理念、环保文化相结合,从而进一步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结论与讨论对于海拔高的甘南州来说:水资源是生态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因子,所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甘南州发展的关键,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才能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在城市化步伐加快以及经济和人口的双重作用下甘南州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加大,同时也使用水压力逐渐增大,形成了甘南州供水不足,配置不合理以及污染浪费现象严重等问题,因此,要结合甘南州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承受

19、能力,制订可行性的方案,切实采取水资源统一管理,提高水价及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等有效措施,促进甘南州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参考文献:1姚玉璧.王润元,邓振镛等.黄河上游主要产流区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以甘南高原为例J.中国沙漠,2007,27(5):903-9092刘昌明.何希吾.中国21世纪水问题方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3王浩.王建华,秦大庸等.现代水资源评价及水资源学学科体系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2, 17(1):12-17.4夏军,孙雪涛,谈戈等.中国西北流域水循环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3,18(1): 58-67.5王文浩.黄河上游甘南水源补给区生态保护思路J.人民长江,2008,39(20):25 -27.6王文浩.甘南旅游地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7王文浩.论甘南旅游资源开发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4. 8李雨兰.甘南州水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J.西部资源 2009,(03):50-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