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论文诗歌写作中的灵感与抽象思维——瓦雷里诗学一瞥.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923196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论文诗歌写作中的灵感与抽象思维——瓦雷里诗学一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外国文学论文诗歌写作中的灵感与抽象思维——瓦雷里诗学一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外国文学论文诗歌写作中的灵感与抽象思维——瓦雷里诗学一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外国文学论文诗歌写作中的灵感与抽象思维——瓦雷里诗学一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外国文学论文诗歌写作中的灵感与抽象思维——瓦雷里诗学一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论文诗歌写作中的灵感与抽象思维——瓦雷里诗学一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论文诗歌写作中的灵感与抽象思维——瓦雷里诗学一瞥.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诗歌写作中的灵感与抽象思维瓦雷里诗学一瞥 【原文出处】北方论丛 【原刊地名】哈尔滨 【原刊期号】20055 【原刊页号】4346 【分 类 号】J4 【分 类 名】外国文学研究 【复印期号】200601 【作 者】王长才 【作者简介】王长才,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2 王长才,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 【内容提要】瓦雷里认为,灵感对作者的作用远没有读者想像的大。诗歌写作需要作者的艰苦努力,仅凭灵感写不出杰作。瓦雷里将抽象思维重新引入诗歌写作中,突出诗人的自觉与主动性,最终指向写作的根本问题形式。 【关 键 词】灵感/抽象思维/瓦雷里 【正 文】 保尔瓦雷里(Paul Valry, 18

2、71-1945)是法国20世纪上半叶最伟大的诗人,也是杰出的批评家,他的诗学思想继承和发扬了象征主义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在中国,瓦雷里诗学的研究至今尚未充分展开,其“纯诗”理论以外的诗学思想几乎被忽略。本文试图参照西方诗学史,以瓦雷里的言述为本,辨析瓦雷里诗学的1个重要方面“诗歌写作中的灵感与抽象思维”的真正含义。 1 “灵感”是西方诗学史上的老问题。在古希腊前苏格拉底时代,灵感同诗歌密不可分。诗被看作神灵的赐予,诗人唯有神灵凭附、陷入迷狂,才可传达神言、写出诗歌,因而荷马史诗里常有向缪斯祈求灵感的句子。后来的柏拉图把诗人的模仿贬为“影子的影子”,要将诗人逐出理想国,但在斐德若篇中,他又将

3、凭借灵感的诗人同爱智者同置于第1等的地位,认为如果没有诗神的迷狂,无论是谁,都永远站在诗歌门外。单凭诗歌的艺术不可能成为1个真正诗人,充分肯定了灵感对诗歌写作的重要性。在基督教传统中,灵感被视为圣灵进入人的内心。文艺复兴以后,随着“人”的地位的上升,尤其是在浪漫主义兴起之后,人们1般把灵感归为个人天才。通常人们认为,诗人写作只需将瞬间闪现的灵感记录下来,没有灵感就没有诗,“诗歌是灵感的产物”这1观念深入人心。而瓦雷里坚决反对这种观念。 瓦雷里坚持认为,1个人无论多么有天赋,也难以听凭灵感作用,不假思索地即兴创作。诗如果只是灵感的产物,就取消了诗人的主体作用,意味着诗人“降低为1种可怜的被动角色

4、” (p. 299)。诗人可以不理解他写下的东西,甚至可以用不懂的语言写作。这显然是荒唐的。他讥讽道:“灵感的观念包含着这些:不须任何代价的东西是最有价值的东西。最有价值的东西不应有任何代价。还有这个:以自己所最不负责任的东西为自己的最大光荣。” (p. 91) 瓦雷里指出,在诗歌写作中,灵感即使存在,也不1定都有效。它带给诗人的“那些从激动中喷发出来的表达方式只在偶然情况下才是纯粹的”,在大部分情况下“挟带着很多渣滓,包含着大量缺点” (p. 342),甚至只对诗人本人有意义。而在瓦雷里看来,“只对1个人有价值的东西没有任何价值。这是文学中铁的法则” (p. 300)。因而仅凭灵感不能构成1

5、首好诗。他甚至有点负气地写道:“假如我要写作,我宁愿在完全有意识和完全清醒的状态下写乏力的东西,也绝不愿顺从忧虑而在不能自控的情形下写1部堪称最美的杰作。” (p. 204) 与通常观念相反,瓦雷里认为,灵感与其说属于诗人,不如说属于读者。人们感到有灵感存在,恰恰因为诗人的辛苦劳作:“由于努力的痕迹,推敲、后悔、付出的大量时间、痛苦的日子和厌恶都已经过去,都被最终回到作品的精神所抹杀,所以某些只看到完美结果的人认为这个结果来自他们称之为灵感的1种奇迹。” (p. 299)在瓦雷里看来,读者被作品的完美所打动,认为仅凭诗人的能力无法达到这种完美的境地,因而认为存在着“灵感”,并将之归于诗人。“实

6、际上,灵感是读者慷慨地归功于他的诗人的:读者将在他身上发展起来的力量和优雅的超验价值赠送给我们。” (p. 284) 瓦雷里进1步指出,读者之所以经常感到有灵感存在,是因为诗人长期劳动的结晶却在刹那间作用于读者。瓦雷里有1个形象的比喻:诗人的创作就如同将1大堆东西1部分1部分地搬到1座高塔上,而读者的阅读就如同这1大堆东西的瞬间落地。不管搬了多少时间、多少趟,落地只需几秒钟。读者在极短时间内领略诗人长期辛劳的结晶,必然会受到强烈的震动,并将这1奇迹归之于灵感:“请注意哪怕写作1首很短的诗也可能用好几年时间,而这首诗对读者的影响却在几分钟内就可以完成。在几分钟之内,读者受到的冲击却是诗人在长达几

7、个月的寻找、期待、耐心和烦躁中积聚起来的发现、对照以及捕捉到的表达方式的结果。他归功于灵感之处远远多于灵感可以带给诗人的东西。” (p. 302)瓦雷里甚至把唤起这种读者的“灵感”之感视为诗人的职能:“1位诗人其职能不在于去感觉诗的状态:那是属于个人的事儿。他的职能在于要在别人身上创造这1状态。他将读者变成受灵感启示的人。” (p. 284) 或许因为瓦雷里过于激烈地反对灵感,有些人认为瓦雷里对灵感完全不屑1顾,比如同为后期象征主义诗人的克洛岱尔。但瓦雷里并非完全否认灵感,他承认诗人的某种“通过短暂而偶然的表现来存在和起作用”的“特有的个人能量”,他还写过风灵1诗,以中世纪克尔特和日耳曼人的空

8、气精来比喻创造性活动中飘忽不定的灵感。他只是强调仅凭激情与灵感不足以写出好诗,诗人的主观努力才是好诗的保证:“神明亲切地无偿送给我们某1句诗作为开头;但第2句要由我们自己来创造,并且要与第1句相协调,要配得上它那超自然的兄长。为了使它与上天馈赠的那句诗相当,运用全部经验和精神资源并不为过。” (p. 32) 2 在1般人看来,“诗歌”与“抽象思维”相互对立,就如同“冷”和“热”、“善”与“恶”,彼此毫不相容。诗歌只需要“天真的思想、丰富的表达法以及优雅和幻想” (p. 277),推理活动、抽象思维是诗歌的反面,如果用于诗歌只能产生破坏作用。瓦雷里反对这种流行观念,与之相反,他标举智性写作,强调

9、创作过程中抽象思维的作用。他说:“任何真正的诗人远比人们1般所认为的更加擅长正确推理和抽象思维。” (p. 300) 瓦雷里反对诗歌写作依赖灵感,强调抽象思维的作用,主要是为了突出诗人在写作中的主动作用,最终指向写作的根本问题形式。他认为,在写作中形式比任何思想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完美形式才是写作最根本的保证。只凭借偶然的、包含着杂质、甚至只对个人有意义的灵感,不能构造出完美的形式。对诗歌完美形式的追求离不开抽象思维。能否恰当地运用抽象思维决定了诗人能否写出传世之作。如果1位诗人“永远只能是诗人,而没有1点点抽象和推理的能力,他就不会在其身后留下任何诗的痕迹。” (p. 283)因而,瓦雷里

10、认为,诗人必须严肃对待写作,不能放任自己的想像与情感,“要尽可能地避免将自由联想的缪斯在幸福时刻赐予他的1切都泼在纸上。相反,他对所想象、感觉、梦幻和构筑的1切,都要进行压缩、筛选、斟酌,置于形式之中”3 (p. 76)。即使有灵感,如果没有抽象思维将之化为完美的形式,“缪斯和偶然的1切可能的才华就像宝贵的原材料堆在没有建筑师的工地上”,因此在写作中必须要运用抽象思维,进行“大量思考、决定、选择和组合” (p. 30)。 瓦雷里强调诗歌写作中的抽象思维,并不意味着把诗歌视为表达思想的工具,将诗人的工作同逻辑学家和哲学家的工作混同起来,他指出:“材料、方式、时刻以及无数偶然”,“不仅为创作过程带

11、来了难以预料和不确定的因素,并且还使艺术家难以理性地对创作进行设想”,因而“艺术家不能绝对摆脱任意性的感觉。他从任意性出发向某种必然性发展,并从某种无序向有序发展,但这种任意性和无序的感觉始终伴随着他”,“正是这种对比使他感觉到自己在创作,因为他不能从他所拥有的演绎出他头脑中出现的东西。” (pp. 268-269)艺术家的创作并非由某个前提演绎、推导出某种结论,在创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艺术家不可能绝对摆脱“任意性”和“无序感”,恰恰是这种“任意性”和“无序感”,使他的创作活动同逻辑学家、哲学家的工作区别开来。尽管瓦雷里的诗有不少富于哲理,甚至借用了哲学思想来表现他的冥思,但

12、他强烈反对所谓的“哲学家诗人”。他说:“用诗去研讨哲理,无论过去和现在,都是想按照国际跳棋的规则来下国际象棋”,或是“把1位海景画家同1位海军上校混为1谈。”4 (p. 83) 瓦雷里“反对灵感,强调抽象思维”的观念,还同其“征服困难”(difficulty overcome)的价值标准1致:“对艺术作品进行评判,首先要考虑作者为自己设定的要征服的困难。”5 (p. 126)在他看来,1首诗的价值与作者所征服的困难的程度是成正比的。他认为“写诗不艰难的人写的不会是诗。”6 (p. 82)如果诗人仅凭灵感写诗,就成为消极、被动的角色,没有任何精神的努力,这样的诗没有意义。 在瓦雷里看来,诗歌写作

13、就是1件感到困难并征服困难的工作:“在这条路上,我们会看到无尽的折磨、没完没了的争论、考验、谜团、烦恼、甚至绝望,这1切使诗人的职业成为最没有把握和最令人疲惫的职业之1。”他甚至赞同马莱伯的话,“当诗人完成1首好的104行诗以后,他有权利休息10年。” (p. 339) 由于诗人不依赖灵感,而运用抽象思维字斟句酌,诗歌创作就成了艰辛的劳动,诗人形象也发生重大变化:不再是沉醉于迷狂、“总是在昏热的夜晚拈诗1首”的“蓬首垢面的狂人”,而变成了“近乎代数学家的冷静的智者”、“精炼的幻想家”3 (p. 76)。瓦雷里强调抽象思维与艰辛写作,突出了诗人写作的自觉意识,对后来的诗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T.

14、S. 艾略特评论说,瓦雷里在论文学技巧1文中,“发明了使他成为210世纪的代表的诗人形象。”14 (p. 530) 抽象思维或理性思维在诗歌创作中发挥作用,这1认识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诗学即“诗的技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技艺恰是1种与真正的理性结合而运用的创造力特性”(尼可马可斯伦理学)7 (p. 19)。他认为,诗歌写作是理性活动,要求诗人有清醒的理智,在安排情节时“应竭力把剧中情景摆在眼前,唯有这样,看得清清楚楚;才能作出适当的处理,决不至于疏忽其中的矛盾。”12 (pp. 55-56)诗歌之所以高于历史是因为,诗人遵循可然律和必然律,描述的是情理上可能的事,具有普遍性;而历史描述的

15、是事实上可能的事,只是个别。诗人必须将个别与1般结合起来,因而,理性思维或抽象思维在诗歌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贺拉斯的诗艺仍然强调理性,“要写作成功,判断力是开端和源泉。”8 (p. 154)写作要借鉴古人、“合式”(Decorum)、合理,而不能陷入癫狂。古典主义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和贺拉斯的思想,崇尚理性、传统,着重表现1般和永恒的观念,理性或抽象思维是写作最终有效的根本保证。它们追求题材得体、构思严密、布局合理,写作必须严格遵循1整套规范。以“31律”为典型的古典主义规范后来日益僵化,严重束缚了写作,遭到浪漫主义挑战。浪漫主义标举想像、天才、情感,认为理性思维或抽象思维同诗歌水火不容。如布莱克

16、认为,诗人的幻觉可以回忆起人类未堕落前的世界,把诗人的想像看作真理的唯1源泉;华兹华斯认为,“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并突出想像在诗歌写作中的作用;雪莱将诗人比作风吹过而发声的竖琴,并强调诗歌写作要有灵感而不能靠“意识或意志”。随着浪漫主义运动的全面胜利,这种强调天才、灵感、想像、情感的诗歌观念也深入人心。有些象征主义诗人也持这种观念,如兰波认为,诗人应该经历长期、广泛的、不同寻常的感觉体验以找寻自我,最后成为1名“通灵者”,以获得更高真实:“当他陷入迷狂,终于失去视觉时,却看见了视觉本身!”诗歌写作则听从灵感的作用:“如果它天生有1种形式,就赋予它形式;如果它本无定型,就任其自流。”9 (

17、p. 331)后来兴起的超现实主义继承了兰波的写作观,并将之发展到“自动写作”:“1种纯粹的心理无意识化这是1种不受理智的任何控制、排除1切美学的或道德的利害考虑的思想的自动记录。”10 (p. 67)瓦雷里的时代是非理性思潮漫延的时代: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哲学,柏格森“直觉”和“心理时间”的学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等盛极1时。文学艺术领域中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等都产生重大影响。而瓦雷里是非理性思潮中坚定的理性主义者。 NextPage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瓦雷里对抽象思维的强调是针对写作的根本问题形式,而并非针对题材的合理性,也并非指对某种已有规则的严格遵循。诗人的抽象思维激

18、发起的是诗人创造完美形式的努力。正是这1点使瓦雷里同过去的古典主义者区别开来。 3 瓦雷里“灵感与抽象思维”的论述是对象征主义观念的继承与发展,也同他的写作经验、精神追求相1致。 象征主义是对浪漫主义和帕尔纳斯派诗歌的深入发展与总结提升,其先驱可以上溯到美国诗人爱伦坡及波德莱尔,前期以魏尔伦、兰波和马拉美为代表。波德莱尔之后的象征主义,基本上分为两个发展路向:1是波德莱尔-魏尔伦-兰波,这1条线索继承了波德莱尔的“契合”(Correspondances,又译“感应”“交感”“相应”)思想,认为诗人的内在心灵和外部世界之间存在着隐秘的联系,诗人是“通灵者”,力求自由地甚至下意识地创作,表现极端个

19、人化的、非理性的、如梦的意识,形式上不受格律拘束,倾向于自由体诗、散文诗。这种创作倾向后来被超现实主义发展成极端的“自动写作”。另1路向是波德莱尔-马拉美-瓦雷里,这1条线索继承了波德莱尔写作的理智性因素,追求诗歌的完美。瓦雷里的诗歌及诗学就在这条线索上有所继承和发扬。 瓦雷里关于“灵感与抽象思维”的观念可上溯到爱伦坡。爱伦坡写了许多奇异故事,是1个幻想家,但同时也是1个理性主义者。其创作哲学详细解释了乌鸦的成诗过程,他认为他的诗“没有1点是被偶然地抛出来的,整个作品都带着数学问题的精确性和严密逻辑1步步走向它的目的”13 (p. 207)。爱伦坡深思熟虑的写诗方式无疑对热衷于理性的瓦雷里有所

20、影响。瓦雷里崇敬地写道:“通过对产生诗歌快感的条件所作的分析,通过将绝对诗歌定义为穷尽爱伦坡指出了1条道路,他讲授了1门很诱人也很严格的学说,某种数学与某种神秘主义相结合的学说” (p. 180)爱伦坡的崇拜者波德莱尔也看重诗人主体的艰苦劳动胜过灵感,将灵感视为“每日练习的报酬”13 (p. 152)。马拉美则继承了波德莱尔理智写作的思想,虔诚地面对诗歌,对诗歌形式精雕细刻,苦思冥想,力求完美。甚至因为完美理想难以达到,有面对白纸的无能为力之感。可以说,瓦雷里关于“灵感与抽象思维”的思想,是同从爱伦坡-波德莱尔-马拉美强调写作的智性因素是1脉相承的。 瓦雷里极其严肃地对待写作,对作品苛求完美,

21、认为“每首诗都只体现了创作所形成的1种状态,它几乎永远可以重作和修改”4 (p. 89),他自然不会认同听任灵感1挥而就的写作方式。他的诗作大都是抽象思维、艰辛劳动的产物,许多作品都反复修改。如水仙辞,从初稿到发表,改动不下8次,此后每次发表都有改动,从手稿的104行诗到初次发表时54行长诗,再到收入诗集旧诗谱中的59行长诗,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很大变化。然而,晚年瓦雷里还遗憾地说,如果他不偏离诗歌,本可以继续写下去使之成为1个典型15 (p. 53)。此外,瓦雷里对人类的精神活动持久关注,甚至放弃诗歌、转向哲学、物理、数学等学科达20年之久。这种理性的精神操练无疑对他的诗学观念也构成了影响。 T

22、. S. 艾略特说:“瓦雷里是1个真正高度自觉、深思熟虑地进行写作的诗人;或许,他的优秀作品并未完全置于理论的引导之下;但他的理论的的确确对他写作的那类诗歌产生了效应。他是所有诗人中最自觉的1位。”11 (p. 184)瓦雷里诗学出于其切身的写作经验,对后来的诗歌写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他对诗歌写作中的灵感与抽象思维的论述,无疑是其中相当重要的1个方面。 注释: 希腊语tekhn1词译为“技艺”,可兼有“艺术”与“技术”两种意义,诗学原文作Aristotelous peri Poitiks, Poitik等于Poitik tekhn,即“关于诗的技艺”。参见余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第1章注1,北

23、京:3联书店,1999年版第66页;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第1章注1、注2,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8-29页。 【参考文献】 法瓦莱里. 文艺杂谈M. 段映虹译.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法保尔梵乐希. 文学J. 戴望舒译. 新诗,1933,(5). 3法瓦雷里. 论文学技巧A. 王以培译. 黄晋凯等. 象征主义意象派C.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4陈力川. 瓦雷里诗论简述J. 国外文学. 1983,(2). 5Harold Bloom, Paul Valry: Modern Critical Views, New York: Ch elsea Hous

24、e Publishers, 1989. 6法瓦莱里. 文坛旧事A. 潞潞. 另1种写作外国著名诗人散文、随笔C.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7余虹. 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M. 北京:3联书店,1999. 8古罗马贺拉斯. 诗艺A. 杨周翰译. 诗学诗艺C.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9法兰波. 兰波作品全集M. 王以培译.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10法安德烈勃勒东. 超现实主义宣言A. 法国作家论创作C. 王忠琪,等译. 北京:3联书店,1984. 11英T. S. 艾略特. 从坡到瓦雷里J. 旭东译. 诗探索. 1998,(2). 1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诗学A. 罗念生译. 诗学诗艺C.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13法波德莱尔. 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C. 郭宏安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14Encyclopedia of World Literature in the 20th Century. volume4: R to Z, Frederick Ungar Publishig Co. , Inc 15金丝燕. 文学接受与文化过滤中国对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接受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16免费论文网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