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透视翻译与文化交流的亲缘关系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923571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角度透视翻译与文化交流的亲缘关系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多角度透视翻译与文化交流的亲缘关系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多角度透视翻译与文化交流的亲缘关系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多角度透视翻译与文化交流的亲缘关系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多角度透视翻译与文化交流的亲缘关系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角度透视翻译与文化交流的亲缘关系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角度透视翻译与文化交流的亲缘关系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多角度透视翻译与文化交流的亲缘关系 摘要 本文从七个不同角度翻译历史回顾,翻译当前发展形势,翻译理论,中西传统翻译实践比较,翻译实践中的文化特色、差异,翻译与文化交流以及结合我国古典文学走出国门、古典文化面向世界透视翻译与文化交流的亲缘关系。其中在探讨翻译实践中的文化特色、差异时,将其分为六类思维特色、地域文化特色,历史文化特色,风俗文化特色,宗教文化特色,价值取向和心理取向特色;在阐述思维特色时又将其分为A-E五部分。最后得出结论:翻译与文化交流是有一定的亲缘关系的。关键词 亲缘关系 翻译 文化交流 语言 文化 特色 差异 Abstract This paper penetrates the

2、 natu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from seven perspectives, including history of translation,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theories on translation comparisons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 practice, cultural flavor and discrepancies disp

3、layed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the mutual influences between translation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our Chinese classic works and culture introduced to the outside world. With respect to cultural flavor and discrepancies, six categories are given as thinking patterns, regional culture, historic

4、al culture, habits and customs, religious culture, and values and psychological inclinations. With regards to the explanation of thinking patterns, five sections are illustrated from A to E. Finally, the conclusion is disclosed as there is some natu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and cultural c

5、ommunication is. Key Words: Natural Relationship Translatio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Language Culture Flavor Discrepancies一、引言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Edward Taylor)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他强调指出的是狭义的文化,即精神文化。文化从广义上的内涵和外延远不止此。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可称之为文化,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民族经过数千年历史发展和积淀,逐渐形成本民族各具特色的

6、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像一面镜子反映着本民族的全部文化,又像一个窗口,揭示该文化的一切内容。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翻译则是一种用某一种语言信息来替代另一种语言信息的技巧,是进行语言信息转换的有效工具。布朗绍指出,“翻译是纯粹的差异游戏,翻译总的涉及差异,也掩饰差异,同时偶尔显露差异,甚至经常突出差异。这样翻译本身就是这差异的活命化身。”(美国学者文努迪LVenuti翻译再思)因此翻译的最大困难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解决好翻译的差异问题是保证语言之间成功转换的关键。从事两种语言间的翻译,除通晓两种语言文字外,还必须深刻理解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和特色,进行两种文化的交流,这样才能

7、真正实现语言文化信息上的成功转换,实现翻译的文化桥梁作用,实现译者的文化使者角色。二、主体论证:透视翻译与文化交流的亲缘关系1、翻译历史回顾翻译最早可追溯到纪元前三千年古埃及王国时期埃里方太第一大瀑布地区载有两种文字的铭文。从纪元前三百年起,古罗马人大量吸收希腊文化(包括整个宗教系统在内)的时候,翻译便在西方起着重要作用。12世纪,西欧接触西班牙的伊斯兰教,这给大规模的翻译带来了两个重要的有利条件:文化上的本质差别和两种语言的继续接触(Storing,1963)。摩尔人在西班牙的统治垮台后,西班牙的托莱多翻译学派(Toledo School of Translators)就把希腊科学经典和哲学

8、经典的阿拉伯版本译了过来。1522年,路德(Luther)的圣经德译本奠定了现代德语的基础。1611年,詹姆斯国王(King James)钦定的圣经英译本对英国的语言和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莎士比亚时代之前、在法国古典主义兴起之前、在浪漫主义运动兴起之前,都有过值得注意的翻译交流时期。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大约2世纪-7世纪)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勒菲弗尔曾提出,翻译实践是用一种文化来对付我们所谓的另一种文化的策略的一种。翻译实践的发展向我们提供如何看待那种社会的线索。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三次翻译对策,这一历

9、史说明:在中国文明开化中占突出地位的另一种文化并不被认为十分重要。在这方面中国并不是孤例,古希腊表现得更为极端它对另一种文化根本不感兴趣,不曾开发任何翻译思想,也几乎不曾翻译过任何东西。凡自命处于所在世界中心的文化,除非被迫,都不大跟另一种文化打交道。希腊人首先是由于波斯人的入侵被迫同另一种文化打交道,但它对外来文化能够成功的予以轻蔑地拒绝并置之不理;然后是古罗马人的占领,它不再能完全忽视。中国由于佛教传布而被迫同另一种文化打交道,但外来文化并没有威胁到自己的社会结构,所以容易接受;19世纪严复和林纾用汉语言文言文和中国人的说话方式,即按照前人的传统同化策略,进行翻译,直到文言文在官员、文人、

10、知识分子中间不再作为交际语言和随之而来的西方文化影响在中国兴起的时候,这一同化策略才在20世纪行不通。不仅自认为在总格局中居于中心地位的那些文化采用此策略,性质上比较相同的那些文化也是如此,他们常把自己的行为方式看作“理所当然”,面对其他方式时就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方式看作是最好的。他们在接受外来文化成分时就没有太多疑惑和限制地将外来成分加以归化。回顾中西翻译历史,不难看出:翻译是为适应文化、文化交流的客观需要而产生,且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受着一系列文化、历史因素的影响。因此,翻译是一种文化现象;而翻译的产生、发展无疑促进了不同民族间广泛的文化交流。2、翻译当前发展形势 20世纪已被称

11、为“翻译的时代”(Jumpelt,1961)。全球信息时代降临,信息爆炸、知识爆炸,同时也就是翻译爆炸。在今日“地球村”,离开翻译谈论知识信息是难以想象的。各国公私机构之间所缔结的协定,需要译成各有关方面的文字;国际组织的建立,多国公司、多国共同体的成立;将突飞猛进的工业技术推广到发展中国家去的尝试;技术文献用各种语言文字的同时发表以及全球信息交流的频繁这一系列社会、文化因素显然都增加了翻译的重要性,并推动了翻译的强势发展。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翻译索引记载,从1948年到1970年,翻译资料的数量增加了3.5倍;美国和苏联在整本整本地翻译科学、技术、医学方面的杂志;欧洲共同体雇佣的翻译人员

12、有1300名之多,1967年一年内所译的科学杂志竟达8000本之多(Spitzbalt,1972)。在这国际化的时代里,某些作家的原著还没有译本销售的多。 中国的第四次翻译高潮也早已在神州大地上蓬勃开展,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水平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对中国社会发展、文化传播的贡献也是无法比拟的。这是我国在全球信息时代大背景下,推行改革开放政策,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化强国之路的产物,是人类翻译大潮时代到来的真实体现。 21世纪,翻译更是以强大的势头席卷整个地球;在人类高奏和平发展的伟大乐章中,翻译无疑是不可或缺的旋律;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大军里,翻译必然是一支活跃的先头部队。3、翻译理论 以下是有

13、关翻译任务、程序与技艺三方面的现有翻译理论:托尔曼教授在谈翻译艺术中译者的任务时提出,翻译不是把一种外语的单词译成英语。它应该是原文中感情、生命、力量和精神的一次蜕变。换句话说,翻译要能在英国读者、听者中间引起像原文读者、听者所有的同样的情感。也正像韦拉莫维茨所说的那样,“译者的目的就是要构成这样的句子,它将在今天的读者身上造成像原文在作者同辈人身上造成的那样的印象,尽最大可能地唤起同样的思想和感情。”由于不同语言读者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要使原作与译本产生同样的效果,无疑需要译者进行有效、成功的文化信息的转换,而只有译者掌握了不同文化的共性与各自的特色、差异,尤其是后者,才能成功的实现文化交流

14、,真正实现译者任务,达到翻译的真正目的。威尔斯巴恩斯通教授在评论译诗时指出,对原诗的理解会因人因时而异,从而也就不存在千篇一律的译法。(当然,这一论点不仅限于诗的翻译,而且也适用其他体裁的作品)。如红楼梦开宗明义第一回好了歌的第一句:“世人都晓神仙好。”由于理解的不同,杨宪益和戴乃迭将其直译为“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而霍克斯则将其译为“All men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won”。“理解因人而异”,乃由于古今语的差异与文字之训诂亦有变化所致。勒菲弗尔认为,西方翻译史日益证明,翻译技艺多个世纪以来都在不断变化,在某一个

15、特定历史时期被认作是“显而易见的东西”(what was accepted as obvious)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转瞬即逝的阶段。重要的问题是转变和改变都不是随便发生的,相反,他们是根据各种不同的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与翻译现象达成和解的方式密切相关,与对付另一种文化的存在(the existence of The Other)所提出的挑战密切相关,同时也与一些对付那另一种文化(That Other)的策略中选择可行的对策密切相关。因此,翻译,无论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思想运动,还是作为一项职业、一种知识技能,总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翻译的概念、方法、样式、标准、风格无不与时俱进。4、中西传统

16、翻译实践对照中西传统上,翻译实践都似乎是从口译(当时多为有关商业交易的口头交际)开始的,但勒菲弗尔提出,中国传统和西方传统都是沿着不同甚至相反的轨道从原始的口译发展起来的。中国的传统大体上更接近口译情景,因此,比较不重视“忠实的”(faithful)翻译,而忠实的翻译却早在西方成为翻译思想的中心观念。弗米尔(Vermeel)根据西方翻译史的研究指出,西方之所以从根本上摆脱了口译情景,首先是由于翻译在西方兴起时所处的社会,一开始就存在阿卡德和苏米尔两种非同质的语言。苏米尔文化,盛行较早(大约始于公元前3000年中期),但不久(约公元前2024年)便为阿卡德语所战胜;不过很长时间后,苏米尔语仍被用

17、为宗教文本写作和交流知识的语言,因此需要翻译,但翻译并不容易,因为苏米尔语与已知的任何语言毫无联系,而属于闪米特语系的阿卡德语跟苏米尔语很不相似。这种情况在古代汉语及其非规范变体中并不存在,在古希腊所说的那些方言中也没有。通过具体密切观察经文在中国和西方的翻译,即佛经之译成汉语和圣经之由圣哲罗姆(Saint Jerome,347-419或420)从希腊文和希伯来文之译成拉丁文(此译本为4世纪天主教所钦定的通行本圣经),中西翻译传统的差别便显而易见。 首先,从翻译方法来看,佛经翻译和圣经翻译这两种事业之间的第一个明显差别在于:佛经最初译成汉语时,几乎没有可用的书写文本,传播佛经的媒介与口译情景密

18、切相关。另一方面,哲罗姆是从书写的文献翻译的,一开始就处于笔译情景之中。尽管这两种差别并非继续保持界限分明,因为书写的佛经汉译文本逐渐可以用来译成汉语。但勒菲弗尔表明,做某种事业的初次尝试一定会建立一种传统,而这种传统也就成为中西翻译思想不同的原因之一。 其次,两种传统最令人注目的差别,也许是忠实和自由对立的差别,这种对立从西塞罗(Cicero,106-43BC)起便烦扰着西方的翻译思想,后在圣经翻译中加剧。这种情况在中国传统似乎并不存在。最初佛经译成汉语采用的是“质朴的”(simple)文体,主要是因为翻译那些佛经的外来佛教僧侣,并非人人熟悉汉语。 出人意料的是:中国译者在最多一代或两代后所

19、放弃的那种质朴文体,却类似圣哲罗姆翻译拉丁文圣经所采用的那种文体,该文中有大量希腊文的音译,仿效希腊句法的模式,还有仿效希伯来文的模式。这两种传统,一到中国人来翻译佛经时便消失(约三国支谦时期)。支谦之后,中国翻译采用了适宜文学作品的文雅(elegant)文体,无疑是因为译者意识到这种文体是官员、文人、知识分子读众所感兴趣的唯一文体,直到20世纪初文言文为白话文所取代,当时白话文在精英群体中已成为通用的交际语言。 再次,中国传统强调有组织的合作,而西方传统往往不赞成这种观念。早期佛经之译成汉语清楚地分为三个阶段:口授(口译文本阶段)、传言(讲授、传播和背诵阶段)、笔受(正式写成汉语阶段)。事实

20、上,有组织的合作后来演变成一种制度:各人拥有不同的头衔做着12种不同的工作 。而圣哲罗姆自从同修道士和高贵罗马妇女隐居到伯利恒也同不少助手合作来翻译圣经,但绝不像鸠摩罗什(344-413)在长安“逍遥园”(Carefree Garden)集体合作的盛况,哲罗姆在伯利恒只把他们当“活字典”来咨询,而不作为自己实际译写的合作伙伴。此外,中国传统上至少自支谦起,形式和内容同等重要,但带有一个更为重要的附带条件,那就是形式是中国的形式,不能带进丝毫原文的形式。外来形式在中国19世纪翻译传统告一结束时,才开始引进,冯至等人才把例如西方十四行诗商籁体(sonnet)形式引进到汉语中。然而,在形式和内容相比

21、之下,西方传统一直未把形式看得那么重要,特别是在翻译神圣经典时,中国概念的“雅”永远不起重要作用,且从未占过支配地位。因为翻译在西方传统中并不认为是用来取代另一种文本的,至少不是把原文完全消灭,在译文之外或背后原文文本总是存在;它总是一种检验标准,而且甚至更为有意义的是,它被赋予最后权威。总之,翻译永不曾真正地作为自己独立存在的文本,译者总在回顾原文本。这就说明原文本之所以在西方各种传统中一再重译的原因,除非某个译本被批准作为近似原文的译本。哲罗姆之把圣经译成拉丁文也正是这种情况他的译文本身也只是从前译本的一种校正,尽管世称拉丁文通用本圣经,并被宣布为罗马天主教会圣经官方版本,它基本上仍是一种

22、翻译。很明显,权势也在佛经汉译中起过作用。道安(314-385)指出,如果没有国王的支持,佛经汉译将无法进展。不过,佛经大约在300年之后便失去了官方支持;官方对拉丁文圣经的支持,至少在罗马基督教会方面,则一直 持续到今天。实际上,直到16世纪伊拉斯谟(Eramus,1469-1536)出版了新约(New Testament)的译文,拉丁文圣经从未受到过挑战,唯一的附带条件是:伊拉斯谟的翻译只为学者所阅读,拉丁文圣经仍是通用译本。通过中西传统翻译实践的比较,不难看出,语言对翻译确是一种略微触及的影响,翻译的一系列因素似乎与语言关系不大,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与文化相关。这些因素包括权势。正如勒菲弗尔

23、和巴斯内特所认为的那样,翻译研究不是研究译本本身,而是研究文化上的相互作用。5、翻译实践中的文化差异如前所述,从事两种语言间的翻译,除了通晓两种语言文字之外,还必须深刻理解两种语言间各自的文化特色及其彼此间的差异,尤其是英汉两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语言。各自的文化特色表现在:思维特色、地域文化特色、历史文化特色、习俗文化特色、宗教文化特色、价值取向和心理取向特色。这些特色、差异闪烁在单词、短语、句子、篇章、著作中,使不同的语言有了鲜活的民族特色,使译入语读者、听众感受到异域风味。作为文化信息交流、转换的主要技巧的翻译实践逐一向译入语读者、听众揭开这些文化特色的面纱。5.1 思维特色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思

24、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思维差异反映着某一种语言群体千万年来形成的语言倾向;同时作为思维交流的工具的语言体现着思维差异。思维差异在英汉翻译中起着极为重要甚至决定性作用。A汉语民族思维的模糊性(ambiguity)、整体性(integrity)、集体性(being collective)与英语民族思维的精确性(precision)、分析性(being analytic)、个性化(being individual)使得语言表达上汉语多概括性词语(general word)即语言学上的上义词(super ordinate),英语多具体化明确性词语(specific word)即下义词(subord

25、inate/hyponyms)。例如汉语“说”用更准确、具体富有变化的英语单词表示有:splutter, grunt, exclaim, scream, whisper, snap, announce, shout, insist, inquire而当汉语用“说”来表达这些单词时则通常添置状语,如:气急败坏地说、嘟嘟囔囔的说、大为感叹地说、尖叫着说、窃窃私语地说、怒气冲冲地说。另外汉语的很多上义词如“伤”(hurt, injury, damage, wound),“羊”(ram, lamb, ewe, goat, sheep)遇到这种“概括性词零等值”(zero equivalent of g

26、eneral word )时,必须改变整体化思维模式,根据语境(context)寻找具体性词语。B汉语民族思维的模糊性与“天人合一”(integration of heaven and human)、“以人为中心的”(human-centered)思维模式,在句子时态、语态、句子结构的相对模糊性和隐含性上得到具体体现;而英语的16种时态及具体规则,主被动语态(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voice)的泾渭分明及主客体(subject and object)的严格区分,且注重客观事物对人的作用和影响,则是源于其自古以来的精确的分析性的科学思维模式。实例对照:a时态(1)干这

27、种事的不是他还有谁?Who else did it if it was not him?(2)他等医生已经等了3个小时了。He has been waiting for the doctor for 3 hours.b主客体(3)His illness prevented him from attending the conference. 他因病未能参加会议。(4)The very sight of it makes me feel nervous . 一见到他,我就感到紧张。(5)American education owes a great debt to Thomas Jefferso

28、n.托马斯 杰菲逊为美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c句子结构一些学者指出汉语句子主题突出,即主题不是句子主体;而英语句型则为主题突出即句子主题通常即为主体。汉语句型的特色,有时使得很难找到主体,尽管主题清楚:(6)台上坐着主席团。On the platform seats the presidium.(7)夏天很难保藏食品。In summer the preservation of food is difficult.C汉语极为关注语言的意象性,尤其是隐含在文字背后和字里行间的联想意义,善于运用极为生动、富有比喻性的意象表达抽象意义,产生栩栩如生的画面,因此汉语民族的主观性思维使语言表达目的在于

29、产生感染力,唤起读者、听众内心深处的情感、产生共鸣。而英语民族的客观性思维特征,使其偏爱用抽象的、非人性化的语言,旨在说服读者、听众。实例对照:(1)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Chinese people led a life of extreme hardship.(2)这时人们指责他装聋作哑。He was now in charge of willful blindness.(3)他这一阵心头如同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总是安静不下来。The mind is in a turmoil these days and he was quite unable to think straight.其

30、次,意象性思维和抽象性思维使得英汉两种语言使用动词、名词和介词的频率不尽相同。汉语的动态性意味着对动词的偏爱,而英语则相对较为静止,倾向于用抽象的名词、介词来表达抽象思维。实例对照:(4)I used to be a bit of fancier myself. 过去我常常有点胡思乱想。(5)The performance is on. 演出已经开始了。(6)这本书太难,我看不懂。The book is above /beyond me.(7)这位流行歌星在舞台上的出现引起了全场观众起立鼓掌。The pop stars presence on the stage brought the aud

31、ience to their feet in applause.再次,汉语民族的主观性思维使得汉语在很大程度上摆脱规则的束缚,句子成分、功能词和词序的排列极为灵活,从而产生不同的隐含意义,而英语民族的科学的客观性思维则使得这些语言单位、要素相对稳定得多。如一段歌词:“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每一个重复的词都充当不同的成分角色,很难将其以同样的形式译成英语,尽管英语中也有类似的同源宾语结构,如laugh a merry laugh。又如:功能词“和”在汉语中既可做介词(preposition),又可做连词(conjunction),而英语介词“wit

32、h”与连词“and”在语法则是截然不同的句子成分。实例对照:(8)我和他都去过。(连词)Both he and I have been there.(9)我曾经和他去过。(介词)I have once been there with him.再如“给”:(10)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He bought a book for me .(11)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He gave me book.再如:(12)有啥,吃啥。(Eat whatever we have.); 吃啥,有啥。(Whatever you want to eat, we will get it for you.)D汉语民

33、族整体性、直觉性、意象性思维,使其语言表达成“S”风格,即曲线型思维习惯于从侧面说明,阐述外围环境,最后点出中心,句式结构多为重心在后,头大尾小;而英语民族的分析型和直线型思维使得表达思想时,直截了当,要点放句首,再补进各种标志,句式结构多为重心在前,头短尾长。实例对照:(1)I met with my middle school classmate at the entrance of the theater at 7:30 yesterday evening whom I hadnt seen for years.昨晚7点半在剧院门口我碰到了多年未见的中学同学。八月一日第AG-3合同下的十

34、万吨小麦,原定于十月底以前交货,你方在合同中保证提前交货,并且以此作为签订同的条件,但是,这批小麦迄今尚未装运,对此,我们深表遗憾。We very much regret that 100,000 tonne of wheat under Contract No.AG-3 of August 1,scheduled to be delivered by the end of October is up to this moment not dispatched, 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 you have granted an early delivery in th

35、e Contract which was actually sighed on this understanding .E汉语民族的集合性和合成性思维方式使得作品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中短句频频出现,且彼此间无连词,且常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段落篇章;而英语民族的分析性逻辑思维使得句子中的任何一个成分都可以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相对有意义的独立单位,且强调空间组织顺序。实例对照:(1)王家的里外亲戚,人口不旺,正人也不多,(于是,天狗),爹娘下世后,大半就断绝了来往,(即便)小半的偶有走动,也下眼看天狗不是个能成的人物,(因此,他们对天狗)情意上也淡的如水。(括号内内容为根据英语形式逻辑添加的)(贾平凹天狗

36、)。The house of Wang was not exactly overflowing with issue and although there were a few relatives about ,direct descendants were scarce. Once Tiangous parents passed away ,his contact with family members had more or less stopped ;those who occasionally got in touch saw him as a man with few prospec

37、ts and so his family ties had worn thin.(2) If the auctioneer knowingly receives a bid on the sellers behalf or he sells or produces such a bid ,and notice has not been given that liberty for such biding is reserved ,the buyer may at his option avoid such a sale or take the goods at the price of the

38、 last good faith did prior to the completion of the bid.(3) 一路上,杳无人烟,更没有房子,只好走到哪儿,睡到哪儿,。我们走了差不多两个月,就这么走走睡睡,走到荒原尽头,已经是初冬了。That was really a no mans land -to say nothing of houses whatsoever. We just slept where we could when we all go through it; it was already an early winter.总之,以上五个方面有关翻译实践中体现的思维特色

39、在传达文化信息、进行文化交流中担当着至关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只有识别到、发现并且抓住这些作为翻译内在规律思维特色;并且熟练、巧妙地将其运用于翻译实践中,才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文化再现(the maximum reappearance of culture)”,才能真正地发挥翻译的文化信息交流的作用。5.2 地域文化特色不同民族由于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差异,形成的地域文化便具有差异性、民族特色,表现在不同的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者事物采用不同的言语表达形式。如:英汉民族在方位及其相应物上的表达特色:自古以来,汉语民族重南,将其置于北前“南面称王,北面称臣”、“面南朝北”、“南尊北卑”,而“

40、从南到北”英语为“from north to south”。再如,汉语“东风”指春风,常常用来象征春天、温暖,对东风有一种偏见,韩愈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蓝茂“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而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的英国西风是春风,雪莱西风颂便是文学作品中对西风讴歌的典型代表;有时,为了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必须将英语中的“西风”颠倒成汉语中的“东风”,如方重译坎特伯雷故事集总引中的诗句,“when also zephyrus with sweat breath/Exhales an air ”(zephyrus即西风)为“当东风吹香”。5.3 历史文化特色历史文化是由于特定的

41、历史进程和社会遗产的积淀相成的,历史文化特色、差异也常常引起翻译难题,突出表现在英汉历史典故中。实例对照:(1)“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诸葛亮”是华夏文化中智慧的化身)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Chukeh Liang the master mind.(2)毛泽东七律送瘟神“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舜尧”是中国历史传说中的两位贤明的君主,为人民拥戴)Spring winds move willow wands in tens of millions ,six hundred million ,we shall

42、all be Sage-Kings.(3) His income derived from shylocking. (Shylock 是莎翁名作威尼斯商人中犹太人放高利贷者)。他的收入是放高利贷得来的。(4)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on fish and plays the game.(“eat no fish” 源于伊丽莎白女王时期,天主教徒反对教府,按照天主教仪式在星期五只吃鱼,新教徒拒绝履行这一仪式表明忠于政府,该短句此后转为忠诚。“play the game”原为规规矩矩办事,后来转义为办事公道,行为光明正大。) 约翰值得信赖,他忠诚不二,办事公道

43、。历史文化造成的语言上的形象空缺( image gap)翻译者只能在了解原文意象历史文化背景和文化底蕴后采取舍形象保喻义的手法进行补偿翻译(compensation translation), 即变通翻译。再如:Take French leave 不辞而别(源于18世纪法国习俗,参加宴会的客人不同主人告别就离席而去),Roman peace 以武力维持的和平,Roman holiday 以看别人受苦为乐的娱乐,Indian gift 期待还礼或者退回的礼物,Indian giver 期待还礼而送礼的人。5.4 习俗文化特色习俗文化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英语汉

44、语习俗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对待动物的态度上,英语“dog”和汉语狗便是一个典型,在此不再赘述。又如“杜鹃”在汉语中既是鸟又是花,作为前者,它是一种春末夏初不断啼鸣的益鸟,亦称杜宇、蜀魂、子归,作为后者,它是一种春末夏初的盛开的花,亦称映山红。杜鹃一词在汉语中的文化意蕴既为深厚。相传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望帝)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杜宇死后,其魂魄化为鸟,名曰杜鹃。杜鹃日夜悲啼,泪继以血,其血遍布山野,化为杜鹃花。李商隐无题“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即为典范。作为鸟,概念上的对应词为cuckoo,作为花,对应词是azalea,不管是cuckoo,还是azalea均无与汉语对应的文化意

45、义。英语中,cuckoo除了概念意义为,还有“怪人”,“傻子”的意思,cuckoo与nest搭配构成cuckoo in the nest 表示an unwelcome intruder in a place or situation.“不速之客”,“入侵者”的意思,引申“拆散他人骨肉之情的人”,“破坏他人家庭的人”,这层意义主要是由杜鹃的生物属性(产卵于其他鸟类巢中,由其巢主孵育。雏出壳后,推出巢主雏鸟独自哺育)引申而来,英语中的cuckoo的这层引申义,则是汉语杜鹃,所没有的,而后者所蕴涵的“乡愁”、“悲切”和“春色”三种文化意义与英语中cuckoo 两者的文化内涵互为缺项。再如汉语“龟、鹤

46、、鸵鸟”与英语“turtle ,crane, ostrich ” 都存在文化内涵的不对等甚至空缺。对此类习俗文化差异所产生的翻译难题,翻译者只能从文化角度来把握,进行跨文化交际,这也是学习语言和从事翻译的真正目的所在。5.5 宗教文化特色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意识、民族崇尚和禁忌,尤为值得翻译者在实践中高度重视、关注。道教、儒教、佛教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与此有关的习语数不胜数,仅仅举几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三教九流”,“灵丹妙药”,“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而欧美人大多信奉基督教,有关Go

47、d的习语如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God bless (离别时的祝福语,-祝你一路平安,上帝保佑你)。对于类似习语,少不留神,便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如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霍克斯翻译为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看似形神兼备,却让信奉佛教的刘姥姥皈依基督教了,霍克斯在此有篡改原文文化内涵之嫌,而杨宪益则将其翻译为“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 似乎更尊重原文作者、原文宗教文化内涵,真正起到了文化交流的作用。5.6 价值取向和心理取向特色上述的5种

48、文化特色、差异无不对一个民族的文化取向和心理取向产生微妙却深刻的影响作用。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取向和心理取向,帮助该文化群体区分美丑、善恶;它们包括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等等。英汉民族价值和心理取向不同,导致相同的比喻意义用不同的意象来表示,此类现象在翻译实践中俯首即拾、不胜枚举爱屋及乌 Love me ,love my dog;班门弄斧 teach fish to swim;过河拆桥 kick down the ladder; 如鱼得水 like a duck to water; spend money like water 挥金如土,一掷千金; tread upon eggs 如履薄冰;drunk as a sailor 烂醉如泥。针对这类语言文化现象,为了实现形象功能等值转换,译者在原文意象文化意义的基础对其灵活处理,更换为译文读者认同的、可以接受的意象。总之,从以上六大方面的文化特色、差异,不难看出,不同民族语言多角度全方位体现着本民族文化特色,而这些千姿百态的,奇妙的文化特色正是通过翻译这一有效工具逐一展现在译文读者面前的,只有作为文化交流使者的译者真正了解掌握了这些文化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