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论文试析莎士比亚对女性的认识.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924312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论文试析莎士比亚对女性的认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外国文学论文试析莎士比亚对女性的认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外国文学论文试析莎士比亚对女性的认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外国文学论文试析莎士比亚对女性的认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论文试析莎士比亚对女性的认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论文试析莎士比亚对女性的认识.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试析莎士比亚对女性的认识 试析莎士比亚对女性的认识武文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191)摘要:莎士比亚在他的悲喜剧、历史剧以及传奇剧中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这些女性有的被刻画成纯洁的天使,有的是狠毒邪恶的恶魔。本文通过研究这些戏剧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出莎士比亚依然摆脱不了男权社会和他作为男性本身所具有的男性视角的影响,把戏剧中的女性刻画成了受男权束缚的脆弱群体,并因此体现了莎翁的男权意识。 关键词:莎士比亚;女性;男权意识谈起16世纪的英国文学,没有人不想起莎士比亚,那是因为他内容丰富、韵味无穷的作品是英国文学史上一笔无与伦比的宝贵财富。他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和世界戏剧史上的

2、泰斗。莎士比亚戏剧中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鲜明,光彩照人,具有欣赏不尽的魅力。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相比,莎翁尤其擅长刻画女性形象。但是,仔细阅读莎士比亚的剧作,可以看出他的男权意识的自然流露,这对于研究莎士比亚及其戏剧应该具有一定的意义。莎士比亚的戏剧可以分为喜剧、悲剧、历史剧以及传奇剧。在他一生创作的37部戏剧中,成功地塑造了128位女性形象。受男权视角的影响,这些女性有的被刻画成受男人掌控的弱者,有的则是贪图享乐的荡妇或邪恶嫉妒的女巫等,还有的虽然是聪明漂亮的“新女性”,可仍然摆脱不了男权社会的限制。本文通过研究这些戏剧中的女性来分析莎士比亚的男权意识。 一、受男人掌控的弱者莎士比亚在其最著名

3、的悲剧哈姆莱特中以满怀同情乃至怜悯的口吻说:“弱者啊,你的名字叫女人”。在一定程度上说,这就是莎士比亚对于女性的基本认识。在他剧作中,女人就是弱者,无论她贵为女王、王后,还是践为平民、女仆,也无论她是饱经优患的老姐,还是涉世未深的少女。 哈姆莱特的母亲乔特鲁德虽然深爱自己的丈夫老哈姆莱特,更深爱自己的儿子小哈姆莱特,然而,当野心家小叔子克劳狄斯施展血腥的阴谋,残酷地毒杀了老王,篡夺了王位,而且以花言巧语蒙骗了她的双眼以后,她居然不顾廉耻,在为老王送葬时穿的鞋子还没有抛弃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钻进了乱伦的衾被”,与杀夫仇人同床共枕,成了国人唾骂、儿子厌恶的奸王新后,落得个身败名裂的可悲下场。 虽

4、然贵为皇后,乔特鲁德依然摆脱不了男权的控制。无独有偶,在莎士比亚的传奇剧冬天的故事中,西西里国王后赫米温妮被丈夫怀疑同波希米亚国王波力克希尼斯有奸情,于是虽然身怀六甲,却依然遭到疯狂陷害,无辜早产的女儿潘狄塔也被抛弃到荒野。奥赛罗中的苔斯狄梦娜也近如此。虽然她以得胜者的姿态离开了父亲,但是,她立刻就以臣服者的面目出现在丈夫眼前。当她被包围在重重阴谋中,她就失去了战斗的意志,逆来顺受,竟对丈夫说:“我是一个该受管教的孩子。”她也曾自欺欺人地说:“不能把男人当作完善的天神,也不能希望他们永远像新婚之夜那般温柔体贴。”离开故土,失去父亲,痴心付出,换得的却是丈夫的无端猜疑、蛮横指责和粗暴谩骂,但她仍

5、然逆来顺受,把服从丈夫当成自己的义务和妻子应尽的名分。即使当妒火中烧的奥赛罗要扼死她时,无辜的羔羊般的苔斯狄梦娜也只是苦苦哀求:“啊,我的主,把我放逐,可是不要杀我!明天杀我,让我活过今天!给我半点钟的时间!可是让我作一次祷告吧!”(朱生豪2000)。面对无所不能的男权世界,她的死亡结局是必然的,从而成为了一出男权社会下爱情悲剧的祭品。 不仅仅是皇后,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许多女性都成了男权社会的牺牲品。在哈姆莱特中,奥菲莉娅是个温柔善良美丽天真的贵族小姐,是“温室里的一朵娇花”。她一直生活在父亲和兄长的庇护下。当她听到王子要她“进修道院”去,自己的父亲被王子杀害,长兄又远走他乡时,她的精神世界

6、崩溃了。在奥菲莉娅的世界里只有哈姆莱特、父亲、哥哥这三个男性,当她世界中的男性对她进行利用侮辱时,她没有应付的能力;当她世界中的男性支柱都倒塌时,也不敢正视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于是,她疯了,也许只有疯和死亡才是她面对这个男权世界最好的方式。即使是以喜剧结尾的仲夏夜之梦中的仙后最终也被丈夫征服,温柔的回到了丈夫的身边。 二、邪恶的女巫受男权视角的影响,莎士比亚把许多女性都刻画成邪恶毒辣的女巫形象。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夫人是莎翁笔下恶女人的典型。莎士比亚把她刻画成具有强烈的对权力的贪欲,为了“永远掌握君临万民的无上权威”,她推动麦克白走向弑君的道。她残忍冷酷到没有一点点人性,当麦克白面对一系列阴谋想要退

7、缩的时候,她鼓动说,她曾经哺育过婴儿,知道怎样爱抚自己的孩子,但只要她像麦克白那样发过誓,就会毫不犹豫地把乳头从婴儿无牙的嫩嘴里拔出来,砸碎他的脑袋(姜山秀2000)。这正是她灭绝人性的狠毒心肠的表白。莎士比亚从一开始就把悲剧的发生归罪于女巫和麦克白夫人。剧中,麦克白夫人被刻画成了一个冷酷、贪婪而残忍的近乎女巫的形象。 在李尔王中,李尔的两个女儿高纳里尔和里根更是被刻画成为了权力不惜一切代价的邪恶女巫。当李尔王让她们表达对自己的爱时,她们两个甜言蜜语,虚情假意地表白对父亲的爱,而一旦获得权力和财产,马上露出了贪婪狠毒的面目,竟然把自己的父亲赶出了家门。高纳里尔为了情人竟要谋害丈夫,姐妹俩最后为

8、了争夺情人互相残杀而死。 在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中,克里奥佩特拉被刻画成了历史悲剧的根源,是她导致了罗马帝国优势的结束、背叛的混乱与凯撒、安东尼的淫逸。她对“凯撒的影响在罗马激起了激烈的愤恨”,后来又使安东尼陷人混乱,招致失败,最终死亡。莎翁将克里奥佩特拉的神秘多变、无法抵御和毁灭性的女巫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年纪不能使她衰老,使饱餐的人们益增饥渴圣洁的高僧甚至在她卖弄风骚的时候都会为她祝福”。戴维赫布鲁克在文学中的妇女形象中分析了克里奥佩特拉的女巫特征,指出,她体现了女性的毁灭力,安东尼把她看作女巫,受她的魔法而被她动物般的淫荡色情所迷惑,当他第一次碰到她时,他的心就被她“囊括而去”,她的美

9、丽使安东尼的眼睛饱餐了一顿之后,把他的心掏出来付了餐费。整个的社会和男性的所有正事都在她的美丽和色情中“溶化”,化为乌有(张佑周1992)。因此说,莎士比亚在克里奥佩特拉身上刻画了一个引发罪恶的女巫形象。这也体现了在男权视角下,女性要承担社会罪恶的责任。 在莎士比亚的笔下,这些以女巫形象出现的女性人物的结局无一例外不得善终。麦克白夫人也因无力支撑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过多的血债,受到良心的谴责,以致癫狂发病而亡,高纳里尔和里根姐妹两个最后为了争夺情人互相残杀而死,克里奥佩特拉最终也不得不让毒蛇咬其颈而自杀。剧作家的这种人物命运设计,其男权视角极其明显:她们均打乱了男性世界的固有秩序,破坏了原有规范

10、,挑战了男性权威,让人恐惧,令人厌憎,理应被钉在祸水的耻辱柱上不得超生,受到惩罚。从这点上可以看出莎士比亚的男权思想。 三、所谓的“新女性”莎士比亚在他的剧作描写了这样一些新女性,她们聪明,勇敢,敢于冲破封建伦理道德、传统偏见、宗教禁忌等种种禁锢;打破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运用个人的智慧和勇气,大胆地追求自由、追求纯洁的爱情和真挚无私的友谊。在一定程度上,她们的智慧甚至超越了和她们在一起的男性。无事生非中的贝特丽丝熟悉地理和历史;皆大欢喜中的罗瑟琳可以引证古典数学,就连温莎的风流娘们中的乡村大嫂也能读懂福斯塔夫的信。仲夏夜之梦中的黑美霞为了爱情自由和未来幸福,放弃了雅典城里的荣华富贵,毅然来到

11、森林,欲与莱散特远走他乡,寻求自由自在、不受扭曲和约束的爱情。威尼斯的商人中的鲍西娅为了解救爱人和朋友,伸张正义和真理,女扮男装出庭辩护,以其敏锐的才智做出既不违反法律又使安东尼奥化险为夷的裁决,使贪婪残暴的夏洛克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但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女性无论怎样大胆,勇敢和叛逆,她们最终都未走出国家、父权、夫权的圈子和摆脱男性的控制。无事生非中的贝特丽丝是何等的独立与自傲。然而,当她的表妹被冤枉,受到侮辱时,她却束手无策,只能暗地里流泪痛哭。她请求培尼狄克杀死克劳狄奥替表妹报酬被拒绝时,她无奈的说道:“哎,真希望我此时是个男人!”“可爱的希罗!她被冤枉了,她被诽谤了,这辈子算是给毁了。哦,

12、我愿为了克劳狄奥把自己变成一个男人!既然我不能如愿地变成一个男人,那就只好做一个在忧伤中死掉的女人”(一峰2006)。如此独立的贝特丽丝在此时也只能借助男人的力量或是自己变成一个男人来替表妹报仇。这便是在男权社会下女人的无奈,无论你是多么的机智和独立。 驯悍记里女主人公凯瑟丽娜被称为悍妇,然而,在全剧结束时却说:“你的丈夫就是你的主人、你的生命、你的所有者、你的头脑、你的君王;一个女人对待她的丈夫,应当像臣子对待君王一样忠心恭顺我们的力量是软弱的,我们的软弱是无比的,我们所有的只是一个空虚的外表。所以跪下来向你们的丈夫请求怜爱吧。为了表示我的顺从,只要我的丈夫吩咐我,我就可以向他下跪,让他因此

13、而心中快慰”(一峰2006)。 同样,威尼斯的商人中的鲍西娅足智多谋,却依然摆脱不了男权社会的限制。在选择对象的过程中,她不得不依照父亲的遗嘱进行“三匣择亲”。虽然在夏洛克步步紧逼、安东尼奥发生危险时,她机智的解救了安东尼奥,但是,她在进入法庭时,不得不女扮男装,以男性身份出现。因此,可以看出在当时的男权社会,在莎士比亚的视角里,不管女性多么的有才华,都不得不屈服于男性的外衣里。 莎士比亚对于女人的这些基本观点,基于他对英国社会残酷现实的深刻认识和他作为男性本身所具有的男权视角。在延续了千百年的由男性主宰的世界上,在那封建专制仍然十分强大,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又带来更多罪恶的新旧交替时代,几个“光

14、明的天使”,或几个试图解除“女性的柔弱”的女丈夫们,实在是难堪重负,她们的所有努力,充其量也不过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滚滚历史长河中的一次小小的鱼跃。于是,莎士比亚才刻画出了即使拥有智慧才能,甚至超越男人却依然依赖男人的“新女性”。比如作为“新女性”的鲍西娅却陷人“选匣定亲”的苦衷:“一个活着的女儿的意志却要被一个死了的父亲的遗嘱所钳制”。同样,作为“新女性”代表的贝特丽丝却需要男人的帮助,甚至要自己变为男人才能替表妹报仇。不管怎样,鲍西娅和贝特丽丝还可以称得上是“新女性”的代表。莎士比亚对女性更现实的认识还体现在了他后期的悲剧作品中。因此,才刻画出了哈姆雷特中的乔特鲁德和奥菲莉娅这样的弱者女性和麦

15、克白夫人、高纳里尔、里根姐妹这样以卑劣、丑恶,丧心病狂的“非人”形象展现在人们的面前的女性角色。通过描写这些无力反抗,直接屈服于男性的弱者女性和那些人情泯灭、道德沦丧、精神崩溃和肉体毁灭的悲剧女性以及即使被刻画成“新女性”,却依然摆脱不了男权束缚的女性人物,莎士比亚表现了对于女性的最深刻、最彻底的认识。参考文献:贺奉年,2004.莎士比亚剧作中的女性形象兼评莎士比亚的女性观.文学语言人文视野湖北社会科学。 纪颖、纪雪,2008.从女性主义视角探索莎翁悲剧J.戏剧文学(4)。 姜山秀,2000.徘徊在边缘:四大悲剧女性形象解读J.北京大学学报(S1)。 莎士比亚、卞之琳译,1989.哈姆莱特A.莎士比亚悲剧四种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峰译,2006.莎士比亚戏剧故事M.京华出版社。 张佑周,1992.再论莎士比亚笔下的女性J.龙岩师专学报(1)。 朱生豪译,2000.莎士比亚悲剧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