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铁路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926809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铁路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安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铁路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安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铁路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安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铁路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安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铁路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铁路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铁路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密级: NANCHANG UNIVERSITY学 士 学 位 论 文THESIS OF BACHELOR(20062010年)题 目 铁路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学 院:环境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系:环境工程专业班级: 安全工程061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教 授 起讫日期:2010年3月1日2010年6月10日南 昌 大 学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申明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人完全

2、意识到本申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南昌大学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 日期:导师签名: 日期:28摘要铁路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专 业:安全工程 学 号: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摘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近年来安全科学领域提出的一项企业安

3、全生产保障新对策,是安全系统工程和现代安全管理的一种新思路、新策略,也是企业事故预防的重要基础工程。安全文化理论的提出,为实现安全生存和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实践中,增添了新的策略和方法。企业安全文化是近年来人们对安全管理方式与制度的创新,是一种新型的安全管理科学。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保障铁路安全的重要基础。铁路企业要把安全工作提高到文化的高度予以认识,加强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结合企业的自身特点,积极建设企业安全文化,从而改善提升中国铁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在深入研究了企业安全文化理论和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对铁路企业安全文化综合评价的指标和方法进行了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含37个评价指

4、标的铁路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之后设计了铁路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模型,分析了模型的评价结论,指出了其安全文化的薄弱环节。最后,运用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对南昌车路段安全文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及改进措施。关键词:安全文化;铁路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评估模型;层次分析法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safety culture for railway-building enterprises AbstractCorporate safety culture in recent years the field of safety science companies ra

5、ised a new safety measures to protect is the security of modern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a new idea,new strategies,is also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enterprise engineering accident prevention. Safety culture theory put forward for the realization of safety and security of corporat

6、e life safety practice,the addition of new strategies and methods.Corporate safety culture in recent years about safety management and system innovation is a new security management science. Construction of the railway safety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protection of railway safety.Railway com

7、panies should security be raised to a high degree of cultural understanding,strengthen the safety culture of enterprise,combined with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companies,active enterprise culture,in order to improve Chinese railway companies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This in-depth st

8、udy of the corporate safety culture theory and evaluation methods based on the railway safety culture and methods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Zhibiao were studied using AHP 37 was constructed of Bao Han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railway safety culture evaluation system.After the design of the rail

9、way safety culture assessment model to analyze the model of evaluation findings, pointed out the weaknesses of its safety culture.Finally,using this established model of vehicle road safety culture in Xuzhou some suggestions and improvements.Keywords:safety culture;railway safety culture;evaluation

10、index system;assessment model目录目录摘要IAbstractII1 引言11.1选题背景及意义11.2论文的主要思路和内容11.3本章小结22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32. 1企业安全文化理论综述32. 1. 1安全文化的提出和定义32. 1. 2安全文化的评价理论32. 2我国对企业安全文化测评的发展历程52. 3本章小结63铁路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73. 1铁路企业安全文化相关情况73. 2铁路安全文化指标体系的选取及解析93. 3确定铁路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体系各指标权重的方法介绍123. 3. 1确定权重方法介绍123. 3. 2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143. 4本

11、章小结164实例分析南昌车务段安全文化建设174. 1车务段情况简介174.1.1撤消分局后的南昌车务段现状174.1.2南昌车务段目标、职责和方针194. 2南昌车务段概况204. 3南昌车务段安全文化建设现状224. 4南昌车务段安全文化评价过程234. 4. 1南昌车务段安全文化建设的评价标准234. 4. 2评价结果分析以及对南昌车务段改善安全文化途径的建议244. 5本章小结255总结与展望26参考文献27致谢29引言1 引言1.1选题背景及意义铁路是我国主要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对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以及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铁路运输安全保证了国家重点

12、物资、重要工程建设、重大科研基地及军事运输的需要,也为地方区域经济开发、招商引资和科技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作为公益服务事业,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不受伤害和损失,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如果发生事故,特别是重大事故,造成行车中断,甚至造成车毁人亡的严重后果,无疑将会给人民带来不幸,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铁路运输安全的可靠程度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程,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和社会安定,甚至影响国家的声誉和形象。因此,确保铁路旅客和货物运输安全、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铁路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永恒的主题。随着安全文化

13、建设逐步引起我国各行各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己经开始尝试将安全文化融入到安全管理工作中,以实现企业的本质安全为目标,努力培养出优秀的安全文化来激发员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本能意识,促进主动安全机制和主动安全环境的形成。但从总体情况看,许多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仍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理论研究居多,而缺乏有针对性的组织管理和系统的具体指导。 本文主要针对车务段进行安全文化体系研究,并以南昌车务段为实例,建立安全文化体系,引导和评价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为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提供支持。1.2论文的主要思路和内容 本论文着重从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对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

14、设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内容结构的总体思路是:首先概述企业安全文化的理论和研究现状、剖析铁路企业安全文化,为本文构建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评价模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在上面分析铁路企业安全文化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铁路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使本文对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评价建立在科学客观的基础之上,具有可操作性。最后,将该评价模型实际应用到对南昌车务段的安全文化建设现状的定量评价。 根据以上思路,本论文有四章构成:第一章是引言,主要阐述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论文的内容结构:第二章是阐述企业安全文化的定义及介绍安全文化评价理论,并分析我国国内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第三章是

15、剖析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并构建铁路企业安全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估模型;第四章是以南昌车务段为实例,提出一些切合南昌车务段安全管理需要的安全文化体系的设想。1.3本章小结 本章阐述了选题的来源、研究背景以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即从企业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着重于安全文化建设,将铁路企业的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等资源进行综合分析,构建我国铁路企业安全文化的体系,并进行科学的评价,达到完善企业文化建设、预防和遏制安全事故的目的。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2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2. 1企业安全文化理论综述2. 1. 1安全文化的提出和定义 安全文化的概念最先由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于1986年针对核电站的

16、安全问题提出。1991年出版的(INSAG-4)报告即安全文化给出了安全文化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文化是人类精神财富和物资财富的总称,安全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生活、生存活动中为保证。2. 1. 2安全文化的评价理论1.评价与评价体系 评价是评价主体按照预定的评价目的对特定评价客体进行评价性认识与事实知识性认识的过程,它通常针对评价方案确定评价内容,选择评价指标并按照一定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确定指标权重,并选用恰当的评价方法,运用评价准则进行综合分析的评价活动。 评价体系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评价目的直接决定了评价方向。

17、评价主体指参与评价的人的群体。评价客体指分析、判断、评价的对象。评价原则反映评价决策者的偏好。评价标准衡量评价结果的尺度。评价指标评价具体实施的关键,每项评价指标都是从不同的侧面刻画系统所具有的某种特征度量。指标权重决定了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评分标准:确定评价结果的等级状况。 2.安全文化评价的基本含义及意义 安全文化评价就是指依据一定的原则,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建立合适的评价体系,以评价安全文化的先进与否、好坏之别。这样,就能了解安全文化的现状,发现安全文化的优点和不足,以及时提出相应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措施,从而有利于安全文化的改进与完善,促进安全文化建设的不断发

18、展。 安全文化需要进行企业安全文化调查。通过调查去感受企业安全文化的氛围,去发现影响安全生产的价值理念与行为规范准则。评估可以是由高层领导来组织,也可以由专家们组成。不管由谁组成评估组织,都必须规定评估方式、评估内容,提出评估结论和改进措施。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总会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人们对企业安全文化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当人们的认识提高后对企业安全文化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为了发挥安全文化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指导作用,肯定要对安全生产价值理念进行必要的调整。而且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企业文化为了适应环境变化后的安全生产,肯定要对安全生产价值理念

19、及行为准则作相应调整。要保持企业安全丈化的先进性,必须针对原有企业安全文化的不足,不断改进,加以完善。这个动态的过程就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完善过程。而通过对企业安全文化进行评价,可以有效的促进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和不断完善。目前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缺乏测量评价体系,方案下发,各级按要求实施,而实施过程缺少反馈和监控,对最后实施为企业带来的效果缺少评估分析。这就使得安全文化工作实施一段时间后企业感觉束手无策,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工作。将测量评价体系引入到安全文化建设中,这个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其实就是以安全文化建设组织策划方案为输入,以安全绩效为输出,并经过测量评价的一个循环过程。企业通过评价体

20、系了解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以后,可以提供实施动态调整的决策依据,通过不断的努力去达到更高的水平,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处于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3.安全文化指标体系的评价原则 评价原则如下: (1)科学性原则 科学能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本研究论文建立的企业安全文化评价要素体系,坚持科学性的原则,力争反映客观实际和事物的本质以及反映影响企业安全文化现状的主要因素,使对企业进行安全文化评价时获得的信息具有可靠性和客观性,最终使评价结果有效。 (2)目标原则 每个企业都应有一个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明确的安全目标,同时要让全体员工明确自身承担的安全目标与企业安全目标的密切关系,在

21、使自身安全获得满足的同时,还要在实现企业安全目标的过程中,使“自我实现”的需求得到满足。 (3)安全价值原则 每个企业都应有一个共同的安全价值观念及全体员工共同信仰、共同在安全行为中遵循的安全价值标准,要使每个员工都把自己的一切行动与这一安全价值标准联系起来。 (4)参与原则。 就是要让全体员工参与企业安全管理,参与解决安全问题,参与安全管理的决策,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员工、家属、子女参加企业安全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这一原则还要求党政工团妇组织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形成互相协作,配合默契的管理机制。因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群策群力、全员奋斗、全方位参加。

22、(5)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也就是企业把员工对安全的责任、应有的权利与做好安全工作的物质利益统一起来,并制定出衡量员工安全工作绩效的合理标准。 (6)坚持“二结合”原则。其内容:一是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就是要批判地借鉴和吸收传统安全文化和外来企业安全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同时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对本企业应建什么样的企业安全文化、如何建立优秀的安全文化,进行大胆地探索和实践。二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企业现实安全管理工作相结合。因为企业安全文化是一种全新的安全管理思想,必须在现实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不能脱离现实的安全管理工作。二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推广、应用、开发现代安全科学技术相结合

23、。现代安全科学技术是企业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人、机、环境系统安全本质化的必备条件,失去这一条件,企业就不可能实现安全本质化。 (7)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要充分考虑到资料的来源和现实可能性。2. 2我国对企业安全文化测评的发展历程 我国在企业安全文化测评的研究还比较滞后,资料显示,在1990年就有人提出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评价,并列举了三条标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结合、重视员工素质的提高,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把它当成一项思想政治工作。后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评价也常用描述性的方法,如企业文化建设的八项评价标准、建立企业文化评价体系的必要性、企业文化建设的

24、途径、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对于企业文化的诊断,国内的研究主要是分析其原因、内容、程序等。 1999年开始,有人用模糊量化模型对企业文化进行评价,可以说是与国外企业文化评价方法的初次接轨,但是后来对企业文化评价的量化研究一直停留在选定企业文化的维度,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企业文化建设作二级或多级评价。从2000年开始,有人对农业银行、邮政企业、供电企业等行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作分析及量化评价。 我国国内在学术上的研究内容以国外企业文化测评的发展、方法为主,还包括对中国企业文化测评的启示。还有人建立了中国企业文化测评网 ,介绍企业文化测评方法并提供测评服务。此外,俞文钊等通过

25、自编问卷,对国营和非国营两种性质不同的群体进行调研,初步确定了持续学习组织文化的10个维度结构,该研究还考察了组织文化和组织行为以及实际的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马华维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陈龙等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我国华北地区一家大型国有电力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Hofstede的企业文化测量量表对企业文化的维度结构进行了初步探讨。2. 3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阐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企业安全文化的提出和定义、企业安全文化相关理论综述以及我国企业安全文化测评的发展历程。首先,对企业安全文化理论的产生及其定义做出阐述。接着,对安全文化评价的理论做出分类介绍。最后,阐述了我国企业安全文化测评的发展历程。铁路企

26、业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3铁路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3. 1铁路企业安全文化相关情况 1.铁路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 铁路企业安全文化是指铁路在运输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被多数员工所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守的、具有铁路行业特色的一系列安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人们的内在安全素质及其外在表现。 2.铁路企业安全文化的结构如下: (1)安全观念文化 铁路安全观念文化是指铁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安全文化观念和精神成果,是一种深层次的安全文化现象,在整个铁路安全文化系统中,它处于核心地位。安全观念文化是铁路员工安全文明生产的思想、情感

27、和一致的综合表现,是一种无形的、深层次的安全思想与意识的反映。它要求铁路员工有较高的个人安全需求,有较强的安全生产意识,有良好的安全行为,能够自觉遵守规章,果断处理问题。因此,铁路安全观念文化在铁路安全文化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主导地位,是铁路安全文化的集中体现。 (2)安全管理文化 铁路安全管理文化是得到铁路广大员工认同并自觉遵从的由铁路的领导体制、组织形态和经营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是一种约束铁路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作为铁路安全文化的组织形态,安全管理文化包括为了保障人和物的安全而形成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操作流程、防范措施和安全责任制等。其功能是规范安全行为,制定的规章制度是否符合安全

28、工作需要,一能否起到约束作用,实际上也反映了规章制度制定者的安全文化素质。这就要求制定制度的人要熟悉安全生产过程和关键环节,从中找出适应安全生产需要的规律,对铁路安全管理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理论升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制度文化。 (3)安全行为文化 铁路安全行为文化是指铁路员工在生产经营、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是铁路安全文化的目标形态。它包括铁路企业的经营、宣传教育、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等活动中产生的安全文化现象。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除了工作环境、作业工具、技术能力等客观因素外,还包括人的情绪、气质、性格等主观因素。安全行为文化就是分析不同的人的行为特点和倾向及其与事故的关系,在管理使用

29、中做到扬长避短。对于因心理、主观原因引起的事故,要从人的内因入手,利用教育、监督、检查等手段来控制和调整;对于因生理或客观的原因引起的事故,要从外因入手,利用改进工具、调整岗位、优化环境等手段来控制,通过对症下药,对不同的人有针对性地进行调节和激励,利用行为科学来指导安全管理。 (4)安全物态文化 安全物态文化是铁路安全文化的外在形态。包括铁路运输生产经营中所采用的保护员工身心健康和保障行车安全的硬件设施,宣传安全文化的物质载体(如安全雕塑、安全手册、安全宣传画、安全警示室等)。这些安全物态文化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铁路安全科技发展程度,直观而外在地反映了铁路安全文化的发展水平。 安全文化是

30、以人生、人权、人文、人性为核心的文化,是体现时代前进方向的人本文化。以人为本是铁路安全文化的核心。铁路安全文化源于铁路员工对铁路安全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建设铁路安全文化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安全,将人作为文化服务的对象,强调人的安全高于一切,体现在所有的安全工作之中,同时铁路安全文化建设要依靠人来实施,故“以人为本”是其核心特征。因此,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要不断强化“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主旨,突出安全生产中人的因素,注重人文关怀,体现“自尊、自信、自强”的安全人格,创造“安全、团结、和谐、友善”的安全环境。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与其所处的时代有关,铁路安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也是以时代的发展为背景的。铁路安

31、全文化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现象,是客观存在并且在曲折前进中形成的。铁路运输安全是旅客第一位的要求,没有安全就会因损害铁路整体形象而失去市场。因此,铁路安全文化注重安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作用,把安全生产同铁路的市场竞争力以及个人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保安全来树立良好的形象。铁路安全文化能够对运输安全生产实践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成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强大推动力。铁路安全文化的创新包括安全观念文化的创新、安全管理文化的创新、安全行为文化的创新和安全物态文化的创新,这四个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是铁路安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3.铁路安全文化的特征 安全文化是以人生、人权、人文、人性为核心的文化,

32、是体现时代前进方向的人本文化。以人为本是铁路安全文化的核心。铁路安全文化源于铁路员工对铁路安全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建设铁路安全文化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安全,将人作为文化服务的对象,强调人的安全高于一切,体现在所有的安全工作之中,同时铁路安全文化建设要依靠人来实施,故“以人为本”是其核心特征。因此,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要不断强化“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主旨,突出安全生产中人的因素,注重人文关怀,体现“自尊、自信、自强”的安全人格,创造“安全、团结、和谐、友善”的安全环境。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与其所处的时代有关,铁路安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也是以时代的发展为背景的。铁路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现象,是客

33、观存在并且在曲折前进中形成的,铁路运输生产实践是其存在和发展的源动力。铁路的发展史是一部铁路安全文化的发展史,铁路安全文化是与时俱进的时代文化。 铁路运输安全是旅客第一位的要求,没有安全就会因损害铁路整体形象而失去市场。因此,铁路安全文化注重安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作用,把安全生产同铁路的市场竞争力以及个人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保安全来树立良好的形象。 铁路安全文化既要反映出安全文化的共性特征,又要体现出铁路的行业特色、铁路安全文化的优秀传统和铁路员工的精神风貌等。 铁路安全文化能够对运输安全生产实践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成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强大推动力。 铁路安全文化的创新包括安全理念文化的

34、创新、安全制度文化的创新、安全行为文化的创新和安全物质文化的创新,这四个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是铁路安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4.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铁路安全文化是附属于企业安全文化的,是指现阶段多数员工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循的安全理念和安全行为方式的总和。安全文化通常包括安全理念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物质文化四个层次,其中安全理念文化是核心,起着支配和决定其他层次文化的作用,而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物质文化也会促进和推动安全理念文化的形成。安全文化建设的四个层次有机统一、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渗透于企业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就是从这四个方面来展开的

35、。3. 2铁路安全文化指标体系的选取及解析 我国针对铁路安全文化建设情况,设立了5个一级指标,它们分别是:安全物态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安全观念文化、安全文化的持久性和开放性。 一级指标的确定决定了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选取范围。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最重要的是三级指标。在三级指标中,我们注意选取那些对于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必不可少、代表性强,而且能够取得数据的指标。 (1)铁路企业安全物态文化 铁路企业安全物态文化指铁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使用的保护职工身心健康与安全的工具、设施、材料、工艺、仪器仪表、护品护具等安全器物。一般也称企业生产的“硬件”,是安全文化的表层部分,它是形成观念文化和

36、行为文化的条件。从安全物态文化中往往能体现出组织或企业领导的安全认识和态度,反映出企业安全管理的理念和哲学,折射出安全行为文化的成效。所以说物质是文化的体现,又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铁路企业安全物态文化主要从两方面考虑:环境情况、载体情况。安全文化建设最明显的效果就是“安全物态文化”建设。安全物态文化是安全文化系统的表层文化,是由安全物质设施和安全生产氛围等构成的安全文化现象。 “环境情况”是基础,它包括“生产和沿线环境”、“教育设施”和“宣传手段”。“生产和沿线环境”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外在条件,“教育设施”为从业人员接受安全教育提供了设施保障,“宣传手段”是利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来营造

37、一个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载体建设”包括“安全手册制定”和“职场安全文化的展示”2项三级指标。 (2)铁路企业安全行为文化 安全行为文化是指在安全观念文化指导下,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表现。行为文化既是观念文化的反映,同时又作用和改变观念文化。现代工业化社会,需要发展的安全行为文化是:进行科学的安全思维;强化高质量的安全学习;执行严格的安全规范;进行科学的安全领导和指挥;掌握必需的应急自救技能;进行合理的安全操作等等。 铁路“安全行为文化”是指员工在生产经营中产生的安全活动文化。它包括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

38、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浅层文化。它是铁路员工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是铁路安全作风、安全氛围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安全理念的折射。评价安全行为文化的二级指标包括“人员安全素质”和“安全作业行为习惯”。 安全行为文化:人员安全素质、安全作业行为养成“人员安全素质”是“安全行为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人员安全素质”的高低反映了一冷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好坏,是检验安全文化建设成果的重要指标。 “安全行为文化”建设的成果就是员工“安全作业行为习惯”。“安全作业行为习惯”由“安全行为的宣传教育”和“违章率”2个三级指标构成。先进典型的示范、警示教

39、育等都是“安全行为宣传教育”的良好方式,“违章率”从侧面反映了安全行为文化建设的最终效果。 (3)铁路企业安全管理文化 安全管理文化:主要包括党和国家颁布的安全法律法规、条例,各种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教育、安全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等。铁路企业安全管理文化是指企业为了安全生产,保护员工安全健康和企业财产不受损失而形成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范措施、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制度、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评比制度、安全奖惩制度等。 铁路“安全管理文化”是指得到广大铁路员工认同并自觉遵循的由企业的安全领导机制、组织形态和安全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安全管理文化”下设“安全管理制度修订”和“

40、安全管理制度宣传”2个二级指标。 安全管理制度要与时俱进,随着科技进步和环境的变化进行相应的完善与修订,因此评价体系设立了“安全管理制度修订”这项二级指标,它包括“规章等的修订”和“奖惩规章修订”2个三级指标。“安全管理制度宣传”的三级指标包括“安全文化的宣传活动”和“制度文化的认知情况”。 企业领导层定期的对资料、事故隐患等实行全方位检查,并且加以整改,形成制度,如周检表、月检表的运用,以提高全员安全意识。班组同时也应开展自查活动,职工工作在一线现场,对安全更有发言权,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主人翁精神,为企业的安全生产,为自己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国一直以来,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

41、,出现惩罚严重,奖励程度不够的局面。应将奖励与惩罚并重。设立安全季度奖,对提出安全合理化建议或举报重大安全隐患的员工进行奖励,对安全先进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或奖励。值得注意的是,奖励制度执行要严格,并且做到公平公正。 (4)铁路企业安全观念文化 安全观念文化主要是指安全思想意识、安全理念、安全价值标准,在安全生产上,呈观念形态的价值观、信念、行为规范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它的外在表现形式体现在企业的安全生产宗旨、方针、目标、体制等方面。它包括:预防为主的观念、安全第一的观点、安全就是效益的观点、安全也是生产力的观点、风险最小化的观点等,同时还有自我保护的意识、防患未然的意识等。 铁路企业安全观念

42、文化是企业员工在外部客观世界和自身内心世界对安全的认识能力与辨识结果的综合体现,是员工长期实践形成的心理忠维的产物,是一种无形的、深层次安全思想与意识的反映,它是转化为安全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和安全行为文化的基础。 铁路企业安全观念文化包括安全哲学思想、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思维方式、安全文明生产观念、安全生产的社会心理素质、企业安全风尚、企业安全形象、施工安全科学技术、企业安全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经营机制、安全文明环境意识、安全意识、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经验;以人为本的安全价值观念、安全的人生观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铁路安全观念文化是铁路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安全文化观念和精神成果,

43、是一种深层次的安全文化现象,在铁路的整个安全文化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安全观念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观念文化体系的建立”和“观念文化体系的宣传”。 “观念体系构建”包括“安全观念征集”与“安全观念提炼”。“安全观念征集”有利于发动广大员工参与,“安全观念提炼”有利于集中智慧,通过讨论形成共识。 “观念体系构建”完成后,就需要对其进行广泛宣传。采用多种“观念文化宣传活动”,最终达到提高从业人员“观念文化的认知率”的目标。 (5)铁路企业安全文化的持久性和开放性 体系的持久性是指企业所营造的安全文化氛围不是靠某个领导一时的极力宣传烘托出来的,还是领导团体用心经营的结果,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一个由上至下

44、对安全的同一性认识。体系的持久性包括以下3个子指标来考:安全知识持续学习改进情况,管理层对安全认识的一致性以及各部门沟通的良好性。 系统的开放性指企业掌握外界环境的变化并及时对这些变化做出相应反应的程度。主要考虑自然环境、政府的方针、政策、科学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对企业的影响。系统的开放性包括以下3个子指标:企业对旅客进行安全意识教育,企业建立社会救援系统以及企业与政府安全管理部门等的沟通。根据以上的综合分析,对铁路企业安全文化评估可以选择的指标体系见表3-13. 3确定铁路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体系各指标权重的方法介绍3. 3. 1确定权重方法介绍 目前,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基本上可以归为主观赋

45、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大类。主观赋权法是由决策分析者对各属性的主观重视程度进行评价后赋权,通常采用向专家征集意见的方法。主要有德尔菲(Delphi)法、层次分析法等,它体现了决策者的意向,但同时也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而客观赋权法是指单纯利用属性的客观信息而计算确定相应的权重的方法,主要有变异系数法、离差最大化法等。客观法虽然具有较强的数学理论依据,但没有考虑到决策者的主观意愿,表3-1铁路安全文化情况评估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安全物态文化A1环境情况A11生产和沿线环境A111教育设施A112宣传手段A113载体情况A12安全手册制定A121职场安全文化建设A122安全行为文化B1人员安全

46、素质B11学习教育B111安全作业行为习惯B12安全行为的宣传教育B121违章率B122安全管理文化C1安全管理制度的修订C11规章制度的修订C111奖惩制度的修订C112安全制度的宣传C12安全文化的宣传活动C121制度文化的认知情况C122铁路企业安全文化的持久性和开放性D1持久性D11安全知识持续学习改进情况D111管理层对安全认知的一致性D112各部门沟通的良好性D113开放性D12对旅客进行安全意识教育D121企业建立社会教授体系D122与政府安全管理部门等的沟通D123且有时得出的结果会与各属性的实际重要程度相悖,难以给出明确的解释。 两种赋权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权重确定方法。现行综合评价方法通常采用主观赋权法,由于专家的对指标重要程度的估价主要来源于研究经验和客观实际,其看法的形成往往与所处的客观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从某种程度上看,主观赋权法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本文采用的层次分析法,是由若干名专家根据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特性分别进行评判,并对专家评判产生的若干组指标权重进行整理,最终得出安全文化各指标在各层次的权重。要对安全文化进行综合评价,就要确定最低层中各指标在整个体系中的权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