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927220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学 院:管理学院专 业:电子商务班 级:电商1001学 号:20100521061学生姓名:杨伟超指导教师:张莹论文题目: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014年 4 月 15 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学院 管理学院 专业 电子商务 姓名 杨伟超 学号 20100521061 论文题目: 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开题报告内容:(本页可另加页)1、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存在的问题: 国内外对生态、宜居城市指标体系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在指标体系的构建方面,一般是从生态、宜居城市的定义出发,对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系统进行分析,分别建立各方面的评价指标。 许

2、多国际机构,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世界银行等,以及一些国家,如荷兰、英国、加拿大、美国等都提出了自己的指标体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早期的指标体系是从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四个主要方面着手建立的,其概念方法是驱动力一状态一反应,共有134个指标,后来改革后的CSD新框架包括了15项39个子项。目前,调查评价研究方面,以英国经济学家智囊团(EIU)的EIU关于全球城市宜居评价指标体系和美国财富杂志(MONEY)关于全美城市宜居性的评价研究较为权威,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Franco Archibugi提出容量指标和参数的定义,他认为生态城市规划在方法论范畴的第三个先决条件为容量指标参数,并将

3、其称为“结果一行为一容量”指标群的定义。 目前,国内生态、宜居城市指标体系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对城市的经济、社会、自然各子系统的分析,将指标体系分为经济生态指标,社会生态指标和自然生态指标。这类指标体系较为常见,为多数人所采用。另一类是宋永昌、王祥荣等基于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分析,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协调度三个方面建立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李祚泳、汪嘉杨等H1对可持续发展模型及其应用做了研究。所研究的模型既有主成份析法、层次分析法、灰色系统法等常用模型,也包括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可拓集合、集对分析、投影寻踪技术、神经网络、概率神经网络、禁忌搜索算法、模拟退火方法、遗传算法、量子遗传算法、

4、群蚁算法、鱼群算法、粒子群算法及支持向量机等新理论与新优化方法。吴志强等隋1系统地剖析了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及其评价体系的工作目标,探索了社会科学中调查数据的搜索与整理方法。盛学良等提出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筛选、设计的八个主要原则。 2007年5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发布了中国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它的视点主要关注城市的六大方面,该评价标准对“环境优美度”和“生活便宜度”的权重最高,而没有将文化,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列入评价范围 。 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从“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出发,颁布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用于对全国生态市建设工作的考核验收,为

5、地方指标体系构建提供了权威的参考依据。 现阶段,对指标体系的研究过多的集中于对普适性指标体系的研究,而对地方特色的考虑过少;侧重于对评价作用的研究,较少关注其对城市的引导作用;侧重于具体指标体系的构建;对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和理论的研究较少。强调指标的普适性和城市的可比性,无法反映城市间的差异性要素的状态水平哺引。一套系统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理论可以指导各地按照当地实际制定出一套适用的指标体系,以此来指导当地的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这在实践上具有更广的应用范围和更好的操作性。2、选题的目的、意义:从全球发展的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继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高级阶段,是人类反思300多年工业文明生

6、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弊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协调发展的一种新型社会发展模式。党的十七大明确将“生态文明”写入中央政治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作为我国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城市发展,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及人们对城市人居环境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使人们日益认识到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性。生态宜居城市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趋势,全国多个城市提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目标。宜居城市建设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就是构建一套系统全面而又适合当地实际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指标体系,以此指导城市的建设发展。实践证明,一套适宜的指标体系将能更好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如果不能定量地衡量城市发展的进

7、程,就难以识别城市的发展是否能够朝着既定目标可持续地进行,同时对环境目标的监测就显得很薄弱,这将给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带来很大的制约。可以说,城市的发展急需一套适合自己的指标体系引导。就现有研究进展看,短时间内难以形成一套具有普适性的指标体系。况且,构建一套具有普适性的指标体系是不是真的可行尚待研究论证。相关研究成果表明,考虑地方特色的指标体系,其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引导作用更好。但是,指标体系所要反映的基本要素和基本要求具有很强共性。相对于构建一套指标体系而言,研究一套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的理论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可以指导各地科学地构建适合当地实际的指标体系,进而指导城市建设。3、实施方案及主要研究手

8、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参考国内外已有指标体系及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进行理论研究,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指标构建一般原则、指标筛选方法、权重确定方法等,初步提出生态宜居城市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方法。应用此研究成果针对天津构建一套指标体系,作为示范案例,检验其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分析论证其中的不足之处,对研究成果进行修正。逐步弥补其中的不足,最终形成较为系统的生态宜居城市指标体系构建方法。4、选题的创新之处: 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的生态宜居城市指标体系分析,发现已有的生态宜居评价定量化指标较多。从计量准确性而言,定量指标能较为准确、客观。但城市建设是为了给居住于其中的人提供一个

9、优良的居住环境,因此城市宜居与否、生态与否还需要有居民的主观感受和评价完全由客观的定量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是不全面的。鉴于此,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即考虑科学客观性,又结合人的主观能动性,构建起一套科学、全面、人性化的生态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5、预期研究成果或结论:本文围绕生态宜居城市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及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宜居城市建设可借鉴的现有经验可以用CIRCLE原则进行概括。(2)宜居城市指标体系宜采用多指标体系形式;多数指标都存在各种缺陷和不足,使用时要多加注意;指标体系构建时应考虑其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作用。(3)本文通过统计分析,认为40

10、-50个指标相对能较全面的包含城市建设的各方面,而又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4)多元统计方法结合生态足迹方法的应用对指标的具体筛选较为适用,是一种有效的手段。(5)指标体系构建具有一定的规律,一般程序可归结为确定适用对象、构建原则、基本框架、指标选取、计算、结果分析、保障体系建设7个基本步骤。展望:(1)指标体系的质量和效果需要在具体实践中体现,指标体系构建工作也需要通过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因此相关研究工作需要加强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实际开发企业或机构的联系和协作,以达到用研究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并丰富发展研究的效果。(2)数据的可获得性是影响指标体系构建的一个关键问题,有些指标相对能起到一个更

11、好的反映和评价效果,但是因为数据的不可获得,有时不得不舍弃,这影响了指标体系效果的发挥。因此,需要加强与统计数据获得方法的协调研究,加强与统计局等数据提供部门的协调,以为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持。(3)本文指标标准值的确定基本上沿用了传统的方法,未能创新性的提出不同于传统方法,适合指标体系应用地域的指标标准值确定的具体方法。这应该是成为下一步研究的一个方向和重点。6、参考文献:1李美娟,陈国宏,陈衍泰,综合评价中指标标准化方法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4,12(专辑):45-482赵清,张珞平,陈宗团,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研究以厦门为例,海洋环境科学,2009,28(1):92953熊田田

12、,生态文明及其构建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l04孙云霞,石家庄市城市宜居性评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095陈磊,王刚,曹妃甸生态城指标体系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6鞠美庭,王勇,孟庆伟等,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7焦胜,曾光明,曹麻茹等,城市生态规划概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8张坤民,温宗国,杜斌等,生态城市评估与指标体系,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9李祚泳,汪嘉杨等,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0吴志强,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居环境评价体系,北京:科学出版出版,2

13、00411孟伟庆,李洪远,鞠美庭,创新型城市与生态城市的比较分析,生态环境,200812马道明,从危机到可持续:城市社会的生态型塑,社会科学家,2008(08):343713鞠美庭,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典案例,科技潮,2007(10):242514姚愉芳,贺菊煌,中国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模型与应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671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中部经济发展报告(2007),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16朱启贵,可持续发展评估,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17胡健颖,冯泰,实用统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618曾珍香,顾培亮,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二、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对学生开题报告的评语包括学生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了解情况、研究方法、研究手段、预期效果等予以评价。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三、学院审查意见:学院领导签章: 年 月 日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