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思想品德论文: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开放性教学.doc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3928202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思想品德论文: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开放性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生思想品德论文: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开放性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思想品德论文: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开放性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思想品德论文: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开放性教学.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开放性教学摘 要:在课改全面推行的今天,作为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品德与社会课凸现出了其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这样一个弊端,那就是“重说教”、“轻实践”,因而造成学生“知”“行”脱节、“说”“做”不一。其实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紧密结合的学科,作者旨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从开放性导课,开放性教学内容,开放性教学过程,开放评价形式四方面着手,通过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感悟、自我教育,真正实现知行的统一。 关键词:开放性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一、注重导课的开放性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品社课的新课导

2、入,犹如一台戏、一部电影的序幕,一篇文章的开头,如果能引人入胜、富有情趣,就能主动地进入教师所设计的特定环境之中,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就能很快地调动起来。可见,良好的新课导入是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前提。 1、音乐渲染。针对小学生无意注意占绝对优势,容易被新异的刺激吸引这一特点,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导入新课,能很快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劳动光荣一课,教师可播放劳动光荣的歌曲让学生欣赏并跟唱,在学生受到美妙的歌曲感染之后,教师可顺势揭示课题。 2、实验操作。运用实验操作法有利于学生在动手、动脑操作中,很自然地进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 3、趣味游戏。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教师通过设计学

3、生容易参与、趣味性浓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进入课堂学习。 新课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利用电教媒体、讲述故事、实物演示、小品表演、猜测谜语等,如果教师能在趣字上做文章,在开放上下功夫,就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践告诉我们,各种导入方法各有各的特点,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条件与学生实际,灵活,交替地运用,才会使学生感到新鲜,使新课充满活力,从而达到开放性教学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叶圣陶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这句话提示我们,教材不是圣书,它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因此,我们在使用手中的课本时,要创造性地

4、使用,既善于利用课本,又敢于跳出课本。我们的课堂应既包括课本内容,又充满生活内容、现实内容和时代内容。 1、教材内容向生活开放 事实证明,那些与学生生活贴近,真实、可靠的事例,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达到期望目标。因此,只有把教材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找准教材与学生实际的切合点,巧妙地选取学生的事例整合教材,才能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目标的达成。 2、教学内容向社会开放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这说明只有让学生不断地进行实践活动,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才能形成。因此我本着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近社会的思想进行教学。 三、突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5、德育是塑造灵魂的工程,品社课是小学德育的主阵地,更应以德育人、以情感人。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应有充分的情感交流,以心灵撞击心灵,以心灵赢得心灵。为此,笔者认为教者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一种和孩子等高的平等气氛,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里率真地坦露一切,把个性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让孩子自主地学习,尽情享受童年的欢乐,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要实施开放化、活动化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要解放思想,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为学生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 1、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台上台下式课堂教学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不妨改为茶馆式,即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

6、团团围坐,合作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推选出代表汇报交流本组活动成果;也可改成组与组竞赛的对垒式。 2、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 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即让每个孩子的思维都被激活,让每个孩子的情感都受到激发,让每个孩子都参与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有表现的机会。茶馆式教学模式就为人人参与教学提供了充分的空间。 四、尝试开放性的品德评价机制 对小学生思想品德进行评价是品社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评价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特别是如何提高思想品德的测试效果,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近几年我在评价小学生思想品德的方式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实验和改革,通过尝试开放性的品德评价机制,明

7、显提高了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1、调整评价目标 教师对学生在思品活动过程中的实际表现评价时,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创造性思维、合作能力、良好心理素质、关注生活和社会程度。 2、充实评价内容 在思品活动中,评价学生对道德认知的掌握,侧重于再认、再现能力;评价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能力侧重于合作能力及心理品质、创造性思维;评价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正确与否侧重于平时活动中的态度、真实表现及是否关注社会。 3、尝试开放性品德成绩测试 所谓开放性是相对于闭卷测试或开卷测试而言的,即测试内容、测试时间、测试地点都开放。它无须教师或其他人员监考,不要求学生在教室或统一地点答题,测试时间长达一天。一天内若因调查、了解或实践活动影响了答题,时间还可延长,直到做完为止。 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的开放性,必将引起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的变化,从而改变过去从教材到课堂封闭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真正实现从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地加强育人教育。当然,开放的内涵还有很多,等待着我们进一步地去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