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28585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7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论文.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编 号: 审定成绩: 重庆邮电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微博舆论与社会公共事件学 院 名 称 :传媒艺术学院学 生 姓 名 :唐 瑭专 业 :广播电视编导班 级 :1210707学 号 :07220701指 导 教 师 :张建答辩组 负责人 :填表时间: 2011 年 5 月重庆邮电大学教务处制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III目录正文,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目 录微博舆论与社会公共事件1摘要1关键词1引言2一、微博在中国2(一)微博的概念、发展与特性2(二)微博带来的改变3(三)以新浪微博为例看微博的用户群状况4二、微博舆论与民意传达6(一)微博舆论的形成与特点 7

2、(二)微博参与和影响的重大公共事件 8(三)微博与公共事件关系的变化10三、微博舆论的现状与趋势12(一)微博给网络舆论带来的良性改变12 (二)微博舆论存在的弊端13(三)微博舆论的发展趋势14结论15致谢17参考文献18附录一、外文文献翻译19(一)外文文献原文19(二)外文文献中文译文21附录二、设计作品内容简介24附录三、设计创意说明书25附录四、设计作品分镜头剧本26附录五、设计作品剧照27微博舆论与社会公共事件唐 瑭摘 要:自2009年起,以新浪微博为首的微博客开始盛行于网络,并以其信息的即时性、操作的便捷性、形式的个性化和言论的自由度,成为网民对社会事件发表观点的一大渠道,并在此

3、过程中形成了微博舆论,对多起社会公共事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互动效应。对于传统媒体及相关政府机构,如何对微博加以合理利用,如何对微博舆论进行有效引导,已是迫在眉睫的新挑战和新课题。关键词:微博 舆论 信息传播 ABSTRACT:Since 2009, sina weibo has led a fashion trend of micro-blogs in the cyber world, which with its instant news releases, straightforward operation, personalized style, as well as more free

4、dom of speech that it implies, has hence become a primary channel through which the Chinese netizens express their own opinions upon a variety of social events.Therefore the so called weibo-generated-public-opinion has gradually taken shape, which has not only influenced a number of public events, b

5、ut has also created an interaction platform between public sector and individuals, both to a great extent. At this moment, it has been a new challenge and problem to be solved for Chinas traditional media and government, that how to make good use of weibo, and how to guide the weibo-generated-public

6、-opinion in a most efficient and beneficial way.Key words:Mini-blog.public opinion.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引 言近两年来,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平台,进入中国网民的生活中。尤其以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为首的数家大型门户网站的微博用户不断增多,使之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网络人际社交、公民意见传达的全新且有效的途径。在微博为言论和沟通提供了自由空间的同时,也体现出舆论和行动的冲动、混乱、随意等问题,对于社会公共事件的进程同时起着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如何应对微博带来的监督和挑战。如何良性利用

7、微博作为有效的喉舌,如何正确引导微博用户的舆论趋势,将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一、微博在中国(一) 微博的概念、发展与特性 所谓的微博,英文名是micro-blog,即微型博客,是一种迷你型博客。它是随着web2.0的兴起而诞生的应用体现,能够向客户提供随时随地发布多媒体短消息的平台和技术支持,是一种类似传统博客的互联网社交系统。 最具有代表性的微博网站twitter于2006年诞生于美国,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对twitter的服务形式进行升级后,规定单条文本信息的长度不能超过140个字符。Twitter带来的变种即时信息传播模式迅速风靡了美国,并且曾经在奥巴马竞选、伊朗总统大选、报道杰克逊之死等重大

8、新闻事件上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2007年,形式和核心功能都模仿twitter的国内第一家微博形式网站饭否成立,吸引了大批用户,但在2009年6月因故关闭。2009年8月,新浪微博开始内测,同样规定单条文本信息的长度不超过140个中文字符。在不断完善功能(增加了私信、投票、微群等操作形式并逐步支持图片、视频、音乐等多媒体的发布)和成功的营销推广(吸引名人开通微博、投放广告、参与传统媒体有影响力的活动等)过程中,新浪微博引起了广泛关注,后来居上,成为了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用户数目最多的微博运营商。与传统型博客相比,微型博客具有更好的即时性、开放性和随意性,用户不仅可以通过网页浏览和发布信息,还可

9、以通过手机、即时通信软件的客户端、桌面客户端、外部 API 接口等多种客户端使用微博功能。对单条信息长度的限制是微博服务形式的核心特征,短信息(包括图片、视频、音乐等多媒体形式)直观、简洁的特点便于迅速阅读和传播。微博的用户不必像写传统博客那样拟定标题主旨,长篇大论,使得使用起来更简单,对用户的个人要求更低。此外,微博特殊的传播方式有利于鼓励用户发言:用户通过吸引其他用户关注,从而组建自己的个人信息发布平台,突破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使用户发布的每一条信息即时地出现在每一个”粉丝”的主页上。微博的形式可以说是典型的媒介功能融合,它的信息传播方式既不是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One To One),

10、也不是传统的媒体传播(One To N)1,而是一种裂变传播(One To N To N )。这种传播形态的传播速度是几何级的,远远高于之前任何一种媒介产品的传播速度和传播广度。并且,关注、取消关注、移除粉丝、黑名单、私信、隐私权限等功能,则赋予了用户在传播和接收信息时更多的选择权,使之在对媒介进行选择性接触时有更多的细分化选择和自由,让自己的微博主页完全符合自己的喜好和趣味,成为自己的私人订制媒体。“在网络时代,受众拥有前所未有的权利,不仅可以自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且可以在网上自由发布信息,信息的重要与否,不再完全由传播者替受众决定,而是可以由受众自己决定。”2 (二)微博带来的改变

11、Twitter取得成功时,其忠实用户和支持者认为:Twitter为世界带来了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而在新浪微博声势日起时,国内有评论称:“在微博客上,140字的限制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在一个传统媒体信用严重缺失的传媒环境下,微博成为了非官方渠道信息发布、传播的最佳平台,主流媒体自上而下的威严传播一去不复返了。每个草根都有权自由的发出他们真实的声音,虽然一个草根的声音很微弱,但万千个体聚合在一起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化媒体效应,甚至可以影响、左右主流媒体。对于微博在信息传播方面对传统媒体带来的挑战,twitter创始人之一埃文威廉姆斯曾说:“即使是再庞大的新闻

12、媒体,也不会像Twitter一样在世界各地拥有众多新闻记者。”更重要的是,这些民间的“观察者”和“记者”比传统媒体的专业记者对于身边的事件和现象更加有了解和情感,更加容易得到共鸣和信任。“微博客重新定义了新闻报导的第一时间的概念。”3相对的,微博成为越来越多人接收信息的渠道,从而进一步降低了传统媒介的影响力。对用户而言,最有意义和价值的内容确实更多地产生于与其密切相关的人群之中,但微博用户的密切关系未必是对现实生活中真实人际关系的网络复制,它更有可能来源于用户基于对话题的共同关注、信息的交流和共享所带来的价值和身份认同。除了少数官方账号(如头条新闻、微天下)24小时发布权威信息外,大多数用户的

13、微博社交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彼此认可的群体。这意味着,不但某一信息可以在有共同关注目标的微博用户之间迅速传播,这种群体意见的相似性,也可能影响、规定他们对某一信息的获取、解读,自发形成被传播者乐于接收的拟态环境,从而界定和塑造其对现实的理解。(三)以新浪微博为例看微博的用户群状况 目前国内网络上的微博运营商数量众多,除了新浪、腾讯、网易等大型门户网站推出的微博和嘀咕、饭否等独立微博外,也有天涯、猫扑等其他规模不同的网站所推出的微博或类似微博服务。目前网络上的微博市场份额以新浪微博占首位(约6成),腾讯微博其次(约3成),其他品牌微博约占1成。而其中尤以新浪凭其博客服务的人气和用户基础,发展最快,影

14、响最大,也是对微博发展在运营中投入力量最大的,因此谨以新浪微博的用户群状况为例进行分析。2009年新浪微博正式上线,而20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乃是因为2010年中到下半年是新浪微博真正产生影响力的时期,也是用户数目呈几何状递增最快的时期。2009年11月2日,(开放公测的第66天),注册用户达100万;2010年4月28日(开放公测8个月),用户数目达1000万;2010年8月28日(开放公测1年),注册用户达3000万;2010年10月底(开放公测14个月),注册用户达5000万以上;2010年12月31日(开放公测16个月),注册用户突破1亿。2010年1月16日中国首届微博开发者大

15、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从年龄构成来看,新浪微博的用户大部分是年轻群体,其中22岁以下的用户占到47%,这也是新浪微博用户活跃度很高的重要原因。此外,新浪微博上女性用户要比男性用户活跃,活跃用户中女性的比例达到了57%。根据新浪网调查结果显示,新浪微博用户所讨论的话题主要集中在新闻、生活、娱乐、心情、专业、节日和天气等方面。其中,新闻类话题所占比例最高,超过总量的1/5,这表明新浪微博具备了很强的媒体属性。据数据统计,年龄最小的微博用户为来自北京2岁的范雅歌,年龄最大的微博用户为来自武汉78 岁的jrtang168,微博客拥有粉丝最多的为姚晨,至今拥有了7142346个粉丝,微博的一个话题可以在短

16、时间内让上万名粉丝在一个交流平台进行沟通,新浪微博把迈克尔杰克逊去世一周年设为了一个话题,在仅仅一天的情况下,该话题的讨论量就达到了 106409条4。“从李开复离开谷歌到全国两会,再到南非世界杯、舟曲泥石流,千万网友在新浪微博上不断见证着各类重大新闻事件,可以说,新浪微博已经成为了许多新闻的首发源头。每逢社会重大事件,新浪微博上的内容发送量都会出现明显的上涨。以南非世界杯为例,在阿德大战2小时的时间内,网民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了超过300万条微博,单秒峰值一度超过3000条。(截至2010年10月20日新浪微博相关数据)由于新浪微博第一批邀请的用户是文艺明星,后来又将邀请重点转到文化名人,同时借

17、助新浪门户网站的优势,在新闻传达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决定了其用户大多是有网络使用习惯、关心时事并热衷于表达观点和网络社交的年轻人。这些年轻用户的热情与行动力是促使微博舆论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原因之一,但其阅历浅、独立思考能力低、对传统媒体固有的不信任心理等特点,也是微博舆论极端化和谣言多的重要原因。二、微博舆论与民意传达(一)微博舆论的形成与特点舆论,本质是公众对某一事物一致意见的表达,网络舆论从根本上也具有这一本质。“网络舆论是公众在互联网上公开表达的对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共同意见。”5 一方面,网络媒体的出现实现了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使个人意见获得了充分有力的传播。

18、网络舆论的现实价值在于对话语权的解放,它重新定义了话语权的归属,并将其延伸到大众。6 对于网络舆论的监督和引导在互联网开始普及后已经逐渐得到重视和研究,但微博的操作系统,给其舆论的形成带来了不同的特点。首要的一点是“把关人”的缺失,至少是把关作用的大大下降。任何用户都可以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布消息和表达观点,使自己的“粉丝”成为被传播者,而对此事件或观点持关注或认同态度的则会对其进行转发,将之传播给自己的“粉丝”。在裂变式传播的过程中,一条信息被转发的越多,就会拥有越多受传者。转发量并不能由原始发布者的意愿所决定,而是首先取决于事件或观点本身的话题性以外,并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被拥有大量粉丝的高人

19、气微博所转发。对于转发量的一味追求,促使一些用户在发布信息时有意的歪曲事实,以制造“话题性”。同时,一条微博在被转发的同时往往会被转发者就原微博内容作为对象,再添加上自己的评论观点,将增值后的信息传播给第二级受传者。这就意味着,在N级裂变传播之后的受传者,除了接收原信息外,还会接收前几级传播者的意见内容,每一次转发评论,都是一次基于原微博内容的新对话7。而由于每个受传者的微博信息来源都是由他自己选择的关注对象所组成的,势必造成其关注对象在立场、观点、兴趣等方面上与自己的相似性,所以微博受传者往往只能接收到偏向某一方的信息和意见,无形中产生了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拟态环境,从而将这种具有倾向性的意

20、见推向极端的方向8。而与这种一致性有不同之处的意见,则不会被接收,或是在“沉默的螺旋”作用下被淹没。最重要的是,微博的短小精悍的形式,在方便其被阅读和接受的同时,也注定它具有快餐式、精简化的特点,一些复杂、多面的事件和观点,难以通过微博进行全面、客观、有深度的表达,造成了信息的碎片化和模糊化,在不断被转发并添加评论的过程中极易被歪曲和误解。数量庞大的快餐式信息,麻痹了用户的思考判断力,使转发并人云亦云成为反射性习惯,加上在匿名的保护下,本能的情绪宣泄,进一步加快了正确信息的误传和错误信息的误信。总之,微博舆论的形成是自发为主、名人微博的推动为辅;微博舆论具有自由、多样、极端、快餐化、不够成熟等

21、特点,充满朴素的正义感,却缺乏真正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二)微博参与和影响的重大公共事件微博在重大新闻事件的信息传播中的作用,是从2010年8月舟曲泥石流事件开始的。灾难发生后,专业记者无法立刻进入灾区报道,而一名到当地探望外公的大三学生王凯却持便携相机和手机,在最快时间和最近距离记录下了灾情和救灾进展,并以“Kayne”的网名即时发布到微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微博作为群体舆论力量,第一次介入公共事件的进程并极大地发挥了监督作用的是在2010年9月的宜黄拆迁自焚事件中。9月10日,江西宜黄县政府在拆迁工作中引发当地钟家两人严重烧伤、一人死亡的“自焚”惨剧,却并未在网上形成热点。9月16日,

22、自焚者家属钟如九姐妹欲赴京接受媒体采访,在机场被当地官员及工作人员劝堵,被迫躲进厕所。有媒体记者通过与钟如九电话联络,将事件和照片发上微博,以“女厕攻防战”为题进行了持续40分钟的直播,引起轩然大波,众多名人参与转发和声讨,影响力通过转发形式不断升级。9月17日,钟如九开通微博,9月18日,钟家家属因阻止亲属遗体被送回宜黄与当地官员发生冲突,一张她被强行软禁在车内哭喊的照片被数万用户转发。9月18日,宜黄县委书记、县长被立案调查;10月10日两人被宣布免职。这是国内拆迁工作中第一起集中问责地方相关干部的事件。江西财经大学传播学教授王玉琦说,如此严厉的问责尚无先例,很大程度上是微博与媒体的力量所

23、致。发生在2010年最后几天里的乐清疑案,微博在其中进一步体现出的影响力和监督力度,引起了学界“围观改变中国”的探讨。2010年12月25日,浙江乐清前村主任钱云会被工程车碾压致死。由于死者生前曾多次举报当地一些工程违法征地问题,有微博用户发布了事故现场照片,并称死亡原因存有疑点。不同来源的信息被不断转发,网民反应极其激烈,要求公布事件真相。而此时官方却反应迟缓,直到12月29日温州市公安局才宣布事件调查结果排除谋杀可能,定性为交通肇事案。由于官方结论被网民质疑,同时,通过微博组织成立、由于建嵘教授领衔的“学界公民独立调查团”已赶赴乐清,于次日抵达。12月31日,温州市委外宣办主任张春校公开表

24、示欢迎调查团进行独立调查并提供协助。当晚,首份独立调查报告发布,基本认同交通事故的定论。这一通过网络舆论膨胀成为巨大公共事件的意外,最终通过网络取得了相对妥善的结局。从介入公共事件的进程到主动发起公共事件,是微博舆论效应的又一次进化和转变。2010年,湖北人彭高峰将自己于2008年被拐卖的儿子彭文乐的照片发布到微博上,请求网民帮助寻找。2011年2月,一名大学生在回乡时发现了酷似自己曾在微博上所看到的寻人照片中的孩子,并迅速联系上了彭高峰。随后在警方和记者的协助下,彭高峰与自己的孩子得以重聚,整个营救过程都被数百条微博同步直播到网络上,引来微博用户的感动与欢呼。2011年春节期间,“随手拍解救

25、被拐儿童”的活动在新浪微博上轰轰烈烈的展开了,号召用户拍下自己遇到的路边乞儿并将照片上传到微博,以供走失、被拐儿童的亲属辨认。自发性的行动和海量的信息引起了媒体、公安部门乃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关注,成为春节期间网络上关注度最高的全民参与活动。 2011年3月11日13:46日本本州岛东海岸附近发生9.2级地震。新浪微博第一条官方地震信息发布于14:00,而更多的来自有震感区域用户的微博则几乎发布于地震发生的同一时间,其时效性已大大领先于所有传统媒介。新浪微博的官方数据显示,日本地震发生后4个小时内,新浪微博上发布日本地震相关的微博近450万条,其中在日本的微博用户发出了30万条。同时,日本平

26、民和在日华侨开通微博数量激增,新浪开设“援助日本救援同胞”“日本地震信息滚动播报”“在日华人报平安”等账号、微群,在灾后通信受阻的情况下成为了信息传递的主力。而对于这一牵动人心的重大事件,微博上激烈的争执讨论不断,也一直主导着整个网络舆论的走向,尤其是抢盐事件时,起到了科普辟谣的重要作用。一名用户在自己的微博中总结道:“日本大地震后,微博上第一轮发言是文科生来输出生命平等的价值观;第二轮是观察家对日本高度发达的硬件软件和国民素质的佩服;第三轮是爱心人士对猫叔和猫岛的关怀;第四轮是理科生出来解释预测和预警的区别以及核电站的构造;第五轮是老百姓对抢购碘盐行为的自嘲。微博比任何官方媒体的表现都好得多

27、。”(三)微博与公共事件关系的变化微博在信息传播上的地位,是在舟曲泥石流发生后的“大学生微博直播灾情”中第一次被体现出,并发挥作用的。当时的新浪微博新闻信息的渠道、整合、传播等环节上都不够成熟,在知名度、影响力、用户活跃度上也不及老牌门户网站和论坛,远远无法与传统媒介和其他网络平台相抗衡。然而泥石流灾情使当地通信和道路受阻,传统媒介所依赖的信息渠道失效,微博的手机客户端在这种情况下体现出了优势。但事实上,一旦传统媒介的渠道恢复畅通,“微博直播”无论在信息的含量、质量、方式上都仍然逊色太多,此时的微博可以说只是在一次偶然情况下被发现了闪光点的“临时用”信息渠道。宜黄事件在最初也是如此:在传统媒介

28、无法利用的情形下,微博手机客户端起到了即时、当地的“直播”作用。但这场直播之所以能够真正改变整个事件的走向,乃至最终推动了“拆迁”这一社会问题的法制化进程的,乃由于微博用户在这一阶段已经开始从单纯的信息受传者,增长了更多的情绪和意见反馈,开始行使质询、责问的公民权利,并充分利用微博在信息接收、放大传播和受众反馈上极高的效率。在这一事件中,唯一支持作为弱势方的钟家姐妹的就是以微博为主的网络舆论力量,而钟家姐妹也非常快的意识到了这股力量并且积极的加以利用,与之相反的是宜黄政府始终没有在任何网络平台发布过官方回应,这就导致了网络舆论的一边倒(也与长期以来拆迁问题引发的积怨有关),对此,曾转发过相关博

29、文的地产界名人任志强质疑道:“为什么没有官方的发言人来澄清事实的本来面目呢?”微博维权的成功让许多弱势群体看到了希望,江西财经大学教授王玉琦认为,以此为鉴,今后将有更多人选择“上诉不如上访、上访不如上网”。同时也昭示着微博与公共事件关系的走向:政府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最容易受到关注。在2010年下半年,微博的影响力和用户群进一步扩大,在此期间先后又发生了上海静安大火、360与腾讯大战、李刚门等关注度颇高的公共事件,都不同程度的和微博互相产生影响。跨年之际的乐清事件,可以说是微博用“围观”这种方式参与公共事件所能发挥的作用的顶峰。在这一事件被发布、传播、扩大、质疑?直到定论的整个过程中,几乎只完

30、全凭借了微博平台,并且不再仅仅是通过话语的力量来监督、质询,更诞生了“民间独立调查团”这样一种真正有公信力的形式来确实地介入和监督,对于政府与个人冲突事件的妥善解决和政府公信力的恢复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还有一点重要的变化在于政府面对微博舆论的反应,较宜黄事件时的沉默和无措显得更加成熟。12月25日事故发生后,12月27日乐清市公安局就开通了官方微博“平安乐清”,表示对该事件的重视并及时公布事件调查进展,为整个事件的良性发展打通了一扇窗口。在宜黄事件中,最初的“女厕攻防战”直播是由名人转发后迅速获得关注,而在乐清事件中,参与转发评论的微博“意见领袖”更多,地位和作用也更加明显,如于建嵘、笑蜀、窦含

31、章、王小山等独立观察团成员,都是长久以来在微博上以个人立场对时事发表评论的热门人物,在宜黄事件和乐清事件中,这些意见领袖起到了议程设置的作用,庞大的粉丝数和转发量决定了某件新闻事件能否进入大多数微博用户的视线并得到反馈。所以,真正能决定信息是否具有公共意义的,不是下达信息的媒体(或它们背后的政治权力),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信息的公众。9轰轰烈烈的“微博打拐”行动,也是由这些“意见领袖”所起的关键作用所推动的。2011年1月17日首先发起“随手拍拯救被拐儿童”的就是在乐清事件中也起到领衔作用的于建嵘教授,而彭高峰寻子的过程,也是由凤凰周刊的一名记者邓飞全程在微博上发布和记录的。邓飞的知名度扩大了

32、打拐的影响力,而打拐行动声势日增也让邓飞因此而走红网络。与之前微博用户所热衷的事件不同,“微博打拐”活动不再针对政府与个人的权力、利益冲突,而是有公益性质的全民活动,因此更容易得到政府、公安、媒体等的支持。而零碎的信息和网民自发的参与,虽然为“微博打拐”带来了任何官方行动都无法达到的广泛性和真实性,但也有着盲目、跟风、混乱等漏洞。无论这一次打拐本身解救了多少被拐儿童,它真正的价值其实在于将“如何整治拐卖儿童犯罪”和“如何保障被拐卖儿童的权益”两个议题带到了大众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面前,呼吁大家关注拐卖儿童这一社会问题。2010年4月青海玉树地震时,虽然在微博也有信息和讨论,但远没有2011年

33、3月日本地震带来的反应巨大。在这样的突发性灾难面前,来自于各个渠道的信息量暴增,削弱了传统媒介的功能,也削弱了意见领袖的作用。此时的微博,仍然以为即时信息沟通提供渠道和平台的功能为主,如地震发生后新浪官方立刻将原来专门播报国外新闻的“微天下”改为”地震信息24小时播报”,开通“援助日本救援同胞”官方微博和“在日华人报平安”官方微群,邀请日本高官荒井广幸开通微博账号直播日本当地灾后情形。但在提高了信息时效性的同时,微博也成为了集合行为滋生蔓延的最佳平台。从地震发生到随后的余震时期、救援时期、核危机时期,各种谣言甚嚣尘上,攻击、谩骂、争执不断,而且源头和围绕的中心都极其分散,恶意信息可以由任何一个

34、普通用户发布并迅速的流传,很像在论坛上一样从源头控制。事实上,微博作为传播平台的便捷,也方便了谣言和恶意信息的滋生传播,这一问题早已经存在,但在日本地震带来的群体性情绪下,以集合行为的形式表现得尤为突出,也迫使新浪和旁观者不得不思考如何处理这一隐患。 三、微博舆论的现状与趋势(一)微博给网络舆论带来的良性改变 1新的沟通和诉求渠道微博和传统博客在本质上都有一个共同作用,那就是满足用户的自主发表的欲望。普通用户使用和发布微博并不是为了任何利益,而是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欲望表达,通过互相关注,可以在满足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满足。10而微博的个人化操作和交互性传播方式,拉近了名人、政治人物、政府机构

35、等与网民的距离,为名人和政府提供了一个即时发布可靠信息的平台,也为网民提供了一个直接表达意见和诉求的渠道,缩短了传统媒介信息反馈的周期,使沟通更加即时,民意得到更有效的传达。2信息更加多样微博的低门槛在给每一个用户成为传播者的机会的同时,也给每一个用户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渠道,从而拥有更加全面和广泛的视角。用户“要尽可能多地去追随更多的人,它是一个很好的从别人那里获取信息的渠道。”11对于同一事件或话题,不同身份、立场的用户都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表达观点并进行讨论,实现所谓的“真理越辩越明”。3公民意识的逐渐强化公民意识是现代法治社会下的民众意识,它是公民对自身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应履行权利和应承

36、担义务的自我认识,是现代民主社会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得以形成、维护和发展的有力保障。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尊严与合法权益、主动监督社会秩序、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推动现代民主法治社会的建设,都是公民意识的表现。媒体一直以来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一种重要形式。“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范围广、效果好,受众更喜欢借用媒体进行监督,它属于一种软性的社会监督。”12而微博更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它传播迅速、及时,受控制较少,相对自由,虽然也有一些审核,但是力度远低于传统媒体。微博用户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度非常高,并且热衷于发表和讨论观点,并一定程度上催生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措施和举动,对于提高民众的公民意识和监督权力,

37、推动良序社会的建设都有相当的积极作用。(一) 微博舆论存在的弊端 1信息可信度低,谣言四起由于长期以来对官方媒体信息抱有不信任的心理,使得网民倾向于接受非官方信息,尤其是其中与官方信息相悖的部分。然而,对于微博上来源过多的非官方信息,大部分用户缺乏判断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一味轻信,使得谣言的传播速度极快,影响力也更大。对许多网民来说,关心的并非事件本身的真实和是非(并且也很难有办法得到真相),而更多的是借此得到一种心理折射和情绪宣泄,并且这种激烈的情绪宣泄会经过群体感染,迅速支配大量用户。132舆论和情绪极端化微博的用户数量非常庞大,彼此之间联系松散,却又有着类似于人际关系的间接传递关系,因此在

38、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一个松散的组织形态,并且具有一般大众心理的许多特征。由于用户通过自己的微博主页所接收到的信息和言论,会因自己所选择的关注对象而呈现严重的倾向性,给受传者造成不断的重复和强烈的暗示,并且在一个相对较为封闭(交际圈、兴趣、观点类似的人之间)的环境中不断的分裂传播,从而暗示效果不断增加,使得舆论呈现严重的分裂和极端化。而在意见领袖和一些激烈的言辞影响下,用户群会体现出大众所常有的冲动、盲目、情绪化、轻信和严重的排他心理,拒绝接受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不利于自己观点的事实。142别有用心的“意见领袖”个别别有用心的用户以发表时事观点的“意见领袖”形象出现在微博上吸引关注,却时常发布不实信

39、息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人为的制造话题性,故意刺激网民的情绪,从而利用网民对时事的关注和轻信。冲动的心理特点,以达到某种目的。例如在乐清事件期间,歌手“左小祖咒”多次在自己的微博中发布毫无任何来源的不实消息,捏造乐清官方逮捕知情群众、威胁当地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事实,转发量动辄上万,给政府形象造成极大损害。(一)微博舆论的趋势 随着影响力的扩大,微博也被越来越多人视为谋取私利的好平台,仍在飞速增加的用户中,包含了相当多被操纵的非个人账户。而在围脖上讨论时事、发表政见的“意见领袖”也日渐鱼龙混杂,特别是重大事件发生时期,造谣传谣现象暴增,网民情绪也尤其容易失控。微博营销、造谣、炒作的手段层出不穷,而有力

40、的监管措施迟迟未见出台,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微博上的言论和信息必然也会更加混乱且复杂。新浪官方账号“微博辟谣”于2010年11月开通,专门受理用户对不实信息的举报,经核实后发布。然而时至今日,新浪官方辟谣的反应仍然相对迟缓,远远落后于谣言被传播的速度。而且针对某一谣言的澄清信息,所引起的关注和转发量也远远少于谣言本身。而一些被查实数次发布谣言的用户,也仅仅是用“停止加关注功能三天”的方式来惩戒,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与此相反的是,新浪官方对于一些特殊内容的微博的监督方式又过于简单粗暴,如设置敏感词禁止发布、删除微博及转发等。这对于色情、暴力、反动等信息的控制有直接效果,但对于一些涉及时事、

41、政治的敏感性问题,粗暴的监督方式反而会引起网民的反弹情绪,使整个舆论倾向于不利的一方。事实上,即使是在微博这种网络社交环境中,非正式的传播渠道(非官方新闻发布)仍然是重要信息得以传播的重要途径。15况且,随着微博对多媒体内容的兼容度不断提高,刻板机械的内容监督方式将越来越难以奏效。因此,对于微博舆论的正确引导,宜采取潜移默化的方式。在接受舆论监督的前提下,在形式上顺应舆论和安抚舆论,并达到利用舆论的目的。16在这一方面,政府、官方机构和政治人物对微博的参与程度正在逐渐增加,但仍然远远不够。如前所述,从宜黄政府和乐清政府在两起类似事件中的反应来看,乐清政府迅速开通“平安乐清”官方微博,不仅起到发

42、布消息和接收反馈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表现出对微博舆论的重视和谦虚态度,在安抚网民激愤情绪和遏制恶意言论上都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通过这一举动,也加快了“学界公民独立观察团”的成行,推动了整个事件的良性发展。17综上,为了微博今后的良性发展,在舆论方面继续起到积极作用,运营方和相关部门必须重视对微博舆论的引导和监督。首先必须提高辟谣的速度和力度,对屡次恶意发布谣言、混淆视听的用户采取惩戒措施;其次要对新发布的信息进行监督,对于恶意信息一经发现立刻删除,堵住被转发和传播的源头;最重要的是,要本着“疏胜于堵”的宗旨,对微博舆论进行良性的、合理的引导,如政府部门、机构、官员等应当主动开通微博,应对网民的质

43、疑和问询,以诚恳的态度解决矛盾争端,而新闻评论员、观察员等应当积极利用微博发表言论和观点,呼吁网民理性思考,以公民责任心来使用微博所赋予的公民权利。结 论微博在信息时效、言论自由和观点交流上的良性作用是无可否认的,它不仅为网络社交带来了全新的模式,也为社会各个阶层、团体、个人之间的沟通带来更便捷和有效的渠道,更重要的是,它在社会事件与普通公民之间建立了更加直接的连系,使得网络舆论的力量得以集中和发挥实际作用,有利于言论自由和社会监督,大大促进了良序社会的建立。但同时,舆论的效力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散漫发展的舆论通过微博特有的裂变式传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极端性和扭曲性,对政府形象、正常的社会秩序、甚至一些公民个人权益都造成了损害。由于国内在舆论监管上的措施和力度一直受到非议,因此受限制较少的微博舆论的出现,一方面在许多人看来,是言论自由进步、政府监管放松的体现,一方面也是由于长期以来在舆论监管下被压制的不满情绪通过微博这个窗口,呈井喷式的爆发。微博发展的速度远远快于以往任何一种媒介,政府的监管体制尚未建立成熟,但眼下微博舆论中存在的弊端已经越来越凸出,越来越引起传媒学者的思考,同时也证明了若政府放弃对网络舆论的管理,随之而来的绝不是民主和自由,而是被个人和团体所操纵的舆论暴力。作为相关部门和传统官方媒体,都应当积极的面对微博带来的挑战,加快步伐建立起完善的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