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学论文:情境绘画教学探索.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28668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学论文:情境绘画教学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幼儿教学论文:情境绘画教学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幼儿教学论文:情境绘画教学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幼儿教学论文:情境绘画教学探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幼儿教学论文:情境绘画教学探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教学论文:情境绘画教学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学论文:情境绘画教学探索.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感受 体验 表现 情境绘画教学探索 摘要情境绘画教学打破传统绘画教学接受性学习的弊端,重视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表现,尝试构建开放性的绘画教学模式,并以案例的形式展示了探索过程和观点。关键词 情境绘画教学 模式 开放 体验 互动一、情境绘画教学的含义情境绘画教学指的是在幼儿绘画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引起幼儿发自内心的情感体会和独特的理解,从而使幼儿把自己的这种理解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整个过程。二、情境绘画教学模式的构建(一)结构框架情境绘画教学将知识的系统性、活动的操作性,审美的愉悦性融为一体。教师根据活动内容创设、渲染一种优美的、智慧的、富有儿童情趣的

2、氛围,将绘画教学与幼儿活动结合起来,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在情境中表现,在情境中互动,使幼儿在自主建构的过程中获得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结构程序:诱发情感融入情境感知情境引导观察丰富经验适时帮助鼓励创造提供平台多方互动促进理解形成能力积累表象表现表达交流共享感受发现形成能力归纳提炼提升引导教师双边活动幼儿第一环节:感知情景选择自然、社会生活中符合幼儿愿望与情趣的对象,借助语言、音乐、形象、情感氛围的创设多通道地作用于幼儿的感官,引发幼儿的共鸣,使幼儿自主地感受情境中的形象,引起参与学习活动的强烈需求。第二环节:积累表象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发现、比较,培养幼儿感受事物美的能力。第三环节:表现表达

3、孩子自由选择材料进行表现,给孩子创造想象的时间及空间。尊重幼儿个性表现,尊重幼儿的想法,欣赏幼儿的独到之处并给予鼓励,在幼儿的表达有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和引导。第四环节:交流共享让幼儿互相评价。从自己和同伴的作品中找优点,教师在理解的基础上与之互幼,适宜地启发,让幼儿阐述自己的思想,强化幼儿作品中的优点,增强每个幼儿的自信心和参与活动的兴趣。第五环节:感受发现欣赏艺术大师的创作风格,对幼儿的绘画作品提出再创作的要求。第六环节:内化迁移在自主表达和欣赏的基础上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再创作。上述六个方面构成了情境绘画教学基本模式的结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六个步骤并不是每一次绘画教学活动必须经历的环节,它

4、是针对某一个绘画内容而言的。(二)操作要求和策略1、改变教学形式从单一封闭到开放自由 打破传统的在课堂中学习的习惯,与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紧密结合,与主题活动的其他领域的教学情境紧密结合,特别是要与幼儿自身的生活情境紧密结合。我们把孩子的生活生活作为他们绘画表现的题材,比如以“好朋友”、“妈妈送我上幼儿园”、“小白免与老狼的游戏”、“滚雪球”等为内容的绘画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种种生活体验与情感,在孩子的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如一个女孩子画了与妈妈“比美”的一幅画,因为妈妈平时有许多漂亮的新衣服,自己的衣服没有妈妈的好看,她在画中就把自己的脸涂上了五彩缤纷的颜色,同时为自己设计了一个漂亮的舞蹈动作

5、,以此与妈妈比美。后来孩子妈妈在我们幼儿园搞的一个“家园读画活动”中看到了这幅画,她很激动,说:“孩子把我胖乎乎的特征都画出来了,真不简单。”2、改革教学方法从技能传授到重视情感表现幼儿绘画是其心灵的窗口,它反映幼儿内心的情感世界。幼儿绘画中的“艺术”表现通常与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情感表现没有太多的区别。“一幅好的儿童画,是儿童画出了自己头脑中的情感意象,能将对象的气质特征通过形象表现出来,使情感明朗化,这就是儿童的艺术创造。”(杨景芝)在情境绘画教学中我们使幼儿自然地进入到特定的教学情景,然后在情感氛围的感染下,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使幼儿在情感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并乐意用自己

6、特有的绘画方式表达对事物的认识。传统的绘画教学太重视技能,我们认为技能仍然需要,但这种能力首先得益于一双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我们的任务就在于把幼儿从生活中发现和感受到的美感以及在绘画创作里闪现的美感加以肯定,使之在认识上得到提高,并培养他们进一步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表达,使幼儿萌芽状态的艺术创作,象阳光辐射一样得到无限的延长。3、优化师幼关系从教师权威到平等互动绘画教学中既有师幼交往,也有同伴交往。师幼交往中,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手段与幼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同伴交往中,同伴之间通过讨论交谈相互产生认同感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正是师幼、同伴的互动互学,使情境绘画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在情境绘

7、画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幼儿是活动中的主体,他们在情境中感知,在情境中表达和交流,每人都会有对现实现象不同的理解,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化表现,特别是在幼儿作品的评价上,要把评价标准放在作品是否反映了幼儿的真情实感,是否有童心童趣上,而不是放在模仿得像不像上。三、情境绘画教学的实施:情境绘画教学将绘画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整合在一起,教学环境、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内容及课堂气氛组成一个优化的大环境,促使幼儿能动地活动于其中,使教学成为幼儿高兴参与的、有趣的、有意义的活动。(1)展现自然生活情景选择反映孩子生活的内容“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能讲话不能动,动动就是小蜜蜂。”草地上,小朋友沉浸在快乐的游戏中,一

8、位教师悄悄地用数码相机拍下了孩子们天真活泼的造型:有的学奥特曼,有的扮小动物,有的歪着头做出优美的动作变成了小花小草。来到活动室,当教师把孩子们游戏的镜头在媒体上展示的时候,小朋友们兴奋极了,他们指指点点,寻找着自己和同伴是不是也被拍上了,他们评论着自己和同伴们的动作造型,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住了 这是我们大班绘画活动游戏的一个教学环节记录,这次活动是让小朋友画人物动态。按以前的做法我们总是给幼儿讲人的结构并画出范例让孩子模仿,结果每个幼儿都学会了画人,但是他们画出的却是缺乏生气、造型单一的概念化的人。现在我们跳出课堂的物理空间,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在教师的引导中思考,在情感驱动下进行表现,使绘画

9、教学活动与幼儿自身的心理需求汇合在一起。我们为孩子选择积极、健康、快乐、温馨的生活情境,寻找幼儿一日生活中典型的生活情境,描绘孩子们眼中的生活、学习和游戏,使绘画活动呈现一种幼儿所喜欢、所需要的富有“童心”、“童趣”的儿童文化,让幼儿在活动中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促进幼儿在这种生活中学习和成长。(2)创造艺术情景唤起情感体验、增强感受能力幼儿是最富有情感的,真情总是激荡在他们纯真的心灵间。根据年龄特点我们知道幼儿期的绘画处于象征期,他们更多的是画心中的世界而非眼中的世界,所以精心选择和优化教学情境就显得特别重要。因此我们大量运用艺术手段渲染情境,比如用音乐渲染气氛,让幼儿

10、参与亲身体验,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观察对象化小为大、化远为近,给幼儿以完整的印象。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对幼儿进行各画欣赏是我们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凡高、康定斯基、毕加索等名家的画作风格独特,表现手法多样。借助于这些大师的作品,我们教给幼儿一定的欣赏的基本艺术语言与形式美的原理。例如分析作品中各部分之间组合的情形,即造型、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和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变化、统一等构成原理的应用,然后让幼儿试着象大师那样去画自己的画。(3)走进游戏情景趣化教学过程这是一次小班的绘画课:“兔妈妈”带着一群“兔宝宝”用大型积木造了一个“家”。“兔妈妈”告诉孩子们:不能让“大灰狼”进到家里来。突然,大灰狼

11、出现了,“兔妈妈”赶快动员孩子们在“家”的周围插上“篱笆”在这里,“篱笆”是“兔妈妈”和孩子们用粉笔画在地上的长长的线条。小兔们为了阻止大灰狼,个个精神抖擞,快速地用粉笔在地上画出一根根直直的线条。不一会工夫,一圈篱笆都插上了,“小兔们”松了一口气。但是“大灰狼”再一次来了,它发现有的篱笆太疏了,不够牢固,正在想办法挤进来。“兔妈妈”赶快动员孩子们加固“篱笆”,小兔们再一次投入到工作中,他们寻找需要加固的地方,互相提示,在直直的“篱笆”上加了“横条”,大灰狼挡在了“篱笆”外面,灰溜溜地走了玩是幼儿的天性,爱动是幼儿的特点。在这个活动中,小朋友自始至终在游戏情境中学习画线条,每个孩子都是那麽投入

12、。这里老师将地点从活动室移到室外,绘画工具从蜡笔变成粉笔,打破了常规教学模式,把绘画学习变成最喜爱的游戏。又如一次大班向日葵的教学活动中,小朋友自由观察了向日葵实物,欣赏了凡高的向日葵名作。凡高画的向日葵色彩明亮,造型多变,幼儿非常喜欢。如何进一步指导幼儿理解不同造型组合的效果呢?老师让幼儿3人以上自由结伴扮演向日葵进行造型的组合。孩子们忘我地投入活动,角色意识和合作意识很强。他们选择站立、有的蹲着、有的侧面、有的弯腰,还有的用身体摆出各种优美的姿势。教师用数码相机摄下了几组代表性的画面,与幼儿一起讨论了各组“造型”上的优点和不足,为幼儿的绘画表现起到了引导作用。由于幼儿每人参与表演,他们在画

13、向日葵的时候就好像是在画自己和同伴,作品生动有趣,富含童心。将游戏情境贯穿于绘画教学,它遵循了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保证了每个儿童在自己喜爱的活动氛围中感受、体念、想象和表达,幼儿的画充满了灵性。(4)引入故事情景启迪创造和想象童话和故事是幼儿百听不厌的,许多优秀的童话和故事为孩子们描绘了一个个神奇美妙的世界。我们发现,幼儿之所以喜欢他们是因为它符合幼儿善于幻想和将世界万物拟人化的特点。在引入故事情景时我们结合音乐、动画、图片和其它操作性教具创设一种故事氛围,借助于情节的深入启发幼儿想象,丰富绘画内容,依据童话角色,塑造适宜的绘画形象。画鱼对大班幼儿来说是很简单的,但是当教师在课堂上用几分钟的时

14、间让幼儿画一条鱼时,绝大多数幼儿画的鱼没有鱼鳍,而且鱼的身体都画成了椭圆,画面中的鱼都是侧面朝着左或右两个方向游的,这是因为幼儿概念中的鱼就是这样的。怎样使幼儿画出现实中灵动的鱼呢?课堂上,教师以鱼朋友的故事引出课题,同时选取了海底总动员光碟中的片段让幼儿观看,引导幼儿观察鱼儿游动时的体态、样子。因为碟片中有鱼儿的对话,而且两条鱼游动的姿态很美,幼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们沉浸在鱼的故事中。在引导幼儿观察鱼的身体结构的基础上,教师让幼儿创编一个鱼的故事并把它画下来。幼儿调动原有的经验,整合头脑中鱼的形象,将自己创编的鱼妈妈、鱼孩子的故事画得很可爱。一个小朋友画了一条向我们游来的睁着两只大眼睛的鱼

15、妹妹,使们很感动,因为我们发现这就是海底总动员中在大海中迷路急着寻找出口的那条鱼啊!以下是孩子们给自己图画编的几段故事,幼儿对自己的绘画作品作了生动的解说:快乐的小鱼“有一天,鱼哥哥带着鱼妹妹游到海草的旁边,一不小心,它被海草困住了。后来鱼哥哥叫鱼爸爸和鱼妈妈想了一个办法,鱼妈妈说,用我们的牙齿把海草咬断。最后他们成功地把鱼妹妹救了出来,他们过了快乐的一天。”绿色的大海小鱼儿在绿色的大海里游来游去。突然一条大鄂鱼游过来,张开可怕的大嘴巴咦!小鱼儿都不见了。只见大鄂鱼又张开大嘴巴,小鱼儿又出现了。这时一条大鲨鱼慢悠悠地游过来了,所有的小鱼儿全都跑进大鲨鱼的嘴里,一会儿进,一会儿出,一点都不怕凶猛

16、的鲨鱼和鄂鱼。原来他们现在都是好朋友,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呢,他们开心地生活在这片绿色的大海里。在乌龟结婚的故事情境绘画活动中,老师以综合教育的理念让小朋友观察乌龟、讲述乌龟新郎和新娘在结婚中的趣事,最后让小朋友画乌龟的故事。小朋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绘画中表现出非凡的创造力。他们让乌龟象人一样站立起来,给乌龟新娘披上婚妙,给新郎系上领带,新郎新娘一起喝酒、跳舞,有的新郎、新娘还带上自己的小宝宝参加婚礼,画面表现妙横生。四、体会和思考自05年9月绘画教学研究活动开展以来,在日常观察中发现小朋友特别喜欢画画,他们在其它主题教学活动(如语言活动、科学探索活动)中也乐于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许多

17、小朋友让家长买来绘画工具经常将家里画的图画带到幼儿园给同伴欣赏,有的怕别人不理解还配上了优美有文字说明。在欣赏活动中,小朋友更能从情感上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如在欣赏了毕加索的梦后,幼儿说:“我好像感到有一个女人在睡觉,感到心里很开心。”“她在做美梦”、“好像很幸福”、“脸上的线条圆滑的表示她很温柔”而观察了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时,说:“线条尖尖的。乱乱的好像很害怕、”“好像是碎了的感受”等等。在幼儿自己的作品中也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体会,如在好朋友的绘画活动中,许多幼儿都表现出了好朋友的明显身体特征,有些幼儿把好朋友画得细致,有些幼儿画了自己和好朋友二人在拍照,有的画了二个好朋友,并且把好朋友的学

18、号标在画像上把自己的学号写在画纸上画面稚气可掬,充满了童心童趣。教学研究初期的绘画教学现状调查中我们发现幼儿绘画作品中概念化的成份很多,天总是蓝的、草总是绿的、太阳都是红的等等,经过一年多的方法研究以后这种现状有了很大改善。又如以前的水墨画教学往往是教师先示范,再幼儿学画。现在我们让幼儿玩水墨游戏,感知浓淡不同的墨在纸上的变化。活动中孩子们惊奇地发现了墨色在宣纸上的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用笔一点就会说是花朵、蝌蚪,有时画一笔又说这是小河、波浪,水墨交融的感觉丰富了幼儿想象,幼儿自主的点睛之笔又使想象变成现实的画面。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现在的幼儿作品更多地呈现出一种竟境,而不再是画面满和多而实质内容空洞的小大人的画面。情境绘画教学遵循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它通过有选择地创设和优化情境,激发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绘画活动中。幼儿在情境绘画活动中通过观察、感受,引起联想、产生直觉并通过绘画手段展现具有独特意义的原创性作品。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在与大师作品的对话中对自己的成果进行审美意义上的进一步建构。这种方法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实践中是切实可行的。参考文献儿童审美心理研究孔起英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12出版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杨景芝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3年4月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