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分析与创新性人才对策.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28947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分析与创新性人才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分析与创新性人才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分析与创新性人才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分析与创新性人才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分析与创新性人才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分析与创新性人才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分析与创新性人才对策.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分析与创新性人才对策摘要: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客源国和第四大旅游目的地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给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广阔的前景。然而。许多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对于选择到旅游企业就业却存在很多顾虑,这就造成了旅游业人才市场供求的矛盾。长此以往,对于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都将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积极研究对策,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对于协调旅游人才市场供求矛盾、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及构建旅游学科理论体系意义重大。关键词:旅游管理 就业 现状 对策 1目 录前言1第1章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21.1中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为高

2、校旅游专业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前景21.2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有业不就”或“频繁跳槽”现象2第2章就业现状背后的原因及影响因素32.1现阶段旅游业用人单位缺乏长远的用人眼光32.2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32.2.1缺乏合理有效的旅游职业规划一是对旅游专业本身没有正确的认识32.2.2缺乏必要的就业准备首先就是对于即将从事的服务行业缺乏正确理性的认识,难以适应工作环境42.2.3根本原因52.2.3.1教育体制老化52.2.3.2办学方向不明确52.2.3.3课程设置不合理52.2.3.4教学内容陈旧. 62.2.3.5与旅游产业脱节6第3章旅游管理专业培养适应旅游业发展的创新性人才的

3、对策73.1以市场为导向73.2课程体系重构73.3加强校企合作,优化师资队伍83.4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的培养83.5加强职业规划引导和就业指导8结论10致谢11参考文献12 前言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客源国和第四大旅游目的地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给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广阔的前景。然而。许多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对于选择到旅游企业就业却存在很多顾虑,这就造成了旅游业人才市场供求的矛盾。长此以往,对于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都将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积极研究对策,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对于协调旅游人才市场供求矛盾、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及构

4、建旅游学科理论体系意义重大。第1章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1.1中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为高校旅游专业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前景旅游业是以人的流动和消费为基础的综合性产业,行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既能带动一大批相关行业的发展,又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大规模地吸纳就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和支柱,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的一条重要渠道。另外,虽然我国旅游业是低就业门槛的产业,从业人员的学历和专业知识整体偏低,尤其是一线员工,多为初级技能劳动者。但随着中国国际化开放式旅游概念的形成和旅游市场的不断规范。我国旅游业正朝着世界先进水平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高素质、创新型、实用型

5、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以上海为例,现在每年新增的旅游企业中,中、高级管理岗位就有1000多个。同时,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及旅游业竞争的加剧,旅游行业需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导人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因而对员工的学历和素质的要求必然会逐步提高。这都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 2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有业不就”或“频繁跳槽”现象比较突出与旅游业对旅游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恰恰相反,更多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不愿意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行业,或者不把旅游业作为自己的首选行业。尤其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选择从事旅游业的比例不到4O 。更多的毕业生选择从事旅游教育、考研或灵活就业等形式,

6、“有业不就”现象十分突出。另一方面。受到社会对服务行业的偏见及家庭和个人因素的影响,旅游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后跳槽率较高。通过对湖北某高校的旅游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20032006年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87 以上,主要就业方向为旅行社、旅游饭店及旅游景区等。至2008年,依然从事旅游饭店工作的不到2O ,景区仅为5 。只有旅行社业相对较好,有65 的毕业生仍然留在此行业。第2章 就业现状背后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一方面是旅游行业对于旅游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是旅游专业人才的大量闲置,形成这种旅游人才市场供需巨大矛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2.1现阶段旅游业用人单位缺乏长远的用人眼光旅游企业或部门

7、在招聘毕业生时显现较强的功利性和短期性,迫切需要有丰富旅游管理经验或旅游从业经验的“熟练工”。而旅游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综合素质以及良好的发展潜力,但是往往缺少一定的工作经验。用人单位吝惜用人成本、缺少优胜劣汰的人才选拔机制,很难为旅游专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个人发展空间。而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就业及择业时最注重的就是发展空间。期待在短期内有充分的晋升机会,有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施展才华的工作环境。另外,旅游业的行规使大学生难以直接进入管理岗位。例如。饭店业的通行规则就是要求管理人员要从服务员做起,要做好饭店管理者。必须具备基层服务员和部门经理的经验。在国外,饭店经理和经理一类的中高级管

8、理人才一般都需要51O年的一线服务经历。而我国饭店的一线服务人员劳动强度大,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都较低。这就大大局限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个人发展空间,也使得旅游行业对于高素质、高学历旅游专业人才的吸引力有限,更难留住人才。2.2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2.2.1缺乏合理有效的旅游职业规划一是对旅游专业本身没有正确的认识。 在就244名在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凋查中,只有60。66 是因为自己的兴趣选择旅游专业,l3。93 是因为旅游业前景好,由父母或老师决定的占l3,l1 ,调剂录取的8。2 ,另外有4。1Vo的同学选择其他因素。包括旅游很好玩。自己喜欢旅游或旅游很火等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选

9、择旅游专业时将旅游专业等同于旅游,而忽视了毕业后要从事的是旅游职业而非旅游本身。二是没有明确的旅游职业目标。在就毕业后的就业意向调查中。只有34名学生明确表示将从事导游工作,占被调查者的13。93 ,选择从事饭店接待工作的占11。48 ,选择“旅游业管理人员”的有32。79 ,36。48 的被l捌查者表示对此没有想法。另外有5。33 0 o的学生选择彻底改行。因为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学生在校期间往往会盲目的考证,导游资格证、计算机等级证、英语等级证以及教师资格证等都受到旅游专业学生的青睐。学生通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甚至是正常的学习和实习时间去考各式各样的证书,但是由于缺乏针对性,对毕业后的就业

10、及未来的发展帮助并不大。2.2.2缺乏必要的就业准备首先就是对于即将从事的服务行业缺乏正确理性的认识,难以适应工作环境。 旅游业主要是以服务方式来从事经济产业和文比产业的,属于服务性行业。而许多毕业生对于服务性行业存有偏见,认为服务就是伺候人的工作。从事服务行业似乎低人一等。特别是一个大学生要从基层服务员傲起,被一群实践经验丰富但可能只有初中、高中学历的领寻管理着,同事的学历水平一般也比较低,刚毕业的学生很难适应。其次,缺乏对自身的正确评价,导致就业心理出现偏差。现在大学毕业生大部分是8O年代后出生的。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特点,对于未来的工作和个人的发展充满了想象,但却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识。我国

11、的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大学生成为普通劳动者。而许多大学生还没有认清现实状况,对自我价值的过高判断导致整体预期水平偏高。在调查中,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系统的掌握了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关知识。拥有较高的学历,就应该从事比较体面的旅游企业经理或主管的职位。对于毕业后的收人预期也与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工资相去甚远。调查显示。74。3 的学生能接受的工资水平在15OO一3000元,明显高于旅游企业开出的工资水平。这种巨大的落差必然导致毕业生或者“有业不就”或者“频繁跳槽”。三是缺乏必要的服务技能和职业素养。长期以来形成的大学生是“天之娇子”的思想,使大学生普遍拥有较强的优越感。在校期问,

12、往往是眼高手低,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排斥动手实践能力的锻炼,因而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难以适应岗位工作。同时,大部分8O年代后出生的毕业生从小在家娇生惯养,缺乏责任心。沟通能力,换位思考的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而这些正是旅游企业在招聘和选用员工时最为看重的。2.2.3根本原因在于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我国旅游教育虽然经过2O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一些成功办学的经验,怛总体来说仍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不能满足旅游市场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2.2.3.1教育体制老化。当前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还没有摆脱“以知识为中心”的应试性传统教育模式,存在“四轻四重”现象,即:

13、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分化,轻综合 。结果导致学生理论能力较强而实践能力较差,不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给未来的旅游工作带来困难。2.2.3.2办学方向不明确,主要体现在专业培养目标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首先就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各层次之间界定模糊,旅游高职高专、本科、甚至研究生教育都大致按照相同的教学模式,不能体现各自的优势。其次。对于培养什么类型的旅游专业人才,例如服务操作性人才,初级管理人才,中高级管理人才或理论研究教学人才等,目标定位不清。这种“普遍化”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很难适应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2.2.3.3课程设置不合理。我国

14、旅游教育发展的历史较短,大多从地理、历史、外语、经济、中文及管理等传统学科转轨或分离而来。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也没有统一的规范,缺乏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以教师为中心”,在课程设置、安排上不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建设和学生专业学习为中心,而是因人设课,课程体系有明显的拼装色彩。二是课程覆盖面广,针对性差。凡是与旅游相关的课程都尽量含括,有些课程与旅游专业的实际需要并没有很强的逻辑联系。而突出专业特色的课程也得不到体现。每一门课都只能简单传授。很难作到深入的探索。三是课程的设置没有体现旅游管理专业应用性强的特点,纯理论性的东西过多,实践性的教育内容较少。2.2.3.4教学内容陈旧,

15、不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要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滞后。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人数并不太缺乏,但高质量的专业师资却明显不足。现在很多高校的旅游专业教师是由外语、经济管理、地理、哲学、社会学、历史类等专业转行而来,没有受过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所以在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带有原专业的痕迹,教学边界不清。即使是科班出身的年轻教师,也因为缺乏行业实际操作经验,使教学活动限于课堂,内容限于书本,照本宣科现象普遍,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二是教材内容陈旧,质量不高。现在旅游专业教材虽然种类繁多,但大多数是粗制滥造,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与十几年前的教材在内容上区别不大。2.2.3.5与旅游产业

16、脱节,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目前高校旅游专业与旅游行业、旅游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普遍较少。基本上还处于自办自销的办学模式。现有的合作也仅停留在在有关旅游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安排学生毕业实习的一些具体层面,在校企合作办学方面没有突破。 第3章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适应旅游业发展的创新性人才的对策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人才的巨大需求,同时也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率以及旅游管理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高等院校必须面对旅游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教学没置,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出适应旅游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这就要作到:3.1以市场为导

17、向,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办学模式办学模式的创新首先必须有赖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国际上很多旅游院校都有较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当前中国很多旅游高等院校也逐步提出了自己的培养目标。如华东师范大学的目标是“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操作能力强、具有未来发展潜力的适合旅游业、旅游教育、旅游行政部门以及其它相关行业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旅游管理人才。旅游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要以市场的需求和旅游行业的发展为导向。关键是确立自己的细分市场,明确市场定位。这就必须在准确把握人才的需求状况及其变动的情况下,对旅游人才市场进行细分,分析自身条件确定自己的优势所在。选择一到两个子市场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集中

18、精力培养其需要的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同时要注意到的是。旅游行业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确立的培养目标也必须体现一定的前瞻性,既要考虑当前当地的旅游发展状况,也要兼顾未来发展的需求。3.2课程体系重构 科学设计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一个专业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代表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结构。新时期旅游业的发展要求旅游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国际观念、全球意识、竞争观念、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因此,旅游专业学生应该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与旅游相关的国内外法律法规知识。这就要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既要突出旅游行业实践应强的特征,又要体现旅游专业综合性的特点。一方面课

19、程设置要注重应用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具体措施包括:课程设置上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与自我学习能力,开设带有研究性质的实验课;教学方法多样化、现代化,运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和实地教学法;重视英语口语交流和计算机能力的培养;邀请旅游知名企业管理人员和旅游行业权威人士进行专题讲座等。另一方面,增加选修课程的类别及数量,使学生掌握尽可能广博的文化知识。具体可以设置人文知识、自然知识、地理知识、历史知识、国际服务贸易的规则和惯例等方面的课程。3.3加强校企合作,优化师资队伍没有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旅游高校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必须多渠道引进或培养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如鼓励教师参

20、加全国性的专业师资培训。到先进院校进修学习,定期到旅游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等,以提高现有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和能力;与旅游企业建立良好的互助互惠合作,从旅游行业、企业中引进、聘请高水平的业务人员参与教学过程,改善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等。3.4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的培养 旅游业综合性、开放性和服务性的特点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宽广的知识面、高尚的职业道德、积极的服务意识、良好的文化修养、灵活的应变能力、娴熟的服务技巧等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其拥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公关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较强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因此,高校旅游专业必须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运

21、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热爱旅游专业;通过组织学生外出考察调研、课堂讨论、分组作业等形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成立学生旅游协会。加强区域内各高校旅游专业学生的联系与沟通,营造良好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氛围等。3.5加强职业规划引导和就业指导。大部分学生对就业问题都比较关注,但在校期间如何为就业做准备。却几乎没有人能明确回答,因此,加强和改善对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指导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就是要帮助学生充分、正确地认识自身条件和职业岗位发展前景、用人制度,以加深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就业方向及旅游企业岗位要求的认识,让学生从进入学校开始思考就业问题,及早确定职业方向和目标。其次。创造机会和条件鼓

22、励学生参加兼职工作和社会实践,以更好地了解将从事职业的特点和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最后,结合专业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如发布职业需求信息、组织校内招聘活动、提供政策法规咨询、就业协议书的指导以及相应的心理辅导等。除此之外。也需要旅游企业转变管理理念、完善用人机制。为旅游专业毕业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和良好的个人发展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并留住更多旅游专业的优秀毕业生。结论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人才的巨大需求,同时也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率以及旅游管理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高等院校必须面对旅游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

23、教学没置,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出适应旅游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致谢这几个月以来在指导老师的关心和指导下,论文即将完成了,在这里向各位帮助过我或者提供过方便给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致以最真挚的感谢。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我的指导老师给了我最大的支持和帮助。从老师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知识,特别是做人的方方面面,正是在老师的督促下论文得以保质保量的完成。在老师身上你可以发现很多光辉的地方,比如说你不一定对你所要写的论文十分精通,可是你要抱着一颗学习的心和十二分认真的态度,你对课题的重视程度决定了你毕业论文的质量。以后在生活中,更应该具有认真负责的态度。我那些可爱的同学们,感谢你们让我拥有快乐和谐的每一天,

24、在你们的帮助下,我的毕业论文每天都以一小步的速度向前迈进,长久以往直至完成。另外,还要感谢对我有所教导的那些孜孜不倦的老师们,你们那种敬业的精神以及对与学生的热爱,曾经深深的鼓励着我。在你们的教导下,并且在我写论文有困难的时候给了我必要的帮助,感谢你们。参考文献1赵西萍,刘玲,张长征.员工离职倾向影响因素的多变量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3年3月。2黄孟复.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2003)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王欢.我国中小型中小IT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7月。4陈东华.我国中小IT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N,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8月。5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二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刘进.“80一代”被认为最不敬业N.中国青年报,2005年11月7日。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