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论文:心理辅导活动课课堂情境的创设.doc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929014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论文:心理辅导活动课课堂情境的创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心理健康论文:心理辅导活动课课堂情境的创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心理健康论文:心理辅导活动课课堂情境的创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心理健康论文:心理辅导活动课课堂情境的创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心理健康论文:心理辅导活动课课堂情境的创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论文:心理辅导活动课课堂情境的创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论文:心理辅导活动课课堂情境的创设.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情境创设研究谢国华 摘要心理活动课是一种常见的团体辅导形式。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活动、行为训练、讨论分析等,获得良好的情绪、情感体验,掌握学习生活、社会适应与发展的技能。情境,是心理辅导课达到理想效果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心理活动课;团体辅导;情景创设 通过心理辅导活动课促使学生心理成长的原理主要在于,通过学生主体在课堂中参与模拟生活情境的活动与真实体验,他们在情绪情感上获得真切的感受,从而在认知上产生思考与感悟,再通过课堂内的互动分享,使同学之间的感悟发出碰撞的火花,产生共鸣,使他们在生活理念方面发生质的更新与飞跃,因而在行为上产生积极的内在动力。通过教

2、师的引导、同学的示范和团体的技能训练,使学生获得应对生活实际问题的技能。 学生的情境体验是否达到预设的辅导效果,与教师是否明确辅导目标,是否按照辅导目标创设课堂情境具有非常重要的关系。下面对于如何根据辅导目标创设情境,促发学生产生体验举例加以说明。一、通过创设游戏拉近学生的距离,诱发学生产生真实体验。 设计游戏的一般操作流程1明确游戏规则。游戏规则可以通过书面和口头的形式呈现,规则的表述要详细、完整,即使用书面的形式呈现规则,辅导教师也要再进行口述,力求使每一位成员理解。2示范游戏。有时,示范可以使成员更好地理解游戏。通常,教师会请志愿者和教师一起示范游戏的过程和规则,教师边讲解游戏规则,边和

3、志愿者演示游戏的过程。最后,再确任是否每个成员人都已明白规则。3进行游戏。游戏时,辅导员积极参与,和学生一起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游戏。4游戏时间。游戏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一般以35分钟为宜,过长显得拖沓,学生容易疲倦;过短学生还未进入状态,团体氛围还未形成,达不到暖身的目的。5分享游戏感受。全班范围内分享游戏感受,交流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这种情境创设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年级,不过,由这个例子我们还可以发现,这样的情境虽然能使学生产生非常真实的体验,但不可以太多,太多了学生会有被骗的感觉,有些学生不再进入情境体验感受,而去揣摩老师又要搞什么鬼把戏了,这样又会失去辅导的契机了。所以,这种情境的创设在于如何

4、尽量做到信手拈来而不留痕迹,给学生的感觉就象是真的发生或起码真的会发生。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心理辅导课都要创设这样的真实的或模拟的生活情境。二、通过活动创设情境,促使学生产生价值感悟。这是心理辅导活动课经常采用的方法。与第一部分例举的类似,活动也会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且常伴随较浓的参与兴趣,并且如果活动创设得好,学生不再有“课”的感觉,不知不觉中他们产生了体验,获得了技能,并享受同伴相处的快乐。以一堂“与时间赛跑”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开始部分的情境为例。为了使学生体验一分钟的价值,教师设计了一个课件时钟。首先组织学生讨论,一分钟可以做什么,然后要求学生在一分钟内做一件他自己喜欢做的事,看看

5、一分钟到底可以发挥多少价值。活动设计过程中,有些细节也是值得关注的,不然会影响活动的效果,如在对这堂课的研讨过程中,曾经有老师提出,为了渲染气氛,要让时钟发出嘀嗒声。但发出滴答声是为了什么呢?对于学生的情绪体验会带来什么效果呢?一分钟的时间本来就够紧了,要学生在一分钟内完成一件事,这本身已经够让产生紧张了,再让时钟发出滴答声那只能使同学们更紧张,过度紧张会影响做事效率的,那不是体现不出一分钟的价值了吗?通过讨论,最后决定设置的时钟是只有秒表在走而不会发出嘀嗒声,而且,到一分钟时闹钟会响。这样更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完成他想做的事情,从而充分体现一分钟的价值。所以说,如果细节处理不当,心理辅导有时会

6、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三、通过生动地讲述故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导学生的行为 故事一般的呈现方式1互动接故事。呈现一个故事的开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剧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但是容易出现时间上的拖沓,所以辅导员在设计故事时要灵活处理,把握好活动的时间。2视频或文字呈现故事内容。用视频或文字直接出示故事,学生独立欣赏。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呈现方式,易于操作,学生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产生初步的情感体验。用文字出示故事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识字量和阅读能力。一般情况下,低年级的学生不适合采用这一形式,可以用图片代替文字或图文结合。 3角色表演。角色扮演可以满足学生内在的表演

7、欲望和创造欲望,引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并能在较短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活动中来。角色扮演能让扮演者体验角色的情绪,用表演的形式将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想法宣泄出来,以获得情绪上的纾解。例如在一堂以“认识情绪”为主题的心理活动课中,辅导教师在创设情景阶段,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演一演教师用文字出示的各种情绪。表演者自然真诚、有创造性地进行角色扮演,其余的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认真体会个人情绪与外在表现的联系,既达到了暖身的目的,也很好地引出了辅导的主题。4文字或图片呈现故事片段。用关键性的文字、图片呈现故事片段,教师用生动的语言串联整个故事。教师讲述故事的时候,注意停顿、语调的抑扬顿挫,尽量将学生带入

8、故事情境之中,加深学生的情感共鸣。采用这种方式时,辅导教师需要有较好的语言水平和朗读功底;也可以事先录制好故事,配合文字片段或图片播放,以弥补教师朗读水平的不足,但是效果可能会有所不同。四、通过录像或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没有记忆的亲身经历可以说,录像是活动的画面,可以有效地勾起对历史的回忆,并更能重现生活的真实,也更能吸引学生在动人的情节中参与,不同的是,录像制作比图片费时费力,但特别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或一些比较重要的题材,以录像为媒体也还是比较“划算”的。以小学三年级的一堂课“爸爸妈妈在爱我”为例。辅导目标是:引导学生体验爸爸妈妈对我的爱;分享爱的具体表现,有关照,也有教育;感悟“批评也

9、是爱,爱是相互的”。并使学生产生行动意向我要爱父母,最后对学生进行如何爱父母的行为引导。情境是一段被父母关爱的录像。为使学生“重温”学前期被父母关爱的情境,体验父母的爱,教师为学生播放了一段真实生活情境的录像:爸爸妈妈带着丁丁,从丁丁呱呱坠地到洗澡、吃饭、学步、咿呀学语、看书、玩耍,各种场合,各个细节,都由父母充满耐心和爱心地关照着、引导着。其中很多情境都是在孩子们还没有记忆的情况下父母所做的事。看了录像之后,孩子们才明白,原来自己是这样慢慢长大的,原来父母在自己出生到现在已经花了那么多的心血,原来父母对自己有那么多的爱和照顾。对于这样一段并不一定能够留在孩子们记忆里的经历,教师巧妙地运用了录

10、像回放的手法,这样的教育效果是其它方法很难达到的。 对于有些学生没有经历过的事件,也可以通过播放录像的方式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比如在一堂高中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爱情如歌”中,为了让高中生体验爱情的纯真与无私,教师向学生播放了录像泰坦尼克号中杰克与罗斯在冰冷黑暗的海面上生死相依生离死别的片段,杰克的自我牺牲、纯真无私的爱令学生们感动得流泪。这样的情境是现实生活所难以呈现的。五、通过音乐渲染创设情境,加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音乐素材的呈现方式相同的音乐素材采用不同的方式呈现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在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创设情景阶段,音乐素材的呈现可以分为作为主体呈现和作为辅助手段呈现。当我们将音乐作为活动的主

11、体呈现时,可以考虑下面几种方式。1音频呈现。单纯地播放音乐,只要求学生聆听,这种方式能够提供给学生的感觉刺激和情感体验较少,因此这种方式较少独立应用。但在学生刚刚进入心理辅导活动室时,在活动课开始之前提供一定的音乐对营造温馨、安全的心理氛围是有益的。2音乐电视呈现。音乐电视与单纯的音频呈现相比,多了视觉刺激,能更多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在选择时要充分考虑画面的恰当性。一般来说,在暖身阶段,以画面来叙述故事或展示某个场景的音乐电视优于以舞蹈和歌手为主要画面的音乐电视,因为前者能够更多地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对主题的思考,而后者容易让学生将注意点放在歌手或歌舞上,会消弱教师期待学生产生的情感体验。3

12、学生合唱。这一方式能够在一开始就自然而然地邀请学生主动加入到团体活动中来,营造轻松、安全、开放的氛围。合唱曲目必须是学生喜爱的、熟悉的、能朗朗上口的。曲目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产生:第一,现场征求学生的意见,集体清唱。第二,由教师事先准备相应的歌曲,暖身阶段呈现音频和歌词,学生集体跟唱。在辅导活动课中,一般第二种方式运用得较多,其优势在于教师可以根据所要讨论的主题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歌曲,适当调控学生的情绪,为之后的团体活动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4教师独唱。这一呈现方式最大的优势在于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拉近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例如,在一堂借班上的以亲子关系为主题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教师以独唱天亮

13、了作为本节课的开始,其悠扬的旋律和优美的歌声一扫学生对辅导教师的陌生感,对活动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期待。此外,教师独唱也是一种自我展示和自我开放,教师开放的态度给学生很好的示范,能有效地带动学生参与活动。一般说来,采用这种方式,教师需要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和歌唱实力。值得注意的是,辅导教师不能过于彰显个人魅力,防止学生将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身上,不利于正常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5音乐想象。音乐想象可分为引导性和非引导性两种。引导性的音乐想象指的是教师通过音乐的选择、想象情景的设定和想象进程的控制,主动引导学生进行联想;非引导性的音乐想象指教师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进行自由联想。两

14、者相比,引导性想象中教师的控制性较强,适用于较浅层次的交流,其内容主要是美好的情境和良好的自我体验,目的是消除紧张情绪,强化安全感和放松感;非引导性想象中学生的主动性较强,更适用于深层次的交流。因此,在暖身阶段,引导性想象较为适用。例如,在一堂以克服考试焦虑为主题的心理活动课中,教师首先播放了班得瑞的一段轻音乐,引导学生想象自己舒服地躺在沙滩上,听着海浪轻轻地拍击海岸柔和的音乐配合教师缓缓的描述,很快让学生体验到了放松的感觉。心理辅导活动是一种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的活动,课堂中成长的基点在于认知的感悟,认知感悟的原动力在于情绪情感经历情境过程中的体验,并享受到这种课特有的那种悦愉和快乐,所以创设情境是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和操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课堂氛围与辅导目标的合拍,使学生情感获得更加浓重深远的体验,则是每个设计者都应该努力的。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