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煤矿长效安全监管体系_毕业论文设计.docx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29521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立煤矿长效安全监管体系_毕业论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建立煤矿长效安全监管体系_毕业论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建立煤矿长效安全监管体系_毕业论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建立煤矿长效安全监管体系_毕业论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建立煤矿长效安全监管体系_毕业论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立煤矿长效安全监管体系_毕业论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立煤矿长效安全监管体系_毕业论文设计.docx(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太原工业学院成人教育学院2013届毕业设计说明书建立煤矿长效安全监管体系摘 要安全是煤矿工作永恒的主题,直接关系到职工生命安全、家庭和谐、企业兴衰成败和社会稳定。因此,安全工作是煤矿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是煤炭人的美好愿望,是现代化矿井建设的基石。近年来频发的矿难不断呼唤煤炭人,尤其是作为煤矿安全监管者,只有树立新的安全监管理念,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建立煤矿长效安全监管体系,才能实现煤矿生产长治久安。本文从吕沟煤矿企业生产的特点出发,明确了煤矿企业长效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意义,并结合吕沟煤矿生产和监管工作实际,提出建立煤矿长效安全监管体系方法和措施。内容包含:矿区概况及

2、井田地质特征、矿井储量、年产量及服务年限、吕沟煤矿事故调查分析、建立煤矿长效安全监管体系。关键词:煤矿安全,长效,监管体系 I目 录1 前言12 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12.1 矿区概况12.1.1 地理概况12.1.2 地形、地貌22.1.3 气象及地震烈度22.1.4 地表水22.1.5 安全条件评价22.1.6 主要自然灾害42.1.7 矿井及小窑开采情况52.1.8 矿区水源、通信及电源情况62.1.9 待解决的主要问题62.2 矿井储量、年产量及服务年限72.3 井田地质特征82.3.1 地质特征82.3.2 煤层及煤质92.3.3 瓦斯、煤尘、自燃及温度102.3.4 水文地质条件

3、112.4 井田勘探程度123 吕沟煤矿事故调查分析3例133.1 吕沟煤矿828事故调查分析133.2 六4803采面46爆破事故调查分析173.3 426”跑车事故的调查分析204 建立煤矿长效安全监管体系224.1 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制度,规范运行体系224.2 建立完善宣传教育体系234.3 创新安全培训方法 强化煤矿安全培训体系234.3.1 创新安全培训方法234.3.2 强化煤矿安全培训体系254.4 建立完善安全责任考核体系254.5.1 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体系的意义264.5.2 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体系基本内容274.5.3 一通三防安全工作控制274.5.4 审核和培训制度274

4、.5.5 纠正与预防措施274.6 健全安全科技实施体系284.7 建立完善领导带班下井管理体系284.7.1 领导带班下井意义284.7.2 完善带班下井管理体制294.8 建立完善事故隐患与灾害监察体系294.8.1 建立完善煤矿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改体制294.8.2 建立完善矿井主要灾害预防体制304.9 建立和完善事故应急预案314.1O 建立煤矿安全监管外在监督制约体系325 结论32参 考 文 献33致 谢341 前言煤煤矿作为高危行业之一,煤矿安全生产始终是天字号的头等大事。有效控制煤矿生产重特大事故,实现煤矿长效安全生产,必须在煤矿企业构建长效的安全监管体系。煤矿安全生产长效安全

5、监管体系,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将长期起到有效预防事故和保证生产安全顺利进行的监察与管理系统。是通过各种措施,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在一个时期或更长时期内,不发生死亡事故或重大非伤亡事故。吕沟煤矿是一个有40多年开采历史的老矿井,周边的人文环境较为复杂,虽然在煤矿安全管理和煤矿安全监察方面已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煤矿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通过对吕沟煤矿安全事故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近年来吕沟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企业缺乏健全的安全监察体制,煤矿安全监察执法效能比较差。因此建立对企业内部安全生产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监管,对监察对象履行岗位职

6、责及日常的生产管理情况进行监察,纠正和处理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违规违纪行为的煤矿长效安全监察体系则显得极为重要。2 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2.1 矿区概况 吕沟煤矿是永锦能源有限公司的一个下属煤矿,2006年7月禹州中锋集团公司企业改制成为河南永锦能源有限公司。永锦能源有限公司吕沟煤矿为1961年9月接管的社办小煤矿, 1980年达到30万吨的生产能力,现核定生产能力为45万吨/年。2.1.1 地理概况(1)矿井位置河南永锦能源有限公司吕沟煤矿位于禹州市方岗乡杨南村三峰山北麓,地理坐标东径1132152、北纬340717。河南永锦能源有限公司吕沟煤矿隶属河南永锦能源有限公司,属国有股份制企业。该井

7、田为构造剥蚀类型的低山丘陵区,地势西高东低,山坡冲沟发育带与山脉走向垂直,且呈“V”型及“U”型。标高为+390m至+169m,相对落差221 m。(2)交通情况向北6Km与许洛公路相接,向北1Km与新禹神公路相连,向南5Km有柏油路与国家二级公路禹神公路相通,矿区内有762mm地方铁路与省内地方铁路联网,交通十分方便。(3)井田位置,边界范围,井田面积,相邻矿井边界关系本井田位于禹县煤田西南部三峰山-米托寺井田、三峰山矿区内,上部至风化带,下部以-400m煤层底板等高线为自然边界,东Y=38442800与新峰四矿为界,西部以兰河为界与新峰二矿为邻。井田走向长4.8km,倾斜长2.4km,井田

8、面积10.4604 k,东部以Y=38442800与新峰四矿为界,西部以兰河为界与新峰二矿为邻,上部以谢西矿、老君堂矿等小煤矿为邻,下部无矿井布置。 2.1.2 地形、地貌该井田为构造剥蚀类型为主的低山丘陵区、地势西高东低,山坡冲沟发育,常与山脉走向垂直,且呈“V”型及“U”型。标高+390+169m,相对落差221m。2.1.3 气象及地震烈度本区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降水多集中在69月份,历年霜降期为11月至翌年3月,最大冻结深度约18cm。历年最大降水量1132mm(1964年)、最小降水量414mm(1961年),平均为781.9mm。最

9、高气温为42.9(1972年6月),最低气温-13.9(1971年12月)。年最大蒸发量2113.3mm,最小蒸发量1299.4mm。历年最大风速24m/s,风向为北东。属于6度地震烈度区,对地面建筑无影响。2.1.4 地表水该矿井田地表水系不发育,区内冲沟较多,无长年有水河流,属贫水区。区内只有一条颖河支流兰河从矿区以西流过,沿河谷冲沟发育,并有厚约540m的松散堆积物,为季节性河流。2.1.5 安全条件评价(1)煤层顶、底板设计主采五2煤、六4煤层:五2煤、六4煤层:直据地质报告显示两层煤顶板均为砂质泥岩或粉砂岩,五2煤局部有砂质泥岩伪顶,列为类顶板,六4煤为类顶板,底板为砂质泥岩,未见底

10、鼓,工程地质条件简单。(2)瓦斯2009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提供该矿瓦斯相对涌出量为4.07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18m3/min,属于低瓦斯矿井,但根据地质资料预计,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涌出量由浅到深呈增加趋势,该矿在瓦斯管理中一直是按照高瓦斯矿井进行管理。(3)煤的自燃性根据河南省禹州煤田吕沟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所示及2009年5月国家安全生产洛阳矿山机械检测检验中心提供鉴定结果,吕沟煤矿开采的五、六煤层均属自燃煤层,在实际开采48年历史过程中,未发生过煤层自燃现象。(4)煤尘爆炸性根据禹县煤田三峰山至米托寺矿区地质勘探报告(详查)、河南省禹州煤田吕沟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及2

11、009年5月国家安全生产洛阳矿山机械检测检验中心提供鉴定结果,五2煤层煤尘爆炸指数为20.1,六4煤层煤尘爆炸指数为18.38,属有煤尘爆炸危险性煤层。(5)水灾该矿井田地表水系不发育,区内冲沟较多,无长年有水河流,属贫水区。区内只有一条颖河支流兰河从矿区以西流过,沿河谷冲沟发育,并有厚约540m的松散堆积物,为季节性河流。历年最大降水量1132mm(1964年)、最小降水量414mm(1961年),平均为781.9mm。主副井井口以及工业广场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1311 52,北纬340717,三峰山西峰北麓,方岗乡杨南村境内的半山坡,井口标高为+201m,高于历史洪水位+142m高程。并且在

12、矿区内构筑了多条泄洪、排洪、疏洪等防洪沟,故井口及工业广场不受山洪威胁。通过该矿二九年五月联合排水试验报告,目前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00m3/h,最大涌水量为120m3/h。全矿井二级排水,六号水仓位于-105m水平,水仓容积1650m3,有型号为MD155-678水泵3台(单泵排水量137.5m3/h),功率355KW电机,6吋排水管路两趟,八号水仓位于-200m水平,水仓容积900m3,有型号为D155-303水泵3台(其中一台备用单泵,排水量为160.3 m3/h),电机功率110kw,6吋排水管路两趟。井下水经八号泵房水仓排入六号泵房水仓后,再经副斜井排至地面,排水系统完善,排水能力符合

13、煤矿安全规程规定。(6)煤与瓦斯突出情况矿井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资料,该矿现未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该矿与该矿所处区域其它矿井均无煤与瓦斯突出历史记录。为保证煤矿建设和生产的安全性,建议在未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前,矿井建设和生产时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管理。在建设和生产中需作好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及鉴定工作,矿井施工及安全管理中应引起高度重视。石门揭煤和巷道过断层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矿井应及时补充区内各开采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工作,并依据实际鉴定结果采取相应安全措施,以指导矿井安全生产。(7)冲击地压情况矿方提供的资料中均没有提及关于冲击地压的资料,河南省永锦吕沟煤矿区内也

14、无冲击地压的历史记录,矿井暂按无冲击地压矿井考虑。(8)地质灾害防治矿区内存在未经测量上图的建筑,开采中必须按规定在留设村寨等需保护建筑的煤柱,零星建筑实行搬迁,避免因开采引起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破坏地面建筑以及引起地面陡岩垮塌。切实注意因地下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塌陷、地裂缝、滑坡等地质灾害,加强监测,若发生则及时处理,避免进一步扩大。对已存在和潜在的地质灾害矿井已进行了地质灾害调查,要求根据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结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9)环境保护对矿井产生的废水、废渣、废气、固体废物、噪声等污染源需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注重矿山及周围的环境保护工作,尤其应加强对矿井水的治理。并应考虑矸石等的综

15、合利用。2.1.6 主要自然灾害(1)煤层与顶底板该矿开采煤层为赋存于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的五2煤和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的六4煤层,直据地质报告显示两层煤顶板均为砂质泥岩或粉砂岩,五2煤局部有砂质泥岩伪顶,列为类顶板,六4煤为类顶板,底板为砂质泥岩,未见底鼓,工程地质条件简单。(2)瓦斯2009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提供该矿瓦斯相对涌出量为4.07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18m3/min,属于低瓦斯矿井,但根据地质资料预计,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涌出量由浅到深呈增加趋势,该矿在瓦斯管理中一直是按照高瓦斯矿井进行管理。(3)煤尘根据禹县煤田三峰山至米托寺矿区地质勘探报告(详查)、河南省禹

16、州煤田吕沟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及2009年5月国家安全生产洛阳矿山机械检测检验中心提供鉴定结果,五2煤层煤尘爆炸指数为20.1, 六煤层煤尘爆炸指数为18.38,属有煤尘爆炸危险性煤层。(4)煤的自燃根据河南省禹州煤田吕沟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所示及2009年5月国家安全生产洛阳矿山机械检测检验中心提供鉴定结果,吕沟煤矿开采的五、六煤层均属自燃煤层,在实际开采48年历史过程中,未发生过煤层自燃现象。(5)水灾根据地质报告,矿区下石盒子组三9煤以上煤系地层,沿分水岭斜坡上露,除降水补给外,一般无其它补给水源,地层为单斜构造,储水条件差,因此二叠系裂隙含水层中地下水储量不大,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17、,矿井充水以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或老采空区积水。2.1.7 矿井及小窑开采情况(1)矿井开发情况矿井初期为接管的小煤窑,后经三次技术改造,达到3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2009年核定生产能力45万吨/年,采用片盘斜井开拓方式,沿 五2煤层底板掘进,两层煤之间用石门贯通,向东、西开运输大巷与两个风井贯通,形成生产系统。通风方式为两翼对角式。(2)小窑分布及开采情况区内采煤历史悠久。由于区内煤层的煤质好,厚度稳定,地质构造简单,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小煤窑分布于可采煤层露头线及其附近,但开采规模一般较小。目前,非法开采小煤窑已经全部关闭。由于矿区内因存在过去采煤时形成的采空区或老硐,由此,矿井必须进一步对

18、矿区内的小窑及采空区以及积水情况等进行详细调查,编制调查报告,并进行填图。切实掌握小窑开采情况,小窑采空区积水情况,要注意探放水工作,特别是在采空区或老硐附近采煤时,防止采空区积水及老硐积水的突然涌出。另外,还要注意在巷道中尚未查清的断层可能切穿上下含水层对开采的影响。2.1.8 矿区水源、通信及电源情况(1)水源河南永锦吕沟煤矿井田范围内水源丰富,矿山生活水源取自井口附近水井(距离拟建主斜井口100m左右),其水量充足,水质无污染,可作为生活用水。(2)电源矿井未采用双回路供电:而采用当地35kv农用电网通过河南省永锦能源吕沟煤矿,矿井电源直接由35kv农网接入,并配备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

19、源,矿井建设的电源供给有保证。矿井投产前必须建成双回路电源入矿,并与之落实签订供电协议,保证对矿井进行可靠供电。(3)通信外部通讯矿山与外界的通讯联系,采用程控电话进入共用电讯网或移动电话。内部通讯矿井内部井上、井下通讯选用矿用本安型选号报警电话,只需要一趟电话线便可组成独立的通讯系统。电话线选择矿用阻燃HYVR1型电缆,下井电缆经主斜井口的室外分线盒引入。主斜井、运输上山提升信号设置简单的组合式光电信号。2.1.9 待解决的主要问题(1)本矿所开采五2、六4煤层煤尘均具有中等强度爆炸性,因此在开采过程中要加强矿井的测尘和综合防尘工作,防止煤尘爆炸事故发生。(2)本矿提升系统存在三级提升,多设

20、施、多工种、多环节,系统复杂,需加强对提升系统管理,加大运输环节特殊工种岗位技能培训,增强安全操作能力,杜绝提升运输中各类事故的发生。(3)平时做好收集邻近小煤矿生产情况资料,随时掌握开采情况,防止邻近矿井越界开采,威胁矿井的安全。当发现有小煤矿违法越层越界开采或违规排水、通风等违法违规事件,要及时上报上级单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件对矿井产生不良影响和事故隐患。(4)加强矿井“一通三防”的综合治理,尤其在防止煤层自燃上更应加强。积极开展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工作,预防煤层自燃。(5)加强瓦斯防治工作,严格做到“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深化瓦斯治理,有效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促进

21、煤矿安全生产。(6)搞好全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专业技术培训工作,提高职工整体素质 由于所获得的资料不全,因此,河南省永锦吕沟煤矿矿井通风与安全设计中未涉及到的内容有待于今后在生产过程中进一步补充和完善。2.2 矿井储量、年产量及服务年限该矿开采煤层为赋存于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的五2煤和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的六4煤层,根据二九年十二月吕沟煤矿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资料,目前矿中探明储量为1669万吨,止2009年底保有储量为1229.1万吨,其中五2煤层593.6万吨,六4煤层635.7万吨;基础储量为414.1万吨。(1)主要可采煤层情况,煤层赋存条件、煤层层数、厚度矿区主要可采煤层为五2、六4煤

22、层。五2煤煤层厚度稳定,一般厚度1.3m1.7m,平均1.5m,普遍见一层夹矸。六4煤层层位稳定,很少见不可采段,煤层一般厚度0.8m1.4m,厚度平均1.1m。两层煤结构尚属简单,煤层走向 270275、倾向180185,倾角1315。根据地质报告显示两层煤顶板均为砂质泥岩或粉砂岩,五2煤局部有砂质泥岩伪顶,五2煤为类顶板,六4煤为类顶板,底板为砂质泥岩,未见底鼓,地质条件简单。(2)资源储量根据2005年底矿井地质储量报表矿井探明2460.5万吨,止2005年底资源储量还余1115万吨,可采储量947.7万吨(暂不能开采储量 402.9万吨),五2煤层资源储量529.8万吨,可采储量450

23、.3万吨(暂不能开采储量121.3万吨);六4煤层资源储量585.2万吨,可采储量497.4万吨(暂不能开采储量281.6万吨)。 (3)煤质、煤种 五2煤层为半暗光泽,结构为线理条带状,含方解石及黄铁矿充填物,原煤平均容重1.6t/m3,平均灰份(Ag)为28.7%,硫份(S)为0.8%,发热量为4800-5000卡 /克。五2煤属主焦煤。 六4煤层为半暗光泽,结构为碎片状,含方解石充填物,原煤平均容重1.5 t/m3,平均灰份(Ag)为27%,硫份(S)为0.8%,发热量为 5100-5300卡/克,主要为工业用煤及民用煤。六4煤属主焦煤。2.3 井田地质特征2.3.1 地质特征 (1)地

24、质特征地层井田范围内煤系地层有石炭系(C)上统太原组(C3t)和二叠系(P)的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及上统的上石盒子组,石炭系(C)上统太原组(C3t)由深灰色的灰岩、泥岩、砂质泥岩和煤层组成,平均厚77m。灰岩共811层,共含煤719层,其中一4煤局部可采,底部以巩县式铝土泥岩与下奥陶统冶里组成平行不整合接触。二叠系(P):区内二叠系地层平均厚850m,分为上、下二统,下二叠统又分为山西组及下石盒子组,上二叠统又分为上石盒子组和平顶山组。现从老到新分述如下:A.下二叠统(P1)a.山西组(P11):平均厚46 m,一般3060m,主要有灰灰白色中细粒、厚中厚层状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和24

25、层煤层组成,其中二1煤为主要可采煤层,上界至“香炭砂岩”底面。b.下石盒子组(P12):平均厚70.4m,顶部至大紫泥岩上部的“老君庙砂岩”底面。根据岩性可分为上下两部,下部由23层灰灰白色厚层中粗粒砂岩、灰灰绿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及二1煤上组薄煤组成。上部为灰绿色暗紫色大鲕状泥岩、粉砂岩。含三、四、五煤组,其中 三9、四4、五2煤层局部可采。B.上二叠统(P2)石盒子组(P21)平均厚535.6m,上界至“平顶山砂岩”底面。主要由深灰色灰绿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含煤地层可分为六、七、八三个煤组,其中六4、七5煤局部可采。以老君庙砂岩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构造矿区井田由景家洼向

26、斜的两翼构成,轴向呈N60W,向SW倾斜,倾角为12,向斜W N一般地层走向呈N85EN85W,向南倾斜,倾角1315。井田构造简单,区内只有F1正断层在井田中部自+50以下出现-198m水平发展为西北盘下降,东南盘上升,落差15m自上而下呈张裂构造。2.3.2 煤层及煤质(1)含煤岩系井田范围内煤系地层有石炭系(C)上统太原组(C3t)和二叠系(P)的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及上统的上石盒子组,石炭系(C)上统太原组(C3t)由深灰色的灰岩、泥岩、砂质泥岩和煤层组成,平均厚77m。灰岩共811层,共含煤719层,其中一4煤局部可采,底部以巩县式铝土泥岩与下奥陶统冶里组成平行不整合接触。二叠系(

27、P):区内二叠系地层平均厚850m,分为上、下二统,下二叠统又分为山西组及下石盒子组,上二叠统又分为上石盒子组和平顶山组。可采煤层顶底板岩层特征:如表1-1所示。表1-1 煤层顶底板岩层序号煤层名称煤层厚度(m)煤层间距m倾角()围岩性质煤牌 号容重(t/m3)煤层结构及稳定性最小-最大平均可采厚顶板类别底板平均123456789111212五2六41.31m1.05m1.31m1.05m001315泥岩砂质岩贫煤1.451.45较稳定较稳定(2)可采煤层矿区内共含可采煤层2层,由上至下分别为五2煤层、六4煤层,主采五2和六4两个煤层。1)五2煤层五2煤层厚度稳定,一般为1.061.55m,普

28、遍见一层夹矸; 2)六4煤层六4煤层层位稳定,厚度一般为0.81.3m,很少见不可采段,两层煤结构尚属简单,煤层走向270275,倾向180185,倾角1315。(3)煤质五2煤为半暗光泽,结构为线理条带状,含方解石及黄铁矿充填物,原煤平均容重1.45t/m3,松散容重1.3t/m3,平均灰份Ag为45%,硫S为0.8%,发热量为38004200卡/克,六4煤半暗光泽,结构为碎片状,含方解石充填物,原煤平均容重1.45t/m3,松散容重1.25t/m3,平均灰份Ag为36%,硫S为0.8%,发热量为40004300卡/克,主要为工业用主焦煤及民用煤。(4)煤的物理性质及煤岩特征据地质报告显示两

29、层煤顶板均为砂质泥岩或粉砂岩,五2煤局部有砂质泥岩伪顶,列为类顶板,六4煤为类顶板,底板为砂质泥岩,未见底鼓,工程地质条件简单。(5)可选性勘查地质报告没有提供可采煤层的可选性资料。(6)煤层露头及风化情况设计煤层在井田范围内均出路,地质报告未提供风氧化带深度。(7)煤的工业用途工业用主焦煤及民用煤。2.3.3 瓦斯、煤尘、自燃及温度(1)瓦斯2009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提供该矿瓦斯相对涌出量为4.07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18m3/min,属于低瓦斯矿井,但根据地质资料预计,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涌出量由浅到深呈增加趋势,该矿在瓦斯管理中一直是按照高瓦斯矿井进行管理。(2)煤尘根

30、据禹县煤田三峰山至米托寺矿区地质勘探报告(详查)、河南省禹州煤田吕沟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及2009年5月国家安全生产洛阳矿山机械检测检验中心提供鉴定结果,五2煤层煤尘爆炸指数为20.1,六煤层煤尘爆炸指数为18.38,属有煤尘爆炸危险性煤层。(3)自燃根据河南省禹州煤田吕沟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所示及2009年5月国家安全生产洛阳矿山机械检测检验中心提供鉴定结果,吕沟煤矿开采的五、六煤层均属自燃煤层,在实际开采48年历史过程中,未发生过煤层自燃现象。(4)地温该矿目前开采段内无地热灾害影响。2.3.4 水文地质条件(1)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该矿井田地表水系不发育,区内冲沟较多,无长年有水河流,属贫水

31、区。区内只有一条颖河支流兰河从矿区以西流过,沿河谷冲沟发育,并有厚约540m的松散堆积物,为季节性河流。(2)地表水矿山井口附近有水井(距离拟建主斜井口100m左右),其水量充足,水质无污染,可作为生活用水。(3)含水层和隔水层该矿井田地表水系不发育,区内冲沟较多,无长年有水河流,属贫水区。区内只有一条颖河支流兰河从矿区以西流过,沿河谷冲沟发育,并有厚约540m的松散堆积物,为季节性河流。(4)矿井充水因素分析矿区内各含水层之间一般没有水力联系,地下水一般只限于顺层运动,水源的补给一般也只限于大气降水及少量溪流水通过上层的渗透补给,其补给量具有季节性。各含水层之间若因断裂构造(主要是正断层和裂

32、隙)的作用会发生水力联系。排泄:出露的上升泉和下降泉,是地下水良好的泄水通道。(5)顶板裂隔水主要指采掘过程中,由巷道顶板裂隙进入矿井的水,由于煤系中间灰岩薄含水性弱,因此,进入矿井的水量较小,煤层顶板裂隙水进入矿井的直接充水原因。(6)老空水随着采空面积的增大,上覆含水层的裂隙水将沿导水裂隙进入采空区形成老空水,在开采老空区本层下部及下伏煤层时要注意老空水涌入工作面。(7)小窑水在煤层露头分布着一些小窑及废井老窑,均在浅部,当矿井与小窑挖穿后,小窑水便进入矿井,生产中要注意小窑水的防治工作。是矿床开采的充水隐患。(8)断层水矿区内有小的断层,仅发现少数褶皱存在。今后在掘进和回采过程中,必须注

33、意断层水的威胁。(9)涌水量通过该矿二九年五月联合排水试验报告,目前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00m3/h,最大涌水量为120m3/h。(10)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根据矿区内地层的含水性及分布特征,该区含水层与隔水层的相互作用,地下富水不会太大,结合生产情况,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初步定为中等类型。2.4 井田勘探程度对矿井地质勘探安全条件资料的评价及存在问题:(1)勘察地质报告基本查明了地质构造、主要煤层埋藏形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主要含煤地层、主采煤层的层位、稳定性、厚度、结构、煤质及其变化规律;对矿井开采技术条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存在如下问题:采用的地形图因成图时间较早,未能完全反映地面新建建筑物,

34、建议修测地形图特别是地面建筑,以便对地面建筑的保护提供可靠依据;采用地质资料较早,地质勘探程度不够;水文资料非常简单,对地表水、含隔水层、承压水、历年最高洪水位、矿井涌水量等调查简单,未对老窑、采空区的分布及积水情况等作详细调查。断层调查工作简单,开采过程中必须加强;未提供煤层瓦斯含量、瓦斯梯度值、涌出量、煤与瓦斯突出等相关资料,工作不深入;(2)自燃性及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无五2、六4煤层鉴定资料。(3)加强煤层顶底板岩性,稳定性、坚固性等的调查工作。(4)加强废弃小窑及采空区的调查,加强小窑及采空区积水情况的调查。(5)补充地温、冲击地压等资料。3 吕沟煤矿事故调查分析3例3.1 吕沟煤矿8

35、28事故调查分析(1)事故经过2010年8月28日8点班,为六4803采面准备班,由于采面机巷溜子随着采面的推进已缩至极限,二采队安排本班进行延长溜子和掐接皮带,掐接皮带工程量78米。6时30分班前会上,队长任国有对延长溜子、掐接皮带等工作进行了布置,并由值班队长刘胜利跟班下井。到达六4八西大巷煤仓硐室口处,大约8时10分,值班队长刘胜利安排检修组在机巷分头进行延长溜子和掐接皮带工作,然后去采面组织放顶等工作。检修组组长王自然分配副组长冯晓澎(受害人)及组员顾合欣、李根昌去机头掐接皮带,王自然带领其余8人去机尾拆皮带架。8时20分,冯晓澎带领2人到达机头处,顾合欣、李根昌先清理机头处底煤、杂物

36、,冯晓澎将皮带在离机头9米处掐断,并将皮带用2条螺栓固定在皮带架上。固定好后,将掐断一端搭在机头卸载滚筒上,准备采取电机打倒转方式,靠滚筒带动,拉动机尾,收取多余皮带。9时10分,机尾处应拆皮带支架拆完后,组长王自然安排刘涣军、朱宗甫、谢宗涛、方红去机头帮助拉皮带,到地点后,由冯晓澎指挥,将皮带电机打倒转开始收拢皮带。9时20分左右,由冯晓澎将启动开关打至反转位置,并启动皮带机电机,冯晓澎站在按钮处,安排其余6人在机头处手拉皮带端头向东侧拉皮带,拉了约12米左右,由于人拉力量小,皮带与驱动滚筒附着摩擦力小,再加上皮带机全长570多米、机尾重量大,且滚筒高速旋转,出现皮带与驱动滚筒打滑、滚筒不能

37、有效驱动皮带现象,无论前边6个人怎样用力,也不能将皮带继续拉出。这时冯晓澎看到皮带在驱动滚筒上打滑,进度太慢,就违章上到皮带架上,准备试着用脚踩在皮带上,增加皮带与滚筒的摩擦力,由于其安全意识太差,完全无考虑违章后果, 9时50分,其把脚刚踩在滚筒上,皮带被压弯,瞬间两脚就被两个旋转的滚筒卷入中间,其大喊“哎呀”一声,前方拉皮带人员也隐约看到后,其中一人李根昌随即跑到按钮处按下了停止按钮。随后6人就赶快上到皮带架上,把冯晓澎向外拉,由于两驱动滚筒间隙太小,只有7cm左右,把冯晓澎夹的太紧,实在是无能为力,于是李根昌跑向机尾喊人,顾合欣马上电话向队部和调度室汇报。二采队地面值班人员队长任国有接到

38、电话,问明情况后,迅速向安全副矿长杨延超进行了汇报,并立即下井赶往事发地点,安全副矿长杨延超接到电话后,向矿长郭金旺进行了汇报,对地面工作稍做安排后,也马上下井赶住事发地点。矿长郭金旺等地面矿领导及时通知职工医院人员下井的同时,迅速赶到调度室指挥抢救工作。井下采面人员、机尾人员接到消息后,首先由值班队长刘胜利带领4名人员迅速赶到皮带机头处抢救人员。由于不能直接将受害人拉出,由值班队长刘胜利组织,现场采取了截断皮带、拆掉驱动滚筒、张紧滚筒等措施,随后队长任国有也赶到了现场指挥抢救,到11时20分,才把人拉出,经赶到的医护人员诊断冯晓澎已停止呼吸。随后急速赶到的副矿长杨延超,以及在五2802采面指

39、导初采初放工作的副矿长赤有,立即安排人员用担架把冯晓澎抬至地面,到地面已是中午12时35分。(2)事故性质经调查,属严重违章造成的责任事故。(3)事故人员情况受害人:冯晓澎,29岁,河南郏县长桥乡人,企业合同制工,二采队机械检修组副组长。(4)原因受害人冯晓澎,身为检修组组长,安全意识淡薄,严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场人员安全意识差,无及时发现、制止冯晓澎违章行为。跟班队干刘胜利、刘要然对大件设备检修工作不重视,无及时到现场蹲点指挥。机电副队长朱国印对机电工作管理不到位,对设备检修工作无进行具体安排。队长任国有日常管理不到位,对员工安全培训不到位,员工安全意识低。当班六4西区安检员袁夫生无认真

40、履行安全监督检查制度,无到作业现场监督,对现场人员违章作业未尽到监管职责。(5)责任划分冯晓澎,二采队机械检修组副组长,负责机头处皮带掐接工作,在作业过程中,无严格执行措施,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章站在正在运行的皮带上,对事故的发生负直接责任。顾合欣、李根昌、刘涣军、朱宗甫、谢宗涛、方红,二采队检修组成员,皮带头处施工人员,事发部位主要工作人员,对冯晓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未及时发现制止,同时未尽到现场安全互保联保责任, 王自然,二采队机械检修组组长,当班皮带掐接工作主要负责人,对皮带掐接工作安排不细致、不具体,无对皮带掐接现场进行全面指导检查,无尽到现场安全管理职责, 袁夫生,当班六4西区安检

41、员,无落实安全检查监督制度,无到皮带机头作业现场进行监督检查,无尽到安全监管职责, 朱国印,二采队机电副队长,对机电工作管理不到位,无参与、无具体安排皮带掐接工作,未尽到本单位机电主管职责,对事故发生负领导责任, 刘胜利,二采队跟班副队长,当班跟班队干,跟班期间无到皮带机头工作现场指导检查,对当班机电设备检修重点工作不重视,无认真履行跟班职责, 刘要然,二采队副队长,对机电设备检修重点工作不重视,无及时下井到现场进行指导,无认真履行管理职责, 任国有,二采队队长,二采队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职工安全教育不力,管理不严,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职责履行不到位,班前会对皮带掐接工作安排不具体、责任不

42、明确,对事故的发生负直接领导责任,。王怀安,矿机电科科长。对二采队机电工作指导管理不到位,对施工现场监管不到位,对施工人员落实措施情况监督不力,对事故的发生负一定管理责任。杨万锋,机电科科员,当班科室带班人员,对带班制度执行不严,带班期间无认真履行职责,对事故发生负一定责任。李新岳,调度室科员,当班科室带班人员,对带班制度执行不严,带班期间无认真履行职责,对事故发生负一定责任。王雷,调度室主任,对皮带掐接现场监管、协调不到位,无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调度职责,对事故发生负一定责任。、王红要,安监科科长,对皮带掐接工作安全监管不到位(6)防范措施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迅速开展安全大讨论活动,围绕事故原因,

43、举一反三,重点查责任制落实、查制度措施的执行力、查干部工作作风、查隐患、查违章等,认真反思,深刻反省,痛定思痛,狠下决心,严格落实制度,加强培训教育,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员工的安全意识。制定完善安全技术措施,各施工地点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强措施落实过程中的督导,强化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力,确保施工现场严格按措施施工,切实让职工知道安全技术措施是保命措施,必须严格执行,自觉抵制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坚决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强化现场管理和安全监督,认真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跟班带班制度,细化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责任,尤其是区队、车间的安全责任一定要落实到人,每班、每项工作、每道工序都要责

44、任到人,管理到位。对皮带掐接及以上大型设备安装、检修等工作,矿、业务科室、施工单位等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加强现场管理,队干跟班到位,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消除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认真查找、处理隐患,及时制止、抵制违章。各地点皮带机机头、机尾必须加装防护栏,各种保护设施必须安装到位、灵敏可靠。凡皮带机运行期间,必须停止与皮带机有关的任何工作,严禁人员靠近。停机离人、检修皮带必须将控制开关打至闭锁位置。加强职工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消除违章行为。各项工程开工前,必须认真组织施工人员学习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严格考核,合格上岗。施工人员进入工作地点,必须先检查周围不安隐患,不经处理

45、禁止施工。狠抓“双基”建设,切实做到强化基层、夯实基础。完善制度,加强区队长、班组长管理,增强责任意识,提高业务管理水平,杜绝凭经验莽干和违章指挥。认真落实职工互保联保制度,明确相互责任,共同制止违章,共查安全隐患,共筑安全防线,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3.2 六4803采面46爆破事故调查分析(1)事故经过2011年4月6日8点班,为六4803采面生产班,当班跟班队长刘子振。由于采面下部一直出现地质条件变化,有30多米长的薄煤及全岩,按照以往作业工序,当班经检查维修后,仍先出矸后出煤。出矸基本结束后,由跟班队长刘子振通知点上段煤炮。放煤炮时,由包片组长李少峰负责下部把口警戒,班组长罗友良负责上部

46、把口警戒,刘子振在机头厚煤处蹲点,验收员段中敏在采面下头给放顶工记工,大组长朱高红在下部薄煤处蹲点,瓦检员罗国恩无在爆破作业地段。当煤炮放至离采面下口约90米处,放炮员贾占许又将一轮炮线连好,放炮母线也没从发炮器上去掉,却通知上部把口负责人罗友良,让在上部躲炮、在下部作业的罗军照从采面下去到下部躲炮,把口负责人罗友良即没验炮,也没询问连炮情况,即让另一放炮员徐红举与罗军照一同从采面下去,罗军照在前,徐红举在后,相距5米左右。当罗军照自上而下行了约16米、离爆破地点约15米处,放炮员贾占许却按响了发炮器,炮响崩伤了罗军照的左眼。(2)事故原因放炮员贾占许严重违章作业,爆破作业过程中,一轮爆破作业开始,明知炮线已连好、发炮器母线无去掉,却违章通知上部人员从爆破作业地点通过,且明知在有人通过时,连续恶性违章,又按响了发炮器,如不时行人离爆破地点还一定距离,险些造成人身事故,后果不堪设想。贾占许连续恶性违章,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爆破作业上部把口负责人罗友良,责任意识差,对爆破作业有关制度执行不严,作业规程规定把口距离为50米,而实际只有30米左右,严重违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