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基于新经济时代微博营销的研究.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29915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告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基于新经济时代微博营销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告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基于新经济时代微博营销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告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基于新经济时代微博营销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告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基于新经济时代微博营销的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告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基于新经济时代微博营销的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告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基于新经济时代微博营销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告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基于新经济时代微博营销的研究.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目录【摘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 words】1一、文献及研究回顾2二、研究背景3三、微博的主要功能以及利用情况4(一)微博的最主要功能4(二)微博对企业的价值5(三)当前企业运营微博的主要采用的方式6四、微博与社会文化的关联6(一)微博的文化环境建构与人类社会文化环境6(二)微博的身份建构与现实身份的内在联系7(三)微博的用户群体分割及社交圈分析8(四)微博所构建的意义和价值9五、企业如何运用微博公关展现文化魅力10(一)以“人”的身份展开微博公关活动10(二)巧推CEO,制造名人效应11(三)明确品牌形象13六、总结13参考文献:14基于新经济时

2、代微博营销的研究 【摘要】碎片化语言开启了碎片化沟通时代和指尖记录时代,而且这些碎片化语言已经被广大的微博用户接受。微博用户的独特的语言行为方式和快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微博语言和微博用户的互动中构建出来的,独特的语言行为方式和快捷的生活方式构建了微博的文化现实环境。【关键词】 新经济 公关营销 微博营销 自媒体 微精神 【Abstract】Fragmentation language opens the fragmentation communication age and fingers, and these record times language has been the fragmen

3、tation of micro bo user acceptance. Micro blog users unique language behavior and quick way of life are in micro bo language and micro bo user interaction of building out, unique language behavior and fast lifestyles constructs the micro blogs cultural reality environment.【Key words】 New economics P

4、R Marketing Micro Blog marketing Personal media Micro spirit一、文献及研究回顾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为市场经济带来了全新的研究课题,多种研究方向上取得了重要成果,微博的发展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 四建磊,刘清波.传统媒体如何应对微博竞争M.Journal Probe.2010.03.从传统媒体对微博的应对与借鉴、微博的新媒体价值及传播特性、对微博的发展前景预测、微博的“两会”与世博作为、微博的品牌竞争与赢利比较、微博介入教育及对话语权的影响、微博的社会学研究等七方面分类评述相关研究成果,可以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而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如何

5、做到与微博完美结合,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网络传播学者闵大洪指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一人一媒体,所有人向所有人传播”的局面得以实现。微博具备的独特新闻发布机制能够让任何人逝世地在互联网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快速传播信息的力量得意凸显。微博客关注与被关注的不对称人际关系加之独特的广播式信息流动模式,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用户在140个汉字之内更乐于记录与分享观点,发布新鲜事,发布新想法,发布新情绪,而不需要就一个情绪、一个灵感去编辑一个标题,一段经过加工的文字发布一篇文章。这种看起来细碎、零散而频繁的表达其实有一门低调而微妙的科学在专门对此进行研究:微人格分析。微博正在成为城市人的日常行为

6、之一,它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你越来越习惯于将隐私向别人开放,包括那些以前只对自己说的话、只有你最亲密的人才知道的你的饮食、起居习惯,还是具体入微的每时行程、动作(比如打开电脑、拿起手机)。你可能会觉得所有一切都是你的性格使然,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孜孜不倦的微博行为,还导致一种微人格的产生不要忘记那句老话,你以为你的人格塑造了行为,实际上行为也塑造人格。一个人在一个较长阶段里的微博行为,无论如何掩藏矫饰,都有自身人格行为的蛛丝马迹在,也有另一种全新出现的微型人格成长的空间。这对微博行为的主体以及相关联的他者而言,都是一个机会。 西尔维奥方迪在他的 瑞士s.方迪,尚衡译.微精神分析学.三联书店

7、.1993.微精神分析学的序言中自述:“我确立了微精神分析的三个基本要素:一、我的细胞甚至血液不源属于我;二、我的尝试本能及其能量不源属于我。三、我所有的梦构成一个梦,这个梦不源属于我。于是我才明白:很少、甚至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源属于我:这正是我曾经拒绝、怀疑、犹豫的原因。”微博的高频率播报使得任何一个用户都无暇构造谎言去完美地掩饰自己,这对于在尝试使用微博进行公关营销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它的品牌形象,居然和一个小小的市场部微博专员挂钩了。这种不可思议的状况亦是激发本文对此展开研究的契机。二、研究背景 新浪、百度有关微博用户的信息资料节选“微博”即微博客,这种社交网络形式最初的实践者是

8、Twitter ,由博客技术先驱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创建于2006年,2010年底用户数量达到1.75亿。在中国,2007年,饭否和叽歪先后推出,为中国互联网最早的微博产品,但两者均在2009年被有关部门关闭。腾讯2007年8月推出微博产品滔滔,但是并未与Qzone有明显区分。2010年1月,腾讯将滔滔与Qzone进行合并。2009 年9月,新浪推出测试版微博产品并大获成功。新浪将微博产品本土化命名为“围脖”,并号召大家“织围脖”。 2011年4月7日,新浪微博正式启用作为其新域名。“蓝鲸财经记者联盟”当时发表了这样一条微博文:“从前,有几个卖面包的,一个叫浪浪牌面

9、包,一个叫腾腾牌面包,一个叫搜搜牌面包,一个叫易易牌面包,各品牌竞争很激烈。突然有一天,浪浪牌面包改名了,其它几个品牌瞬间石化。原来它改叫面包牌面包了”4这条微博的含义或褒或贬,既幽默又揶揄地揭示了新浪欲意“一统江湖”的野心。截止2010年11月11-14日,内部统计数据显示新浪微博的日UV 为1700万人,而2010年初该数字为400万人。按用户数量计算,新浪微博用户数占中国微博总用户数的54%,腾讯微博为21%;按浏览时间计算,新浪微博的市场份额为87%,腾讯仅为8%。在过去的一年中,百度贴吧与奇虎均多少丧失了市场份额。三、微博的主要功能以及利用情况(一)微博的最主要功能1、 基本功能:书

10、写并发布最多140字的博文。无主体、简短的特性使博客不再是高文学素养者的专利,任何人可以经由微博书法自己零碎的感想,随意记录身边的见闻。哪怕没有任何文字,也可以选择发布照片、音乐甚至视频来表达。2、 关注功能:选择感兴趣的用户,关注之,即可收看他的博文,未关注的用户则不会进入视野。关注功能是微博具有社交性的基础,任何人可以有选择地决定自己的社交圈,通过单方关注来获取特定的资讯,通过双向关注来结交好友,或通过被关注来体现自己的影响力。3、 转发功能:选择任意博文,点击“转发”即可将其转到自己的微博中,并可同时附带自己的评论。转发是微博产生巨大传播效应的精髓所在,由于其放射式的传播模式,一条有价值

11、的微博会基于发布者的影响力,以指数型加速度散播开去,在短时间内产生难以估量的传播效果。4、 点名功能:即twitter的“RT”和新浪微博的“”功能,本文将其通俗地称为点名功能。点名功能是微博具有强大互动性的来源,被“RT”或“”的用户会在自己的页面收到一条提示讯息,点击进入即可看到点名者呼唤其收看的内容。用户在转发微博时,默认会点到原作者。5、 拓展功能:与facebook和人人网一样,微博拥有非常开放的应用平台,开发者可以尽情发挥编程技术,为微博添加大量具有实用性或娱乐性的拓展功能,并与所有用户分享。这也使得微博更加人性化、个性化并充满可塑性。常用的微博应用有“微群”、“统计评论”、“微博

12、墙”等。(二)微博对企业的价值微博对企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1、 微博是企业信息发布平台。 戴尔从2007年3月开始使用 Twitter平台,即Twitter订阅戴尔的信息服务。据统计,戴尔在 Twitter通过打折信息提醒等服务,获取了100万美元营收。据悉,捷蓝(JetBlue)航空、Comcast、戴尔、通用汽车、柯达等多家美国企 业在采用Twitter平台同普通消费者交流,然后再出售相应产品。相关的案例表明,Twitter类的微博是一种更快、更有效、更经济接触客户的企 业信息的发布平台。 2、 微博是企业的快速客服通道。 用户在对您的企业产品或服务发出了质疑、请求帮助等信息时,对

13、微博用户实时跟踪的企业便可以快速地了解到, 并通过微博或邮件或电话等方法回复,避免用户因为不满而大规模地在网上传播,快速解决用户的问题,能够较为有效地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3、 微博是企业深度了解消费者的平台。 微博是企业较好地聆听、学习以及了解客户的有效平台。微博用户在微博上记录了自己日常的真实 想法、爱好、需求、计划、感想等,真实地表露了自己的消费需求、偏好、生活形态、品牌态度等,尤其是一定程度上能够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需求和期望、 购买渠道、购买考虑因素,有助于企业深度了解消费者,从而制定或者优化产品策略、营销策略。4、 微博是企业口碑监测的平台。 对于企业的市场公关人员来说,互联网上

14、的“公关危机”就如洪水猛兽般袭来,令人胆战心惊。互联网特有的病毒式传播,使得用户对某些产品或企业服务的负面言论、品牌的负面评价都有可能导致企业的公关危机。因而,广告主对微博用户的品牌口碑实时监测尤为重要。而微 型博客平台具有的搜索功能,以及相关的实时监测功能,使得广告主实时监测品牌的口碑成为可能。 (三)当前企业运营微博的主要采用的方式1、 互动式。将微博作为企业与消费者的互动平台,经常性地举行微博活动,如有奖转发、在线问答、群体分享等。通过互动运营能在短时间内提高人气,增加企业微博的关注度,扩大其影响力。2、 广播式。将微博作为传播企业动态、品牌文化的平台,经行机械式的播报,内容通常与该品牌

15、的产品、服务、价值观相关,经常性地引经据典、科普知识。该方式有利于从侧面塑造品牌形象,保持品牌活跃度和上镜率。3、服务式。将微博作为问答平台,第一时间回答关注者的提问,或者主动在微博搜索与企业相关的问题进行回答,受理投诉和客户咨询。由于微博操作简易、回复迅速、功能齐全的特点,服务式微博成为企业人性化服务的新平台。四、微博与社会文化的关联(一)微博的文化环境建构与人类社会文化环境文化环境的构建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社会文化传统要解释的就是人们如何通过互动创造出社群、组织和文化的现实的。根据符号互动主义(symbolic interactionism,简称SI理论),人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互动后会逐渐

16、形成对某些术语和行动的共享意义,从而以某种特定的方式来理解事物和现象,社会就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谈话”中形成的。在传播过程中,个人在处理信息时所使用的概念类别创造出一种社会文化现实,而现实是由语言构建起来的。语言本身既是一种符号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人们互动中的语言是构建社会文化的核心。微博用户进行沟通的语言具有自己的特点。微博发文的字数限制是140个字,这一规则构建出了微博“短小精悍”的语言风格。用户用140个字以内的文字来发布信息。这里有“鸡毛蒜皮”的琐碎生活细节,有快速的新闻资讯、有个人的心情思想感悟等等。所用的语言也是更加的诙谐幽默和碎片化,只需要你把当时的状态表述出来,然后有人跟

17、帖回复分享就达到目的了。对于微博,人们给予更多的评价是“鸡零狗碎”、“鸡毛蒜皮”、“微生活”、“微价值”、“碎片化”、“随时随地分享”等等。碎片化语言还创造了新锐的词语,比如“杯具”、“蒜你狠”,“豆你玩”等等。“碎片化”语言和新锐词语成了微博用户独特的语言行为方式。另外微博用户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或者手机短信随时随地发布信息。关注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者关注对象随时分享或者跟随,快速的信息流动体现了更为快捷的生活方式。一条条140个字以内的有限表达构成了每个微博用户的口水账,但是正是这些生活的点滴成了用户生活的调味品。碎片化语言开启了碎片化沟通时代和指尖记录时代,而且这些碎片化语言已经被广大的微博

18、用户接受。微博用户的独特的语言行为方式和快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微博语言和微博用户的互动中构建出来的,独特的语言行为方式和快捷的生活方式构建了微博的文化现实环境。(二)微博的身份建构与现实身份的内在联系当一个人从社群中所处的位置、你在他人眼中的角色、你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来定义自身的时候,身份就成为了一种文化存在,在沟通中,人们是通过对方所扮演的角色来回应的。彼得?伯格和托马斯拉克曼在其同名著作现实的社会构建中谈到,某个事物或现象的身份取决于以下一些因素:我们讨论该事物或现象的方式;我们把握某个概念时所使用的语言;某个社群就其社会体验达成共识的方式等等。微博本身独特的语言特点已经构建了其独特的身份。微

19、博的身份构建包含微博品牌构建和微博用户身份构建两个方面。用讨论名人的方式来宣传微博是新浪惯用的伎俩,新浪微博开始就按照名人效应来进行策划,其实就是看重名人这个角色在传播中所占的分量。微博利用身份的名人效应进行营销,本身就是对自己品牌和身份的建构。随着注册用户数量的增大,这种身份也越来越明朗,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微博用户通过微博这一共识的行为方式和采用独特的微博语言建构了自己“微生物”(微博用户)身份。传播是人们构建身份的方式,也是身份变化的机制。你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身份是在你与别人的互动中得以建立起来的。例如网易直接把微博看做是“微生物的微生活”。“你今天你围脖了吗”已经把微博用户和非微博用户区分

20、开来。微博的文化环境影响了微博用户身份的构建,由于微博语言的零碎性和简短性,也有人把微博用户看作是“标题党”。根据用户发文内容特点,专门谈论教育话题的用户被称作“教育专家”,专门谈论“鸡毛蒜皮”的用户被称为“草根”等。另外如果你关注了某一用户,人们一般变相的把你看作某用户的跟随者。在使用微博的沟通中,人们的角色是相互构建的,而且是多样化的。(三)微博的用户群体分割及社交圈分析建构理论的创始人安东尼古登斯认为同一族群内部与不同族群之间的传播模式创造出族群之间的差异性。身份认证和身份互动的结果导致了群体的分割。具备相似身份背景被划分到同一群体中,同一群体内的成员具有相似的行为特征和共同的目的。群体

21、带有明显意义上的语言倾向,语言倾向同时也表明了群体中成员的身份。微博的群体分割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说,一方面微博的即时性和碎片化语言本身就把微博用户和传统博客、即时通讯区分开来,并且同时弥补了传统博客和即时通讯在传播效果上的不足,弥补了传统博客的相对互动传播劣势和即时通讯的相对随意性,微博在传统博客和即时通讯的夹缝中生存,具有自己鲜明的群体特征,“你今天你围脖了吗”也同样把没有进行微博行为的人排除在外了;另一方面,微博用户之间由于讨论的话题不同,关注的人群不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身份类别,当然这种身份类别只是暂时的,随着话题的转变,关注人群也会跟着转变,身份也会发生变化。无论微博本身的群体分割还是

22、话题、关注人群的群体分割都是由微博和微博用户的身份而导致的,这种群体明显的特点就是虚拟性、暂时性和不确定性。(四)微博所构建的意义和价值意义和价值是社会文化传统所要解释和分析的,微博本身的文化存在导致了身份的认同,身份的认同决定了群体的分割。由身份、群体和语言所构成的微博文化现实环境决定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同时也构建了微博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意义和价值也是在互动沟通中所建立起来的,兼具有博客和即时通讯的微博也扮演了发布新闻资讯的角色。同时微博所构建的群体和其构建人际关系的作用也具有明显的社会学意义。 闫肖峰.微博社会学J.青年记者,2010.07.微博的社会学意义凸显了人际影响力。人际关系来

23、源两大方面,一种是原有人际关系在微博上的延伸,一种是通过微博所建立的人际关系。关注和被关注满足了人们对身份的心理渴求和需要。关注和被关注建立了一种虚拟的人际关系,一方面获取相应的信息,一方面发布相应的信息,给他人建构自己身份的机会。信息在相识中传递,在不相识中通过“粉丝”或者添加关注成为新知。微博延续了SNS网站的功能和特点。微传播时代,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在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巨型传播网络。这对个人交友、品牌营销及总统选举等,具有重大的实际应用意义。比如唐骏经常用手机短信发微博,透露出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方便“粉丝”们也了解了他的真实想法、生活状态和客观评价。 五、企业如何运用微博公关展现文化魅

24、力(一)以“人”的身份展开微博公关活动微博作为一个平台,一个可以孕育个人媒体的平台,确实会推动有思想和表达能力的人通过片段话的表述来契合快速、碎片的生活方式。这种表述是否可信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用户的真实性,微博自身无序的信息发布方式,确实会产生大量的非真实信息并快速传播。从这个角度上看微博平台真实用户的比例是成败的关键,真实用户在一个充满同事、好友、敌人和心仪对象的平台总会专注和敬畏。信息质量会相应的提高,谎言和咒骂更会受到遏制。因为他知道每条信息的背后都是在用自己的信誉做保,这是一种制约,但制约正是文明的由来。个人用户在微博中卷入更深,对这个平台就更有依赖感,也会更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是微博的

25、另一个重要作用审视自我,通常在声音嘈杂的场合绝大多数的人总会不自觉的提高分贝并减少说话频次。粉丝与关注对象众多的微博,让人不自觉的减少宏篇大论用更精练的语言表述内心,并开始关注信息传递后可能产生的反应。这是一种自省与自问。微博中信息源众多,但不是每个信息都能在微博中引发共鸣,产生关注。一般粉丝众多的微博用户发出的信息有更大的可能引起大量的关注甚至成为一个共性的话题,无论这个信息是自创还是转发。同时由于这个用户的粉丝众多,他不自觉的会在信息传播的时候附着自我的理性思考,过滤不符合逻辑,真实性存疑的信息,微博平台内信息质量的提升由此而来。可以说是众多的粉丝影响了微博用户的信息发布。反过来,他所发布

26、的信息也会对粉丝产生影响。用户对信息源的持续跟踪容易形成思维模式上的同一性,思维模式、立场与观点在微博中是可传递的,微博的这种影响超乎长篇大论,简短意味着有力、记忆度高。绝大多数用户通过被动的接受、评论、转发,逐渐形成自我判断,自由思想、独立思考由此而来。微博粗看是一个杂乱无章的声音集贸市场,用户使用初期确实会关注自我生活的表述,一段时间后或者形成公众化关注、表述的脉络;或者缺乏互动、自言自语成为封闭账号。通过时间筛选后留存的将趋于对公共话题的转述与评论。在此基础上形成各个类别的社群,并因活跃的自循环卷入更多的相近用户。由此微博平台的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攀升,其中蕴含的营销价值也会慢慢展现

27、。可以确认的是企业在微博中的营销形象需要有拟人化特征,在实施微博营销中永远无法忽略也永远不能面面俱到的就是用户的心理感觉,企业在微博中赋予了人格化的特征,用户也认为面对的不是一个静态的账号,而是能带来良好感觉的沟通对象,因此对企业社群也有所期盼和要求。既然企业无法拥有在线读心术,最保险的做法就是温和和耐心。这与硬性的广告不同,广告类似盎格鲁-撒克逊模式,需要考量ROI,需要通过考量细分的可量化指标实施绩效考核;社群营销近似莱茵模式,通过关注社群内用户的体验提供契合服务,追求用户满意度。这种与广告大异其趣的特征可以认为更具有可持续营销的潜力。(二)巧推CEO,制造名人效应根据网络调查,有网路论坛

28、、博客、微博等自有媒体的富有竞争力的公司,都在使用制造名人效应手段。“现在每个人都是一个媒体。”姜培峰说,“随着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的出现,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自媒体时代。”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因为微博上的一句话,卖了十几套房子。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也因其“大炮”言论受到众多粉丝的关注。2009年的房地产集团的排名中,潘石屹和任志强的企业在房地产行业中名次并不是特别靠前,但他们的知名度却堪比万科董事长王石。这些老总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很大程度是由微博创造的。微博营销的巨大利益和前景,让其成为了商家的必争之地。去年12月的一天,SOHO中国CEO张欣甚至于发了一条微博:“我们刚把明年的推广预算给砍

29、了,全力转向网络,再见纸媒!再见广告!比较有特点的是新东方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的微博营销,可谓是独辟蹊径。他通过微博教粉丝如何谈恋爱,如何找工作和创业,或者发表对人生的感慨,赢得了百万粉丝的“芳心”。此外还有袁岳的“每周袁氏小菜”。这是一些“祖传秘籍”,是他的“自主知识产权”,但他的格言是“要俘虏一个人,先俘虏他的胃”。很多公司的CEO都能把这种新媒体运用的得心应手,CEO由话语管控的能力也可以说是自媒体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比如在“捐款门”风波,再比如”看狗们“使得王石即出了风头又受到了负面影响。万科集团决定,将设新闻发言人制度,并对王石的博客设置“看门狗”过滤系统,避免不慎言论影响万科形象。根

30、据艾瑞iusertracker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每天微博使用人数超过3000万。由于微博能让网民更方便地创造信息,交流信息,分享信息,其已经成为众多企业营销的平台和方法。成也微博,败也微博。在一些CEO凭借着敏锐的商业特性,利用微博成功实现了低成本高营销目的的同时,也有一些CEO因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实施,给企业造成名誉上的损毁和经营上的巨额亏损。总之没有CEO们的参与,微博营销就会少几分色彩和动力;如果缺少话语的管控,微博营销就会多几分风险和波折。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在话语权被无限放大的自媒体时代,CEO们一定要学会管束自己的话语。 (三)明确品牌形象除开少数名人效应成功的企业,大多企业微博仍然

31、选择使用基层微博专员对官方微博进行专人管理。微博专员不能以个人的喜好和价值观在微博畅所欲言,因此员工素质和对企业社会品牌形象的认识即显得至关重要。而这里所说的素质是员工从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来可以衡量的内在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面貌,是可以判断是否与企业价值、个人价值相吻合的语言和行为。而每一个代表企业形象的微博专员,都必须清晰地知道企业价值理念和企业文化的内涵并能予以固化,从而形成一个标准,让每一次发言都能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企业的价值取向。公众和客户对企业品牌形象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企业的社会品牌形象,在我理解就是大众对企业的一种认知度和总体评价。一个企业的品牌形象由很多的元素组成,

32、虽然在过去,产品、技术、服务和企业公民义务等等内容是决定企业社会品牌形象的竞争因素,但在今天,一个企业一旦选择让微博为自己的企业获得人格魅力和话语权,就注定了它还必须在认真扮演好企业公民角色的基础上才能长青,才能在公众中长期占有一席之地。 六、总结 随着微博平台的成熟、微博用户形象的真实化与微博用户自主意识的觉醒,将会有更多的人独立发布信息并热衷推广自己发布的信息,另一方面,微博大量的信息生成,在没有有效的管理平台能实现不间断的系统检查,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得全面的舆情反馈的情况下,微博公关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参考文献: 1张念宏等著公共关系辞典, 北京: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 年版2瑞士S

33、方迪. 微精神分析学M . 尚衡译. 北京:三联书店, 1993年出版3斯科特卡特里普等著有效公共关系,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4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5汤玛士 赫利斯:行销公关,台湾:台视文化出版社1997版 6严飞武. 公共关系与企业形象塑造 J . 湘潭大学学报, 2002 (4)7方光罗. 市场营销学M . 东北财政大学出版社, 20058汤姆邓肯:整合营销传播:利用广告和促销建树品牌,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9美谢尔以色列微博力M . 任文科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出版10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研究所编.南方

34、传媒研究(第21辑):微博时代J.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出版 11新周刊杂志社编.微语录(2009-2010微博年选)J.新周刊杂志社,2010年出版 12池云霞刘永红,新营销时代公共关系营销时代J 经济论坛 ,2005.913西门柳上/马国良/刘清华等编,正在爆发的互联网革命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出版14刘斌.浅析营销公关 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5.3 15 Robert Van Es and Tiemo L. MeijlinkThe Dialogical Turn of Public Relation EthicsJ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Printed in the Netherlands.2000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