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谈物理实验教学的直观性.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931808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谈物理实验教学的直观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论文谈物理实验教学的直观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论文谈物理实验教学的直观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谈物理实验教学的直观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谈物理实验教学的直观性.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谈物理实验教学的直观性 谈物理实验教学的直观性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谈物理实验教学的直观性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谈物理实验教学的直观性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 直观性 物理现象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如何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设计演示实验,提高演示实验的直观性,同时,对学生实验起到示范性作用。1.实

2、验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如在初四电阻一节中,在做金属的电阻随金属的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实验时,如果没有试做而想当然地用普通导线代替灯丝的话,就会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而失败。2.实验力求简单方便,包括仪器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和演示现象导出的结论的解说或推理简单。3.实验力求现象清楚、直观、可视性强,有机地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计算机,以提高演示效果。如在初四磁场一节中,如果结合适当的课件,效果就会非常理想。4.实验中要围绕教学内容,采用相反的或不同的现象作对比的演示方法,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演示时,要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渐变过程,使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规律性有较深刻的认识。演示实验中,

3、要引导学生注意掌握实验观察方法,明确实验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注意重点观察和一般观察相结合,特殊观察和一般观察相结合,对比观察和一般观察相结合。观察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学会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5.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实验失败,数据有差,都要坦率地告诉学生,并与学生分析原因,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在初四用电压表测电压的试验中,往往测得的支路电压并不等于干路电压,对于这一结果,要认真分析,仔细讲解,使学生明白其中原因。6.改革传统的演示实验法,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做,学生看,这种传统的演示实验法学生比较被动,不利于学生提高对实验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教师课前有目的地安排一些实

4、验让学生事先去完成,演示实验时让学生配合教师一同完成,这样既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加强。7.不断改正演示实验,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启发学生思维,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例如,在“压强”的教学中,为使学生弄清压力、受力面积和压强这三者的关系,可以向学生播放杂技表演人压钉板的录像。提问学生“人体为什么没有被钉子戳破皮肤?”许多学生认为是练出来的“硬功夫”,可以用如下的实验来寻找答案。出示两块木板,一块装有三到四颗钉子,另一块装上许多密密麻麻的同样的钉子,把盛满红水的同规格的两个薄尼龙袋,分别轻轻放在两板的钉上,观察:结果放在三到四颗钉上的袋子被戳破,红水流出,而

5、另一袋没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要求学生从课本中找出答案,得出结论。8.许多普通中学尤其是乡镇中学实验设备不完善,实验器材严重不足,演示实验的直观性和可见度不太理想,演示实验条件受到限制,可以因陋就简,设法用类似的实验代替,增强实验效果。例如,演示声音的强弱与振幅有关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实验:用一根细线吊起一个乒乓球,第一次轻轻敲击音叉,音叉发出微弱声音,接触乒乓球,乒乓球振动幅度较小,第二次用力敲击音叉,发出较强声音,让音叉接触乒乓球,乒乓球被频繁弹起的幅度较大。这个演示实验效果非常明显,既可说明声音由振动产生,又可说明声音强弱与振幅有关。(作者单位:山东蓬莱市北沟二中)其他参考文献Ba

6、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

7、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

8、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