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谈马克思对“人的形象”设计.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931812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谈马克思对“人的形象”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论文谈马克思对“人的形象”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论文谈马克思对“人的形象”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论文谈马克思对“人的形象”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论文谈马克思对“人的形象”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谈马克思对“人的形象”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谈马克思对“人的形象”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谈马克思对“人的形象”设计 谈马克思对“人的形象”设计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谈马克思对“人的形象”设计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谈马克思对“人的形象”设计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任何关于人的理论都有自己理想的人的形象,它既是观察和评价现实生活的标准,也是实践活动所追求的目标。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以批判性的建构为鲜明特色,创设了理想的“人的形象”:人应该是民主制

2、度下的人,应该是追求现实幸福的人,应该是自由地自觉地活动的人,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关键词马克思 人的理论 人的形象任何一种关于人的理论必须回答这样三个问题: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人实际是什么样子的?人如何从实际所是的样子变为应该所是的样子。其中,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最为关键的,因为该回答既是选择观察人实际之所是的视角的依据,更是评价人实际之所是的价值尺度。这就是说,对人应该之所是的回答在逻辑上优先于对人实际之所是的回答。不仅如此,每一种人论对人应该之所是的回答在时间上也要优先于对人实际之所是的回答。这是因为:如果理论家不是一开始就有了某种关于人的应然性状态的理想,或者说不是一开始就了某种新颖的人

3、的形象,那么,他拿什么去判断人的实然性状态成问题呢?因此,每一种人论在理论建构中对人的应然性状态的表述较之其对人的实然性状态的看法来说总具有逻辑和价值上的双重优先性。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也不例外,他所创设的理想的“人的形象”,是他批判现实人的生活状况的尺度,也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有如下阐述。一、人应该是民主制度下的人马克思说:“人是能思想的存在物。自由的人就是共和主义者”,又说:“既然我们已经沦落到了政治动物世界的水平,那么更进一步的反动也就不可能了。至于要前进,那么只有丢下这个世界的基础,过渡到民主的人类世界。”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看来,人应当是政治上的人,而不应当是政治上的

4、动物:前者指“民主的国家”的公民,后者指“那些不感到自己是人的人,就像繁殖出来的奴隶或马匹一样,完全成了他们主人的附属品”。早期的马克思是基于人道主义立场,提出这个结论的。人的世界和动物的世界区别在于,动物的世界事实上是专制的,动物的世界也只配得上专制制度,而人要与动物相区别,人的世界就应当实行民主制度,到了巴黎公社时期,马克思对民主理解的核心观点是:只有无产阶级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公社及其民主之所以在价值上具有合理性,不在于它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所在,而在于它是实现一个更大的价值目标的手段。毫无疑问,马克思始终如一的主张人应该是民主国家的公民。二、人应该是追求现实幸福的人人不应该信仰宗教,反过

5、来说就是,人应该是“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的人”,这样的人“能够围绕着自身和自己现实的太阳转动”。所谓“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是指“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也就是说,人的现实幸福而不是彼岸的幸福才是人的根本价值,是人的全部活动所应围绕的太阳。彼岸的幸福以信仰上帝为前提,可是,“人奉献给上帝的越多,他留给自身的就越少”。并且,迷信彼岸的幸福,还容易让人放弃现实的斗争。反之,追求现实的幸福,则意味着人要用自己的思考和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从而“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这里,马克思决不是说只要不信宗教而过世俗化的生活,人生就

6、是幸福的,更不是说当时的现实生活已经是幸福的了。马克思所说的现实的幸福是一种尚未实现的幸福,或者说是一种应该在现实中而非幻想中加以实现的幸福。三、人应该是自由地自觉地活动的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说来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而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生活本身却仅仅成为生活的手段”。在这里,马克思明确地说明了人的生命活动是“生产性的”类生命活动,其本质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它包含如下几层具体含义:其一,这

7、种活动是一种对象性的实践活动。这里指的是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再生产整个自然界”,“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从而使自然界“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其二,这种活动是自觉的活动。这里指的是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也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是对象”,而“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其三,这种活动是自由的活动。这里指的是人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能够在自己所创造的世界中“复现自己”、“直观自身”、“肯定自己”,

8、从而获得“生产的欢乐和对产品的享受”。就是说,自由的活动就是以生产性生命本身为目的而非手段的活动。其四,这种活动是人以类的方式自我创造的活动。这里指的是人的生产性生命活动不是孤立的个人行为,而是社会化的活动,是类的活动,历史性的活动,“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通过区别人和动物来寻找和确定人的价值,使人的存在超越于动物的水平之上,借以带给人类起码的尊严感和体面感,这是人类价值思维历来的方式。马克思也不例外。特殊之处只是在于马克思看重的是人作为类的生命活动的本质。在此意义上,对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而言,人作为类的自由的自觉的生命活动就可以视为其

9、人的理想形象设计的关键。四、人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按马克思的理解,人从自然界那里所获得的本是一种全面性的资质,片面性是特定社会关系造成的,将天赋的全面性资质实现出来,必须通过社会关系的发展和改造才有可能。人的全面性的基础是人的天赋资质的全面性,马克思将其分为“五官感觉”和“精神感觉”、“实践感觉”。五官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精神感觉和实践感觉包括“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等。此外,马克思还在不同的语境中列举过“吃、喝、性行为”等“人的机能”和“吃、喝、穿、住”等“人的活动”,还特别强调过“世俗的胃”的作用,这些都可看作人的天赋资质。对于这些天赋资质,马克思没有做善恶

10、论断,也没有做主次高下的分别,而是将其作为事实认可下来,或者说作为价值问题发生的前提确认下来。当然,这样讲不是说马克思把这些天赋资质本身看成人的价值,而是说他将这些天赋资质的全面性看成人的价值的事实基础,亦即看成人的自由自觉的全面发展的自然前提。正是从天赋资质的全面性出发,马克思引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性。马克思说:“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比动物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从理论领域说来,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使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

11、实践领域说来,这种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此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从全面性 谈马克思对“人的形象”设计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谈马克思对“人的形象”设计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谈马克思对“人的形象”设计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

12、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问题这一角度讲,马克思是说:自然造成了人的天赋资质的全面性,复以自身的全面性跟人的全面性相匹配,从而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至少从可能性上说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全方位的关系。 按照上述逻辑,人与人的关系也应是全面的关系。马克思说:“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同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说来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

13、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从全面性问题这一角度看,马克思是说:无论人的天赋资质的全面性,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全面性,都寓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性中,并通过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实现出来。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还进一步指出了人和外部世界的真正的全面关系不是那种单纯的占有关系,而是依据不同的本质力量的独特性而发

14、生的多种多样的关系。全面地占有一切,把一切关系都变成一种占有关系,都换算成有用性,都当作私有财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性,而是将全面性还原成了最彻底的片面性。真正的全面性是“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马克思尤其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性和历史性。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是工业发展的结果,是自然科学进步的结果。自然科学“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作准备”,而工业则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以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作为自己必经

15、的环节。“通过私有财产及其富有和贫困物质的和精神的富有和贫困的运动,正在产生的社会发现这种形式所需的全部材料;同样,已经产生的社会,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这样一来,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就跟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旧唯物主义的物质的发展和浪漫派的原始丰富性划清了界限。上述思想归结到一点,就是人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该命题完成了马克思对理想的“人的形象”设计,并且成为我们追求和实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最为根本的目的。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40944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

16、社,1995.1-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作者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单位为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

17、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

18、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

19、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