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浅谈新教材改革下的地理教学.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932732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论文:浅谈新教材改革下的地理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学论文:浅谈新教材改革下的地理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学论文:浅谈新教材改革下的地理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学论文:浅谈新教材改革下的地理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学论文:浅谈新教材改革下的地理教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论文:浅谈新教材改革下的地理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论文:浅谈新教材改革下的地理教学.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浅谈新教材改革下的地理教学 摘要:伴随着新一轮的教材改革,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我们如何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立足于我们的课本,展开我们的教学呢? 关键词:特点 困惑 教材处理 伴随着新一轮的教材改革,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我们如何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立足于我们的课本,展开我们的教学呢?下面我将谈一谈我的一些看法。一、新教材的特点 新教材和老教材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更新 新教材删减了一些难度比较大的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例如高一必修工中的洋流的成因新教材就没有做这方面的阐述,而是侧重介绍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样的话教材的整体难度有所降

2、低,但突出了重点。新教材充分运用新的地理科学理论,新发现的地理材料,新的科学观点和方法去探讨、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2、图文资料更丰富图文并茂应该是地理教材的最大特色,而新教材更是把这一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几乎每一页都有图文资料学生拿到教材应该是比较有吸弓!力的。这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增幅最多的应该是景观图片,例如幽深壮美的峡谷、日本的富士山、地震裂缝、海蚀崖、垂直分异景观等,令人赏心悦目。学生在欣赏这些图片的同时, 既开阔了视野,又丰富了知识,并且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再有很多图片都和实际联系紧密,例如必修工中大棚农业的图片,不仅使学生获得获得崭新的地理知

3、识,还有利于启发学生用新的观点和方法, 了解现代地理知识、看待地理问题。 3、时代感更强 新教材继承了以往教材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的做法,但是在要求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学生学习的是生活中有用的地理。例如:新教材中安排有观测日影测定学校所在地的经度,常见矿物的简易识别,估算距离等地理技能训练的内容;也有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与天气状况,来选择生活方式,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等内容;还有对自然与人为灾害的发生,防御的正确认识(如地震自救),及自我保护方面的内容。新教材紧跟时代的要求,在编排上选用最新的地理资料,体现崭新的时代特色,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使得学生终生受用 4、实

4、践性更强 老教材中虽然也有一些实践活动的安排,但数量比较少,涉及面比较窄, 内容也比较单薄。新教材中加大了学生实践活动的安排,在每一章节教材中都穿插有“活动”内容且涉及面广,有参观、调查、实验、讨论、读图、观测、计算、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等多种形式,为学生讨论、思考、师生交流创造了条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如:必修工的一道活动题。下面是两位同学的对话。甲: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都是有利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都是不利的。乙:你的观点比较片面,太阳辐射也有不利的影响,太阳活动也会产生有利的影响。 请围绕两位同学的话题,收集有关资料,并与同学们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提示:确定你的观点

5、。系统表达你对上述议题的看法提供你的论据。将收集到得资料分有利影响与不利影响两大类进行整理, 以支持你的观点。反思你的不足。仔细聆听同学们的发言,看哪些说法更有道理。这对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巩固课堂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整理、收集、分析、观察、思维、实践、创新能力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再有, “活动”的安排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多半是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的局面。新教材的“活动”安排打破了这种被动局面,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并且充分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二、教学当中的一些困惑 工、新教材在编排上是模块式,在知识结构方面,较老教材而言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知识跨度大。正文的篇

6、幅小,内容简短,有的甚至只有几句,许多知识点都是点到为止,留给教师发挥的余地过大。同时,新课程标准要求不具体,讲多深,讲多少,很难把握。对于教师而言,在如何把握好教材的深度、广度,如何处理好教材的知识体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在教学内容方面虽然做了适当的删减,但课堂活动量明显增加,如何有效地组织好这些活动,如何安排好教学进度,这些都给我们每一位高中的教师提出了挑战。在教学中,我明显感觉到课时紧张,在活动的组织上时间难以把握,如果不充分让每位学生积极参于,那就只是走过场,流于形式,如果充分调动每位学生,那么时间又难以满足,教学进度无法完成。 2、由于初高中地理课程的要求不一致,出现严重脱节。

7、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低,教材内容相对简单,而高中地理在难度和要求方面上升幅度大,这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无疑一下难于适应,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更大的难度。许多学生连经线、纬线都不知道,这样对于地球的运动、时差的计算、季节的形成等问题的理解更是水中望月。如果教师再利用上课时间给学生进行讲解,这就面临课时紧张,教学任务难于完成。组织学生回去自学,但部分基础较差,综合理解能力较弱的同学还是难于接受。也正是因为这些多方面的原因,使得高中地理让许多学生感到难学,导致兴趣渐无。如何更好地转变学生现有的学习状态,是许多教师的困惑。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他们是影响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

8、重要因素。我在教学中发现,高一学生普遍对新课程改革了解不够,传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一下子也很难适应新形式下的课堂教学,尤其是我们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的转变难度更大。还有,学生对地理学习的不重视和认识不足始终是影响地理教学结果的重要因素。三、对教材处理的一些看法 即使省内都统一使用一套教材,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各个地区教师素质不同、教学设备不同、学生素质不同、初中基础不同如果从头到尾,按教材一路讲下去,效果可想而知。在教学当中,我就碰到过这样的尴尬。在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中有一道活动题:常见矿物的简易识别。 由于我们学校条件有限,没有实物标本,我还在网上找了一些图片给学生看。但

9、即使这样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看到学生失望的眼神,我心里也不是滋味。假如我们有一些矿物标本,让学生能亲眼看、亲手摸,效果当然就会不一样了。所以在我们实际教学当中,必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 1、正文的处理“正文”是课文的主体部分,是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部分。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但是,有些地方正文部分讲得过于简单,学生很难理解。这时就有必要补充一些内容。比如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问题,教材只讲现象,不讲原因,而且没有举出相关案例,学生感到很困惑。我在教学当中就补充了成因和一些典型案例,学生掌握的效果很好。再有对于一些枯燥的知识,更应该补充一些学

10、生感兴趣的东西。 比如在讲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这个部分时,我补充了地心说、曰心说、宇宙大爆炸学说。顺便还讲了一下地外文明的话题,把百慕大三角区的神秘现象、世界各地有关UFO的报道等串在一起来讲,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材料”的处理 “阅读材料”是对正文的解释、延伸以及案例说明, 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正文内容的理解。因此在教材处理时,要注意充分发挥阅读材料的辅助作用,但不要挖掘得太深, 以免过多消耗课堂时间,增加学生的额外负担。 3、 “活动”的处理“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湘教版地理教材的“亮点”之一。 “活动”内容有鲜明的启发性

11、和可操作性,为学生讨论、师生交流创造了条件。新教材中的“活动”,注重弓!导并培养学生动手(做实验、查阅资料以及操作等)、动脑(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等)、动口(讨论问题、辩论等),突出了 “活动”教学的开放性;新教材中的“活动”,真正地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来分析说明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注重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的积累,突出了地理分析、综合、运用等思维能力要求;新教材中的“活动”,把学生的学习置于体验、探究的过程当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具有鲜明的素质教育特色。但如何扎实有效地开

12、展活动却成为教师们的一大“心病”。尤其是“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说问题多多。很多教师反映,我自己也有深切感受:活动起来太浪费时间,导致很多教材内容来不及处理,课堂还“乱哄哄”的。所以,在处理教材时,我们一定要精心设计“活动”,提高活动的有效性。特别是不能照搬教材上的活动,要有选择地使用;要注意“活动”类型及不同要求,将过难、过烦、难以开展的活动适当简化或者放弃;要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及时予以点拨引导,不要走极端,一味的让学生盲目探索。 4、地图的运用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读图与判图能力是中学生必备的地理技能。湘版高中地理教材中穿插有许多地理图像,它们是对正文文字的说明与补充,或是对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的直观表现,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丰富信息资源,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教材处理和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发挥图像的作用,充分挖掘教材中地理图像的内在吸弓!力, 以图代讲, 以图代练, 以图定学,培养学生读图、判图、作图、析图、用图的能力和从中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地图真正成为学习的工具和助手。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只要我们深刻领会了新课改精神,从一个崭新的角度,用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新的方法去深入研习教材,灵活处理教材,湘教版地理教材我们同样会“教”的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