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战略论文青田石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doc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3932985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战略论文青田石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化战略论文青田石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化战略论文青田石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战略论文青田石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战略论文青田石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青田石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摘要:青田石雕自成流派,奔放大气,细腻精巧,形神兼备。石雕艺人们根据石材的特点化“腐朽为神奇”,以精细的雕工、生动的色彩、多样化的题材充分显示了青田石雕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取得成就令世人瞩目。但尚有不少未尽人意的问题存在。本文通过对青田石雕原材料极大的浪费、文化底蕴不够、题材比较单1、低档产品过多等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关键词:青田石雕;国石;民族艺术;艺术特色 论文网毕业论文基金: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6年研究课题(06N140)研究论文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在中国工艺美术长廊中,青田石雕以其石质晶莹剔透、技艺精湛绝伦而著名,堪称国之瑰宝。19

2、64年,郭沫若参观青田石雕时,盛赞不已,题写了“青田有奇石,寿山足比肩”的赞美诗句。2001年9月19月5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的“国石候选石展示会”上浙江青田石获:特奖4个,金奖9个(分别占总奖数的40%和33。3%)。2003年,青田石和辽宁岫岩玉、福建寿山石、北疆和田玉、内蒙巴林石、昌化鸡血石这6个宝玉石品种作为候选国石,角逐“中国国石”封号。10月2210月25在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中国国际珠宝展” 浙江青田石获:金奖10个,银奖8个,铜奖10个。依然列金奖首位。历史渊源青田石雕是中国传统石雕艺术宝库中1颗璀璨的明珠,历史悠久。早期多为殉葬、宗教和生活用品,后逐渐发展为风格独具的观赏艺术

3、品。现在可以见到的最早作品是珍藏在浙江博物馆内的出土文物六朝时期殉葬用的青田石雕小卧猪。作品线条简练、造型古朴、形神兼备,风格上可见汉、魏风貌。唐、宋时期,青田石雕有较大的发展。从浙江省龙泉县双塔内发现的五代吴越国时期的青田石雕佛像造型说明,唐代青田石雕创作题材和技艺有突破性的进展。至宋代,青田石雕吸收了“巧玉石”制作工艺,运用“因势造型”、“依色取巧”的技巧,并发挥青田石自身石色、石质、可雕性的优势,开创了“多层次镂雕”技艺的先河。多层次镂雕是青田石雕1大特色。精致入微的刻划和复杂层次的处理是任何玉石雕刻都难以做到的。元、明时期,青田石被赵子昂、文彭等文人应用到印章篆刻艺术上,拓宽了石雕艺术

4、门类。这1时期,青田石雕的创作,在印章钮头装饰方面得到长足地发展,雕刻艺人在继承古代玉玺、铜印的钮饰基础上,充分发挥青田石质特性,创造出独具风格的印钮雕刻艺术。清代和民国初,青田石雕作为江南名产屡被选作贡品。乾隆八旬万寿节,大臣们用青田石雕制作1套(60枚)“宝典福书”印章作寿礼(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办规模空前的“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青田石雕艺人周芝山、金针3的作品获得中国石雕工艺品中仅有的两枚银牌奖章,开始有了世界声誉。现青田山口镇的老街,又叫花旗街,因当地农民用青田石雕从美国赚回银圆盖起1条街的房子而得名。新中国建立以后,青田石雕得到快速的发展,近20年来,青田

5、石雕发展迅速。目前,全县从事石雕创作、生产、经营的已有2万多人,产值达数亿元。作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享誉海内外。至此青田石雕真正成为1种文化的构筑,其雕刻技能、风格塑造、情趣意境,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美化美奂程度。青田石雕正走进与社会变革相适应的空前繁荣时期,所取得成就令世人瞩目。但尚有不少未尽人意的问题存在。我们若不重视这些问题的解决,青田石雕的明天将是令人担扰的。青田石雕存在的问题1、原材料极大的浪费。近20年来,随着青田石雕艺术品的不断走俏,从事青田石雕的人员急剧增加,青田石雕原材料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这是十分喜人的景象,历史上还没有任何1个时期青田石雕生产能达到如此欣欣向荣的局面

6、。但在这大好形势下,有些人急功近利,在原石开采和生产制作方面均造成原材料较大的浪费。2、文化底蕴不够。青田石雕传统工艺业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级工艺设计人才不足,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到目前为止,我们浙江尚无1所本科院校设有传统工艺美术专业,现从事传统工艺业的设计创造者大多是祖传或师徒方式承传下来,没有系统的工艺美术理论指导,是1种原始的盲目的创作,缺乏工艺创新。3、题材比较单1、低档产品过多。1些经营青田石雕的企业和个体户,技术装备和工艺落后,作品题材、款式雷同,粗制滥造,质量低下,甚至“克隆”出1批批合成的产品,假冒伪劣的青田石雕工艺品,从而破坏了青田石雕的形象和声誉。4、宣传力度有待进1步加大。

7、虽然说青田石雕在2001年“国石候选石展示会”上荣登榜首,获特等奖10个,占特奖总数的40%;获金奖9个,占金奖总数的33%,遥遥领先于第2名;2003 “中国国际珠宝展”再次荣登榜首,获金奖10个,银奖8个,铜奖10个。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两次胜利,可以用小米加步枪打败飞机大炮来形容。可以用小米加步枪打败飞机大炮来形容。如寿山石,不但依托福州文人薈萃的优势,更有省领导和国外华侨的强力支持,参展经费和青田之比为5:1;特地调回已售往台湾、新加坡等地的田黄精品,并筹集了500万资金,展厅面积远远大于青田展厅,且两面包围青田,又花大代价请了大官和许多名人,现场搞了石雕书籍首发式,搞

8、了精品拍卖会,在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搞了大规模宣传,展览结束后又在北京王府井工美大厦搞了展览。又如岫岩玉,盛大宣传声势的背后是辽宁省做强大后盾,1直把岫玉作为省级礼品。在辽宁省的支持下拨出200万资金用于宣传和运作,国际展览中心入口处扯起了3个大标语,自称第1候选国石。据说每条标语的花费是十多万元,还不算两个大型充气门柱的开销。坦率地说,我们不用讲浙江省,即使是丽水市的支持也是远远不够的,最多是精神上的鼓励而已。青田石雕业的对策探讨1、有效地利用青田石原材料,促进青田石雕生产和市场的发展。开采过程中,由于开采技术的不断更新,从原始的采矿方式向机械掘进方式发展,尽管采石速度加快,但青田石原材料易

9、被震碎、震裂,适应创作大型雕刻作品的原材料也日渐稀少,浪费严重。因此建议,即使利用风钻等先进机械打炮眼,也应将眼打在离石线体较远处;采取加密炮眼、减少炸药量或多次少量爆破等措施,并结合人工采凿,这样将大大减少震裂、粉碎现象。在青田石的利用环节上,1位优秀的石雕艺人,在创作之前,必须经过1番慎重构思,这就是青田石雕界所说的“相石”过程。所谓“1相抵九工”即说明了构思的重要性。在制作前还要去杂质、避必裂、取形态、留巧处,才能相形度势,化弊为利,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青田石色彩斑斓,美不胜收,俏色的利用是青田石雕艺术的1大特色。每块原材料的大小、形态、色彩的分布均不同,除了利用粗石料生产规格品外,应该

10、说,每件产品都是孤品。青田石是不再生资源,对青田石从开采到利用的每个环节,都应该注重保护和节约。2、提升产品档次和品位,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增强艺人的创新能力是关键。虽然说,近年来,青田县专门出台了人才评价机制,启动石雕名师培训工程,并且年年举办石雕作品评奖,激励艺人们创作优秀的作品。同时,选送1批年轻艺人到中国美术学院等院校深造。近7年来,已有100多位年轻艺人进入中国美术学院学习。但是对于有2万多的青田石雕从业人员来说,这个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提升产品档次和品位的需要。我们还应该加大力度培养人才,尽可能通过脱产、函授、自学和成人学校等方式,尽快解决从业人员整体队伍文化素质偏低的现象。为现有的3

11、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12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创造条件,开设培训班提高本地广大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并鼓励他们多出1些专业技术方面的理论书籍。3、加大力度引进外来的专业艺术人才。在不改变石雕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将本地的特色文化融合,给青田石雕带来新的理念与技艺上的创新,提升青田石雕的文化品位。在保留传统的镂空、精细等特点的写实基础上,增加1些追求国画意境或抽象表现的艺术题材。石雕创作应该尽快地从完全写实向写意转化。4、青田与石头同在,石头与青田齐辉。石雕是青田支柱产业之1,更是青田的形象与名片。促进石雕行业的更快发展,既是上苍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国石评选是1个提高和发展青田石雕的

12、有利契机。我们目前赢得的仅仅是两个大的战役。对于石雕的文章和国石的评选,应当更多地以战略的眼光,当作系统工程来安排。这样,我们才能更多地变被动为主动。努力争取政府更有力、更多的支持。石雕界应该进1步整合石雕资源,建立1个进击国石和更大发展的平台。总而言之,要使青田石雕新声更奏、高峰再起,除了管理的科学、技艺的精进,更需要在理论研究上加以充实、在传授方法上加以完善,唯此始能从根本上改变青田石雕旋盛旋衰的状态。从业人员更应当在致力于传统工艺作品创新的同时,著书立说,使传统工艺作品的创作、技艺、渊源以及那些流传于口头的奥诀文定化、理论化、系统化,借以在传教之中弥补手示口述的不足,亦为今后进1步的理论研究创造条件。参考文献: 陈慕榕。 中国青田石名石、名雕、名家。 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 雷铣修。 青田县志。M。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35(民国2十4年重印本)3 李德胜。 浅谈青田石雕造型材料与构思。 J。 美术大观。 2006,(2) 论文网毕业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