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社会对于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影响.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933366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社会对于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论文社会对于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论文社会对于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论文社会对于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论文社会对于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社会对于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社会对于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影响.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社会对于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影响 社会对于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影响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社会对于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影响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社会对于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影响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以我国现阶段人文社会和艺术领域已经被公认取得了创造性成就的高创造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群体被试深度访谈获得的文本资料进行质性化的深入分析,发现时

2、代特征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在创造性人才成长的道路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这些个体获得创造力得以发挥的关键影响事件。关键词质性研究 创造者 关键事件 社会创造力研究发展100多年以来,研究的内容经历了一个从单一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不仅仅关注创造性的思维认知特点、创造性人才人格特点的研究,同时开始认识到创造性成就不仅仅依赖天赋,依赖个体的努力程度,内在的动机或是其它人格特质,还要考虑社会环境各个要素对其产生的影响。因此开始运用系统的观点,研究环境对于创造力发挥的影响作用。Amabile用著名小说家的工作说明没有天赋在创造性模型中也是可以有突出贡献的。创造性成就不仅仅依赖天赋,

3、还有考虑工作的努力程度,内在的动机以及社会环境。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都表明,社会在塑造创造性人才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国内,针对具有创造性的群体进行系统的深度访谈,总结中国背景下的创造性人才的成长影响要素的文章还不多见,因此本研究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聚焦中国文化下的人文社会和艺术领域的创造者,数据收集通过深度访谈法来完成的,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通过深入研究,以验证以上观点,并深入挖掘中国样本群体的更多的特征。一、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成长中的关键影响事件研究者在多方面的帮助下,一共对38位相关领域的创造者进行了深度访谈。虽然研究被试的数量并不多,但鉴于这种高

4、成就的创造性群体本就是一个相对小样本群体,因此研究者认为这个数量的样本已经具备一定的代表性。通过质性研究中的分析方法,对深入访谈获得的第一手资料逐句逐段的编码分析,开放编码形成了90个要素点,将90个要素点通过主轴编码进一步归纳得到23概念词,经过选择编码形成6个核心类别。这6个核心类别是:环境、时代特征、系统的教育、家庭、自身、机遇。将被试提及的关键事件进行进一步频次统计,这些事件对创造者的影响的先后顺序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6个核心类别中重要性程度的频次排序为:系统的教育、时代特征、自身、环境、机遇、家庭。教育对人的成长产生的影响是无可置疑的,而以社会为主要因素的代特征对于创造个体的

5、成长产生的影响更值得我们重视。二、时代对一个人的影响时代特征对一个人的影响的关键作用排在系统教育之后,名列第二。Painer K.Silbereisen在社会变化与向成人的转变一文中曾经指出,大的政治事件,社会变化会影响人的发展。并且在这个影响道路上,自我效能是一种应对社会和政治体系迅速变化的重要资源,这和我们的研究结果非常一致,时代特征中一系列重大的政治事件对人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及影响至关重要。这种影响是全方位的,它可以影响人的思维方式、人的行为方式以及世界观的形成。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他们的领域大都是与社会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的创造大多是来源于生活的体悟和感悟,因此时代

6、特征中大的政治事件都是他们进行创造的第一手资料,是他们创造的源泉。被试提到的大的政治事件包括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还有文革、六四、香港回归、改革开放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带动了一大批的热血青年投入到这场战争当中去,许多被试都是由于对这种政治的深刻反思,才从各个领域投身到社会或是艺术领域,通过自己的方式为国家服务,同时也在各自的领域做出富有创造性的贡献(18-C1,28-D3,26- F3,36-Y2)(括号内标注为各被试的编号,以下同)。六四、香港回归等事件都曾经是艺术家笔下的创作主题,这些主题的深刻性使得他们成为被试们里程碑式的作品,帮助他们取得了在领域内的创造性成就,得到了领域

7、内的认可(10-A1,14-A2,35-C3)。改革开放更是为被试们带来了机会,使得他们有可能在自己的领域中最大限度地吸收知识,进行最深厚的知识储备,为获得创造性成就创造条件(6-M1,15-P3)。在所有的事件中,作用最为突出的是“文革的影响”。在我们总结出的23个影响事件概念词中,它被提及的频次最多,排名第一,可见此事件对于现阶段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群体的影响。具体分析发现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影响了做人“文革影响人格,自我的养成,做事的风格,做人的风格”(11-D1,25-M3),“做人的感觉发生了变化”(28-D3,3-L1,35-C3),“自由感觉”(25-M3),“无法无天的

8、自由影响了思维方式”(2-P1)。影响了人生道路“大学之路受到影响”(14-A2,11-D1,25-M3)。给予了积累“给予读书积累时间”(3-L1,13-L4,17-D2),“一段经历,生活的积累”(8-P2,22-A3),“碰到老师”(8-P2)。“文革”虽然在很多人的回忆中都是灰暗、惨淡的,但是在提及文革对自己影响的时候,被试中没有人认为这件事情对自己的影响是完全负面的,他们认为这个事件给予自己的更多。这正符合辩证法的思想,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有好的一面必然也有坏的一面,有积极的一面必然有消极的一面,正所谓我们古语所讲“祸福相倚”。关键不是事件本身是怎样的,这些被试能取得创造性成就关键

9、在于在这种事件中充分利用了事件本身积极的一方面,在事件中反思,为自己赢得了时间,获得了积累。任何一个时代都有这个时代特有的一些标志性事件,这种事件对人的影响时间越长,波及的范围越广,那么对人的影响也就越深刻,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就越可能取得突破性的成就,获得创造性成果。这不仅从被研究的被试身上可以发现这一点,我们回顾整个文明的发展史也是如此。科学领域取得最辉煌成就的阶段是在全世界科学技术革命大的社会环境中。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造就的一大批有影响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留下的一笔笔丰富的无可替代的精神财富,都是时代造就创造的典范。三、环境的价值Amabile,Simoton,H

10、oward E. Gruber通过研究,都提出一个人的创造性成就不仅仅依赖天赋、依赖个体的努力程度、内在的动机或是其它人格特质,还要考虑社会环境各个要素对其产生的影响。在本研究中此结论得到了验证。这里的环境我们更多是考虑一个人所处的团体环境,本研究得出的环境要素包括几个方面:自由竞争的外在条件、生活经历的积累、传统文化影响、文化事件。1.自由竞争的外在条件教师和同伴的引导、鼓励、学习环境的开放性都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才华崭露,专业定向,这点在本研究也得到验证。多位被试强调在一个开放的给予机会的条件中,可以更加自由地发挥自己。不被外界的名利所诱导,不被世俗的评价所制约,是一个人取得成就的关键所在(

11、24-C2,5-L2,13-L4,21-H2,7-S1,8-P2)。除了开放性的环境和条件以外,本研究还发现很多被试都提及竞争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尤其在系统教育的大学阶段以及包括大学阶段以前的教育中。一定的竞争环境可以激发人的强烈的欲望,这个在领域积累阶段显得尤为重要(2-P1,3-L1,23-F2,8-P2)。竞争环境对于领域知识积累阶段的重要作用,最后会转化为对创造性成就的作用。 2.生活经历的积累洛克,现代经验主义哲学之父,阐释过经验主义原理,他认为知识仅仅来源于经验。他提出过著名的明喻 社会对于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影响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

12、的,社会对于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影响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社会对于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影响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白板说,指出心灵如同一张白纸,经验在这张白纸上描绘各种观念。他指出人的发展过程就是经验积累的过程,创造性成就的取得也应该离不开这个经验的积累过程。本研究的结果充分表明,生活的经验和经历的积累也对被试日后取得创造性成就有着重要影响。这种影响有的直接发生作用,直接对自己研究的领域产生影响;有的

13、研究本身就来源于对生活的认识;有的是生活的积累给予了启发,获得了突破。有的影响是间接发生作用,生活的积累树立了个人的信念,养成了有助于创造性成就取得的人格特征,这些间接影响最终带来被试创造性成就的取得。在研究中发现,尤其是逆境或是不顺利的环境更有助于养成人的坚定、坚持的性格特征。比如说很多人提到的文革(11-D1,25-M3,28-D3,3-L1,35-C3),还有从小庶出的身份(31-S3),后母的不好(18-C1)等逆境环境都影响了被试日后的成长。3.传统文化影响传统文化对于被试气质、性格养成的重要影响是研究者在研究之初所没有估计到的。通过对访谈文本资料的逐步分析,传统文化对于被试各方面的

14、影响突显出来。这种影响一般来说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首先是家庭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形成了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氛围,从而影响了一个人的最早对于知识的态度,影响了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影响了其行为和思考方式。这种影响延续到研究领域,就会影响到一个人对于研究的态度,对于研究领域的认识,从而影响到一个人对于研究问题的思考,对于问题解决采取的方式,最终影响到一个人的成就取得。参考文献:1Amabile, Teresa MBeyond talent: John Irving and the passionate craft of creativ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

15、4):333-336.2Amabile,T.M.et al.The work reference inventory: Assessing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4,66950-967.3Amabile,T.M.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New York: Springer Verlag,1983.4Sternberg, R. J &Todd I. Lubart. Investi

16、ng in Creativ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1996,51(7):677-689.5Howard E. Gruber,Doris B. WallaceCreative work: The case of Charles Darwin.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56(4):346-340.6洪兰译不同凡响在一窝文化中开拓创造力M台北:远流,19997荆其程主编,张厚粲等译.当代国际心理科学进展(第二卷)社会和应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6.8托马斯•H•黎黑著,李维译心理学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

17、社,19979张景焕科学创造人才心理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本研究得到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课题的资助。课题编号03JZD0034。(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

18、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

19、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20、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