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地区养老保险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933477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5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西部地区养老保险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我国西部地区养老保险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我国西部地区养老保险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我国西部地区养老保险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我国西部地区养老保险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西部地区养老保险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西部地区养老保险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我国西部地区养老保险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贵州为例学 院: 公 共 管 理 学 院 专 业: 劳 动 与 社 会 保 障 班 级: 2010级 学 号: 1002010045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4年6月 1日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承诺:本人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本人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毕业论文(设计)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要明确注明出处。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日 期:2010 年 11月 25日目 录摘要.III Abstract.IV1.导论.1 1.1 选题的

2、目的和意义.112农村养老保障研究综述. 121国外农村养老保障的理论及实践. 122国内研究现状.(1)对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的研究.(2)农村养老保障所面临的问题的研究.(3)农村养老保障模式选择的研究.2.农村养老保险概述. .21农村养老保障的相关概念.21.1养老保险的内涵.2. 1.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内涵.22农村养老保险的相关理论.221庇古的经济福利理论.222凯恩斯的社会有效需求理论.223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3.贵州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31贵州经济发展概况. 32贵州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 33贵州农村养老保险的存在的问题. 3.3.1对农村养老保险的认识与宣传不足. 3

3、.3.2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来源渠道狭窄.3. 3.3领导认识不到位、管理人员素质差、工作方式和管理手段落后4.贵州养老保险的对策. 4.1加大宣传、充分认识农村社会保险的重要意义.4.2建立多层次、多途径的养老保险制度.4.3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拓宽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投资渠道. 4.4充分发挥农村各种养老方式的优势.结论.参考文献.致谢.我国西部地区养老保险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贵州为例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也随之迅速提高。农村养老保障关系到农村的长远发展与农村居民的现实利益,贵州必须抓住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加快农村改革步伐,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4、,这对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使得传统的单靠土地和子女养老变得不现实,而2009年开始开展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实行,十八大也要求要实现全国养老基金统筹。为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必须解决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构建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障体系。本文通过国内外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并对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结合先进的理论进行分析,最后结合贵州的实际情况分析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农村养老保险体制的完善,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关键词: 农村 社会养老保险

5、对策Chinas western regions pens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 To GuizhouAbstractThirty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 rural incomes and living standards also will rapidly increase . Rural old-age security benefits related to the reality of long-ter

6、m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and rural residents in Guizhou must seize significant opportunities western development , accelerate the pace of reform in rural areas ,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rural pension system , which i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Guizhou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

7、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an aging population trend is increasingly evident , the traditional lands and rely on old-age children become unrealistic , and the new rural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began in 2009 began to carry out the implementation , eighteen are required to achi

8、eve the national pension funds co-ordin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equal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s , the elimination of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we must solve the pension problems of rural residents,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rural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and build the pension system covering ur

9、ban and rural areas . By comparing domestic and foreign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 and elaborate concepts , combined with advanced theory to analyze the final analysis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Guizhou problems and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se problems ,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

10、s .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 narrowing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promote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Keywords: rural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countermeasures1 导论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满足吃饱穿暖的物质方面的需求,人们更注重生活的保障和精神方面需求。党的十七届

11、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力度,做到应保尽保,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全面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确保供养水平达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明确将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作为下一阶段工作的主要内容,贵州应该响应党的号召,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快农村改革步伐,建立和完善贵州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这对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立需要建立健全养老保险体制。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贵州深化农村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

12、观需要,对解决贵州的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已经成为贵州改革发展的当务之急,直接关系到社会的长期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实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贵州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必要措施。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规定,60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0以上或65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达7以上时,这个国家就进入了老龄化。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78亿,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快。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我国0至14岁人口占16.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

13、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而农村的老龄化状况比整体状况更严重,而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的一代在未来十五年左右进入老龄阶段,人口老龄化状况将更加严重。要妥善应对老龄化的挑战,贵州必须尽快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第三,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能够保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在贵州的顺利落实。千百年来,“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在贵州农村地区根深蒂固。2002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表明,贵州人口增长速度继续减慢,老龄人口上升。 2002年,贵州人口出生率为17.96,死亡率为7.21,自然增长率为10.75。与上年相比 ,出生率下降0.6个千分点,死亡率下降0.0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下降0

14、.58个千分点。全年出生人口68.57万人、死亡人口27.53万人、自然增长人口41.04万人,年末总人口为3837. 28万人。贵州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总人口增长率自2000年以来较大幅度地连续下降,标志着贵 州人口已转入较低速度的增长时期。 从调查情况看,贵州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向老龄型转变的速度加快。014岁少年儿童 人口比重为27.0%,15岁64岁人口比重为66.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6.9%。与上年 相比,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36个百分点。这反映了贵州人口向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转变的速度正在加快。因此,不解除农民养老的后顾之忧,很难将计划生育贯彻落实的。因此,贵州应该尽

15、快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把广大农民纳入社会化养老制度中来,解除农民养老的顾虑,以保证计划生育政策的顺利贯彻落实。如何解决贵州农村社会的养老问题,是一个未解的重大难题,还需要继续进行研究和探索。因此,对贵州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进行理论研究,探索一条切实维护农民利益,适应贵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并最终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障制度一体化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央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我们应该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结合贵州实际情况,尽快建立并逐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把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12农村养老保障研究综述121国外农村养老保障的理论及实

16、践早期的养老问题研究出现在西方经济学的相关文献中,自西方现代福利国家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并经历了数年的快速发展来,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效率研究更加盛行,出现了大量关于养老保险的经典文献。1) 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理论研究 养老保险制度理论综合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历史等多学科的研究领域,西方国家有两个主要流派对养老保险理论进行研究:政治经济学派和新古典经济学派1。前者以经验描述的方法重点研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过程。指出非经济因素,尤其是政治因素在变迁过程中的作用。后者运用新古典主义研究方法重点研究不同养老金制度安排产生的经济绩效。目前,西方国家养老保险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

17、方面:养老保险制度中政府和市场职能问题、养老保险效应研究、关于政府的行政效率和财政支持等。 关于养老保险制度中政府和市场职能问题,政治经济学派以政治因素在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中的作用为出发点,着重研究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中政治因素赋予公民养老的社会权利,提出工业制度论、社会民主论、国家中心论等。关于养老保险效应研究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对储蓄的影响、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关于养老保险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普遍认为养老保险投资可以对资本市场的效率、结构、稳定性,以及金融资产的创新产生重要影响。关于政府的的行政效率和财政支持问题,主要探讨政府的目标责任和财政补贴。社会各国在研究社会保障制

18、度时,离不开“国家”或“政府”这个关键因素2。关于养老保险模式问题,从世界各国的实践看,主要的养老保险模式有四种。第一种,保险型养老制度,如德国、美国和日本;第二种,福利型养老制度,例如英国、瑞典;第三种国家型养老制度,如前苏联、中国;第四种;储蓄型养老制度,例如新加坡、东南亚等国。2) 养老保险制度的效率研究20世纪50年代,国外学者开始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效率进行研究。20世纪70年代,很多实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发生支付危机,导致制度不均衡,很多学者针对如何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两种体系运行的经济效率和对社会经济多方面的影响效应上。20世纪70

19、年MartinFeldstein(1974)提出共养老金对私人储蓄具有“挤出效应”和“挤入效应”。两种力量的对比反应了现收现付制对储蓄的最终影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EstelleJames认为,基金制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并不表明社会储蓄增加,当减少养老金的支出或者增加税收且一个国家将其现收现付的养老体系转变为多支柱的养老体系时,才会增加国民储蓄,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关于现收现付制与基金制两种体系的优缺点以及养老保险制度的效率研究,国际学术界及各国政府尚未达成一致意见。 在世界上已有170多个国家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其中超过70个国家和地区实行了旨在应对养老保险危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3。当政

20、府介入社会保障领域后,一批思想家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延续至今。122国内研究现状农村养老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系统中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速度不断提高,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老龄化逐渐凸显。国家把三农问题作为一项主要的任务来抓,在农村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民生工程的推进,困扰中国农民的税收、教育、医疗等重大问题已经得到初步解决,人们便将目光投向农村的养老问题。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农村养老保障事业取得了不少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的研究在传统家庭养老上

21、,穆光宗在其撰写的挑战孤独空巢家庭一书中,提出了老年需求结构假说来诠释老龄问题的本质,并从老年空巢家庭的婚姻问题、代际关系问题、都市地区的养老问题和农村社会的养老问题探讨了不同的特征、成因和对策。姚远的对家庭养老概念的再认识把家庭养老概念分为家庭养老模式和家庭养老方式两个层次进行讨论。汤华在家庭养老,还能走多远一文中指出,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严峻的考验。在土地养老问题上,邓大松认为目前农村应该发挥土地的基本保障功能,建立家庭保障基础之上的补充保险模式。采取储蓄积累的方式,以个人账户为主,集体给予适度补贴。与城镇职工的“统帐结合模式实现自然融合,从而实现乡社会保障从二元向一元化

22、的过渡4。郑秉文则提出“土地保障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农保模式,他认为“土地是广大农民基本生活的保障,在我国这是不能改变的事实,只有通过最佳政策选择和最优制度安排来提高土地保障力度,才能建立综合的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2)农村养老保障所面临的问题的研究学者们主要从传统养老及农村养老保险两方面来分析农村养老保障的问题。在对传统养老方式所面临的挑战方面,传统的家庭养老已不足以承担起抵御农村老人全部生活风险的能力。家庭保障的经济基础是财富,储蓄和土地,但农村居民家庭财富除了提供和保障居民基本生活之外,其作为家庭保障经济来源而提供的保障能力并不强呻(吴晓东2004)。目前农业经营的收益越来越低,

23、多数农产品提价的空间小,降价的压力大;而且土地的流转价格越来越低,在有些地方,经营土地甚至成了农民的负担。有人提出应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和比较利益水平,激活土地的保障能力,积极摸索多种形式的土地资本化,变革与更新土地的保障模式(袁春瑛等,2002)。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推进及人口平均寿命的普遍延长,家庭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一对夫妇要赡养四位老人,加之现代生活节奏快,年轻人的时间、经历、经济的承受能力都有限,子女的压力大大增加。又由于农村人口逐渐地向城镇流动,农村老年父母身边子女数减少,对老年人的照顾和精神慰藉都大大的降低,造成许多老年人精神生活空虚,引发许多社会问题。而且青年人长期漂泊,在思

24、想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尊老、敬老、养老观念淡化。家庭对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生活保障的传统作用正在削弱。(3)农村养老保障模式选择的研究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选择,华迎放认为,目前,我国尚处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探索阶段和建立初期,关于建立什么样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一致的意见x。但是,关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原则,赵殿国指出,创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需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二是坚持个人账户和基础养老金相结合;三是建立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国家补贴相结合的三方筹资方式;四是体现普惠制原则;五是制度具有弹性和包容性;六是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

25、规建设。世界银行于2005年提出“五支柱”养老保障模式,这五个支柱分别为:零支柱“普惠性养老金”、第一支柱“强制性社会统筹养老金”、第二支柱“强制性个人账户养老金”、第三支柱“自愿养老金”和第四支柱“非正式家庭养老保障”。多支柱模式的基本理念是利用各支柱的优势和风险有效进行风险分散,以便更有效的提供养老保障,我国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选择应该借鉴“五支柱”模式,不应该也不可能只依赖某一个支柱。2.农村养老保险概述21农村养老保障的相关概念212养老保险的内涵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所谓养老保险(或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

26、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这一概念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1)养老保险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才自动发生作用的。这里所说的“完全”,是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脱离为特征的;所谓“基本,指的是参加生产活动已不成为主要社会生活内容。需强调说明的是法定的年龄界限才是切实可行的衡量标准。(2)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3)养老保险是以社会保险为手段来达到保障的目的。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企业单位和个人都

27、必须参加,符合养老条件的人,可向社会保险部门领取养老金;养老保险费用来源,一般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或单位和个人双方共同负担,并实现广泛的社会互济;养老保险具有社会性,影响很大,享受人多且时间较长,费用支出庞大,因此,必须设置专门机构,实行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统一规划和管理。2.1.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内涵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社会养老保险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农民在政府的组织下,个人支付一定的劳动所得、集体给予一定补助、国家给予政策扶持,进行储蓄积累,在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取得帮助,享受养老金,以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它是由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共同筹资,向农民

28、提供物质帮助,保障所有农民基本生活需要的一项重要的社会经济政策,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以下特征:(1)社会基础性。它是最基本的保障,主要以解决农民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时的衣、食等基本生活需要为目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农民的“老有所养”问题。(2)社会福利性。它是由政府组织实施,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福利事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发展的产物,是社会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社会保障的一种低级形式,也是社会保险制度的一个子系统。22农村养老保险的相关理论221庇古的经济福利理论庇古认为,福利是指个人得到的某种效用或满足,它来自

29、对财物、知识、情感、欲望的占有和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这些满足或效用的总和便构成社会福利,而能够以货币计量的那部分社会福利即称之为经济福利,同时还指出经济福利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收入总量的大小和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在福利经济学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福利经济学理论,“其基本论点之一就是收入均等化,即认为一个人收入越多,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越小;反之,收入越少,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就越大。收入转移的途径就是由政府向富人征税,补贴给穷人。补贴的方法可以采取建立各种服务设施、养老金、免费教育、失业保险、医疗保险、房屋供给等”。明庇古的经济福利理论对我们建立健全贵州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有着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30、,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得广贵州的城市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城镇职工享有了基本养老保险,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加大,严重地损害了农村居民的经济福利,也使得整个社会的福利发生了巨大损失。根据福利经济学的理论指导,我们应该将农村居民的福利也考虑进来,以此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具体做法应该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用于支持贵州农村养老保障事业,从而增大全社会的福利。我们在以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强调公平与效率并重,发展经济促进效率不能以牺牲公平为代价。通过将农民也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在实现公平的同时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促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222凯恩斯的社会有效需求理论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

31、利息与货币通论中对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及其实施效用作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以及相应的国家经济干预思想。该理论认为:“有效需求指的是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相等时的总需求,有效需求不足归因子以下三个基本心理因素的作用:一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二是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三是人们心理上的流动偏好。他认为市场机制本身没有力量使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萧条和失业。为了应对这些,他主张确定经济政策的目标时要刺激需求,以达到“充分就业”。他认为在经济危机期间,货币政策对刺激需求的作用不大。他提出,资产阶级政府要积极干预经济,推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大政府支出,实行赤字财

32、政。在凯恩斯的国家干预思想中,社会保障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提出的有关政府对经济的调节,诸如充分就业、最低工资立法、累进税制、消除贫民窟、改革教育、兴建公共工程设施等摆脱经济危机的措旌等,构成了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当前贵州经济面临着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从国家到各县都在下大力气扩大内需,“保增长、保民生、保就业”作为我们当前的一项主要工作在落实,而加大财政对农村养老保障的投入,在乘数效应下,必将能起到刺激有效需求,以缓解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贵州的影响,并且能起到稳定农村社会,促进农业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223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

33、在其激励与个人一书中,把人的需求按照发生的顺序,由低级到高级呈梯状分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一安全需求一社交需求一尊重需求一自我实现需求这五个层次组成。马斯洛认为:“低层次需要获得满足以后,才能发展到较高层次的需要;但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继续存在,只是对行为的影响作用减低而已。人们一般按照这个梯级从低到高地追求各项需求的满足,但并不说明不同级别的需求在同一时期不能同时发生作用,在某一特定时期,某一需求处于主导地位,其他需求处于从属地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于我们分析农村老人的需要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对农村老人而言,他们第一层次的需要应该是基本的食物需求和住房需求:第二层次,追求一

34、重安全感,包括疾病医疗有保障、老有所依靠、就业有安全感等;对于第三层次需要而言,主要是指精神交流与精神慰藉;第四层次是指在社会生活中获如自尊、能力、权威、地位等方面的认同;第五层次则指获得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由此可见,农村老人的需要是多样化多层次的,在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时,需要参照层次需要理论,满足老人各层次的需要,而不单单指经济上的供养,还应包括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慰藉等方面发展和完善。3.贵州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31贵州经济发展概况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毗湖南省、南邻广西自治区、西连云南省

35、、北接四川省和重庆市,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全省东西长约595公里,南北相距约509公里,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贵州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出露)面积109084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境内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异

36、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我省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8006.79亿元,比2009年翻了一番以上,经济总量突破8000亿元,跃上新台阶,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二五”规划预期目标。2013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5%,经济增速跃居全国第一。由于贵州山多人多,人均经济在全国靠后,人口分布不均,交通不便,城乡差距大,近几年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加重了经济的负担,同时也是对养老保障的严峻挑战。32贵州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据1990年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贵州省老年人口系数达7.07,相对于1982年来看,老年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多,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也在提高。相对1964年,贵州人口已由年轻型过渡到

37、了1990年的成年型,还需要较长时间才会进入老年型。预计到2000年,贵州省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8.29,届时将接近老龄化社会的边缘;到2030年,贵州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16.373。为迎接贵州人口老龄化的挑战,省政府、民政厅已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我省一些比较富裕的地区开始了农村社会保险的试点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至2000年我省共有9个地区,66个县,812个乡镇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共39万人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险累计基金共:6182.60万元4,初步完成了中央政府制定的“在2000年初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任务目标。2002年,为了进一

38、步我省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促进我省老龄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发200013号)、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的通知(国发200126号)和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出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2001?2005年)。纲要的颁布,给我省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快速建立与完善提供了政策保障。随着近年来我省农村农民收入的增加,也为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有效地促进了我省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快速发展。 但从全国推广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整体来说,我省的农村社会养老

39、保险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仍走在山东、上海、北京等发达省份的后面。为此,认真分析我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是我们当前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33贵州农村养老保险的存在的问题3.2.1对农村养老保险的认识与宣传不足。虽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我省开展来年,但受我省农村社会、经济落后的影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仍是一个新事物。各级干部也对农村社会保险的认识不足,了解不充分,导致了在宣传方面不足。如今农村的宣传重点仍是高举“计划生育”的旗帜不动摇,走到哪儿都可以看见关于计划生育的标语、横幅。而关于农村社会保险的宣传则很少,使得许多农民对参加农村社会保险还不了解。在认识上还有所顾虑,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

40、是仍然抱住:“早栽秧,早打谷;早生娃儿,早享福”,这种古老、封建、传统的“积谷防饥、养儿防老”的观念不放,认为儿子是自己老来的依靠,对农村社会保险制度不信任。二是认为,每月交纳养老金不稳当,不放心政府,还是自己的儿子比较稳当,儿子就是他老来的依靠。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交纳的过程漫长,至少要交纳十几年或几十年,若自己年轻的时候自己准时交纳,哪天政策发生变革,自己交纳的保费变成一纸空文,老来靠谁?对农村社会保险金管理部门缺乏信心。3.2.2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来源渠道狭窄根据县级农民社会保险基本方案(试行)的规定,农村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主要以:“个人为主、集体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原则。所以,解决

41、基金的来源是农村社会保险制度成功的关键。但就我省具体情况来看,农村社会保险基金来源狭窄。主要表现在:(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村养老保险以自我保障为主,近年来我省在农业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积极采取退耕还林、减免农业税、小额农贷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的对农村进行扶持,使得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有所增长。但是,由于农产品需求弹性小,农业收益水平逐渐降低,再加上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按保护价敞开收购余粮的政策没有全面落实,出现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农民所获得的现金收入主要部分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其次用于购买生产资料,进行下一年度的农业生产。由于现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现金支出中生活消费支出和生产费用支出均出现下降的趋势,农民现金收入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