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檄文古今考.doc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3933603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论文檄文古今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学论文檄文古今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学论文檄文古今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学论文檄文古今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学论文檄文古今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论文檄文古今考.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檄文古今考 檄文古今考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檄文古今考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檄文古今考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一,檄文溯源檄是古代官方文书用木简,长尺二寸,多作征召、晓谕、声讨等用,若有急事,则插上羽毛,因此又称为羽檄。致文最早以口头形式出现,古人云:有虞氏(舜)戒于国中,夏后氏(禹)誓于军中,殷(商汤)誓于军门之外,周(武王)将交刃而誓之。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古

2、老的几次战争的描述。但是这些战前演说还称不上是严格意义上的檄文。因为舜只是告诫士兵,禹、汤、武王也只是训敕自己的部下,所以我们只能视之为古代檄文的雏形。直到周穆王准备西征犬戎时,诸侯祭公谋父劝谏穆王时称古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这塞才是有史可考的檄文最早的根据。春秋时期齐侯以诸侯之师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日:不虞之君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日: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晋侯使吕相绝秦日:……入我河县,焚我箕郜。这些文辞才算得上是檄文了。而檄这个词,却是到了战国时期才出现的。文选序五臣注:檄者,瞰也。嗷就是明白的意思。战国对期秦国伐楚,秦相张仪写檄文给楚国

3、令尹,文章写在一尺二寸的木板上,又称之为露布。二,檄文出现的根本原因檄文是战争的产物,孙子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所以战争的每一个最微小的因素,都是战争发动者在战前所必须充分考虑的。中国传统文化最重名,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要对敌作战就必须讲究师出有名。司马法·仁本云:兴甲兵以讨不义,巡守省方,会诸侯,考不同。其有失命,乱常背德,逆天之时,而危有功之君,遍告于诸侯,彰明有罪,乃告于皇天上帝、日月星辰,祷于后土、四海神祗、山川冢社。乃造于先王,然后冢宰征师于诸侯,日:某国为不道,征之。以某年月日师至某国,会天子正刑。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檄文

4、是军事的产物,也是政治的延续之一。三撒文的要求古人以事昭而理辨,气盛而辞断十个字精辟地概括了檄文的要求和特点。前五个字是内容上的要求,后五字则是形式上的特点。内容上:l所谓事昭就是敌人的罪行是清清楚楚的。所以檄文必须浓墨重彩地揭露敌人罄竹难书的累累罪行,证实他已经到了恶贯满盈天理不容人神共愤的地步。2所谓理辨就是己方要讨伐敌人的理由是非常充分的,历史上出兵讨伐敌人的理由有多种多样。如:吊民伐罪、尊王攘夷、有道征无道、清君侧、为国锄奸等等。春秋时期,战争频繁,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就善于打周天子的旗号。例如,他讨伐楚国的名义就是质问楚王不向周天子进贡。三国时期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每次征

5、伐地方割据势力的旗号都是为汉献帝讨贼。西汉七王之乱中吴王刘濞的借口是清君侧,即自己并非造反而是要清除皇帝身边的小人(晁错)。明代燕王朱棣换了个说法叫靖难,但实质与清君侧大同小异。而明代朱元璋要推翻的是腐朽的少数民族王朝统治。他采用了民族主义的思想,强调驱除胡虏,恢复中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形式上:考虑到檄文与战争的紧密关系。它行文讲求气势磅礴、言辞果断、刚健有力,对敌要措辞严厉表现出威武。在修辞上则常常大量使用排比和夸张手法。目的是要激起尽可能多的民众同仇敌忾的心情,壮己方军民的士气和胆色,动摇敌方士卒的信心和军心,坚定己方必胜的信念,敦促对方投诚,达到羽檄一传而定天下的理想效果。四历史上的名

6、檄(一)陈琳为袁绍檄豫州陈琳这篇檄文在中国历史上知名度非常之高,由它引发的历史趣闻也很是为后人所津津乐道。公元199年,冀州军阀袁绍和曹操决战。袁绍实力远远强于曹操,在征讨之前袁绍令记室陈琳创作了这篇为袁绍檄豫州。当檄文传至许都时,曹操正患头风。卧听此檄文,顿时大汗淋漓,头风顿愈。陈琳之文到底有何神妙,竟有如此功效?首先,作者极尽辱骂之能事,将曹操连同他的祖宗三代骂了个遍: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丐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百票狡锋协,好乱乐祸。在文中陈琳称曹操的祖父勾结在东汉声名狼藉的宦官,

7、父亲是叫花子养大的,靠行贿得官,而曹操自己则是奸诈宦官所抚养的杂种。接着抨击曹操大肆杀害贤良,甚至还声称曹操干最下三滥的行径——盗墓。并设置了令人感到啼笑皆非的盗墓专员: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历观载籍,无道之臣,贪残酷烈,于操为甚!读书人用笔损人损到这个地步也算是当世罕有了。然而,陈琳的故事还有更为精彩的续集:曹操大败袁绍之后,生擒陈琳。曹操质问陈琳:汝前为本初作檄,但罪状

8、孤可也;何乃辱及祖父耶?言语峻切、杀气腾腾。陈琳面不改色,神情自若地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尔。曹操闻言大笑,爰其才令人释之。(二)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望檄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墅檄则因产生了大量的千古名句而流传后世。如揭示武则天本人的丑恶: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批判武则天疯狂残害李唐后裔: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蒙(ch i)帝后,识夏庭之遽衰。特别是一钚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一句,将先帝尸骨未寒,而太子却被废的可怜现状形成鲜明对比,催人泪下,让人怜悯之情油然而生。最一句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叫人拍案叫绝。骆宾王一下击中问题的实质,把武则天

9、取代李唐政权的问题上升到政治高度,对老百姓和中下层知识分子具有极大的煽动作用。据新唐书所载,武则天初观此文时,还嬉笑自若,当读到一钚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一句时,惊问是谁写的,并叹道: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也!(三)宋濂讨元檄文宋濂是明代大儒。他的讨元檄文一开头就高屋建瓴,提出: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而元以北夷入主中国,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而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朱元璋)接着站在民族主义立场上提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特别独具匠心的是引用古语云:胡虏无百年之运,验之今

10、日,信乎不谬。真可谓是煞费苦心。元王朝实际存在时间正好是88年(公元1271年1368年)。此檄文写在大将徐达北伐之前,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有过很多次北伐,但获得成功并最终鼎定天下、一统江山的,仅此一次。这篇檄文也可以说是这次伟大胜利的历史见证人。五檄文对后世的影响檄文对后世产生的最大的影响是让师出有名的观念深入人心。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了朝鲜战争,并迅速把战火燃烧到三八线以北,试图以朝鲜为跳板侵略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危机关头,党中央毅然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但是在入朝参战的部队名字上颇费了一番心思:党中央关于抗美援朝的决策形成后,毛泽东和周恩来曾研究过以什么名义出兵的问题,并 檄

11、文古今考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檄文古今考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檄文古今考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初步拟定了支援军的名义,同时征求一部分民主人士的意见。民盟主席黄炎培认为用支援军名义出兵不合适。毛泽东经过深思熟虑最终改名为志愿军。志愿与支援虽仅一字之差。但是却将这次军事行动的性质由官方转为民间,堪称神来之笔。2003年美国对伊拉克的全面军事打击的名义是伊拉克拥有

12、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主义。由此可见,不兴无名之师的观念古往今来都是深人人心的。但是,人们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发现檄文的精彩程度与战争最后的胜负没有必然的联系。如陈琳为袁绍作檄讨伐曹操,官渡之战却以曹操的大胜作为最后结局。骆宾王的讨武望檄虽然写得惊世骇俗,但徐敬业的义军却一击即溃。就连吴三桂为了一己私欲煽动三藩之乱之前居然也煞有其事地炮制出一篇奉思宗三太子讨清檄,这样的檄文只能成为历史的笑柄。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檄文终于趋于式微并且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梁暖,湖南省澧县一中教师。p class=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13、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

14、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

15、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