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933747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浅谈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浅谈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浅谈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关键词问题意识 积极性 批判性思维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摇篮。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改的呼唤,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那么,怎样培养

2、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一、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对新知识产生好奇、渴望。掌握一定量的知识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前提,博采众长,涵摄百家,这是问题意识产生的前提。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尊重前辈和他人的研究成果,努力学习,汲取营养。只有学好课内知识,又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才能厚积而薄发,形成敏捷的思维,产生各种真知灼见,从而质疑问难。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青少年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在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3、发扬教学民主的今天,“师道尊严”仍蛰伏于许多人的思想深处,教师永远是正确的,对书本质疑、向老师发问,便是对老师不敬,换来的是教师的不屑、不耐烦甚至讽刺的挖苦,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问题可问了。导致大部分学生能学不能问,会学不会问,只学不问。相反,如果教师能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动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这就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使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三、开发训练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批判性思维就是不相信权威,敢于在既定理论、观点方面进行质疑,突破常规定型模

4、式,超越传统理论框架,把思路指向新的角度、新的领域。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关键在于排除学生思维定势的干扰,引导学生变换角度去思考问题。作文教学中,审题时提供有思考价值的材料,让学生多角度的去思考,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立意,如对“守株待兔”、“班门弄斧”等寓言的多种理解,等等。四、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1创设问题情境,点燃思维火花问题情境是指个人所面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也就是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事物所具备的条件超过人们已有知识经验的范围而构成的问题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教材中某些现象和事例的矛盾关系,设疑发问。唤起学生注意并产生积极探求问题答案的心

5、理,控制和调整学生的思维方式,由浅入深,揭示事物间的必然联系。2营造合作氛围,实现思维交锋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合作的活动过程。营造课堂合作氛围,既是课堂教学本身的客观要求,又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教师应尽量尊重学生意见,了解他们知识结构的现状和学习心理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进行心理互换;在教学活动中,留给学生一块相当充裕的自由活动的天地,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把问题提给学生。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培养创新精神应始于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我们教师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就能欣喜地听到学生创新之花慢慢

6、绽开的声音。(作者单位:山东菏泽牡丹区何楼办事处云菏小学)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

7、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

8、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

9、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