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谈无旋律伴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934085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谈无旋律伴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论文谈无旋律伴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论文谈无旋律伴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谈无旋律伴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谈无旋律伴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谈无旋律伴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谈无旋律伴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谈无旋律伴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谈无旋律伴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高师学生在学习钢琴即兴伴奏的过程中,无旋律伴奏能力普遍偏低,出现了很多问题,成为他们掌握好钢琴即兴伴奏技能的绊脚石。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无旋律伴奏能力,就必须要使他们熟练地

2、掌握各种无旋律伴奏的基本音型,准确地把握歌唱与伴奏的速度、节奏、力度和情绪,使伴奏与歌声融为一体。关键词无旋律伴奏 伴奏音型 力度控制 速度把握钢琴即兴伴奏是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对于培养合格的中等音乐师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旋律伴奏是钢琴即兴伴奏的一种重要形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无旋律伴奏能力是他们真正掌握好钢琴即兴伴奏技能的关键。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虽然学习了一年的钢琴即兴伴奏,但是整体水平仍然偏低且伴奏能力良莠不齐,大部分学生对有旋律伴奏的掌握尚可,而对无旋律伴奏的掌握以及综合型伴奏的应用都很不理想。也就是说,不能熟练地掌握好无旋律伴奏是造成学生不会运用综合型伴奏以及

3、钢琴即兴伴奏整体能力偏低的关键的直接的原因。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必须要把无旋律伴奏方法的教学摆在首要位置,努力从各种途径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无旋律伴奏能力。无旋律伴奏在伴奏中不出现歌曲的旋律,主要依靠伴奏音型织体的表现来衬托旋律,描绘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绪。在有旋律伴奏中,一只手弹奏旋律,另一只手则弹奏低音与音型。而在无旋律伴奏中,左右手配合共同弹奏伴奏音型,双手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就更加灵活自如,伴奏音型的样式与组合更加多样、音区范围也更加广阔。从本质上来说,无旋律伴奏就是将有旋律伴奏中的伴奏音型分成双手合作弹奏,那么,无旋律伴奏的各种音型也可以看成是有旋律伴奏中的单手音型衍生出

4、来的。例如,跳跃式音型、柱立式音型都是左手弹奏低音,右手弹奏和弦;单双分解音型也是左手弹奏低音,右手弹奏单、双分解音;琶音的基本形式都是左手在中、低音区弹奏分解和弦,而右手则在中高音区弹奏分解和弦并连续左手的进行等等。认识单手音型与双手音型的内在联系,能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好基本的无旋律伴奏音型。同时,老师应该督促学生在各种不同的调式调性上,按照一定的和声进行将基本的伴奏音型反复练习,直到他们烂熟于心,在键盘上能够“手到擒来”。无旋律伴奏能使演唱者在伴奏所渲染的气氛下自由地发挥,歌声与伴奏形成一种默契的对话,两者从不同的角度共同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由于不带旋律,因此,要求演唱者要掌握好音准,乐感

5、要强,而伴奏者则要致力于托出旋律,紧随演唱者的自由发挥。但在伴奏实践中,我们很多同学不能准确地把握歌曲的速度、节奏、力度和情绪,与演唱者没有任何默契感,甚至分道扬镳,不但没有起到伴奏应有的陪衬与烘托的作用,反而影响了歌唱者的演唱,破坏了歌曲的情绪。例如,有的同学速度不稳,在伴奏时总是拖慢或加快,碰到舒缓的旋律片段容易拖慢,遇到旋律的高潮片段又容易加快,与歌声的速度总是合不上拍;有的同学节奏掌握不好,遇到稍难的节奏型则容易出错,经常把三连音弹成前十六或后十六,把带休止的四个十六弹成切分音,把八七拍弹成了四四拍的感觉,对连续切分、连续附点没有把握等等;有的同学力度掌握不恰当,力度的控制能力很差,经

6、常把伴奏弹得很强、音量很大,明显地掩盖了歌声,破坏了整个歌曲的艺术形象;还有的同学不善于分析理解歌曲情绪,不能根据歌曲的结构层次恰当地选择伴奏音型,如伴奏大海啊,故乡时,从头至尾都采用柱立式音型,伴奏走进新时代时,从头至尾都采用琶音等等。产生这些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这与学生们本身的音乐基础、音乐素养、音乐感受有很大的关系,与学生们各自学习的专业不同也有直接的联系,如钢琴、声乐专业的同学无旋律伴奏能力明显强些,而舞蹈、器乐专业的同学无旋律伴奏能力可能会差些,老师们在教学当中应该努力从各个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提高学生的速度把握能力时,可以让他们经常跟随节拍器练习,也可以准备一些歌曲单旋律音

7、响资料(MIDI制作的磁带、CD等),让学生在课后多配合练习;对于节奏把握不准确的同学,应配合视唱练耳课加强他们节奏的听记、听辨训练,多做节奏模仿练习,还可以让他们在课后经常根据声乐音响资料做旋律记谱练习,加强对不同节奏型的认识和把握;在无旋律伴奏时,力度的把握控制十分重要,这也是最能体现伴奏的效果和水平的关键因素。力度的控制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左右手的力度控制,在弹奏跳跃式音型、柱立式音型、单双分解音型等时,左手低音经常出现在强拍强位,应弹得强些,而右手和弦经常出现在弱拍弱位,应弹得弱些。弹奏琶音时,千万不要把每个音弹成同样的力度,在强调强拍低音“点”的同时,双手可以按小节处理成渐强或

8、渐弱,也可以先渐强后渐弱或按照单位拍渐弱而形成“大波浪”或“小波浪”的效果,这样的弹奏才富有动感、充满活力、生动形象,具有线条美。第二层含义是指整个伴奏的力度控制,也就是要处理好伴奏与歌声的音量平衡,要处理好这个问题,首先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科学地认识伴奏与演唱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演唱是红花,伴奏是绿叶,伴奏起到的是陪衬与烘托的作用,虽然说伴奏的地位与歌声同等重要,但绝不能掩盖歌声。在伴奏时一定要以歌唱为中心,任何伴奏手法的运用都要以表现音乐形象和服务于歌唱为目的,千万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切不可图一时之快而过分的强调伴奏、突出自我,要在伴奏中发扬一种“甘为人梯”的精神。对于习惯性力度控制不好

9、的同学,可以将他们的歌唱伴奏录制下来,让他们事后多听、多想、多交流,在反复的比较和总结中不断提高。另外,多鼓励他们进行自弹自唱练习也是提高力度控制能力的有效途径。歌曲作品分析知识的欠缺与音乐感受能力不强,是造成学生伴奏中歌曲情绪把握不到位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督促学生加强对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多分析和欣赏音乐作品,多感受和体会声乐的演唱和表现特征,多与声乐专业的同学交流学习,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歌曲的层次和内涵,为歌曲选择恰当的伴奏音型。总之,准确地把握歌唱与伴奏的速度、节奏、力度和情绪,才能使伴奏与歌声融为一体。当然,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无旋律伴奏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

10、蹴而就,既需要老师的耐心指导,也需要学生自己掌握科学的方法进行不断地练习,更需要学校、集体提供更多实践、锻炼的舞台和机会。同时,钢琴伴奏本质上是一门理论与技能的综合课,因此,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水平也是培养他们无旋律伴奏能力的重要环节。参考文献:1谢哲邦.钢琴即兴伴奏实用教程.2刘聪,韩冬.钢琴即兴伴奏教程.3徐慧林,林棣华.钢琴即兴伴奏实用教程.(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11、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

12、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

13、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