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444三维立体LED光立方的设计.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34532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毕业论文-444三维立体LED光立方的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本科毕业论文-444三维立体LED光立方的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本科毕业论文-444三维立体LED光立方的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本科毕业论文-444三维立体LED光立方的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本科毕业论文-444三维立体LED光立方的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毕业论文-444三维立体LED光立方的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毕业论文-444三维立体LED光立方的设计.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4*4*4三维立体LED光立方的设计 学院: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班级: 11级物理四班 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副教授 完成日期: 2015 年 5 月 21 日光立方的设计 摘 要:本文采用4*4*4的模式做出一个三维立体显示图案的LED光立方。采用的主控制芯片为STC12C5A60S2芯片,通过C语言编程,使其光立方进行不同图像的闪烁,LED灯相比较于发光二极管,更能吸引人们的目光,达到视觉效果。LED的发展对未来有及其重要的影响。 关键字:LED光立方;STC12C5A60S2ThedesignofLightCube Abstract:In this pa

2、per, a 4*4*4 model is used to make a LED light cube of the pattern. Used as main control chip for STC12C5A60S2 chip, through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the different images flash, LED lamp light cube compared in light-emitting diodes, attract peoples eyes, to achieve the visual effect. The developme

3、nt of LED and its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future. Keywords:LEDLightCube;STC12C5A60S2目 录1.绪论.(1) 1.1 背景与意义.(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 1.2.1 国外研究现状.(1) 1.2.2 国内研究现状.(2) 1.3 设计的总体要求和方案选择.(2) 1.4 设计说明书的结构安排.(3)2.主要元件介绍.(3) 2.1 STC12C5A60S2.(3)3. 工作原理.(4)4. 调试.(6)5. 结束语.(7)6.参考文献.(8)7.附录.(9)8.致谢.(21)光立方的设计1.

4、 绪论 1.1背景与意义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3D立体效果的渴望,对视觉的追求让人不断努力,以期达到无比宽松舒适的美感。3D技术在未来一定会被大量使用。当3D打印技术这一还处在萌芽阶段的技术就已经在世界掀起了巨大波澜。就现有来看3D技术已经应用于各行各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3D技术的成本也会越来越低,相信不久3D电视也会像液晶电视一样走入普通家庭。3D技术在未来还可以应用于学校,医,地下矿井,航天航空等领域。以现在的角度看,3D还未够大量进入人们的生活中,这也就启迪了人们对于3D的创作。因此,对发光二极管进行使用,作出不同的花样,让未来获得3D技术的成果。 光立方在2009年10月

5、在天安门广场的庆典上首次亮相,这次庆典中的光立方是有创新意义的三大法宝之首,从那次以后,一个全新的叫法“光立方”,成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目标。国庆联欢晚会三样法宝,光立方是最突出的,“光立方”在宏观特征上,融合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击缶而歌”和“活字印刷”的形式,而各种图案则与贯穿奥运会开幕式的“画卷”有相似之处。“光立方”可以根据不同的曲目的不同内容,变化成不同的图案,具有非常漂亮的视觉感受。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中,对硬件设备的需求更严格。大屏幕设备已经从公共信息展示等商业应用走向消费类多媒体应用,例如,智能大屏手机,平板电脑等等。由于宽带网络的

6、迅猛发展,数字化的多媒体内容将在信息世界中成为主导地位,新一代的大屏幕显示装置将代替传统媒体成为人们享受信息和多媒体内容的中心。相较于传统社会媒体,对LED大屏幕显示技术追逐成为众人眼中的宠儿。LED显示屏一般分为图文显示屏和视频显示屏,全部由LED矩阵块组成。动态图文显示屏能够和计算机一起显示字符、文本信息和图形;视屏屏幕通过智能型电脑进行控制,文字和图片一起呈现,以时刻、步调一致、直接的,明白的媒体手段传递各类消息,。不仅可以用于房屋内部装修,同时还可以用于大自然条件下的信息传播,比照相机、电视墙、液晶显示屏更加优越,方便,让人欣赏。而且显示的画面色感强,立体效果强,静止的图像就如油画一般

7、,动态图像就像电影,大量用于各个场所。随着信息的快速流通,人们对LED屏幕不断探究的认识,它的使用进入人们的生活。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我国LED生意发展情形 目前国内主要LED广告大屏幕制造厂商主要集中在繁华的地方以及沿海城市,而大型制造商的活动空间却遍布整个国内市场。由于中国处在崛起过程中,国产LED广告大屏幕的成本低,市场份额接近百分之九十。我国的LED显示屏产业通过近年的发展,相对形成了部分具有一定规模的优质企业。我国LED显示屏产业在商业化的同时,制作工艺不断创新,使其跻身在相对前列的位置。LED显示屏产业正在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领头部分,也是成为平板显示方向唯一立稳脚

8、跟的在国内形成的技术手段。(2)LED显示屏的发展趋势 2000年以后的制作工艺将是平板制作的时代。原材料的商品化,使基于单片机的LED光立方的设计全彩色制作产品原材料价格下降,使用率提高。LED产品工艺的提高,使全彩色显示屏的色值、亮光、白平衡达到人们想要的目的,已经可以达到户外全天候的大自然条件下的需求,于此同时,由于全彩色屏幕价格性能比的优越性,不久将来的可预料中,彩屏的LED 3D屏幕在户外广告媒体中会逐步取代传统的媒体及传播方式等产品,大型场地的展览方面全彩色LED 3D屏幕作为第一首选屏幕。全彩色LED 3D屏幕的使用会是LED 3D屏幕产业发展的一个新的突破点。未来LED 3D显

9、示屏会向着商业化、智能化、集成化的战略目标进展。 1.3 设计的总体要求和方案选择 本文做成了一个立体的能发光二极管三维物品,可以利用程序编写来完成对任意一个发光二级管的亮灭操作,完成对各种方案变化的现实。为了获得人们的目光,必须是图案不停变换。最简单的图案形式是静态图案。与静态图案不同的是各式各样的动态变化图案,它们所显示的图案都是能够任意变化的。按照图像运动的方式又可以分成平动、闪烁、翻转、缩放等多种变化形式。想要获得不同图案的方法,并不非要重头开始编写程序用来控制数据,能够使用相应的算法从开始的原始数据直接生成。这样程序书写就不会显得繁琐和重复,并且对核心控制器的内存空间没有过高的要求。

10、 利用单片机控制LED点阵显示的原理,运用系统数据分析,知道该系统该具有何种功能,有哪些模块,各个模块如何连接,以及怎样组合电路是最合理最简单的,这些便是硬件部分的设计。有了硬件电路部分,我们必须的有相对应软件数据部分,然后通过仿真软件对程序进行测试和修改。电路系统制作完毕后,测试整个的系统部分的性能,检查各个功能是否能正常运行,并通过实验结果发现程序中的错误,修改这些错误一直到测试成功达到设计要求。 1.4 设计说明书的结构安排 (1)初步整体方案的论证和选择 找到有用的材料,并仿照现在常用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选择几套设计方案进行数据对比和方法比较。最终选定了以STC12C5A60S2为主要

11、的控制芯片,同时利用单片机的光立方的设计I/O扩展电路和层驱动电路来选定方案并且满足设计目的。 (2)方案实现 以设计目的为指导思想挑出合适的物件来完成想法,选择物件时要从功能和电气特征两方面来选择和论证。确定以51单片机为主要原件,由八D边沿触发器(三态)扩展I/O口输出,用5V充电器作为电源来驱动。(3)软件编写 根据硬件特点和设计要求,用C语言来编写软件程序。程序按照功能可以分成静态部分、动态部分、通信等几个功能上相对独立的模块。然后按照所划分的部分逐个编写程序,最后将独立的部分整合起来。 (4)验证与测试 测试分为三个部分,硬件测试、软件测试和系统联合测试几步来进行。在硬件测试中发现有

12、单片机端口驱动能力有问题、驱动电路工作可能不稳、LED不能正常发光等问题。在软件测试中出现程序衔接工作不协测等问题。通过分析,判断,思考,找到出现错误的原因并努力修正。 (5)结论 设计的作品制作成功后对设计中碰到的错误、经验问题和自己产生的灵感进行总结分析。 2.主要元件介绍 2.1 STC12C5A60S2 STC12C5A60S2/AD/PWM一类型单片机由宏晶科技制作的的单时钟/机器周期(1T)的单片机,是高速/低功耗/极强抗干扰的增强型8051单片机,指令代码能够完全兼容普通的8051,但它的速度快8-12倍。内空间能够集成MAX810专用复位电路,2路PWM,8路高速10位A/D转

13、换(250K/S),针对电机控制,作为强干扰场合。1) 新一代的8051 CPU,1T,单时钟/机器周期,指令代码能够全部兼容原来的80512) 工作时的电压:STC12C5A60S2系列工作电压:5.5V- 3.3V(5V单片机)3) 工作时的频率:0 - 35MHz,是传统的8051的0420MHz4) 应用程序空间8K /16K / 20K / 32K / 40K / 48K / 52K / 60K / 62K字节5) 片上集成1280字节RAM6) 外部中断I/O口7路,普通的下降沿中断或低电平触发中断,同时能够支持上升沿中断的PCA模块,Power Down模式可由外部中断唤醒,IN

14、T0/P3.2, INT1/P3.3,T0/P3.4,T1/P3.5,RxD/P3.0,CCP0/P1.3, CCP1/P1.4 。7) A/D转换, 拥有10位精度ADC,共8路,转换可达250K/S(每秒钟25万次)8) 能用全双工异步串行口(UART),因为STC12系列是新一代的8051,能够通过定时器或PCA软件实现多串口9) STC12C5A60S2系列有双串口,后缀有S2标志的才有双串口,RxD2/P1.2(能利用寄存器设置到P4.2),TxD2/P1.3(能利用寄存器设置到P4.3)10) 工作温度范围:-40 - +85(工业级) / 0 - 75(商业级)3.工作原理 有4

15、个4*4点阵,再用4个引脚来当充当各个4*4点阵的“开关”。把16个灯阳极连在一起,在接到此引脚上。通过单片机主控芯片STC12C5A60S2来实现全部灯的亮灭,X、Y、Z空间由P0、P1、P2来进行立体操作来获得我们想要得到的图案。 由于光立方需要的设定程序数量多,同时要求高点,所以选用51系列新一代芯片 STC12C5A60S2,选用的原因:1.不能够解密,运用了第六代加密方法; 2.有强烈的抗干扰能力;3.内部集成高可靠复位电路,外部复位可选择;4.运行快,比 8051 快 8-12 倍。 整个设计主要分为三个模块分别是主控部分、驱动部分、显示部分图一原理图(1)LED元件选型 3D光立

16、方使用草帽头LED,满足以下条件: 1)额定电压一般为3.3v(2.7v-3.8v)。 2)额定电流为20mA。 3)阳极管脚长度261mm,阴极管脚长度为241mm。 (2)LED亮度方法 1 )能用生活中的两节1.5V的干电池判断LED的阴极与阳极。 2)先把电路板接通电源,并且把LED插入电路板的一对插孔内,而接近边缘的为阳极、另一头为阴极,看看是否能发光,通过改变电流调节亮度,获得该型LED的可能发光的范围。应从最低亮度开始,防止LED被烧毁。 (3)LED 光立方搭接方法 为了整个的效果,3D光立方未利用其它的LED支架,就使用LED自带的管脚来焊接。 1)水平弯折:用手就能做到焊接

17、的整齐性和保证角度的相同。 2)90度弯折:使用尖嘴钳,为了使阴极升出发光体一部,让它可以与它相邻的LED相互焊接。 (4)由点到线 准备一块木板,在上面均匀打孔,孔径用LED来痕量。将处理过的LED插入一排插入以后,让它的阳极连在一起。进行焊接,实现阳极对阳极的操作。 (4)由线到面 把焊好的一条一条LED平放在桌面上,在对阴极进行焊接。上方LED与下方LED阴极搭接的位置,可用LED自身根部的凸点作为标志。(4)由面到体 将垂直各面一个接一个插到面包板上面,将露出的阳极引脚水平弯曲成直角,保证左右同一高度(同一水平面)的阳极进行焊接,实现各4*4平面的层共阳。实现水平面共阳以后,就有4条对

18、阳极引线,利用导线,达到各水平面的阳极线与电路板的焊接。它的最上面的相对最接近DC电源插座的阳极座。(5)静态测试 考察LED的静态特征,让内部常亮点、常暗点相互对换。因为LED属于较值钱的元件,进行焊接时,小心焊接,不使LED留下物理伤害。为了效果用静电焊台,同时穿防静电手环。做过硬件的同学,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单面测试的模块,借助鳄鱼夹,对面内各部分进行测试,从而避免在各层都实现共阳连接以后再从中拆出个别坏点。 就结构图来说,立体的LED容易焊接,64个LED,分为16束,4层,束面共阴,水平面共阳。 LED光立方整体显示框图:图二 LED整体图4. 调试 主要是检查全部的灯是否正常工作(1)

19、程序烧写进STC12C5A60S2之后,发现有竖直边上两列未发光,幸亏两列的都处于边上,边上的灯也相对容易换,我们逐个排除来查看电路,第一步是检查灯的线路是否没有焊或者断开了,发现有一列的是断路了,把它接上后这一列也亮了。(2)在检查剩下那一列,采用相同的方法来做,发现每一个模块都没有问题,并且那一列的电压输入也正常,我们就不明白了,到底是什么错误呢?我们判断是不是有灯坏了,因此又一个一个的检查了这一列灯,而全部都会亮,经过很细心的检查,观察到有一个灯的亮度和其他的灯亮度完全不同,相对比较暗,于是我就把这个灯拿了下来,用另外一个代替,真的是开始那个灯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灯的电阻变大,导致那一列

20、的电压降低啦,使灯无法亮起来。(3)在调试过程中,有一竖面的灯完全不亮,映入脑中的第一反应是灯没有供电,检测供电电路法发现没有特殊情况,由于这块跳线较多且线路集中,一一排除检查出线头间短路了,从头连接在检查,问题被解决啦。(4)对产品调试过程中发现几个灯处于不发光的状态,使用万用表欧姆档对其不发光的灯进行检验,观察到灯已被弄坏,把烧坏的灯拆掉,但是有3个灯是存在虚焊问题,从新焊接后正常工作。5.结束语 经过这次毕业设计,很好的把四年大学学习的东西联系起来,虽然这次我做的是电子方面的设计,但是我本专业的物理学知识给我很大的帮助。物理学中所学的电学以及模电,数电,给了我扎实的基础,通过本次设计我学

21、会了如何焊接,制作小的电子器件,以及对单片机的理解。同时,我也深刻理解了学习的重要性。只有牢固的基础,我们才能创新,才能有所突破,才能学以致用。参考文献【1】 祈伟杨亭.单片机C51程序设计教程与实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2】张瑞玲.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3】赵亮,侯国锐.单片机C语言编程与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4】百度百科:【5】关积珍,陆家和. 我国LED显示屏技术和产业发展及展望.现代显示,2004【6】维基百科:zh.wikipedia.org【7】文哲雄.用单片机控制LED显示屏附 录(源程序)#include#

22、include#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延时函数*/void Delay(uint del)uint i,j;for(i=0; idel; i+)for(j=0; j9270; j+);/*主函数*/main()/*群体闪烁*/P0=0XF0;P1=0X00;P2=0X00;Delay(10);P1=0XFF;P2=0XFF;Delay(10);P1=0X00;P2=0X00;Delay(10);P1=0XFF;P2=0XFF;Delay(10);P1=0X00;P2=0X00;Delay(10);P1=0XFF

23、;P2=0XFF;Delay(10);/*列断续扫描*/P0=0X00;P1=0X1;P2=0X00;Delay(10);/*1*/P1=0X2;P2=0X00;Delay(10);/*2*/P1=0X4;P2=0X00;Delay(10);/*3*/P1=0X8;P2=0X00;Delay(10);/*4*/P1=0X10;P2=0X00;Delay(10);/*5*/P1=0X20;P2=0X00;Delay(10);/*6*/P1=0X40;P2=0X00;Delay(10);/*7*/P1=0X80;P2=0X00;Delay(10);/*8*/P1=0X00;P2=0X1;Delay

24、(10);/*9*/P1=0X00;P2=0X2;Delay(10);/*10*/P1=0X00;P2=0X4;Delay(10);/*11*/P1=0X00;P2=0X8;Delay(10);/*12*/P1=0X00;P2=0X10;Delay(10);/*13*/P1=0X00;P2=0X20;Delay(10);/*14*/P1=0X00;P2=0X40;Delay(10);/*15*/P1=0X00;P2=0X80;Delay(10);/*16*/P1=0X00;P2=0X40;Delay(10);/*15*/P1=0X00;P2=0X20;Delay(10);/*14*/P1=0X

25、00;P2=0X10;Delay(10);/*13*/P1=0X00;P2=0X8;Delay(10);/*12*/P1=0X00;P2=0X4;Delay(10);/*11*/P1=0X00;P2=0X2;Delay(10);/*10*/P1=0X00;P2=0X1;Delay(10);/*9*/P1=0X80;P2=0X00;Delay(10);/*8*/P1=0X40;P2=0X00;Delay(10);/*7*/P1=0X20;P2=0X00;Delay(10);/*6*/P1=0X10;P2=0X00;Delay(10);/*5*/P1=0X8;P2=0X00;Delay(10);/

26、*4*/P1=0X4;P2=0X00;Delay(10);/*3*/P1=0X2;P2=0X00;Delay(10);/*2*/P1=0X1;P2=0X00;Delay(10);/*1*/*列平面扫描*/P1=0XF;P2=0X00;Delay(20);/*1*/P1=0XF0;P2=0X00;Delay(20);/*2*/P1=0X00;P2=0XF;Delay(20);/*3*/P1=0X00;P2=0XF0;Delay(20);/*4*/P1=0X00;P2=0XF;Delay(20);/*3*/P1=0XF0;P2=0X00;Delay(20);/*2*/P1=0XF;P2=0X00;

27、Delay(20);/*1*/*层扫描*/P0=0XFE;P1=0XFF;P2=0XFF;Delay(20);/*第1层(从下到上)*/P0=0XFD;P1=0XFF;P2=0XFF;Delay(20);/*第2层(从下到上)*/P0=0XFB;P1=0XFF;P2=0XFF;Delay(20);/*第3层(从下到上)*/P0=0XF7;P1=0XFF;P2=0XFF;Delay(20);/*第4层(从下到上)*/P0=0XFB;P1=0XFF;P2=0XFF;Delay(20);/*第3层(从下到上)*/P0=0XFD;P1=0XFF;P2=0XFF;Delay(20);/*第2层(从下到上

28、)*/P0=0XFE;P1=0XFF;P2=0XFF;Delay(20);/*第1层(从下到上)*/*&*层平面完毕*/*群体闪烁*/P0=0XF0;P1=0X00;P2=0X00;Delay(10);P1=0XFF;P2=0XFF;Delay(10);P1=0X00;P2=0X00;Delay(10);P1=0XFF;P2=0XFF;Delay(10);P1=0X00;P2=0X00;Delay(10);P1=0XFF;P2=0XFF;Delay(10);/*列连续扫描*/P0=0X00;P1=0X1;P2=0X00;Delay(10);/*1*/P1=0X2;P2=0X00;Delay(1

29、0);/*2*/P1=0X4;P2=0X00;Delay(10);/*3*/P1=0X8;P2=0X00;Delay(10);/*4*/P1=0X80;P2=0X00;Delay(10);/*8*/P1=0X40;P2=0X00;Delay(10);/*7*/P1=0X20;P2=0X00;Delay(10);/*6*/P1=0X10;P2=0X00;Delay(10);/*5*/P1=0X00;P2=0X1;Delay(10);/*9*/P1=0X00;P2=0X2;Delay(10);/*10*/P1=0X00;P2=0X4;Delay(10);/*11*/P1=0X00;P2=0X8;D

30、elay(10);/*12*/P1=0X00;P2=0X80;Delay(10);/*16*/P1=0X00;P2=0X40;Delay(10);/*15*/P1=0X00;P2=0X20;Delay(10);/*14*/P1=0X00;P2=0X10;Delay(10);/*13(返回开始)*/P1=0X00;P2=0X20;Delay(10);/*14*/P1=0X00;P2=0X40;Delay(10);/*15*/P1=0X00;P2=0X80;Delay(10);/*16*/P1=0X00;P2=0X8;Delay(10);/*12*/P1=0X00;P2=0X4;Delay(10)

31、;/*11*/P1=0X00;P2=0X2;Delay(10);/*10*/P1=0X00;P2=0X1;Delay(10);/*9*/P1=0X10;P2=0X00;Delay(10);/*5*/P1=0X20;P2=0X00;Delay(10);/*6*/P1=0X40;P2=0X00;Delay(10);/*7*/P1=0X80;P2=0X00;Delay(10);/*8*/P1=0X8;P2=0X00;Delay(10);/*4*/P1=0X4;P2=0X00;Delay(10);/*3*/P1=0X2;P2=0X00;Delay(10);/*2*/P1=0X1;P2=0X00;Del

32、ay(10);/*1(完毕)*/*逐点走*/P0=0XFE;P1=0X1;P2=0X00;Delay(10);/*1*/P0=0XFE;P1=0X2;P2=0X00;Delay(10);/*2*/P0=0XFE;P1=0X4;P2=0X00;Delay(10);/*3*/P0=0XFE;P1=0X8;P2=0X00;Delay(10);/*4*/P0=0XFE;P1=0X10;P2=0X00;Delay(10);/*5*/P0=0XFE;P1=0X20;P2=0X00;Delay(10);/*6*/P0=0XFE;P1=0X40;P2=0X00;Delay(10);/*7*/P0=0XFE;P

33、1=0X80;P2=0X00;Delay(10);/*8*/P0=0XFE;P1=0X00;P2=0X1;Delay(10);/*9*/P0=0XFE;P1=0X00;P2=0X2;Delay(10);/*10*/P0=0XFE;P1=0X00;P2=0X4;Delay(10);/*11*/P0=0XFE;P1=0X00;P2=0X8;Delay(10);/*12*/P0=0XFE;P1=0X00;P2=0X10;Delay(10);/*13*/P0=0XFE;P1=0X00;P2=0X20;Delay(10);/*14*/P0=0XFE;P1=0X00;P2=0X40;Delay(10);/

34、*15*/P0=0XFE;P1=0X00;P2=0X80;Delay(10);/*16*/*正方形放大缩小*/P0=0XFC;P1=0X00;P2=0XCC;Delay(100);/*小正方形*/P0=0XF8;P1=0XE0;P2=0XEE;/*放大一倍*/Delay(100);P0=0XF0;P1=0XFF;P2=0XFF;Delay(100);/*再次放大(全亮)*/P0=0XF8;P1=0XE0;P2=0XEE;/*放大一倍*/Delay(100);P0=0XFC;P1=0X00;P2=0XCC;/*小正方形*/Delay(200);/*群体闪烁*/P0=0XF0;P1=0X00;P2

35、=0X00;Delay(10);P1=0XFF;P2=0XFF;Delay(10);P1=0X00;P2=0X00;Delay(10);P1=0XFF;P2=0XFF;Delay(10);P1=0X00;P2=0X00;Delay(10);P1=0XFF;P2=0XFF;Delay(10);/*贪吃蛇*/P0=0XF7;P1=0XE;P2=0X80;Delay(50);P1=0X7;P2=0X80;Delay(50);P1=0X13;P2=0X80;Delay(50);P1=0X11;P2=0X81;Delay(50);P1=0X10;P2=0X91;Delay(50);P1=0X00;P2=

36、0XB1;Delay(50);P1=0X00;P2=0XF0;Delay(50);return 0;致 谢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首先向关心、帮助、指导我的导师韩素红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论文在选题及设计过程中一直得到韩素红老师的悉心指导。韩素红老师曾多次给予我帮助,帮助我开拓设计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韩素红老师治学严谨、待人诚恳,她高屋建瓴的学术眼光、对事业孜孜不倦地追求和勤奋不辍的精神将使我终生受益,是我终生学习的榜样,在此向恩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在这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涯中,我的人生步伐一直向前,在学习上和思想上,以及动手能力上都受益匪浅,这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与山西大同大

37、学物理科学学院的各位老师的辛勤帮助、积极开导是分不开的。谨向各位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您好,为你提供优秀的毕业论文参考资料,请您删除以下内容,O(_)O谢谢!A large group of tea merchants on camels and horses from Northwest Chinas Shaanxi province pass through a stop on the ancient Silk Road, Gansus Zhangye city during their journey to Kazakhstan, May 5, 2015. The cara

38、van, consisting of more than 100 camels, three horse-drawn carriages and four support vehicles, started the trip from Jingyang county in Shaanxi on Sept 19, 2014. It will pass through Gansu province and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and finally arrive in Almaty, formerly known as Alma-Ata, the l

39、argest city in Kazakhstan, and Dungan in Zhambyl province. The trip will cover about 15,000 kilometers and take the caravan more than one year to complete. The caravan is expected to return to Jingyang in March 2016. Then they will come back, carrying specialty products from Kazakhstan A small art troupe founded six decades ago has grown into a household name in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In the 1950s, Ulan Muqir Art Troupe was created by nine young musicians, who toured remote villages on horses and performed tra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