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论文浅析废名《桥》的禅宗思想.doc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3935321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研究论文浅析废名《桥》的禅宗思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化研究论文浅析废名《桥》的禅宗思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化研究论文浅析废名《桥》的禅宗思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化研究论文浅析废名《桥》的禅宗思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研究论文浅析废名《桥》的禅宗思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研究论文浅析废名《桥》的禅宗思想.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析废名桥的禅宗思想 浅析废名桥的禅宗思想 彭晓红(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对外汉语学院,四川绵阳621000)摘要:废名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特立独行的作家,最好参禅悟道。废名的小说以其浓厚的禅佛意趣,可以被称之为禅味小说。而在废名的所有作品中,桥又是最具禅宗思想的一部。如果论桥而不说禅,则不能领会这部小说的真髓。 关键词:桥;禅宗思想;顿悟;自然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187(2010)12-0060-04 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卓尔不群的作家。废名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他以诗人的气质创作小说,成为中国现代诗化

2、小说的鼻祖。而在废名的小说乃至整个现代小说中,桥都是一部独特的作品,整篇都充满了浓郁的禅意,不仅营造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梦,更以其特有的禅意成为废名先生的特创。如果说废名桥之前的作品中禅宗思想还是一种自然渗透,那么桥则是作者有意为之了。正如朱光潜所说:“主要人物都没有鲜明个性,他们都是参禅悟道的废名先生。”一、禅宗对废名的影响废名长期痴迷于参禅,对禅宗的研究与参悟达到了很深的地步。废名把很多的精力花费在禅宗之学的研读与修炼上。废名曾阅读了大量的佛学经典,甚至曾专门撰写过佛学专著阿赖耶识论。在禅的修炼上,他也达到了一定境界。有人曾亲见废名由静坐而得的非凡经验,“即趺坐稍顷,便两手自动作种种姿

3、态,有如体操,不能自已,仿佛自成一套,演毕乃复能活动。”126废名曾和雍和宫一位法师谈禅论道,辩诘驳难。法师起初以为废名乃一介书生,与道法无缘,及至谈论起来,方知其对佛教典籍的熟谙程度不让法师,且常有自己精辟的理解与阐发,特别是亲见废名参禅打坐入定的境界后,更叹曰此是道法有缘的善果,非常人所能得。周作人在怀废名一文中记道:“废名平常颇佩服其同乡熊十力翁,常与谈论儒道异同等事。等待他着手读佛书以后,却与专门学佛的熊翁意见不合,而且多有不满之意。有余君与熊翁同住二道桥,曾告诉我说,一日废名与熊翁论僧佛,大声争论。忽而静止,则二人已扭打在一处,旋见废名气哄哄的走出,但次日,乃见废名又来,与熊翁在讨论

4、别的问题矣。”3从周作人的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废名对参禅悟道的执着与痴迷。禅宗思想对废名的影响可见一斑。 废名为何如此倾心于佛禅之学?为何一生及其文学创作都与禅宗结下不解之缘?为此,有必要了解废名成长的环境、家庭生活背景和其特殊性格,否则,废名的小说注定会被误读。 废名出生于湖北黄梅县的一个封建大家庭,从小接受传统私塾教育,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和佛道文化的浸染。 黄梅县是禅宗圣地,民间拜佛礼道气氛非常浓厚。废名小时候经常去看和尚、道士做法事,作为小孩子,那也算小时候的娱乐活动。他的家人都十分信佛敬佛,经常带他去寺庙烧香敬佛,使他幼稚的心灵深受熏陶,对于四祖寺、五祖寺都十分向往。废名儿时在黄梅乡村的田

5、园生活也培养了他沉静好思、独来独往的内向性格。他说:“童年在私塾里受的教育别无好处,只是自然对我是好的,家在城市,外家在距城二里的乡村,十岁前乃合于陶渊明的怀良辰以孤往,而就成就了二十年后的文学事业。”正是这样的一种性格为他禅趣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心理基础。后来在北京读大学时,当废名发现自己崇敬的周作人、胡适都对佛学有深厚的兴趣和独到的研究时,更奠定了他对佛学的钻研。 二、桥中禅宗思想的表现自小在尊禅礼佛的环境里成长而后倾心研究佛学经典的废名,将这份对禅佛的崇仰与感悟倾泻到这部花了十60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igher Correspondence Educatio

6、n(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Vol.23 No.12December 2010年光阴精心创作的桥里。桥分上下卷,共四十三回,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有淡淡的故事轮廓。上卷是幼年的小林遇到小琴,成为了玩伴。下卷是小林求学归来,与琴子、细竹悠闲的生活在宁静的乡村。他们仿佛不食人间烟火,整日吟诗赏花,在大自然中参禅悟道,“明心见性”。读桥这部小说,细细体味其文字,明显的觉得字里行间跳跃着禅理。文中的三位主人公在桥的世界里参禅悟道,他们既是废名又有自己的灵魂。 (一)禅宗“顿悟”思想 禅宗把佛性从彼岸世界拉回到每个人的内心,认为人人皆有佛性,都有慧根,能否成佛,关键

7、在于顿悟。禅宗常讲“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人去感觉潜藏于内心的本性,寻找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永恒生命。禅宗具有自己独特的思维规律,它虽然不反对理性思维的“渐修渐悟”,但更重思维的“直接顿悟”。禅宗重视“顿悟”的思维特点,对废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桥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桥的顿悟思想具体表现在“妙悟”和“静观”两个方面。 1.妙悟思想。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曾谈到“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4596废名深得其中三味,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人物的一言一行都能启发他的禅悟灵感,他把妙悟之道移入小说中来。小说桥没有描写时代社

8、会背景、人物的生活、矛盾的冲突,打破了一般小说情节格局,只是把人物日常平凡的生活画面连缀起来。而这样做正是为了调动读者“悟性思维”的神经。小说中所写的生活平淡无奇,可小说中的人物对此充满浓厚的兴趣,他们思维活跃,不刻意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而孜孜不倦地去参悟人生。而且,这种生活的静与人物的思想的动的强烈对照包含着禅宗“静中术慧”的意蕴。小林的思想一直处于妙悟的动感之中,不同于一般小说人物处于激烈的矛盾斗争中。他的那种思想动得是那样动人心弦,让人极易感觉到深沉的禅宗思想。 而小说中人物的体悟含蕴十分广泛,有的是灵感的迸发,有的是对人生的认识。诸如“举灯照花”联想到“寒壁画花开”以及“梦中的雨不

9、湿人”、“眼睛与杨柳同色”等等新颖独特的认识和感受,充分反映了小说中的禅味。另外还有作者自己也在参悟:“还是忘记的好,此刻一瞬间的红花之山,没有一点破绽,若彼岸之美满。”“然而到底是他的夜之美还是这个女人美?一落言诠,便失真谛。”这些描写反映了一种偶然回首,豁然开朗的“透彻之悟”。作者的悟与小说人物之悟交相辉映,使小说禅韵十足。只要读者的悟与小说的“妙悟”之间接触碰撞,便会产生“拨开云雾”的“开悟”与美感的双重愉悦。当然如果读者的思维与小说思维不合拍,就会感觉有晦涩难懂之感。 因此可以说禅道在于妙悟,读者解读亦需要妙悟。 2.静观思想。宗白华在谈到禅境的表现和艺术的联系的时候曾这样讲:“禅是动

10、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5156小说中人物所悟内容如何,都是人物心灵与万事万物刹那间的碰撞中真正的“我”的心态的流露。而活跃的生命和静穆的观照是相辅相成的,观照启人开悟,悟又能增强观照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小说中这样的例子遍书都是,这里不再一一论述。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想象之景,可以称之为“心的观照”。这种观照有的是由景而起(琴子眼观屋里的灯光“忽然她替史家庄唯一的一棵梅花开了一树花”);或是由人而起(琴子、细竹去游花红山,小林在家里见她们“仿佛在一个大原上走美人芳草。”)这种“心的观照

11、”为小说凭添了虚静灵动的氛围,神韵飞扬。“心的观照”也就是悟中的“静观”其本质是反映人心的“静”与“定”,即能容纳万动的安定心态。 (二)自然审美意识表现的禅宗思想在桥中废名3 和文中的人物一起参禅顿悟,显示了浓郁的禅宗思想。同时废名在桥中对自然山水的描绘也充满了禅趣、禅意。在读桥的时候读者犹如漫步在一副美丽的风景画卷之中,随着作者空灵的描绘,读者仿佛漫步于绿洲、杨柳、花红山、春草、桃林之间,让人目不暇接。然而桥的自然意象的侧重点不在于“象”,即不在于对景物优美的描绘中,而在于“意”,在于创造意境抒发禅思。借助自然界的意象来表达禅宗的哲理思辨和审美情趣。 1.桥的自然意象是空寂的。禅本是静虑、

12、止观的意思,禅佛都强调宁静的心灵参悟,追求心空的境界,要人们以一种寂寞虚静的心灵来对待外境万法的平等,因此,受禅宗思想影响的文人历来都主张虚静心灵,涤荡情怀,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在文中表现一种“空”“寂”的境界。苏轼云:“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624,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桥便主要是描绘大自然的静态美,抒写寂寞、空旷、清幽的无人之境。桥中的山水田园,几乎绝少人迹,现出人的渺小而大自然无边的空、亘古的静。桥碑一节写小林独自在旷野中漫游。太阳远在西边,远处的山使得旷野更加空阔,小林小小的身影置身其中,如微尘,而旷野则像佛经中所说的无量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沙滩一节写琴子在河边洗衣,坐在沙滩上沉思。周

13、围水天茫茫,一片寂寂,只有一只鸳鸯静静地徜徉在沙滩上。琴子平和的心境与静谧的自然融为一体。 除此之外桥还经常表现那种万物寂静、暗淡甚至枯寂的美。废名喜欢写落日、黄昏,让人物游于这黄昏的美61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igher Correspondence Education(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Vol.23 No.12December 2010之中,突出黄昏时分万物瞬息即逝、刹那生灭的景象,寄寓禅宗“凡有所相,皆是虚妄”的观念。他还喜欢写无边的黑夜,写黑夜里的星空,写黑夜里的鬼火,写黑夜里浮动的“送路灯”。其境凄清,清的冷

14、寂,正是禅宗那种识破尘缘、超然世外的人生哲理和醉心于清幽寒寂的审美情趣的流露。读桥的那些篇章,使人有“万物皆寂”之感。 2.自然意象的选择具有禅意。桥在描述自然现象时不仅在思想上表现出禅宗所追求的心灵空寂,万物皆空,而且在自然意象的选择上极具佛禅气息。小说多处出现桥、坟、莲花、灯、塔等意象,这些意象颇具佛禅色彩,象征着佛禅的理念,读者在读桥时也能明显地体会其中的佛禅底蕴。当然,不同的自然意象所表现的禅宗思想是有区别的,本文在此也不一一列举,只是选取其中“桥”和“坟”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意象来阐述桥中的禅意。 (1)“桥”的意象。谈到桥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意象就是题目本身所表现的意象桥。废名在桥自序

15、中说:“这一卷里面有一章题作塔,当初也想就以塔做全书的名字,后来听说别人有书曰塔,于是乃定名曰桥,我也喜欢塔这个名字,不止一回,我总想把我的桥岸立一座塔。”7221塔,在佛教象征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塔犹如人世与天界的联系,我们在佛教经典或者在众多寺庙中都可以看到有关塔的影子。废名不能用“塔”作为小说的名字,就退而求其次选择了“桥”。“桥”这一自然意象同样极富象征意味,佛教中的此岸是烦恼、执迷,即现实世界; 彼岸是解脱、自由,即涅槃;而桥连接两端,有着从此岸过渡到彼岸之意。桥的上篇第一章第一回中,就以一个乡村失火的故事为引子,这是作者匠心所在。“希望为寄生人间苦海火宅中的芸芸众生架起一座脱离

16、苦海到达自由彼岸的禅意的人生之桥”。8275小说多处写到桥,如桥桥中写道:“这个东西,在他的记忆里是渡不过的,而且是一个奇迹,一记起他来,也记得他自己的畏缩的影子,永远站在桥的这一边。”还有这样的一段:小林、琴子、细竹去游百丈亭,先得过一座木桥。小林要两位姑娘先走,他站在那里看她们过桥。 “实在他自己也不知道站在那里看什么。过去的灵魂愈望愈渺茫,当前的两幅背影也随着带远了。很像一个梦境。颜色还是桥上的颜色。细竹一回头,非常之惊异于这一面了,桥下流水呜咽,仿佛立刻听见水响,望她而一笑。 从此这个桥就以中间为彼岸,细竹在那里站住了,永瞩风采,一空倚彷徬。 这一下的印象真是深。 过了桥,站在一棵树底

17、下,回头看一看,这一下又是非同小可,望见对岸一棵树,树顶上也还有一个鸟窝,简直是20年前的样子,程小林站在这边望它想攀上去!于是他开口道:这个桥我并没有过。说的有一点伤感。 那棵树还是和我隔了这一个桥。”93这里的桥既是眼前现实的桥,又是意念的桥。小林小时候喜欢攀这座桥,可每次都站在桥头,四顾而返。于是,桥在他记忆里是渡不过的。小林领悟到只有无所牵挂,才能真正过桥,即禅宗所说的抛去一切烦恼,达到涅槃的境界。于是他说:“这个桥我并没有过。”这其中的禅意十分明显。 (2)“坟”的意象。小说里还有另外一个意象十分具有禅宗意蕴坟。“坟”涉及的就是佛禅中生死观的问题,如何看待生死一直是哲学上讨论的话题,

18、儒家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道教提倡“生死气化,顺应自然”。而佛禅的生死观又如何呢?通过对废名在桥中对“坟”这一意象的理解我们就可以看出,废名笔下的“坟”流露着别样的诗情与沉思,承载着主人公的欢乐与回忆。在桥清明里,上坟成了小林他们一次愉快的郊游。废名在对“坟”的描述上显得很是喜欢:“松树脚下都是陈死人,最新的也快二十年了,绿草与石碑,宛如出于一个画家的手,彼此是互相生长。怕也要拿一副画来相比才合适。”让人恐惧的坟在废名眼里成了一幅具有欣赏价值的古画。我们从这点可以看出作者平和的心境与审美心态。 而文中“这个地方我喜欢”,“死是人生最好的装饰。不但此地,地面没有坟,我儿时的生活简直要成了一

19、大块空白,我记得我非常喜欢到坟头上去玩。我没有登过几多的高山,坟对于我却同山一样的是大地的景致。”这些直接表露了作者的生死观,坦然面对死,觉得死是很平常的事情。 这与禅宗的精神相符,实际上反映了禅宗式的生死观。以禅宗的眼光看生死原本平等,它不过是历劫轮回的一个过程。佛说“缘起性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依缘而起,而无自性。大般若经云:“一切法自性本空,无生无灭,缘合谓生,缘离谓灭。“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因此,佛教否认实有的生灭,认为一个人如果能自觉把握生命的内在本体,那么他就达到了超越生死的成佛境界。废名在桥中通过“坟”这个意象诠释了禅宗之中的生死观。

20、 (3)自然意象与人的关系。桥在写自然意象的时候同样写到了人,我们在看废名的桥的时候不能把其中的自然景物和人割裂开来,其两者是有紧密联系的。一方面不是把人看成是和自然相持相斥的对象,而是把人当成自然的一部分,与草木山河同体。如文中写到一群孩子在沙滩坟地嬉戏;河边洲上几个浣衣的妇女。这样起到了以动衬静和使自然意象富于生机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让人面对静谧的自然抒发内心的沉思,使人在日月星辰、草木丛62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igher Correspondence Education(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Vol.23 No.12December 2010林、山河大地等自然现象中参悟禅理。如文中小林黄昏时在河边散步,看到夕阳西下、流水寂静、远山苍茫时的沉思冥想:“有多少地方,多少人物,与我同在,而首先消灭与我?不,在我他们根本就没有存在过。然而,倘若是我的相识,哪怕画图上的相识,我的梦灵也会牵进他来组成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梦可以只是一棵树。”小林的这种感悟,是一种个体感受,是面对大自然的静默中参悟到客观世界只是内在本心的幻化。因此桥中的自然意象已经不是自然本身,它既是禅宗禅理的载体,又成为个体参悟禅性的中介。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