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论文影视旅游国内外发展综述.doc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3935851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管理论文影视旅游国内外发展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旅游管理论文影视旅游国内外发展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旅游管理论文影视旅游国内外发展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旅游管理论文影视旅游国内外发展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管理论文影视旅游国内外发展综述.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影视旅游国内外发展综述 一、国外关于影视旅游研究进展电影、电视、文学作品、杂志、唱片、录像等能够增加游客的感知程度,对游客有一定的吸引力(Urry,l994)。这点较早地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关注。目前对于影视旅游的相关研究的重点内容在于影视作品和影视拍摄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影视对作为外景地的旅游目的地游客人数的促进作用,也有部分研究开始关注影视旅游者的行为特点。(一)影视促进外景地旅游业快速发展对于影视拍摄或影视剧的上映对于外景地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事实是国外学者研究影视旅游的重点内容,研究者几乎一致认可影视作品可以提升影视拍摄地的游客数量。Riley&Doren(1992)认为影视是拉动游客到外

2、景地出游的因素(thepullingfactor)Busby(2001)将这种拉动归因于文学和文化的吸引力。Tooke(1996),Riley(1998)等人的研究得出影视作品上映后外景地游客迅速增加的结论,影视作为外景地的标志性事件促进了旅游的发展(Riley,1998),Tooke(1996)指出外景地应该采取措施来吸引影视公司,充分利用地方的“曝光”机会。Busby(2001)对如何测量影视旅游做了尝试性的研究,并给出了概念模型。(二)影视对于外景地的形象产生重要影响旅游形象的研究在国外学术界比较常见,影视对于外景地形象感知的影响也是影视旅游研究的一部分重要内容。Schofield(19

3、96)研究了城市的电影形象,提出了后现代社会城市遗产旅游发展的新举措。Kim(2000,2003)给出了流行电影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的概念模型,认为作为流行文化的代表,电影对目的地的形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Frost(2006)以澳大利亚电影NedKelly;为例,认为历史电影引发了相应外景地的历史遗产旅游热并“改良性”而非“革命性”地影响其形象。(三)影视旅游者行为具有特殊性有部分国外学者对影视旅游者行为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即使影视外景地是杜撰的,但是参观外景地却能使游客置身于“电影世界”(worldoftelevision),由于影视作品旅游地具有了一种不可忽视的吸引力(Coul

4、dry,1998)。游客特意游览某目的地内作为电影场景出现的景点甚至自发再现当时情景(Tooke1996)。Samuel(2007)通过调查韩剧冬季恋歌对潜在和实际的日本旅游者的旅游态度和行为的影响,验证影视剧所产生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影响,发现影视旅游是一种新的文化旅游,这种旅游形式在推进文化交流和理解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Carl(2007)等对新西兰指环王游客的研究表明,“超真实”在游客满意度中至关重要,参与和消费的程度越高,游客的体验水平越高。还有部分学者以特定的影视旅游地为例,研究当地游客的特征和行为。Busby(2001)和Beeton(2001)分别以两个影视旅游目的地为研究对象对旅游

5、者的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影视旅游群体主要是由一些40-“岁受过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论文)的专业技术人员构成。二、国内关于影视旅游研究进展国内对影视旅游的研究,主要从宏观方面或供应方的角度出发,注重对影视旅游发展现状描述和影视城、外景地的产品和经营战略分析,只有少数涉及对影视旅游地游客动机和满意度的研究。在对影视旅游发展现状描述上,凌莉萍,吴殿廷(2010)分析了国内外影视旅游的研究进展,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总结了国内外影视旅游研究的侧重点。刘滨谊,刘琴(2004)从影视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出发分析了中国影视旅游的发展现状的趋势。杨鹅(2008)着重分析了以影视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影视旅游地的发展研

6、究现状。胡丹(2009)在文化创意的基础属性上探求发展影视旅游业的立足点。在对影视旅游(地)产品和经营战略分析上,王玉玲(2007)在总结分析影视旅游者偏好的基础上建立了影视旅游产品体系,探讨了影视旅游开发模式。陈蜻(2008)以横店影视城为例,在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指导下,对影视旅游产品进行研究。严红仙(2010)通过对横店影视城的开发和发展经验的分析总结,着重研究浙江省影视旅游的发展和营销策略。对游客动机、满意度的研究上,陈燕丽(2007)选取浙江横店影视城和央视无锡影视基地为研究对象,从旅游体验出发研究影视主题公园的游客满意度。王坤,姜加悦(2009)以横店影视城为例,通过问卷分析,对

7、影响影视旅游地游客满意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吴丽云,侯晓丽(2006)对铁岭龙泉山庄旅游者旅游动机进行了实证分析。总体上看,国外关于影视旅游的探讨有从产品开发讨论向影视旅游者行为研究转向的趋势。第三节旅游体验研究进展一、国外关于旅游体验研究进展国外对旅游体验的研究较早也较深入,旅游体验研究是国外旅游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研究内容集中在旅游体验的动机和满意度研究、旅游体验的意义及分类研究、旅游体验的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这三大方面。(一)游客动机的相关研究旅游体验动机的相关研究国学(国学论文)学者主要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采用主观变量测量旅游的体验偏好。Pearce(1985)最早在马斯洛需求模型的基

8、础上提出了包含了5个层次的旅游需要,即放松、刺激、关系、自尊与发展和自我实现“旅游生涯阶梯”模型。ChrisRyan(1998)认为旅游需要应该分成:智力需要、社会需要、能力需要和规避刺激需要。也有研究者将推一拉理论运用到旅游体验的动机研究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推一拉模型,如Darn(1977)提出旅游动机的推一拉理论,认为旅游者是在自身需要的推动和外界环境的吸引双重作用下外出旅游。Crompton(1979)提出推动型动机包括7种社会心理动机:逃避世俗环境、寻找自我和评价自我、放松、声望、回归、增进亲友关系以及加强社会交往;拉动型动机包括两种社会文化动机:新奇和教育。CeesGoosse

9、ns(2000)提出享乐旅游动机模型,认为旅游者被自己的情感需要所推动,被自身的情感利益所拉动。(二)旅游体验的愈义和类型研究对于旅游体验的意义,学术界的认识存在由消极到积极的转变过程。早期甚至有学者们认为旅游体验在本质上是偏离常态的行为(Boorstin,1964;Barthes,1972;Turner&Ash,1975),随后有学政将旅游体验认可为是人们对现代生活困境的一种积极态度(MacCannel,11973),更多的学者们认为旅游体验的意义因旅游者的不同属性而呈现多样化(Cohen,1979;Haggard&Williams1992)o对于旅游体验类型的研究也比较多,早在1979年C

10、ohen就提出了休闲、排遣、获得经验、试验和存在五种旅游体验的方式,而Ryan(1998)通过市场抽样调查,根据旅游体验偏好对旅游者进行了聚类分析,得出了11种类型的旅游者,认为不同类型旅游者对目的地属性的偏好存在差异。Uriely(2002),Wickens(2002)等学者也分别基于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体验的不同类型。(三)旅游体验质t和影晌因素的相关研究对旅游体验的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国外学者主要是从管理学和市场营销学视角来探讨旅游体验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旅游者自身的属性影响了旅游体验,而又有部分学者认为外在因素是关键,更有学

11、者将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研究.Csikszentmihal外(1988)认为旅游者出游的目的是抱着体验“畅”的梦想,只是旅游体验质量在不同的情境中会呈现出不同的特性。Ryan(1991)认为期望能否达到将最终影响着旅游体验的质量,因此,他试图把影响旅游体验质量的各种因素(包括先在因子、千涉变量、行为和结果几个方面)纳入到旅游期望与旅游体验满足的关系模型中。Ross(1991)提出旅游体验质量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旅游供应方的关系,还受旅游者自身的各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以及在不同的人身上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发生着作用,从而影响着旅游体验的质量。Fisher&Price(19

12、91).JacintoGarcia&Huyze(1999)都认为是旅游者外出旅游的各种原因(旅游动机)决定着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数量,与不同文化的相互作用影响着旅游者体验的满意度和对目的地的态度。Jackson(1996)通过实证调查,让旅游者用能力水平、努力程度、任务完成的难易程度以及运气的好坏来解释旅游体验。结果表明,内在因素引起积极体验,而外在因素引起消极体验,并且旅游者对积极体验和消极体验的自我控制意识比较差。二、国内关于旅游体验研究进展(一)关于旅游体验基本理论的研究国内对旅游体验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进入21世纪,旅游体验研究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旅游体验成为业界一个热门研究问题

13、。谢彦君(2005)在旅游体验研究一种现象学的视角一书中提出“旅游体验是旅游世界的硬核”,目前旅游学科迫切的需求使命是要为它找到一个可以使其独立的理论内核,用这个内核来驾驭整个旅游学术研究。邹统钎(2004)提出了“旅游的本质是一种体验活动”,并阐述了旅游体验的本质、类型和塑造原则。龙江智(2005)也认为旅游研究应该以旅游体验作为基本视角和命脉,构建旅游学科体系。(二)旅游体验的应用探索在旅游体验的规划和开发研究方面,吴文智等(2003)以古村落旅游产品开发为例,提出了旅游产品体验化创新(创新论文)的系统框架。魏小安,魏诗华(2004)结合我国旅游规划的现状对情景规划与旅游体验设计进行了探讨

14、。江丽娟(2006)对我国发展体验旅游的背景、开发思路和对策进行了系统研究。乔海燕等(2006)以百色市为例,提出红色旅游的体验化设计。在游客体验质量和满意度及其管理研究方面,王艳平(2004)以构筑温泉旅游“更宽衣”环节为例,提出界面增长提高旅游体验总量的重要环节。祝哗(2006)以ASEB(AetivitySettingsExperiencesBenefits)栅格法对南京民俗博物馆的游客体验进行分析。余建辉、张健华(2005)研究了自然旅游景区游客体验的管理。苏勤(2004)以周庄为例研究了旅游者类型以及体验质量,他根据旅游体验的动机将旅游者划分为4种类型,并对不同类型旅游者的体验质量进

15、行了比较.陈娅玲、马耀峰(2006)以桂林市为例,通过旅游市场调查对游客旅游体验展开研究。白凯、马耀峰、李天顺2006)则以北京入境游客为例,对游客体验质量进行评价性研究。在旅游体验营销研究方面,王星(2006)以四川安县寻龙山为例,以体验旅游为主题,探讨并设计了一套相应的营销方案。此外,谢彦君(2010)还从群体规模、导游员话语模式对旅游体验质量的影响,东西方游客对中国文化景观、游客与宗教信徒对宗教旅游情景中的符号认知差异,外国游客对中国京剧的旅游体验,东北乡村旅游体验情境中的符号性元素的识别等方面对旅游体验进行实证研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参考文献:1丁红玲.体验背景下旅游体验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25期:167-168.2邓峰.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体验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26期:62-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