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供应链企业间委托代理问题分析与探讨.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938310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6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供应链企业间委托代理问题分析与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毕业论文---供应链企业间委托代理问题分析与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毕业论文---供应链企业间委托代理问题分析与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毕业论文---供应链企业间委托代理问题分析与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毕业论文---供应链企业间委托代理问题分析与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供应链企业间委托代理问题分析与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供应链企业间委托代理问题分析与探讨.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 供应链企业间委托代理问题分析与探讨学生姓名 白龙龙 学号 0802024043 所在院(系) 管 理 学 院 专业班级 物流管理082班 指导教师 任颖洁 供应链企业间委托代理问题分析与探讨作者:白龙龙(陕西理工学院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082班,陕西 汉中 723001)指导教师:任颖洁摘要全球经济形势进入供应链管理时代。但由于诸多原因导致信息不对称,使得供应链企业间委托代理问题普遍存在。供应链中的委托代理按时间顺序主要表现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是供应链高效运作的前提。因此,研究规避供应链委托代理问题的策略,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不仅

2、对信息不对称的成因、表现及改进措施做了分析,同时着重分析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大类委托代理问题。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讨论。并重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为我国供应链企业间委托代理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和改进措施。关键词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道德风险;目录1.引言311文章的研究背景312研究目的和意义42.研究现状42.1国内外研究现状42.1.1国内外研究现状42.1.2国内研究现状52.2相关文献综述52.2.1供应链管理的概念52.2.2供应链高效运作的条件62.2.3供应链管理高效运作低效的原因62.2.4委托代理的概念62.2.5逆向选择6

3、2.2.6道德风险问题73信息不对称在供应链企业间的存在原因、危害、解决方案73.1信息不队称在供应链企业间存在的原因73.1.1全球供应链的发展73.1.2横向一体化73.1.3外包业务的发展73.1.4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83.2供应链中信息不对称的危害83.2.1供应链成员一方往往对其它方所作的协调努力产生误解83.2.2给市场不确定性的处理带来困难83.2.3子优决策93.2.4机会主义行为93.3信息不对称的解决方案103.3.1基于信息共享的解决方案103.3.2基于信任的解决方案104.委托代理问题分析与探究114.1委托代理问题的分类114.1.1逆向选择114.1.2道德风险1

4、14.2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的特征124.2.1供应链的企业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非零和的合作竞争关系。124.2.2供应链企业问委托代理问题是多阶段动态模型。124.2.3供应链企业间委托代理是多任务委托代理。134.2.4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类问题并存。134.3逆向选择分析134.3.1逆向选择的产生原因134.3.2逆向选择的危害134.3.3逆向选择的防范措施1444供应链企业合作中道德风险问题154.4.1供应链上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154.4.2道德风险对供应链企业合作的危害154.4.3供应链上道德风险的防范措施155.现阶段我国供应链企业委托代理问

5、题1651我国企业供应链企业委托代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6511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低下165.1.2企业问合作范围狭小165.1.3供应链合作关系不长175.1.4对代理人缺乏激励175.1.5供应链上下游信息共享不充分1752我国企业供应链企业合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85.2.1主观方面的原因185.2.2客观方面的原因1853我国供应链企业合作改进对策195.3.1转变企业经营观念195.3.2增进供应链成员间信任与合作195.3.3加强对代理人的激励205.3.4加快信息化建设205.3.5完善法律法规制度216.参考文献221.引言11文章的研究背景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6、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全球经济形式发生深刻变革,买方市场彻底形成了,企业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电子商务和物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由追求“纵向一体化转为追求“横向一体化,核心竞争力理念深入人心。供应链管理的时代来临了。然而,由于诸多原因,供应链企业并不能通力合作,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委托代理问题成了供应链运营的最大难题。如何解决供应链中的委托代理问题是供应链企业的迫切需求。12研究目的和意义供应链管理思想的诞生,企业的管理模式由原来的“纵向一体化转变为 “横向一体化”,合作性竞争代替了原来的零和竞争,供应链企业间委托代理问题成了热门话题。国内外学者集中研究完全理性环境下的供应链合作关系

7、。但实际情况是,在作出决策的时候双方的信息很少有可能是充分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信息是不对称的,从而导致了委托代理问题。因此,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对实现共赢,增强企业间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由于长期受“计划”的影响,其机制和理念都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在合作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屡屡受挫。企业家素质有待提升,供应链企业间委托代理问题显得尤为明显,其解决需求更为广泛。对供应链企业间委托代理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我国企业转变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适应国际化经营战略,提高生存与竞争能力。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全面,其深度、广度和可操作性都严重缺失。亟待作出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2.研究现状

8、2.1国内外研究现状2.1.1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对委托代理问题的研究源于企业间合作关系。关于供应链管理的合作关系研究,很多人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论述。AndrewDNicoll将供应链上成员的关系称为联盟,指出供应链整体效益下的共赢。Robert Jvokurka等人强调,利益共享,风险同担,即伙伴的概念必须建立在合作与信任的基础上。Harland C认为供应链企业合作关系其实就是委托代理关系,拥有信息的一方被叫做代理人,缺乏信息的一方被叫做委托人。供应链企业之间的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同样存在着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网络时代下,成员企业有了共享信息资源的物质条件,但为个体利益而隐瞒私

9、有信息的现象依旧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是供应链企业关系中一棘手问题。Richard Hall认为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致使风险的存在,采取信息共享、合同优化、监督控制等措施以及激励的手段来规避风险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国外研究还涉及价格折扣、运筹学、数学建模等,在此不在赘述。2.1.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研究此问题起步较晚且属凤毛麟角。主要研究有:马士华等人认为,供应链企业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也同样存在着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类委托代理问题,并且结合实际提出风险分担和激励机制设计的方案。对于逆向选择,国内集中在对供应商的有效选择。冯芸等人讨论了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意义及实施步骤与关键的成功因素,然后将合作

10、伙伴选择定义为筛选、确定、评价三阶段。张估等人用了AHP和线性规划法来选择供应商。朱倩和李杰将供应链企业合作过程中的风险分为能力风险和合作风险,并且提出了降低合作风险的途径是建立合作的原则和有效的交流机制。其次,还有以田澎为代表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的建模途径对激励机制问题的研究,解决了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持续改进。尽管有了以上研究,但委托代理理论目前与现实需求和可操作性要求上还有一定的距离,为实际运用,仍需进一步改进和研究。2.2相关文献综述2.2.1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有多种表达方式,但主要涉及四个领域:供应、生产计划、物流、需求。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网络化为依托,

11、力求用户服务水平和总体交易成本之间的最佳均衡。由于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视源于物流管理的重视,人们对供应链的管理也是逐步由库存管理和运输管理为主演变为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供应链上的各企业分担的采购、生产、分销等职能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2.2.2供应链高效运作的条件(1)企业间动态联盟;(2)企业间信息共享;(3)注重核心竞争力;(4)系统的思想。2.2.3供应链管理高效运作低效的原因(1)双边际化供应链上的卖方和买方在决策时,只考虑到各自的边际利益,而不考虑其他成员的边际利益,只要供应链企业的利益在不同成员间分配时,单方决策影响到市场需求,进而导致另一方获利减少。这

12、往往是激励失败所致。(2)信息不对称。供应链企业都是追求不同利益且不完全理性的独立实体,在与供应链上的其它节点企业进行商务往来时,为了在谈判和参与中获得优势,通常会保留一些信息,各成员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加上受自身复杂的激励和补偿机制及牛鞭效应作用,信息不对称在供应链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供应链的本质特征。2.2.4委托代理的概念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指出:非对称信息致使委托代理的存在。信息优势者为代理人,信息缺失者为委托人,委托人具有因信息缺失而必须为代理人行为承担的风险。通常体现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2.2.5逆向选择代理人利用委托人信息劣势在契约签订之前就故意隐藏私有信息,以获

13、取更大收益,委托人利益因此受损。在供应链管理过程当中,供应商为获取为数不多的供货资格将自身供应能力、质量等私有信息有选择性的进行传递,以表明其居于较高的能力和水平。而制造商不可能或者很难直接观察到,往往选择了较差的供应商,这样逆向选择问题便发生了。2.2.6道德风险问题委托人在供应契约签订以后无法观察到代理人的行为,这种事后信息不对称致使的委托代理问题称为道德风险,分为隐藏行为的道德风险和隐藏知识的道德风险。契约签订后,对于代理人的努力程度,委托人无法直接观察到,因而代理人常将失败原因归于外在因素,产生行为风险;对于外生变量的作用,代理人根据自身利益有保留地进行传递,从而引发知识风险。3信息不

14、对称在供应链企业间的存在原因、危害、解决方案3.1信息不对称在供应链企业间存在的原因3.1.1全球供应链的发展供应链时代的到来,企业间摩擦增加,激励补偿机制复杂化,全球化也造成了产品线时间的延迟和空间的扩大,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更为复杂多变。3.1.2横向一体化供应链环境下的,产品的生产过程是从采购、生产、制造到销售都进行最优联盟。这种联盟网络上的相邻节点都是一种供应与需求的关系。但各成员都是独立法人实体,隐瞒信息,追求私利是常见的。3.1.3外包业务的发展核心竞争力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从而产生了外包业务,外包过程中因追逐私利同样存在信息隐瞒,从而产生信息不对称。3.1.4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3

15、.2供应链中信息不对称的危害 目前,尚无专门的法律法规科依据,只能参照一些关联性法律法规,操作性很差,漏洞大,有理难伸。3.2.1供应链成员一方往往对其它方所作的协调努力产生误解供应链成员在供应链中的位置、目标、战略等各不相同。除非他们之间共享一些重要的信息发展相互的目标和战略,否则很容易陷入到关于目标、决策权、责任等的冲突中。这种冲突会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分配,以及多余和重复的活动。3.2.2给市场不确定性的处理带来困难作为供应链的下游成员,为了自身的利益有可能向上游成员扭曲市场需求,使得上游企业面临更大的市场需求不确定性,从而影响整个供应链的利益下降。这种不准确的信息进一步使得预测上的误差增大

16、,从而导致生产计划、库存管理上产生苦难,短货或滞销。客户需求常常变动信息传递扭曲上游根据订单调整预测厂商通过信号传递影响顾客行为顾客做出反映客户需求不确定性增加顾客调整行为较大的预测误差、提前期长长提前期导致需求条件变化增加额外库存以防缺货风险长提前期使满足客户需求更加困难承办增加库存增加和提前期加长导致产品过时风险增大客户满意度降低收益下降销售下降通过预测制定生产计划库存控制单预测不精确需求信息不确定导致收益下降3.2.3子优决策供应链成员进行决策时没有足够的信息,决策的制定只能根据历史数据的估计,没有全局的信息观念,因此最终导致决策达不到最优解,供应链成员不能做出最佳决策。3.2.4机会主

17、义行为每个供应链成员都试图最大化自己的利益或最小化自己的成本。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在使得供应链成员更加具有投机心理。3.3信息不对称的解决方案3.3.1基于信息共享的解决方案影响决策的变量是很多的,通过信息共享让更多的变量被观测和传递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信息技术的发展,观测和传播更多的信息成为可能。当然,信息分享的意愿还得依靠相互信任及信息本身的经济价值。(1)努力揭示并优化信息分享和决策权分配;决策权分配(2)建立数据库,进行多变量测度;(3)进行激励。3.3.2基于信任的解决方案概括的讲,企业组织之间的相互信任有三种形式:第一,契约性信任。即相信对方将遵守诺言,并按照协议执行。如果不能够这样

18、做的话,可能会引起诉讼,但是到那时,损失已经产生了,并且为了得到赔偿所涉及的附加成本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第二种信任是能力信任,相信对方所承诺的事情是会兑现的,从本质上讲高度的能力信任将允许消除或减少商品的内部检查活动;第三种信任对于需求合作是极其重要的,那就是信誉信任。在这种信任中,双方都相信另一方会完全对双方关系负责,他们会愿意做超过契约所期望的事,并且并不期望因此而得到利益分配优先权或直接回报。4.委托代理问题分析与探究4.1委托代理问题的分类4.1.1逆向选择逆向选择由契约前信息不对称产生。供应商的供应能力,制造商的生产能力,配送商的库存能力,零售商的销售能力等一系列信息构成了供应链条中

19、的事前信息,为保证谈判优势,节点成员往往保留和隐藏自己这方面的信息,从而出现逆向选择。4.1.2道德风险契约签订后同样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供应商的努力程度,外生变量的作用程度等一系列事后信息的不对称产生道德风险。4.2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的特征如前所述,供应链往往由不同利益目标的成员构成,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成员通常会保留某些私有信息,在供应链中就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引发委托代理问题。供应链企业间委托代理问题有如下特征:4.2.1供应链的企业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非零和的合作竞争关系。供应链作为合作性联盟的形式存在,强调核心竞争力和重视供应链整体效益。成员企业改变了传统的运营模式

20、和经营理念,把供应链上其它成员视为合作伙伴而非单纯的竞争对手。4.2.2供应链企业间委托代理问题是多阶段动态模型。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强调建立一种持久稳定的关系。尽管短期的投机行为可以带来好处,但这会导致合作关系的中止以及潜在的信誉风险的增大。且维持长期关系所带来的长期收益远远大于短期利益之和。4.2.3供应链企业间委托代理是多任务委托代理。供应链时代下,产品的竞争全面覆盖了技术含量、服务水平、交货要求等领域,企业不可能仅凭价格取胜。供应商在有限的稀缺资源约束下,要对多个目标任务做出取舍,以求均衡点。4.2.4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类问题并存。供应链企业的合作关系客观上要求

21、减少供应商的数目,建立少而精的供应体系。对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涉及到逆向选择问题。如果供应商希望加入供应链那么它就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向采购商传达信号,采购商对供应商的资格进行甄别,这就是逆向选择问题。道德风险问题的存在是不言而喻的。4.3逆向选择问题4.3.1逆向选择的产生原因从契约关系发生之前开始,代理人就保留私有信息,诱发自身机会主义倾向。信息经济学认为逆向选择的产生是因为代理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当代理人采取某种机会主义行为,就给委托人造成了利益上的损害。供应商选择上,核心企业(多为委托人)仅仅对合作伙伴的价格等显性因素清楚的掌握。但诸如中间产品的质量及供货及时性、准时性等服务水平缺少足够的

22、掌握。这时候,候选供应商乘机提供虚假信息,以证明自己具有资历,以劣充优,空头承诺,以获取供应资格,从而将产品和服务水平较优的企业排除在外,逆向选择便产生了。4.3.2逆向选择的危害对于建立了稳定关系的供应链企业,由于核心企业对自己的搭档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逆向选择所产生的风险较小。但对于尚未建立稳定关系的供应链企业来说,供应商的逆向选择对供应链和核心企业将会造成极大的危害:(1)干扰了核心企业(委托人)的采购和生产活动,甚至整条供应链的竞争力;(2)增加了重新选择合作伙伴的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4.3.3逆向选择的防范措施(1)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加强与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合作。供应链的横向一体化

23、特征,涉及品种多,范围广,行业繁杂,分工细密,核心企业不可能八面玲珑。因此制造商必须加强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以及供应商质量承诺。(2)转变观念,努力发展战略同盟关系。供应链合作是一种信息共享,风险同担理念下的高度协调作业式的合作关系。合作伙伴必须打破传统的买卖交易关系,通过双方多阶段长期交易建立彼此之间的互信关系,实现共赢。(3)借助网络平台,实现采购信息的双向流动和实时交流。采购机构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根本上致使了供应商的逆向选择行为。只有借助信息技术平台,打破地域限制,使双方信息分布向对称性发展,实现信息共享,促进供应商之间的公平透明竞争。同时,通过网络强化双方交流,信息化的跟踪,适时

24、地标准调整。 (4)完善供应商准入标准,确保高质量供应商进入供应链竞争环境。设立科学合理的资格标准,通过事先广泛调查,了解供应商的基本水平,参照行业标准制定准入标准。实行ABC管理法。对供应商实施动态分级管理就是优胜劣汰法则在供应商准入制度中的体现。实施动态分级管理,首先要针对不同类别供应商制定不同的资格标准,对同类供应商按其基本条件分为上、中、下三级,每一级制定最高可获取的合同金额,各级标准的制定应当随行业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同类供应商中实施资格预警制,下级供应商在规定期限内无明显改进者将被淘汰,同级供应商中供应绩效突出的可以进入上一等级。4.4道德风险问题4.4.1供应链上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

25、契约签订之后,供应商继续其机会主义行为,隐藏行为和隐藏知识。对于代理人的努力程度,代理人常将失败原因归于外在因素,产生行为风险;对于外生变量的作用,代理人根据自身利益有保留地进行传递,从而引发知识风险。核心企业无法观察到供应商的某些私有信息,特别是供应商努力程度方面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代理人可能会利用其私有信息采取某些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节点企业独立法人实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特点又决定了信息不对称的必然存在,某些企业具有链条上其他成员所不具有的信息,这样道德风险问题就出现了。4.4.2道德风险对供应链企业合作的危害在产生类似于逆向选择的危害的同时,还有以下危害:(1)供应商若没有按协议交货期

26、及时供货,可造成核心企业运作滞后或中断,影响核心企业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最终给整个供应链带来影响。(2)供应商道德风险还会降低核心企业以及整个供应链对客户的服务水平,损害到核心企业的商业信誉,并最终导致供应链管理效率降低,甚至导致整个供应链中断,给供链上的其他企业带来巨大损失。4.4.3供应链上道德风险的防范措施(1)协议强化供应链企业委托代理契约为供应链运营提供了依据。协议条款设计不周,给投机分子以可乘之机。为了有效防范合作伙伴的道德风险问题,核心企业需要在完善供应链协议上下功夫:制定风险应急措施,外生变量引起的协议变更直接关系到供链双方的积极效益,因此协议条款中应明确规定变更或废止的条件和

27、处理方法;同时,完善处罚条款,将违约金、赔偿金计算办法及相关责任明确到协议书当中。(2)构建约束机制。主要包括三发面:法律法规约束,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供应链运营有法可依;道德约束,进行败德行为曝光等活动,使其行为受道德的规范;市场约束,按市场经济规则办事。(3)激励。合理化的利益分配:价格激励,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在利益分配上主要体现在价格上,高价格能增强企业的积极性,不合理的价格会挫伤企业的积极性;信息共享,信息时代拥有了更多的信息资源就等于拥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信息技术为信息共享提供了条件;商誉激励,商誉来自于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的评价和公共的看法,反映企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

28、5.现阶段我国供应链企业委托代理问题供应链管理是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兴起和发展起来的。我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引入这一理念,至今供应链管理还很不成熟,存在着很多问题。5.1我国企业供应链企业委托代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5.1.1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低下我国企业对合作思想认识不够,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先进的管理意识淡薄;企业结构设计不合理,管理层次繁多,组织机构冗杂,管理体制松懈,部门间、人员间严重缺乏沟通,更谈不上通力合作;在对新产品的开发上,一味认为,新产品开发是制造商的事,各节点企业在新产品开发方面缺乏协调和合作,致使各企业很难从供应链全局出发,延长了开发时间,进而影响了整条供应链对市场需求的响

29、应速度;管理思想仍然以生产为中心,缺乏对顾客需求的了解,柔性和敏捷性差,库存水平高、产品缺陷率高等,这种落后的管理水平,严重阻碍了供应链合作关系的进展。5.1.2企业问合作范围狭小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主要集中在供应链上的一小段,即供应商制造商。存在着“小而全,大而全”和自我封闭的特点,企业外包总体水平低下。从事许多本企业内部无法胜任的工作或非优势的业务,占用了资源,市场竞争力弱,无法适应供应链管理的要求。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单个企业的资源难以快速和持久的形成竞争优势,企业集团和传统的企业联盟难以适应。5.1.3供应链合作关系不长核心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由于信息不对称,不能对候选企业的信息进行有

30、效的甄别。因此,一些候选企业便以次充好,让核心企业做出错误的判断。双方合作后,问题必然暴露。这样就使得供应链合作关系不能持久。据中山大学陈功玉和阳明明等学者对国内500家企业的调查发现,仅有半数企业其供应链能够稳定3年以上,有10的企业其供应链关系只能维持1年以内,其他均保持在1到3年之间。5.1.4对代理人缺乏激励供应链中核心企业把为了提高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把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以后,对代理人缺乏具体的激励措施。为了扩大产品市场的销售份额,大多数企业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采用“价格战”这一简单低级的竞争手段。而对于其他健康的盈利方式,如通过管理方式的改进,先进技术的运用以及物流成本的缩减等关注得远

31、远不够。而开展“价格战需要核心企业尽量缩减产品成本,支持这一举动常常需要依靠“剥削”和“压榨”合作伙伴的利润来生存。过分压低供应商的价格,侵占供应商的利润空间。若长期使用“剥削”和“压榨这种非常规盈利方式来获取利润,缺乏对合作伙伴的激励,必然导致核心企业与合作伙伴关系恶化。5.1.5供应链上下游信息共享不充分我国企业现阶段的供应链合作中很难找到核心企业和供应商进行信息、资源共享的例子。首先,我国企业在信息交流所使用的硬件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生产、销售以及市场和顾客的信息在很长时间内无法从供应链的一端传达到另一端,导致供应链企业间的信息交流极不充分。其次,企业之间也相互隐藏生产和销售的信息。供应

32、链上供应和采购计划完全由核心企业掌握,其单方面的向供应商或者分销商发出供应或采购订单,供应商和分销商的生产计划完全围绕核心企业的要求展开,而库存和市场变化导致的风险则完全由供应商和分销商自身承担。52我国企业供应链企业合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5.2.1主观方面的原因首先,我国供应链企业对供应链管理思想认识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这一点也是供应链企业合作中委托代理问题出现的最根本的原因。供应链管理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很多管理者对横向一体化、业务外包等管理思想认识不够,还停留在原有大而全的纵向一体化管理思想上。即使有些企业在某些方面的运作体现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但是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认识,不能

33、从多方面深刻认识供应链管理。其次,企业对供应链管理人才缺乏培养。供应链管理是一个跨组织、跨行业的管理理念,它涉及很多领域的高新技术不但需要专门的技术人才,而且需要精深各种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及诸多技术的综合性人才。正因为对供应链管理思想的认识不够,企业根本不重视对供应链人才的培养。而这样又会使企业陷入因对供应链认识不足而导致合作中出现种种问题的僵局。5.2.2客观方面的原因首先,信息通讯设备落后。目前,我国企业信息沟通硬件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POS,EDI,MIS这些在国外已经得到普遍运用的信息系统,在我国仍然处于初装或发展阶段。我国供应链上的合作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仍然是要通过传统的手工方式进

34、行,传递速度慢,出错率高。再加上信息传递层级较多,等到信息传递到上游,失真严重。在选择合作伙伴时,由于缺乏供应商和经销商的相关信息,在合作过程中又缺乏及时的供需信息。市场和消费者的反映都不能快速传遍整个供应链,从而导致企业生产对市场的反映迟钝,自己的生产计划无法及时调整,造成生产和销售的浪费。其次,法律法规不健全也是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在我国,由于合同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缺乏诚信方面的立法,执法不严,执行时间长等,导致经营合同的履约率很低。一些企业为了私利以次充好,损害了合作伙伴利益,被告到法院,但由于取证时间长,惩治力度小,最终还是不了了之。如果法律法规健全,让企业违约的成本高于履约的成本,那

35、么就可以大大减少企业违约的可能性。再者,核心企业在决定其供应商时,其采购人员以牺牲企业的利益收受来自供应商的贿赂。有关法律法规在这方面仍存在漏洞。53我国供应链企业合作改进对策5.3.1转变企业经营观念首先,企业自身必须意识到,在整个完整的供应链中,虽然供应链节点企业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利益分配上存在着竞争。但是由于对各个企业而言,合作可以产生更大的利益,可以使所有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从而整个利益分配是“非零和竞争”,同一条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不是“你死我活”的输赢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双赢关系。要意识到企业之间的稳定合作不但不会增加成本,反而会削减成本,为企业自身带来好处。其次,

36、供应链合作中的企业要认识到供应链合作所追求的“不是单单提高本企业的效益,而是会提高整条供应链的综合效益”。供应链上的每个企业都要以供应链整体最优化为目标,优化整体供应链配置,使资源和信息能在整条供应链上得到最优的分配,而不是以牺牲其它企业利益为代价来换取本身的盈利。最后,供应链企业应认识到,企业间的博弈不是一次性的静态博弈,而是长期的动态博弈。采取欺骗合作伙伴,以次充好的短期行为,最终会将自己淘汰在供应链之外。唯有加强企业自身的实力,做强做大,才是不变之本。5.3.2增进供应链成员间信任与合作在当今日益开放的市场条件下,企业想要在竞争中取得长期的优势,只能依托供应链的整体效益提高而不能仅靠某个

37、企业的利润增加。供应链的各成员企业应加强合作,增进个成员间的信任,密切合作,信息共享,风险分担,建立供应链战略联盟关系。供应链合作各方应该将压缩成本的观念渗透到企业活动的各个环节,如运用先进技术降低人力成本,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效益,开拓市场空间等。核心企业同时要认识到协助合作伙伴进行技术开发不是增加成本耗费,而是增加本企业利益的必要投资。如果核心企业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协助上游供应商进行技术革新,帮助供应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这样一方面在可能获得价格优惠的同时,又可以提高采购品质量,也就是提高自身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最终是提高了本企业的效益。5.3.3加强对代理人的激励供应链核心企业

38、要强化激励机制,如尽可能的减少供应商的数目,并与主要的供应商保持长期的稳定合作伙伴关系。在当多变环境下,预期难以确定,激励机制的作用尤为重要。激励支付机制不仅有助于减少供应商的投机行为,且使得双方更易于在绩效水平上达成一致,取得双赢。正面激励措施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价格的确定、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订单、商誉等。供应链各个组成企业都是独立的经济利益个体,都有自己的目标,价格激励能达到很高的激励效果。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委托人让渡一部分利润给代理人,从而激励代理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同时委托人也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因此,不是对供应商采取“剥削”和“压榨”的方式,而是适当的提高对供应商的采购价格,进

39、而让渡部分利润给供应商的价格激励,来提高供应商的积极性。供应商获得更多利润后,就会有更多地经费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管理素质,投资开发产品新技术,而新技术具有扩散性,这样最终导致产品的成本降低,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收购价,核心企业最终获得了利益。负面激励措施可以通过淘汰激励。淘汰激励使供应链和供应链成员同时面临淘汰,能够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对于优秀的企业或供应链来讲,淘汰弱者使其获得更优秀的业绩;对于较差者,为了避免被淘汰的危险,它更需求上进。这是一种在供应链系统内形成的危机激励机制,让所有合作企业有危机感。为了避免被淘汰供应链企业则非常重视自己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失信行为的发生。5.3.4加快信

40、息化建设信息是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沟通的载体,对企业间合作、资源有效利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强化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能有效地改进供应链的管理。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加强供应链成员间的协作信息技术水平,使得企业更方便地使用信息技术与供应链其他成员进行交流与协作,从而使费用相对降低,使企业可以在同样的信息使用成本水平上有更多的供应商选择以获得成本更低的供应和效果更好的服务。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是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信息的高度集成与共享,实现这一点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基于IT的良好的信息技术支撑体系。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快速获得整条供应链上各个节点的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具体而言,对供应商,建立

41、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与现有的EDI系统完美的结合,进行行业间BtoB对接,实现包括订单、发货、入库和销售汇总等数据的实时传递、交流,大幅度缩减业务沟通成本;对消费者,建立更加完善的客户服务系统以及信息数据采集、挖掘、分析、决策系统,分析消费数据和消费习惯,并将研究结果直接反馈到上游的生产和定单环节,实现“以销定产”。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并提高企业信息交换的准确性,减少复杂、重复工作中的人为错误,减少因失误而导致的时间浪费和经济损失,提高供应链管理的运行效率。5.3.5完善法律法规制度首先,本着资信调查和评估的目的,在企业中广泛地展开以建立长期信用档案为手段的资信测评制度,并要不断地进行完善和强化,积

42、极建立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信用档案,并对有关诚信数据进行公开;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内部信用制度和外部评价体系;在供应链内部制定代码制度,其账户和信用往来实行“实名制:采用统一的供应链合作关系的信用记录制度,营造良好的信誉文化氛围,塑造供应链的诚信形象;在供应链外部建立信用评估体系,建立外部评估机构,发展社会化信用服务行业;供应链信用状况及时记录、反映和评估信用等级,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其次,务必严格法律执行机制,提高法律执行效率,立法要保护债权人利益、追究违约责任,对逃债的单位要处罚,对其高级管理人员和当事人也要明确法律责任。当前应特别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法律执行难的问题,严惩企业合作中的非法行为,显

43、化违约成本,给企业违约及个人腐败以威慑作用,使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规范化,从而提高履约率及减少收受贿赂行为。6.参考文献1Zenger TRExplaining organizational diseconomies of Scalein RD:Agency Problem and the Allocation Of Engineering Talent,Ideas,and Effort by FirmSizeJManagement Science1994,(6):100-102Richard HallRearranging Risks and Rewards in A Supply Chain

44、JJournal of General Management1999,24(3):22323 侯光明管理博弈论导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20114 宋华,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 应链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5 许芳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间委托代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 2010 (36)6 王晓净,汪贤裕二级供应链中代理人的甄别与激励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0(4)7 马士华供应链管理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8 王焰一体化的供应链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9 邓俊淼,农产品供应链价值增值制约因素分析J 2009(05)10 盛方正,季建华供应链信息共享

45、效益分配及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08 (3)11 洪江涛,陈俊芳供应商产品的质量改进的契约模型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7(10)12 北京大学联泰供应链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供应链现状理论与实践Ml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0113 张维迎博弈论及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4 朱倩,李杰从风险角度看供应链企业合作伙伴关系J现代管理科学2002,(12):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供应链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研究15张估,董超,吴新字用AfIP和LP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供应商选择决策J中国流通经济200l,21(12):141916 马新安,张列平,田澎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激励:动态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1,9(1):192522第22页共2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