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论文新媒介文学的发展态势及其文化形态分析.doc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3938712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传播论文新媒介文学的发展态势及其文化形态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闻传播论文新媒介文学的发展态势及其文化形态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闻传播论文新媒介文学的发展态势及其文化形态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闻传播论文新媒介文学的发展态势及其文化形态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闻传播论文新媒介文学的发展态势及其文化形态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传播论文新媒介文学的发展态势及其文化形态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媒介文学的发展态势及其文化形态分析 郑崇选(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博士上海200020)摘要:新媒介文学的繁荣发展推动了文学产业化的进程,激发了民间书写的巨大热情,满足了各种层次的文学需求,重建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积极的互动关系。但由于对市场效益的内在诉求,新媒介文学也同样面临审美性的缺失、优秀文学传统的承续断裂、自我认同的价值错位等诸多困境。新媒介文学生产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不仅是当代文化生态格局症候式的表达,同时,也为这个时代文化形态的健康重构提供了多元开放的可能。我们应该摒弃封闭的批评框架,把新媒介文学放置于更大的文化语境之中,从文化建构的角度正确理解新媒介文学对于当代中国文化形态结构变

2、迁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新媒介文学;生机;困境;青年亚文化 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4.57亿,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达到34.3%,手机网民用户达到303亿。新媒介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对于当下文学的生产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网络文学”、“手机文学”、“博客文学”“微博文学”等新的文学样式应运而生。 新媒介文学正是以互联网和手机等数字媒体为中介进行生产、传播和阅读的文学类型,尽管有不少学者质疑这些文学新形态的合法性,但是新媒介文学的生产与阅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一种非常重要的

3、文化生活。截止到2010年12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已达1.95亿,较2009年底增长199%,是互联网娱乐类应用中用户规模增幅最大的一项。当然,新媒介文学在市场上的巨大成功并不代表其文学品格有多么大的提高,事实上,正是在这一点上,新媒介文学从诞生以来就饱受诟病,以至于主流文学评论者对其往往忽略不计。在主流评论界有限的对于新媒介文学的研究文章之中,大多把它归之于商品性极强的文学种类,往往作为批判的对象,大而化之的一批带过。 面对新媒介文学在文学消费市场,特别是对青少年消费群体中的巨大影响力,我们应该摒弃基于纯文学理论框架的封闭式认知方式,建立一种开放的批评视野,充分认识新媒介文学所取得的成绩及其

4、面临的困境,进而把新媒介文学放置于更大的文化语境之中,从文化建构的角度正确理解新媒介文学对于当代中国文化形态结构变迁的积极意义。 一、新媒介文学的生机 近几年,新媒介文学继续向纵深发展,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长篇小说季刊主编马季在2009年网络文学综述一文中有这样的概括:“2009年,网络创作人气旺盛,网络诗歌热潮不减,博客写作门类细化。网络文学在量的积累和形式不断变化中,整体向纵深发展,形成文化多元的战略格局。”以国内最著名的文学网站盛大文学为例,截止到2009年底,已拥有近500亿字的原创文学版权,每天近6000万字的新增量,日平均访问量4亿次,日最高访问量5亿次。注册用户超过43

5、00万,分布在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最热门的网络小说如斗破苍穹、斗罗大陆、凡人修仙传、长生界、重生之官道、官仙等点击量巨大,在百度搜索引擎上的搜索次数都达到百万以上,在网络上的平均阅读率总和已经超过两千万次,线下出版一年总印数已经超过1000万册。天下霸唱、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血红等一批网络作家,正在成为图书市场和影视领域呼风唤雨的人物,他们作品的销量,对于传统作家来说,可以说望尘莫及。 在2010年10月12日开幕的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上,盛大文学公司引起高度关注,在书展上大放异彩,书展的会刊连续几天发表评论,称“盛大文学取得炫目成功”,成为文139版“世界三大主流模式之一”,盛大的文学

6、生产模式引起西方国家很大的兴趣,很多国家都和他们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如果说传统文学机制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一直在为赢得世界文学的瞩目而绞尽脑汁的话,发展时间仅为10余年的新媒介文学生产可以说已经做到,尽管这种瞩目并不代表对当代中国文学整体水平的认可,但也充分说明我国新媒介文学的生产已经在世界文学出版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新世纪以来,新媒介文学的生机和繁荣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巨额商业资本的介入,刺激了新媒介文学产业的发展因为新媒介文学巨大的消费需求,带来了数量巨大的受众群体,以保值和增值为目的的商业资本不可能对此巨大的市场无动于衷。自2004年10月起点中文网被盛大网络收购之后

7、,TOM在线以2000万元收购“幻剑书盟”80%股权、“榕树下”被欢乐传媒收购、大众书局收购逐浪网、中文在线投资17K网,2008年7月,盛大再次出击,收购并整合起点中文网、红袖添香和晋江三大原创文学网站,成立盛大文学有限公司。2010年2月、4月,盛大文学公司又分别完成了对小说阅读网和潇湘书院的收购。 至此,中国主要原创文学网站,基本上全部进入到商业资本的势力范围,而盛大文学公司凭借自身雄厚的资本实力,也成为新媒介文学的一枝独大,引领着新媒介文学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新媒介文学主要借助互联网进行生产和传播,但其消费形式不仅限于网络阅读和书刊出版,它还能够通过改编成电影、网游、动漫等方式,使用户

8、进行视听阅读甚至游戏体验式阅读,从而将产业链上各环节的用户转化为网络文学用户。目前盛大文学产业基本形成了初步的产业链条,建立起一条集合阅读收费、网络出版、手机阅读、传统图书、游戏动漫、影视文化等为一体的产业链,并且这样的链条是完全拥有自主版权的。盛大文学给自己的定位是类型文学的全版权运营公司,致力于版权的生产和分销业务,“以版权为核心,在版权的所有渠道上扩张、销售,包括阅读收费、无线阅读、影视改编、游戏改编、线下出版等多个领域的版权开发”,最终构建一个像迪士尼一样的娱乐文化帝国。目前,网络小说鬼吹灯已被改编为网络游戏,而在网民中间大红大紫的星辰变同时被盛大游戏和盛世影业相中。在以视听为主的文化

9、创意产业发展领域,中国因为内容产业的缺乏,成为日本、韩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主要消费终端,以网络文学为产业链上游的创意产业的兴起,则很有可能在未来的几年极大地改变这一局面,实现从输入向输出的转化,进一步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从这个层面来讲,新媒介文学产业化的道路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激发了民间书写的丰富想象力和创作热情借助新媒介去中心化、“自媒体”的特点,新媒介文学的生产拆除了显性和隐性的各种出版控制,广大新媒介使用者的创作激情被激发出来,他们没有什么负担和约束,可以直面自己的内心进行写作,心态上更加放松和包容。最早的文学网站“榕树下”的创始人朱威廉这样认为网络文学:“什么是网络文学?这是

10、个一直在持续的争议。我觉得网络文学就是新时代的大众文学,Internet的无限延伸创造了肥沃的土壤,大众化的自由创作空间使天地更为广阔。没有印刷、纸张的繁琐,跳过了出版社、书商的层层限制,无数人执起了笔,一篇源自于平凡人手下的文章可以瞬间走进千家万户。”目前,仅盛大文学网就有超过93万的创作群体,再加上其他文学网站的创作者,可以想见每天有一支庞大的写作队伍生活在自己的想象王国。并且,他们的写作也确实表现出无比丰富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可以在大量的玄幻小说、穿越小说中得到表现,他们直接沉入历史或文化的玄想,直接抒发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并通过丰富的想象弥补了他们对于现实世界的无力。想象力是文学生产的

11、最大动力,文学最终是虚构的艺术形式,虚构能力和境界的高低34 与作者想象力是否丰富有直接的关系。 另外,随着新媒介文学产业化趋势的逐步显现,新媒介创作也为有志于文学写作的青年人提供了一条不错的创业平台。靠文学创作发家致富一向为传统文学创作者所不齿,但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却可以对相当一批初入文坛的青年作者提供巨大的动力。为此,各个新媒介创作平台都建立了自己的创作激励机制,比如起点中文网的模式是:注册用户如果想阅读最新的小说内容,须支付每千字三分钱的阅读费用,网站与网络写手三七分成,前半本免费,后半本收费。另外,起点中文网还给这些写手提供“低保”,写够10万字可以拿一份低保,每份1200元;红袖添香

12、的网络分成是作者75%,网站25%,如果作品出版,网站只收取10%到25%的代理费。凭借这样的商业盈利模式,目前从新媒介写作阵营中已经涌现出数十位百万富翁,一些当红的网络作家如唐家三少、当年明月、血红、天下霸唱等更是进入了作家收入排行榜的前列。先富起来的一批写手正在成为新媒介写作者的榜样,数十万码字大军每天夜以继日的战斗在各个新媒介写作平台。 (三)类型文学的发达,满足了各种层次的文学需求文学的类型化写作与文学的市场化有密切的关系。 在传统文学机制的框架之中,纯文学是占绝对主导的,所谓的类型化本身就被认为是对纯文学的贬低,80年代曾140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为流行的言情、武侠等通俗文学

13、作品,往往都被排斥在纯文学格局之外,虽一时流行,却难登大雅之堂。新媒介文学将批量的文学生产与读者的阅读需求非常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文学的“类型意识”在新媒介写作者那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明确,他们从创作一开始就很清楚地知道要为哪一类受众服务,从事哪个类型的创作。新媒介文学自觉服膺消费文化的逻辑:消费市场是根据消费终端的需求来设计各种消费服务的,消费终端的要求最终会影响到生产的起点,大众需要更为明确、简单、快捷、平面化的标识来指导他们选择文化产品。目前的网络文学或手机文学都以类型文学为主要划分原则,随意打开一个文学网站就可以看到分类明确的文学产品,诸如玄幻、仙侠、耽美、穿越、盗墓、后宫、同人等等,类型

14、文学为文学消费者提供了超市化的服务,满足了非常个性化的文学需求,极大地促进了文学出版市场的繁荣,这种繁荣在传统机制主导的文学生产背景下是不可能出现的。类型文学在新媒介机制的推动下,走过了一条从探索到自觉的道路,已经无形之中融进了当代中国文学的版图。 (四)重新建立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积极有效的互动关系文学阅读者作为文学生产链条的消费终端,在传统的文学生产机制中往往是被忽略的。政治意识形态主导之下,文学生产的主要功能是对国家政策进行文学化的阐释,使主题和形象更好地为政治服务。新时期开始之后,虽然意识形态的力量依然强大,但文学自身的规律开始被重视,作家们开始返回自己的心灵,叙事探索的热情也日益高涨,直

15、至到“先锋派”的出现,文学探索达到了一个相对的高潮。无论是对意识形态的阐释,还是文学形式的探索,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接收者趣味的忽略。作家们的创作完全不考虑作品发行量的问题,因为作家是靠作协发的工资生活,无论自己的作品畅销与否都与作家的收入无关,读者的力量对作家的创作活动几乎没有影响。“因此,在这些作家的写作过程中,读者是一个追随作家作品的从属因素,或者说,是由作家随意支配的可有可无的因素。”但在新媒介文学生产中,读者的地位则被空前提高,读者点击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个文本的命运,作者和读者的界限已经模糊,二者身份的互换是经常性的事件。 一个发了原创帖(主帖)的作者在将自己的文学作品贴出去之

16、后立刻变成了读者,他盼望回帖的出现,会在阅读回帖时成为回帖的作者。读者有权在任何时间成为作者,他在发回帖时便成了原创帖的合作者,回帖内很多可行的创作建议会直接在主贴中得到反映,一个完整的网络文本是由原创帖和回帖组成的,它的诞生过程是作者/读者不断交换身份的过程。新媒介创作平台按点击量对作品定价,按人气选择出版内容等多种盈利模式,也促使新媒介创作者们在保证写作量的同时,必须主动维持作品人气甚至挖掘新的读者,只有这样,他们的“粉丝”才会越来越多,文本的创作才能得以延续。即使在写手们无暇进行写作时,也会主动及时地发帖解释无法更新作品的原因,以求得读者的谅解。这种作者与读者之间紧密互动关系的形成当然与

17、其背后的资本控制和利益追逐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在文本的生成过程形成了比较积极的公共文化交流空间,推动着文学创作活动的不断展开。 二、新媒介文学所面临的的困境从1998年第一部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诞生到现在,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新媒介文学已经走过十余年的历程,成为了一个写手如云、作品丰富、市场前景良好的文学新形态。然而,在新媒介文学达到一个相对的高峰之时,同样也面临了很多困境,从最初的“垃圾文学”的主流评价到现在文学出版的“掘金王国”,虽在作品数量、作者人数以及市场前景都有了巨大的转变,不得不让主流文学界重新认识,但在产业化的高歌猛进中,文学之为文学的审美品质,却日益被忽略

18、,亟待有一个质的提升。 (一)产业化的过分强调限制了文本审美层面的丰富性文学性的建构是一个时代文学生产机制多方力量博弈的结果。但我们同时应该承认,文学之为文学,同样有其审美层面的公约数,好的文学和坏的文学在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可逃避的相对客观的标准,比如艺术形式的拓展、丰富人性的揭示、对崇高精神的追求、时代问题的回应、好看故事的构思等等。新媒介文学在突破传统机制的局限性方面确实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随着商业资本的大举入侵,一些本应该充分发扬的生机和活力迅速被资本的强大逻辑所稀释。在对点击率和市场的过度追逐中,对消费者浅层快感的无限度迎合成为主要的创作动机,创作过程日益变得游戏化、虚拟化、快感化,“十

19、年写作越写越水”成为很多主流评论家对新媒介文学的一种评价。新媒介文学发展到今天,在颠覆传统生产机制链条的同时,正在逐渐建构起一个由投资商、写作平台、写手、消费者相互制约、相互推动的资本增值商业链条,成为投资商和写手获取最大利益的掘金场。一部有市场潜力的作品被大力追捧,其资本增值价值往往被榨取到最大化。 能够集中体现这种资本最大化追求的新媒介文学形式无疑是“意淫”文学的风靡。所谓“意淫”文学,就是在141新媒介文学的发展态势及其文化形态分析中体会做白日梦的快感,主人公可以在文本中为所欲为,无所不能,充分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意淫”文学表现在可以“穿越”时空限制的玄幻、言情、都市、耽美等各类新媒介

20、文学形式中。因为只有穿越了现实,架空了历史,文本的空间才能被腾出来完成欲望之旅。2006年,网上开始流传一本成神之路(在文学网站中,拥有巨大点击量、众多“粉丝”、丰厚收入的网络写手被称为“大神”),这本网络写手几乎人手一册的写作指南将网络创作的精髓定义为YY(意淫的简称),专门教新手如何设定网络创作的人物、时空与情节,如何让读者体会到YY的最大快感。中国首个“类型文学概念读本”流行阅的创刊卷里,有一篇名为YY无罪做梦有理的文章特别能代表这种心态。文章作者称:“或许很多所谓的批评家对YY往往不屑一顾,可又如何呢?食色,性也,名利,欲也。 赚不了钱,难道连YY一下等咱赚了钱,买两辆宝马,开一辆撞一辆的权力都没了?这年头现实太过沉重,在小说里短暂梦一场、小憩一下,梦醒后再该上班的上班,该卖菜的卖菜去,只要不走火入魔在现实中梦游,又关卿底事?”新媒介文学的“意淫”化可以说是写手们对点击率无限度追逐的最好体现,它的背后是创作者主体性的失落以及作品的同质化和虚无化,大大限制了作家个体的自由创造能力,文学文本本身的审美丰富性被浅层地阅读快感营造所取代,不仅不能带来思想精神的深化,而且会使写手们和消费者日渐沉溺于对现实生活的逃避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