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缝宽对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影响.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939592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缝宽对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毕业论文----缝宽对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毕业论文----缝宽对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毕业论文----缝宽对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毕业论文----缝宽对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缝宽对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缝宽对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影响.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缝的大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摘要:通过介绍干涉和衍射产生明显的条件,我们将对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缝的大小b对光的干涉条纹的影响。并利用MATLAB模拟了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绘制出了在不同条件下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几种情况的干涉条纹图样,并根据图样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关键词: 缝的大小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衍射 干涉图像 The Influence of the Raphes width to youngs two-slit Interference ExprimentAbstract: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interference

2、 and diffraction causes obvious conditions, we will have a youngs a double-slit interference experiment results and discussed the size of the seam of interference streak optical b influence. And use of MATLAB simulation the youngs a double-slit interference experiment, draw out the different conditi

3、ons youngs a double-slit interference experiment the interference fringes of several conditions, and according to the pattern pattern on the simple analysis.Key words: Seam size Youngs a double-slit interference experiment Diffraction Interference images如果两列波的频率相等,在观察时间内波动不中断,而且在相遇出振动几乎沿着同一直线,那么它们叠加

4、后产生的合振动有些地方加强,在有些地方减弱。这一强度按空间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称为干涉。在叠加区域内各点处的振动强度有一定的非均匀分布,那么这种分布的整体图像称为干涉图样。光的干涉指多束相干光通过叠加形成的明暗相同、呈周期性变化的光强分布。光的衍射现象指光绕过障碍物偏离直线传播而进入几何阴影,并在屏上出现光强分布不均匀的现象,衍射是光的特有现象,只有明显与不明显之分,当缝或孔的尺寸比光的波长大或相当时,就发生明显的衍射。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都是光的波动性的表现。其本质是一样的,是波的相干叠加。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缝的大小将影响实验结果,当缝的大小b大于某一值时,将不能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缝的大小b

5、小于某一值时将出现衍射现象,也不能观察到干涉现象。因此本文将研究缝的大小对杨氏双缝实验的结果的影响。一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 杨在实验室里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并且最早以明确的形式确定了光波叠加原理,用光的波动性解释了干涉现象,他用强烈的单色光照射到如图1所示的开有小孔S的不透明的遮光板(称为光阑)上,后面放置另一块光阑,开有两个小孔和。杨氏利用惠更斯对光的传播所提出的次波假设,在实验中和可以以为都是从同一个光源S而来的,所以永远都有恒定的相位关系, 、都足够,、就成为两相干光源。广屏上任一观察点上两振动相位差 (1)用A和I分别表示、两光束的振幅和光强则,在O点附

6、近的任一点P处由: (2)为真空中的波长,n为介质的折射率,=n()为光程差 ,为S1、S2两光束传播到P点的振动相位差故 = (3)在此实验中因整个装置在空气中所以n=1,光程差 =在近轴和远场近似条件下,即,rd,r 的情况下 =dsin (4) 其中 d sintan= n (5)其中y表示观察点p到的距离 为双缝光阑到接收屏的距离,d为两缝的距离(含缝的大小b)。因而强度为最大值的那些点应满足条件:dsin或 ( j=0, 1, 2) (6) 同理强度为最小值那些点应满足条件:dsin=或 ( j=0, 1, 2) (7)由以上这两式可知相邻两条强度最大值的条纹或相邻两条强度最小值条纹

7、的顶点之间的距离为:即两相邻的明条纹或暗条纹之间距离: (8)xsaRO 图一 杨氏双缝干涉 图二 杨氏双缝干涉条纹二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缝的大小对结果的影响 在上面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用的光为线光源,但实际生活中光线还是有一定的宽度的,这时我们就把该光源看作许多线光源的叠加图3中AB为宽度为h的带状光源,则AB上任一点都表示一条垂直于图面的细线光源,这时由A到和的光波经过的光程和不相等故在达到P点时和两束光的光差 =其中有实验一的方法计算出 故 = (9) 那么由光源A所产生的各级条纹如下:1.零级明条纹: (10)2.第 j级明条纹: (11)BASw图3 带状光源的双缝干涉 由以上所得入射

8、光为带状光源的各级条纹与入射光为线光源的干涉图像相比较,可知干涉图样完全相同,只是整个图样向-x方向移动了的距离。由图4可知由于各干涉图样在垂直于条纹方向相互错开,相叠加后的光强与单个干涉图条纹间距是始终不变的,但条纹对比度却降低了。条纹对比度降低的程度随各干涉图像错开的总距离而变化由式中,随着光源宽度h增大就增大。由图4可以看出,在h不大的情况下,合光强曲线仍有较大的对比度,而随着h增大,增加,条纹对比度就开始逐渐下降了。I最大I最小PPhOMONII最大I最小OMONOMONI最大=I最小图4:各细线光源的干涉条纹的叠加我们可以由和P表可以求出,干涉条纹消失时光源宽度为: (12)所以双缝

9、能产生干涉现象的光源线宽的极大值与双缝光阑到屏的距离无关,那么当光源线宽度达到极大值时,在双缝光阑右方的区域内任何地方都不能观察到干涉条纹。实验表明,如果时明条纹对比度的降低还不显著,还可以观察到清晰的干涉条纹,故我们可以把 (13)作为双缝干涉装置中要观察到清晰的干涉条纹光源应满足的条件:对于光源B同理有: (14)1.零级明条纹 (15)2.第j级明条纹 (16)与线光源相比带状光源的光程差的最大差别是带状光源的两边缘的线光源A和B的光程差 (17)它与带状光源宽度h成正比,光源越宽,这个最大值越大,干涉条纹错开的距离就越大,当光源宽度h使这个最大差值时,两边缘的线光源各自的干涉条纹在屏上

10、任一点都恰好差一级此时的光源的极大值.光源宽度限度为极大值的时,即时, 。因此条件反映出了一个普遍的条件:,即要能观察到清晰的干涉图样,必须使光程差的最大值不超过1三 衍射光强 由一、二的讨论我们可知,无论是线光源还是带状光源,它们产生的干涉条纹都与双缝之间的距离d有关即与缝的大小b有关。当缝的大小b很大时光线直接穿过双狭缝,出现在屏上的是一亮斑而不是干涉条纹,随着缝的大小b减小,屏上开始慢慢出现了干涉条纹,当缝的大小继续减小时,屏上的图像不单只是干涉图样,还出现了另一种光的相干叠加现象,这就是衍射。 由双缝衍射的光强分布公式: (18) 其中 前一部分与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一致,光强为相位差为的

11、两束光发生干涉时的光强分布,称为双缝干涉因子。后一部分表示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他来源于单缝衍射,是整个衍射图样的轮廓,称为单缝衍射因子,其中为衍射角。 杨氏实验中我们认为两条缝是任意窄的即缝的大小,这样光屏上所有相位差相同的各点的有效光强几乎相同,即干涉时每个条纹差不多有相同情况,然而一般情况下缝的大小很难满足,故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只是一种近似,换句话说,它是一种被单缝衍射调制的双缝干涉条纹。如图5所示。 0-91-8-7-6-5-4-3-2-1234567891.001.00 0 0 2 图5:双缝衍射和干涉的光强分布由式(18)可见,其光强主要集中在单缝衍射的主极大范围内,即求出满足光强的一

12、阶导数为零的那些点: 得到 sinu=0 或 u=tanu1 单缝衍射中央最大值的位置 由sinu=0,解得满足的那个方向,即 (中央最大值的位置) (19)2 干涉最大值 ( j=0, 1, 2) (20)3 单缝衍射最小值的位置 由sinu=0,解得满足 的一些衍射方向,即 ( k=0, 1, 2)(最小值位置) (21)如果确定的干涉最大值的方向正好与确定的衍射最小值的方向重合,那么j级的干涉最大将不会出现四 用MATLAB编程模拟双缝干涉图像(程序见附录)由双缝干涉实验理论,利用MATLAB强大的图形化编辑功能,我们做了模拟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软件。其用户主界面如图六所示。图6在图6中同

13、步显示出干涉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干涉条纹的光强分布等。屏幕下方为一组控键。通过单选按钮可以选择:(1)改变入射光的种类(2)改变双缝间距d;(3)改变双缝光阑到屏的距离;(4)沿狭缝S所在平面上下移动狭缝;(5)改变双缝宽度等;显示出了双缝干涉图样的变化规律。1 改变入射光的种类对干涉条纹的影响图7上图显示了保持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只改变入射光的种类时,干涉条纹和相应的光强分布。从图中可知,当使用不同波长的光干涉时,干涉图样各级的强度大体不变,为等间距的明暗交替的直条纹,且纹宽随波长的增大而变宽。若用复色光照明,仅中间是复色光,其余各级由中间向外变成了由紫到红的彩带。除正负一级暗纹外,由于不同波

14、长的光干涉极小相互分开,观察不到明显的暗条纹。彩带中,相同波长的光干涉加强的位置与使用单色光时相同。在较高干涉级中,还可以观察到红光越过高一级紫光位置的情况。2改变双缝间距d对干涉条纹的影响在单色光照射时,在保持其他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只改变双缝间距d,随着 d依次增大时,干涉条纹的缝宽应变窄,条纹变密,图8所示图8。3改变对干涉条纹的影响在保持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只改变双缝光阑与屏之间的间距,当双缝光阑到屏距离增大时,干涉条纹的纹宽也随着增大。干涉条纹变化情形与图8相似,图略4单缝S沿所在平面上下移动时对干涉条纹的影响在保持装置其他参数不变时,当缝光源上下移动时,干涉图样在屏上整体向相反方向

15、平行移动。5改变双缝宽度对干涉条纹的影响上图显示了改变双缝透光部分的相对缝宽,对干涉图样对比度的影响。图中既给出了干涉条纹对比度的变化,也准确给出了光强分布曲线。缝的大小为,缝的大小为,图(a)因而对比度V=1,暗纹全暗,明暗分明;图(b)中因而V1,明纹光强下降,对比度降低了,光强分布曲线峰谷值的差减小了。图(c)中表示了双缝中一条缝的透光缝的大小远大于另一条缝的大小其明暗条纹几乎不能分辨,光强分布曲线的峰谷值之间的差值已经非常小。五 结论由以上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缝的大小b对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结果有比较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做实验的时侯,应该注意将缝的大小b调到适当的宽度,尽量减小光的衍射

16、对干涉实验结果的影响,以达到干涉图样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1 姚启钧 光学教程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12夏学江, 光的干涉及应用,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年:2-63 廖延彪, 物理光学,电子工业出版社,1986年:123-1254梁铨廷,物理光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80年:132-133。5饶连周 ,渠彪 ,陈子阳 ,等 部分相干光经单缝衍射后的光谱变化J . 光子学报 ,2007 ,36 (3) :4672471 6倪光炯等 改变世界的物理学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10 华东师大光学.教材编写组改编 .光学教程 (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7 冯建

17、武 ,赵志国 . 部分相干光通过光阑2透镜分离系统的光谱特性J . 光子学报 ,2002 ,31 (11) : 136321367 .8王晶琳 ,焦玮 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 J 1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3 ,20 (1) :58 6119 邝华 ,王修信 ,梁冬冬 1 用 Authorware 制作大学物理演示实验的初探 J 1 广西物理 ,2001 ,22 (2) :46 48110潘留占 ,吕百达 . 杨氏实验远场的光谱位移和光谱开关 J . 光学学报 ,2003 ,23.11郑阿奇主编 MATLAB实用教程(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附录双缝干涉实验的Matlab模拟程序close al

18、l figure(position,217 266 694 244); % Authors email: set(gcf,DoubleBuffer,on); axes(position,0.12,0.08,0.6,0.8);hold on; rectangle(position,-1,1.1,0.1,3,FaceColor,0.1,0.3,0.4); rectangle(position,-1,-4,0.1,3,FaceColor,0.1,0.3,0.4); rectangle(position,-1,-0.8,0.1,1.6,FaceColor,0.1,0.3,0.4); axis(-4,1

19、2,-5,5); ha=plot(-3.8,-3.8,0.9,0.9,r,linewidth,3); hb=plot(-3.8,-3.8,-0.9,-0.9,r,linewidth,3); title(Double slit interference copyright zjliu) L=-3.8; rectangle(position,11,-4,0.1,8,FaceColor,0,0,0); plot(-1,4.1,-3.5,-3.5,k); plot(5.9,11,-3.5,-3.5,k); plot(-0.7,-1,-0.7,-3.3,-3.5,-3.7,k); plot(10.7,1

20、1,10.7,-3.3,-3.5,-3.7,k); text(4.8,-3.5,3m); plot(-1.5,-1.5,0.9,0.35,k); plot(-1.5,-1.5,-0.9,-0.35,k); plot(-1.65,-1.5,-1.3,0.6,0.9,0.6,k); plot(-1.6,-1.5,-1.3,-0.6,0.9,0.6,k); text(-2.1,0,2mm); while L=-0.95; L=L+0.05; set(ha,xdata,-3.8,L); set(hb,xdata,-3.8,L); pause(0.05); end xas=-0.95;yas=0.9;

21、xbs=-0.95;ybs=-0.9; po=-3.5:3.5; ka=(po-yas)*i+(11+0.95);ka=ka./abs(ka); kb=(po-ybs)*i+(11+0.95);kb=kb./abs(kb); for n=1:8; ah(n)=plot(xas,yas,r); bh(n)=plot(xbs,ybs,r); end r=0; za=xas+yas*i;zb=xbs+ybs*i; Le=sqrt(11.952+3.52); while r=abs(po(n); Ya=po(n); end set(ah(n),xdata,xas,min(11,real(Ta),yda

22、ta,yas,Ya); Tb=zb+r*kb(n); Yb=imag(Tb); if abs(imag(Tb)=abs(po(n); Yb=po(n); end set(bh(n),xdata,xbs,min(11,real(Tb),ydata,ybs,Yb); end r=r+0.05; pause(0.05); end s=meshgrid(linspace(4,-4,300); De=abs(s-1)*i+3000)-abs(s+1)*i+3000); lambda=0.6328e-3; de_A=De/lambda*pi*2; It=1-cos(de_A); axes(position

23、,0.72,0.16,0.26,0.64); cc=cat(3,It/2,zeros(size(It),zeros(size(It); imshow(cc,); xlabel(copyright zjliu)确定的干涉最大值的方向正好与确定的衍射最小值的方向重合,那么j级的干涉最大将不会出现其图如下所示致 谢本文的研究工作是在我的指导老师兰小刚还有我的同学们精心指导和悉心关怀下完成的,在我的学业和论文的研究工作中无不倾注着老师和同学辛勤的汗水和心血。老师和同学的严谨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无私的奉献精神使我深受启迪。从尊敬的老师和同学身上,我不仅学到了扎实、宽广的专业知识,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在此向我的指导老师兰小刚和我的同学们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真诚的向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和朋友们表示由衷的谢意! 衷心地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论文和参加答辩的各位专家、教授!谢谢大家!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