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超高频方法用于GIS局部放电检测的研究38553.doc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3940147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超高频方法用于GIS局部放电检测的研究3855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毕业论文-超高频方法用于GIS局部放电检测的研究3855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毕业论文-超高频方法用于GIS局部放电检测的研究3855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毕业论文-超高频方法用于GIS局部放电检测的研究3855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毕业论文-超高频方法用于GIS局部放电检测的研究3855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超高频方法用于GIS局部放电检测的研究3855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超高频方法用于GIS局部放电检测的研究38553.doc(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超高频方法用于超高频方法用于 GIS 局部放电检测的研究局部放电检测的研究 院 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 业: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姓 名: 指导教师: 日 期: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2010 年年 1 月月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For the Master Degree RESEARCH ON GIS PARTIAL DISCHARGE MONITORING WITH UHF METHOD Author: Major: High Voltage and Insul

2、ation Technology Supervisor: School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P.R. China January 2010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

3、方式 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第一章 绪论 III 目目 录录 目录III 第一章绪论1 1.1局部放电概述1 1.1.1局部放电的定义1 1.1.2局部放电的表征参数1 1.1.3局部放电产生的原因2 1.1.4局部放电产生的危害3 1.2局部放电的检测方法3 1.3超声检测法概述5 1.4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7 1.4.1主要研究工作内容7 1.4.2本文的章节安排8 第二章超声局放信号的产生机理和传播特性9 2.1局部放电产生超声波原理9 2.1.1电-力-声类比9 2.1.2局部放电产生超声波机理

4、11 2.2超声局放信号的传播特性12 2.2.1声波的传播速度12 2.2.2声波传播中的衰减13 2.2.3超声信号路径13 2.2.4声波传播形式14 2.3本章小结17 第三章超声局部放电检测仪的系统方案设计18 3.1系统功能定义18 3.1.1系统的应用目标18 3.1.2系统的功能特点19 3.1.3系统的性能指标19 3.2系统设计方案20 3.2.1系统总体结构20 3.2.2各部分功能定义21 3.3本章小结22 第四章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23 4.1前置放大器23 4.2主放大器26 4.2.1数字电位器26 4.2.2主放大器设计方案28 4.2.3主放大器的实现29 4

5、.3本章小结31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第一章 绪论 IV 第五章基于 FPGA 的数据采集处理子系统.32 5.1设计方案32 5.1.1数据采集处理板整体结构32 5.2主要器件选型33 5.2.1FPGA33 5.2.2AD 转换芯片.35 5.2.3DDR-SDRAM36 5.3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37 5.3.1数据存储与传输系统37 5.3.2信号调理参数控制42 5.3.3GPMC 通信模块.43 5.3.4数字信号处理模块47 5.3.5工频同步控制模块49 5.4本章小结49 第六章专家诊断系统与实验50 6.1专家诊断系统50 6.1.1故障判据50 6.1.2故障诊断流程5

6、1 6.1.3故障类型诊断52 6.1.4故障位置诊断53 6.2实验验证54 6.2.1实验内容及步骤54 6.2.2实验结果分析54 6.3本章小结54 第七章总结与展望56 7.1总结56 7.2展望56 参考文献57 致谢5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60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第一章 绪论 第 1 页 第一章第一章绪论绪论 1.1局部放电概述 1.1.1局部放电的定义 所谓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 ,是绝缘介质中的一种电气放电,就是指 在电场作用下,绝缘系统中只有部分区域,如绝缘结构内部的气隙、油膜或导 体的边缘,发生非贯穿性放电通道的一种放电现象1。根

7、据国际电工委员会标 准 IEC60270 的定义:“局部放电是指导体间绝缘仅部分桥接的一种电气放电。 这种放电可以在导体附近发生也可以不在导体附近发生。2” 1.1.2局部放电的表征参数 局部放电可以通过多种表征参数来描绘其状态,局部放电表征参数主要有 视在放电电荷 q、放电相位、放电重复率、起始放电电压、放电熄灭电压 i u 等。 e u 1) 视在放电电荷(q) 在绝缘体中发生局部放电时,绝缘体上施加电压的 两端出现的脉动电荷称为视在放电电荷,其单位为皮库(pC),视在放电电荷为局 部放电的基本表征参数之一。 2) 放电相位 在外加电压作用下,放电发生的外加电压相位即为局部放 电的相位。在

8、工频正弦电压下,放电相位与放电时刻的电压瞬时值密切相关, 放电相位也是局部放电的基本表征参数之一。 3) 放电重复率 在放电测试时间内,每秒钟出现放电次数的平均值称为N 放电重复率,其单位为次/s。当外施电压升高时,局部放电次数增加,放电重 复率也随之增加,放电重复率属于局部放电的累计表征参数。 4) 起始放电电压 当试品上外加电压逐渐上升,达到能观察到出现局部 i u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第一章 绪论 第 2 页 放电时的最低电压,即为起始放电电压,其单位为 kV。实际上,起始放电电压 是局部放电量等于或超过某一规定低值的最低电压。 i u 5) 放电熄灭电压 当加于试品上的电压从已测到局

9、部放电的较高值逐渐 e u 降低时,直至观察不到局部放电时,外加电压的最高值就是放电熄灭电压。实 际上放电熄灭电压是局部放电量值等于或小于某一规定值时的最高电压。对 e u 于油纸绝缘,往往是,而对于固体绝缘结构,与相差不大,固体绝 i u e u i u e u 缘内部的放电还可能出现。 1.1.3局部放电产生的原因 局部放电的产生是由放电部位的电场强度所决定的,尤其是绝缘结构中电 场分布不均匀,在局部区域电场过于集中3。如油浸式变压器绝缘结构主要由 油、纸、纸板和其它一些固体绝缘材料组成,由于绝缘材料性质不同,以及绝 缘内部存在气泡及杂质,加上设计或制造上的原因,使油隙、油角、空气隙、 有

10、悬浮电位的金属体、金属尖角和固体绝缘表面等处极易产生局部放电。 造成电场不均匀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1)电气设备的电极系统 不对称,如针对板、圆柱体等,如果变压器的高压引出线端的电场比较集中, 不采取特殊的措施,就容易在这些部位首先发生局部放电;2)介质不均匀,如 各种复合介质:气体固体组合、液体固体组合、不同的固体组合等。在电 场的作用下,介质的电场强度是反比于介电常数的,因此介电常数小的介质中 的电场强度就高于介电常数大的;3)绝缘体中含有气泡或其它杂质。气体的相 对介电常数接近于 1,各种固体、液体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都要比它大 1 倍以 上,而固体、液体介质的击穿场强一般要比气体

11、介质大几倍到几十倍,因此绝 缘体中有气泡存在是产生局部放电最普遍的原因。绝缘体中的气泡可能是产品 制造过程留下的,也可能是在产品运行中由于热胀冷缩在不同的材料的界面上 出现了裂缝,或者因绝缘材料老化而分解出气体。此外,在高场强中若有电位 悬浮的金属体存在,也会在其边缘感应出很高的场强;在电气设备的各连接处, 如果接触不好,也会在距离很微小的两个接点间产生高场强,这些都可能造成 局部放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第一章 绪论 第 3 页 1.1.4局部放电产生的危害 虽然局部放电的放电能量很小,在短时间内不会引起绝缘的穿透性击穿, 但可以导致电介质(特别是有机电介质)的局部损坏5,6。而长时间的

12、局部放电 会逐渐腐蚀、损坏绝缘材料,使放电区域不断扩大,最终导致整个绝缘体的击 穿。表 1-1 表示这一破坏过程。 表 1-1 绝缘破坏过程 Table 1-1 Insulation failure process 局部放电量明显变化,并增大 初期老化 气泡壁附着放电生成物,材料碳化 放电生成物侵蚀、扩大 中期老化 形成空洞,并向深层发展 树枝状破坏性放电通道形成 末期老化 绝缘最终破坏 因此,必须把局部放电限制在一定的水平之下。对电力设备进行局部放电 试验,不但能够了解设备的绝缘状况,还能及时发现许多有关制造和安装方面 的问题,确定绝缘故障的原因及严重程度7。 1.2局部放电的检测方法 局部

13、放电的检测是以局部放电所产生的各种现象为依据。通过能表述该现 象的物理量来表征局部放电的状态。局部放电过程除了伴随着电荷的转移和电 能的损耗之外,还会产生电磁辐射、超声波、发光、发热以及出现新的生成物 等。因此与这些现象相对应,局部放电的检测方法可分为电气测量法和非电测 量法两大类。其中电气测量法主要包括脉冲电流法、无线电干扰法、超高频检 测法等,而非电测量法则主要包括光测法、化学检测法、超声检测法等【8】 。 简单介绍如下【8-12】: 1) 脉冲电流法。脉冲电流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局部放电检测方法,该 方法最早由英国电气研究协会提出,因此亦称 ERA(Electrical Researc

14、h Association)法。它是通过检测线路中由局部放电产生的脉冲信号来判断局部 放电的水平。这种方法最显著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实时性好,可以方便地得到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第一章 绪论 第 4 页 放电量、放电重复率、放电能量等局部放电特征参量。但是该方法易于收到外 部的电磁干扰,且该方法无法对局放源进行定位【11】 。 2) 超高频(UHF)检测法。该方法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由英国中央电力 局(CEGB)提出13。超高频检测法分为超高频窄带检测和超高频超宽频带检 测。前者中心频率在 500MHz 以上,带宽十几 MHz 或几十 MHz,后者带宽可 达数 GHz。由于超高频超宽

15、频带检测技术有噪声抑制比高、包含信息多等优点 受到人们的关注,通常所说的超高频检测法即指超高频超宽频带检测。由于超 高频检测法采用高频段的电磁信号作为检测信号,因而其可避开常规电气测试 方法中难以识别的电力系统中的干扰,从而提高了局部放电检测的信噪比【14】 。 3) 光测法。光测法是通过检测局部放电产生的光辐射作为测量依据的。通 过局放光脉冲本身或光电转换后,可以进行局部放电光谱分析、局放光脉冲检 测(单个核序列) 、局放定位、电气绝缘老化机理以及局放电磁波传播特性等各 种研究,从而以不同角度深入对局部放电机理的理解【12】 ,光检测法的优点是 不受电气干扰,抗干扰能力强。但是由于光测法设备

16、复杂昂贵、灵敏度低,且 需要被检测物质对光是透明的,所以现场应用的实例十分有限。 4) 化学检测法,主要指油色谱分析法和 SF6分解物分析法。当电力设备绝 缘中发生局部放电时,各种绝缘材料会发生分解破坏、产生新的生成物,尤其 是一些融于油中的特殊气体,如 CO2、C2H2、CH4、C2H4等。通过对变压器油 的定期抽样分析,就可以判断变压器的局部放电发展趋势,对于检测缓变的绝 缘老化正确率较高。该方法最大的优点是不存在复杂的抗干扰问题。但是该方 法也存在两个缺点:一个是无法发现突发性故障,另一个是无法进行故障定位。 5) 超声检测法。局部放电伴有声发射现象。早在七十年代末,T.Harrold

17、、E.Howells 等学者就对变压器内部放电的超声特性及超声检测方法进行了研 究。这种将超声波传感器安装在电力设备外壳上检测局部放电产生的声信号的 方法称为超声波检测法。该方法抗电气干扰的能力强,大量的研究表明,通过 超声波信号测量,可对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的局部放电进行检测、检测和定位 15-16。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第一章 绪论 第 5 页 对于以上所述的各种局放检测方法,以对GIS的局放检测为例,国际大电网 组织(CIGRE)得出的普遍结论是: 1) 声学检测法、常规电测法和UHF法都有良好的灵敏度。 2) 声学和UHF法可对局放源进行定位,而常规电测法不可以。 3) 脉冲电流法需要一

18、个外部耦合电容,不能用于运行中的GIS。 目前声学检测法适宜于现场检测,而UHF法可用于局放的连续在线监测,化 学和光学检测法的灵敏度较低,一般不用于在线检测。 表1-2为上述各种局部放电监测方法的性能一览表。 表 1-1 GIS 中局部放电监测方法的性能一览表 监测方法脉冲电流法超高频法超声波法化学法光学法 优点 简单;灵敏度 较高 灵敏度高;可 用于运行中设 备 灵敏度高;抗电 磁干扰能力强 不受电磁干扰不受电磁干扰 缺点 运行设备不能 使用;信噪比 低 造价高 结构复杂;要求 丰富经验的人操 作 灵敏度差;不能 长期监测 灵敏度差;需 多个传感器 可达精度5pC0.50.8pC if (

19、inner_state = 0) then -step1 SDA_O data_t data data if (GPCS_P = 1) then current_state := idle; else current_state := we_data; end if; when rd_data = end case; 5.3.4 数字信号处理模块 数字信号处理模块主要由 FIR、FFT、峰值检测、有效值检测等模块组成, 其中 FIR 模块作为其中 FIR 部分通过在 ISE 中调用 IPcore 的形式实现,其余部 分通过 VHDL 语言编写相关代码实现。 在实现 FIR 数字滤波器之前,首先

20、通过 MATLAB 自带的 FDATool 设计所 需要的 FIR 滤波器。在本设计中,我们首先设计一个截止频带为 300KHz 的高 通滤波器。其设计步骤如下。 (1)首先调用 MATLAB 中的 FDAtool,输入所需要设计的滤波器参数; 在此,我们用窗函数法设计了一个 80 阶的低通滤波器,该滤波器的截止频带为 300kHz,滤波器相应曲线如图 5-14 所示。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第五章 基于 FPGA 的数据采集处理子系统 第 48 页 图 5-14 运用 FDATool 设计的 FIR 滤波器 (2)输出滤波器系数,并保存为*.coe 格式的系数文件。同时,在系数文 件中将参数

21、格式改写成如下格式: radix=10; coefdata= 0.000373, 0.000560, 0.000703, 0.000560, 0.000373; (3)将系数文件导入 ISE 的 FIR Complier 中,可得如图 5-15 所示的相应 曲线。该曲线与我们的设计目标基本吻合。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第五章 基于 FPGA 的数据采集处理子系统 第 49 页 图 5-15 FIR Complier 中的响应曲线 5.3.5 工频同步控制模块 5.4本章小结 本章详细介绍了 FPGA 数据采集处理板的设计方案,包括器件介绍、各 主要模块的实现等。其中重点介绍了数据存储与传输系统

22、、GPMC 通信模块和 FIR 滤波器的设计。FPGA 数据采集处理板担负着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及连 接 ARM 主控板和信号调理板等各部分电路,是整个超声局放检测系统设计的 关键。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第六章 基于 ARM 的专家诊断系统 第 50 页 第六章第六章专家诊断系统与实验专家诊断系统与实验 专家诊断系统作为超声局放检测仪的人机交互界面,主要负责向局放检测 人员提供局放水平、局放类型及局放定位等信息。 6.1专家诊断系统 6.1.1 故障判据 在进行专家诊断之前,系统需要比较诸如有效值、周期峰值等检测量与所 设置的阀值的大小关系,并通过分析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发生局部放电、是什么 类

23、型的局部放电及寻找局放源的位置等。 具体的阀值如下所示。 (1)有效值阈值: 测量时,“ 有效值”大于此值阈值表示有效值水平为高,否则为低。 (2)周期峰值阈值: 测量时,“ 周期峰值”大于此值阈值表示周期峰值水平为高,否则为低。 (3)有效值波动范围: 测量时,“有效值波动”超过此范围表示有效值波动水平为高,否则为低。 (4)周期峰值波动范围: 测量时,“周期峰值波动”超过此范围表示周期峰值波动水平为高,否则为 低。 (5)50Hz 频率成分阈值: 测量时,“50Hz 频率成分”大于此值阈值表示 50Hz 频率成分水平为高, 否则为低。 (6)100Hz 频率成分阈值: 测量时,“100Hz

24、 频率成分”大于此值阈值表示 100Hz 频率成分水平为高, 否则为低。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第六章 基于 ARM 的专家诊断系统 第 51 页 专家诊断系统根据实际测量的有效值阈值、周期峰值阈值、有效值波动范 围、周期峰值波动范围、峰值系数、频率成分 1 阈值以及频率成分 2 阈值,与 设置的故障判据比较,并按照表 6-1 所示的所示故障判据判断局放类型。 表6-1 局放类型诊断依据 自由颗粒缺陷电晕缺陷局放缺陷 信号水平高低高 峰值/有效值高低高 50Hz 频率相关 性 无有有 100Hz 频率相关 性 无无有 6.1.2 故障诊断流程 根据上一节所描述的故障判据,所设计的超声局放检测仪

25、按照如图 6-1 所 示的流程图进行故障诊断,包括故障类型判定和故障源定位。整个过程可自动 完成也可手动完成。 信号中有50Hz 或100Hz信号 100Hz信号 50Hz信号? 结束 是 100Hz信号值很大? PD 信号溢出否 测量完成否 检查相位模式与 电源周期相关性 存储数据 否 是 决定PD是在中心导体上还是 外罩上,根据流程4调整设定 50Hz 信号大否 弱局放 否 屏蔽脱落或强PD 图6-1 专家诊断系统故障诊断流程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第六章 基于 ARM 的专家诊断系统 第 52 页 6.1.3 故障类型诊断 所设计的超声局放检测仪主要用于GIS 和电缆的故障诊断,具体故障

26、类 型如表 6-2 所示。 表6-1 主要故障类型 故障类型故障位置 测量对象 局放电晕自有颗粒中心导体壳体 GIS 电缆 - (一)连连续续测测量量模模式式 连续测量方式检测一个工频周期内的均方根信号和峰值信号,提供了信 号的原始信息并可以显示缺陷的种类。 50Hz(频率 1)或者 100Hz(频率 2)内容提示了存在一次局部放电。波动的峰值信号显示产生了一次或多次 的放电。 当检测到峰值或有效值过大,而 50Hz 频率成分和 100Hz 频率成分不大 时,可初步判断被测试品存在自由颗粒缺陷,此时可使用脉冲测量模式进行 确认。 当检测到峰值或有效值过大,且 50Hz 频率成分过大,而 100

27、Hz 频率成 分不大时,可初步判断被测试品存在电晕放电。此时可使用相位模式进行确 认。 当检测到峰值或有效值过大,且 50Hz 频率成分和 100Hz 频率成分都过 大时,可初步判断被测试品存在局放缺陷。此时可使用相位模式进行确认。 连续模式用来测量与区别局放和电晕,在识别局放的过程中,需要使用 到脉冲测量模式。 (二)脉脉冲冲测测量量模模式式 脉冲方式主要用于自由颗粒的测量。颗粒每碰撞壳体一次,就发射一个 宽带瞬态声脉冲,它在壳体内来回传播。这种颗粒的声信号是颗粒端部的局 放和颗粒碰撞壳体的混合信号。 如果在连续测量方式中初步判断有颗粒故障,可采用脉冲方式进行进一 步确认。 (三)相相位位测

28、测量量模模式式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第六章 基于 ARM 的专家诊断系统 第 53 页 相位方式主要用于局放和电晕的测量。使用同步单元(内置)得到一个 与工频 有关的幅值与相位关系图,给出有关放电或碰撞发生在工频周期的 哪个位置的重要信息,用来判断是否和工频周期存在关系。适用于GIS 的 电晕、局放故障和电缆接头放电的故障分析。 如果在连续测量方式中初步判断有放电 /电晕故障,可采用相位方式进 行进一步确认。 6.1.4 故障位置诊断 当待测试品为 GIS 设备时,所设计的超声局放检测仪可对故障源进行简 单的定位。 若测到一个 50Hz 或 100Hz 信号源,检测仪可用于区别放电来自中心导

29、 体还是 GIS 的外罩。局放定位采用信号幅值比较法,即利用超声或信号传播 的衰减特性,移动传感器的位置,通过比较各处局放信号幅值,信号最大处 表示靠近放电源位置,但该方法测量并不精度不高,只适合粗略定位。 首先,在轴向进行定位,移动传感器、观察信号变化。如果在GIS 的 一个很宽区域内信号都保持最大,局放源象是位于中心导体。如果最大值只 出现在一个特定点,则有可能是在外罩上。 SF6 气体具有对高频信号的衰减大于低频信号的衰减的特点。这一特性 可用来区分局放来自中心导体还是外罩上。一个PD 信号根据位置不同具 有不同的频谱。宽带局放在 SF6 气体中传播时,其高频区域信号衰减幅度 远大于低频

30、信号。测量 PD 和电晕时,其信号频谱从 10 到 100kHz,如果 局放是在外罩上,则应是宽带局放,因为未经气体衰减,而对于中心导体来 的信号,由于经过气体衰减高频成分,可以通过调整过滤器的设定来验证局 放位置。 其定位程序如图 8,在设定菜单中将上限频率从 100kHz 降到 50kHz, 如果频率 1 和频率 2 信号显著减小,其位置可能在外罩上,这是因为过滤器 能滤掉大于 50kHz 的信号,说明测到的这个局放信号是宽带信号。如果两个 信号几乎没有变化,其位置可能在中心导体上,其高频信号在气体中传播时 已被衰减。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第六章 基于 ARM 的专家诊断系统 第 54

31、页 对绝缘系统来说,普遍认为中心导体上局放比外罩上的局放更可怕。 局放源定位流程如图 6-2 所示。 决定PD是在中心 导体还是外罩 局放源定位否 结束 否 找出信号最大点 局放源定位 于一点还是 很宽范围 50Hz/100Hz信号 显著减少否 局放源象是在外罩上 信号来自外罩 高频没有被气体衰减 是 降低上限截止频率,从100kHz降至50kHz 局放源象是在中心导体上 无高频信号被过滤 信号来自中心导体 是否 宽范围 点 图6-2 故障位置诊断流程 6.2实验验证 6.2.1 实验内容及步骤 6.2.2 实验结果分析 6.3本章小结 本章详细介绍了专家诊断系统的设计。所设计的超声局放检测仪

32、具有三 种不同的测量模式:连续测量模式、脉冲测量模式和相位测量模式。其中连 续测量模式主要用于故障类型的初步诊断,而脉冲测量模式和相位测量模式 可对诊断结果进行进一步确认。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第六章 基于 ARM 的专家诊断系统 第 55 页 同时,本章还介绍了专家诊断系统用于故障位置诊断的方法和流程,对 于 GIS 设备,超声局放检测仪可对故障源进行简单的定位,即判断故障是发 生在中心导体上还是设备外壳上。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第 56 页 第七章第七章总结与展望总结与展望 7.1总结 7.2展望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参考文献 第 57 页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33、邱昌容,曹晓珑,电气绝缘测试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第一版 2 IEC60270, High-voltage test techniquesPartial discharge measurements. 2001 3 岳桂芳,局部放电产生的原因及分析,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5 年第 4 期 5 Bartnikas R. Detection of partial discharge in electrical apparatus. IEEE trans on Electrical Insulation. 1999. 6 Kurtz M, Lyles J F, Stone G C. A

34、pplication of partial discharge testing to hydro generator maintenance 7吴广宁大型发电机故障放电在线监测及诊断技术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 出版社,200l 8郭俊,吴广宁等,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电工技术学报,2005.2 第 20 卷第 2 期 9 徐斌, 王晶, 李彦明, 变压器中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传播的仿真研究. 高 压电器, 2007 10 Qingguo, C., W. Yonghong,W. Xinlao. The UHF method for measurement of partial dischar

35、ge and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in Electrical Insulating Materials, 2005. (ISEIM 2005). Proceedings of 2005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2005. 11 钱勇, 黄成军, 江秀臣等, GIS 中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现状及发展. 高压电 器, 2004 12 司文荣, 李军浩等, 局部放电光测法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高压电器, 2008 13 B M Pryor Review of Partial Discharge Monitoring in Gas Insula

36、ted SubstationsAScience,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Division Colloquium on Partial Discharges in Gas Insulated SubstationsC1,London,l 994 14 李智敏, 史保壮等, 用超高频法检测 GIS 中的局部放电. 高压电器, 1998 15 邱昌容,王乃庆电工设备局部放电及其检测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 出版社,1994 16 Lu Yi,Hu XiaoyunPD detection and localization byacoustic measurements in an

37、 oilfilled transfoFinerJIEE PmcSci Meas Technol,2000,147(2): 8185 17 王成江检测真空灭弧室内部放电的超声波传感器J,传感器技术, 2003,22(9):5355 18 李德军,沈威等.GIS 局部放电常规检测和超声波检测方法的应用比较.高压 电器,2009 25李燕青, 超声波法检测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的研究学位论文. 北京:华北 电力大学, 2003. 26杜功焕, 朱哲民,龚秀芬, 声学基础: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参考文献 第 58 页 27Kaindl, A., A. Kaindl, S

38、. Nowak, et al.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partial discharge measurements at epoxy impregnated coils for analyzing signal noise in the radio frequency range 28Ahmed, F., A.B. Darus, Z. Yusoff, et al. Characterisation of acoustic signal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of free moving metallic particle motion mo

39、des in GIS. 1997. 29Lundgaard, L.E., M. Runde,B. Skyberg, Acoustic diagnosis of gas insulated substations: a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basis. Power Delivery, IEEE Transactions on, 1990. 5(4): 1751-1759. 30Lundgaard, L.E., Partial discharge. XIII. Acoustic partial discharge detection- fundamental

40、considerations. Electrical Insulation Magazine, IEEE, 1992. 8(4): 25-31. 31Oyama, M., M. Oyama, E. Hanai, et al., Development of detection and diagnostic techniques for partial discharges in GIS. Development of detection and diagnostic techniques for partial discharges in GIS. Power Delivery, IEEE T

41、ransactions on, 1994. 9(2): 811-818.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致谢 第 59 页 致谢致谢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致谢 第 60 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1 贾勇勇,姚林朋,黄成军等。 “应用于局部放电检测的高速实时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 与实现” , 电气自动化 ,已录用。 ag an employment tribunal clai Emloyment tribunals sort out disagreements between employers and employees. You may need to

42、make a claim to an employment tribunal if: you dont agree with the disciplinary action your employer has taken against you your employer dismisses you and you think that you have been dismissed unfairly. For more informu, take advice from one of the organisations listed under Further help. Employmen

43、t tribunals are less formal than some other courts, but it is still a legal process and you will need to give evidence under an oath or affirmation. Most people find making a claim to an employment tribunal challenging. If you are thinking about making a claim to an employment tribunal, you should g

44、et help straight away from one of the organisations listed under Further help. ation about dismissal and unfair dismissal, see Dismissal. You can make a claim to an employment tribunal, even if you havent appealed against the disciplinary action your employer has taken against you. However, if you w

45、in your case, the tribunal may reduce any compensation awarded to you as a result of your failure to appeal. Remember that in most cases you must make an application to an employment tribunal within three months of the date when the event you are complaining about happened. If your application is re

46、ceived after this time limit, the tribunal will not usually accept i. If you are worried about how the time limits apply to you If you are being represented by a solicitor at the tribunal, they may ask you to sign an agreement where you pay their fee out of your compensation if you win the case. Thi

47、s is known as a damages-based agreement. In England and Wales, your solicitor cant charge you more than 35% of your compensation if you win the case. youre clear about the terms of the agreement. It might be best to get advice from an experienced adviser, for example, at a Citizens Advice Bureau. To

48、 find your nearest CAB, including those that give advice by e-mail, click on nearest CAB.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making a claim to an employment tribunal, see Employment tribunals. The (lack of) air up there Watch m Cay man Islands-based Webb, the head of Fifas anti-racism taskforce, is in London for the Football Associations 1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