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试论村镇银行生存困境和制度重构.doc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3940993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试论村镇银行生存困境和制度重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试论村镇银行生存困境和制度重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试论村镇银行生存困境和制度重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试论村镇银行生存困境和制度重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试论村镇银行生存困境和制度重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试论村镇银行生存困境和制度重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试论村镇银行生存困境和制度重构.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试论村镇银行生存困境和制度重构系 别:经济管理学院专 业 班:X X X姓 名:X X X学 号:X X X指导教师:X X X2012年11月 试论村镇银行生存困境与制度重构The survival predicament and reconstruction of system of rural bank 摘 要自1979年开始以来农村金融改革,我国农村基本上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体的正规金融体系。与此同时,民间借贷也悄然萌发,形成了一套在法律约束之外的非正规金融系统,与正规金融体系并存。本文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经过对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重庆汇丰大足村镇银行以

2、及吉林东丰诚信村镇银行3家银行的调查研究发现,村镇银行业务发展慢、资金外流严重、对农户融资支持力度不够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其根源在于村镇银行定位于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贷款和还款模式上缺乏创新。这3家不同地区的村镇银行进行对比研究,其中前两家为全国第一批试点成立的村镇银行,而大足村镇银行是西部第一家外资控股的村镇银行,因此所选取的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据问题,引发了对村镇银行整体发展的思考:村镇银行亟需进行重新定位,建立政策性村镇银行,同时也需要商业化村镇银行自身改变经营思路和贷款模式等。关键词:村镇银行 农村金融 信用风险 系统风险 金融创新AbstractRural financia

3、l reform since its beginning in 1979, essentially in rural China has formed a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policy banks and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as the main body of the formal financial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private lending is also quietly sprouting, formed a set of informal financial syst

4、em outside the law, co-exist with the formal financial system.By reviewing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article to understand: after Sichuan Yilong Huimin village Bank, Chongqing dazu HSBC rural Bank, as well as Toho integrity of Jilin village Bank 3 Bank investigation found, village Bank business develo

5、pment, capital outflow severe slow, inadequate support for farmers financing is the main problem facing it. Its roots in rural Bank position in commercial banks, the pursuit of maximum profit, lack of innovation in the loan and repayment patterns. Comparative study on 3 different areas of village Ba

6、nk, where the first two national first batch of pilots set up village banks, Dazu village Bank is the first foreign-controlled towns in the West Bank, so the selected samples with a certain degree of representativeness.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 has led to reflection o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a v

7、illage or township Bank: reposition a village or township Bank needed, establish policy village banks, but also commercial village Bank itself changed the thinking of business and lending model.Key words:rural bank rural finance credit risks system risks financial reform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绪 论11 我国村镇银行

8、发展的现状21.1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背景21.2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现状31.3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现实意义42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52.1 市场定位偏差52.2 运营成本较高52.3 御险能力差63 制度重构83.1 建立政策性村镇银行83.2 商业化村镇银行强化自身改革104 政策建议114.1 设立过程遵循的原则114.2 明确市场定位114.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124.4 建立风险防控机制134.5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13结 论15致 谢16参考文献17III 绪 论2006 年12 月20 日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9、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的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和境内外各类资本加大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投资,增设网点,设立村镇银行。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农村金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07 年1 月起,银监会出台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办法、贷款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办法等办法,并选择在内蒙古、吉林、湖北、四川、甘肃、青海6 个省(区)的农村地区开展首批试点工作。2007 年3 月1 日,中国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在四川省仪陇县金城镇正式挂牌开业。这是中国第一家为“三农”量身定做的村镇银行。2007 年10月,在总结6 省(区)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将试点

10、范围由6 省(区)扩大至31 个省(区、市)。当前我国村镇银行已达100 多家,未来两年内,村镇银行预计要发展至2000 家,即有条件的地区一个县一家(刘明康,2009)。村镇银行的建立,对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等问题,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培育健康、多元的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有效增强对农户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很快,但问题也很多,并已发展成为影响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认识村镇银行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对其进行科学分析,提出应对之策,显然是当前我国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此页数据来源:赵志刚,巴曙松. 我国村镇

11、银行的发展困境与政策建议J. 新金融,2011,No.26301:40-44.1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现状1.1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背景自1979年开始以来农村金融改革,我国农村基本上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体的正规金融体系。与此同时,民间借贷也悄然萌发,形成了一套在法律约束之外的非正规金融系统,与正规金融体系并存。1997 年以来,受商业利润最大化的驱使和基于对入市后市场竞争加剧的考虑,中国工商银行等各大国有商业银行逐渐从农村撤出。目前,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体系以农信社为主体,农村金融市场呈现出金融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的局面。据统计,截至到2003 年,国有商业银行

12、一共撤消了31000 多个县级以下营业网点,农村金融网点覆盖率越来越低。而1994 年成立的政策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其业务以支持粮棉油的流通为主,也很少涉及农业基础建设方面,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主要以农村信用合作社、农行和邮政储蓄银行为主体,他们成为当前农村金融机构的核心力量。然而,随着中国农业银行不断收缩其在农村的金融业务,邮政储蓄只开展存款业务,因此农村信用合作社实际上逐渐形成了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垄断地位。然而为了追求利润和加强风险控制,农信社的资金存在着向城市和大型乡镇企业流动的趋势,其经营业务“非农化”的倾向也相当明显。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正在如

13、火如荼地开展,城镇化进程正在稳步推进。相应地,农村金融需求日趋上升并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改变,农村金融需求不只是为简单的农业生产服务(如购买化肥、农药等),而逐渐转向资金需求更高的专业化和大规模生产上。同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农民对教育培训、住房、医疗卫生等服务的需求以及要求都上升,相应的农民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从上述两个方面来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一方面需求上升,一方面供给不足,供需矛盾突出。此外,在这种长期的金融抑制条件下,为了从金融领域内获取高额利润,大量的民间资金以“灰色”身份参与各种形式的地下金融活动,难以寻找到一条正规的发展

14、渠道,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国家的金融秩序,也为资金的所有者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可见我国农村现有的金融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需求,农村金融改革非常必要和重要。因此,在引导商业性、政策性金融机构重返农村的同时,大力发展和培育适合“三农”特点的村镇银行,使其发挥经营灵活、运营效率高等优势,以有效增强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能力,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同时也为民间资金提供了一条正规化发展的合理渠道。国际经验也表明,解决农村金融发展难题的途径之一就是广泛设立为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诸如村镇银行之类的微型商业金融机构。1.2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现状村镇银行是中国银行体系中的新

15、生体,为原本单一、缺乏活力的农村金融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的问题。此创新之举目前也使全国各地兴起了建设村镇银行的高潮。2006年12月,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批选择四川、吉林等六省区进行试点,2007年10月又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扩大到全国31个省份。从2007年3月初首批3家村镇银行开业,到2009年3月初,全国已有97家村镇银行,短短两年时间实现了数十倍的增长速度,而这一数字还将迅速壮大。两会期间,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

16、示,银监会对村镇银行的发展目标是2000家,凡是有条件的县都可以有一家。总体来看我国村镇银行发展良好,但增速太慢。村镇银行在农村金融中既是一个有着巨大潜力和广阔发展前景的大市场,又是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对农村经济有着积极影响的新举措,具有服务“三农”的强大“造血”与“输血”功能。从整体上分析,村镇银行体现出三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定位明确,二是注重实效经营机制活,三是服务效果好。1.3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现实意义1.3.1 改变农村金融体系村镇银行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对农村金融体系存量改革的思路。由于多种原因,相对于城市金融而言,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启动迟、进展慢,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矛

17、盾和问题。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在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这些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然而具有低门槛、多元化资金来源、灵活多样的股权与治理结构的村镇银行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不但为农村金融市场引入增量因素,增加了对农村金融供给的新渠道,而且村镇银行从成立之始,就对其设立条件、股权设置、治理结构、经营管理、内控机制及监管方面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对股东在财务状况、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更形成了对机构经营者的优胜劣汰,这必将推动农村金融的不断发展,缓解农村金融的“贫血症”。1.3.2 缓解农村金融供需矛盾村镇银行的发展还有利于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

18、缓解了农村金融供需的矛盾。长期以来,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始终围绕着农村信用社这一存量机构展开,但据结果看,无论是规范合作制,还是提供多种模式的改革尝试,效果都不甚理想,改革后的农信社的经营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效率低下、形式单一等问题依然存在。深究其原因,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信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处于近乎垄断的地位,造成农信社本身缺乏改进的动力。而村镇银行的建立,无疑将会与农信社形成一定程度的竞争,在促进其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促成竞争性的市场环境。2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村镇银行试点的目的是“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即按照工业反哺农业

19、、城市支持农村、己经富裕起来的群体扶持弱势群体的指导思想、适时组建村镇银行,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宗旨。但由于村镇银行是“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独立企业法人,各发起人或出资人必然会把实现利润最大化作为自身最大的追求目标,村镇银行在利益的驱使下很难实现“从一而终”的既定经营理念。从各地村镇银行的实际运营来看,一些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与政策性目标的差异性突出,纷纷把资金投向能盈利的优质项目,并未全部服务于农村中弱势群体的资金需求,发生在农村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农转非”现象将不可避免地在村镇银行重现。2.1 市场定位偏差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存在偏差,究其原因,其一,村镇银行现行制

20、度安排使然,从其资金来源看,包含了国内外的银行资本、国内的产业资本以及民间资金,这些资金所追求的无一不是利润最大化。其二,从村镇银行的股权设置看,虽然民间资金参与了新设的村镇银行,但是受制于发起人制度,村镇银行仍然不能脱离现有金融机构而独立存在。商业银行长期“做大”的信贷方式,难以主动去适应农村金融需求小额、分散的特点。2.2 运营成本较高村镇银行设立于我国广大的农村贫困地区,虽然是农民自己的银行-“穷人的银行”,具有一定的本土优势,但由于这些地区受地域、自然条件和开放程度等限制,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农民和乡镇企业闲置资金有限,客观上制约了村镇银行储蓄存款的增长;其次,村镇银行成立的时间较短,农

21、村居民对其缺乏了解,与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相比,农村居民对村镇银行的认可度不够,而其自身资金实力虽较其他两类新型金融机构相对殷实,但与农业银行等动则千百亿资产的传统金融机构相比,仍显单薄,这也必将增加社会对其风险的担忧;再次,村镇银行网点少,现代化手段缺乏,缺少对大多数农村居民的吸引力,部分居民将钱存到村镇银行,其初衷主要是为了获得村镇银行的优惠贷款。吸储困难已导致试点中的村镇银行出现流动性问题。数据显示,一些村镇银行的贷存比已经超过了监管红线7 5 % ,个别银行甚至超过了100%,有的甚至开始动用资本金发放贷款。银行运营成本往往使用“收入费用率”作为重要依据,即经营费用占

22、收入的比率。其一般与银行规模成负相关,即银行规模越大,收入费用率越低,反之亦然。一般来讲,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收入费用率通常为15% 左右,农村信用合作社通常为22%30%,而村镇银行则高达40% 以上。然而在贷款管理方面,农产贷款通常为小额贷款,客户管理方面单位成本较高,加之村镇银行信贷人员多为在当地招聘经简单培训便予以上岗的,人员素质问题必然造成贷款管理成本的增加。村镇银行尽管是主要起着支农作用,但其仍为商业性机构,有赢利性要求。一旦盈利无法保证必然影响其持续经营。2.3 御险能力差我国村镇银行依然处于御险能力相对较差的境况,风险控制任重而道远。2.3.1 信用风险成因村镇银行信贷支持的

23、主要对象为弱势产业农业,弱势群体农民,农业和农民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在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村镇银行的信贷资金就存在着严重的风险隐患。首先,改革开放以来,为支持“三农”经济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农民得到了很多实惠,因而也使一些农民对政策产生了很强的依赖心理,他们一定程度上认为,在村镇银行获得了贷款就等于在财政部门拿到了补贴,可不用考虑归还,加之村镇银行发放的贷款多以信用贷款为主,极易形成信贷的道德风险;其次,在我国金融总体环境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在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一些借款户信用意识、法律意识淡漠,欠账不还,签字不认,逃、废、赖债之风在不同程

24、度也存在,信贷资金安全面临很大的挑战。相对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内控和安防能力相对薄弱,应对农村市场错综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能力就显得相对不够。2.3.2 操作风险成因就村镇银行的人员配置而言,大多村镇银行除董事长、行长等少数几人由出资参股银行金融机构选派,其他均在当地招聘,简单培训便予以上岗,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由其两三人组成的部门难免会使经营治理制度流于形式,增加了操作风险,同时在业务初期,重营销轻管理,业务盲目扩张必然会产生贷款不良率上升等风险。2.3.3 系统性风险问题在大多数农村地区,小农经济是其经济的主体,农户生产较分散,抗风险能力较低,持续发展能力不高,而且就某

25、一特定地区来说,产业结构也较单一。这会对以微小企业和农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村镇银行产生明显的产业风险。若某一产业的发展环境恶化,出现大范围内的衰退,那么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农户或企业的还贷能力无法保证,违约的情况很有可能会发生。同时,若发生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农户经济承受能力低,也会影响其信用水平。而银监会政策规定村镇银行不能面对区域外的客户,只能贷款给本县或本乡的农户,更是加大了出现以上情况的可能性。一旦出现地区性型自然灾害或市场波动,村镇银行缺乏有效的对冲与规避风险能力,便会造成其整体风险的巨大损失。3 制度重构村镇银行面临着业务发展较慢、资金外流严重、对农户融资支持力度不够的

26、主要问题,在于村镇银行定位于商业银行,追求着利润的最大化。所以目前亟需对其重新定位,建立政策性村镇银行,同时也需要商业化村镇银行自身改变经营思路和贷款模式。3.1 建立政策性村镇银行从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第二条 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和第三条 村镇银行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以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村镇银行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

27、利,并以其出资额或认购股份为限对村镇银行的债务承担责任 可以看出:目前村镇银行坚持的是完全商业化的定位,其核心是提高盈利能力,回报股东。然而,由于农户、涉农企业及城市企业的金融特征并不相同(见表一,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特征的比较),村镇银行的商业化模式不可能完全满足农业、农村和农民产生的金融需求。表一 农村金融和城市金融特征比较金融需求主体借款额度借款来源担保和抵押方式农户小额政策性村镇银行、民间借贷、资金互助社、扶贫基金会信誉担保无抵押涉农企业中等额度商业化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有担保和抵押物城市大中型企业大额各类商业银行有担保和抵押物表一 来源于村镇银行_生存困境制度重构_基于对村镇银行的调

28、查一些人认为,村镇银行定位于商业银行,在盈利冲动和风险控制的约束下,农业以及贫困地区就不可能真正成为村镇银行关心的对象,资金还是会从这里流到比较发达的地方。此种说法不无道理。因此,是否可以考虑成立不同类型的村镇银行呢?政策设计上,对股东入股成立的村镇银行坚持完全商业化,主要满足涉农企业的贷款需求,兼顾农户贷款;同时,成立政策性村镇银行,资本金来源为财政拨款或者政策性银行的低息贷款,目标对象为农村广大的普通农户。这两类银行的相同点是:二者都有具有市场性目标,即经营运作要满足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三性”要求。而区别在于:资本金来源不同以及是否以盈利最大化为目标。在三性上,政策性村镇银行更强调安

29、全性和流动性,盈利上更注重保本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政策性村镇银行的目标还包括政策性目标即满足普通农户的贷款需求(见表二,商业化村镇银行与政策性村镇银行的差异)。表二 商业化村镇银行与政策性银行的差异资本金规模资本金来源目标群体担保和抵押贷款额度商业化银行100万(县市)300万(乡镇)商业银行企业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实物抵押担保公司中等额度小额贷款政策性银行50万政府、非政府组织、政策性金融机构、个人捐资普通农户信用担保农户联保小额贷款表二 来源于村镇银行_生存困境制度重构_基于对村镇银行的调查目前既有的村镇银行作为小型化的商业银行,规模小,经营方式灵活,对县域中小企业,特别

30、是涉农企业能提供很好的融资支持,也应该大力发展。其业务范围可不局限在三农,也应包括县域内其他性质的企业。两种村镇银行齐头并进,不仅仅可以从制度供给上解决供给主体的缺失,也能比较出两种村镇银行的优势和效果。3.2 商业化村镇银行强化自身改革3.2.1 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在坚持“以农为本”策略的当前,中国农村金融机构在开展农村信贷服务过程中,固守传统的观念,即认为农民缺乏信用,有款不还,恶意拖欠。在这方面孟加拉格莱珉银行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针对农民缺乏有效担保和抵押的问题,格莱珉银行认为“穷人的尊严就是他们的担保”。因此,乡村银行在发展农村金融的思维及对农民天生的“好感”对于中国大部分“嫌贫

31、爱富”金融机构而言,是一种思维的冲击,这为村镇银行发展农村金融提供很好的借鉴。3.2.2 创新信贷模式商业化村镇银行与政策性村镇银行由于定位不一样,贷款和抵押模式也有所差别,这应该充分利用中国乡村治理的有利条件(如熟人社会)。流程设计上,应简化流程,缩短贷款审批时间。担保和抵押模式上,可借鉴格莱珉模式,建立农民贷款小组,采用村民互保的方式,让村民之间均能从担保模式中受益;贷款风险识别方面,可建立乡村联络员制度、金融服务站,深入基层识别农户的人品和还款能力,切实有效降低贷款的风险;还款模式方面,可设计循环贷款模式,采取一次授信,分次发放,在授信期限内可循环使用。3.2.3 增设分支机构村镇银行可

32、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开设分支机构,增加贷款办理网点,扩大服务半径。一方面有利于满足偏远乡镇农户的贷款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扩大资金的来源。4 政策建议4.1 设立过程遵循的原则从已设立的村镇银行来看,都是在各省各地区较为贫困的乡镇,对在哪设立村镇银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村镇银行的设立应遵循“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原则。我国各个地区间在生活水平上还存在很大的差异,一个东南沿海的富裕地区的贫困乡镇对比西北地区可能相对来说就很富裕了,设立村镇银行可能就根本不在考虑之列。因此各地区应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金融特点、生产力水平优先在符合条件的乡镇设立村镇银行,然后稳步推进,逐渐扩展开来。在经济发达地区

33、,对资金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可以考虑设立多种所有制的村镇银行,注册资本可以适当提高,促进较大规模的村镇银行的发展,村镇银行同其他商业银行比较,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虽然相对比较灵活,但也不是越小越好,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当建立规模较大的村镇银行不但能够有效抵御各类风险,而且还为以后村镇银行分支机构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每家村镇银行从成立到营业到完善乃至成熟不但要经过较长的时间,而且成本也是很高的,发展壮大的村镇银行再到别的地区开立分支行就能够避免此类问题。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应该鼓励设立小型化的村镇银行,适度降低准入门槛。4.2 明确市场定位村镇银行成立初并没有明确指出村镇银行具体的市场定位。村镇银行只

34、有准确进行市场定位,才能抓住机遇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支持,才能更好地规避和防范各种营运和监管风险,从而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村镇银行应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将市场定位于满足当地农产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通过金融创新,提供个性化服务,与传统涉农金融机构展开错位竞争。首先,村镇银行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细分金融市场,本着弥补市场空档的原则,结合自身优势,大力挖掘与培育一批优质客户群。其次,村镇银行在开展信用审查时,除了审查财务数据外,更应关注借款人的性格特征、家庭构成、日常开销特征等个性化因素对还款能力的影响,在进行信贷审批时,要能更好地理解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在经营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能

35、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融资、咨询服务。最后,村镇银行要坚持市场化原则和商业化运作模式,在成本可测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创新符合当地客户合理需求的金融产品。4.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促进村镇银行更好服务“三农”,除在农业保险方面对其给予支持外,在政策上也应加大扶持力度。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要发挥国家政策的激励和引导作用,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存款准备金、支农再贷款、利率等货币政策在鼓励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作用,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村镇银行延伸和发展针对农村和农户的金融服务。在存款准备金方面,目前给予村镇银行与农村信用社相同标准,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再行降低标准。对村镇银行的再贷款

36、方面也应予以支持,同时适时开放同业拆借市场增强其资金实力。利率可根据村镇银行所在的农业实际经营情况、乡镇实际经济情况、农产对利率实际承受能力给予调整,给予更为灵活的定价机制。降低结算准入门槛,使村镇银行可加入大小额支付系统和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以提高其结算效率。此外,宁夏、四川、浙江等地的人民银行已经开始对当地的村镇银行发放支农再贷款,缓解了村镇银行可贷资金不足的问题,这也值得推广。另外,要支持村镇银行抓住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良机,积极参与农村养老保险金的发放,提高村镇银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监管部门要将村镇银行支农业务的情况纳入考核体系,结合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引导村镇银行开展农户联保贷款、农

37、业产业链互助担保贷款和林权抵押贷款等业务,增加支农信贷投放,大力改善支农服务,支持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4.4 建立风险防控机制针对村镇银行经营风险较大的问题,首先应在村镇银行内部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对信贷风险审批流程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避免因信贷人员素质或主观性评估而造成的信贷风险,在操作中还可引进一些银行的成功模式,如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的农产联保模式,增强风险防控。为了解决在发放贷款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考虑利用农村资产、信用较好的涉及商业服务职能的农户、工商户来为村镇银行提供信息。村镇银行可以建立“村镇银行- 贷款服务中心(信贷员)- 金融服务站(村)-农民贷款小组”的四级市场

38、网络。其中,贷款服务中心由村镇银行的信贷员或者客户经理管理;村级金融服务站依托村委会协助村镇银行了解农民的金融需求和经营状况,进行贷款管理和收回;农民自发成立的贷款小组不仅对成员贷款承担风险连带责任,还进行生产购销方面的合作。为了便于控制信贷风险,村镇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可以将三名客户经理划分为一组,实行三人客户经理小组制,分别负责贷前调查、贷款审查、贷款跟踪等职能。其中,调查岗的职责是对农户的基础信息进行调查,包括农户的贷款用途和个人信用度的调查等;审查岗主要负责对农户贷款手续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查;贷款跟踪检查岗负责对借款人的贷款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三个岗位在对贷款风险进行控制的同时,也

39、承担贷款清收的连带责任依承担40%、40% 和20%的责任。4.5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对员工培训,建立风险问责制,增强其识别风险的能力和防范风险的意识,加强贷款信用风险防范,使村镇银行远离高风险行业。建立对村镇银行从业人员教育培训的支持机制,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针对村镇银行单个法人开展教育培训成本高的问题,应从外部积极为其创造条件,提供良好的培训教育平台。同时村镇银行应加强贷款信用风险的防范,要做好贷前工作和贷后跟踪,与贷款客户保持经常联系。借鉴国内外经验,尽快建立符合实际的信用风险预警系统和信用内部评级体系,有效预测风险。对村镇银行贷款客户的资信状况和信用额度实行按年考核、动态管理的原则

40、。对于无实物抵押的信用贷款农户,可以采用联保制度或其他担保制度控制信用风险;对于需要担保的农村中小企业贷款,要认真审核担保品和担保资格。结 论 村镇银行作为一个新兴的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和金融供给不足的条件下,投资农村这个巨大的金融市场的回报是十分客观的。村镇银行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规范和市场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其发展势头必然如雨后春笋。村镇银行作为商业性质的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般商业银行都面临的问题,针对村镇银行立足农村的特殊性,村镇银行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提高金融服务的科技手段,加强员工专业技能培训;二是要吸取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严重的教训,加强贷款风险控制

41、管理;三是要提高征信技术水平,建立完善的农户信用等级记录;四是要加强宣传力度,积极拓展业务。同时,随着农村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村镇银行在农村经济中必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致谢 在本文即将完成之际,我最应该感谢的是我的导师老师,谢谢老师的悉心指导与教诲,其次就是我身边的同学给予我的支持与鼓励,同时我所参考资料的撰写者也是功不可没的。如果不是他们的帮助,从论文的选题、写作到最后的修改、定稿,我都无法顺利的完成,然而在这一个个的过程当中,我也懂得了更多!感谢大家!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真心给予过我帮助的人们!参考文献1赵志刚,巴曙松. 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困境与政策建议J. 新金

42、 融,2011,No.26301:40-44.2高晓燕,孙晓靓. 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2011,No.33106:96-100.3李莉莉. 关于村镇银行的制度设计与思考J. 金融理论与实 践,2007,No.33607:19-22.4王修华,贺小金,何婧. 村镇银行发展的制度约束及优化设计J. 农业经济问题,2010,v.32;No.36808:57-62+111.5沈杰,马九杰.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状况调查J. 经济纵横,2010,No.29506:75-79.6王曙光.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行绩效与机制创新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No.5002:60

43、-65.7辛本胜. 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及展望J. 新金融,2011,No.26705:37-41.8邹力宏,姚滢. 我国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分析J. 金融与经济,2008,No.35704:58-60.9程昆,吴倩,储昭东. 略论我国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及发展J. 经济问题,2009,No.35402:97-99.10徐瑜青,周吉帅,刘冬. 村镇银行问题调查与研究J. 农村经济,2009,No.31804:55-59.11柳松,刘春桃. 村镇银行研究文献综述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v.26;No.11706:71-75.12陈坚,李天柱,曹海涛. 格莱珉模式与中国村镇银行的发展之路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No.7101:31-35.13高晓燕,任丽华,赵颖.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运营再探讨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1,v.31;No.25403:15-22.14. The Role Played by Agricultural Policy-based Finance in New Village Construction J.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v.301:55-59.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