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的重要性.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941043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的重要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的重要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的重要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的重要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的重要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的重要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的重要性.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经济技术专修学院毕业论文姓 名: 学 号: 班 级: 学 院: 专 业: 论文题目: 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的重要性【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能源危机或能源短缺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世界各国对其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格局决定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依然是最主要的能源资源,因此煤炭产业发展的好坏必然会影响其他部门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被称为全国的露天煤炭生产基地之一,文章选择内蒙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可以折射其他地区。 内蒙煤炭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效应

2、,虽然煤炭资源丰富,但在开发利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盲目开采、回采率低、资源浪费、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等。煤炭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人类必须合理利用它,使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对煤炭资源的利用能力。这是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时也是整个内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因此,对于内蒙古来说,要达到经济持续发展,就要减少对煤炭资源的开采利用,但同时

3、又不能减少煤炭资源带来的经济效益;既要积极发展煤炭产业,同时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 本文首先对内蒙古煤炭产业带来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几点对策,。,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一章给出了关于节约资源的一些建议、措施。 通过煤炭深加工,延伸煤炭产业链,不仅可以提高现有能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同时可以把深加工的利润留在内蒙,对其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关键词】:内蒙 煤炭带来与存在的问题 煤炭深加工 一内蒙古煤炭产业的发展概况 伴随国家煤炭产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内蒙古煤炭产业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煤炭资源勘探、开采阶段。在此阶段。内蒙古煤炭产业主要注重煤炭资助勘探、开采,目的是寻找更多

4、的煤炭资源储量和实现更多的煤炭产量。第二阶段是煤炭资源生产建设规模扩张阶段。该阶段,内蒙古煤炭企业将发展重心主要放在如何实现规模扩张、产量增加等层面上。同时也导致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第三阶段是煤炭资源深加工、就地转化及综合利用阶段。在该阶段,内蒙古煤炭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由单方面追求经济利益转向兼顾经济与生态效益两方面,开始寻求煤炭资源深加工、转化及综合利用的新途径。 二、内蒙古煤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期受传统工业经济发展理念的制约,内蒙古煤炭产业发展走的是一条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和低技术、低效率、低利润“四高三低”的粗放式经营道路,给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如

5、资源利用方式粗放。浪费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生态破坏严重,外部不良经济突出;技术水平低下。管理体制尚未形成:缺乏创新人才,创新投入不足等。这些已成为内蒙古煤炭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一)煤炭资源管理的问题第一,煤炭资源损失浪费严重,主要表现为资源回采率低、煤炭资源利用不合理和煤炭利用效率低。第二,煤炭资源分配不合理。多种审批机构都代表国家行使对煤炭资源的无偿配置,随着煤炭市场发育,暴露出一些弊端,其主要表现一是法人或私人获得煤炭资源缺乏效率标准,二是行政分割煤炭资源从基础上限制了企业扩张,三是审批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第三,煤炭资源有偿使用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实现调节级差收益

6、的目的;二是征收税费的评价方式过于简单;三是煤炭资源产权虚置。第四,缺乏对稀缺煤种的保护性开采措施。山西晋城矿区的优质无烟煤、黑龙江七台河矿区优质炼焦用煤、宁夏汝萁沟矿区优质无烟煤、离柳矿区的优质炼焦用煤等均为稀缺煤种,不同程度地受到乡镇小煤窑的破坏性开采和自然因素的破坏,目前尚没有采取严格的保护性开采措施。(二)煤炭开发布局的问题1煤炭开发布局没有充分考虑资源的经济可采性。煤炭资源的经济可采性是地质条件、开采条件、煤类及煤质特征、储量的丰富程度、地区经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据研究,在现有的市场、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国有重点煤矿594处矿井中,次经济可采煤矿194处,占总处数的32.66%,生

7、产能力16690万ta,为总能力的31.2%;非经济可采煤矿279处,占总处数的46.97%,生产能力11633万ta,为总能力的21.75%。这说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煤炭短缺,片面追求煤炭数量的增长,煤炭生产力布局没有考虑其开发的经济性。2煤炭开发布局没有充分考虑煤种特点。我国原煤产量中,炼焦煤产量占50%以上,入洗比重低,大部分被作为动力煤使用。而我国炼焦煤资源占煤炭资源总量的27%,其开采比重远远超出其资源所占比重,作为动力煤使用十分可惜。尤其是优质炼焦用煤中主焦煤、肥巴煤、瘦煤是短缺煤种,目前没有采取严格的保护性开采措施。3煤炭生产力布局与煤炭消费布局不适应,致使部分煤矿生产能力闲

8、置。据统计,西部现有矿区有5000万吨生产能力闲置。(三)煤炭产业组织的问题1煤炭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1998年全国煤矿数量约6万处,生产原煤12.3亿吨,平均每处生产原煤2万吨,布局分散,普遍规模偏小,开采主体过多。煤炭企业数量过多,大企业规模不大,小煤矿数量太多,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2产业组织形式缺乏经济合理性。一是同一块煤田上有多个开采主体,不利于形成规模开发;二是现有煤炭企业受制于行政区划,没有形成跨区域大型企业集团;三是延长煤炭产业链受到限制。3市场竞争推动的集中化过程十分缓慢。竞争能推动集中化过程。除中国以外,世界10大煤炭公司的市场集中度在40%以上,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

9、到来。跨国兼并促使煤炭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我国仅靠市场竞争来推动产业集中过程十分缓慢,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加入WTO面临的挑战。其原因一是现行传统管理体制抑制了企业集中化过程。二是国有煤炭企业负担沉重,增加了企业兼并重组的障碍。三是投融资体制限制了企业获得资金支持。(四)煤炭产业、产品结构的问题1非煤产业小而分散,抗风险能力差。非煤产业涉及的行业多,投资分散,布点多,项目很难实现经济规模,大多数几乎没有盈利。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产业集中化进程加快的今天,非煤产业竞争力较差,面临严峻挑战,项目符合国家及有关行业产业政策支持标准的很少。2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关联项目少。从国外实践看,许多大型煤炭企业

10、已经建立前向与后向关联关系,从煤钢联营发展到煤电、煤化工一体化经营。尽管煤炭行业新上了一些坑口电厂、煤化工项目和建材项目,但这些项目还不足以对煤炭工业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优化起到关键作用。这些项目也缺乏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和推动。3产品结构不合理。我国已进入由重工业化过程向高加工度化过程转变,加工度越深,附加值越大。煤炭工业内部结构的演化最终将落实到产品结构的不断升级上来。但是,长期以来煤炭产业追求数量,忽视煤炭质量,重视煤炭产品结构升级不够。目前我国原煤洗选比重为25%,大部分商品煤以原煤形式直销,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低,对环境污染严重,不但煤炭企业损失严重,还造成外部不经济性。(五)煤炭产业

11、技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科技进步尚未成为煤炭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目前科技进步对煤炭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左右,表明长期以来煤炭产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大规模增加资金和劳动的投入,科技进步尚未成为主导因素。2.煤矿技术面貌比较落后。煤矿技术装备水平较低,不同所有制煤矿技术结构差距大,手工开采产量仍占50%左右:安全技术水平低,死亡率高;煤炭产品技术含量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高新技术的应用率低;职工素质有待提高。我国的煤矿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产煤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3科技投入不足,科技发展缺乏后劲。一是国家对煤炭行业的科技投入有所下降。二是企业尚未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煤炭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总额占全部

12、销售收入比重较低,国有重点煤矿科技投入仅占煤炭销售额的0.6-0.8%,而全国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已超过1%。(六)煤炭产业消费与流通的问题1.煤炭生产者受制于煤炭消费者及交通运输部门。煤炭的主要消费者十分集中,而煤炭生产者却过度分散,无序竞争,导致生产者低价销售,煤炭产品的生产者受制于煤炭产品的消费者。我国煤炭产地与消费地呈逆向分布,煤炭销售受到交通运输部门的制约,煤炭运量占铁路货运量40%以上。煤炭产品是大宗物资,长期大量堆积会引起自燃、变质,运输环节客观上存在着对煤炭生产者不利的条件。2交易费用过高。一是履约成本高,到1999年3月底,应收煤款327亿元,已超过全年销

13、售收入的一半,使煤炭企业资金周转十分缓慢,流动资金占用增加。据统计,万吨能力流动资金占用情况以1984年100为基数,1985年为115.7,1992年为194.6,1993年陡增至1319.2,1994年为1676.7,1995年升至1715.1。由此看来,煤炭市场竞争加剧,使交易费用急剧增加,市场运行状况很差。二是交易环节多,费用高。三是交易环节收取高。3环境保护政策有待完善。国家已经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务院下发了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北京、上海、天津、以及一些省、市也出台了禁止燃用含硫量高于一定比例的煤炭产品的规定,对于控制二氧

14、化硫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对于直接销售和使用原煤限制较少,这不利于煤炭深度加工,也不利于环境保护。各地对小煤矿破坏环境等问题监督不力。(七)煤炭产业的困难1煤炭产业退出成本高,缺乏资金支持。过去,煤炭产业没有进行根本性的结构调整,大量过剩生产要素沉淀在产业内部,产业退出成本很高,急待财政给予资金支持。2煤炭企业融资能力差。长期以来煤炭工业建设资金不足,煤炭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投资风险大,缺乏对社会资金足够的吸引力,社会资金很难自发地流向煤炭产业。3.煤炭产业缺乏建设基金支持。目前水利、电力、铁路、石油、通讯等行业都实行了建设基金制度,而煤炭缺乏建设基金支持,而每年要上缴一百多亿元的各类基

15、金和费用,国家不允许建立煤炭工业建设基金,严重影响了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4煤矿安全投入不足。由于煤炭产业投资收益偏低,地质条件差,自然灾害多,仅靠煤炭企业自身力量解决实力不足,国家应给予适当扶持。5煤炭行业税赋重。煤炭企业比一般企业额外承担资源税、资源补偿费、矿业权使用费等资源性税赋,超过一般工业企业税赋。今后煤炭行业主要是靠市场定价,市场调节。 三煤炭开采过程带来的问题近年来国家提出的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更是让内蒙古的能源发展获得了迅猛发展,尽管内蒙古能源工业对国家和自治区的经济发展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由于内蒙古的能源生产主要以煤炭和火电为主,因而生态环境原本脆弱的内蒙古也为此付出

16、了资源的过度开采利用、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的沉重的代价。能源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有两个环节:一是煤炭资源的开采,二是煤炭发电。对于生态环境本来就很脆弱的内蒙古来说,这两个环节都很容易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一)煤炭资源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据调查,内蒙古因煤炭开采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至少有如下7类:诱发煤层自燃、透水、瓦斯爆炸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经常会诱发煤层自燃、透水、瓦斯爆炸3种地质灾害。破坏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在煤炭露天开采、掘井过程中,由于剥除矿体表层土壤,破坏了地表植被,加速和扩大了自然因素所引起的土壤破坏和岩石的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破坏了矿区地貌由于采矿导致矿区原有地貌发生

17、变化,改变原有景观,甚至造成地表局部塌陷等。侵占、破坏了土地资源任何开采方式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占用一定数量的土地,用来修筑道路,固定井架,建立料场及必需的生活设施,以保障矿山开采的顺利进行。除露天采掘直接破坏大量土地外,采煤排出的废石、废渣也侵占了大量土地。采煤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和工业垃圾,不仅侵占了大量土地,而且破坏了植被和生态环境,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产生的尾煤和废水污染环境,采煤产生的废水大部分不经处理自然排放到河流和渗入地下,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质严重污染。另外,大量煤矸石、石灰石等固体废物堆积,既造成大量土地资源废弃,又对水土、资源、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同时,矸石山自燃会排放大量的一

18、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亦导致大气严重污染,使矿区的环境更趋恶劣。引发多种地质灾害煤矿区因开采引发的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土地盐渍、沙漠化、水土流失、煤层自燃等。特别是在煤矿区,采煤造成的土地塌陷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是土地资源的毁坏。矿区水均衡遭受破坏由于煤炭开采过程中的井坑需要疏干排水,煤矿区地下水水位下降十几米,造成大面积疏干漏斗,破坏了整个地表水、地下水的均衡系统。(二) 煤炭发电带来的环境污染煤炭发电的污染物主要有烟气、粉煤灰、炉渣和废水。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悬浮颗粒等。其中二氧化硫是常规煤电的首要污染物,将造成酸雨的形成;其次

19、是氮氧化物,会造成光学烟雾,而且它产生的温室效应大约是二氧化碳的200300多倍;二氧化碳可能会使全球气候变暖;粉煤灰含有放射性元素;悬浮颗粒则会危害人的呼吸系统。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控制是“十五”期间电力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总体来看,近年来内蒙古虽然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力度,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整体生态环境仍在恶化。主要表现在:全区土地沙化、砾石化、盐渍化、水土流失、沙丘活化的面积已达1 730万ha,占自治区总面积的15。荒漠化土地已占全区土地面积的60,并且仍以较高的速度推进。因此,在能源发展过程中必须作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三)对此采取的措施 首先,从国家来说,一要坚决

20、落实环境法规的执行,采取多种手段,下定决心整治环境问题。最近两年全球气候极度异常,为了相应国家提出的低碳生活,内蒙古整顿关闭了好多小型煤矿,并大力推行使用电磁感应灯以减少成本与低碳节能。二要完善资源开发体制、政策,规范能源发展秩序,协调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的利益关系,协调国家和地方的利益关系。三要鼓励先进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的开发利用。四是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其次,对于内蒙古地方政府来说,要作好能源开发规划并严格督促企业在煤炭开发的同时,保护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和草场沙化,加强煤炭开发过程中矿区的复垦造田,固体废弃物的整治等。要求那些以煤炭开发为主的地区无论其经济是否转型,都必须进行

21、良好的生态化建设。最后,对于企业自身来说,要大力运用科学的开采与煤炭深加工技术来促进经济平稳增长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强企业自身的管理,提高企业人员保护环境的意识。煤炭作为我国长期依靠的主要能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煤为主的能源需求量剧增,煤炭价格迅速攀升,市场供需矛盾、安全与生产矛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严重态势,煤炭价格在严重背离价值规律的轨道上高位运行。在巨额利益的驱动下。近几年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抢山、圈地占资源”。在生产开采中,由于对生产安全的忽视,很多煤矿采用简单的超常规扩大生产能力。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害,同时使大量

22、的优质煤炭资源受到严重的破坏与损失,其破坏速度之快、数量之巨触目惊心。在原煤加工利用方面一方面受传统思维观念影响,原煤入选比例低;另外,加工工艺的盲目跟风,不仅影响煤炭资源的二次增值,同时也使煤炭资源在未进入用户使用之前就已造成了资源的损失与浪费。煤炭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煤炭资源的开采与加工利用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当前、长远能否保持健康、持续、稳定发展。但是煤炭从开发、设计、生产、加工、运输、使用的各环节都存在着巨大的损失与浪费。不论是开采过程的回采率、原煤入洗比例、还是国民经济能源消耗水平,都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的差距。按照规范要求采区回采率分别为厚煤层不低于75、中厚煤层不低于80、薄煤层

23、不低于85,但我国现在实际的回采率平均不到70,相差10以上;发达国家原煤入洗比例一般都在7080以上,而我国原煤入洗比例仅为32。我国每生产100万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25倍、欧洲的5倍、日本的9倍。目前我国的能源形势现状是,供需矛盾突出、市场缺121大,这些问题单靠简单的扩大生产能力,不仅不能有效的解决,而且会形成新的、更为严重的资源损失与浪费,造成新的、更为严重的环境与生态破坏,使原本就运力不足的运输形势更是雪上加霜。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要按照中央提出的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在行业政策和技术创新两个层面进行相应的清理和调整,从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改

24、变依靠能源消耗的发展模式。一、原煤成分构成与加工利用为了便于分析解决问题,对原煤的成分构成及其加工利用现状有必要进行一些分类与分析。煤炭是不同特性物质的混合体,按照燃烧性能可分为可燃物与非可燃的矿物质两类。依据非可燃矿物质含量及混合体可利用价值大小,可以将原煤分为净煤、中煤(或夹矸煤)、劣质煤、矸石四个部分。净煤:不可燃矿物质含量最少,具有优良的燃烧价值和利用价值。中煤:不可燃矿物质含量较少,具有良好的燃烧价值。劣质煤:不可燃矿物质含量较多,具有一定的燃烧价值。依靠简单的物理加工工艺,难以将其分离。矸石:主要成分是不可燃的矿物质,其不可燃矿物质含量很大。不具有燃烧利用的价值。从原煤四种成分的密

25、度构成和发热量分析看:净煤密度低于14发热量一般在5500kEaLkg以上;中煤密度介于1418之间,发热量一般在4000 5000kcalkg之间;劣质煤密度介于1822之间,发热量一般在3500kcalkg左右;矸石的密度高于22,在整个燃烧过程中,不仅没育热量的贡献,而且在高温下的矿物质分解需要大量消耗热量形成灰渣排出时要带走热量。所以,矸石的发热量实为负值。对于动力煤而言,可以把净煤与中煤一起称为精煤。这样动力煤原煤成分简化为精煤、劣质煤和矸石三种。从原煤各成分含量看,精煤含量一般在75一90。劣质煤含量一般在25左右,矸石含量一般在1020。原煤洗选加工的目的,就是要洗掉原煤中5lO

26、的纯粹矸石部分。尽最大可能的回收精煤和劣质煤,以实现煤炭资源的洁净化,为后续利用提供优质产品。2006年,我国原煤洗选加工的比例还不到原煤产量230亿吨的32,也就是说,每年在156亿吨的煤炭产品中,包含有约078156亿吨石头,在煤炭产品的运输过程中,约有1亿吨的运力被浪费,而且也会相应带来用户成本增加、资源浪费以及环境的严重污染。二、煤炭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6和69,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随着煤炭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煤炭用途的扩展,煤炭的战略地位仍然十分重要。但是,煤炭开采及其加工过程仍然存在着十分严重的

27、损失与浪费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煤炭市场价格体系缺陷与失控煤炭和石油都是不可再生的紧缺资源,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巨大市场需求。依据价值规律,煤炭产品的市场价格必然大大超出煤矿生产成本与应得的利润之和,使煤炭生产企业获得了巨大的超额利润。由于利益的驱动,煤炭生产企业通过简单扩大矿井产量,就可获得丰厚的利益回报,在此过程中安全生产被忽视、不计资源回收的现象普遍发生。于是回采率下降、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另外。各类企业、社会集团齐聚煤炭产业,以“千军万马”之势迅速蔓延,到处圈地、抢占资源。由于人员结构、技术力量的局限。加之迅速求富的指导思想,使其从建设到生产的整个过程都是以追求巨额

28、利润为目的,盲目追求高产量,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谈资源回收率的高低呢?在企业获得丰厚利润的同时。随之带来的就是煤炭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因此,在煤炭市场趋紧的情况下,煤矿依靠扩大生产,成为企业获得巨额利润的一条捷径,以至形成乱采滥挖、盲目扩大井型。由此,不仅给国家造成巨大的资源损失,也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伤害同时也给生态带来巨大的破坏。煤炭市场的暴利现象,从本质上讲,是煤炭市场价格体系缺陷和管理失控的必然结果。正常、健康的市场不应存在暴利。法制社会反对、抑制暴利。允许暴利存在。就是对社会公平的破坏,有碍于和谐社会的建。2、煤炭的不合理使用适销对路是煤炭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前提。只有做到适销对路

29、。才能使物尽其用。无烟煤是优质的化工原料和高炉喷吹用煤,气肥煤、肥煤、焦煤和瘦煤都是属于资源紧缺的炼焦煤种。如果将其用动力发电,就会造成资源损失和浪费。以陕西省某县地方矿生产为例,煤种为优质的炼焦配煤气肥煤,却被大量用作动力燃烧。这不仅是一种资源浪费,而且也会严重影响地方经济。3、习惯思维方式在人的习惯思维当中煤矿开采的原煤不经洗选加工即可使用。这种思想不仅普通民众有,在相关专业技术领域也较为盛行。一般来说,锅炉热效率随着燃料灰分增加而降低,锅炉排烟烟尘随着燃料灰分增加而增加。根据有关文献资料,燃料灰分每增加1,则锅炉热效率降低04,烟尘含量增加2。原煤当中有1020的矸石含量。如果原煤不经过

30、洗选加工,将矸石在燃烧之前排除。如此之高的矸石含量,直接供给锅炉进行燃烧,必然带来三个不利的结果:一是导致锅炉热效率下降,造成资源浪费;二是加大运输负荷,造成巨大运力浪费;三是导致锅炉排烟烟尘量增加。造成大气环境严重污染。4、不科学的政策导向不加区分地鼓励煤矸石电厂建设就是不科学政策的一个典型代表。所谓煤矸石主要就是指原煤洗选加工过程排出的含煤矸石和掘进过程生产的含煤矸石。其成分构成也可以分为净煤、中煤、劣质煤和纯粹矸石四部分。但是,洗选煤矸石中的净煤、中煤、劣质煤是由于洗选过程的不完善性造成净煤和中煤的损失;掘进煤矸石中的净煤和中煤是由于局部岩巷中包含煤层与夹矸层的结果。对于洗选加工中排出的

31、煤矸石。各成分含量取决于原煤性质、洗选工艺及其分选密度高低,一般净煤、中煤的含量在5一15,劣质煤含量在25左右。纯粹矸石含量在80以上。选煤厂选后煤矸石的发热量一般不会超过15002500calg。但是,一般沸腾炉要求燃料的发热量为3000calg左右。所以,煤矸石电厂的实际运行情况是给煤矸石中大量掺入原煤或中煤,几乎没有一家只烧煤矸石的煤矸石电厂。受利益的驱动,各方建设煤矸石电厂的积极性,只是源于国家有关煤矸石电厂的优惠政策。煤矸石中80以上纯粹矸石,在燃料准备、燃烧、排烟、排灰的每一个过程,不仅不会贡献任何热量。而且还需要消耗、带走大量的能量和热量,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同时排烟中烟尘含量

32、会大量增加。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5、原煤加工工艺选择不当原煤中的劣质煤含量在25 96,密度介于18-22之间。发热量一般在3500calg左右。它是符合沸腾炉燃烧所需的合适燃料。近几年来,随着工艺技术的发展,一股强劲的重介 “风暴”席卷全国全面推广全重介工艺似乎已成定论。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现行分选计算模型存在缺陷,所进行的技术经济比较论证。其科学性、可靠性值得质疑。这也是采用重介旋流器工艺的选煤厂投产后的实际生产指标不能达到设计指标的本质原因。重介洗选工艺分选精度高的优势毋庸置疑,但是在现行重介工艺条件下,由于介质密度的限制,分选密度难以提高到19以上。即使能够提高到19以上此时分选

33、效率显著下降。所以,原煤加工采用重洗选工艺时,煤矸石中的精煤、劣质煤含量损失较大。因此。原煤加工工艺选择必须根据原煤性质、产品用途等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定量化分析。以煤炭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为前提,对各种加工工艺的优缺点进行全面的考虑。从而做出较为准确的选择。三、消除煤炭资源浪费的对策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新时期各项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要实现节约和合理利用煤炭资源。必须从行业政策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进行调整,特别是应把相关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针对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1、完善相关煤炭产业政策、调整煤炭价格体系进行煤炭价格体系调整,消除资

34、源开采:良费的利益驱动力。煤炭价格体系调整。应该根据价值规律,从煤炭产品的价格结构入手。煤炭产品的市场价格应该分解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煤矿生产成本与生产企业的应得利润,是煤炭生产企业的应得部分;第二部分为煤炭资源价值的增值部分,应为国家所得、全民所有。尽管国家开始按储量征收资源税,但是与巨大的资源价值的增值相比。显得微不足道。另外。向资源产业征收暴利税的做法也不能有效制止这些行业对暴利的追逐。反而会促使市场价格进一步上涨,最终加大消费者的负担,并从政策上使其暴利合法化。总则中的第三条规定“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矿产资源”。既然煤炭资源属于国家所有,那

35、么,煤炭资源价值的增值部分也就应该属于国家所得,为全民有。所以,现行的煤炭价格体系,实质上就是把应该为全民所有的国家所得只分给了少数生产企业。这种价格体系,极不合理,也不合法,更不利于的贯彻和落实。对煤炭价格体系进行调整,就应该将其市场价格当中的资源价值的增值部分绝大部分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回,生产企业只可留有其中的很小部分。这样不仅有利于的贯彻和落实,实现社会公平而且可以从根本上、政策上消除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资源损失和浪费的利益驱动力。2、加强煤炭产品的宏观调控力度。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完善煤炭市场监督、管理制度,惩罚浪费,鼓励节约,这是促进煤炭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保证。首先要依据节能条件。制定煤炭产

36、品质量标准。对于应该控制在12左右。同时,根据煤炭产品质量标准,制定相应的市场监督、管理制度。煤炭产品进入市场,可采取类似的市场准入许可制,对于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产品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从而在政策上做到惩罚浪费行为,鼓励节能措施的落实。另外。煤炭产品的不合理使用。造成的资源浪费是巨大的。但是,这种浪费具有隐蔽性,易于被忽视。这种浪费必须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进行限制。根据煤质特征,制定不同煤种的合理利用指南。对于不符合指南要求的产品。征收资源利用补偿费。从政策上限制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对于矸石电厂存在的问题,从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角度,应该停止鼓励煤矸石电厂建设政策的执行,代之以鼓励劣质煤电厂

37、建设。3、加大煤炭洗选力度原煤洗选是煤炭资源合理利用、发展洁净煤技术的基础。关于炼焦用煤、钢铁企业的喷吹和烧结用煤以及一些特殊行业用煤,原煤必须洗选的概念已被普遍接受,但对动力用煤的洗选目前仍不被很多人接受。这也是造成我国原煤入洗比例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应重点加强动力用煤的洗选。从原煤中排出矸石和其他有害成分是洗选加工的基本任务,其中排矸降灰是其主要目的。将占原煤10-20的矸石从原煤中排除。可有效地使煤炭产品的灰分大幅度降低。煤炭产品灰分的降低,可带来三个方面的效益:提高燃煤锅炉热效率节约煤炭,减小燃煤锅炉烟尘排量降低环境污染,减少煤炭运输压力降低用户使用成本。4、提高煤炭生产与加工科技

38、水平在今后的开发与加工技术论证的过程中,应以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煤炭加工的技术论证,消除长官意志和主观倾向性,提高科学性。同时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建立科学、实用、符合实际的定性分析模型。有了好的分析模型。就能够提高技术论证的科学性水平。在科技攻关及开发研究方面,针对各地动力煤洗选发展需求应重点抓好原煤加工工艺技术研究,淘汰生产控制自动化、工艺布置模块化研究。加快水煤浆技术推广应用和单项除污环保技术的集成应用,提高燃煤转化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减轻用户成本负担。 2010年以来,我国煤炭产销量持续增加,市场供需总体平衡,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2010

39、年1-8月,全国原煤累计产量为216485.00万吨,比2009年同期增长了13.10%。政府扩内需、保增长措施对煤炭行业的影响是积极的。从宏观经济角度看,4万亿的政府投资以及带动的全社会12万亿的总投资,大大减缓宏观经济下行的趋势。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内需的措施,及时扭转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行业增速快速下滑的趋势,使煤炭产业链下游行业保持平稳的增长,促进煤炭行业保持平稳增长,从而维持较高的景气度。在国资委等有关部门鼓励煤电联营和行业重组的大环境下,煤炭企业将逐渐形成较为集中的市场态势,煤炭市场竞争格局也将得到根本改变。使得环境与效益得到统一。因此,在国家大力提倡低

40、碳生活的背景下,提高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的技术显的尤为重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煤炭这个行业科技依然至关重要,因而这就需要国家提供资金,企业提供技术与实习场地,两者联合起来办理教学机构,专门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与高级人才。,这不仅有利于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倡导低碳生活的理念,合理利用资源以保护生态环境。尤其是要培养一批专门从事煤炭深加工的技术人才,这样的人才在原煤加工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使煤炭产业链保持平稳增长,充分利用资源。参考文献:1,张友国内蒙古能源工业发展与环境问题期刊论文- ENERGY OF CHINA 2007,29(2)2,.云二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促进内蒙古经

41、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期刊论文-内蒙古环境保护2002,14(3):3-53,高芙蓉论内蒙古矿业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内蒙古煤炭经济期刊论文-内蒙古社会科学 2003(01)4,张晋陶 刘伯荣煤炭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策期刊论文-内蒙古煤炭经济2008(1) 5,赵致远 刘伯荣促进煤炭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论煤炭产业的科学发展期刊论文-陕西省软科学研究所2006,66,宋世杰 煤炭开采对煤矿区生态环境损害分析与防治对策期刊论文-西安科技大学2007(4)引证文献(1条)1. 赵国浩.凌涛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山西煤炭工业发展研究期刊论文-煤炭经济研究 2010(5)2. .王佰梅.吴钢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的煤炭资源型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期刊论文-煤炭经济研究2008(11) 3. .哈斯其其格.梁满喜支持内蒙古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保险构想期刊论文-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