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 论文 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2).docx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941962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和谐社会 论文 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构建和谐社会 论文 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构建和谐社会 论文 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构建和谐社会 论文 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构建和谐社会 论文 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建和谐社会 论文 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和谐社会 论文 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世代追求的美好理想,也是古今中外思想家、理论家不懈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述了人类社会和谐思想的理论渊源,阐述了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和理论,并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和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运用大量的数字和实例,重点对如何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强调“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

2、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发展,而且这个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这是从我国长期以来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经验,也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始终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治本之策,必须把发展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根基。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我们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3、。同时,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们要充分认识发展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通过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我们讲的发展是科学发展,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也就是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

4、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赵存生,1942年生于辽宁沈阳,祖籍河北冀县。现任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记者: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这个论断的提出有何意义?赵存生:正确认

5、识和处理社会矛盾,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这一论断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是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矛盾论的基础之上的。这个论断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社会矛盾指明了正确方向。记者:具体来说,这一论断包含哪几层含义?赵存生:我认为,这一论断包含下面四层含义: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而是一个不断出现矛盾和不断化解矛盾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依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动力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能够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前进并且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社会。那种认为构建和谐社会不能讲矛盾的认识,在理论上是讲不通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第二,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着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或者称为不和谐的因素。对此,要有一个客观准确的判断。因为这是正确认识矛盾、科学解决矛盾的基础和出发点。在这方面,既不能夸大矛盾而否定社会的总体和谐状况,也不能过分强调社会的总体和谐而忽视甚至无视矛盾的存在。这种状况同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是相吻合的。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所以总体上是和谐的;因为是初级阶段,所以还存在着不和谐因素。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7、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在不断解决社会矛盾,化解不和谐因素的过程中提高社会的和谐程度。第三,要采取妥善的方法不断化解矛盾,而不能回避矛盾,否则就会积累矛盾、扩大矛盾,甚至激化矛盾。化解矛盾,要依靠民主和法制,要坚持公平和正义,要善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要努力解决诸多实际问题。第四,化解矛盾不可能一劳永逸。化解了旧的矛盾,又会有新的矛盾产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不断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一个持续的过程。记者:如何化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矛盾?赵存生: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矛盾,必须对矛盾的性质有一个正确的分析。这些矛盾大都是发生在最广大人民之间的人民内部矛盾

8、,因此,一定要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办法来解决。许多矛盾都是由于利益格局的变化而产生的,因此,需要通过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妥善处理这些矛盾。决定提出,“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这表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具有从和谐社会建设的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处理影响社会和谐的人民内部矛盾的自觉性。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这些人民内部矛盾又都是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

9、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派生出来的,最根本的是要通过改革和发展来解决。因此,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总之,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这是我们党对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矛盾问题的基本态度。当然,这也应当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态度。所以,我们要“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和谐社会整体的要求,归根到底,要靠千千万万个体的人去践行。因此,在从宏观上准确把

10、握建设和谐社会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要高度重视个体和谐。通过倡导心平气和,保持身心和谐;坚持和以处众,促进人际和谐;崇尚天人合一,追求天人和谐。使人们树立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以个体人生的和谐推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关键字 和谐人生社会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内涵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是人同自然界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也就是社会发展最终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概括为协调好如下几方面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国与国的关系、人自己内心的关系、(也就是个人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问题)。以上四种关系之间

11、是辩证的关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1人与自然的和谐苏东坡的(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我与子之所共适。”然而,到了今天,江上之风还清吗?山间之月还明吗?现实是:生态平衡的破坏,动植物品种的灭绝,新疾病的不断出现,人口的爆炸,臭氧层出了洞,自然资源的枯竭,全球变暖,如此等等。我们人类实际上已到了“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地步,这丝毫不是危言耸听。这场灾难主要就是西方“征服自然”的“科学”造成的。中国对待大自然的态度或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和谐整体的一部分,又是一个能动的主体,人必

12、须改造自然又顺应自然,与自然圆融无间,共生共荣。宋人张载在西铭中说得简明扼要:“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与”的意思是伙伴,我们要把大自然看作伙伴。佛教思想中也有“天人合一”的因素,佛教基本教规之一的“五戒”中就有戒杀生一条。可惜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也采取了“征服自然”的办法,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98年南北江(长江、松花江)的大洪水,近几年的扬尘天气,03年的“非典”流行不是很发人深省吗?早在一百多年前,思格斯就在自然辩证法中告诫我们:我们不能过分陶醉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所以,人类不搞好和自然的关系,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和谐。2人与

13、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都是在平衡与不平衡,协调与不协调的矛盾运动中变化发展的。历史发展到今天,整个世界呈现快速多变,复杂多样的特点。不同文明之间相互交融又相互激荡,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磨擦。和谐共存,协调共进的问题已经成为人类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不同群体、不同行业、不同地域间的差异和矛盾错综复杂,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繁重。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崇尚“和”。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

14、,“和”的思想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孔子提出“和为贵”的思想,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提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中庸提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早在17世纪初,英国学者罗伯特?勃顿就在其著作中称赞中国人“和平而安静”!在社会主义中国,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待人诚恳、宽厚,互相关心、理解,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建立团结、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我们崇尚“合群济众”。社会由个人组成,个人离不开社会,我们应当尊重个性,鼓励个人的追求和创造,个人又必须融入集体,把个人的目标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我们须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加强联系,发扬民主,

15、合作共事,以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形成海内外炎黄子孙大团结,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当然,我们倡导的“和”不是盲目附和,不是不分是非,不是无原则的苟同,而是“和而不同”。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一直为建立和谐社会而不懈奋斗。当前,我国只有构建起和谐社会,才能保证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3国与国的和谐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和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争端

16、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渗透,颠覆和破坏活动从未停止。极少数国家凭借暂时的科技优势,在地球村中为非作歹,旁若无人,今天制裁这个国家,明天惩罚那个国家,得意洋洋,劣根性丝毫没改。还有诸如久拖不决的巴以冲突、伊朗、朝鲜核问题、台海局势风云变幻等等。总之,我国面临各种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没有和平的国际环境,我们就不可能专心致志搞建设,也无法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认为唯一一条能给世界带来和平之路是以中国“和”的思想济西方之“穷”。中国“和”的思想传播到世界特别是欧洲后,受到了许多思想家的重视和推崇。比如,20世纪20年代,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他的中国问题一书中

17、写道:“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在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气是第一位的。”这种品质“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在践行着“和”的理念。明代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奉命出使西洋,他带领将士二万七千八百多人,驾航海船队出航,经南亚、阿拉伯、西非三十多个国家,到达非洲西岸。以后郑和又六下西洋。当时中国的造船业和航海业都是世界第一流的,凭当时的国家实力,中国可以把沿途的任何国家变为自己的殖民地。但中国人崇尚“和”,对沿途之国秋毫无犯,而与所经各国都进行了文化交流和友好贸易。郑和航海后八十七年,欧洲人哥伦布

18、才率领几十人乘三艘小船到了美洲,以后又两次到达美洲,他们残酷追杀当地居民,开辟了大片殖民地。我国和外民族友好交往的事例不胜枚举。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更是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世界和平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日前召开了以“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为主题的2006年学术年会。与会的150余位专家学者认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决定,明确把“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联结在一起,加深了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实现执政理念的升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周尚文指出,在科学社会主义的语境里,“和谐”两字比较少见,但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19、,马克思明确把共产主义社会界定为“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这事实上就是把和谐视为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特征。上海商学院教授韩狄明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有两种倾向需要反思:一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斗争哲学;二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不顾自然与环境的承受能力,一味强调以GDP为标志的发展。前者导致了人与人的冲突并引发人与社会的冲突,进而造成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摩擦;后者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冲突,进而引起人对自然崇拜的丧失,最终造成人内心的冲突。种种冲突直接引发了道德危机、社会危机、价值危机、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但从根本上看,所有的不和谐现象都是由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而触发的。构

20、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应上升为一种公共精神。上海大学副教授钱海梅认为,对个人而言,和谐社会的公共精神应包括独立的人格精神、社会公德意识、自制自律的行为规范以及善待生命的慈悲胸怀。对政府而言,公共精神主要包括民主精神、法治精神、敬业精神、公共服务意识、公务员独立的人格精神、自制自律的行为规范等。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袁秉达指出,把“社会和谐”和“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加以强调,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政治和谐是社会和谐追求的重要内容。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教授孙力认为,和谐的社会

21、要靠和谐的政治提供保障。对民主目标性价值的追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运动与时俱进的生动体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相当鲜明地突出了民主法治作为和谐社会的目标性追求,并强调了与此相关的民主制度建设。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青浦区委党校鲁家峰强调,只有建立和完善制度,用制度规范去引导人的行为,社会关系才能得到有效的维系和适当的调整,整个社会才能处于有序、协调的状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舒运国表示,没有“和谐世界”,就无法构建“和谐中国”。“和谐中国”与“和谐世界”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国家实力大幅度提升,开始全面融入国际社会,在世界政治经济中扮

22、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提出建设“和谐世界”,从国际关系层面上来说,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贡献。从历史经验与当代国际形势发展来看,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是“和平”。因此,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尤其是要反对那些无视他国主权的侵略战争。 第一,社会生产力较快、健康、可持续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保障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而发展首先是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要发展,就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党的十六大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做到“五个统筹”。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社会经

23、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逐步缩小影响人际关系和谐的因素,消除制约我国经济实力增强的不协调现象。而所有这一切的前提,都必须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基础。第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人与资源、环境良性互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利用率低下。更新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迫在眉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到人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在经济发展中对造成资源环境破坏的单位和个人,要采取果断措施坚决制止。同时,要大力

24、发展循环经济,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还要增强全社会的节约意识,使节约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缓解我国人口不断增加、资源约束突出、环境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使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从而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除自然资源外,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合理、科学地利用各种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快速发展,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第三,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尽其能、各得其所,充分体现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源泉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影响

25、劳动者能力发挥的因素。我国农村尚有1.2亿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城市大、中专毕业生还有一部分没有就业,部分国有企业的下岗和失业职工还没有实现全部再就业,都是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不和谐因素。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为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使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展示,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的需求和他们的根本利益,为他们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内在需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各尽其能并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使一切有利于人民和社会进步的劳动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力得到支持,创

26、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全社会努力营造出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出来,形成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应该是一个各得其所的社会,即每一个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在完成一定的劳动量和工作量之后,能公正地得到应得份额。各得其所的本质是公正,而公正才能产生和谐。同时,各得其所还包涵一个能使社会成员各得其岗、各司其职、各守其责、各得其位和各享其成内容。各得其岗就是有劳动能力的人有自己的工作岗位,而且使人的能力与岗位相匹配;各司其职,就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具有爱岗敬业精神,能够恰当地承担自己的

27、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各守其责,就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具有法律和诚信意识,自觉遵守社会规则、角色规则和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公共秩序;各得其位,就是社会成员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贡献来获得相应的职位和社会位置;各享其所,就是社会成员既能合理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也能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应该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这里的公平正义包含着平等、公正、合理等多层内容。平等既有政治上的,也有经济上的。我国宪法赋予公民政治上相同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人享有的平等权利。但在经济方面的平等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首先,并不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获得机会的平等;其次,劳动报酬的平

28、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不可能完全做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经济利益关系的多元化,使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凸显出来,这必然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运用各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制度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人们才能心情舒畅,他们中蕴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可以充分发挥出来。总之,实现人尽其能、各得其所就是力求保持各种因素、力量以及各方面利益协调平衡,使公平和正义的理念得到体现,从而激发广大劳动者的创造力,凝聚全社会的各种力量,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作者为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

29、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作者: 高文敏来源: 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编辑: 孙岚国 内 国 际科 教娱乐社 会 体 育专 题 法 治韩庆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全面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我们党肩负的使命,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工作,并就加强和改善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提出了具体要求。讲话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对和谐社会的不懈追求与探索资本主义社会是片面发展和严重失调的社会,其中

30、充斥着分配的不平等,存在着尖锐的阶级对抗,其社会发展以牺牲工人阶级及其他劳动人民的利益为代价。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这种不平等、不和谐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他们在批判继承前人、尤其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对和谐社会进行了探索。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自由人联合体的理论,实质上是一种追求和谐社会的理论: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理想社会的本质特征,是消除阶级对立和脑体差别,使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和谐一致,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将其概括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表明,每个人自觉地将其能力自由而全面发展

31、定向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这一目标上。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要改变工人阶级生存和发展的命运,进而使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人和人的关系达到和谐一致,在实践上必须高度发展生产力,而且无产阶级必须联合起来并通过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来反对统治者。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的研究,为工人阶级以及每个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指明方向和道路。所以,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一致、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核心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列宁领导十月革命成功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实践,从而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制度前提。列宁根据

32、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指出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要走向社会主义道路,首先必须从政治上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但要建成社会主义这种新型的社会秩序,就必须从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方面,为这条道路提出完整的总体构想和行动纲领。然而,在后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过于强调集中、统一、斗争,忽视民主、人的个性、和谐发展,因而没有从根本上真正解决好社会的和谐发展问题。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毛泽东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提出了统筹“十大关系”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强调要形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

33、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应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稳定压倒一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做到多方面的综合平衡”等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江泽民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们党所肩负的新任务,提出我们建设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进步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是“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显现,不仅要靠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而且要解决好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问题。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矛盾容易凸显的时期

34、,由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既要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又要做好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还要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在深入总结历史经验、全面分析现实情况和科学把握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理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把治国理政的视野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发展各个方面,并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政策和道德等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和谐既包含稳定、协调,又高于

35、稳定、协调,它是稳定和协调的本质与核心;既包含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又包含社会发展的平衡机制,它是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统一;既体现公平,又促进效率,它是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它是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所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各尽其能、尊重诉求、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和共生共进的社会。它具有以下五个层面的特征: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各尽其能并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民提供了各尽其能的舞台,极大地激发着人们的创造活力。在这方面,我们党从制度和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方法和措施:一是尊重劳动,即尊重和保护一切有

36、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二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三是尊重创造,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四是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即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尊重人民诉求的社会。在各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同时,各个阶层和群体也必然表达他们的权利诉求、民主诉求、公正诉求以及政治诉求。对于这些利益诉求,我们党充分尊重,并积极整合他们的合理要求,努力凝聚他们当中的有效力量。这有利于形成一种各得其所而又和

37、谐相处的局面。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各得其所的社会。尊重人民诉求必须做好“整合和凝聚”工作。而整合和凝聚的目的是使人们能“各得其所”。其基本特征是,力求保持各种因素、力量以及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与平衡,使公平和正义的理念得到体现。各得其所,指每一个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规范,能公正地得其所应得。公正是各得其所的本质,公正产生和谐,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根据有的同志的观点,各得其所主要包括一个社会能使社会成员各得其岗、各司其职、各守其则、各得其位和各享其成;各得其岗,就是人有其岗,而且使人的能力与岗位相匹配,得到合理配置;各司其职,就是社会成员要具有职业精神,能够认同并恰当地承担自己的职业角

38、色和社会角色,在其职尽其责,做好本职工作;各守其则,就是每个社会成员要具有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自觉遵循社会规则、角色规范和规章制度,以及合法的公共秩序;各得其位,就是社会成员应根据能力和贡献来获得相应的职位和社会位置;各享其成,就是社会成员既能合理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使其付出能得到相应的尊重和回报,也能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和谐相处的社会。只有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才有可能使社会成员做到和谐相处,各得其所是和谐相处的前提条件,和谐相处是各得其所的结果。“和谐相处”,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种必然要求。其基本特征是以各种关系的和谐来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秩序。从外

39、延来讲,和谐相处主要包括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人和社会的和谐相处,人和人的和谐相处,人和组织的和谐相处,人自身内部各要素的和谐相处。而人和人的和谐相处,又主要包括党和人民的和谐相处、干部和群众的和谐相处、党员干部之间的和谐相处、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相处、个人和他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代际之间的和谐相处等。这里,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和谐相处是根本,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相处是关键,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是基础。从内涵来讲,和谐相处是指人人平等、和而不同、互惠互利。人人平等,即人们之间在人格、权利、机会、规则和分配上的平等,而机会、规则和分配上的平等是核心。和而不同即尊

40、重个人、包容个性差异,并通过协商共识,使多样性之间达到协调、合作、共赢。互惠互利,即社会各阶层、群体和成员之间能保持一种互惠互利关系。第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共生共进的社会。从使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并使社会充满活力,到尊重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再到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与和谐相处,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使一切积极的社会力量共生共进,即形成一种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因而,“共生共进”应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落脚点。其基本特征是形成合力,共促发展。我们的发展是追求和谐的发展。和谐,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对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各种社会矛盾来讲,达到和谐是目的;对促进当代中国发展来讲,和谐又是手段

41、。和谐社会,是一个把各种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凝聚起来、进而形成合力的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的一切努力归根到底都是为了集中力量,形成合力,以共同促进发展:既是为了使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人、人和组织、人自身内部的各要素达到共生共进,也是为了使党和人民之间、干群之间、党员干部之间、各社会阶层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各民族之间、代际之间,以及社会各要素之间达到共生共进,又是为了使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之间达到共生共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健全民主法治的基础上,在以

42、下几方面作出努力: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多样性的统一产生和谐,以人为本既尊重多样性,又在多样性中寻求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这一方面增强了各类主体的主体意识和竞争观念,从而使整个社会充满活力;另一方面,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造成严重的社会矛盾。作为科学发展观本质的以人为本,就是从价值观上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大思路:它具有谐合性,在社会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关系上,强调在社会多样性中追求协调合作、共赢共进;它具有公正性,要求增富济贫;它具有亲和性,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主张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它具有包容性,在人和人的关系上,尊重人们之间的共

43、同性和个性差异。显然,以人为本有利于人们在多样性中达成认同和共识,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第二,从制度与机制上保证执政为民。把以人为本引入党的执政活动中,必须从制度与机制上切实保障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以及执政公正和执政为民。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制度问题不解决,以人为本和执政为民难于落到实处。从当前看,应健全政府科学施政制度,确立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健全社会利益协调制度,找准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健全以关注困难群众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社会管理体制及预警机制等。执政为民,促进社会和谐,要求确立“以民为本”的干部人事制度:开放式选人,给人们提供平等

44、竞争的机会;让人民群众参与选人,适度扩大人民群众参与选举的范围;凭能力和业绩选人,使人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发挥和全面业绩能得到公正回报;公正选人,通过“赛马”的方式,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这种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把执政为民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把领导干部的行为引向执政为民实践中去。第三,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公共性产生和谐,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政府行为中,就是要求政府成为公共服务型政府。一要注重民主协商,尊重民众在政治生活中的民主权利和独立人格。二要为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提供相对平等竞争的机会与平台、政策与规则、管理与服务,使人们认识到在这样的机会和平台、政策和规则、管理和服务中,自己的努

45、力和能力会得到公正回报,而且使自己承担竞争的后果。成者回报社会,败者承担责任,从自身找原因,这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三要注重使公共权力受法治的约束,限制公共权力运行中的随意性。第四,提高领导干部正确处理复杂矛盾与防范社会风险的能力。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到领导干部的行政工作中,就要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及正确处理复杂矛盾与防范社会风险的能力。目前,直接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是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复杂矛盾,而各级领导干部大都往往处在矛盾包围之中。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会用能力原则扬弃权力原则。奉行能力原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把精力用于提高其各种能力上,其中包括:驾驭各种复杂矛盾与防范各种社会风险的能力;注重矛盾双方的共同点,追求矛盾双方的共赢,把矛盾一方看作另一方发展的重要环节;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制定的政策必须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提高管理社会事务、协调不同利益之间的关系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来源:光明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