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河北石家庄市青同镇鸡白痢的调查和诊治试验.doc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3946642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河北石家庄市青同镇鸡白痢的调查和诊治试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毕业论文-河北石家庄市青同镇鸡白痢的调查和诊治试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毕业论文-河北石家庄市青同镇鸡白痢的调查和诊治试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毕业论文-河北石家庄市青同镇鸡白痢的调查和诊治试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毕业论文-河北石家庄市青同镇鸡白痢的调查和诊治试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河北石家庄市青同镇鸡白痢的调查和诊治试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河北石家庄市青同镇鸡白痢的调查和诊治试验.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河北北方学院学士论文学号:20071040131河北北方学院毕业论文 河北石家庄市青同镇鸡白痢的调查和诊治试验The Daying town of the Shi jia 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about investgation and treatment trials of the pullorum学 生: 指导教师: 院 系:动物科技学院 专 业:动植物检疫学 年 级:2007级 论文提交日期:2011年6月9日13目录引言31 材料与方法41.1 材料41.2 方法4 1.2.1 流行病学调查4 1.2.2 临床症状观察4 1.2.3 剖检变化观察4

2、1.2.4 细菌的分离鉴定4 1.2.5 凝集反应5 1.2.6 药敏试验6 1.2.7动物治疗试验62 结果62.1 流行特点62.2 临床症状72.3 剖检变化72.4 细菌的分离培养92.5 凝集反应92.6 药敏试验92.7 动物治疗试验103 讨论104 结论10参考文献12致谢13河北石家庄市青同镇鸡白痢的调查和诊治试验(河北北方学院动物科技学院2007级动植物检疫)摘要:目的:为了了解河北石家庄市青同镇鸡群的生产状况及鸡白痢沙门菌感染现状,对该地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随机选取不同村的20 个养鸡户,采集血清100份,采用血清平板凝集试验、细菌分离进行鉴定,并应用药敏试验、尸体

3、剖检和动物治疗试验。结果:河北石家庄市青同镇鸡白痢沙门菌感染严重, 阳性率为30 % , 其中父母代鸡户3个 ,血清20 份,阳性率为20%,商品代鸡户17个,血清80份,阳性率为 30 % ,商品代鸡户的鸡比父母代鸡户的鸡阳性率高出10 %。调查表明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在小规模养殖场的发生呈现出了上升的趋势,但养殖户对鸡白痢的检疫并不是很重视,而是淘汰病鸡,如果鸡不出现明显的病变就不会进行检疫。结论:河北石家庄市青同镇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普遍流行,危害相当严重。关键词:鸡白痢 流行病学 临床研究The Daying town of the Shi jia zhuang City, Hebei Pro

4、vince about investigation and treatment trials of the pullorumLu Shuang(Veterinary Medicine, Collo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bei Northern University)Guide Teacher: XuMingju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Daying town of the Shi jia 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about the production of

5、chickens and current situation about the Infection status of the pullorum salmonella, To carry out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s in this region. Randomly select the different of the 20 villages of the Chicken farming family, to adopt the 100 serum, to use the Serum plate- agglutination test, to det

6、ermine the Isolation of bacteria , to use the Sensitivity test, the Autopsy and Animal treatment trials. The Daying town of the Shi jia 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about the Infection status of the pullorum salmonella was serious, The positive rate was 30%, Among them, It has three the parents of th

7、e chickens Culturers, the 20 serum, The positive rate was 20%, It has seventeen the commodity of the chickens Culturers, the 80 serum, The positive rate was 30%, The commodity of the chickens Culturers was higher than the parents of the chickens Culturer,it was the 10%, The Daying town of the jia zh

8、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about the pullorum salmonella disease is General prevalent, the endang .Key word: pollorum epidemiology clinical investigation 引言 禽白痢(PullorumDisease)是由禽沙门氏菌(SalmonellaPullorum)引起的家禽传染病1。1885年Salmon首次发现沙门氏菌。1899年Rettger发现了本病的病原,并将该病描述为“雏鸡致死性败血症”称本病为“细菌性白痢”, 1928年有人将细菌性白痢更名为

9、雏鸡白痢病,并且从此得到了普遍的承认。 自发现沙门氏菌以来已有百年的历史,许多学者对沙门氏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研究者使用灭活鸡白痢沙门氏菌作为菌苗,表明了免疫接种后对该苗未能有保护效应。沙门氏菌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疾病,其中主要是鸡白痢沙门氏菌等,目前已经证明对抗菌性药物不敏感的沙门氏菌体细胞内有一种R因子,R因子是一遗传因子,它可以将该菌株产生的耐药性遗传给下一代。学者Nurmi和Rantala采用了一项“竞争性排斥(CompteitiveExclusion)”技术,通过给雏鸡口服成年鸡的肠内容物来增强雏鸡对沙门氏菌感染和抵抗力。但竞争排斥作用不可能产生百分之百的保护作用。 我国学

10、者在进行鸡白痢生物竞争性排斥免疫研究时,从健康成年鸡盲肠内容物中分离出四种厌氧菌,分别是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拟杆菌和消化球菌。这四种厌氧菌按一定的比例配制成生物竞争苗,经室内试验和扩大试用均取的较好的效果。 现在沙门氏菌病在全国各地的养鸡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2,此病的危害贯穿养鸡的全周期,涉及到每一个鸡群,雏鸡白痢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一直都在发生,尤其是近几年养鸡业迅猛发展,在集约化、高密度的生产条件下,由于没有严格执行兽医卫生制度,不仅鸡白痢病的发生日益严重,而且此病在流行、发生、临床表现及剖检变化、药敏及用药途径等许多方面发生了一些新的特点,其危害之大是其他的鸡病所无法比拟的。由于现在禽

11、白痢病还没有一种有效的疫苗,因而对鸡白痢病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防治措施,以全血凝集实验进行定期检疫,淘汰阳性鸡和认真执行兽医卫生综合防止措施,同时在育雏、育成和成年产蛋阶段,选择敏感药物及时投喂。而具体到各养鸡场、户,则应立即制订和实施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在本场、户小范围内做好防治和净化工作3-4。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药剂与器械:普通培养基、麦康凯琼脂、药敏纸片、革兰氏染色液草酸铵结晶紫染液、95 %的乙醇溶液和复红染液,针头,试管,手术刀,手术剪,玻板等。鸡白痢沙门氏菌阳性血清(批号:20100401)购自河北省卫生防疫站微生物试剂厂,04 保存5-6, 2010年10月生

12、产。鸡白痢多价染色平板凝集抗原(批号: 20110501) -15保存,购自河北省卫生防疫站微生物试剂厂。 1.1.2 试验鸡群:每一养殖户选取临床病型的鸡5只。随机分别选择河北石家庄市青同镇20个村庄的某一养鸡户(存栏鸡5002000 只),调查这4个月内鸡的品种(海蓝褐)、饲养管理水平、生产规模(200010000只/户)、不同日龄鸡的发病情况7、死亡率、用药情况、粪便状态等进行详细的询问和观察。抽样检验均以户为基本单位。1.2 方法1.2.1 流行病学调查 主要调查每个阶段鸡的传播途径、发病季节、发病日龄、病程、发病率、死亡率等。1.2.2 临床症状观察主要观察各个阶段鸡群的精神状态、采

13、食量、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产蛋鸡群的产蛋率等。1.2.3 剖检变化观察 主要观察各个阶段鸡的器官病变,观察的器官主要有肝脏、肾脏、脾脏、心脏、卵巢、肠道等。1.2.4 细菌的分离鉴定采取不同养殖户病死鸡的内脏进行培养鉴定。过程:从病死鸡肝、肾、脾等器官采集的病料接种到普通琼脂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上,37恒温培养。24 小时后,普通琼脂培养基上长出分散、光滑、透明、隆起但形态不一(圆形或多角形) 的菌落,麦康凯培养基上长出生长良好、透明光滑的细小圆形菌落, 培养基不变色8。(单个存在、两端稍圆的革兰氏阴性细长杆菌为疑似鸡白痢沙门氏菌)。用无菌接种环挑取1 铂环生理盐水蘸于洁净玻片上,再用接种

14、环挑取少量纯培养的细菌与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混合,并均匀涂布于玻片上,自然干燥后用火焰固定;在玻片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作用13 min,水洗;加革兰碘液于玻片上媒染,作用1 min,水洗;再加95 %酒精脱色,作用1530 s,水洗;加复红复染液复染1 min,水洗,自然干燥后镜检,观察细菌染色与形态,细菌形态与前相同。1.2.5 凝集反应 全血玻板快速凝集反应:对被调查户的鸡群,抽样采血作鸡白痢全血平板凝集反应,检查鸡白痢的感染情况。 过程:用玻璃滴管吸取鸡白痢多价染色平板凝集抗原一滴(约0.05ml),滴在洁净的普通的玻璃板上。再用注射针头刺破被检鸡只翅膀内侧的静脉血管或冠尖,使血液流出

15、,以金属环(直径4.5mm)沾取 一满环(约0.02ml),混入诊断抗原内,随即使之充分混合,使散开至直径约2cm,并时时摇晃玻璃,使抗原与血液不断在玻璃上摇动 ,并随时观察反应 。如果抗原与血液混合后在2min内出现片状或成较大的颗粒凝集 ,即为阳性反应。在2min 内不出现凝集或出现均匀一致的微小颗粒 ,或在边缘处由于临干前出现絮状者,判为阴性反应。检测方法和判断标准:全血平板凝集试验。检测时机;16 周龄开始,全群普检,淘汰阳性鸡,如阳性率大于0.2 % ,隔3 周后重复检测,直到阳性率小于0.2 %。血清试管凝集反应:以20号枕针头刺破鸡翅静脉,使之出血,用一清洁,干燥的灭菌试管靠近流

16、血处,采集2mL血液,斜放凝固以析出血清,分离出血清,置4待检。过程:在试管架上依次摆3支试管,吸取稀释抗原2mL(使用时将抗原稀释成每毫升含菌10亿,并把PH调至8.28.5,稀释的抗原限当天使用)置第一管,吸取各1mL分置第2、3管。先吸取被检血清0.0 8mL注入第一管,充分混合后再吸取1mL移入第二管,充分混合后吸取1mL移入第三管,混合后吸出混合液1mL舍弃,最后将试管震摇数次,使抗原-血清充分混合,在37温箱中培养20h后观察结果。判定标准:试管1、2、3的血清稀释倍数依次分别为1:25、1:50、1:100,凝集阳性者,抗原显著凝集于管底,上清液透明;阴性者,试管呈均匀浑浊;可疑

17、者,介于前两者之间。在鸡1:50以上为凝集者为阳性。1.2.6 药敏试验(试验对象同上) 用纸片扩散法,将分离纯化细菌的培养物稀释到生理盐水中,使其混浊度相当于所给比浊管(1. 5 亿/ mL)混匀稀释管插入一个灭菌棉签沿管壁滚动,用含菌棉签将菌均匀的涂布到整个麦康凯琼脂平板表面上 ,然后用灭菌镊子夹取含有各种抗生素的纸片,贴实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每个平板放5 个纸片, 置37 恒温箱内培养12 h 18 h ,观测抑菌圈直径大小,按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判定标准 ,判定分离到的细菌对不同药物的敏感程度9。琼脂平板取出后,仔细观察在药敏纸片周围有无抑菌圈形成,然后具体度量其直径大小,按抑菌圈直径的大

18、小作为供试菌株敏感度指标报告高度敏感、中度敏感、低度敏感耐药10的结果。表1标准药敏试验判定依据抑菌圈直径(mm)敏感性20高敏感1020中敏感610低敏感5不敏感1.2.7动物治疗试验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分别采用饮水、注射进行治疗,最后得出药物治疗的有效方法。从而达到控制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目的,防止蔓延扩散,造成更多的经济损失。2 结果2.1 流行特点 雏鸡:潜伏期45d。若由带菌蛋孵化时,在孵化期内常发生死亡,或孵出不能出壳的弱胚,或出壳后12d即死亡的弱雏。出壳后感染雏鸡,在孵出后35d开始发病死亡。往往在6-9日龄之间“准时”发生鸡白痢,到23周龄时达到发病和死亡高峰。3周龄

19、以上的病雏一般较少死亡,但这样的雏鸡发育迟缓,成为带菌或慢性病鸡。青年鸡:多发生于4080日龄的鸡。病程较长,可达2030d,死亡率可达10%20%。 成年鸡:成年鸡不表现明显症状,成为隐性带菌者或慢性经过,但此地区成年鸡急性爆发的病例较多,要引起重视。 发病季节:由于河北石家庄市青同镇气候多变,多雨潮湿,气温变化大,饲料易腐败发霉导致鸡营养失衡。此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应注意鸡舍的干燥与温度,定期带鸡消毒。2.2 临床症状 雏鸡:病雏怕冷,身体蜷缩如球状,常成堆的拥挤在一起,特别喜在热源周围;有的尖声鸣叫,两翅下垂,绒毛松乱,精神委顿,眼半闭,嗜眠,不食或少食。病雏出现下痢,排出一种白色、浆糊

20、状的稀粪。有时泄殖腔周围的绒毛上粘着白色、干结成石灰样的粪便,常称为“糊屁股”。由于干结粪便封住泄殖腔,每当排粪时常常发出“吱吱”的尖叫声。多数病雏表现呼吸困难症状,伸颈张口。病程47d,污染严重种鸡的后代雏鸡白痢的死亡率可达20%30%。 育成鸡:本病常突然发生,全群鸡食欲精神无明显变化,但鸡群中不断出现精神,食欲差和下痢者,常突然死亡,每天都有鸡死亡,数量不一。 成年鸡:在鸡群内不断散播病原菌,扩大传染,不被人们察觉。成年慢性母鸡外表无变化,腹腔内卵子变形、变色,呈囊肿状,有时发生腹膜炎和心包炎,随着在卵巢上的卵子,在附着有一柄状物;脱落的卵子埋在腹膜脂肪或渗出物中。卵子呈油脂状或干烙状,

21、褐红或暗绿色不等。当发生输卵管炎时,可因逆蠕动而将带壳的卵推回腹腔,有的仍阻塞在输卵管内,引起广泛性腐败性腹膜炎。从而母鸡产卵量与受精率下降,孵化率减低。有的感染鸡,也可因卵黄性腹膜炎,出现“垂腹”现象。公鸡感染近见睾丸与输精管的肿胀、渗出或化脓。2.3 剖检变化鸡的日龄越小,尸体剖检时所见到的器官病变相对越少。一般只集中在几个器官上。1 周龄左右雏鸡的病变主要是在肝脏、肺脏、脾脏上。表现为肝肿大,有黄色坏死点,时有色纹状出血。肺充血及出血性肺炎,并有灰黄色坏死。脾肿大、质脆,时有出血。鸡的日龄越大,尸体剖检时所见到的器官病变相对也越少。其主要病变是在心肌、心包、肝脏、脾脏和卵巢上。主要表现为

22、心包炎;心肌上有坏死结节。肝变性并有灰色坏死点,时有出血。脾肿大、质脆,有坏死灶。卵巢炎症。在210 周龄这个阶段 , 尸体剖检时出现的病理变化最多(说明受害的组织器官增多) , 病变也非常复杂。其病变的特点是:从2 周龄起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雏鸡肺部的病变逐渐减轻。而肠道的病变却逐渐增加。如盲肠由出血性炎到干酪样物的出现,还有小肠炎症等。泌尿系统的肾肿大,输尿管中有尿酸盐沉积,以及腹膜炎、气囊炎。病鸡剖检特点: 雏鸡:剖检时肝肿大和淤血,间有出血,胆囊充盈多量胆汁,肺充血或出血。卵黄吸收不全,卵黄囊皱缩,内容物稀薄呈油脂状,或淡黄色豆腐渣一样。在肝、肺、心肌有灰褐色或灰白色坏死灶褐结节,致使心

23、脏增大变形;有的病雏在肌胃、盲肠、大肠粘膜上亦见坏死和结节,盲肠中有灰白色干酪样物,堵塞于肠腔内。脾肿大或见坏死点;肾肿大、充血或出血,输尿管充满尿酸盐。 育成鸡:突出的变化是肝破裂,腹腔内见有凝血块。脾脏肿大,心包增厚,心肌可见有数量不一黄色坏死灶严重的心脏变形,变圆,在肌胃上也可见到类似的病变。肠道呈卡他性炎。 成年鸡:母鸡卵子形状和颜色发生改变。卵子失去正常的金黄色,变得晦暗无光泽,呈灰色、褐色、淡青或墨绿色。同时,卵子形状皱缩不整齐(扁的、椭圆形、凹凸不平的),卵膜变厚、质实,切开时,或见内容物变成油脂样或豆腐渣一样。有时还可以看到,鸡卵掉在腹腔内,为炎性组织所包埋,切开呈均匀的淡黄色

24、或污秽黄褐色,易引起腹膜炎,即常称的卵黄腹膜炎。有时还可看到,卵黄堵塞在输卵管内,从而引起腹膜炎和肠管粘连。同时,还常见有心包炎、心囊积液、混浊、心包膜增厚而混浊,甚至与心肌粘连。公鸡出现睾丸炎,睾丸有小脓肿,输精管增粗,内有渗出物。 病死鸡剖检特点: 病死雏鸡:皮肤干燥,鸡爪干瘪,肝脏略肿,且有坏死点;脾脏肿大,小肠、直肠有出血点,卵黄吸收不良,肛门上粘有粪便,个别鸡肾肿大。 病死中雏:肝脏破裂、肿大,有白色坏死点;腹腔积血,心外膜炎,整个心脏被黄白色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包裹,心脏上有白色结节;肌胃上有黄色不整齐的坏死灶。 成年病死鸡:肝脏肿大,有的破裂,有白色的坏死点,脾脏肿大,肝脏破裂鸡出现

25、腹腔积血,卵巢萎缩、变形,有时发生腹膜炎和心包炎。2.4 细菌的分离培养 共分离到3 株沙门氏菌菌株。所有分离株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37 培养24 h,均形成圆形凸起、光滑、湿润、半透明、灰白色菌落,直径约23 mm。革兰氏染色镜检, 视野中可见有大量散在排列, 形态均一的革兰氏阴性中等大小杆菌。3 株细菌革兰氏染色镜检均可见革兰氏阴性、单个存在,两端稍圆的细长杆菌。涂片镜检可发现单个存在、两端稍圆的革兰氏阴性细长杆菌。 2.5 凝集反应全血玻板凝集反应: 河北石家庄市青同镇20个养鸡户中,3个父母代鸡户共采集的20份血清,检出阳性血清4份,阳性率为20%。17个商品代鸡户共采集的80份血清,

26、 检出阳性血清24份,阳性率为30。血清凝集反应:检出阳性血清6份,阳性率为30%。17个商品代鸡户共采集的80份血清,检出阳性血清36份,阳性率为45%。2.6 药敏试验应用纸片法把分离到的鸡白痢沙门菌进行了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 药敏试验中抑菌圈20 mm 以上为高敏,1020 mm 为中敏,10 mm 以下为低敏。表2四种药物的抑菌圈直径(mm)结果菌株 卡那霉素 恩诺沙星 氟哌酸 头孢噻肟1 16.2 6.4 7.1 25.12 15.6 7.2 5.5 26.23 14.7 8.3 6.3 25.6结果表明,鸡白痢沙门氏菌3种菌株对头孢噻肟高敏感,对卡那霉素中敏感,而对恩诺沙星与氟哌酸

27、低敏感。分离到的鸡白痢沙门菌的菌株对卡那霉素、恩诺沙星、氟哌酸、头孢噻肟等药物敏感,因此用上述4种药物对河北石家庄市青同镇感染鸡白痢沙门菌病的鸡户的鸡进行治疗试验。2.7 动物治疗试验 卡那霉素、恩诺沙星、氟哌酸、头孢噻肟等药物的单独或联合使用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症状轻的单用恩诺沙星(按50mgL有效)或头孢噻肟饮水可控制疾病蔓延扩散,个别鸡用卡那霉素注射可以达到治愈目的,如有更重的用头孢噻肟饮水、卡那霉素注射,联合用药可控制大群死亡,提高存活率。3 讨论 通过对20个养鸡户饲养的鸡群的调查。分离到的鸡白痢沙门氏菌,阳性率平均为31%,各养鸡户鸡群带菌情况大体一致,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净化鸡白

28、痢措施是当务之急,对养禽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1。对于阳性率较高的鸡群,为了达到净化效果,应增加检测次数。用全血平板凝集试验,于15 周龄一次仅能检测出38% 的阳性个体,为了达到净化效果,必须进行多次检测12。 另外,根据细菌的分离、鉴定、临床症状、病理剖检与禽舍及周围环境的调查,确诊养鸡户鸡群感染的沙门氏菌菌群种类主要是鸡白痢沙门氏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头孢噻肟(混饮1621mg/kg水最佳)、卡那霉素(肠道吸收时必须加氟哌酸预混剂与腐植酸钠连用一周时间最好)等为高度敏感性药物,在临床上治疗能够及时治愈和控制本病的流行。因此,对该病进行预防和治疗时,应首先进行药敏试验。 饲养管

29、理水平:所调查的20个村庄的饲养水平及管理措施,良好的占30% ,喂料配方科学,制定有效防疫净化措施和卫生制度11-12;管理一般的占50% ,其管理及防疫措施不够完善,防治鸡白痢时有时无;较差的占20% ,无具体管理制度和防治措施,有时乱用药,尤其专业户鸡场较差。发病数统计:4个月内,20个养鸡户的饲养量为10万只左右,临床记载自然发病的鸡为3100只, 平均发病率为31% , 总死亡鸡1300只,发病致死率为42% ,其中患鸡白痢病的1150只,占自然发病鸡的37% ,死亡364只,占自然发病死亡鸡的27% 。每年仅鸡白痢死鸡就造成12000多元的经济损失。4 结论 从不同年龄的鸡发生鸡白

30、痢病的调查情况看该群鸡一直存在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病, 且发病极为严重。其临床表现形式各不相同, 在雏鸡, 表现为流行初期无症状的急性败血型, 继之是排白色稀糊粪为主的典型中雏鸡表现以下痢为主的亚急性, 产蛋鸡表现为急性全身性感染, 且大多数病鸡死于败血症。成年鸡急性爆发的病例主要与应激因素激发该病有关。从我们调查的原因看, 天气骤变、气温降低, 饲料营养跟不上生产鸡需要, 从而使鸡的抵抗力降低而发病死亡。对鸡白痢病的防治, 常用一种抗菌药物易使病菌产生耐药性, 发病时应分离病原,选用高度敏感的抗生素来防治13。最根本的方法还在于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 使种鸡群得到净化, 建立起一批无白痢病的种鸡群

31、, 以切断传播途径, 消灭传染来源。参考文献1 王辉,王江红,朱开萍,等. 禽沙门氏菌病的研究进展J. 湖北:中国畜禽种业2008(12): 61-62. 2 张秀珍,等.当前鸡白痢病的新特点及其危害J. 山东:中国家禽, 1994(02): 28-29 3 张家峥,丁福成,廖桂枝,等. 当前鸡白痢病的新特点及其危害J.河南: 中国家禽, 1994(02):4-5. 4 陈福勇, 张中直, 甘孟侯,等. 鸡白痢系列净化措施的研究-四种不同诊断方法测定鸡白痢抗体J. 中国兽医杂志, 1989(09):45-465 何维明, 于致茂, 何新年,等.某市鸡白痢危害性的调查报告J. 云南: 云南畜牧兽

32、医, 1997 (03) :47-48. 6 吕文纬, 贾新根, 高峰,等。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情况的调查J. 上海: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1(03):23. 7 温俊板,李永明,江萍,等。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在不同年龄鸡群中的流行特点J. 贵州:中国兽医科技, 1994 24(05):7-10. 8 孙彬,徐益斌,徐连均,等。雏鸡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J. 北京:北京农业2008(30):32-34.9 杨松,刘永华. 雏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J. 辽宁: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7(08):27 10刘振华,崔国强. 药敏试验用于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及耐药性分析J. 河北 :河北

33、畜医,2002 ,18(8) :16-18. 11Rahn K, De Grandis S A, Clarke R C, etal. Amplification of an invA genesequence of Salmonella typhimurium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s a specific method of detection of Salmonella J. Mol Cell Probes, 1992, 6(4): 271-279.12Aarts H J, Van Lith L, Keijer J. High-resolution g

34、enotyping of Salmonella strains by AFLP-fingerprinting J. Lett Appl Microbiol,1998, 26(): 131-135.13赵强.鸡沙门氏菌病及其危害与防制J. 山东:中国禽业导刊,2001,1.致谢本文是在尊敬的指导老师,徐明举老师悉心指导和关怀下完成的,在此首先向我敬爱的徐老师致以深深的谢意。徐老师渊博的学识、博大的胸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孜孜不倦的工作作风,将时时鞭策我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奋发进取,积极向上。在全部试验期间,徐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悉心的指导和殷切的教诲将使我终生受益。衷心的感谢实验室的各位老师和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衷心的感谢图书馆为我们查阅资料,撰写论文提供的便利条件。对河北北方学院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的各级领导,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所有关心、支持、帮助我的家人、同学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