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居住空间--生态住区景观设计.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951237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居住空间--生态住区景观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毕业设计(论文)-居住空间--生态住区景观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毕业设计(论文)-居住空间--生态住区景观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毕业设计(论文)-居住空间--生态住区景观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毕业设计(论文)-居住空间--生态住区景观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居住空间--生态住区景观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居住空间--生态住区景观设计.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居住空间生态住区景观设计 姓 名 学 号 3080424040 专业班级 08 艺术设计(环艺方向) 指导教师 学院(系) 传媒与设计学院 完成日期 2012 年 5 月 30 日 宁波理工学院宁波理工学院 I 摘要 项目位于绍兴中心城市片区西南侧,东至现状空地及河流,北至大环河绿化带。 本案地块位于小亭山西侧,紧邻大环河,西侧绍大线为城市主干道,交通便捷环境 优美。设计旨在吸收江南园林的典雅和精致,融入绍兴地区当地的文脉,体现一种 “生态、自然、品质、尊贵”的东南亚风情。 关键词关键词 自然;生态;江南;东南亚;文化 Abstract The pr

2、oject is located in Shaoxing city center for southwest side, east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clearing, north to the large ring river green belts. This case plot is located in small pavilion mountain west side, close to the large ring river, west side for the citys main thoroughfares line Shaox

3、ing, convenient in traffic, a beautiful environment. Designed to absorb Jiangnan gardens of the elegant and delicate, blend in Shaoxing area local context, reflect a kind of “ecological, natural, quality, and honour“ Southeast Asia amorous feelings. Key words The nature;Ecological;Jiangnan;Southeast

4、 Asia;Culture II 目录 摘要I ABSTRACT .I 1. 前言.1 2. 项目背景.2 2.1 城市概况2 2.2 区块分析2 2.3 项目概况2 2.4 总述3 3. 设计理念.4 3.1 设计理念4 3.2 风格定位4 3.3 设计亮点4 3.4 设计原则5 4. 设计依据.6 5. 景观规划.7 5.1 景观布局7 5.1.1 入口广场 7 5.1.2 中心水景广场 7 5.1.3 自然休憩区 7 5.1.4 运动休闲区 7 5.1.5 排屋区 8 6. 绿化设计.9 6.1 绿化说明9 6.1.1 入口段景观绿化 9 6.1.2 核心组团绿化 9 6.1.3 分区组

5、团绿化 .10 6.1.4 尊贵排屋区绿化 .10 7. 照明设计11 III 7.1 景观照明设计原则.11 7.2 照明设计要求及原则.11 8. 后记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1 1 前 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买房者已经把住宅区的环境景观,作为衡 量一个住宅区比较重要的一项指标。在某种意义上,没有最好的景观设计,只有最 合适的景观设计,即设计应该遵循自然,使住宅区内的建筑与环境相统一,达到人 与自然的和谐。1 居住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要求,也是最主要的一项生活构成和行为内容。居住 环境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承担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住宅景观环境设计不同于一般公众的

6、城市景观设计,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居住 区的居民,更接近居民的日常生活。 因此居住区环境景观必须要设计出浓浓的情意,让居民在与景观的情感交流与 欣赏中得到精神的愉悦和心理满足。 1张艳芳: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科技创业月刊 ,2007 年第 9 期 2 2 项目背景 2.1 城市概况 绍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杭甬之间,下辖绍兴县、诸暨市、上 虞市、嵊州市、新昌县和越城区,是世界文豪鲁迅先生的故里。素有“东方威尼斯” 的美誉,并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和2008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素有水乡、桥 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的美誉,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 秀旅

7、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南翼重点开发开放城市。是全国十强市,十强县双十强 城市。也是全国著名的全球纺织城与世界纺织品贸易中心。 绍兴是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群星璀璨的 “名士之乡” 。 绍兴桥的数量是威尼斯的5.5倍,平均每1000平方米就有6.3座桥。 “悠悠鉴湖 水,浓浓古越情” 。绍兴以其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风光秀丽、物产丰富、风土 人情、名人辈出诱人而著称于世,自古素称“文物之邦、鱼米之乡” 。故为游客向往 的游览胜地。绍兴出名人,是陆游、蔡元培、秋瑾、鲁迅、竺可桢、马寅初、范文 澜等名人的故乡,毛泽东主席称绍兴为“鉴湖越台名士乡” (七绝两首.纪

8、念鲁迅 八十寿辰 ) 。2 2.2 区块分析 规划用地位于绍兴中心城市片区西南侧,东至现状空地及河流,北至大环河绿 化带,交通便利,拥有成为一个高档住宅区的基本条件。 地块位于小亭山西侧,紧邻大环河,西侧绍大线为城市主干道,交通便捷,环 境优美。大大小小的河流绕行在地块所在区域,是为典型的绍兴水乡地貌。 2.3 项目概况 本案规划用地位于绍兴中心城市片区西南侧,东至现状空地及河流,北至大环 河绿化带。地块位于小亭山西侧,紧邻大环河,西侧绍大线为城市主干道,交通便 捷环境优美。 本项目自身条件优越,地块平整。地块周边环绕大环河自然景观,为当今社会 非常稀缺的典型湿地地貌。在设计中希望把水系引入,

9、营造一种自然、生态的居住 环境。形成人、建筑、水相互呼应的高质生活社区,探索建设一种使用便捷,可识 2 浓缩世界之最 东方古城绍兴,http:/ 3 别性强,安全高效,区划合理,环境优美,流线顺畅的具有区位均好性及可持续发 展性的居住新模式。 整体布局上,创造错落有致的城市天际线,富有韵律感的建筑体量和空间秩序。 为居民设计出张驰有度,尺度适宜的城市空间,营造出清新明快,健康和谐的绍兴 县新社区新风貌 2.4 总 述 项目三面临水,西侧紧挨绍大线,基地整体分为两个区块。根据动静原则,建 筑设计将高层布置于西侧半岛区,在形成入口序列的同时预留了充足的落地空间; 将尊贵的排屋布置于东侧幽静的环岛上

10、,跨水而建,形成私密的景观宅间空间。针 对西侧的高层区,我对景观的设计理念是将高层区打造成鸟语花香,水系环绕的大 园林景观。地块用地面积48582平方米。 4 3 设计理念 3.1 设计理念 吸收江南园林的典雅和精致,结合绍兴当地乡土名俗,打造适合绍兴本土文化 的新亚洲风情。 1、 景观的实用性:景观空间的形式和功能和环境相协调,包含各种各样的公共活动, 从物质和精神上引导人们的日常生活。 2、 景观的多样性:在保护环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提供各种自然环境,开放空间和 各种功能设施,并为公众提供多种体验和选择性,也为所有类型的材料、技术提 供多样性表达空间。 3、 景观的持续性:在建设中保持与自

11、然环境、城市文脉的连续性。 4、 景观的艺术性:用各种各样的建筑元素和当地的自然材料,用人类的艺术形式的 表达自然景观,使生活、活动在其中的人获得艺术享受。3 3.2 风格定位 建筑造型与立面设计上力求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深深的根植于绍兴地区当地 历时悠久的传统建筑特色,并给以发展创造,使其富有新的生命,形成了在建筑市 场上别具一格的东南亚风格。本项目从造型上融入绍兴地区当地的文脉,是绍兴传 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一次别开生面的对话,结合,升华,从而使得该建筑具有传统绍 兴建筑的特点,易于让绍兴当地人接受,并与绍兴整体文雅,古韵十足的城市特点 相符;并且颇具现代建筑风味,满足住户现代化的生活需求。

12、立面造型含蓄、内敛且不失个性,展示给居住者一种健康且充满活力的清新的 建筑形象,以及这样的建筑精神中所折射出的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社区文化品味。 我把本案定位为独具特色的中式兼具东南亚风格,融入绍兴地区当地的文脉, 体现一种“生态、自然、品质、尊贵”的东南亚风情。 3.3 设计亮点 1、自然地布局,步移景异的游步效果; 2、水系引入和贯穿,营造呼呼临水的景观效果; 3、高层区结合架空层,形成组团分明,层层渗透,富有情调的一体景观。 3许浩:景观设计从构思到过程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1 年版,第 15 页 5 3.4 设计原则 3.4.1 景观生态原则: 充分考虑绍兴本地气候、环境、植被等因

13、素,强化绍兴四季分明的多样性区域 特征,因地制宜,因势构建,充分体现综合因素的本土化。将当代的生态理念、生 态技术、生态材料的结合统一。 3.4.2 环境美学原则: 营造真正的地中海风情的园林景观,提升社区整体艺术品味。 3.4.3 以人为本原则: 遵循一人为本原则,以人为中心来建立,针对使用者的景观园林设计应给人的 工作、生活、管理等带来方便、顺畅、舒适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感和亲和力。4 3.4.4 空间序列原则: 合理处理好园区整体各区块、节点与轴线之间的关系,形成理性的、富有情趣 感的序列空间。 3.4.5 创新性原则: 在整个小区功能分区合理的前提下,围绕各功能区的需求,围绕生态环境的内

14、容进行个性化的创新设计,追求特点,突出其先进性、前瞻性、持久性。 3.4.6 经济性原则: 考虑布局合理,功能齐备,又应注重降低建设投资和日常养护的成本,建成节 能型、经济型、实用型小区,同时做到便于实施管理,合理运用名贵树种,尽量发 挥乡土树种的景观潜力。水的营造多为浅水和薄水,宜于日常的使用管理。在保证 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控制铺装成本。 4吴祥艳,刘冬云:园林与“人-境”系统关系探究 , 中国园林 ,2000 年第 5 期 6 4 设计依据 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4.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 4.3 绍兴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4.4 绍兴市城市总体规划 4.5 甲方提供的

15、该项目的红线图、规划设计总图、相关建筑平、立面图 及设计任务书等相关资料。 4.6 现场踏勘的相关资料及研究 7 5 景观规划 5.1 景观布局 景观总体平面布局从建筑规划的角度来看可分为两个区块,分别为高层公寓区 和排屋区。但由于该地块主要以高层公寓为主,并且由一条景观河流贯穿其中,因 此将高层区中心作为景观主轴。从而将整体的景观设计分为入口广场、中心水景广 场、自然休憩区、运动休闲区、排屋区五部分。 5.1.1 入口广场 入口采用两侧小喷泉水景的形式,衬以后面的铭牌景墙,来塑造入口迎宾空间。 小区管理功能由设计在中央花坛的保安亭来完成,人流右进左出,形成合理的便利 的管理系统。进入到小区内

16、部,一大块开敞水面与背后的大型叠石水景作为入口对 景,配以大型乔木作为其背景,并通过密植,将高层底部隐藏在树林中。避免了视 线与建筑的直接碰撞,延伸了建筑与入口间的视线进深,转移或弱化了人们的视线 焦点,达到缓解高层建筑的空间压迫感,同时能将小区与外界的喧闹隔离开来。5 5.1.2 中心水景广场 这个区域是小区景观设计的精髓所在。主体由中心广场与两侧的水系组成。水 系好似一只展翅的蝴蝶,沉溺在这片美得海洋中。西侧为风荷池,近岸湖面养殖荷 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定满溢。池子西侧的广场中心为圆形喷泉小广场, 结合花坛,木平台形成观赏角度极佳的亲水区域。东侧的为自然水域,湖中设有小 岛和汀步,

17、周围伴有亭廊、吐水雕塑和休息木栈台,南侧设有一片活动平台,与其 南侧的绿化带整体形成以生态休闲形式为主的活动区域。中心水景具有明显的东南 亚风格特征,景观廊架前的水池中放置了两座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雕塑,提高了整 个景观的观赏性。雕塑水景中间采用了跌水的形式,自然且形成丰富的层次。南侧 长方形水池采用小喷泉组合的形式,周围种植了四棵棕榈科植物,较好的体现了热 带风情。 5.1.3 自然休憩区 该区域的绿地处理上,考虑到开敞性与私密性的关系,将临近入户的一侧运用 起坡手法形成围合的半私密空间,并设置休闲廊架与交流平台,形成良好的交流、 休憩氛围。 5杨小东:对居住区规划设计要素的在认识 , 规划师

18、 ,2003 年第 2 期 8 5.1.4 运动休闲区 运动区块包括了儿童游乐场,老年活动区,篮球场和运动小广场。与临近水域 的亲水广场一起形成具有高尚品味的运动休闲区域。 5.1.5 排屋区 这个区域相对来说景观空间较为局促,绿化用地多为私家庭院之用,但中心主 要通道也设立了多种丰富的景观小品。例如:通道衔接处的小花架,跌水休憩场所 等。 9 6 绿化设计 6.1 绿化说明 这次的绿化设计,集中体现了整体设计的理念,实现了“放眼皆风景,处处有 阳光”的联想。让人们掩映在树荫从汇总,置身于山水环抱。漫步园内,道路两旁 芳草萋萋,鲜花摇曳;驻足静思湖畔,游鱼嬉戏,水草依依。在“湿地、蓝天、阳 光

19、、绿地”中感受着“空灵和自在” 。在设计中,我们运用取景、借景、造景和遮景 等设计手法,利用水面、绿化和景观构筑物及小品等元素营造层次丰富的空间 6,营 造具有中式情节和兼具东南亚特色的自然生态山水景观。 该小区的绿化布局总体上分为:入口段绿化、核心组团绿化、分区组团绿化、 排屋中心区绿化等四大区块。每个部分各具特色自成一体,同时通过树种的搭配, 营造步移景异、溪水淙淙的自然生态园林景观 6.1.1 入口段景观绿化 小区入口景观绿化是该小区中较重要的区块,是人们对该小区景观的第一印象, 代表着小区的形象。设计上采用入口两侧小水景与大乔木结合的手法,塑造入口迎 宾空间,内侧以大型叠石水景作为入口

20、对景。绿化上以大型乔木作为水景的背景, 并通过密植,将高层底部隐藏在树林中。避免了视线和建筑的直接碰撞,延伸了建 筑与入口间的视线进深,转移或弱化了人们的视线焦点,达到缓解高层建筑的空间 压迫感,同时能将小区与外界的喧闹隔离开来。 绿化配置上,在小区入口处配植香樟、银杏、榉树、珊瑚树等高大直杆乔木, 形成入口大气仪式感的空间形象。 6.1.2 核心组团绿化 该区块是小区内高层区的中心,在这里充分体现整个园区山水园林的设计理念。 区块内设计了大片环绕的水域,周围以自然生长的荷花、木芙蓉、垂柳等植物为主, 点缀花灌木,形成绿树成荫、花香遍谷、水流淙淙的优美意境。同时辅以曲径通幽 的小路、涉水汀步、

21、临水平台、木桥等亲水设施,使人游在其中,感受步移景异的 观赏效果。 6刁锡荫:用园林环境景观创造价值谈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 , 中国园林 ,2000 年第 4 期 10 6.1.3 分区组团绿化 分区组团的绿化设计,体现了休闲组团的设计理念,希望通过绿化的营造来实现 在此区块的休闲健身和放松。在设计中运用取景、借景、造景和遮景等设计手法, 利用水面、绿化和景观构筑物及小品等元素营造层次丰富的空间,同时通过绿化的围 合形成一个个各自围合又相互联系的活动休闲空间,把组团内的家的氛围塑造到极 致。 6.1.4 尊贵排屋区绿化 尊贵排屋区的绿化设计,除了体现每个排屋门前屋后绿化的特色外,还特别注 重体

22、现绿化配植的生活气息,增加植物趣味性、实用性和芳香性特征,区内以纵横 交错的道路相连接,因此小区的道路绿化以“夏荫冬阳,人行适宜”为目标进行设 计,选择榉树、白玉兰等落叶乔木与乐昌含笑、广玉兰、香樟等常绿乔木的不规则 性主团景观作为行道树的配置形式,再搭配以桂花、红叶李、鸡爪槭等小乔木和灌 木,形成一种即具有整体性、导向性、季节性等特点又有丰富层次变化的道路绿化 景观。10 本区块为小区内尊贵住户区,在植物的选择上尤其注意,每株植物的选择,栽 种的位置都需经过特殊考虑,以体现本区块内住户的尊贵身份。 11 7 照明设计 7.1 景观照明设计原则 1、外观舒适并符合使用要求与设计意图; 2、艺术

23、性要强,有助于丰富空间的层次和立体感; 3、与环境和气氛相协调; 4、保证安全; 5、形美价廉,具有能充分发挥照明功效的构造。7 7.2 照明设计要求及原则 1、泛光照明应着重突出主体建筑立面的整体轮廓和结构特点,结合利用现代泛 光照明技术与各种高效节能灯具多层次表现建筑风格,力求表现小区建筑的特色, 各建筑之间灯光效果要整体考虑,方案要求考虑投资和长效性。 2、采用泛光照明及轮廓勾勒等装饰性照明手段,突出小区内标志物(如景观雕 塑或小品等) ,借助光的色彩及明暗变化强化被照物的立体感和现代感。绿化带内植 物照明要采用高显色性的光源如金属卤化物灯、卤钨 PAR 灯进行照明,以再现环境 的自然色

24、彩。 3、光色:应充分考虑光源的光色、显色性、效率寿命和环保等因素。泛光照明 部分建议采用高色温、高显色性的金属卤化物光源,与夜间真实再现建筑物表面材 料的颜色;其他功能区域照明(如道路照明、停车场照明等)可选配高效长寿命的 高压钠灯光源。 4、照明要求:选择合理的照度标准,包括照明能耗和工程造价在减少到最低限 度,室外灯具对外壳防护等级的要求,线路施工及灯具安装不能破坏建筑表面防水 性能,有足够的安全性。 7 Iyle, People watching in parks, LandspeArchitecture,1970,no.1,pp.3-24. 12 8 后 记 嬉戏在碧蓝的湖边,水天一

25、色,碧波荡漾,无论在任何户型,推开窗户,总是 绿荫前后簇拥;抬眼望去、洗心敌意的畅快飘然而至;清风拂面,更有了忘尘绝俗 的超然;将心灵定格在这如画般得美景中。 13 参考文献 1张艳芳.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7(9): 180181. 2许浩.景观设计从构思到过程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3杨赉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4吴祥艳,刘冬云.园林与“人-境”系统关系探究J.中国园林,2000(5). 5杨小东.对居住区规划设计要素的内在认识J.规划师,2003(2). 6丁俊清.中国居住文化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26、 7刁锡荫.用园林环境景观创造价值谈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J.中国园林, 2000(4). 8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景观设计获奖作品集:第五届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 作品展:the 5th Chinese university landscape architectur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 .2010. 9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景观设计获奖作品集:第三届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 作品展:the 3nd Chinese university landscape architectur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2008. 10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景观设计获奖作品集:第一届全

27、国高校景观设计毕 业作品展:the 3nd Chinese university landscape architecturM.北京: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 .2006. 11Iyle. People watching in parksJ.LandspeArchitecture,1970,(1):324. 12Mitchell D. California living, California dying: dead labor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landscape M.In: Anderson K, Pile S, ThriftN. Handbook of

28、 Cultural Geography. London: Sage, 2003, 23(5):6777. 14 致谢 四年的大学时光转瞬即逝,毕业论文的完成也随之进入尾声。在此,我要感谢 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特别是指导老师在我做毕业设计期间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 懈的支持,从论文开篇到结束,以及过程中遇到过的各种问题,无不得到老师的指 导。老师严谨的学术态度,认真负责的学术精神,让我印象深刻并且受益匪浅。希 望借此机会向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另外,还要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室友和同学们,感谢他们 对我提出的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有了他们的支持、鼓励和帮助,我才充实的度过了 大学生活。同时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谢谢他们对我的坚定支持和无言奉献。 最后,我再一次诚挚的向帮助过我的老师、家人和同学们表示感谢! 陆舒敏 2012 年 5 月 20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