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论文我国土壤污染状况及防治分析.doc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3954876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论文我国土壤污染状况及防治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环境保护论文我国土壤污染状况及防治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环境保护论文我国土壤污染状况及防治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论文我国土壤污染状况及防治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论文我国土壤污染状况及防治分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我国土壤污染状况及防治分析 我国土壤污染状况及防治分析李妍(德州学院生物系,山东德州253023) 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土壤污染较为严重,合理利用土地对保护人民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积极的防治措施主要有:对未污染土壤要加强土壤污灌区的监测和管理,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推广生物方法防止病虫害,植树造林,建立监测系统网络等;对已污染土壤要注意生物修复,施用化学物质,增施有机肥料,换土和翻土等措施。 关键词: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类型;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 15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5409(2010)11-0032-02 收稿日期:2010-07-28 作者简介:李妍

2、(1975),女,山东陵县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土壤生态学研究。 我国的土壤污染问题比较严重,据初步估计,全国至少有1 3001 600万公顷耕地受到农药污染。每年因土壤减产粮食1 000多万吨,因土壤污染而造成的各种农业损失合计约200亿元。不断恶化的土壤污染形势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将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提出严峻挑战。 一、土壤污染的特点 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增添了某些正常情况下不存在的有害物质,或使土壤中一些固有成分含量过高,致使健全的土壤功能受到损害,理化性质受到破坏。1 微生物活动受到影响,土地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的生产与产量。另外,土壤中积累的某些毒物还会被农

3、作物吸收,残留在根茎叶和果实内危害人畜。 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大气、水和废气物污染等问题一般都比较直观,通过感官就能发现。 而土壤污染则不同,它往往要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和农作物的残留检测,甚至通过研究对人畜健康状况的影响才能确定。土壤污染的积累性,污染物在大气和水体中,一般都比在土壤中更容易迁移,这使得污染物质在土壤中并不像在大气和水体中那样容易扩散和稀释,因此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积累而超标,同时也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土壤污染的不可逆转性,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许多有机化学物质的污染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降解。土壤污染的难治理性,如果大气和水体受到污染

4、,切断污染源之后通过稀释和自净化作用也有可能使污染问题不断逆转,但是积累在污染土壤中的难降解污染物则很难靠稀释作用和自净化作用来消除。 二、土壤污染的危害 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对于各种土壤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目前尚缺乏系统的调查资料。仅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例,全国每年就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 000多万吨,另外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1 200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 土壤污染导致食物品质不断下降:我国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有许多地方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镉、铬、砷、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和接近临界值。土壤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土壤污染会使污染物在植(作

5、)物体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和动物体中,危害人畜健康,引发癌症和其他疾病等。土壤污染导致其他环境问题,较高的污染表土容易在风力和水力的作用下分别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其他次生生态环境问题。 三、土壤污染的类型 土壤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和城市的废水、固体废物、农药与化肥、大气污染物干沉降或湿沉降以及生物污染等。 废水对土壤的污染主要是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受污染的地表水,经由污灌而造成的土壤污染,此类污染约占污染面积的80%。其特点是污染物集中于土壤表层,但随着污灌时间的延长,某些可溶性污染物可由表层渐次向心土层、底土层扩展,甚至渗透

6、到达地下潜水层。 农药与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病虫草害是影响我国农业的重要因素,我国每年大约要施用80100多万吨化学农药。这些农药无论以何种方式施用,均会在土壤残留。据估计,地上部喷施农药时大约只有10%15%真正作用于有害生物,其余的残留于植物组织、水体和土壤之中。 废气对土壤的污染,大气污染物通过干、湿沉降过程污染土壤。如,大气气溶胶的重金属、放射性元素、酸性物质等土壤的污染作用。其特点是污染土壤以大气污染源为中心成扇形、椭圆形或条带状分布,长轴沿主风向伸长,其污染面积和扩散距离,取决于污染物的性质,排放量和排放形式。 生物对土壤的污染系指外源性有害生物种群侵入土壤环境

7、,并大量繁殖,使土壤生态平衡遭受破坏,对土壤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污染。如,由于施用未经处理的粪便、垃圾、城市污水和污泥等都有可能造成土壤生物污染。有些病原体可长期存活于土壤中危害植物,影响植物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造成投入生物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未经处理的粪便、垃圾、医院废水、生活污水、屠宰场的污染物等。 固体废物对土壤的污染包括工矿业废弃物(矿渣、煤矿石、粉煤灰等)、城市生活垃圾、污泥等。固体废物的堆积、掩埋、处理不仅直接占用大量耕地,而且通过大气迁移、扩散、沉降,或降水淋溶、地表经流等污染周围地区的土壤属点源型土壤污染,其污染物的种类和性质都较复杂。且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有日

8、渐扩大之势。 四、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1未污染土壤的综合治理 加强土壤污灌区的监测和管理。对污水进行灌溉的灌溉区,要加强对灌溉污水的水质,了解水中污染物的成分、含量及其动态,避免带有不易降解的高残留的污染物随水进入土壤,引起土壤污染。 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禁止或限制使用剧毒、高残留性的农药,大力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发展生物防治措施。 积极推广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为了既能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又能减轻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需要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方法,利用益鸟和某些病原微生物来防治农林病虫害。 加强土壤容量和提高土壤净化能力。加强土壤有机质含量、砂掺粘改良土壤,以增加和改善土壤胶体的种类和数量,

9、增加土壤对有害物质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量,从而减少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活性。发现、分离和培养新的微生物品种,以增强生物降解作用,是提高土壤净化能力的极为重要的一环。 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土壤污染是以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为媒介的二次污染。森林是个天然的吸尘器,对于污染大气的各种粉尘和飘尘都能被森林阻挡、过滤和吸附,从而净化空气,避免了由大气污染而引起的土壤污染。此外,森林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以及保护土壤自净化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提高森林覆被率,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是关系到保护土壤质量的大问题,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建立监测系统网络。定期对辖区土壤质量进行检查,建立系统的档案

10、资料,要规定优先检测的土壤污染物和检测标准方法,这方面可参照国际组织的建议和我国国情来编制土壤环境污染的目标,按照优先次序进行调查、研究及实施对策。 2污染土壤的综合治理 生物修复,土壤污染物质可以通过生物降解或植物吸收而被净化。蚯蚓是一种能提高土壤自净化能力的环境动物,利用它还能处理城市垃圾和工业废气物以及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积极推广使用农药污染的微生物降解菌剂,以减少农药残留量。 施用化学物质。对于重金属轻度污染的土壤,使用化学改良剂可使重金属转为难溶性物质,减少植物对它们的吸收。酸性土壤施用石灰,使镉、锌、铜、汞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从而降低它们在土壤中的浓度,减少对植物的危害。 增施

11、有机肥料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既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又能增大土壤环境容量,提高土壤净化能力。受到重金属和农药污染的土壤,增施有机肥料可增加土壤胶体对其的吸附能力,同时土壤腐殖质可络合污染物质,显著提高土壤钝化污染的能力,从而减弱其对植物的毒害。 调节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重金属变价元素在土壤中的行为,能使某些重金属污染物转化为难溶沉淀物,控制其迁移和转化,从而降低污染物危害程度。调节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主要通过调节土壤水、气比例来实现。在生产实践中往往通过土壤水分管理和耕作措施来实施。 改变耕作制度会引起土壤环境条件的变化,可消除某些污染物的毒害。据研究,实行水旱轮作是减轻和消除

12、农药的有效措施。如ddt、六六六农药在棉田中的降解速度很慢,残留量大,而棉田该水后,可大大加速ddt和六六六的降解。 换土和翻土。对于轻度污染的土壤,采取深翻土或换无污染的客土的方法。对于污染严重的土壤,可采取铲除表土或换客土的方法。这些方法的优点是改良较彻底,适用于小面积改良。但对于大面积污染土壤的改良,非常费事,难以推行。 实施针对性措施。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主要通过生物修复、使用石灰、增施有机肥、灌水调节土壤、换客土等措施,降低或消除污染。对于有机污染物的防治,通过增施有机肥料、使用微生物降解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是将垃圾置于一个土地空间内,不产生公害、不危害公众的健康和安全,以工程的方法,将垃圾局限于最小的区域内,并尽可能减量。 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不可逆转性、难治理性的特点,危害人们的生活和健康。目前对土壤污染问题并没有像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那样重视。近年来,我国近期内土壤污染问题,尤其是在城郊和乡镇企业密集区和化肥、农药用量较大的地区仍将逐渐加重的趋势。土壤污染的形势严峻,土壤污染的治理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MOLLLES MCEcologyConcepts and Applocations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3. 2杨万钟经济地理学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52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