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论文某省未成年抢劫罪犯与其他类型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比较研究.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956483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论文某省未成年抢劫罪犯与其他类型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比较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法律论文某省未成年抢劫罪犯与其他类型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比较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法律论文某省未成年抢劫罪犯与其他类型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比较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法律论文某省未成年抢劫罪犯与其他类型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比较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法律论文某省未成年抢劫罪犯与其他类型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比较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论文某省未成年抢劫罪犯与其他类型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比较研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某省未成年抢劫罪犯与其他类型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比较研究 某省未成年抢劫罪犯与其他类型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比较研究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某省未成年抢劫罪犯与其他类型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比较研究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某省未成年抢劫罪犯与其他类型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比较研究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为了了解未成年抢劫和其他类型罪犯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特征以及与家庭功

2、能的关系。方法:采用FACESCV问卷和FAD问卷,对320名未成年罪犯进行分组并进行施测。结果:在亲密度和适应性上两组罪犯与普通人群均有差异结果分别是:t=-6.58,p0.05)。两组罪犯在家庭功能各因子与亲密度和适应性存在负相关。结论:改变未成年罪犯家庭亲密度、适应性是进行罪犯矫正的切入点。关键词应用心理学;亲密度和适应性;比较研究;未成年罪犯中图分类号D916.7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对未成年罪犯的矫正,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犯罪不仅是罪犯个体人生的重大事件,也是对罪犯家庭来的重大应激。虽然罪犯家庭内部肯定存在问题,但家庭的能力仍然可以被开发出来,以对家庭成员之一的罪犯进行矫正和

3、改变。人的犯罪心理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它不断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当心理系统从外界获取能量和信息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时,其内部的信息容量上升到饱和程度。如果继续增加外界对心理的作用,就会引起系统内部某些参数的变化,使心理量变过渡到质变。本文旨在讨论罪犯所在家庭的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特征,进而确定罪犯心理内部参数向良性变化的重要因素。二、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两组罪犯组均为未成年罪犯管教所在押的罪犯。研究时采取频数匹配抽样,在四川未成年罪犯管教和四川女子所共抽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0人,共计320人。共发放问卷320份,收回问卷320份,有效问卷308,废卷12份。问卷有效率为96。对文盲罪犯,由主试

4、人念题作答。(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由自行编制了由罪犯人口学问卷、FACESCV和FAD问卷组成。FACESCV量表由Olson等于1982年编制。费立鹏作了此量表的修订,具有较高的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和趋集效度。FAD问卷,其重测信度分别为PS0.66,CM0.72,RL0.75,AR0.76,A10.67,BC0.73,GF0.71,FAD与FuI和FAcEs-CV有较好的平行效度。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三、研究结果(一)实验组与对照组匹配结果统计分析表明,罪犯的年龄、受教育年限、家庭类型,家庭变化,探亲情况和家庭收入不存在显着差异,只有刑期差异达

5、到显着水平。因为抢劫类型未成年罪犯一般服刑时间较长,这说明两组罪犯的匹配较好。(二)两组未成年罪犯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分析相关样本T检验发现,抢劫型罪犯组的实际亲密度与适应性显着低于理想亲密度与适应性(t=9.80,p0.01;t=-9.87,p0.01);对照组罪犯也呈现出相同的特点,实际亲密度与适应性显着低于理想水平。(t=-10.85,p0.01;t=-12.30,p0.01)。(三)参照MOOS等的研究结果,将本研究的结果与一般家庭的实际亲密度(MSD:63.98.0)和实际适应性(MSD:50.96.2)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抢劫型罪犯组实际亲密度和实际适应性均显着低于一般家庭(t=-

6、6.58,p0.01;t=-18.10,p0.01);对照组的实际亲密度和实际适应性也显着低于一般家庭(t=-5.95,p0.001;t=-19.78,p0.001)。(四)两组未成年罪犯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比较非参数检验表明,两组未成年罪犯在家庭实际的亲密度及适应性的分值分布上差异不显著(见表1)。根据参试得分将抢劫类型罪犯家庭分成“拱极模式”中的16种家庭类型。卡方检验表明,两组未成年罪犯在极端型、中间型和平衡型上差异不显著。(见表2)(五)两组未成年罪犯的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与家庭功能的关系对该样本使用FAD问卷同时进行施测,结果表明,抢劫型组的家庭实际亲密度及适应性与家庭功能及其各维度也存

7、在显着的负相关。(见表3)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家庭功能中的总的功能和行为控制维度依次进入回归方程,对罪犯的家庭实际亲密度有显着的预测作用(t=-8.90,p0.01;t=-2.54,p0.01)。而总的功能和沟通依次进入实际适应性的回归方程,有显着的预测作用(t=-5.08,p0.01;t=-2.04,p0.01)对照组家庭的实际亲密度及适应性与家庭功能及其各维度均存在显着的负相关(见表4)。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家庭功能中的沟通、问题解决、情感反应、情感介入和角色维度依次进入回归方程,对罪犯的家庭实际亲密度有显着的预测作用;而情感反应、沟通、问题解决和角色依次进入实际适应性的回归方程,有显著的预测

8、作用。四、结论(一)两组未成年罪犯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都明显低于普通家庭研究发现未成年罪犯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明显低于普通家庭,这说明正是由于家庭未建立起良好的家庭亲密度,或疏远或缠结,面对问题时采用不恰当的方式处理,这都是未成年罪犯家庭的共同特征。(二)实验组和对照组亲密度和适应性理想和现实的差异比较两组在理想和现实的适应性与亲密度上存在较大差异。这表明未成年罪犯渴望有和谐的家庭关系,希望拥有良好家庭功能。两组在实际的亲密度和适应性上均差异不显著,这与未成年罪犯的自我类型尚未分化和定型,犯罪有很大的情景性和偶然性可能存在联系。同时也为说明未成年罪犯的可塑性较高,为矫正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抢

9、劫组和对照组家庭类型的规律研究显示,抢劫型罪犯家庭松散型的有20.97,自由型的27.27,缠结型16.78,只有34.97为亲密型。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松散的情感距离说明家庭成员之间冷漠、疏远、拒绝。在这样的家庭中体验不到温暖,无法得到关爱。认为人际关系不可靠,疏离感增强,容易形成回避型依恋风格。不安全感及孤独感使个体在面临社会时感到自己渺小,亲人之间沟通比较困难。犯罪手段表现为残忍和冷漠。而缠结的情感距离说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过于紧密,过于依恋,失去界限,使个体丧失独立性,成“未分化之群体”。当丧失独立性的个体面临社会压力时,就会出现无所适从,矛盾增多,这种社会化不完全的类型,也容易在社会竞

10、争和压力中走上犯罪。有规律的和灵活的家庭只有33.57和29.37,僵硬的占到了25.87,无规律的占了18.18。僵硬的家庭结构说明家庭内的偏斜和独裁,惩罚成为家庭的一种惯用约束工具,同样也使家庭与外界界限过宽,家庭的成员罪犯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也就是说,越是指向问题解决、沟通通畅、家庭角色丰满适当、情感介入和情感反应良好、行为控制妥当、总功能正常的对照组家庭,越能有适宜的亲难以社会化,缺乏共情和爱的能力,在遭遇困难时得不到家庭的关怀、理解、支持和引导。因此,抢劫类罪犯在实施犯罪时的冷漠,服刑期间感到的孤独感和颓废感。另外,家庭成员有模仿和学习的能力,特别是对亲人的模仿。因此,抢劫犯在幼年时

11、期已经学会了使用暴力和惩罚来处理问题。而无规律家庭造成家庭成员价值取向模糊,是非不清晰,行为紊乱,社会化不完全,个体很可能在犯罪过程中跟随他们,或因很小的原因而导致犯罪。然而,研究也发现部分未成年罪犯的家庭有良好的家庭势力结构,而且未成年罪犯的可塑性较强。监狱在对其进行心理矫正时与他们建立有规律的、稳定灵活的关系,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育罪犯家属合理利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将有积极的意义。(四)家庭功能中的诸因素是造成罪犯的适应性和亲密度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表明,两组罪犯家庭适应和亲密度与家庭功能存在负相关。对照组的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总的功能因素,左右着密度,弹

12、性越好,抵抗灾难和困难的资源和能量越大。而情感反映、沟通、问题解决、角色是否正常,则影响着对照组的适应性。抢劫组家庭,在家庭总功能和行为控制上是造成其亲密度不良的重要原因。同时,总的功能和沟通不畅影响了他们的对社会的适应。他们更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表达自己的意愿,行为更具有冲动和攻击性。因此加强罪犯沟通能力、情感反应、行为控制、角色的训练,在矫正中具有现实的意义,也为帮助罪犯家庭恢复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实践中提供了可探索的道路。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

13、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

14、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

15、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